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遗迹

陕西历史遗迹,第1张

  大明宫遗址,大雁塔,青龙寺

  重点文物

  陕西境内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延安革命遗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汉至宋 汉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兴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墙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汉至近代 西安市

  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铜川市

  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丰镐遗址 周 西安市长安区

  阿房宫遗址 秦 西安市

  汉长安城遗址 西汉 西安市

  大明宫遗址 唐 西安市

  黄帝陵 黄陵县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临潼区

  茂陵(汉武帝刘彻墓) 西汉 兴平市

  霍去病墓 西汉 兴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礼泉县

  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 唐 乾县

  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墓) 唐 咸阳市

  陕西境内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西安事变旧址 1936年 西安市

  蓝田猿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 蓝田县

  周原遗址 西周 扶风县、岐山县

  司马迁墓和祠 西汉至宋 韩城市

  陕西境内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瓦窑堡革命旧址 1935年 子长县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1937-1946年 陕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县

  钟山石窟 北宋 子长县

  昭仁寺大殿 唐 长武县

  西岳庙 明至清 华阴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遗址 东周 凤翔县

  秦咸阳城遗址 战国至秦 咸阳市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唐至元 铜川市

  长陵 西汉 咸阳市

  杜陵 西汉 西安市长安区

  桥陵 唐 蒲城县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户县

  陕西境内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姜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

  郑国渠首遗址 战国 泾阳县

  魏长城遗址 战国 华阴市、大荔县 、韩城市

  统万城遗址 十六国 陕西省靖边县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包括青龙寺遗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唐 麟游县

  灞桥遗址 隋-元 西安市

  华清宫遗址 唐 西安市临潼区

  武侯墓 三国 勉县

  泰陵 隋 咸阳市

  永陵 西魏 富平县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县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县

  西安钟楼、鼓楼 明 西安市

  水陆庵 明 蓝田县

  延一井旧址 清 延长县

  陕西境内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甜水沟遗址 旧石器时代 大荔县

  花石浪遗址 旧石器时代 洛南县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县

  康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西安市

  栎阳城遗址 战国至汉 西安市

  京师仓遗址 西汉 华阴市

  良周遗址 秦、汉 澄城县

  东渭桥遗址 唐 高陵县

  玉华宫遗址 唐 铜川市

  西汉帝陵 西汉 咸阳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

  三原城隍庙 明 三原县

  鸠摩罗什舍利塔 唐 户县

  公输堂 明 户县

  仓颉墓与庙 明、清 白水县

  泰塔 北宋 旬邑县

  香积寺善导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隍庙 明、清 西安市

  白云山庙 明、清 佳县

  八云塔 唐 周至县

  泾阳崇文塔 明 泾阳县

  彬县开元寺塔 北宋 彬县

  韩城普照寺 元 韩城市

  韩城文庙 明 韩城市

  韩城城隍庙 明 韩城市

  党家村古建筑群 明、清 韩城市

  耀县文庙 明 铜川市耀州区

  澄城城隍庙神楼 明 澄城县

  镇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阳宫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户县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县

  洛川会议旧址 1937年 洛川县

  杨家沟革命旧址 1947~1948年 米脂县

  陕西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龙岗寺遗址 旧石器时代至汉 南郑县

  石峁遗址 新石器时代 神木县

  石摞摞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佳县

  李家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乡县

  北首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宝鸡市

  东龙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商洛市

  横阵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阴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涧县

  梁带村遗址 周 韩城市

  杨家村遗址 周 眉县

  法门寺遗址 南北朝至清 扶风县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县

  秦东陵 秦 西安市

  张骞墓 汉 城固县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伦墓和祠 清 洋县

  精进寺塔 唐至宋 澄城县

  长安圣寿寺塔 唐 西安市

  长安华严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寿圣寺塔 唐 合阳县

  昭慧塔 唐 高陵县

  开明寺塔 唐 洋县

  大秦寺塔 宋 周至县

  太平寺塔 宋 岐山县

  武陵寺塔 宋 永寿县

  神德寺塔 宋 铜川市

  法王庙 宋至清 韩城市

  北营庙 元 韩城市

  五门堰 元 城固县

  吴堡石城 明至清 吴堡县

  周公庙 明至清 岐山县

  榆林卫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张良庙 明至清 留坝县

  扶风城隍庙 明至清 扶风县

  玉皇后土庙 明至清 韩城市

  玄武庙青石殿 明 合阳县

  庆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阳文庙 明 咸阳市

  盘龙山古建筑群 明 米脂县

  姜氏庄园 清 米脂县

  丰图义仓 清 大荔县

  灵岩寺摩崖 汉至民国 略阳县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县

  杨珣碑 唐 扶风县

  万安禅院石窟 宋 黄陵县

  易俗社剧场 民国 西安市

  渭华起义旧址 1927年 华县

  吴旗革命旧址 1935年 吴起县

  保安革命旧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县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延安、韩城、榆林、汉中、咸阳。

陕西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其都城西安安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安城,见证了13个朝代的古都变迁。今天,陕西到处都是遗址和历史遗迹。据最新消息,世茂遗址考古有了新的突破和发现。

2010年10月至2010年10月,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世茂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进展。当联合考古队在遗址核心区皇城台顶完整揭示出一座“大台基”的南挡土墙时,共发掘出70余件精美的石刻。大台的发现、确认和发掘,正式拉开了探讨御台聚落区划和功能性质的大幕,为论证御台在世茂城的核心地位奠定了重要而深厚的物质基础。

陕西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近日介绍,近年来,考古人员在世茂遗址核心区皇城台平台南挡土墙处发现了70余件精美石雕。雕刻内容大致可分为“神面”、“人面”、“兽面”、动物、符号五大类。一系列的年代测定数据表明,这些石雕的年代应该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世茂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其主要内涵是一座约4000年前的石头城遗址,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雕刻分类

“皇城台是东亚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研究员介绍,世茂遗址的发现,不断刷新着学术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这些大台集南挡土墙出土的石刻,远远超过了以往学术界对4000年前中国早期文明高度的判断。

皇城台

是陕西最早建立的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历代碑碣、墓志铭、石刻为主的艺术博物馆。博物馆由三部分组成:孔庙、碑林和石雕艺术室。它占地31900平方米,有11000多件文物和11个展览室。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刘公权、怀素等著名书法家的题字,有两个唐代题字《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博物馆里不仅有石碑,还有石雕和其他一些文物展出。

西安碑林博物馆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其规模之大,陪葬品之丰富,在历代帝王陵墓中名列第一。按照秦始皇死后享荣华富贵的原则,陵园仿照秦都咸阳的布局,一般呈背形。陵区内已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有寝殿、厕殿、园林、寺庙、官宅等遗址。由于考古技术有限,秦始皇陵至今未被挖掘,游客只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土堆,四面环山。

新建成的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中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这里不仅展示了考古学的相关知识,还回顾了陕西省内重大考古新发现。通过每一个田野考古发掘项目,串联每一个考古人深刻的记忆,展示了陕西省灿烂的历史文化——

1958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主要承担陕西省境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先后有40余个考古项目获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田野考古奖”“中国考古新发现”“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等荣誉。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向大家介绍了陕西省重要新考古发现项目。

1 南郑疥疙洞遗址

疥疙洞位于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乃一处距今10万至15万年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迹。2018年至2019年,对该洞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万余件遗物,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2 零口 遗址

零口遗址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与渭南市临渭区交界处的零河左岸,乃一处延续时间较长的仰韶文化遗址。1994年10月至1995年12月,对零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编号为M21的墓葬之中,发现一位受到严重伤害致死的少女,身上由骨镞、骨叉和骨笄等锐器造成的29处损伤,被称为“零口姑娘”。经过鉴定,死者被多人暴力残杀,年龄仅有16岁,距今约7000年。

3 杨官寨遗址

杨官寨遗址位于西安市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泾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距今6000至5000年,乃一处功能齐备的庙底沟文化聚落。目前,这里已发现庙底沟文化唯一完整的大型环壕、环壕聚落西门址、中央水利系统、东区成人墓地等设施。在出土文物之中,镂空人面覆盆形器、动物纹彩陶盆、涂朱砂的人面塑残陶器等均为国内同时期遗址中罕见的珍贵文物。

4 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位于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秃尾河北侧山峁上,乃中国已发现龙山晚期至夏朝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经过考古勘探,初步确认这里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近年,在石城墙体内,发现众多石雕,均为砂岩质地,大部分是人面像,也有半身或全身像,其中不乏高鼻深目者。目前,可以初步证实这些人像石雕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5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和岐山两县交界处,总面积约33平方千米,为西周时期的都邑遗址。近年,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终于确定一大一小两座长方形城址。小城位于周原遗址西北部,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大城位于小城东南方向,总面积约520万平方米,为周原遗址的核心部分。在大城东墙的北部,发现了一处城门遗址,外面还有“护城河”环绕,被誉为“西周第一门”。

6 石鼓山西周墓

2012年,在宝鸡市石鼓镇石咀头村,村民开挖房屋地基时,发现几件西周青铜器。随后,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商周墓葬15座,出土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在这处墓地内,普遍发现高领袋足鬲,证实了这里是以高领袋足鬲为代表文化的一支独特人群的墓地。在编号为M4的墓葬中,发现6个独立的壁龛,出土大量的青铜容器,展示了商末周初灿烂的青铜文化。

7梁带村遗址

梁带村遗址位于韩城市昝村镇黄河西岸的台地上,为两周时期芮国高级墓葬群。目前,这里共发现895座墓葬和64座车马坑。其中,编号为M27的墓葬是唯一的“中”字形大墓,有南北两条墓道,总长度达到60米。同时,随葬品数量众多,显示墓主人非凡的政治地位,包括青铜礼乐器、七鼎六簋、八钟十磬、玉戈、璧、琮、璜、圭等,以金腰带佩饰为标志的金器多达48件,乃全国出土金器最多的单个商周墓葬。

8 刘家洼遗址

刘家洼遗址位于渭南市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分布于洛河支流长宁河上游的鲁家河两岸,由居址与墓地构成的聚落,遗址总面积大约3平方千米。目前,这里确认有4处墓地,总共210多座墓葬。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座带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南北走向,东西并排。在这里出土带铭文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到有“芮公”“芮太子”等铭文,推断刘家洼遗址是梁带村遗址之后又一处芮国的都邑遗址。

9 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帝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郊的骊山脚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墓,也是规模最大、埋葬品最丰富的帝陵。从1971年以来,这里发现墓室、墓上建筑、陪葬坑、陪葬墓、陵寝建筑和城垣陵邑等遗迹,并且发掘了兵马俑坑、跽坐俑坑、铜车马坑、动物坑、石铠甲坑、文官俑坑、百戏俑坑等,基本搞清楚秦始皇帝陵陵园的遗存分布范围和内涵。

10渭河桥遗址

2013年1月,在西安市未央区渭河南岸河滩,先后发现两组五座秦汉时期的桥梁遗址,规模巨大,布局完整,排列有序,内涵丰富。其中,四座桥梁位于西席村北侧,正对汉长安城北墙厨城门,被称为“厨城门桥”;一座桥梁位于高庙村北侧,正对汉长安城北墙洛城门,被称为“洛城门桥”。它们不仅是迄今所见最大的秦汉木梁柱桥,也是现今所知同时期世界最大的木构桥梁。

11 西汉帝陵

西汉帝陵共有十一座,被称为“西汉十一陵”。其中,九座帝陵分布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分别位于西安市白鹿塬和少陵塬上。这里陵园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布局严谨,包括帝陵、后陵、陵邑、陪葬墓、丛葬坑等。近年,在西汉帝陵的考古发掘中,出土大量各式各样的陶俑,包括塑衣俑、着衣俑和铠甲俑。这些陶俑高度约为50至60公分,相当于真人身高的三分之一。

12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由宇文恺规划营造。20世纪50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开始对这里进行全面调查和勘探,初步确定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各种遗址的大体范围,对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青龙寺、西明寺、明德门、含光门、东市和西市等重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970年10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两个陶瓮,装满1000多件唐代遗留下来的文物,包括金银器、玉石器、银铤、银板、银饼、钱币和药材等,被称为“何家村窖藏”。

13唐代帝陵

唐代帝陵共有十八座,被称为“唐十八陵”。这些帝陵分布于咸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和渭南市富平县、蒲城县,大多依山为陵,也有堆土为陵。陵园仿照长安城,分为内城和外城,沿着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鹊台、乳台和神道。在陵园外围,还有下宫遗址和陪葬墓区,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节愍太子墓、惠庄太子墓、惠文太子墓、让皇帝惠陵等重要的陪葬墓。

14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吕氏家族墓地位于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北侧,应该是北宋文坛名士吕大临和兄弟吕大忠、吕大防、吕大均等家族成员的墓葬。2005年底,这里的一座古墓被盗,出土大批精美的宋代瓷器。后来,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29座墓葬、围沟和家庙遗址,出土600件级组珍贵的文物,皆为当时日常生活的实用器皿。其中,有24合墓志铭,为研究北宋时期的官制、科考制度、吕氏家族的发展历史等提供了资料。

15耀州窑遗址

耀州窑遗址位于铜川市黄堡镇和陈炉镇周围,兴起于唐代,繁盛于宋代。这里以烧制青瓷闻名于世,代表北方青瓷的最高成就,釉色苍翠,如冰似玉。从1959年开始,对耀州窑遗址进行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唐代至元代的作坊30座和窑炉45座,还有堆料场、晾坯场、堆货场、窖穴等遗迹。耀州窑的瓷器产品主要是碗、盘、杯、缸、钵、瓶、罐、盒、枕等生活用品,盛行刻花器,还有印花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47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1
下一篇2024-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