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视剧《金婚》?

如何评价电视剧《金婚》?,第1张

金婚》是我和父母一起追的一部剧,是非常少有的完全看过,并且看过好几遍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不管是演员的表演上,还是背景的选择上的非常的真实,揭露了婚姻不同阶段,亲人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还穿插着与邻里之间的纠纷,与婆婆之间的相处,爱人出轨后的处理方式,和女儿之间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家庭关系的挽回等等问题。

这部电视剧剧中的演员都是非常具有实力的,张国立和蒋雯丽,本来就是我国非常优秀的电视剧演员,此次合作给这部电视剧奠定了良好的演员基础,这部电视剧中还有李永健,李菁菁,赵丽颖,于明加等实力派演员参加演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爱情故事。

这个电视揭示了很多社会的现实,其中的情节发展经历了我国发展的各个不同的阶段,表现的最明显的就是集体宿舍,分房还有非典的相关事件。我们甚至可以从他们房屋变化的一点一滴,家庭生活调整改变的一点一滴,看出我国经济转变发展的进步过程。

我认为这部作品是我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少有的精品,这个电视剧以文丽和佟志的爱情为主线,从他们的相识相知,知道最后的白首偕老,中间发生的是非曲折为主要内容,在生活层面给了我们很多的经验,在与人交际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视剧。

  每当寒暑长假,电视台便轮番播放《父母爱情》,随便摁个遥控键,就能看见江家的幸福时光和鸡飞狗跳。而在几年前,也有一部爆款婚姻剧《金婚》,想必观众至今也都记忆犹新。

  两部婚姻家庭剧,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女主角都是面容姣好、出身不错、略带矫情和清高的小家碧玉;比如男主角都是朴实善良、粗中有细、天生倔强带着几分大男子主义的传统中国汉子;比如两家都是子女众多,每日鸡飞狗跳一地鸡毛,令人操碎了心。

  但是即便有很多相似之处,两部经典高赞的电视剧,却是给人截然相反的观感。

  《父母爱情》中,江德福和安杰共度的这一生,虽然吵闹风波不断,却妙趣横生,无处不透露着甜蜜与安然。而《金婚》,佟志和文丽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五十年,其中的生活波折,令人心累和疲惫。

《金婚》太现实了,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跨越了中国发展的不同时代,从大炼钢铁、文革、改革开放再到非典,刻画了在历史变革中普通人几十年的生活变迁。当年金婚获奖很多,可以说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父母爱情》则是披着现实的外衣,在本质上与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爽剧无异。资本家大**和躲过运动的军队高官,在小岛过着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父母爱情》获奖很少,因为回避社会矛盾太多,没有深度。

《金婚》中的文丽年轻时也和安杰一样是个文艺女青年,爱读小说,多愁善感。是什么使她们到了中年的命运截然不同?原因很简单,因为文丽没有一个什么都能解决的高官老公“江德福”,没有大房子,住在连夫妻生活都要小心翼翼的小房间,孩子要自己带,还要处理婆媳关系,钱更要算着花,一不小心就不够了,六几年还要忍饥挨饿,孩子的工作考不上大学就是进工厂,没人给解决好工作,生活处处一地鸡毛。所以年轻美丽多情的文丽终于在生活的摧残下变成了讨人嫌的中年妇女。而安杰呢?有一个高官丈夫,在周围普通人过的清苦时她却过着小资生活,孩子有人带,还有特权能解决自己孩子及亲戚孩子工作,从不为钱发愁,不用承受生活的摧残,活在周围人的羡慕中,她怎么可能不幸福呢?可她的幸福对我们普通人基本没有什么借鉴价值。在那个落后、动荡、封闭的年代,军队就是天堂,很少受运动影响(为了国家稳定),吃喝供应保证,工资很高。(即使在国人饿肚子的六十年代)。六十年代部队正团干部月收入190元左右,普通人月收入30~50元左右。江德福在岛上后来都成了正师级司令了,待遇肯定高的多了。《金婚》中很多夫妻矛盾都是因为钱不够,因为吃不上肉,《父母爱情》中从来不需要为钱为房子发愁,每天吃饭都有几个菜,孩子们还有桃酥可吃,江家的肉不够吃了不是因为买不起肉,是因为台风补给送不到……。

  可以说,是独特的社会背景和小岛生活环境造就了安杰的幸福,可是这个幸福太独特了,因为这个岛外的很多人都在承受社会冲击,比如江德福青岛炮校的老校长,还有那些为吃饱肚子发愁的普通人。可以说是周围人的不幸衬托出了安杰的幸福。与安杰条件相当的姐姐安欣、葛美霞都被家庭、老公牵连,因此生活不顺。正是因为这个独特,所以我才说这不是我们普通大众的生活。就连江德福的人设都符合现在某些未婚女青年的极端相亲标准:父母双亡,有车有房。结婚后瞬间变成军官太太,没有婆媳关系,不需要伺候患病的老人,生了孩子不是保姆就是小姑子带,完美的童话生活啊。现实中有几个人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就我这个普通的老百姓阶层所接触的人群来看,一个也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豆瓣给《父母爱情》的打分越来越高,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父母爱情》的原因。原因很简单,《父母爱情》是童话,大家都是喜欢看童话的。本来生活就已经很难了,压的我们喘不过气,只有通过看童话来幻想把自己带入到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中。特别是女性,尽管多数人都是金婚中的普通女性文丽,这丝毫不影响幻想自己成为父母爱情中的女主安杰。

  最后,如果让我说哪部剧拍得好,我喜欢金婚,却也向往父母爱情里的生活。我们希望自己是安杰,能够碰到那个宠了我们一辈子的江德福。

第一次看《金婚》的时候,我刚刚上大学。当最后一个片段,佟志和文丽举行完金婚典礼在雪地里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两位白发老人相依相偎,画面很感人。

我若不是完整地看完整部剧,几乎要被最后的画面给“骗”了。当时我的室友边哭边感叹“这才是婚姻啊”!我不留情面地泼了冷水,说道:“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婚姻,也是失败的婚姻。”

若干年后,剧荒的我又重温了这部剧,细细地再观赏了一遍,更是满心凉意。这部剧很好,因为真实,中国式的婚姻就如张爱玲说的那样:一袭华丽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所谓“金婚”不过是胜在时间够长,只不过是给吵吵闹闹、辛劳隐忍的大半生做一个圣母似的交代。

50年代,一个年轻漂亮爱幻想的女孩,和一个爱她宠她的男孩相识相恋。开始的婚姻生活简单美好,小两口的日子也是甜甜蜜蜜的。

直到孩子出生,婆婆的加入,生活慢慢露出了不堪的模样。无论怎样的相知相爱,一旦经历过琐碎的柴米油盐,都会渐渐成为世俗夫妻。婆媳矛盾,丈夫夹在中间难做人,只是一个狰狞的开端。

真正的悲剧是从他们中年开始的,佟志丢下一家老小去三线,把自己从琐碎的家庭中抽开身,一心一意搞事业,并且遇到了红颜知己李天骄

文丽要照顾家里老小,洗衣做饭,还要上班,孩子又到了叛逆期。几乎被压得溃不成军。她希望丈夫在身边,哭哭啼啼地不舍老公外调。佟志又觉得妻子无理取闹,不支持他的事业。两个人都不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佟志事业不顺,对文丽的怨恨与日俱增,于是家里成了一个战场,三天两头争吵不断。就像大部分中年夫妻一样,都觉得自己被困在了婚姻的牢笼里,只有靠歇斯底里去发泄。

这个时候的李天骄就成了佟志的避风港,在她那里,佟志可以完全地放松下来,听交响乐,喝咖啡,不用管家里的矛盾。他甚至跟李天骄说:“我爱人以前也特别爱喝咖啡……”

是啊,你爱人年轻的时候也是另一个李天骄。工作之余把时间精力都用在自己身上的女孩能不可爱吗?佟志如果真的跟李天骄在一起了,当世俗扑面而来的时候,李天骄也不过是下一个文丽。

后来两人要离婚,在那个年代要离婚是多难的一件事。婆婆藏起户口本,亲朋好友各种劝,儿女的威胁。两个人明明相看两厌,却最终选择了委曲求全。然而这哪是什么破镜重圆和好如初,不过是一句无奈的“算了”。

若干年之后,子女都成家立业了,表面上风平浪静了多年,突然有一天文丽跟佟志交代了很多事,原来文丽忍够了,孩子也大了,她决定离开佟志。

佟志心慌了,没有了文丽的佟志根本适应不了一个人的生活,他去求饶。然而,这一幕,我看得很心酸,佟志并不是因为发现自己爱着文丽才去求和,而是因为离开了文丽,他根本生活不能自理。

多么悲哀啊!这段婚姻危机,最后以佟志把自己糟蹋住院,文丽终于心软原谅而结束。

几年后,老年的佟志又一次遇见了白玫瑰李天骄。他们相约喝咖啡,佟志的脸上满是欢喜。我甚至觉得只要有一个契机,他们就可以再续前缘。可惜李天骄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李天骄。她甚至不记得他们曾经都喜欢的那首交响曲。佟志很失落,这朵白玫瑰也彻底在他心底里枯萎。

而文丽才是耳濡目染,真正喜欢上交响乐的那个。老年之后的佟志文丽才过上和谐美好的生活。

感觉整段金婚岁月只有开头和结尾还有一丝甜蜜,中间全是鸡肋和糟粕。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都会像佟志夫妇一样,忍着、熬着,哪怕坚持到最后也是面目全非。

当然,婚姻本来就是不完美,但我希望它是苦中带甜,而不是苦苦煎熬。

金婚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只要你命足够长,还怕没有50年?但一段感情怎么能靠长度去衡量?从一而终是完完全全地爱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婚姻的捆绑,离不了而不得不在一起。

有时候,一段不好的关系,能够及时止损,和平分手,也是一种智慧。

婚姻是很现实,但哪怕现实,我也希望可以保留一点点理想主义、浪漫主义,重视婚姻的过程和质量。

所以有人把《金婚》当圣经一样,觉得婚姻就是这样的一辈子,我是不能苟同的。一辈子和一辈子真的是不一样的,好的婚姻和坏的婚姻也是大相径庭。

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最后结为夫妻,不只是为了生儿育女过日子,而是一起好好经营婚姻,彼此依靠,彼此成全。若干之后,我回头望去,还是觉得你是最亮眼的那一个。这样才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482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1
下一篇2024-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