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出了这么多神级爆款短剧,到底预示着什么?

2019出了这么多神级爆款短剧,到底预示着什么?,第1张

本文转载自 烹小鲜

作者 洛弟

《切尔诺贝利》超神了。

2019年5月23日,它在第三集播出后, 登顶互联网**资料库(IMDb)的Top 250 TV榜单 成为全球评分最高的电视剧!

在它之下,有霸榜数年的 自然纪录片《地球脉动》前两季 ,有剧情类曾经 “永远的冠军”《兄弟连》 ,抱回吉尼斯纪录的 《绝命毒师》 ,当然,还有一脚蹬到第六名的 《权力的 游戏 》 ——

两周前,榜单剧情类最高分的桂冠,才刚刚落到维斯特洛大陆。

一部5集迷你剧,仅用了三周时间,就横扫群雄登顶,虽然罕见,但绝非个案。

席卷全球中外的短剧浪潮,似乎越来越汹涌了。

《切尔诺贝利》为什么要拍成五集迷你剧,是我们可以想见的。

回溯这场20世纪下半叶的最大人为灾难,最不需要的,就是被传统的制式,束缚内容的完成。

没有英雄救世,也无需更多的缠绵悱恻,灾难本身的力量,已足够震撼。

而灾害从肇祸,到无限扩大的缘由,也早有了一定的公论:

苏联官僚体制全方位的腐坏,从核电站的人员选拔、工作作风导致违规操作,到后续各级部门为保住乌纱的瞒报遮掩,难辞其咎。

而《切尔诺贝利》要做的,就是从头揭露有人试图掩盖的真相: 一点点追寻当日肇事的起因,一层层揭下欺世者伪善的面具。

要想完成这一点,一部120-200分钟左右的**,显然不够,一季长达十几集,甚至无限续季的剧集,又难免掺入更多注水内容。

于是, 迷你剧成了《切尔诺贝利》最适合表现的形式。

五集的总长、一小时的单集时长,足够涵盖 历史 事件的多面:从苏共领导层的短视与纠结、核物理学家在真相与谎言间的摇摆,再到受害的民众,濒死的消防员,一部完整的群像,五集刚好。

再多了,有些元素可能流于泛滥,有些渲染可能讲多错多。

这种克制的震撼,征服了全球:在IMDb上投票的,早已不止是美国网民,活跃用户包括亚裔侨民、印度电视迷,也有为自家神作刷高分的俄罗斯及东欧各国观众。

而在豆瓣**分类搜索“美剧”,按评分排列,你会发现从分数及评分人数计算,《切尔诺贝利》的97分,仅次于内地网友的万年神剧《老友记》。

这可能是迷你剧继《兄弟连》后,全球口碑的最高荣光。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日剧,还想更短。

按季度周更的制播形式,已经造就了日剧“11区11集”的独特生态,因此造就的经典不少,烂尾之作也有。

《坡道上的家》只有6集 ,同样在第三集播出后, 成为2019年第一部豆瓣评分破9的日剧。

故事同样围绕一起案件展开:当溺死自己幼女的母亲受审,主妇里沙子作为陪审员,成为了掌握被告生死的人之一。

而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里沙子逐渐从自身看到了被告的影子,理解了对方的行为,甚至仿佛看到了这个母亲,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

《坡道上的家》剧照

同样以一起事件的探秘为主线,《坡道上的家》也并未选择传统的集数,而是将视野集中在案件本身,并以一个强有力的视角贯穿表达,因内容而选择长度,而非改动内容去适应一般形式。

也许从形式上看,美剧的“迷你剧”传统早已有之, 日剧11集变6集,也不算脱胎换骨。

那么, 要让固守长篇连续剧创作传统的华语剧“短”一下,可就是罕见的事了

不久前刷屏的 《我们与恶的距离》 可能是很多人看过最短的台剧

与乡土剧、古装剧曾经动辄上百集不同,如今的台湾电视剧“船小好调头”,集数要求日渐灵活。

此前的《麻醉风暴》第一部与《荼靡》,也都只有6集。

香港与内地,也在今年出现了一些“小爆款”短剧,但它们有着特殊的共同点:

第一,都由网络平台制播,第二,都放弃了连续剧形式。

香港在电视业洗牌,网剧崛起的几年后,出了一部《向西闻记》。

“九个只有香港人能看懂的故事”作者是网络作家向西村上春树,“向西闻记”自然就是向西听闻了,记下来。

这是一部香港 社会 的怪人怪事故事集, 12集9个故事,充满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黑色幽默。

有人靠当“宠物读心师”骗财骗色,有保安冒充富豪沟女还屡屡得逞,有港男冒充“台胞”赴台猎艳,却搭上小命……“集集离奇贴地,集集荒谬有理”,全然是香港 社会 畸形发展,逼出的乱象丛生。

作为一部短小精悍的讽世小品集,它自然无须太长。

而内地的网剧,也出现了悬疑类型的“超短剧”《不思异:电台》,共12集,每集时长仅8分钟,同样是《阴阳魔界》式的怪奇小故事。

短剧频频出爆款,到底为什么呢?

早在多年前,就有不少声音与趋势表明,影像叙事的未来重心,可能会向电视剧倾斜。

从当年马丁·斯科塞斯、大卫·芬奇等好莱坞大导纷纷入局美剧圈开始,说明讲故事的人,已经不以“更艺术”的**为唯一选择了。

而近年来好莱坞**肉眼可见的创新乏力,集体性的“叙事衰退”,已然为美剧在叙事上的发挥,留出了更多空间与余地。

《大西洋帝国》不仅是**咖“大举入侵”美剧圈的开始,也昭示着美剧制作的**化开始了新形式

随着电视剧故事“精品化”不断成熟,特别的内容,自然会对特别的形式提出要求。

那些有“**感”却无法被**叙事满足,尤其难以适应好莱坞叙事套路的故事,也就转向了电视剧。

当季播剧的制播形式,与这样的故事发生枘凿,那么集数更加自由的单季迷你剧,也就成了适合改造,以便适应故事本身的新框架。

相比美剧集数在原有工业框架范围内的嬗变,《坡道上的家》一般的短剧,则更像个案:根据特殊故事的需要改变集数,虽然“半季度”播放也可允许,但在如今还是少见的。

而台剧的演变,则更像是市场“寒冬”催生的:固定观众群、对外输出优势,以及生产力都不复存在,当年三大台、偶像剧全盛时代的经验,对如今的凋敝,提供不了任何帮助。

既然《包青天》无限续拍的胜景不再,也就没有因循守旧的必要,不如放开手脚,长短随心,兴许还能做出精品来——于是小体量、快节奏的短剧们,开始刷新台剧曾经“又臭又长”的刻板印象。

而内地剧与港剧的发展情形,似乎跟它们完全相反。

没有“故事工匠”的内在要求,也不存在行业凋敝的穷极思变,平台丰富了,才成就了新的叙事形式。

在不存在网剧的时代,《向西闻记》充其量是个TVB晚间单元剧,或是 搞笑 节目,《不思异:电台》的存在,可能跟综艺节目里的短片差不多。

当网剧为国产剧传统制播形式的打破带来了可能,这种在电视时代无立锥之地的短剧,才有了存在的土壤。

而打破传统的新内容、新形式诞生,也是台网大战中,网生内容为了争夺观众的内在要求。

所以,虽然短剧在同一年诞生力作,但内地、香港两部网络短剧的口碑,终究是敌不过《切尔诺贝利》和《我们与恶的距离》的。

毕竟,目前两地的短剧创作,都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并未创作出具备足够声量的连续剧,而普遍采用更讨巧的诗选剧形式。

那么,短剧在内地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必须承认,不那么长的剧集,今后起码在政策上,会受到某种鼓励。

前不久限制电视剧时长的相关政策一出,《青春斗》等剧不得不缩减篇幅,已经昭示了这一点。

虽然这种限制更偏向电视播出,但在导向上,还是为“短而精”的剧集提供了一定的生存土壤。

同时,如果短剧长时间以“一集一故事”的诗选剧形式为主,故事上限制太多,容易出现同质化,当观众厌倦,一样会倒逼“迷你连续剧”的发展。

当然最重要的是,网剧直播平台的发展,必然解放内容生产力。

电视台“论集卖钱”的规则,在这里不复存在,直接掐灭了“注水剧”的生存可能——近两年那些篇幅超长的网剧,一大部分是上星失败的题材。

平台对长剧不存在刚需,但对好内容是有刚需的。

有西瓜视频一样的短视频平台,才会催生八分钟一集的《不思异:电台》

在当下观众逐渐“追不动剧”的情形下, 短而精的剧目,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这也是《切尔诺贝利》为全球观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所以,对短剧未来在内地网络制播平台的发展,尤其是连续剧的发展,完全可以抱乐观态度。

但要达成目标,需要的是新形势下,剧集创作思维的转换。

像《切尔诺贝利》《坡道上的家》一样,严肃探讨事件本身的叙事视野,更容易出精品,打口碑,也更为观众所欢迎。

无论是认真探讨 社会 热点,还是完整再现 历史 事件,都可以摒弃“鸿篇巨制”的连续剧创作迷思, 以更精炼的节奏、更精准的视角、更精良的制作,去完成一部接近“**感”的短剧。

以这种形式,去实现一部**、几十集连续剧所不能完成的,让形式为内容服务,在制播模式上为更好的内容开绿灯,让内容生产的精品化,与市场信心的强化互为作用,才可能为短剧创作思维的激发,带来新的推动力。

「往期回顾」

右侧的人是张继聪

这部剧好像是向西闻记 是张继聪 胡杏儿 张建声 邓健泓 甄咏珊及杜小乔等主演的网络剧集

导演:吴兆麟

编剧:吴兆麟 梁子康 向西村上春树

2019-04-18在港首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601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2
下一篇2024-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