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未老心已“老”的壹读君 | 宁七
现在的年轻人,还挺“传统”的。
白天是三里屯绑着脏辫的嘻哈潮人,晚上就和年代剧里的鲁迅先生共情;
平日里穿着干练套装高跟鞋的陆家嘴白领,说不定是某个汉服文化节的常客;
既在网红店踩坑又种草的怪圈里浮沉,转头也对打卡博物馆、蹲点考古盲盒“真香”。
这些看似割裂又矛盾的生活切面,映照出当代青年的真实写照:每个年轻人的胸腔里,或多或少都跳动着一颗横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心脏。
当传统文化被新青年pick,市场也直接掀起了一波“国潮”涌动。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趋势:年轻人正在与传统文化破圈相拥。
2021年5月,《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近十年“国潮”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上涨了528%,现在的市场已经进入国潮30时代。一些优质的国货品牌在十年间完成品牌化升级,并真真切切影响着年轻人的消费选择。
图源: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
影响有多深远呢?消费数据证明一切。年轻人比谁都更明白什么是“喜欢就会野性,爱就为它花钱”的道理。
第十三个双11已经落下帷幕,根据天猫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天猫平台总GMV为5403亿,其中国潮、老字号以及与非遗相关产品表现异常亮眼。
11月1日第一波销售首个小时,20家新锐国潮服饰实现销售额近100%增长;
汉服市场持续火热,汉服品牌十三余在第一波预售首小时的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27倍;
00后消费笔墨纸砚的人数和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古董级”老字号品牌荣宝斋、善琏湖笔、李廷珪等销售额同比增长翻倍;
今年共有近100家博物馆参加双十一,开售首日博物馆文创产品即迎来爆发,同比激增超400%。
Soul对于站内用户的调研也证实了这一点。在Soul发布的《“Soul”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中显示,10个“Z世代”中就有4个更倾向于购买国货。
图源:Just So Soul研究院
传统文化不仅沉浸式入侵当代青年衣食住行的日常,还为年轻人的择业提供了一份另类“就业指南”。
90后和“老古董”
90年出生的侯老师是个不善言辞的山东小伙,但谈起自己的文物修复事业,他字里行间都是“热爱”。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播出,故宫的几位文物修复师走红网络,吸粉无数。“文物修复师”也第一次从幕后走到台前,被大众关注。但在侯老师入行的2014年,“文物修复师”还是职业市场上隐身的存在,可以说侯老师与文物修复是真正的“相识于微时”。
图源:Soul用户主页截图 ID:文物修复师
侯老师2013年毕业于齐鲁工业大学装饰艺术设计专业,2014年在北京某次招聘会上,机缘巧合地注意到了“文物修复师”这一当时异常冷门的职业。对从小就喜欢历史、爱逛博物馆,又有设计绘画基础的侯老师而言,他当下第一直觉就认为这份工作应该适合自己。也没有多犹豫,投了简历顺利入职,侯老师开始了与“老古董”打交道的职业生涯。
“去博物馆修文物”是很多年轻人的精神乌托邦,但实践者甚少。因为在这个重视高“ROI”的社会里,文物修复算是个低性价比的苦差事。与修复需要的高专业度高难度相比,文物修复师的平均薪资并不可观。
图源:Soul用户主页截图 ID:文物修复师
侯老师也曾陷入过自我怀疑,工作辛苦但待遇偏低的情况令他一度动摇。但几番纠结之后,他还是回到了文物修复工作:“我是真的热爱啊”。
从业7年,侯老师让无数破损文物重新“活”过来。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抢救”一只青花罐。这支青花罐破损十分严重,“手术前”整个就像是窑厂挖出来的碎片的程度,整个团队奋力协助很久才把它的基本形态修复好。
左右滑动查看修复前后对比图
类似的情况,“文物医生”们常常见到 | 图源:Soul用户 文物修复师 供图
作为Soul SSR星曜计划的优质手工达人,侯老师也喜欢在Soul上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很多粉丝看了之后表示也想进入这个行当。侯老师温馨提示大家:“这是一份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成果的工作,需要热爱才能走得长远”。
文物修复行业的现状依然是从业者紧缺,但谈起这份事业的未来,侯老师还是持乐观态度:“随着社会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这份职业将获得更多关注”。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像侯老师这样热爱传统文化的90后正把目光投向这个行业,今年10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也公布了我国文物行业第一个职业技能标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文物修复在社会认知程度上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时光匆匆无法倒流,文物修复师们“唤醒”了尘封的文物,让我们得以与岁月对视。
让传统“动起来”的艺术家
如果说文物修复是为了让文物本身成为历史的讲述者,那博主“向木而生”正在做的就是为传统找到新的表达途径。
中国人普遍有“恋木情结”。伐木取材,建造房屋器具,数千年历史里国人的迁徙与生活始终与“木”深深绑定。木头不仅见证历史,更是历史本身的载体。
石家庄小伙子李占龙(ID:向木而生)就以“木头”为基材,结合现代机械技术,把传统文化“玩”出了新花样。
图源:Soul SSR 向木而生供图
“向木而生”的Automata木偶机是一种木质机械,属于新型的小众艺术。其外形表现为木质机械人偶和能够让木偶动起来的机关驱动装置,通过摇动手柄或者按下按钮,木偶机就可以动起来。
山东小伙在德云社招生现场被于谦相中,直接被夸赞了一句“凭借这段快板可以直接上台”。这倒不是于谦喜欢小伙,而是人家真的有实力。一开始郭德纲让对方唱一段,明面上说着唱的不好听,一段《叫卖图》让老郭都评价一句“你还说不会唱”。
看整个面试视频,大屏幕上的弹幕基本都是“这人稳了”、“是块材料”,可以看出他不仅得到了德云社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最终郭德纲给出了评价,大概意思是说,虽然有浓厚的山东口音,但本身实力很好,是个可塑之才。
1、事情经过
一名山东菏泽的21岁小伙,参加了德云社的线下面试。在面试的时候,郭德纲希望他唱一段,结果他说准备了一段数板。熟悉的人都知道,数板虽然是戏曲曲式的一种,但本身只念不唱,于是老郭就拒绝了他,让他直接唱一段。
这位学员也没紧张,直接来了一段《叫卖图》,“小小的纸啊,四四方方,东汉蔡伦造纸张……”。这段唱出来之后,老郭他们直接乐了出来。郭德纲评价“你还说不会山东快书”,于谦评价“这一段可以直接登台”。可见大家对这个学员非常认可,最终也成功录取。
2、小伙有实力
其实并非是郭德纲和于谦捧,而是这个小伙真的有实力。在小伙表演完之后,背后的弹幕几乎都是“有货”。大概意思就是说有真材实料,已经得到了观众认可。事后,郭德纲还看了他的履历,发现小伙从17岁开始,就到全国各个茶馆去学说相声。
换句话来说,他本身不是一个学员,而是经常上舞台表演的人。年仅21岁,有这样的功底任何一个说相声的看到都会喜欢。虽然口音比较重,但是在绝对的才华面前,瑕疵是可以被掩盖的。
3、一次成功的面试
不可否认,德云社这次的龙字科招生,是非常成功的。从整个面试就可以看出,每一个学员都做足了准备,有着很棒的基本功。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德云社的整体实力肯定会越来越强,相声的未来也一片光明。
把一群不懂相声的人,都培养成了人才,这一批有足够基本功和爱好的人,未来发展肯定不可估量。希望他们能越来越好,在自己喜欢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军旅男高音歌唱家耿为华,
曾被小自己14岁的女粉丝倒追多年,
修成正果后,没想到妻子突然如此绝情,
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后,毅然决然选择离婚。
尽管耿为华苦苦哀求,希望为了女儿挽回这段感情,
可没想到被妻子无情拒绝。
如今的耿为华,虽然走出了那段不愿回忆的婚姻,
但心里受到的伤痛却让他永远无法释怀
还曾公开表示:
“绝对不能娶粉丝。”
凭借着优秀的作品,年轻时的耿为华从众多艺术家当中脱颖而出,
渐渐被大家熟知,
在央视节目当中,经常能出现他的身影,
还曾担任过央视节目《越挫越勇》里面的评委。
播出后他的那种公平公正的态度,
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正是这种优良的品质,
才让他早年间被粉丝前妻郑佳,倒追了那么多年。
其原因,和他的成长的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70年,耿为华出生在淄博,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
父母都是企业干部,家庭环境在当时也算富裕,
家里除了他以外还有三个孩子,
他是最小的一个,也是最让父母操心的那个。
耿为华从小就调皮好动,虽然经常闯祸,
但他自己却会把控分寸,
别看他小,可他的那股子聪明劲却不输哥哥姐姐。
甚至有时候大人都能让他绕进去,
但这股聪明劲却从来没用在学习上。
在他5岁的时候,父母因工作调动,
全家搬到了江苏,外界的事物让他倍感新鲜,
让他玩性大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父母眼看着哥哥姐姐都相继考上了大学,
而耿为华的成绩却是另一番景象,
不能说多差,但在当时考大学肯定是没希望了,
况且耿为华自己对念书也没了兴趣,
反而转身喜欢上了音乐。
但当时那个年代,哪有培养孩子兴趣爱好这一说?
大人们对唱歌、跳舞这种爱好多数都是不支持的。
可耿为华却不以为然,既然学习不好,那就专心练歌,
父母对他的行为也是很无奈,
无论是好声好气的劝导,还是棍棒相加,
耿为华始终坚持自我,
一心扑在音乐上。
为了音乐梦,耿为华可以说已经“走火入魔”了
无论是在哪,都要哼两句歌,闲下来就要去看音乐书籍,
房间里堆满了各种专辑,以及相关海报。
眼看耿为华在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父母也渐渐的放弃了对他的管教。
为了能让耿为华自己以后能混上饭吃,
于是父亲当即决定提前退休,
让耿为华去顶替自己的岗位,
想着最起码能学到一门手艺。
可让父母没想到的是,
耿为华刚干没多久,自己就辞职了,
原因让老两口无法理解,
只是为了去上海音乐学院去买一本音乐教材。
父亲得知后,恨不得不要这个儿子了,
好在有母亲在一旁劝说,
耿为华只被打了一顿,这件事也就算了。
对于父母的这些行为,耿为华也没多说,
因为他理解父母,也都是为他好,
所以耿为华经常把自己的内心想法深埋心底,
从不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
在他的坚持下,最终还是如愿的来到了上海,
当时耿为华全身上下仅有500元,
而且里面还有买书的钱。
就在买完书的时候,刚巧碰上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老师,
这位老师得知他的情况后,
他那种对音乐的喜爱之情,令老师感动不已,
当即决定免费教导他,
决心要帮助耿为华完成他的音乐梦。
耿为华不敢相信自己会那么幸运,
于是脑子一热,就留在了上海,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耿为华已经没有多少钱了,买书已经花掉将近一半,
回家和继续学习这两条路,他只能选一条。
当这两条路摆在耿为华面前的时候,
他丝毫没犹豫,毅然决然的选择留下来继续学习。
父母以为,他是在上海找到了工作,
也就没管他,耿为华也不敢把自己的这些事告诉父母,
每天晚上都只能睡在音乐学院里的地上,
饭,能不吃就不吃,实在坚持不住了,
最多最多也把饭钱控制在3元以内。
对这些,教他的老师也毫不知情,
还以为他只是个来上海求学的孩子而已。
由于经常不吃饭,上课时的耿为华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
这让老师对他很失望,于是便问他还想不想学?
耿为华刚想说话,又倒在了趴在了桌子上,
这时老师也察觉到了耿为华的不对劲。
上前查看后,发现这哪是睡觉,明明是晕倒了,
于是马上把他带去检查。
最后得知,原来是因为太长时间没吃饭,导致的低血糖,
在老师的再三追问下,耿为华这才道出实情。
老师被他的精神震惊,
他没想到居然还有学生,
能为了梦想敢那么拼命。
之后老师便邀请他到家里吃饭,
还告诉他,以后每天都能来家里吃饭。
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年半,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耿为华唱歌的技术进步非常大。
通过不断努力,和老师的帮助,
最终他加入部队,成为了一名文艺兵。
不过天不遂人愿,刚刚成立不到两年的演出队,突然宣告解散,
但耿为华并没有因此气馁,
有了这次经验后,反而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耿为华无疑的努力没有白费,
可能是上天的眷顾,
第二年耿为华机缘巧合下,又考进了南京军区的歌舞团。
由于之前有过演出经验,
在歌舞团里,耿为华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认可,
但他自己却发现,
自己以前见到过的歌舞团,和这里相比的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这里人才济济,他在这里,就好像是大海里的一叶扁舟,
随风逐流,自己曾经煞费苦心学到的知识,在这里只能算是皮毛。
因此,耿为华下定决心,一定要跟上大家的步伐,
向父母证明,自己热爱的音乐,不是不务正业。
带着这股信念,耿为华几乎就没有闲的时候,
不是在台上练歌,就是在背后通宵找旋律,背歌词。
经过“玩命”般的学习,耿为华在1991年的时候,
再次踏上征途,只身前往北京报考第二炮兵文工团。
他自己也没想到,一切能如此顺利,
凭借着优良的歌唱功底,耿为华被成功录取。
在文工团内当起了一名独唱演员,
从那以后,耿为华就迈向了成功之路
甚至还登上了春晚。
这让耿为华的名字彻底火了起来,
许多人都通过春晚,被他那优美且又不失风度的歌声深深吸引,
而且在当年,很少有人去唱民歌,
就算有,也没有一个长相能比得过耿为华的。
就这样,凭借着帅气的长相,和优美嗓音,
耿为华成了当时很多女孩子们的偶像。
而郑佳就是其中之一,
她对耿为华的痴迷程度已经近乎疯狂。
1998年的时候,耿为华来到西安参加演出,
刚巧,郑佳度的军医大学距离演出地不算多远,
得知消息后,便赶去现场“追星”
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偶像,
演出结束后,她还鼓起勇气找到耿为华要到了签名,
眼看偶像就要离开,郑佳再一次提出想要互换地址的要求,
耿为华看到这个小他14岁的女孩那么真诚,
也没多想,于是就同意了她的请求。
可能耿为华怎么也没想到,
就是这么一次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粉丝见面,
会让之后的他和粉丝结下一段渊源,
更想不到这个女粉丝会把他“伤”的那么痛。
当时那个年代,电话还不是那么普及,
写信交流就成了多数人的选择。
演出后,的两个月回到家的耿为华收到了一堆信件,
但其中一封引起了耿为华的注意,
这封信一共11张纸,而且还是用毛笔写的小楷,
看到署名是郑佳后,
耿为华的脑海里马上就浮现出了那个小姑娘的身影。
看到这些充满爱意的文字,
耿为华不知该如何是好,
毕竟他和郑佳只有一面之缘,
而且年龄相差还如此之大,
耿为华认为不能耽误了人家姑娘的前程。
于是就选择无视这封信,
他明白这种追求爱情的心理,
曾经他也有过一段恋情。
当时和他同在剧团的一个女生产生了 情感 ,
两人交往的那段时间,感情一直都很好,
但后来这个女生被调到了电视台工作,
从哪之后两人的联系也少了,
两人不约而同的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因此,两人的恋情就这样潦草收场。
当时耿为华为了忘了她,
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全都转到了事业上,
多年以后才彻底放下对那个女生的感情。
这段经历,让耿为华不敢再次轻易触碰新的恋情,
所以,30岁的他仍是单身的状态。
郑佳突如其来的表白,
确实把耿为华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找一个小他那么多的另一半。
更何况自己现在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
年龄那么小的女生,对待感情的认知还不成熟,
可能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耿为华想通后,就狠下心来不在继续往下看,
可结果却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就算自己不看,也不回郑佳的信件,
但郑佳仍然坚持每天给他写。
这让耿为华很头疼,一直这样无视下去,也不是办法,
正当他想回信的时候,
家里的电话响了,当他好奇的接起的时候,
电话那头响起了郑佳的声音。
原来,郑佳觉得自己写了那么多信,
看到偶像不回,便认为是寄错了地址,
于是就跑到校外的公用电话亭,
给耿为华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偶像是否收到了自己的信。
耿为华也是无奈,告诉她这些信全都在家里
为了不伤姑娘的心,他表示自己太忙,有时间就会一封封的看。
还明确的告诉她,让她以后别再给自己写信了。
可郑佳就好像并不在意,他有没有看过信,
反而和耿为华聊了起来,
聊的内容也和信里大不相同,
这让耿为华当时产生了一种错觉,
认为这些表白的信不是郑佳写的。
这个姑娘在电话里聊的,
都是些有关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
更像是多年老友一样。
就这样,每当耿为华休息的时候,
都能接到郑佳的电话,慢慢的,这种交流行为再一次升级。
从电话交流,变成了“网友见面”
在征得耿为华的同意后,
郑佳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
几乎每隔一个月就要从西安前往北京,
为的就是能和耿为华聊天。
耿为华也不好意思拒绝远道而来的粉丝,
所以每次都会带着郑佳吃顿饭,聊聊两人的近况。
但每次见面,耿为华都会刻意的和郑佳保持距离,
每当聊到感情问题的时候,
耿为华都会巧妙地避开,
吃完饭后,也都会找借口离开。
本以为这样就会让郑佳放弃,
没想到郑佳如此执着,
她的这种行为,一坚持,就是两年。
这让耿为华感觉不妙,
如果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
于是耿为华当即决定,要彻底让郑佳“死心”
两人再次见面的时候,耿为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明确表示两人年龄相差太大,根本不肯能走到一起,
劝她抓紧另寻真爱,不要因为自己耽误了大好年华。
但郑佳却不以为然,
还告诉他只要真心相爱,年龄根本不是问题。
这是耿为华怎么都没想到的,
原本他还以为自己的绝情会让郑佳放弃,
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她的坚持。
而且郑佳来北京的频率也变高了,
从之前的一个月一次,到现在半个月,
为了避免和郑佳见面,
耿为华开始有意的婉拒。
但郑佳却直接找到了耿为华所在的小区,
每次来北京,都会直接来到小区门口等他。
耿为华没有同情,
从始至终都没露过面。
有一次,北京天降大雨,
郑佳不知道,出了车站冒雨跑到耿为华的小区门前,
像往常一样等候,不过这次是淋着雨。
耿为华从保安那里得知情况后,
于心不忍,就让保安随便找个借口,说自己不在家。
本以为这样就能让郑佳回去,
可没想到,郑佳仍然独自站在雨中等候,
孤独的身影倍显凄凉。
眼看雨越下越大,
保安心软了,他把一切告诉了郑佳,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
郑佳的心就像北京的暴雨那样,
变得无情、凄冷。
她放弃了,
回到家后,郑佳为耿为华写下了最后一封信,
她表示,自己已经放下了,以后再也不会去骚扰你了。
有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对自己多么重要。
耿为华亦是如此,
看到信后,耿为华的内心产生了异样的感觉,
有失落,有遗憾。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已经爱上了郑佳,
但他确信的是,自己不想失去她。
看完信后,耿为华第一次主动联系郑佳,
他表白了,
直接表示自己要娶郑佳为妻。
本来已经放下了的郑佳,
一时间语塞了,
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
两人沉默了一段时间后,
郑佳问道:
耿为华给出了一个让她激动的答案:
郑佳没有犹豫,
收拾好行李来到北京后,
没过几天,两人就跑到了登记处领证。
两人这段感情终于有了结局,
婚后,耿为华把两人的爱情故事在节目中讲述了出来。
还表示,起初郑佳的父母是不同意的,
毕竟谁能接受女儿嫁给一个打自己14岁的男人?
而且还是远嫁,如果女儿受到欺负怎么办?
当时更为话为了能让岳父岳母安心,
就主动带着郑佳回了趟家,
这也是耿为华第一次来妻子家。
刚到家他就主动张罗着做饭,
在岳父家的五天时间里,几乎全都是他在做饭,
也成功凭借厨艺获得了两位老人的认可。
结婚十年,耿为华承包了做饭的任务,
在生活中,耿为华可以说把郑佳宠上了天。
所有脏活累活都是他冲在前面。
尤其是两人有了女儿后,
耿为华变得更加勤奋,
有时甚至会放下工作在家陪妻女。
生活注定不会那么顺利,
这对年龄相差14岁的夫妻更是如此,
因为两人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
消费观念自然也有不小的差距,
相对于耿为华的节俭,
郑佳的花销就要显得非常奢侈。
两人几乎每次吵架,都是因为郑佳的消费问题,
有时在气头上的两人甚至还会提出离婚。
次数多了,耿为华也就把这句话当成气话。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最后两人真的会走到离婚这一步。
2015年,耿为华向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
具体原因却没向外界过多透露,
但从字里行间里,可以体会到,这一切都是因郑佳的坚持,
就像当年她坚持两年,倒追耿为华一样,态度非常坚决。
为了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
耿为华也多次为这段感情努力过,
想要尽力挽回郑佳,
可郑佳就是如此绝情。
最终耿为华还是选择了放手,
孩子也被判给了耿为华,
在两人离完婚的当天,他把自己关进了房间里,
可他不知道,女儿独自在他的门外哭了很久。
耿为华开门看到女儿后,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崩溃了。
抱起女儿失声痛哭。
父女二人彼此安慰,
走出了那段最悲痛的日子。
当耿为华再次被问起会不会考虑重新组件家庭的时候,
他的回他是:
能看出,他还没彻底走出来,只是在孩子面前装作坚强。
在外人看来,本以为两人美好的爱情故事会让他们白头偕老,
没想到最后却迎来了这样一个结局。
如今已经50多岁的耿为华也一直没传出过新的恋情,
他现在的能做到的就是,照顾好女儿和父母,
其次就是事业。
在生活中,他是个好男人,也是个名副其实的好爸爸
在舞台上,他还是那个歌声悠扬,充满故事的艺术家,
只希望耿为华能走出悲伤,尽管很难,但生活还要继续,
还有女儿可以依靠,要坚信,
余生只会变得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