钟世藩主要经历

钟世藩主要经历,第1张

钟世藩

钟世藩(1901年—1987年),福建厦门人,儿科医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

钟世藩于193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之后又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46年出任广州中央医院(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并受聘为岭南医学院儿科教授;1948年出任广州中央医院第二任院长;1949年受聘于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1953年调任华南医学院儿科教授、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1987年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中文名:钟世藩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厦门

出生日期:1901年

逝世日期:1987年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代表作品:《儿科疾病鉴别诊断》

儿子:钟南山

人物生平

1901年,钟世藩出生于福建厦门,他是个孤儿,自小跟着一位叔父在厦门长大,叔侄俩一直过着艰辛的贫穷生活。

1910年,9岁的钟世藩被人带到大上海,给一户人家做仆人。特殊的身世和寄人篱下的生活,使钟世藩养成了异常独立和坚毅的性格。他异常刻苦地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协和医科大学。入学时他们全班共有40人,但能在这艰险时世中坚持学习并毕业的,包括钟世藩和后来北京医科大学皮肤科著名专家胡传揆等在内,只有8个人。

193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之后又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37年冬天,在南京沦陷前夕,钟世藩带领一家老小随国民党政府西迁的20余万人离开南京,前往贵阳。行程十分辛苦,颠沛流离,餐风露宿。

1946年,国民政府建设的三家中央医院之一——贵州中央医院迁到广州,成了广州中央医院,钟世藩任副院长。同年,受聘为岭南医学院儿科教授。

1948年9月,出任广州中央医院第二任院长。

1949年,受聘于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卫生部长抵穗,命令时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的钟世藩携带医院的巨额资金,连夜全家撤往台湾。钟院长毅然拒绝了卫生部的潜逃命令,全家留在了广州。

1950年7月15日,钟世藩将医院物资一一清点,移交给继任院长陈汝棠。

1953年,调任华南医学院儿科教授、主任。

1959年,加入中国***。

1987年因病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30年代,钟世藩与谢和平氏在协和医学院研究肺炎球菌时发现,用加有不同型别肺炎球菌抗血清的琼脂平板来培养肺炎球菌,在相同血清型别的菌落周围形成一个沉淀环,细菌繁殖受到抑制,认为这是一种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这种方法不仅缩短了鉴定该菌的时间,且提高了实验的特异性及可靠性。从方法学上来说,这种实验诊断就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免疫单向扩散技术的先驱。

20世纪40年代,病毒学开始发展,钟世藩在美国进修病毒学期间,发现了细菌保护病毒活力的作用,是在细菌活跃繁殖状态下产生的,这一发现得到当时在辛辛那提大学的病毒学家赛宾(A·B·Sabin)的重视,认为值得报导。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JohnHopkins)的病毒学家豪威(H·A·Howe)也认为这一发现是一贡献。

20世纪50年代,钟世藩创办了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利用实验室从事病毒研究及培养研究生。这不但是广东省而且是全国最早创办的临床病毒实验室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他身体有病,行动不便的情况下,还将病毒实验搬到他家中观察。

20世纪80年代,钟世藩负责编写医学百科全书儿科分卷的条目时,他反复衡量了词条各部分的比例,在内容精炼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他撰写的部分被通报作为编写人员学习的范文。

在“文革”尚未结束时,为了把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留给后人,在70高龄和身体多病的情况下,钟世藩毅然编写《儿科疾病鉴别诊断》一书。在编写的后期,他的眼球辐辏功能严重失调,视力显著减退,身体也很衰弱,但仍然坚持写作,并且经常带放大镜去图书馆查阅文献,核对和充实著作内容。在实在无法看清外文字母时,他就请馆内的年青同志帮助辨认。这种对著作一丝不苟,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使人深为感动。

人才培养

钟世藩常常教导学生说,那些真正献身于科学的人,对待科学研究工作是不会计较时间、条件和报酬的。他对在科研工作中数据资料的收集要求十分认真。他说,不准确的原始材料即使用了统计学分析,还是不会准确的。

钟世藩对学生及年青医生要求严格,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在临床工作中很重视病历的质量。他说,看一个医生所写的病历,就大致可以看出他的医学水平,看一间医院的质量,也要先看它的病历。实际上病历的确能反映一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学识水平,这是临床医生基本功之一。就是有了许多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来给病人作检查诊断的今天,这种观点仍然没有过时。他也常常要求住院医生及实习医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对诊断有关键性作用的化验。

钟世藩担任过几间医院的儿科主任及医学院的儿科教授,为中国培养了许多儿科专业人材。他是解放后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导师之一。他培养的研究生质量高,不少已成为儿科骨干力量和知名的儿科专家。他对研究生要求严格,要求他们搞科学研究也要从基本功做起,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及观察,甚至试管仪器的清洗等等。他说科研工作必须自己动手,关键的东西必须自己看到做到。

钟世藩对疑难病例,必亲自做细致的体格检查,有些检查结果他甚至不只是看看报告,而且要亲自看看实物,例如X光片或血液涂片等,所以常常会发现别人忽略了的一些特点,从而帮助作出正确的诊断。

社会任职

钟世藩担任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是广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

个人生活

钟世藩的妻子:廖月琴;儿子:钟南山;孙子:钟帷德。

人物评价

钟世藩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国儿科学,特别是在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钟世藩学识渊博,勤奋好学,治学严谨。

儿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事迹材料而烦恼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儿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1

 为了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使他们感受到人性化服务的温暖,全院职工展开了换位思考,把自己置身于病人的角度,从病人的思维出发,想方设法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服务,全院先后推行了46条便民服务措施,将人性化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好评,全年医院投诉明显减少,信访表扬明显增多。

 (1)加强了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进一步规范了临床用血程序,在血库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减少了病人用血的流程,提高了临床用血效率,完善了血库工作职能,严格执行配血和输血各项操作规程,杜绝了

 差错事故的发生。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的前提下,积极提高成份输血率,改变了我院成分输血率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状况。成分输血使用率是各种医疗质量检查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20XX年3月份以前我院成分输血使用率一直没有达标,处于全市各县排名倒数第三,经过近一年努力,至20XX年底我院的成分输血使用率达到7326(—含血浆)。

 (2)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一是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明确了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和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提高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将新修订的分级护理制度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标准和方法贯穿到护理质量月考评中,严格执行等级护理制度及考评标准,按等级护理要求落实病人的护理措施,重点加强了新病人及危重病人的日、夜间巡视工作。三是加强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认真执行《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明确各科护理病历的质控护士,加强对护理记录的环节质控,及时纠正护士不正确、不规范的书写,提高了护理文书的内涵质量,20XX年护理文书评比前三名分别是:外二科、五官科、急诊科。四是坚持护理质量考评,采取随机与定期相结合,每季组织护士长进行一次全院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兑现了奖惩。由于全院护理人员的辛勤付出,我院的护理工作在市“满意医院”检查验收中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全年护理住院病人7013人(与上年同比增加14),其中病危病人1077人(同比增加2);一级护理1806天(同比增3),急诊1016人次(同比增加40),抢救危重病人530人次(同比增加17),留观1158人(同比减少47),执行输液90345人次(同比增加23),输血1235人次(同比增加24),各种注射270135人次(同比增加41),大小手术护理2511人次(同比增加6),基础护理36725人次(同比增加18),各种治疗19997人次(同比增加183),书写护理病历7013份(同比增加639)。全年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3)加强院前急救工作,提高了急诊工作水平。

 去年医院加强了120中心的工作,建立并完善了120院前急救工作制度,随车出诊的医护人员均按医院规定进行了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了120中心医护人员院前抢救诊断水平,120中心全年出诊1805人次,行车112089公里,为我县急诊医疗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儿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2

 我叫张洪周,男,汉族,现年45岁,现任长葛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内科系统党支部书记。20XX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在市医院参加工作后,先后多次到郑州、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至今,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员。现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修养,提高自身医德

 一位希腊医生在梧桐树下发出了神圣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职业道德的圣典,这一誓言至今还在规范着白衣天使们的职业行为。我一直不能忘记,当年在大学初次知晓这一神圣誓言时的澎湃激情。多年的从医经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对医生而言,医术只是根,医德才是魂,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

 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为病人解除病痛,保护病人生命,得到病人的认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我经常以白求恩、吴登云等先进医务工作者为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从医以来,我经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份帮助贫困病人,多次为病人垫付医药费,为危重病人捐款,送衣送饭送药,完成了院领导交给的任务,谱写了一曲人民医院为人民,人民医生爱灾民的赞歌。

 近年来,看病贵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医患关系的紧张和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危机。在临床工作中,我做为一名主治医师,千方百计为患者降低治疗费用,通过听诊能确诊的病,就不用仪器检查;吃药能治好的病,就不让打针;能在门诊治疗的病,就不收住院。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患者购一支药需近100元,而每次治疗只需要3元钱的药量,有的孩子没等药物用完就出院了。我大胆创新,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采取几个患儿集中用一支药的办法,为每个患儿平均节省40元左右,3年来,这一办法就为患者节省了4万多元。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二、刻苦钻研,提高业务水平

 精湛的医术,来自医学理论的深入钻研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每天工作之后回到家里,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经常潜心研究到深夜。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多次到外地学习,带回国内外最先进的医学发展动态。我还自费订阅了各种医学杂志,购买相关书籍,孜孜不倦地充电。把自己平常积累的笔记,装订成册,摞起来比桌子还要高。先后在多家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并多次参加省内外儿科学术年会,在省内外儿科临床医学界展露头角。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注重临床实践,使自身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对一些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断能力不断增强。我经常在儿科工作例会上对科里同事们说,“我们干的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我们手中托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我们的医疗水平高一些,患者的痛苦就会少一些。”

 历朝历代,医乃圣贤伟业,但要成为一代名医,必须有高超的医术,特别是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时代的需求。所以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应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医院、科室为家庭,以事业为伴侣。25年的工作经历,我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不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寒,我坚持一日两查房,病人随叫随到。直到现在我对多年前的一例病例还记忆犹新,一位小儿惊撅的病儿在别处被误诊为癫痫,孩子不停的抽搐,吃药打针无济于事,到我处后,经过仔细的诊查,最后将其确诊为鼠药氟乙酰胺中毒,即误食灭鼠药中毒,经过正确用药,病儿转危为安。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认识到,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疾病,才能使更多的患儿远离危险,于是我经过数天,撰写了《小儿急性中毒189例临床分析》,20XX年发表在《中医基层医药》杂志第八卷第一期上,当时我就指出灭鼠药是造成本地区儿童中毒及死亡的首要原因,并呼吁政府部门要加强灭鼠药毒鼠强的管理,打击非法制售毒鼠强的企业和小型作坊,保障广大农村儿童健康成长。这篇论文引起了有关领导和媒体的高度重视,当年中央电视台记者就到长葛采访报报导毒鼠强的清缴工作,促进了长葛市鼠药制售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三、加强管理、保证中心工作正常开展

 一个科室特别是女人堆积的地方,人管人,哪个服哪个?只有制度约束,纪律管制。俗话说:人叫人动人不动,制度调动积极性。依照院方规定,我制定了严密的各项制度,然后明确分工,明确职责。想把科室管理好、建设好,不仅要自己积极带头,象管家一样管理科室,管孩子一样管理病儿,更要科室的每位职工配合,“火柴擦燃引在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业务上,、我真正体会到仅靠自己一个人是不行的,平时多授课、带教中把自己的知识尽其所能灌输给其他儿科医生,分批有计划地选择优秀人员到省级医院进修。正是通过严格管理和言传身教,使全科室每个医生护士的业务水平突飞猛进,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儿科业务收入显著增加,就诊人次比20XX年翻了一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次受到医院领导表扬。

 20XX年春节刚过,我们陆续接诊了几个手足口病患儿,当时这种疾病还未作为法定传染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但考虑到这种疾病具传染性,对儿童的危害比较大,我们组织了科室及医院二级会诊,最后及时上报卫生部门,此为我省首批上报病例,为有关部门及时制定防控预案提供了依据。20XX年,问题奶粉引起小儿肾结石,我们也是在媒体还未曝光之前三个月就接诊了这类病例,并进行了正确的诊断治疗。问题奶粉事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特别是广大群众对此尢为关心,一时间到医院诊治的人员暴增,我们儿科做为市里定点诊治机构,在工作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对到医院诊治的病儿进行认真筛查,做到诊断正确,正规治疗。每天接诊的门诊病人达到二百余例,住院病人100余例,为病人解释病情,喉咙变哑了,但看到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详细了解,对我们说一声谢谢时,我又感到一丝欣慰,做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了痛苦,为政府分担了社会责任,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微薄贡献,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儿童病发病急,变化快,无论是去年发现的手足口病,还是今年流行的甲流感,都是以儿童为高发人群和高危人群,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重视每一个病人,保证每一个病人安全,我们掌握了先进的医疗仪器儿童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建立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为病人的生命安全加上了一道安全阀。我们儿科病房现有两个门诊,门诊病人达到200多人,住院7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党组织培养教育的结果,是人民群众爱护信任的结果,是同事同伴共同努力团结奋斗互相支持的结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为更多的病人服务,取得更大的成绩。

 悬壶济世昭日灿,德高情重铸医魂。做为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用一腔碧血和一颗丹心,把平凡的工作职责演绎成璀璨的生命乐章,把璀璨的生命乐章在平凡中升华,汇成一首雄浑的交响曲,向医院及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

儿科医生说的话能信几分?

你好

我说一下我接触过的儿科医生的情况。

我家宝宝出满月后,刚进入第二个月的头几天,一到傍晚就哭闹不止,本来宝宝偶尔哭闹不是什么大事,但宝宝哭起来让大人感觉到撕心裂肺,遇到这个情况,就带上宝宝急匆匆直奔医院。虽然每次出家门没多久宝宝就不哭了。

第一次去医院的时候 ,值班医生看了看宝宝,说宝宝吃得太饱了,肚里不舒服,所以哭,以后喂奶注意不要太多。听了医生说后就放心了回去了。照着医生说的做了,但没几天同样的情况出现。

第二次就换了个医院, 医生看看了,说应该没什么问题,宝宝这个阶段哭闹是正常现象,如果心里不踏实,可以去省城医院看一下,我吓了一跳, 接着她又说,其实去省医院也没太大意义,回去多多安抚宝宝。当时心里确实不踏实,但也无话可讲,就抱宝宝回去了。接下来宝宝还哭。

第三次又换了个医院, 是个有经验的专家医师,问了一些孕期时的情况,又问一些出生时的情况,我说孕期检查没落下一次,每次都挺好,出生1分钟检查是9分,出生5分钟检查是10分,结合 健康 评分是良好,她听了很困惑,我顺便问到宝宝会不会 肠绞痛,他说有可能,让回去做做飞机抱,顺时针轻揉肚子。无奈之下又回去了。

第四次找医生, 是位年轻医生,问了一些情况,拉着宝宝看了看,说道, 缺钙了 ,我给你开点回去补一下。有前几次的情况出现,这位医生这么快确诊我感到意外,就顺便就了一下,补钙后大约几天会缓解症状?问了之后觉得问得多余了,因为可能得到的回答会是,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的时间长些有的时间短的的弹性回答,令我意外的是,他直接回答:三天!我瞬间觉得好厉害。

三天后,确实缓解了,虽然偶尔还会出现傍晚哭闹的现象,但程度轻多了。

前后折腾了差不多20天的时间。

我家宝宝不足四个月就出牙了。

但根据我当时翻资料,观察宝宝,采取一些措施的情况来看, 我依然认为,当时宝宝一定伴有肠绞痛的症状出现。

如果做父母的用心一些,认真一些,一定是对宝宝了解最深的人, 但无论如何,终究还要相信医生,不可自已下结论。

感觉我们这里各科医生医德都特别不好!上次表妹的九个月大的孩子就是夜里老是乱动经常哭,实在没办法就带去我们当地最有名的附属医院去看,大人向医生说了孩子的情况,医生啥检查也不做,就说孩子有癫痫的症状得马上住院,而且还得住lcu,我们就纳闷了,孩子就是晚上睡不踏实乱动老哭,平时都好好的,怎么就得了癫痫了呢!我们大家都高度怀疑,后面害怕去找了熟人,真的啥事没有,就是孩子受到惊吓才那样的。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我爸上次也这样颈椎不舒服,去拍了片子,医生看了片子说我爸脖子后面的骨头被什么吃了!得请专家什么的,我爸平时身体特别好,后面也是去找熟人,啥事没有,后面片子模糊看不清是因为我爸脖子后面有颗比较大的痣给挡了。可医生就是那么不负责任随便说下,我爸以为真的得了什么,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后面说没事他也不相信,我妈也遇到过,感冒不舒服咳得厉害去看医生,医生就那么我用听诊器听了几下,就说马上办住院,肺部烂掉半个了。后面我们大家害怕又去找了熟人,检查后是感冒引起的肺炎,所以真的特别不负责任。感觉现在看病没熟人是件特别恐怖的事

真的得分情况。宝宝出生45天去体检。当时一个大概三十多四十的女大夫,非说我儿子心脏有杂音让去做什么心脏造影(大概是这个要不就是什么心脏彩超),做的当时那个彩超科的大夫就说没有问题,出来的结果也是没有问题。拿着片子又回到那个女大夫那里,她依然坚持有问题。我姨妈家的姐姐正好是这家医院的产科护士,然后她帮我找了儿科主任来看。当时那女大夫脸色立马就难看了。主任看完之后告诉我们没有问题,让我们回去。临出来的时候我看那女大夫脸色像吃了屎一样

没有。电视剧《儿科医生》中“唐雨佳被爱情伤害过后选择了儿科主任钟琴的儿子申赫,两人结婚了”。并没有复婚。《儿科医生》是由周德华执导,罗云熙、孙铱、凌潇肃、曾黎、许绍雄、刘佳、胡睿、李一宁、李东明、梁策 [1] 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励志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93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2
下一篇2024-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