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丝电阻R=ρ L S =ρ L π 4 d 2 ,则金属丝电阻率为:ρ= πR d 2 4L . (2)由图甲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固定刻度示数为05mm, 可动刻度所示为400×001mm=0400mm,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5mm+0400mm=0900mm. 由图乙所示多用电表可知,金属丝电阻阻值为:R=7×1Ω=7Ω. (3)①电源的电动势为3V,则电压表量程选择0~3V,由于所测电阻约为5Ω,则最大电流为06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选择0~06A,因所测电阻约为5Ω,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选择0~20Ω, 故选:ACDFH; ②因R x 2 <R V R A ,则所测电阻偏小,则电流表外接法.因电流表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所以导致待测金属丝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③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则其读数为046A;电压表的量程3V,则其读数为230V. 答案:(1) πR d 2 4L ;(2)0900,7 (3)①ACDFH;②外,小;③046;230.
这只是一种为了方便的表示
nΩ·m n就是纳·,跟纳米的纳一个意思,表示10的-9次方(一下记作10e-9)即:1 nΩ·m = 10e-9 Ω·m
Ω·mm²/m 是更为直观的表示,对照着电阻率公式 ρ=RS/L 可知Ω·mm²/m表达的是mm²横截面积下每米材料的电阻值(若公式中字母对应国际单位可写出Ω·m=Ω·m²/m 表示每m²横截面积下每m长度材料的电阻值)
换算公式 1 Ω·mm²/m = 1 Ω·(10e-3m)²/m = 10e-6 Ω·m²/m
(1)铜 175 × 10-8。
(2)铝 283 × 10-8。
(3)铁 978 × 10-8。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RS/L。。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
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_。
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Ω。
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
几种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扩展资料:
已知材料的ρ值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后,可制成电阻式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半导体材料的α一般是负值且有较大的量值。制成的电阻式温度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有些金属(如Nb和Pb)或它们的化合物,当温度降到几K或十几K(绝对温度)时,ρ突然减少到接近零。
出现超导现象,超导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材料的ρ随磁场或所受应力而改变的性质,可制成磁敏电阻或电阻应变片,分别被用来测量磁场或物体所受到的机械应力,在工程上获得广泛应用。
-电阻率
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导电金属的电阻和他的截面长度有如下关系R=(L/S)ρ,其中ρ和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这个公式是通过试验总结得出的!!! 你说的:p=RS/l是一个测量金属电阻率的实验公式,它是在已经知道的公式条件下变形后得到的! 电阻率是金属本身的属性,公式p=RS/l可以理解为p=RS/l=参数常量。 为了形象的理解我打个比喻吧,虽然不太确切。 金属丝就是一根水管,电流就是水管里的小鱼,当水管长时鱼就感觉从这端到那端阻力很大很困难,当然管子越细(截面小)感觉也越运动到另一端更困难。电阻率就是水对鱼的阻力这个性质的常数,无论你管子多长或者多细,水对鱼(电子)的阻力同类水的管子是一样的。 有点饶口但是道理是这样的,有些物理问题在现实中可以找到一些模型来理解这样学起来很轻松也很简单,没必要硬记公式,理解了那个规律你就会明白,公式的内涵是规律呵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