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西:甩掉白莲花姐妹和白秀珠,和5姐6姐留洋,后来被人发现成为**演员,并且娶了邱惜珍冷清秋:火灾中带儿子逃跑,自杀未遂,后来和全家隐藏起来。
金老太太结局:分家搬到了山中住宅里吃斋念佛,二姨太跟随。金凤举夫妇、金鹤荪夫妇、金鹏振夫妇均搬出大宅分家。
内容介绍:
民国初年,国务总理金铨之子金燕西在去颐和园郊游的路上,遇见一位年轻的女学生,并对她一见钟情。他很快便知道了这个女生的住所和名字——冷清秋。为了追求冷清秋,金燕西借办诗社的名义租住在冷家隔壁;以和邻居认识的借口,与冷家互送礼物。
金燕西知道冷家经济不宽裕,于是给冷清秋送衣服鞋袜,请她听戏、郊游,费了很多心思。金燕西的频频致意,使冷清秋对他产生了好感。与此同时,金燕西和原来的女友——自己三嫂的表妹白秀珠分手了。
金燕西请冷清秋到自己家里去,对她诉说了自己的心意。而后,两人在去西山玩耍的时候,冷清秋终于应允了金燕西,他们情意相通,互诉衷肠,成就了欢好。金燕西的三嫂玉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她使出手段私造情书,使得冷清秋对金燕西生了些许嫌隙。不过,金燕西确实还不能完全地忘却白秀珠,但这并不妨碍他和冷清秋之间感情的发展,不久他们结婚了。
就在他们恋爱的同时,金燕西的大哥凤举在外面另找了一个叫晚香的妓女,他整日不回家,和妻子佩芳的矛盾日深。不久,怀有身孕的佩芳发现了事实真相,和凤举大闹了一通,而且对金燕西在其中的态度表示不满。佩芳的侍女小怜和家中的**们出去应酬时,和富家公子柳春江有了感情,后来金家把小怜嫁给他,两人的生活非常幸福。
回答: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小说代表作之一。女主人公冷清秋是作品鼎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女性,她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形象,她有自主的现代意识并符合现代的审美意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冷清秋人如其名,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看中了一个富家公子金燕西,嫁入豪门,从此开始了她坎坷的一生。冷清秋这个角色不同于传统的悲剧人物形象,她的身上既有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又有传统女性渴望嫁入豪门的庸俗愿望。既有自觉的反抗意识,又有梦醒后的无路可走的迷惘与无奈。冷清秋的命运不仅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豪门之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奥秘,而且也传达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人生的酸楚与无奈。一、冷清秋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典范冷清秋可以说是20世纪初现代知识女性的代表人物。也许以当代人的眼光看来,冷清秋的人物形象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的描写还不够深刻,她和金燕西的爱情经历也是通俗小说常见的一见钟情的模式,但是小说的重点脱离了在经历磨难上挖掘它的悲剧意蕴,而是把重点放在大团圆后如何能够通过内在感情的冲突显现人生的无常上。在冷清秋身上,凝聚了传统女子的诸多美德,有人把《金粉世家》比作民国的《红楼梦》,同时把冷清秋比作薛宝钗,又把冷清秋与林黛玉相比。作为一个传统女子,冷清秋具有与林黛玉一样的聪慧,喜静,好读书,多愁善感,忍辱落泪;同时冷清秋又具有薛宝钗的宽厚、大度和较强的处事能力。事实上,冷清秋不仅融合了二者的性格特征,而且在发展程度上高于二者。林黛玉身心病弱,偏激狭隘,不为世人所容;薛宝钗假仁假义,克己复礼,不被后人认可。而冷清秋完美的传统女子形象,不仅受重于当世,也令后人赞扬不已:她是传统女子的楷模。作为 知识 女性的代表,“才气”在冷清秋身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再是吟花诵月的附庸风雅,也不是无病呻吟的雕文酌句,而是用知识来武装头脑,用知识来认识社会,认识家庭、婚姻、道德。在评价冷清秋的时候,有人曾说她具有林黛玉的才情。的确,冷清秋确实才气逼人。这种现代美不仅体现在人物的外在的物质表现上,而且还体现在颇具现代意识的婚姻上。《金粉世家》以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盛衰败史为经,以平民女子冷清秋和金家七少爷金燕西的爱情故事为纬,通过家庭折射社会,又通过社会反映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见钟情,而且光明正大地自由恋爱。虽然是重才,但不是满口词章的充满酸腐气的大家闺秀,而是具有“新知识”和实实在在治家本领的现代女性。冷清秋的才艺、诗情、操守,既有东方式的传统风范,又具有现代女性的气质。在与金燕西的交往中,始终不卑不亢,没有取悦与献媚,追求一种自然而率真的感情。正是他身上散发出的超然与洒脱,战胜了身份和地位都远在她之上的富家**,征服了金府。冷清秋对自己的婚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冷清秋看来,自己敢上嫁总理之子,并不是因为容貌等外在条件。而金燕西喜欢她,主要是因为他的朴实温和顺从。同时冷清秋也承认,自己是个文学有功底,常识又丰富的女子,受着物质和虚荣的诱惑,就把持不住嫁给燕西了。联系到这一点,冷清秋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婚姻感到一种潜在的危机:“只要燕西肯花钱,女子们总是愿意屈服在金钱势力之下,不受他引诱的,恐怕很少。”在《金粉世家》中,金燕西对冷清秋的爱情已超越了门第之见。燕西在向清秋的表白中,信誓旦旦:“婚姻问题是我们的事,与他们什么相干?只要你爱我,我爱你,这婚约就算成立了。”并声称:“在我们的爱情上,根本没有什么贫富而言。”连豪门的女主人金太太也申明:“我就不主张儿女的婚姻,要论什么门第,只要孩子好,哪怕她家里穷得没饭吃呢,那也没有关系,我们是娶人家孩子,不是娶人家门第。”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在这样一个具有鲜明等级制度的大家庭,婚姻的自由平等的观念已如此普遍,那么出身和地位都差异很大的主人公几乎没有周折就结婚也很正常了。如果说他们符合现代婚姻理念,那么他们的离异更多了一份对婚姻实质的理解。他们讲求爱情的实质而不在乎爱情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具有了现代意识。在冷清秋的爱情观中,相爱的人有更多的人格独立和理性思索,爱情的基础并不是才子佳人的一见钟情,而是基于情感上的心心相印,蕴涵着平民世界的浓浓真情,爱情的背叛也并没有导致主人公的自杀或者自暴自弃,爱情并非生命的全部。这种对婚姻爱情和独立人格的追求无疑具有现代精神。二、冷清秋是具有悲剧性色彩的女性冷清秋作为独生女生活在偏僻落花胡同中冷宅,她所具有的悲剧命运在她的婚前就已经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如单亲的家庭环境,在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儒学、佛学思想的双重影响等等,只是从冷清秋结婚的那一刻她的悲剧命运更加突显罢了。金燕西毫无节制的腐朽生活又一次次的使得冷清秋倍感失落。于是冷清秋开始外出教书,却被金家认为败坏了家族的声誉。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无法容忍清秋的反叛,也无法理解清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瞎折腾。吵架成为金燕西与清秋之间的唯一交流,她选择了闭门礼佛,想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自由。一场大火烧毁了阁楼,冷清秋携子出走了,诀别了对金燕西的眷恋。悲剧的“残缺不全”,突破了传统的中和之美。冷清秋是美的,它的美体现在她的容貌上,虽不闭月羞花,但也清新脱俗,不同凡响;冷清秋,人如其名,清丽秀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她的美体现在行动上,端庄秀丽,光明磊落,不卑不亢;她的美体现在灵魂上,对一切的世俗凡事得包容与理解,对所有的人的关爱和体恤。对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的成功处理,是冷清秋作为优秀传统女子形象的一个亮点。在金家大院,诸房为了争夺家产,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闹得不可收拾。而冷清秋总能泰然处之。她颇受婆婆的青睐,和燕西闹别扭时,婆婆总站在她这一边替她说话;同时她也倍受燕西姐姐的喜欢,又很受燕西嫂子的尊重。她身上似乎只有传统女子的美德,而无传统女子的恶习。除了燕西三嫂这个天然之敌外,冷清秋能很好地见容于金家。因此她赢得了金府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人的信赖,这一点与《红楼梦》的薛宝钗相比,冷清秋的协调能力似乎又在薛宝钗之上。薛宝钗靠小恩小惠,而冷清秋靠的是个人魅力,是传统女子的思想人格魅力。用张恨水先生的话说,她是“才纳古今”,就连金凤举也称赞她,“真是看不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子,有这样好的文字,前途实在未可限量。”因为才气,金燕西的四姐道之、五姐敏之、六姐润之才力促冷清秋和金燕西二人的婚姻;也因为才气,金燕西的父亲才认可了冷清秋和金燕西二人的结合。然而这种结合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冷清秋日后的宿命。凭借才气,冷清秋获得了金府上下大大小小的认可,于是,她与金燕西夫妻间正常的争吵,也就由于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而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最后的反目成仇、形同陌路,这就大大增加了冷清秋的悲剧意味。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女子无才便是福,尤其在当时的年代。大抵有才气的女子,都自有一份傲骨,自有一份思想和见地,也便很难唯喏于公婆丈夫之间,做个顺民。尽管冷清秋是勇敢的,但她的思想存在着局限性。冷清秋接受了正规的新式教育,具备一定的新思想,但她也受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不愿抛头露面,怕被金家人发现。所以要清秋做女强人或再嫁,这并不符合她的个性。而且清秋也没有出过洋,更没有受过革命教育。若要清秋凭借自身优势和才华,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做秋瑾般的勇者,彻底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而实现自我的彻底解放,她还没有如此高的觉悟。冷清秋在出走之后并没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沦落到卖字画的地步,不得不让人喟叹。在儒家思想与佛学思想二者思想的冲突中,冷清秋的婚姻走向了悲剧的终结冷清秋对爱情的向往,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妥协,正是年轻一代的价值和美的体现。因此,无论从外表还是灵魂上他都符合传统美德。然而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却在有了婚姻的同时失去了爱情。这其中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她自身的性格因素。冷清秋原本有知识、有独立生活所具备的一切条件,但她为什么要选择与自己门不当户不对的金家七少爷呢?我想还是有些许的虚荣心在作祟,她没有完全明白爱情为何物,不完全了解金燕西的为人就与其结婚。以为爱情可以维系实实在在的婚姻。而事实并非如此。穷人和富人的手永远无法握在一起的,作为作者所推崇的道德美的冷清秋,她所遭受的不公在赢得了读者的同情的同时,也遭受了读者的质疑,冷清秋的悲剧不仅是命运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虽然宽容和矜持的性格特点,是冷清秋形象的主要元素。用敏之的话说,冷清秋是个贤人,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埋怨别人。当然受传统道德影响,冷清秋的思想性格中也有不少负面因素。遇事消极便是其一。冷清秋遭遇始乱终弃的情感打击,当婚姻出现裂痕时,冷清秋不是积极挽救,而是消极地对抗,自己把自己囚禁到与世隔绝的小圈子里,直到最后,金燕西还是爱她的,假如他们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相互理解,少一点不必要的猜疑,也不会导致最终的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悲剧不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渗透着作家的人生理想。三、冷清秋具有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意识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冷清秋走进金府,去见证金府内部一切的腐败衰落。冷清秋进金府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样,而与林黛玉不同的是冷清秋实现了自己的爱情,但最终没有将爱情进行到底,而是以一个避世者的姿态离开了金府。作为一位玉雪聪慧、清新可人、端庄娴静、知书达理的才女,冷清秋的清高注定了她不会屈从于所谓的上流社会。新式的思维和卓越的才华使她有着区别于传统女性的现代意识,当然,也招来了别人的不满与排挤。一位中西合璧的近代知识女性,必然会被有着浓郁封建色彩的家庭所不容,于是悲剧上演了。在男权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社会中,女性只能处在被扭曲、被压抑、被异化的“他者”地位,概莫能外。冷清秋身上所散发的现代气息促使她试图反抗,试图改变,而残酷的现实却给了她重重的一击。一个被黑暗笼罩着的社会,堕落的豪门家族虽已风雨飘摇,但也不是如同蚂蚁般弱小的冷清秋所能左右的,因为那种落后的观念毕竟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冷清秋的反抗终究只能是以卵击石,落得个粉身碎骨的结局。冷清秋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婚后,金燕西常与冷清秋争吵,在金燕西看来,冷清秋到了金家,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他们的,就应该一切顺从他,而且还常用难听的语言来刺击冷清秋。冷清秋没有因此妥协,而是把戒指扔还,并指着燕西说道:“你就这样量定我了么,我今天就恢复原来的面目,不用你金家一点东西,这是你的戒指,你拿去”。《金粉世家》中的金家虽是一个旧式大家庭,但它注入了一丝民主的空气,婚姻上让儿女自由,对待脾女也给些民主,而主人公冷清秋身上更体现了不同于旧式妇女的新思想。《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和金燕西的冲突来源于彼此的出身以及习惯的不同,来源于燕西对于生活态度的极端不负责任和清秋自身性格的孤傲。在冷清秋看来,作为一个女人,不被人看重,就是因为她没有知识,不能做事。而金燕西却以为,女子无非是主持家政,管理柴米油盐的小事。两人在对于生活的理解上表现出的思想差异因为越来越多的婚后琐事而突显。冷清秋认为,金燕西之所以会选择她,就是看中了她的才气。她想凭着自己的才气来改变金燕西,而观念的差异使冷清秋根本无法改变,或者说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毕竟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决非一朝之功,改变也决非一夕之事。最后,冷清秋还是不堪忍受金燕西的人格侮辱,义无返顾的提出离婚,离家出走了。冷清秋的才气也铸就了她的敏感,任何芝麻大的小事都有可能让她心酸、心痛,甚至心冷。因此,白秀珠和王玉芬的挑拨离间有了可趁之机,飞短流长,虽然这是冷、金二人分手的外在因素,但毕竟在客观上还是为其婚姻破裂增添了一个砝码。如果冷清秋是个全无才气的女子,她会很自然的顺从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像佩芳和玉芬一样打着小算盘,对丈夫花天酒地的寄生虫式的生活采取鸵鸟政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也就能守住这桩婚姻了。看来,冷清秋的清高性格还源于她的才气,源于她那“不适时”的才气。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做一个才女,也是件悲哀的事情。清秋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使她最终怀着对婚姻的绝望而离家出走。按照常人的思路,冷清秋可以选择留下来,虽然不会大富大贵,最起码也可以衣食无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冷清秋可以忍,可是清秋偏偏选择了离开,并且这种离开暗含着一种看破红尘的意思,是主动放弃,无疑也包含了对男权统治下的社会的无声反抗,对自我情感归宿的叩问。可以说使冷清秋留下来的是“爱”,迫使她离开的也是“爱”,并且这“爱”是忠贞不渝的。由于冷清秋向往独立的人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不顾金家的家规而外出教书。这本是普通人家最常见的体面谋生手段,但是在金家却掀起了轩然大波,认为冷清秋败坏了金家的声誉,因为金家的女人是不需要外出做工的,他们需要的不是独立自主的意识,而要的是什么都不用干的,但是有一点就是千万不能坏了规矩。嫁入金家的冷清秋非常不适应少奶奶的体面生活,非常反感本来就是如此的燕西的堕落生活,也就非常向往过去自由自在的平民生活,所以她勇敢的走出去。但是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无法接受冷清秋的“反叛”,也无法理解清秋的瞎折腾。自古以来,女性的命运就是被局限于规矩的束缚下。敢于冲破婚姻的牢笼,实现女性生活上的自立自强。冷清秋曾想做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厮守一生。她的温柔善良等美德是十分耀眼的,但当冷清秋爱情失落时,却自己主动提出离婚。当这一要求受到拒绝时,就逃离金家,靠自己的双手,在大街上“书春”卖字,走上“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自食其力的道路。同《伤逝》中的子君相比,冷清秋有“现代女性强烈的经济自立意识”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依赖于丈夫身上,在爱情破灭后,主动提出离婚,脱离金家,谋生自救。她比子君更有自主意识、自强能力,她没有重蹈子君的自杀的悲剧,而是以自己的斗争,活出了一片天地。较之于《日出》中的陈白露,“她更为朴实清高,洁身自爱,出淤泥不染,具有传统女性吃苦耐劳的韧劲”。她出走后,没有像陈白露一下沦为妓女,堕落得不成样子,而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劳动,“书春”为生,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冷清秋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又试图与男权文化相抗衡的自我意识,尽管这种意识是建立在对经济依附的过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上,尽管这种反抗是无力的是徒劳的,但是蕴涵着深刻的意义,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以上的几点都是冷清秋的形象体现,如果没有赋予冷清秋传统的道德魅力,她的出走是苍白的、黯然的、无力的,不能产生艺术的震撼。同样,冷清秋若没有现代意识,没有追求自由、平等、自立的强烈愿望,那么她所具有的东方女子的内涵及操行也是僵死的、说教类的,没有什么新意。正是她的出走,才凸显出了她作为传统女子的道德魅力。当然,知识女性的特征,才女本色,是冷清秋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内在因素,是冷清秋性格发展的动力,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只要不是00后相信大部分的网友都是看过《金粉世家》这部电视剧的,当年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让不少人非常可惜的,分明很相爱的两个人最终居然各奔东西,看得我泪流满面的。那么金燕西辜负冷清秋的原因是什么呢?分明爱入骨髓为何会走不到最终?
陈坤饰演的金燕西不管是颜值仍是性情以及对浪漫的诠释都满足了咱们对富二代的梦想,尽管明知道金燕西游手好闲,除了玩仍是玩,但仍旧抵挡不住他的魅力,冷清秋也相同,尽管一开始的冷清秋是非常的镇定的,知道两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可是好女怕缠郎啊,金燕西各种浪漫摆在冷傲秋面前,在镇定的女孩子也会沦亡的,究竟女孩子都曾经梦想过有一个心爱自己又很帅气的王子出现,所以冷傲秋沦亡了,凌艳秋沦亡在了金燕西制造的浪漫中,而不是沦亡在了金燕西这个人的身上。
这也注定了两人走不到最终的原因,冷清秋和金燕西两人其实说白了都是被外在给迷住了,金燕西喜爱冷清秋的清丽脱俗,却接受不了冷清秋喜爱读书的本质,而冷清秋也接受不了金燕西的游手好闲,三观不对的婚姻走起来真的很难。小的时分看不了解,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现在尽管依然惋惜但也有点了解了。
说金燕西辜负冷清秋个人觉得不合适的,因为金燕西从头到家一向都是他自己,仅仅冷清秋被浪漫迷晕了眼睛,没有看清楚金燕西的本质算了,两个人的三观从一开始便是不相同的,金燕西喜爱的一向都是吃喝玩乐,而冷清秋要的一向都是精神上的富裕,走不到最终很正常。
小的时候喜爱什么都可以了解,就像长大了放弃什么都能了解相同。
因为金燕西喜欢新的东西,还很贪玩。从一开始,金燕西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即使他刚刚开始追求冷清秋也是一心一意的。但事实上,他喜欢新的东西,没有任何改变。结婚很长一段时间后,金燕西的新老问题直接暴露出来,了解金燕西的人基本上都认为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为了追求冷清秋,金燕西花了他所有的时间思考。他不喜欢看书,也不擅长写诗,他就在冷清秋家的附近租了一所房子作为一个诗歌俱乐部,并利用他父亲的力量安排自己去冷秋学校当她的国家老师。并用送鞋送袜子的方式创造浪漫。经过努力,即使金燕西连他自己也被感动到了,觉得这就是真的爱情。这时的冷清秋情窦刚打开的年龄很容易被这种浪漫所触动,更不用说冷清秋她只是胡同贫困家庭中的一个女孩。面对金燕西对自己的深切感情,以及金钱所创造的浪漫,她当然无法拒绝。她认为金燕西就是她心爱的人,对金燕西的性格知之甚少,所以这场悲剧在那时就已经注定了。
更不幸的是两个人的想法不一致。当金燕西刚刚娶冷清秋回家时,金燕西还是很喜欢冷清秋的,什么都听她的。若是此时冷清秋能够牢牢抓住金燕西的心,那么她将来在金家的位置也很稳定,但冷清秋却都无法做到。结婚后,冷清秋甚至觉得与金燕西的沟通是一个问题,两个人缺乏沟通。当金燕西消散对冷清秋的热情时,那么这两个人的婚姻也即将结束。
对于金燕西来说,他的生命中没有白色的月光,也没有朱砂。他总是爱自己,从出生就已经注定了,而他能那么费力去追求冷清秋,不过是应了那句:无法得到总是处于动荡之中。
剧中,金燕西和白秀珠算是青梅竹马,白秀珠对于金燕西也是从小爱慕到大,只可惜,这位哥哥是一个纨绔子弟,对于爱情太过于理想化,所以身边的大**他一点不感兴趣,后来遇到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冷清秋,金燕西才知道什么是爱情。
苦苦追求后,金燕西与冷清秋走到了一起,可是最终金燕西却又将手伸向了白秀珠,许多人认为金燕西移情别恋喜欢上了白秀珠,可是如果真的是喜欢,当初白秀珠追求他的时候,他就接受了。
金燕西去找白秀珠是因为当时金家败落,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富足的生活下,无法接受这种坠入底端的感受,为了自保,金燕西需要找到一根救命稻草,而这个人就是白秀珠。
金铨死后,白家得势,白秀珠与自己的身份已经不同往日,抓住了白秀珠,自己大可以不用低声下气的求别人去找工作,同时,他也可以离开这个沉重的家,还有摸不透的冷清秋。所以他开始招惹白秀珠,这也是他给自己找的出路。
金燕西向白秀珠求婚就是为了过如从前一般的生活,金家落败之后,金燕西的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这让从前高高在上的金家小少爷如何接受的了?此时此刻,白秀珠的出现无疑给了金燕西一个捷径,一个不用靠自己努力依旧可以入过去一般高高在上的捷径!没有面包谈何爱情,在金钱和权势的诱惑之下,金燕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抛妻弃子,向白秀珠求婚,此时此刻,他完全没想过所谓的“捷径”不过是白秀珠为了报复他而设下的骗局,他更没有想过,若他向白秀珠求婚,冷清秋母女该如何是好!
说白了就最渣男一个!
青春时代曾有过这么一部经典,堪称民国的《红楼梦》。
不知《金粉世家》让你是想起向日葵般灿烂的金燕西,还是百合般清雅的冷清秋,或是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有时回想起这部剧,常常会想到金燕西为何负了冷清秋。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这两人到最后渐行渐远?
其实,这个故事最让人难过的地方就在于:金燕西和冷清秋不是渐行渐远,而是他们从来就没真的走近过。
相识初期,清秋说:不一样的人是不会走到一起的,就像我家院子里的葡萄藤,怎么能结出百合花呢?新婚夜,他的确是准备了满地百合花。
清秋问:你会永远喜欢我吗而燕西没有回答。
你看,其实一开始早有蛛丝马迹,只是在那个灿烂的当下,理智输给了情感。燕西真的爱过清秋吗?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冷清秋,这个名字总是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句: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见钟情,暗生情愫。
纨绔也好,执拗也罢,他喜欢她。毫无粉黛的庸俗,眸如一泓清泉,一颦一笑满含灵气。
人如其名,清淡如水,冷傲独立。她是半新半旧的女子,新在有反抗精神,旧在又太本分老实了,很矛盾。
第一见留意,第二见追逐,第三见倾情。人们总是记得,人生若只如初见,却忘了:何事秋风悲画扇。
富家子弟追女孩子的手段自然是多样的。 当然这些方法现在同样适用,甚至有时屡试不爽。用身份钱财讨好女方家长,博取好感。
不惜金钱租下隔壁屋子,获得机会靠近。在校园高调条幅示爱,满足对方虚荣心。浪漫心思制造花海惊喜,满足少女心。
没错,很多人说这桩婚姻的悲剧是她虚荣造成的后果。但这只是一部分,不能全怪于清秋,她毕竟是个涉世未深的高中生。燕西曾经送了近千块的珍珠项链给她,她在身上比划之后爱不忍释,冷太太只好先让她收着,最后也是收下了。
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即使她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难免有天生的爱美之心和虚荣心。没有那么拜金,也没有那么故作清高,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贫家**。
家里的长辈和奶妈因为实在清贫,确实都爱占小便宜。她又还年轻没见过世面(十六七岁高中生),容易被金燕西的各种糖衣炮弹打动了。
巨大的阶级差距下,她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关爱和保护。他就像生活中的太阳,热烈而炽热,融化清冷的她。
自小丧父的她缺乏一份父爱,内心渴望一个父亲一般的人可以给予她爱护。 但是,她误把浪漫当做真实,绚烂的恋爱和沉稳的怜爱是不同的。
舅舅的撮合,母亲的不作为。家里人把选择权交给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推向看似光明的未来。
而金燕西,自小混迹名利场,一张活嘴在明争暗斗中游刃有余。见过无数名媛**,看戏观影聚会喝酒,社交经验丰富。他对清秋的爱,是看够了艳丽牡丹芍药,乍见清新百合。费心得到,虽也想真心相待,只是正当年华,内心是不甘心就此罢休,守着百合过清淡日子的。
毕竟一个玩心正重的大少爷,哪能忽然有那定性?那是看尽繁华、历尽沧桑,才能冷眼世事的成熟人士能有的境界。
这样看来,他是自私的,这份感情算不上多爱。因为爱最需能力,需要安全感,需要欣赏及尊重,需要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他并不具备。他喜欢百合,便有花堪折,随便花的死活。这恰恰不是真爱。
而他之所以对清秋格外上心,还有个助力因素——白秀珠。期初他和白秀珠感情是不错的,而他在见识了白秀珠的任性耍脾气后,更坚定了他要找个“温顺”妻子的决心。
这时候,冷清秋才开始进入金燕西的未婚妻考察名单。金燕西从一开始,就指望着,冷清秋要比白秀珠少吃醋。
燕西绝佳的身世背景,灵活的社交手段和体贴浪漫的性情,打动一个女孩的心其实很容易。
金燕西一共送了冷家如下礼物:
搬入落花胡同先送了点心+酒;(宋润卿登门回访)
以拜师为名送了鱼翅酒席;(冷太太回赠清秋自己绣的绣品)
六件绸缎衣服;(宋润卿回赠两本书)
一双鞋子;(无回赠)
看戏的包厢票+看戏回来的酒席;(无回赠)
一幅画;(清秋自己写了一幅字回赠)
价值两千元左右的珍珠项链;(清秋做了蛋糕回赠)
订婚的金戒指;(无回赠)
给宋润卿推荐了差事,并主动借三百块钱;(无回赠)
不过,追她终究是不一样的,他这次不仅散了财费了时间花了心思还丢了魂。
他认为这是爱,因为他从未为了任何人这么花费心思,满心喜欢,即便他是纨绔子弟也好。
追求期间,与其说是谈恋爱,倒不如说是享受被旁人观看的虚荣。
女人喜欢被羡慕,男人喜欢追到公认难追的猎物。两人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戏,被旁人羡慕和围观,于是入戏了,觉得彼此是独一无二的金童玉女。
家中的支持进一步推进了他们发展的进程,初识半年,未婚有孕定了终身。
婚后生活不同于恋爱期。
恋爱的时候,有情饮水饱,可是婚姻不行,婚后每天面对的是茶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习性、消费阶层、朋友圈子这些都生生横在两个人之间。
他们各自都没有适应这种巨大的转变。
开始,他终日在家陪她聊天,散步,游园。 后来,渐渐过上了从前各自最舒适的日子。
冷清秋在婚前和婚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形象。婚前的她,是个被物质诱惑的无知少女,婚后的她是个具有反抗精神的独立女性。
她本就内向,不喜社交。婚后也不融入其他少奶奶的打牌和八卦,整日在家读书养性。
燕西生性好动,整日沉迷于灯红酒绿的糜烂生活,打牌看戏聚会喝酒,事业上无所作为。 清秋开始无法理解他的挥金如土,不能忍受他的富家子弟作风。
他们一次次经历从商量、争吵到冷战到和好的过程,也得出了相处之道:互不干涉。
看到这,你会想问,是金燕西婚后变了么?
其实两人在初识的时候,书中是这样写燕西的心理:
一回房,他便想起落花胡同那个女孩子,心想,老大的话,果然不错。若说交女朋友,自然是交际场中新式的女子好。
但是要结为百年的伴侣,主持家事,又是朴实些的好。若是我把那个女孩子娶了回来,我想她的爱情,一定是纯一的,人也是很温和的。绝不像交际场中的女子,不但不能干涉她的行动,她还要干涉你的行动。
就以姿色论,那种的自然美,比交际场中脂粉堆里跳出来的人,还要好些呢。好,就是这样办。
所以不难看出,一开始金燕西就想得很清楚了:女朋友和娶回家的老婆,是不一样的。
他认为,老婆得朴实、专一、温和、不管他。外表不能是脂粉堆里的胭脂俗粉。
而冷清秋再适合不过了。
这样说来,并不能说是金燕西婚后变心了。他始终如一地小自私、小花心、叛逆爱玩。
而在清秋心里,他的确是和婚前不同了。因为清秋并不知道金燕西究竟想要什么,她还心心念念着初相识的美好。
能说金燕西渣么?
其实他代表了当下大多数男人的矛盾性,既能款款深情,又能负心薄幸。
而更不巧的是,如果说婚前的清秋只是个懵懂单纯的学生,婚后的她慢慢变得更加独立、有想法,于是她看到燕西那些恶习就会更加不顺眼。
不过,清秋为了他们的和平融洽相处,也是退了一步不再傲气,她选择无视和放任。
失去管束的男人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整日忙于社交应酬,喝酒晚归。 一位没有任何生活技能的大少爷,生活一切开销都靠家里,却还出手阔绰。他从未想过为父分担,为家尽一份力。
而清秋,进入了一个明争暗斗的贵族**圈子,不懂得左右逢源,也不喜欢融入她们。
金家的家规向来不让女眷出去工作谋生,燕西没有收入,一向独立的她想为家挣一份收入。
每日出去当私塾老师,被家里发现后,母亲大发雷霆指责了她。
她哭了,觉得并没有做错。
丈夫不争气,自己可以努力,何错之有。
这时燕西看见楚楚可怜的她,安慰她。
但是更让人无奈的是,他竟然还是不去某一份正经职业让妻子放心,依然浑浑噩噩。
他看不到她的需要,她听不到他的祈祷。
说到底张恨水是真的懂女人,他深知女人的执念和苦楚。冷清秋不管是女学生,还是少奶奶,还是最后一段人生中,她那股如同名字一样的清秋气质贯穿始终,从未消失过。
金总理病逝,树倒猢狲散。昔日老友纷纷避嫌,金家遭遇财政危机,最终还是垮了。
四个儿子往日只知道铺张浪费,花天酒地,完全无法担下照顾大家族的担子。 三房姨太膝下四个儿子四个女儿,各自谋生,离开了金府。
金燕西从未工作过,酒肉朋友都不愿伸出援手,他自命不凡也不愿做认为低下的工作。
争吵,不断的争吵。
再也没有往日的和平融洽。
她在家带病照顾着刚出生的孩子,他却夜夜不归。
于是她表达不满,他大声呵斥。
然后她失望,他离去。
电视剧的确是美化了金燕西这个角色,书中有段这样的描写:
燕西道:“会朋友谈得晚一点,也不算回事。”
清秋道:“是哪个朋友?”
燕西把衣服都脱毕了,全放在一张屉桌的屉子里,于是扑通一声,使劲将抽屉一关,口里发狠道:“我爱这时候回来,以后也许我整宿不回来,你管得着吗?这样地干涉起来,那还得了!我进你一句忠告,你少管我的闲事!”
按照书里的写法,这是渣男无疑了。
这并不难理解。
因为他们爱上的,只是对方的人设。
清秋在燕西眼里:青春,才气,不食人间烟火。
所以婚后,哪怕是计较一下柴米油盐,或吃醋管老公回家时间,对他来说,都是有违最初爱上的女方人设。
而燕西在清秋眼里呢:权贵绅士,才学,浪漫,对自己爱到不行。
可婚后,浪子花心,无责任心,无上进心,更不像婚前那样无限包容她作,或是制造浪漫了。
而为何婚后,金燕西态度大变,还有个原因——所谓齐大非偶,不是恋人会仗着家世故意欺压你,而是他不自觉地就会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对待你。
就像金燕西对白秀珠,哪怕在心里已经厌弃的时候,仍然要维持表面的情面。但是,他对冷清秋,离婚二字,轻轻松松就可以脱口而出。
走投无路的他,又和白家**白秀珠有了联系。
他知道现在的她,可以把他带出落魄的境地以挽回失去的地位。
清秋听说他和白秀珠要一起去德国。
她说:当初假使我知你和白**是一对,那我会成全你们。
他说:我说过的话从没变过,从来没有。
可是掺杂了太多误解、争吵的感情,早已耗尽了最初的甜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两个人,就像两列相反方向的车轮驶向滚滚红尘,有没有爱,已然不能成为继续同行的理由。
有人说,这两人走到一起就是错误,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结局。
如果金燕西跟白秀珠联姻,不仅不会害了冷清秋一生,于金家、金燕西自己也大有裨益。而且以白秀珠这种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性子,白雄起要收拾金家,白秀珠一定拼命阻止。
而冷清秋,就会跟欧阳于坚一起,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有自己的职业,不必受金家倾覆之累了。
可是,时光倒流要这两人重新认识,再选一次,我相信金燕西还是会对冷清秋动情,而冷清秋也还是会嫁给他。
所以呐,《金粉世家》的真正悲剧是:
人逃不出这平地原野。冷清秋是,金燕西也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