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一直在向别人炫耀,我有一个你。
2、和喜欢的人一起虚度光阴不叫浪费,是浪漫。
3、余生很长,但愿不会与你告别。
4、我不知道歌里写的是谁,我听到的都是你。
5、未来苦与乐,坚定永不弃。
6、想牵先生的手,也想被先生摸摸头。
7、幸福是玫瑰花的浪漫,是蛋糕的甜蜜。
8、一颗久久悬着的心,总在怀念你。
9、我爱你,把你的手交给我,让我不再是一伴。
10、一份真情,缠绵悱恻,缘定真心。
11、你不曾给我一次回眸,我却始终在对你微笑。
12、我把甜蜜放在了昨天,因为回忆是美好的。
13、永远只爱你一个,永不变心!
14、从遇见你开始,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15、我的温柔,只对你一人。
16、不哭不闹不炫耀,安安分分一起老。
17、美丽的早晨,灿烂的你,美好的生活在等你!
18、为你牵为你挂,牵挂为你放不下。
19、世界上有那么多监狱,你偏偏走进我的心里。
20、做我的小公猪,天天吃猪饲料。
21、我想占据你一份偏爱,也想成为你的骄傲。
22、至此,心猿归林,意马有道。
23、想为你赋诗一首,才想起我非文学泰斗。
24、或苦或乐,我们在一起就好。
25、你是我心中花,最靓的那朵,正中我意
跟海星表白了。
娃娃晚上给侯爵电话,说海星烂醉如泥需要帮忙。海星要卖掉自己的店铺,娃娃不舍得离开,联系侯爵求助,不小心说漏嘴让侯爵发现当初盗走公司设计方案的正是海星。侯爵质问海星,海星一口承认,兄弟情义破裂。伍十一分析钱钱喜欢的男人是侯志荣,这让侯爵恍然大悟。
海星失去侯爵这个朋友后,状态低迷,娃娃看在眼里非常心疼,情绪失控把自己对海星的爱都表达出来。
剧集评价
剧集反差逗趣的外壳为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观剧体验,但外壳之下的温情内核更受关注。侯爵、伍十一二人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将跌跌撞撞的爱情和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巧妙融合,以诙谐幽默的喜剧方式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心灵启迪。
相较于纯粹的都市爱情剧,更多展现出的是都市年轻人敢于追求、敢于探索的冒险精神,其中也蕴含着年青一代想要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的思想观念。一个关于励志和成长的都市爱情故事既笑料百出,又让观众感动不已。
红与黑
小说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
在法国与瑞士接壤的维立叶尔城,坐落在山坡上,美丽的杜伯河绕城而过,河岸上矗立着许多锯木厂。 市长德瑞那是个出身贵族,在扣上挂满勋章的人。
他五十岁左右,他的房子有全城最漂亮的花园,他的妻子是最有钱而又最漂亮的妻子,但他才智不足,“他只能办到严格地收讨他人的欠债,当他自己欠人家的债时,他愈迟还愈好”。在这座城市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贫民寄养所所长——哇列诺先生。他花了一万到一万两千法郎才弄到这个职位,他体格强壮棕红色的脸,黑而精粗的小胡子,在别人眼中他是个美男子,连市长都惧他三分。但市长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等,决心请一个家庭教师。
木匠索黑尔的儿子于连,由于精通拉丁文,被选作市长家的家庭教师。他约十八九岁,长得文弱清秀,两只又大又黑的眼睛。在宁静时,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辉,又象是熟思和探寻的样子,但一瞬间,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由于他整天抱着书本不放,不愿做力气活,因而遭到全家的嫌弃与怨恨,经常被父亲和两个哥哥毒打。他小时疯狂地崇拜拿破仑,渴望像拿破仑那样身佩长剑,做世界的主人。认为拿破仑“由一个既卑微又穷困的下级军官,只靠他身佩的长剑,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但后来他又想当神甫,因为“如今我们眼见四十岁左右的神父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俸。这就是说他们能拿到十万法郎,三倍于拿破仑当时手下的著名的大将的收入。”于是,他投拜在神甫西朗的门下,钻研起神学来。他仗着惊人的好记性把一本拉丁文《圣经》全背下来,这事轰动了全城。
市长的年轻漂亮的妻子是在修道院长大的,对像她丈夫那样庸俗粗鲁的男人,打心底里感到厌恶。由于没有爱情,她把心思全放在教养3 个孩子身上。她认为男人“除了金钱、权势、勋章的贪欲以外,对于一切都是麻木不仁”。最初,她把于连想象为一个满面污垢的乡下佬,谁知见面时却大出她的意料:面前这个年轻人竟是这样白皙,眼睛又这样温柔动人。以为他“实际上是一个少女”故意假扮男装。她对于连产生好感,甚至觉得“只有在这个少年教士的心里,才有慷慨、高尚、仁爱”。瑞那夫人的女仆爱丽沙也爱上了于连,爱丽沙得到了一笔遗产,要西郎神父转达她对于连的爱慕,于连拒绝了女仆爱丽沙的爱情。瑞那夫人得知此事心里异常高兴,一股幸福的流泉泻落在她的心海里,她发觉自己对他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一种感情。
夏天市长一家搬到凡尼镇乡下花园别墅居住,晚上乘凉的时候,全家聚在一株菩提树下,于连无意间触到了瑞那夫人的手,她一下子缩回去了,于连以为瑞那夫人看不起他,便决心必须握住这只手。第二天晚上他果然做了,瑞那夫人的手被于连偷偷地紧握着,满足了他的自尊心。瑞那夫人被爱情与道德责任折腾得一夜未合眼。她决定用冷淡的态度去对待于连。可是当于连不在家时,她又忍不住对他的思念。而于连也变得更大胆,他在心里暗想:“我应该再进一步,务必要在这个女人身上达到目的才好。如果我以后发了财,有人耻笑我当家庭教师低贱,我就让大家了解,是爱情使我接受这位置的”。
深夜2 点闯进了她的房里。开始,她对于连的无礼行为很生气,但当她看到“他两眼充满眼泪”时,便同情起他来。她暗想,如果在10年前能爱上于连该多好。不过,在于连的心里则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他的爱完全是出于一种野心,一种因占有欲而产生的狂热。他那样贫穷,能够得到这么高贵、这么美丽的妇人,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
不久,皇帝驾临维立叶尔,在瑞那夫人的安排下,于连被聘当上了仪仗队队员,使他有在公众面前大出风头的机会。迎驾期间,于连作为陪祭教士参加瞻拜圣骸典礼。之后,他对木尔侯爵的侄子、年轻的安倍主教十分崇敬。心想,安倍主教如此年轻就有显赫的地位,而且倍受女人的青睐,暗下决心“宁愿受宗教的制裁,也要达到令美人羡慕的境界”。
瑞那夫人心爱的儿子病危,她认为这是上帝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一种惩罚,她陷入了可怕的忏悔里。这时,爱丽沙又把夫人的事暗中告诉了哇列诺先生,他早先曾贪恋瑞那夫人的美色碰了一鼻子灰,便趁机给市长写了一封告密信。但市长担心如果把妻子赶出家门,自己将失去一大笔遗产,而且也有损于自己的名誉,采取“只怀疑而不证实”的办法。但在这座城市里,街谈巷议对瑞那夫人和于连却越来越不利。一次爱丽沙向西朗神父忏悔时,又谈出于连与瑞那夫人的秘密关系。关心于连的神父要他到省城贝尚松神学院进修。告别后的第三天夜里,于连又冒险赶回维立叶尔,与瑞那夫人见面,此时的瑞那夫人由于思念的痛苦,已憔悴得不像人样了。
贝尚松是法国一座古城,城墙高大。初到神学院,那门上的铁十字架,修士的黑色道袍,和他们麻木不仁的面孔都使于连感到恐怖。院长彼拉神父是西郎神父的老相识,因此对于连特别关照。他对于连说:“嘻笑就是虚伪的舞台”。
在321个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平庸的青年,由此于连自信会迅速获得成功。他悄悄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统治下,我会是个军曹,在未来的神父当中,我将是个主教。”由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院长竟让他当新旧约全书课程的辅导教师。
但神学院是个伪善的地方,他很快就堕入了忧郁之中。彼拉院长受到排挤辞职不干了,并介绍于连为木尔侯爵的秘书。彼拉神父专门给他介绍侯爵一家他说“你要十分注意,一个象我们这种行业的人,只有靠这些大人先生们才有前途……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如果你得不到人家的尊敬,你的不幸是注定的了”。
侯爵瘦削而矮小,有一对十分灵活的眼睛,头上带有金色假发。他是个极端保皇党人,法国大革命时,他逃亡国外,王朝复辟后,他在朝中取得了显赫的地位。于连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他抄写稿件和公文,侯爵对于连十分满意,派他去管理自己两个省的田庄,还负责自己与贝尚松代理主教福力列之间的诉讼通讯,后又派他到伦敦去搞外交,赠给他一枚十字勋章,这使于连感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于连在贵族社会的熏陶下,很快学会了巴黎上流社会的艺术,成了一个花花公子,甚至在木尔**的眼里,他也已脱了外省青年的土气。木尔**名叫玛特儿,是一个有金栗色头发,体态匀称,非常秀丽的姑娘,但“这双眼睛透露出一种内心可怕的冷酷”。她读过许多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并被3 世纪前一段家史所激动:她的祖先木尔是皇后玛嘉瑞特的情夫,被国王处死后,皇后向刽子手买下了他的头,在深夜里亲自把它埋葬在蒙马特山脚下。她十分崇拜皇后的这种为爱情而敢冒大不韪的精神,她的名字玛特儿就是皇后的爱称。
起初,于连并不爱玛特儿那清高傲慢的性格,但想到“她却能够把社会上的好地位带给她丈夫”时,便热烈地追求起她来。玛特儿也知道于连出身低微,但她怀着一种“我敢于恋爱一个社会地位离我那样遥远的人,已算是伟大和勇敢了”的浪漫主义感情,因此,她在花园里主动挽着于连的胳膊,还主动给他写信宣布爱情。为了考验于连的胆量,她要于连在明亮的月光下用梯子爬到她的房间去。于连照样做了,当晚她就委身于他了,过后玛特儿很快就后悔了 。
一次,他们在图书室相遇,她边哭边对于连说:“我恨我委身于第一个来到的人”于连感到痛苦,他摘下挂在墙上的一把古剑要杀死她,玛特儿一点都不害怕反而骄傲地走到于连面前,她认为于连爱她已经爱到要杀了她的程度,便又与他好起来。夜里于连再次爬进她的房间,她请求于连做她的“主人”,自己将永远做他的奴隶,表示要永远服从他。可是,只要于连稍许表露出爱慕的意思,她又转为愤怒,毫不掩饰的侮辱他,并公开宣布不再爱他。
因为于连的记忆力很好,木尔侯爵让他列席一次保王党人的秘密会议,会上有政府首相、红衣主教、将军。会后,木尔侯爵让于连把记在心里的会议记录冒着生命危险带到国外去。在驿站换马时,差点被敌方杀害,幸好他机警地逃脱了,与外国使节接上了头,然后留在那等回信。在那儿他遇到俄国柯哈莎夫王子,他是个情场老手,于连便把自己的爱情苦恼讲给他听,他建议于连假装去追求另一个女性,以达到降伏玛特儿的目的,并把自己的五十三封情书交给她,“把这些信转抄一份寄给你所选定的女性,这个女性必须是瞧你不起的对方的熟人。”
于连回到巴黎后,将这些情书一封封寄给元帅夫人,元帅夫人受了感动,给于连回信,玛特儿再也忍耐不住了,跪倒在于连的脚下,求他爱她,于连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看呀!这个骄傲的女人,居然躺在我的脚下了!”。不久,玛特儿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写信告诉父亲,要他原谅于连,并成全他们的婚事。侯爵在爱女坚持下,一再让步。先是给了他们一份田产,准备让他们结婚后搬到田庄去住。随后,又给于连寄去一张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授予贵族称号。
于连在骠骑兵驻地穿上军官制服,陶醉在个人野心满足的快乐中,“由于恩宠,刚刚才作了二天的中尉,他已经在盘算好至迟有象过去的大将军一样,在三十岁上,就能做到司令,那么到二十三岁,就应该在中尉以上。他只想到他的荣誉和他的儿子。”这时,他突然收到了玛特儿寄来的急信。信中说:一切都完了。于连急忙回去,原来瑞那夫人给木尔侯爵写信揭露了他们原先的关系。这时恼羞成怒的于连立即跳上去维拉叶尔的马车,买了一支手枪,随即赶到教堂,向正在祷告的瑞那夫人连发两枪,夫人当场中枪倒地。 于连因开枪杀人被捕了。
入狱后,他头脑冷静下来,对自己行为感到悔恨和耻辱。他意识到野心已经破灭,但死对他并不可怕。瑞那夫人受了枪伤并没有死。稍愈后,她买通狱吏,免得于连受虐待。于连知道后痛哭流涕。玛特儿也从巴黎赶来探监,为营救于连四处奔走,于连对此并不感动,只觉得愤怒。公审的时候,于连当众宣称他不祈求任何人的恩赐,他说:“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结果法庭宣布于连犯了蓄谋杀人罪,判处死刑。 瑞那夫人不顾一切前去探监。
于连这才知道,她给侯爵的那封信,是由听她忏悔的教士起草并强迫她写的。于连和瑞那夫人彼此饶恕了,他拒绝上诉,也拒绝做临终祷告,以示对封建贵族阶级专制的抗议。
在一个晴和的日子里,于连走上了断头台。玛特儿买下了他的头颅,按照她敬仰的玛嘉瑞特皇后的方式,亲自埋葬了自己情人的头颅。至于瑞那夫人,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抱吻着她的儿子,也离开了人间。
茶花女
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
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的父亲摩里阿龙公爵在偶然发现玛格丽特很像他女儿,便收她做了干女儿。玛格丽特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公爵答应只要她能改变自己过去的生活,便负担她的全部日常费用。但玛格丽特不能完全做到,公爵便将钱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到现在已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
一天晚上10点多,玛格丽特回来后,一群客人来访。邻居普吕当丝带来两个青年,其中一个是税务局长迪瓦尔先生的儿子阿尔芒·迪瓦尔,他疯狂地爱着茶花女。
一年前,玛格丽特生病期间,阿尔芒每天跑来打听病情,却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普吕当丝向玛格丽特讲了阿尔芒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动。玛格丽特和朋友们跳舞时,病情突然发作,阿尔芒非常关切地劝她不要这样残害自己,并向玛格丽特表白自己的爱情。他告诉茶花女,他现在还珍藏着她六个月前丢掉的纽扣。玛格丽特原已淡薄的心灵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尔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
阿尔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百无聊赖的巴黎生活,和阿尔芒到乡下住一段时间。她准备独自一人筹划一笔钱,就请阿尔芒离开她一晚上。阿尔芒出去找玛格丽特时,恰巧碰上玛格丽特过去的情人,顿生嫉妒。他给玛格丽特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说他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他将离开巴黎。
但他并没有走,玛格丽特是他整个希望和生命,他跪着请玛格丽特原谅他,玛格丽特对阿尔芒倾述“你是我在烦乱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唤的一个人”。
经过努力,玛格丽特和阿尔芒在巴黎郊外租把一间房子。公爵知道后,断绝了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她背着阿尔芒,典当了自己的金银首饰、披巾和车马来支付生活费用。阿尔芒了解后,决定把母亲留给他的一笔遗产转让,以还清玛格丽特所欠下的债务。经纪人要他去签字,他离开玛格丽特去巴黎。
那封信原来是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先生写的,他想骗阿尔芒离开,然后去找玛格丽特。告诉玛格丽特,他的女儿爱上一个体面的少年,那家打听到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关系后表示:如果阿尔芒不和玛格丽特断绝关系,就要退婚。玛格丽特痛苦地哀求迪瓦尔先生,如果要让她与阿尔芒断绝关系,就等于要她的命,可迪瓦尔先生毫不退让。为阿尔芒和他的家庭,她只好作出牺牲,发誓与阿尔芒绝交。
玛格丽特非常悲伤地给阿尔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回到巴黎,又开始了昔日的荒唐的生活。她接受了瓦尔维勒男爵的追求,他帮助她还清了一切债务,又赎回了首饰、开司米披巾和马车。阿尔芒也怀着痛苦的心情和父亲回到家乡。
阿尔芒禁仍深深地怀念着玛格丽特,他又失魂落魄地来到巴黎。他决心报复玛格丽特的“背叛”。他找到了玛格丽特,处处给她难堪,甚至找了另一个“情妇”。骂她是没有良心、无情无义的娼妇,把爱情作为商品出卖。玛格丽特面对阿尔芒的误会,伤心地劝他忘了自己,永远不要再见面。阿尔芒却要她与自己一同逃离巴黎,逃到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紧紧守着他们的爱情。玛格丽特说她不能那样,因为她已经起过誓,阿尔芒误以为她和男爵有过海誓山盟,便气愤地给玛格丽特写信侮辱她,并寄去了一张五百法郎的纸币,作为“过夜费”。
玛格丽特受了这场刺激,一病不起。新年快到了,玛格丽特的病情更严重了,脸色苍白,没有一个人来探望她,她感到格外孤寂。迪瓦尔先生来信告诉她,他感谢玛格丽特信守诺言,已写信把事情的真象告诉了阿尔芒,现在玛格丽特唯一的希望就是再次见到阿尔芒。
临死前,债主们都来了,带着借据,逼她还债。执行官奉命来执行判决,查封了她的全部财产,只等她死后就进行拍卖。弥留之际,她不断地呼喊着阿尔芒的名字,“从她的睛里流出了无声的眼泪”。她始终没有再见到她心爱的人。
死后只有一个好心的邻居朱莉为她入殓。当阿尔芒重回到巴黎时,她把玛格丽特的一本日记交给了她。从日记中,阿尔芒才知道了她的高尚心灵。“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小时候,在书架上曾看到过这本著作,那时被红色与黑色相融合的封皮所吸引,爱不释手。那时候读起来还小,认识的字也很有限,并未读懂书中的含义,这也成为了我再次阅读这本书的原动力,现在的读来依然十分喜爱,却不止表面化了。
司汤达原名兹里贝尔,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毕业后,来到巴黎,加入拿破仑领导的军队。1814年拿破仑下台,波旁王朝复辟,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遭受镇压,封建的王公贵族弹冠相庆,司汤达选择离开是非之地,在意大利的米兰定居。他于1829年开始执笔,至1930年便完成了这本著作,1842年突患脑血栓,与世长辞。
司汤达将这部著作取名为《红与黑》,绝不是凭空命名的,而是源自深刻的社会现实。
在拿破仑那个时代,平民只要在战场上英勇抗敌,凭借着显赫的战功便可以加官进爵,成为有威望的人。而封建王朝复辟之后,平民便没有了出头之日,只能寄希望于教会,希望提高身价,一跃成为贵族阶级。“红”与“黑”便是在这种社会矛盾中产生的两种色彩,也代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社会现实。
此外,《红与黑》还有一个副标题《一八三o年纪事》也印证了这种说法,该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于连与命运作艰苦奋斗的短短的一生,从不同角度,淋漓尽致地反应复辟时期的阶级斗争。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当时正值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故事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生活在一个叫维里埃尔的一个小城的农民家庭里,作为家里的小儿子,像一个弱者那样受到人人的鄙视,饱受欺凌。他十分聪明又读过许多书,被当地市长德·雷纳尔先生选中当家庭教师。他是最底层人物,生来卑微,却有强烈的自尊心,为此,他出于证明自己的目的勾引市长夫人,却在后来慢慢爱上了真心待他的市长夫人。后来事情败露,他不得不听从德·雷纳尔夫人的安排,来到神学院学习,他成绩优异,深受皮拉尔神父的喜爱,后来皮拉尔的引荐,他来到巴黎给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德·拉莫尔侯爵私人秘书,却被侯爵的女儿马蒂尔德**青睐,在**的狂热的追求下,他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一些上层社会的公子哥,出于野心的驱动,便与她有了私情。玛蒂尔德十分爱她,便逼迫着侯爵同意了他们的结合,为了消除社会阶级问题,侯爵为于连捏造了贵族的身份,并封他骠骑兵中尉的头衔,这时的于连的美好生活已经来临了,他终于摆脱了阶级的束缚。而此时他的旧情人德·雷纳尔的一封信剥夺了他的一切社会地位和成就。于连怒不可揭,对着雷纳尔夫人连开两枪,被逮捕入狱。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拒绝为自己申诉,最终死在死在断头台上。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读者更是对于连·雷索尔这个复杂的人物衍生出多种解读。
于连·索雷尔出生于小城维里埃尔郊区的一个锯木厂家庭。他聪明好学,读过很多书,然而,他这种爱读书的怪癖使他家人厌恶透顶,家人经常欺辱毒打他。于连十分痛恨他的家庭,也对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感到无能为力。他的原生家庭使他有一种自卑感,他的聪明和才智又与他身处的社会地位深感不满,妄想跻身上层社会。他的人生观念的树立是源于一位老军医。他视捍卫着拿破仑,以拿破仑为榜样,妄想通过在战场上的奋勇杀敌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然而则一系列的希望与追求却因为拿破仑的战败和波旁王朝的复辟戛然而止。他不得不选择通过做教士来实现自己社会地位的改变。他最喜爱的书是卢梭的《忏悔录》和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可见他对待这个社会是真诚的,也是善良的。他受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以及生命中对他有恩的人的爱的熏陶,他是有渴求真爱,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的。
同时,于连的个人形象塑造与他的两段爱情经历密不可分。他的成长、成功还是堕落都和女人分不开。
18岁那年,他被德·雷纳尔市长选中,来到家里作家庭教师。在这里他的敏感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挑战,雷纳尔夫人出于善心和同情送给他一些钱想让他添几件内衣,他对此反应强烈。原著中是这样说的:“我出身低微,夫人,但我并不卑贱,”于连回答,他停住脚步,眼睛里闪耀着怒火,身子停的笔直;“对这一点您有欠考虑,如果我让自己对德·雷纳尔先生隐瞒任何与我的钱有关的事,那我就连一个仆人不如了。”他深深的蔑视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人,对上流社会的仇恨和厌恶愈来愈深源于他强烈的自尊心和缺失严重的平民化意识。于连为了报复市长对自己的蔑视,他开始刻意勾引对他也有好感的善良的德·雷纳尔夫人,他大着胆子抓住了夫人的手,并在晚上潜入她的房间,征服了这个善良的女人。他并不爱她,甚至觉得自己只是她众多情夫中的一个,而她选中自己,只不过是因为见面容易,并且他将她的关心认定为蔑视,并深深的怨恨着。他利用她对他的好感,用床垫下面的盒子里的肖像刺激她,这一点是很卑鄙的,可以说为了加速这段感情的燃烧,他是费尽心机的。后来他看到了她对他的真诚,他选择真心对待她,也完全放弃了那种爱情带给他的虚荣感和荣誉感。
玛蒂尔德是侯爵最疼爱的女儿,为人傲慢,社会地位十分高,而这时的于连已经被荣耀、社会冲昏了头脑,他变得谄媚起来,有意地向玛蒂尔德表示一种爱意利用诡计得到了她。他并不爱她,只是将她当作提高社会地位,进入上层社会的,实现他的野心和梦想的一块跳板。当他得知玛蒂尔德爱上他的时候,他的第一感受便是“我这个可怜的农民得到一位贵夫人的爱情的表白。”并觉得战胜了她的未婚夫——德·科鲁瓦泽努瓦侯爵,一个英俊的上层社会的人物,这对他来说,是非常美妙的。后来,玛蒂尔德怀孕,侯爵被迫同意两人的婚事,并赠给他一个骑士称号、一份田产和一个骠骑兵中尉的称号,他成功跻身了上层社会。
在我看来,于连心里自始而终是爱着德·雷纳尔夫人。她的善良、真诚、聪明深深地影响着他。故事的结局那封德·雷纳尔夫人的告密信将他奋斗的一切成果全部归零,但这并不是他伤害她的借口,而是那封信将他性格黑暗的一面完全地揭示出来,无疑将他赤裸裸地撕裂开来,挑战 着他的自尊,他看到心爱的人这样控诉自己,更是愤怒至极。
从于连的这两段爱情来看,均是出于对自身的荣誉感和自尊感的一种捍卫,似乎得到了来自上层社会的女人的爱情,便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但正是身处这种非平民化的泥潭中,才让这种阶级意识在他的心中成为跨越不去的鸿沟。他利用爱情向上层社会抗争,向社会抗争,这种不择手段正是体现了他的个人主义和他的野心。
他毕生所求的幸福观和成功观或许令人嗤之以鼻,但却是深刻地反映着令人痛恨的黑暗的社会现实。
幸福对于连而言,便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当别人尊重他,而不用轻蔑的眼光注视着他的时候,他才觉得是自由的。从他的两段感情中都可以看出来他那种强烈的自尊心,正是因为这种幸福观,才导致于连不择手段的去争取实际是利益的“爱情”,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到这个社会的光明,暂时忘记身份的卑微带给他的黑暗和痛苦。
成功观对于连而言,拿破仑统治时期,他想用通过上战场英勇杀敌来实现社会身份的转变。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经历过神学院的黑暗之后,他开始选择利用爱情达到自己社会身份的转变,也开始变得世俗和谄媚起来,他得到了社会地位,也得到了财产,成为了上层社会的人。这一时期他的价值感和情感观已经是病态的了,通过出卖感情获得社会地位,让人对他嗤之以鼻。
而这两种观念都在他入狱后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他用一种更为理智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爱情、审视自己的过去,这一刻的他是忏悔的,他认识到了自己内心那种对爱情真正的追求,他不顾一切地回归到他的爱人德·雷纳尔夫人的身边,心中全然没有世俗的虚荣心,而是纯粹的、真诚的爱着这个女人。于连的一生都在为荣誉而奋斗,在虚伪的外衣下艰难的生存着,现在的他没有这些了,将他内心的善良和爱完全的表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幸福。
这让我不进想到我国伟大的作家路遥的《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
于连和高加林都是作者针对社会现实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出来的人物。他们的身处的环境、爱情选择和社会道路都有惊人的相似。《人生》中的高加林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却十分有学识,与同村的女孩刘巧珍相恋,后来抛弃了巧珍,与同学黄亚萍交往,却在失去工作后,惨遭抛弃。他与黄亚萍的交往实际上是为了摆脱农民身份进城的一种选择,实际上这份感情是基于事业与前途的基础上的。后来被人揭发“走后门”,回到家乡的时候,高加林才真正的明白了自己错误却再也挽回不了了。
于连和高加林面对现实和社会都是无奈的。他们妄想打破这个社会的成长规则,改变自己的身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得不将爱情作为一种跳板,最终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结束了这种阶级的折磨,最终明白了幸福和人生的真正的意义。
在升起的现实上,阶级的夜潮退远了,纯净的灵魂即将上岸,《红与黑》带给我们的思索和震撼远远不止如此。于连的生命十分短暂,但却是真正的不同寻常,就像一只贪恋自由渴望飞在高空中的鸟,长满了纯银的羽毛,飘散着,盲目着,最后将命运交给风……
18世纪中期法国的萨德侯爵饱经非议,他离经叛道的乖张行为多为世人所诟病,然而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无疑为后人审视理性主义的霸权提供了标本。
**《鹅毛笔》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凭借鹅毛笔大肆书写se情文学的萨德为表现对象,围绕对萨德采取的精神阉割和肉体虐待,映射出人性的复杂多变,展示了人性与政治、宗教的冲突。
萨德其人:
要想更好的欣赏**《鹅毛笔》,就有必要先好好了解一下历史上的萨德侯爵,萨德侯爵是一位法国贵族和一系列哲学和se情书籍的作者,他尤其由于他所描写的se情幻想和他所导致的社会丑闻而出名,成名作为《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后被改编为**《索多玛的120天》,萨德可以说是一个现代理性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符号,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性虐待”(Sadism)与“虐待狂”(Sadist)这两个单词就是由他的名字派生出来的。
他的名字喻示着魔鬼与天才的混合,几个世纪以来,对于他敢于揭露当时社会在道德上的虚伪,是为自由鸣锣开道的勇士还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后世聚讼纷纭。
萨德侯爵生于18世纪中期法国的显赫贵族之家,然命运多舛,一生不停的进出于各式不同的监狱,最初被关于樊尚堡,后来被转到了巴士底狱,最后被囚于沙朗通精神病院并度过残生,累计在狱中度过27年,无论是在君主制、共和制还是帝国制之下,他都逃脱不了被囚禁的命运。
枢密院给他的定义倒是很准确:“他是个不平常的人。他是一个贵族。他身上确实流淌着贵族的血液,他从未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向上帝忏悔,直至他的呼吸停止。”李银河在《萨德大传》中译本的序言里对萨德的评论大抵也是准确的:“萨德比弗洛伊德更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他是对已有的性秩序的挑战。”
而在文学上,萨德被法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是和拜伦齐名的浪漫主义先驱,他的作品对波德莱尔、福楼拜、加缪等都有影响,同时,他惊世骇俗的理论也是20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思想家福柯的思想资源之一,他的癫狂也使他成为了20世纪蓬勃兴起的女权主义者的最大敌人,她们纷纷把他的作品和思想作为自己理论的分析依据。
他的行为与理论在20世纪更成为探索人类精神的无法忽视的难得的载体。
情se书写:人性的宣扬
让我们回到**中来,《鹅毛笔》是由美国导演菲利普·考夫曼执导的一部以法国se情文学家萨德为原型的虚构影片,影片向世人展示了人性解放之路的艰难历程,影片中,“鹅毛笔”作为**的一个符号贯穿始终,表象是萨德书写工具的呈现,实质是人性宣扬的代表。
影片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主人公萨德因作品中大量露骨、*秽的情节而触怒了拿破仑,被下令囚禁于疯人院,在精神病院的监禁生活中,萨德也依然疯狂的se情写作,法国大革命之前著名的思想启蒙运动就以不可阻挡之势深入人心了,卢梭、伏尔泰等大批开明人物宣扬民主、自由、天赋人权,所谓民主,既包括政治民主,也包括文化民主。民主的文化层面既欲望的解放。
在各种欲望中,杏欲是最强的,弗洛伊德认为,杏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性冲动必须不时的受到某些精神能力和阻抗作用的压制,内在的杏欲无法抒发,便以外在的形式排遣出来,se情是一种欲望,写作便是欲望的表达。
在萨德眼中,鹅毛笔不单单只是书写工具,它更是欲望宣泄的出口,压在底层的性意识被发泄出来,而原来起着控制作用的意识则被打扰或完全失灵,于是颠倒了秩序,也就是说,萨德的心理犹如被颠倒了的心理世界,整个心理结构大厦底朝上的换了一个。
失去思想束缚的他,如脱缰的野马、泄洪的闸,蔑视一切宗教和王权,任灵魂之火肆意蔓延,正如萨德所说:“我的写作是无意识的,正像我的心脏跳动一样。”写作工具从最初的鹅毛笔到鸡骨头到玻璃碎片再到最后的粪便,表面上看是萨德对se情书写的痴迷癫狂,实际上是他对暴力的极端反抗,对欲望的执著追求,对民主的忠贞信仰。
其次,法国大革命如暴风骤雨般,迅猛异常,***瞬息万变,狂热的革命分子最终大多被送上了断头台,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必然会压抑,萨德以鹅毛笔作为自己的武器,大胆书写杏欲狂欢,倡导人性解放。
西蒙娜是修道院的一名年轻的修女,后来她与年长几十岁的克拉比医生结婚,婚后的西蒙娜一直过着笼中鸟般的乏味生活,她忍受着丈夫无趣的杏虐待和监禁,偶然间,他受到了萨德作品中“女人的魅力来自于两腿之间”这句话的启发,明白了性爱的乐趣,她不再愿受克拉比的摆布,引诱了家里的装修工,悄悄与他私奔了。
在萨德的se情文学里,没有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只有性器官的男女之分,年轻洗衣女美黛莲和她的同伴均出身于平民。她们都喜欢萨德的作品,美黛莲和同伴高声的朗诵萨德的作品,并模仿书中的情节,她们在阅读和模仿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爆发出阵阵笑声。
萨德的作品看似是粗俗的se情小说,难登大雅之堂,它的社会意义却在于对于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这种se情文学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性,而这种真实与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揭开性的秘密,公开教导性的快乐就是启蒙。
鞭挞权贵:人性的抗争
萨德的作品中,贵族也不见得如何伟大,甚至还是嘲笑的对象,他大量的抨击了上层贵族,其下流、粗鄙的语言挑战了统治者“君权神授”的权威,王室受到了莫大的耻辱,拿破仑勃然大怒,命令擅长残酷疗法的克拉比医生对付萨德。
医生是国王派来的,暗示了权力与技术的结合,热衷普世价值如民主,对于作家来说可能是美德,对于当时的从政人员来说却是巨大的危险,从血雨腥风的大革命中夺取的政权,统治者的地位并不牢固。秦始皇焚书坑儒,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统治者树立权威的体现,于拿破仑而言,保存王室高贵的颜面,维护自身的统治很有必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克拉比的职业决定了他的工作方式。医生代表现代技术和理性。医生与萨德是对立冲突的,医生是技术理性的化身,然而技术是无情的、冷酷的。
它是理性的科技,缺乏人道主义的情怀,而人却是有血有肉的高级动物,人性化的治疗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消解技术上带来的弊端,但原本冰冷的技术倘若被丧心病狂的医生加以利用,结果自然是雪上加霜。
克拉比用“治人如治畜生”的理念对待萨德,医生实际知道萨德根本没有病,所谓的“病人”是在标榜真相,他得的是“启蒙病”。
在这个意义上,影片中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在统治者眼里,被统治者都是病人,都需要治疗,作为权力的追随者和维护者,克拉比利用机器残忍的治疗方式对待萨德。
他没收萨德的鹅毛笔和信纸,萨德就用鸡骨头蘸着红酒在床单上写,他没收了萨德的一切书写工具,萨德便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将故事传送出去,有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势,“正邪”两面不断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克拉比千方百计禁止萨德一切se情写作,私底下却喜欢上了年龄足以当他孙女的修女,让她还俗、结婚,夜夜享受着与她的床笫之欢。
萨德终不受折磨所迫,他把医生的婚姻故事写成了小说付梓印刷,还亲自编排一出话剧,讽刺了克拉比老夫少妻的结合方式,揭露了其虚伪的嘴脸,克拉比忙于整治折磨萨德,却忽略了身边人。
妻子私奔后,克拉比才发现妻子日夜阅读的《淑女诗集》,_瓤实际上是《贞德蒙尘》,而小说的作者正是疯人院里的萨德,意识到妻子的出逃正是拜萨德的“蛊惑”所赐,克拉比恼羞成怒、愤恨交加,他将萨德关在地牢里,被脱得一丝不挂,在没有任何书写工具的情况下,萨德却用自己的粪便在墙上写下了文字。
影片尾段,神父举着火把来到黑暗的地牢,他将十字架放在萨德的嘴边,为他做临终前的祷告,萨德却一把抓住十字架,死死地攥在手里,吞进嘴里,愤然自尽,十字架本是救赎他人的象征,如今却成了杀人的利器,萨德用生命对宗教进行了最后的嘲讽。
接过鹅毛笔:人性的觉醒**《鹅毛笔》中,主持疯人院的是一位思想开明、主张人性化医疗的年轻神父考尔曼。
他为人宽厚、和蔼,虽说不喜欢萨德的作品,却一直善待着萨德,在与萨德相处的日子里,神父对他建生好感,神父是基督教的代表,拥有一颗仁慈的心,他认为写作是件好事情,但内容要积极健康,不公开发表。
然而,宗教中的医院是一个拯救灵魂的地方,那些所谓堕落的灵魂则被视作违反宗教意愿的异类,神父考尔曼虽然同情萨德,却不可能认同他的做法,起初克拉比用残忍的治疗方式对待萨德时,神父还试图阻止,尔后萨德在他眼中看来完全走向堕落的自我放逐时,神父也加入了共同整治他的行列之中。
令人讶异的是,就是眼前这个宅心仁厚的神父最后割掉了萨德的舌头,而这并非神父无奈之举,这是一种极端的酷刑方式,是一种宗教手段,既不能让秩序的破坏者发出任何具有攻击性的语言。
神父是基督教的信仰者,考尔曼奉行禁欲主义,他与美丽的洗衣女美黛莲暗生情愫,却努力克制着自己的强烈爱意,美黛莲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他喜欢萨德侯爵的故事,暗地里帮助萨德将他的作品传出疯人院。
萨德唤醒了美黛莲,她爱上了懦弱无助的考尔曼,注定是宗教政权的牺牲品,在被要送出疯人院的前一天,美黛莲鼓起勇气跑进神父的房间向他表白,考尔曼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挣扎后最终选择了上帝,神父恪守了尽心尽力爱上帝的理念却由此失去了爱人。
遭到拒绝的美黛莲继续帮助被囚禁的侯爵写作。要离开疯人院时,美黛莲向萨德祈求最后一个故事留作纪念,临走前的夜晚,美黛莲躲进的洗衣房,故事经萨德口中叙述出来,经由疯人院的病友口口相传再到美黛莲执笔,虽说原作的艺术效果在传述的过程中已大打折扣,但其se情、放荡的主题却依然明晰,撩人心弦。
最终,在转述过程中的一个病人受到萨德作品的感染,激发了情欲,模仿小说情节并杀害了美黛莲,热心帮助萨德出书的美黛莲,没有想到间接的因萨德的作品而付出了生命。
美黛莲之死,是影片主题中的另一层喻示,正常人的性心理已然是经过加工和规范后的,而疯子的性心理是完全不受意识控制的,对他们进行性宣传无疑是飞蛾扑如此看来,提倡人性解放既要适度,又要讲究对象,否则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和更大的悲剧。
面对美黛莲的死,神父追悔莫及,他来到停放美黛莲遗体的殿堂,并用幻想完成了与爱人的交媾,爱人死了,神父开始怀疑上帝,救苦救难的上帝不仅帮助不了自己逃脱爱欲的苦海,还丧失了所爱的人。
之后当萨德口吞象征救赎的十字架死去时,考尔曼彻底的质疑上帝,质疑自己的神父身份,在痛悟之中,他也“疯”了,萨德虽然死了,但他却胜利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萨德的作品,启蒙的意义开始显现。影片的末尾,表面高明实则虚伪的克拉比医生居然将疯人院改造成了印刷厂,而出版物正是他原来费尽心力迫害的萨德的作品。
从某种程度上说,萨德的作品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而作为“统治者”代表的克拉比也不失时机的转变了立场,虽然更多的是利益上的驱使,但也不失为一种顺应民意,也是启蒙的进步。
因为人性的觉醒,与宗教决绝的神父考尔曼却被克拉比关进了疯人院的牢房,当新的年轻的院长随同克拉比来探望他时,他对新院长说:“你若有善心,请给我羊皮纸和笔墨,我看见过魔鬼的面庞,我要书写那尚未写完的故事。”
曾经依然反对se情文学的考尔曼如今成了萨德的化身,一度感慨年轻人道德败坏的美黛莲的盲母也成为了美黛莲的替身,她像她的女儿当初帮助萨德那样,给考尔曼送来了洗干净的床单,里面藏着纸笔和墨水,延续着当年的美黛莲和萨德。
影片结局,“疯子”考尔曼手执鹅毛笔埋头书写着那些未完的故事
**《鹅毛笔》展示了那个时代追求自由与激情的个体和人性与宗教、政治的冲突,影片对传统制度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既有肯定启蒙意义的一面,也有对启蒙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思索(如美黛莲之死)。
但对于生命的价值、快感、意义、信仰的选择,只有把它们交给充满激情的个体,放置于生活与艺术之中才能得到宣泄和释放,这恐怕就是《鹅毛笔》所希望传递出来的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