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幼年丧父的女孩相亲该注意哪些

跟幼年丧父的女孩相亲该注意哪些,第1张

首先注意的一点就是打死也不要谈跟父亲有关系的任何问题,你这是相亲,不是做艺术人生,把人往哭里带属于失败。

其它的其实也没什么,幼年丧父不代表这女孩必然跟其它姑娘有什么本质区别,一切注意点都要在了解中去寻找。

1938年的春节,延安,一场精彩的话剧正在上演。毛泽东在台下观看着,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鼻子一酸,泪水打湿了眼眶。

舞台上,一个约莫7、8岁的小女孩,衣衫破旧,她撕心裂肺地大声哭喊着“妈妈,妈妈……”,她革命的母亲就在刚才被敌人压上了车。在阵阵刺耳的警笛声中,伴随着小姑娘的哭喊声,那位母亲的背影永远消失了。这是话剧《弃儿》里一个很感人的场景,真的让舞台上的小演员演活了。

毛泽东触景生情,他想起了妻子杨开慧的被捕遇害,自己的三个孩子失去母爱,在上海流浪的往事。多年后,小儿子岸龙一直没有找到,……这样的情景怎能不让他心酸难过,他感到对孩子们无比的歉疚,望着台上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毛泽东情不自禁地把她叫下台来,和蔼地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刘思齐”,小女孩看着眼前这个亲切和善的长辈回答道。毛泽东很喜欢刘思齐的演出,让她又演了一遍。

这时,刘思齐的妈妈张文秋走了过来,两个老战友又见面了。1927年的那次会面,又一次浮现在张文秋的眼前。那时24岁的她和30岁的老公刘谦初才结婚三天,毛泽东携同妻子杨开慧见到他们夫妇。老战友相见分外高兴激动,他们愉快地交谈着,气氛非常融洽。

当时,毛泽东已经有了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他笑着祝福这对幸福的新人说:“别人都祝你们早生贵子,我希望你们早生、多生千金。生了女娃,我们就要‘对亲家’,我有3个男娃呐!”,大家都高兴地笑了,谁也没想到这句看似玩笑话后来竟成真的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这十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

杨开慧为革命牺牲了,刘谦初也为革命牺牲了……

1930年3月2日,张文秋在湖北生下美丽可爱的女儿刘思齐,这是她和刘谦初唯一的孩子。

张文秋告诉毛主席,孩子的爸爸刘谦初,1931年在山东牺牲。“思齐”这名字不只是有“见贤思齐”的意思,更是刘谦初为女儿起的,让她记住山东齐鲁大地,这个爸爸妈妈工作过的地方。可惜的是,他至死也没有见过女儿一面。毛主席听了怔了下,强忍着伤痛对刘思齐说:“你愿不愿意做我的义女?我做你的爸爸吧。”又对张文秋说:“这是烈士的后代,要好好照顾她、培养她”。毛泽东从此就把刘思齐认作自己的义女,第二天就把义女接到自己家里,让她经常到家里来玩,他很喜欢这个孩子。

尽管刘思齐经常在毛泽东家里玩,但她和毛岸英初次邂逅,却是刘思齐16岁的时候。1946年,刘思齐16岁,她第一次见到毛岸英。毛岸英给她的第一印象是,一身笔挺的苏式军装,骑着高头大马,很帅气。还说着一口流利的俄语,很有才气。 1948年,18岁的刘思齐,出落的亭亭玉立、端庄大方。她去西柏坡看望母亲,正是在这里她和毛岸英再次相遇了,一个帅气的精神小伙。两人相见恨晚,毛岸英和她有谈不完的话题,他们促膝长谈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毛岸英直率地去向刘思齐表白。刘思齐觉得毛岸英是主席的儿子,留过学,懂俄语、英语,而自己只是初中文化,和他年龄又相差8岁,觉得不太合适,有些顾忌,也就犹豫不决。

毛岸英见状,就对她说:“你的爸爸牺牲了,我的妈妈也牺牲了。你小时候和妈妈一块坐过牢,我8岁也和妈妈坐牢。我们没有差别,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我们是有共同语言的”。刘思齐听了,想到自己在出生前就陪同妈妈坐牢。从未谋面的父亲年仅34岁就离开了自己,1938年又和母亲一块被捕入狱了8年,眼前这位大哥哥经历了和自己一样艰辛充满磨难的童年,一个失去了父爱,一个失去了母爱……。是命运让两颗心交融,相依,放下了顾虑,决定托付终身。他们很自然地相爱了,这样的爱情蕴含着温暖和力量。

刘思齐在西柏坡住了近一个月,花前月下的闲庭信步让刘思齐真正感受到,毛岸英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阳光、善良、热情,忠诚于革命事业,说话幽默妙趣横生,从陕北土话到古典诗词妙语连珠。刘思齐对毛岸英的崇拜油然而生,她决心要永远和他在一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举国欢庆。15天后,毛泽东主持了毛岸英和刘思齐简单而隆重的婚礼。之所以选择建国后结婚,毛岸英说要先国家后个人。国喜、家喜双喜临门,毛家有很多年没办喜事了,毛泽东很高兴,将一件重庆谈判时,穿的黑色大衣作为他们的新婚礼物,他说:“这衣服白天岸英穿着防寒,晚上盖在被子上,这样思齐也有份了。”又说:“爸爸欠你们、欠亲人的太多了,只要你们幸福,我也就别无遗憾了。”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深情地祝福。

结婚一年里,毛岸英大多数时间都在忙工作,他住工厂,去湖南,给苏联大使当翻译……。当他得知美国想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战争狂人麦克阿瑟令美军7万多人在仁川登陆时,朝鲜的安危决定着中国的安危,毛岸英毫不犹豫地提出要去朝作战。毛岸英决心很大,他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当时许多人都表示不同意,毛泽东一家为革命斗争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满门忠烈,大家都劝毛泽东阻止毛岸英去那么危险的地方。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当时,刘思齐得了阑尾炎,在医院刚动过手术。毛岸英怎么舍得让她担心,他决定不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刚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毛岸英就匆匆赶回医院,他照顾刘思齐两天两夜后,又忙着去工作了。一天夜里,他匆匆去了医院,只说自己“要到很远的地方出差,在离开的这段日子,她如果收不到信不要担心,因为交通不便,通讯不便”。他还交代说,要每个星期都去看望爸爸,替他照顾弟弟毛岸青,要刘思齐坚持完成学业,说完就转身离去。新婚刚一周年的她,虽有千般不舍,但她知道丈夫有他的事业,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做妻子的一定要支持他。刘思齐一直把毛岸英送到病房楼门口,可冬天的夜晚太冷了,毛岸英担心妻子受凉就让她回去了。刘思齐依依不舍,非要看着他骑上自行车再回。毛岸英走了几步,突然回过头,他看到妻子一直站在那里目送着自己,他转过身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大步消失在夜色中,高大的背影很坚决。90度的鞠躬,让刘思齐感觉到一丝异样,很不理解,之前出差他从不这样,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告别会是永别。

毛岸英走后,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回忆着,分别那天的情景,冥冥之中她感觉,毛岸英心里一定有事瞒着她,但有些事,她知道是不该问的。

在志愿军总部,毛岸英是彭德怀总司令的俄语翻译。当时的军事顾问是苏联驻朝大使拉佐瓦耶夫,当有新的作战方案和一些问题时,他会和彭老总商议,语言不通交流困难,毛岸英那一口流利的俄语就大大派上了用场。除了翻译外,如有空余时间毛岸英还会兼任秘书,管理彭老总的电报。

1950年11月25日早上9点多钟,不幸悄悄降临在大榆洞志愿军指挥所附近。麦克阿瑟发动成百上千架美军飞机空袭。指挥所里的毛岸英、作战室主任程普和几位指挥人员仍在坚守岗位,他们没有撤到防空洞里。作为作战指挥机关,不管突发情况如何的险恶,都必须要坚守岗位,24小时处理一切作战事务,这是关系到胜负的关键,因此毛岸英一直坚守在这里,并没有躲去防空洞。

美军几十枚凝固汽油弹落在办公室周围,在滚滚烈火中毛岸英牺牲了。同志们在现场找到一个烧焦的表壳,这是毛岸英的岳母送给他的纪念品。毛岸英走了,28岁的大好年华,和母亲杨开慧牺牲在同样的年纪。

彭老总流着眼泪,颤抖着手给毛泽东写电报,他撕了一份又一份,眼前废掉的纸团堆成了小山,一封短短的电报竟写了一个多小时,每个字都很沉重:“今天,志愿军总司令部遭到敌机轰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牺牲。”

彭老总和毛岸英情同父子,毛岸英的牺牲让他瞬间苍老了很多。

秘书收到电报后不忍心拿给主席,他跑去征求周总理的意见后决定暂且瞒下,周总理怕毛主席日夜操劳身体吃不消,怕他悲痛支撑不住。当收到第二份电报时,周总理说:“不要瞒了,总瞒着也不是办法,报告主席吧!”毛主席的秘书叶子龙拿着这两封电报走进毛泽东的办公室。

毛泽东接过电报后,怔住了,看了足有三四分钟。老年丧子,是人生的大悲大忌。身边的人都强忍泪水不哭出声来,没人敢说一句话,很寂静。过了大约3分钟,毛泽东抬起头,没有表情,他眼圈很红布满泪水,却没有流下来,他伸手去兜里掏烟,摸了许久,终于掏出烟盒。双手颤抖着几次都没有抽出一根来,后来终于抽出一支烟,又摸索了一阵却找不到火柴,其实火柴就在他眼前的桌子上……,身边的人流着泪帮他点着烟,他猛吸了几口说:“要打仗总是会死人的,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毛泽东对待自己儿子的牺牲,竟是如此的豁达,众人无声泪流。

毛泽东没让人告诉刘思齐。

他和张文秋一直瞒着女儿,做老人的不忍心让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承受这种痛苦,怕她陷入痛彻心扉的煎熬,另外考虑到她还在读书怕耽误她的学业,两位老人商量着决定替她承受。丧子的痛苦煎炙着毛主席的心,他常常在夜半无人时,拿着儿子的照片哭,警卫员在为他收拾床铺的时候,很多次都发现他的枕头湿了一大片。

刘思齐每个星期都去看望爸爸。毛泽东每看到儿媳都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忍着悲痛,若无其事地陪她唠嗑,讲毛岸英小时候的事,讲家里牺牲了的亲人:讲岸英的叔叔毛泽民、毛泽覃,还有岸英的姑姑毛泽建,岸英的堂弟毛楚雄,还有韶山党支部的毛福轩……,讲开慧妈妈的牺牲,讲她的温柔、善良和坚强。讲到毛岸英他说:“岸英是个好孩子,有思想,能独立思考问题。”

爱有多深牵挂就有多重。

闲暇时间,刘思齐反复回忆着和毛岸英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生活细节里的琐碎与美好伴随她度过孤独的每一天,她日日苦盼他的归来。

她想起岸英常常拉着她的手“去看看爸爸睡了没有”。爸爸卧室外面是餐厅,餐厅门口有一个脚垫,如果脚垫收起来了,就知道爸爸已经睡了,他们就会牵手而回;如果看到脚垫,就知道爸爸还没睡,就会高兴地跑进去和爸爸聊天。每次爸爸看到他们就会很高兴,和他们欢快地侃大山。

一到星期六的晚上,她就和岸英回家看爸爸,这也是和弟弟妹妹岸青和李敏约好了的。一家人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岸英和弟弟妹妹谈话用的是俄语,很流利有一种艺术美,可是刘思齐和爸爸听不懂。爸爸会英语,就用英语插话,不同的语言混杂在一起很滑稽,逗的大家哈哈大笑,院子里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

她常常想起和毛岸英一起陪爸爸散步的情景,爸爸是个软心肠,看见地上的蚂蚁,就会带着他们绕开;发现快被冻死的麻雀,就蹲下去用手抚摸看是否有气息,如有气息就让她和岸英拿到暖和的屋子里救活。

一幕幕甜蜜的瞬间在刘思齐脑海里千回百转,转眼近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志愿军都撤了回来,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英雄们都回来了,唯独不见她的岸英。

不详的预感一次次袭来,她很害怕,决定找爸爸去问个明白。

刘思齐怀着忐忑的心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问道:“爸爸,去朝鲜的人都回来了,为什么岸英不回来?到底出了什么事?”

毛泽东这才把岸英已于两年前牺牲的消息告诉了刘思齐。他说:“孩子,你是烈士的后代,一定要坚强……,岸英不在了”。

刘思齐听到这个消息懵了,感觉整个天都要塌了,眼前的一切再无色彩,她痛不欲生,彻骨的心痛让她感到天旋地转一下子跪倒在沙发前,号啕大哭了许久,可她的岸英离得太远了再也唤不回来了。她不相信这是真的!她的岸英已牺牲2年8个月零18天,她竟毫无察觉。

她知道,最痛苦的人莫过于爸爸了,爱子走了,爸爸要忍着悲伤到极点的心向儿媳隐瞒事实,还要笑着和她聊天,谈论儿子以前的种种。作为孩子的爸爸,该有多难啊,但毛主席真真瞒过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在刘思齐痛彻心扉的大哭声中,毛主席的手在颤抖,满脸泪水。身边的人摸了摸他的手,告诉刘思齐说:“思齐,你别哭了,主席的手都冰凉了。”刘思齐这才回过神来。趴在毛泽东爸的腿上抽噎着说:“爸爸,你别难过,我不哭了”。两情缱绻的红尘眷侣已阴阳两隔,她的苦苦等待已付之东流。

她看到毛泽东的眼直直地看着前面,一句话也没有说。刘思齐不忍心再哭下去,她跟毛泽东握手告别,感受到毛泽东那宽厚温暖的手已变的僵硬冰冷。

以后的日子里,毛泽东总是开导刘思齐说:“娃,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不能因为岸英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人民而牺牲,岸英的牺牲是光荣的……”。刘思齐深深知道毛岸英即使告诉她他要去朝鲜打仗,她也无法挽留住他,因他那颗坚定的心早已飞到战场,他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为了让可怜的儿媳走出阴影,毛主席把刘思齐送进莫斯科大学继续深造。

他挂念孩子出门在外,经常给刘思齐写信,称呼她为“亲爱的思齐儿”、“女儿”、“娃”,像天下众多的父亲对儿女心怀希望,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要争气。

落叶归根,刘思齐想要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她向毛泽东提出:“爸爸,为什么不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我现在连哭他的地方都没有。”毛泽东听了摇了摇头,含泪安慰刘思齐说:“我还是那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还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孩子,你想哭时,就回家来哭吧!”

作为一个父亲谁不愿把儿子的遗体安葬在家乡?但留在朝鲜有更大的意义。毛泽东一直默默地珍藏着毛岸英的遗物:三件衬衫、一顶军帽、一双袜子还有一条毛巾。每一样都被他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箱子里。每当天气晴朗时,他会小心翼翼地地拿出来,在太阳下一件件细细地晾晒。

刘思齐一直都想去看看丈夫长眠的地方,但她又怕,心里很矛盾,她不愿相信丈夫离开了她,她在等候在脑海里那个千回百转的场景:岸英突然有一天会呼喊着她的名字推门而入。

这种思念煎熬了她8年多,1956年的一天,刘思齐向爸爸提出要去为毛岸英扫墓。爸爸说:“好,我赞成。我也想岸英,但我不能去看他。孩子,你是他最亲爱的人,你去最合适,是以烈属的身份扫墓,有几点要求你要记住:不能大张旗鼓,所有一切不要报道;不能惊动朝鲜的党和政府;具体怎么去请军委安排”。毛主席最后还说:“你来回的路费和一切花销,全部由爸爸报销。”

刘思齐和同母异父妹妹、毛岸青的妻子刘邵华、女同志沈同一起,来到朝鲜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一座白色圆形的墓前竖有墓碑,正面为“毛岸英烈士之墓”,墓是1955年秋由大榆洞迁来的。

刘思齐摸着那冰冷的大理石墓碑,眼泪夺眶而出,此时她才猛然意识到,她的岸英是真的离开她走了。她和妹妹邵华跪在墓地放声痛哭,刘思齐声泪俱下,8年多的思念顷刻而出:“岸英,我来看你了,也代爸爸来看你来了,过去这么多年才来,我来晚了……”

临离开墓地时,刘思齐哭泣着在毛岸英的墓地捧了一把土,仔细地用手帕包好,紧紧地握在双手贴近心窝。在她心里,毛岸英是她一生的痛,也是她一生的骄傲!接着她围着整个烈士陵墓缓慢绕行一周,向全体志愿军烈士表示深切的悼念。

对这次扫墓沈同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很满意,他对沈同说:岸英牺牲8年了,思齐年纪也不小了,不能再一个人苦熬了,应该再找个合适的人组建新的家庭。

在毛主席的不断鼓励下,刘思齐终于从失去爱人的阴影中走出来,她完成了大学的全部课程,被分配到军委工程兵某部门工作。

毛主席不忍心刘思齐一直孤独下去,有一天,他对刘思齐说:“岸英已经去世了很久,你还年轻,早点找个人嫁了吧。”

但刘思齐心里一直想着毛岸英,对改嫁的事她坚决不同意,在毛主席苦口婆心的再三劝说:“思齐啊,你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将来老了,也还要个伴儿嘛。老来没伴儿,好凄惶啊!”“我知道你对岸英感情很深。但望门守节,从一而终,这都是封建的东西,岸英不会赞成,爸爸也不会赞成。你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孤苦伶仃地生活,爸爸心里不安,很难过。让爸爸给你找个对象吧!”,刘思齐在爸爸的一次次劝说下最终点了头。

毛主席亲自牵线,1962年2月,刘思齐与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喜结连理。毛主席送上祝福,他挥笔写下两首诗词:《卜算子·咏梅》和《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送给刘思齐作纪念。结婚当天,他让叶子龙送去300元钱陪嫁礼金,让刘思齐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慈爱地对刘思齐打趣说:“以后不要疏远父子之情哟,你不是我的儿媳妇,还是我的女儿嘛!”。刘思齐改名为刘松林,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一切伤心成为过往。

刘思齐婚后生活幸福,有四个子女,2个儿子2个女儿,全部学业有成。她给大儿子起名“杨小英”,就是为了怀念她的岸英。虽然毛岸英牺牲很多年,刘思齐一提起他还是满含热泪,让人为之动容。

刘思齐对毛泽东安排的一切很满足,永远感谢陪伴、鼓励自己走出困境的爸爸。

公公劝年轻的儿媳改嫁,并当成重大心愿促成此事,天下之大, 历史 之久,又有几人呢?可毛主席做到了,他的人格魅力让人感动与敬佩。刘思齐不幸幼年丧父、青年丧夫,但毛主席给予了她世界上最深沉的父爱。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有这位伟大开明的父亲相伴又是多么幸福与幸运!

女生为什么要大叔 从知道恋爱起,就对同龄的男生不感兴趣,要么觉得他们幼稚浅薄,要么就觉得他们没有安全感。初、高中时就对年轻帅气的数学老师有好感,大学时不喜欢本校的男生追,工作了,希望自己能嫁个大自己十岁的“大叔”。我相信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其实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小女子,她们在找恋爱、结婚对象时,不是喜欢同龄男生,而是更钟情玩比自己年龄大不少的“大叔”。 那么,“我们”们可能要问,是“我们”真的爱他,还是他的出现满足了“我们”的某种渴望是“我们”真的崇拜他,还是“我们”潜意识里需要一种安全感的补偿 在这里,探究一个“小”女人爱上“大”男人的原因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深层渴望:也许正因为这方面过于饥渴,“我们”才会陷于偏差;或者,这方面过于欠缺,“我们”才急于找那方面的补偿。 原因一:童年父爱的失落 “我们”的表现: 1 、“我们”看到他时,觉得自己没有父爱的童年得到了补偿。 2、一旦“我们”投入他的怀抱,另一种失落油然而生。 “我们”的经历:出生于幼年丧父,或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者从小父亲给予的关注太少。 心理分析: 由于“我们”在潜意识里一直渴望一个父亲,当“我们”寻找爱情伴侣时,也就很难屏弃自己的原始渴望。又因为,“我们”没有和父亲同处的经验,“我们”对父亲的渴望多半来自于“我们”的幻想,因此,现实中的真人常会偏离“我们”的幻想而让“我们”失望。 假如“我们”看到他时,觉得自己没有父爱的童年得到了补偿,那与其说“我们”找到了爱,不如说“我们”找到了内心缺憾的伴侣。虽说补偿和爱很多时候很相似,但本质上它们不一样:爱是生产,补偿是消费;爱是积极,补偿是消极;爱是给予,补偿是是索取。 爱只有在健康人格中才能变成生产力:“我们”给予我爱,我又因“我们”的爱而产生出更多的爱。相反,若“我们”仅仅只把他当作内心需要的补偿,“我们”就很难不堕入一味“享受”补偿的偏差,以致忘记或忽略给予对方,因为“我们”的人格不健全,“我们”内心缺少爱的力量,如此一来,即使他在一开始很爱“我们”,随着欲望的满足和时间的推移,他对“我们”的爱也难免不流失;同样,“我们”对他的爱也有可能因着年龄和性格的差异而发生裂变。结果,原以为倚着一个长辈般的大叔“我们”从此可以一劳永逸,殊不知,一旦“我们”投入他的怀抱,另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补偿的失落将带给“我们”更大的失望。 行动方案: 1、走出童年的阴影 假如“我们”长期生活在渴望父爱的幻想中,走出童年阴影势在必行。因为,只有走出童年的阴影,“我们”才能面对未来的生活;只有摆脱幻想的困扰,“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喜好,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方面的渴念必然带来另一方面的压抑。也许“我们”和旁人一样需要同龄人的开朗、朝气和热情,那么,忘掉童年的不快吧,一旦“我们”走出童年的阴霾,会发现屋外是一片阳光。 2、不要拒绝同龄的求爱者 在寻爱的道路上,千万不要先入为主,更不要无端自闭,不要以为自己除大叔外不会对同龄人产生感情。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而人只有在异性身上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所以,不要轻易拒绝同龄的求爱者,也许开始“我们”的确没有感觉,一旦打开心门,在与“他”的实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新鲜和乐趣。 原因二:对父亲的感情过于深厚 “我们”的表现: 1、和他在一起,“我们”仿佛回到了随心所欲的童年。 2、只要和他在一起,“我们”才能毫无顾忌地撒娇和任性。 “我们”的经历:从小就被浓厚的父爱包围着。 心理分析: 有时,“我们”对父亲的感情过于深厚,也会造成“我们”日后对大叔的青睐和偏爱。这是因为,漫长的童年旅途中,“我们”习惯了父亲的放纵和娇宠,也习惯了自己对父亲的撒娇和任性,“我们”一味地缱绻在随心所欲的任性里,虽然“我们”的年龄已经进入成年,“我们”的思维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或许“我们”在工作上可以进入社会角色,但在感情上却难以步出童年的世界,一旦“我们”心中萌发了爱的火种,“我们”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把“我们”引向一个和“我们”父亲颇为相似的大叔。 客观地讲,一个年轻女孩和一个大龄男人生活未必不幸福,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有爱,并懂得以真换真,以爱付爱。假如对方对“我们”付出真爱,而“我们”却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完全要他服从“我们”的脉搏,如此不平等的爱恐怕难以维持,甚至“我们”们的关系也会发生冲突或裂变。 行动方案: 1、走出父亲的影响 通常,父爱是对母爱的限制和补充。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爱的温暖,有条件的爱教给孩子爱的分寸。若“我们”的父亲非但未能给“我们”爱的分寸,还对“我们”放纵有余,那么,他对“我们”的娇宠就有可能混淆“我们”爱的价值,剥夺“我们”长大的能力。作为两性关系中的一半,若“我们”心目中的爱只有索取没有给予,在互动的两性关系中,“我们”恐怕很难得到幸福。 2、学习关注他人 有意识地学习关注他人,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狭隘的自我中心。 原因三:和年轻男孩失恋后,寻求大叔的保护 “我们”的表现: 1、“我们”认为只有年长的男人才能给“我们”安全的爱。 2、“我们”知道他待“我们”无可挑剔,可“我们”还是若有所失。 “我们”的经历:曾经被某个年轻男孩深深伤害过,他们或者见异思迁,或者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借口都是“我当时不成熟,只是一时冲动”。 心理分析: 出于报复或是退守,“我们”再也不敢跟那些年轻而不负责任的男孩来往,“我们”说,他们都不成熟,“我们”相信只有真正成熟的男人才能给“我们”安全感,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个几乎可以做“我们”父亲的大叔。 但是经历了失恋的伤痛后,一个执著感情的女孩似乎很容易发展南辕北辙的变迁;从前的“我们”想找一个“我们”爱的人,眼下的“我们”认为找一个爱“我们”的男人更实惠、更合算。如此一来“我们”难免不堕入以利益代替爱情的陷阱,一旦生米煮成熟饭“我们”会发现,尽管他待“我们”无可挑剔,可“我们”还是若有所失。 行动方案: 1、不要带着伤痕找依靠 一段伤情过后,最好不要急于投入恋情。人在身体受伤后需要养伤,人在心理受伤后更需要修养和调节。带着伤痕找依靠并非不能找到,只是,伤痕的疼痛使“我们”易于发生选择误差,潜在的怨恨又使“我们”易于混淆爱的分寸。 尽管受伤的委屈和失衡的痛苦往往需要一种可以暂且疗伤的替代,然而,替代终归不是爱情。待伤痕痊愈后,爱的呼唤还会对“我们”诉说真实的爱恋,与其待到错爱发生后一切措手不及,不如从一开始就让理智成为“我们”的主宰。这样不但不会再次浪费自己,对别人也不会有失公平。 2、爱的真谛不是索取是给予 也许“我们”对大叔的迷恋就在于“我们”不想给予只想索取,果真那样,即使对方甘愿给予,沉湎于被爱的“我们”也不会快乐。爱的快乐不是坐享其成而是辛勤播种的结果。一旦“我们”学会了播种爱,也许大叔的魅力也就减弱了。“我们”要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收取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原因四:多思女孩的爱情梦 “我们”的表现: 1、“我们”对同龄男孩从没有感觉,认为他们浅薄无味。 2、只有大叔的成熟魅力才让“我们”心动。 “我们”的经历:“我们”生性内向、敏感、心事重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为小说和**中塑造出来的成熟男人的形象所倾倒,他们深邃的眼神、神秘的微笑、复杂的过去都对“我们”有着难以言说的吸引力。 心理分析: 西方有这样的统计:一个羸弱、多思的男孩易于爱上一个成熟的大女人。同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年轻女孩,超龄大叔也易于成为她的诱惑。 这是因为,多愁善感往往是多思的产物:没有思不会有愁,没有思更不会有感。问题是,女人的浪漫往往来自于她的自恋,她的自恋又加深了她的浪漫,而她对大叔的迷恋多半就是这种浪漫情怀的产物。 更有甚者,她的痛苦并不在恋爱本身,而在于她并不想发展恋情,却只想保持浪漫。因为,她喜欢暗恋胜于恋爱,她喜欢独享暗恋的甘苦胜于表白。她不过是生活在为自己构筑的梦境里。若她的恋人真的出色倒也无妨,若他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般优秀,她一相情愿的梦想就会破灭,她自己也会因幻想的破灭而备受伤害。 1、走出自恋 自恋的女孩多半都有些忧郁症。她的优点是多思敏感,对生活的感受力强于同龄人,缺点是内心脆弱,害怕现实,她的浪漫带有不同程度的自虐,假如她有幸碰到一个爱她的大叔,她会学会生活,走出自恋;假如她不幸遇到一个玩世不恭的游戏者,她会因失恋的伤情而加深自伤自虐。 如果“我们”是这类女孩,最好能有意识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以使自己的孤独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得以化解,或者“我们”不妨投身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或事业,以便于在更广阔的生活里克服忧郁,感受他人。 2、走出不实际的浪漫 浪漫本身不是坏事,假如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之外还保有适当的浪漫情怀,她的生活就不易生锈,还易于保持生机和乐观。假如她一味缱绻在浪漫里脱离实际,她的生活就不易展开,她自己也会因生活的狭隘而备感孤独和伤害。 然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完全地自闭,或许在梦境里“我们”和他无法幸福,但梦总有醒来的时刻,人总有长大的一天,与其等到那时悔恨过去,不如面对现在,珍惜自己。或许“我们”多思早熟屡屡爱上大叔都不是错,只要“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怎么做,“我们”就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和脉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72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5
下一篇2024-0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