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还没有经历过青春啊,可是你知道青春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么?
看了《青春派》我才知道,青春原来是可以重来的,活出自我的才叫青春。
故事发生在2013年,通篇是以高考作为一个主题来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叫居然,16岁,高三年级,居然在高考前拍毕业照时,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大声地用泰戈尔的诗句向暗恋了三年的同班女生黄晶晶表白,表白成功了收获了甜蜜的初恋。在他们手牵手走出学校,跨越马路的时候,初恋的甜蜜就被闻讯赶来的母亲破坏了,黄晶晶在居然母亲的刺激下傲然离去。居然伤心的想爬墙挽回初恋,不料却摔伤了尾骨。失恋受伤的他加之在高考中心不在焉从而导致高考失利,看着黄晶晶前往复旦的身影,决定复读追逐爱情。进而开始了一段疯狂的高三复读历程。
不疯狂,怎叫青春?
在每个青春的回忆中,一个深陷暗恋默默付出的女孩儿,几个情感丰富讲义气的哥们,一群各有故事特色十足的损友,一段所有人共有的回忆。这就是青春派——生活里总在闪烁,永不褪色的一段岁月。
②
高考,是一座独木桥,我们千军万马在上面走钢丝,只为了进入一个相对来说好一点的大学。而在国外,升入大学是叫做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可是当老外来到中国,见识了中国的高考之后,就把它称为Chinese gaokao。高考对于很对人来说是很痛苦的,可是那是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只要熬过去了,一切都是美好的。
其实不只是在影片中,现实中其实我们都经历过的,高三那一年,各式各样的标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老师最常说的话就是:“醒醒,都醒醒,两眼一睁,开始竞争,发卷子”,“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不苦不累,高三不累,不拼不搏,等于白活”,“就算拼得头破血流,也要出现在一本的大楼,”“你提高一分,干掉的可就是上万人,”“扛得住就扛,扛不住也要死扛,”“破釜沉舟,拼它个日出日落,背水一战,干它个无怨无悔”……等等等等。现在回想起来,你有没有感觉浑身都在燃?
其实有关青春的**在国内来说的话,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特别是关于我们90后,我现在也只是记得,《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寥寥几部国产影片,而这些影片讲的是我们的前辈的青春,而不是我们的青春。和我们感觉相符感觉也只有刘杰导演的《青春派》了。
而且青春这也是一个很尴尬的话题。因为在我们最青春年少风采飞扬的时候,我们却是过的三点一线的固定生活,一切都以上课做题考试背书为标准。另外在父母、老师和大众的眼里,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一些年轻人来说,一个学习失败者,是没有资格享受生活的,只有考上了大学,最好是名牌大学,才有轻松的机会。得高考者得青春,可是这样一来,本来应该是有滋有味的青春,比如恋爱,比如旅游,比如运动,就变的学院派,理论派,没有一点青春该有的气息。而另外一群呢还没有准备好进入角色,就已经开始提刀上马的去厮杀了,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
③
高考过后,全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考上的,一种是落榜的。居然就是。
影片以居然为主人公,直接面对我们当下的高中生的普遍生活状态,将年轻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现给我们看。既没有对这种沉闷压抑的境况进行励志式美化,也没有触及到对教育体制的批判,而是用一种非常讨巧的、圆滑而不尖锐的方式,让我们从中领悟到的是无以名状的伤感,和无法逃离的困惑。所以,这部**真正要讲的不是青春,而是我们对青春美好的渴求。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而且青春期的爱情并不在于长相厮守,居然因为早恋而错失高考,又因为失恋而感受了青春的痛苦,但是他却活出了一个有滋有味的自己。
而且居然本身就很有意思:在没有青春的群体里,他“居然”有青春;一个别人眼中的天才,“居然”成了班级唯一的落榜生;在那看似文静听话的面貌之下,“居然”能有这么大的勇气和胆量。这种人物与时代的反差,性格与行为的反差,正是影片的戏剧性所在。
爱情是影片的主线,而高考才是影片的主题。居然的恋爱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也给影片增添了很多故事,但是这一切都是紧紧围绕着高考这一事件进行的。
④
中国的青春**永远逃不开考试,**里的主人公居然也是如此。尽管他反抗了,发脾气了,说大话了,但是在父母不懈的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抱着书本走入了复读的教室。由此开始,展现了一系列关于高考复习的情节,发卷子,喊口号,上晚自习,公布成绩,找家长谈话,等等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不管是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也好,还是对于已经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也好,我们都能从银幕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是相对于真实处境中的劳累和苦闷来说,**则是通过喜剧化的手段,使这一过程充满了很多趣味,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奋斗中的踏实感和愉悦感。包括那个以高考为人生第一业务的毕业生班主任,她既可恶又可爱,既可悲又可敬。诚如最后居然说的一句话:“老师,你陪我们度过了一个艰难,漫长,而又短暂的一年,在这个即将要离别的时候,我们想对你说,我们忘不了你,因为我们真的恨你。 但是我们也爱您。”
⑤
居然影片的核心人物,他的性格是一种内敛中的果敢,在自己喜欢的女神面前的举动像是一个悲情的英雄,让人心生敬佩,而又颇为同情。而他最后的顺从则是无数个无奈的中国青年的象征。
而此时四角恋式的人物结构,也让晓凡这个女生成为青春的牺牲品,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孩,在默默的关怀中看着心中的男孩受伤,看着时光在自己的眼前流逝,而无能为力。
相比之下,黄晶晶的漂亮张扬却更接地气,她在和居然的暧昧情感中看似是一个全身而退的潇洒者,其实却失去了自己本应得到的最纯真的东西。从客观角度来讲,爱情中没有胜负之分,唯一的感受,就是你是否真心爱过。
如果是,那就值得。
⑥
《青春派》里面有个“搞笑三人组”,以娘娘腔、富二代和屌丝青年作为其身份定位,他们一系列的插科打诨和小品验收式表演,营造了很浓厚的喜剧氛围,以笑声化解了对失恋的煽情表达和对高考的残酷展现。
影片中班主任在训斥其中的屌丝青年时,对当今时代的二代阶层现象进行了直白的揭露,屌丝可以和二代一起搞笑,但是永远无法融入二代生活。这就是屌丝的悲哀,还是二代的悲哀。
这个情节无疑是**中最具张力的,它超越了对高考本身的关照,而把它至于社会和时代的大环境里,给出了考试的唯一目的——不学习,何以斗二代。可问题在于,即使学好了,也一定能拼过二代吗?不过,这已不是这部**所要思考的事情了。
经历了复读之后,居然的心态明显成熟了许多,母亲说同意他去考上海的学校了(因为黄晶晶就在上海复旦大学,可是居然和黄晶晶最近的事情,母亲不知道),居然回复母亲说:“我不去上海了,我要留在北京,我们一家人需要在一起。”这何尝不是经历过思想斗争,分清取舍之后才做出的选择?
在影片里,贫苦出身的周强最后以646的高分成绩顺利的考上清华大学,这是大家在批判高考时的两难之处,它看似不公平,又像是最公平的制度。如果没有它,就没有很多穷孩子的今天。
所以,得高考者不但可以得青春,也可以得命运的选择权。
⑦
其实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有没有青春都是很小的事情,关键是我们有没有生活的权利。我们都不怕努力,我们害怕的是努力之后的绝望。
《青春派》给了我们一块夹着甜味的面包派,而我仍然从中尝到了一丝苦涩的味道。
因为,我想起了一些事,想起了一些人。
你 好么?
我 很好。
⑧
尽管走下去
不必逗留着去才鲜花来保存
因为在这一路上
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一个女人比她的外貌更性感的,是她的思想。
这是网友对复旦名师、哲学博士陈果的评价,
在大家的印象里,她永远是一头波浪卷发,气场强大,笑容疏朗。
行走在校园里,学生们对她纷纷侧目,能和她来个偶遇学生们可以兴奋炫耀好几天。
但是比她的外型更性感的,是她的思想。
听她妙语连珠,学生们如痴如醉,如沐春风,顿觉醍醐灌顶,灵台清明。
火到上《新闻联播》
去年,低调的陈果出版了《好的孤独》,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孤独的自己有多强大。
她那些充满智慧的金句,刷爆朋友圈——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
我们能欺骗的往往是信任我们的人,而信任我们的人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我们欺骗他们。
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得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还是会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谈完“孤独”,这一次,陈果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怎样的爱情才更长久——
长久的爱情,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好的爱情,不是互相占有,而是共同成长。
下文摘自《好的爱情》,一起来看陈果老师爱的艺术——
《好的爱情》
长久的爱情,
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选自《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有删减)
一位研究宗教哲学的老师曾跟我说:当你爱上了一个人,你也就找到了你的神。
我相信他的话。
当我们不为利益、不求回报、毫无理由、全神贯注地爱一个与我们不带血缘关系的外人时,对我们而言,这个人除了是一个神,还能是什么?
如果这样的爱本身是一个令我们这些当事者都匪夷所思的“奇迹”,那么激发这个奇迹的那个人,怎么可能不具有神力?
我爱你这三个字不轻松,因为那是一个凡人对神的求告,是一种五体投地的顺服,是一份毫无保留的交托。
01
首先,不要混淆爱与被爱。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人们常常会把爱与被爱混淆。事实似乎确实如此。
当我们自以为坠入爱河之后,我们有多少人曾经扪心自问:
我该怎样更懂他,怎样更好地去爱他?我该做些什么,来配得上这个美好的他,来回报老天给我的这份幸运?
我们绝大多数人内心更关心的可能是:
如何使他需要我,离不开我,时时想着我?或者,如何能使更多人爱我、迷恋我、崇拜我?
有一次我打开收音机,正好听到一个听众向节目主持人抛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我爱一个人多于他爱我,而另一个人爱我多于我爱他,我该选择哪一个人做我的恋人?”
主持人思忖片刻,给了一个同样老生常谈的答案:
“和你爱的人谈恋爱,和爱你的人结婚吧。”
可见,在爱情问题中,我们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个爱我的他而不是那个我爱的他。
当我们不知不觉中将爱的问题转变为被爱的问题,
当我们的爱情不再是我爱你,而是你爱我,
那么我们口口声声的我爱你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种诡计,
我们在用“我爱你”这个诱饵骗取对方对我们的爱,
这已经背离了爱的本意,
那不是真正的“我爱你”,而是我征服了你、统治了你、占有了你。
在这样的“我爱你”中,我们的爱不是在自我源源不断付出浓情蜜意、深思熟虑的过程中得到圆满,
而是在一刻不停地索取、索取、索取,通过囤积他人的付出、吸取他人的元气来修炼自身的强大。
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
“我爱你”时我是永不衰竭的源泉;
“你爱我”时我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02
纯洁而美好的爱情是:我爱你,即使你不爱我。
伟大的歌德对爱的解读是:我爱你,但那与你无关。
我对这话的理解是:我爱你,即使你不爱我。
真正纯洁而美好的爱情一定不是用我爱你来交换你爱我,一定不是我爱你与你爱我之间的等价交易。
道理很简单,我之所以爱你,不是你对我的要求,不是我能支配的选择,不是一件可以随叫随停的事情,那是我无力违抗的宿命。
诚然,我渴望你爱我,像我一样不由自主,像我一样全心全意,但那终究不是你必须承担的义务,不是你努力就能争取到的东西。
如果我爱你不是你命令我做的事情,我凭什么要求你为此付出你的爱?
如果我爱你不是开始于我对自己的逼迫,我又有什么能力逼迫自己去停止?
如果我爱你来自我无法操控的天意,那么我能做的只是等待着天意的流变,或是继续,或是终止……你若爱我,那是奇异的巧合、天赐的恩典。
但既然你爱我不是你的主观意愿、我的主观意愿或者任何人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那么若你不爱我,我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毕竟,这就是生活。
歌德这句话对我的震撼,在于从中我似乎领悟到:
一个能专注地我爱你,而不计较你爱我的人,其心灵的力量无比强大。
或者说,真正的爱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到处都有,它只是世间的稀罕之物,唯有那些灵魂的强者才可能拥有,才配拥有。
我即使没有得到你的爱,但我懂得了爱;
我虽然因为你尝到了爱的不幸,但我却也因为你知道了什么是爱。
03
实际上,“我爱你”并不比“你爱我”吃亏,我们从“我爱你”中得到的也并不会比从“你爱我”中得到的少。
事实上,爱之所以能令深陷其中的我们焕然一新,使我们满面桃花,并不是因为我们在被思念、被关怀、被爱;
相反,是因为我们在思念、在关怀、在爱。
当我们因为某一个人的声音而心潮起伏,
当我们忍不住用目光追随着某一个人的一举一动而不知不觉中充满笑意,
当我们牵着某一个人的手就像托住了自己的全部幸福,
我们已然发生了完全的变化,在点点滴滴中造就了我们灵魂的重生。
我们自己都会惊诧于自己的不一样,而最大的转型就在于:我爱你使我变得不再自私。
我不知不觉中在学习着用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
用你的思考去理解迎面而来的问题,
用你的习惯来生活,
用你的微笑来激励自己的斗志,
用你的美来衡量一切的美。
在我爱你的过程中,我的精神因为对你的爱而得到空前的扩展,它逐渐突破了自己这个身体、这个小小的皮囊,活得更富有、更宏大、更充实。
我爱你,不代表我是你的奴隶;你爱我,也不代表我是你的主人。
爱情,归根到底,源于我爱你,止于我不爱你。
对于我爱你三个字,慎重之。
因为那不指向被爱,而是指向自我奉献,这样的自我奉献中不存在任何逼迫,如果说存在一点不得已的话,那么只是因为那是天命。
爱你是我的责任,因为爱你是我的天性,所以只有爱你才是我对自己的负责。
请你爱我,但是你有权利不爱。
只要我爱过,我都比很多人幸运,我的骄傲仅在于我曾爱过,仅此而已。
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陈果,复旦大学的老师,曾经有人感叹:“如果当初大学的第一课是陈果讲的,那我的人生也许会不一样。”教育就是如此神奇,你永远不知道,你不经意间播下的一粒种子,会在哪些人的心中,会在哪些时刻,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一、错了就是错了 你的解释不会让这个事实发生任何改变。
二、感恩的传统。对一切都要感恩,身边点点滴滴的善意。感恩不是一句“谢谢”落其行。
三、世界上有两种人特别厉害,第一种人对别人像自己一样热情,第二种人对自己像别人一样冷酷。
四、朋友不是附庸,不会只有赞同、妥协。朋友在现实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五、一个女子在用一生的辛勤、最美好的青春,来维护一个承诺。她的虚荣是可以理解的。任何话,说多了就很廉价。
六、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七、人和人之间应该保持适度的宽阔的恰当的距离,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就无法领略对方的美,无法领略人之为我的全貌,我们就会看见对方越多的缺点。两块相近石头投入水里,它们会影响彼此美丽的涟漪。
八、两个戴着面具的人就不用做朋友了。
九、一切自爱必定带来热爱生活,而一切厌世追根溯源必是自我厌倦。
你可以把她约出来一起玩,女生都喜欢浪漫,你带她去看一些景色之类的(看薰衣草,一些花卉活动的),或是去大型动物园,如果事情没发展到她知道你喜欢他之前,千万别带她去看**。然后,你可以和她聊聊感情之类的(包括八卦个人信息),再等到合适的时机(就要看你的性格了,如果是外向,到这里就直接表白,内向反之,让她知道你喜欢他,水到渠成,大家就可以把话说白了)。关键还要看你的表现程度,和她对你的感觉。以上的个人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