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爱情中最美的样子,叫孙少安和贺秀莲

《平凡的世界》:爱情中最美的样子,叫孙少安和贺秀莲,第1张

年少看《平凡的世界》,因为润叶和少安不能在一起而伤怀,那句“少安哥,我愿一辈子和你好”,是这个温润如玉的姑娘最勇敢的情话。

如今再看《平凡的世界》,却被孙少安和贺秀莲的爱情所打动,这个出身贫寒的姑娘,用一生来诉说她最真情的告白。

“少安哥,你命短,我给你延上。只要你愿意娶我,我就心甘情愿地跟你走,只要是我秀莲愿意,我不嫌穷,谁也不能说啥,这再说了,这穷怕什么,这穷又扎不下根,将来我来帮你家过光景”。

秀莲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孙少安的人生轨迹。让他原本贫穷破败的生活脱胎换骨。

两情相悦的美好,重燃少安的烂包家庭对生活的希望。

不计较得失的付出,把日子经营得风生水起。

一如既往的善良和温暖,编织柴米油盐中最幸福的生活。

那是最平凡的生活,却蕴含弥足珍贵的 情感 ,就像不紧不慢酿造的古酒,只有饱经生活的风雨沧桑,才能品味到韵味悠长的独特醇香。

孙少安在遇见秀莲之前,正经历着人生中一次关键的抉择。那个公家女教师田润叶爱上了他,她几次三番的托少平和奶奶替她传话,说有重要的事和少安谈,然而少安都以地里的活忙抽不开身为借口躲避了。

他心里明白,他和润叶就像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满身汗臭的泥腿把子,一个是光鲜亮丽的公家女教师,如此悬殊的差距,就像金家湾和田家圪隔着一条东拉河一样明确。

为了让润叶死心,为了让父亲孙玉厚安心,他带着生活的新希望,踏上去往山西的相亲路上。

孙少安的理想型,就是一个能吃苦的农村姑娘,能和他一起从无到有创立家业,所以当他看到那个叫秀莲的姑娘时,一下子就认定了她。

而家境略微比少安好的秀莲,尽管目不识丁,却在爱情方面有异于常人的主见。她相信自己的眼光,对这个眉清目秀的庄稼汉子一见倾心,她坚持如果遇见对的人,不仅分文不要彩礼,而且不管对方有多穷,都会跟他走。

秀莲的出现,用勤劳和善良为少安那个烂包的家里注入一线生机和活力。

每个人年少的时候,都会像润叶一样,想要追逐一段奋不顾身的爱情,追随着他的身影,一路春光,一路荆棘,即使是镜花水月,回清倒影,也不舍得放弃。

直到年龄的增长,现实的残酷,才让人对热恋浪漫处处妥协, 合适像一块磨刀石,将那些心里激荡的锋利棱角逐渐磨平,白米饭也在蹉跎岁月里变成了毫不起眼的饭黏子。

所以,像秀莲这样没有文化的女子,却没有将婚姻视为将就着“搭伙”过日子,她敢于摒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心一意渴望嫁给所爱之人,既是一种幸运,又更凸现出,她爱的如此通透,如此坦荡。

有人说过,人生的出场顺序很重要,尽管如此,少安和秀莲,却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从此在这黄土高原里一同奋斗,把苦日子过的活色生香,红红火火,羡煞旁人。

秀莲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女人。

她对孙家那个破墙烂院丝毫不嫌弃,回来的第二天就帮着少安娘做上活了。

没有新房,带着刺鼻气味的生产队饲养室就是秀莲的栖身之所。

新婚之前扯布料,她为了省钱,非让售货员给自己扯最便宜的,给少安扯一身最好的布料做新衣裳。

少安办砖窑欠下一屁股债,是秀莲从娘家借钱帮他填补窟窿,又义无反顾的帮他打理砖窑。

她为心爱的男人付出,照顾他一大家子,把所有的苦和累都扛在肩上,却从未索取过什么。

路遥曾经说过,“真正的爱情不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的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的自我更新的过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奋斗。 ”

曾经我们认为,夫唱妇随是最美好的样子,转眼间却发现,肯为你吃苦的女人,才是幸福婚姻的神助攻。

劳累时,一把擦汗的毛巾,饥饿时,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难过时,一个知冷知热的人,才是生活中最值得庆幸的事。

贺秀莲至始至终,都是一个特别热爱家庭的人。

她对少安好,宁可自己喝稀汤,也要把稠糊糊留给少安。

她对家人好,每天在砖窑里不辞辛苦的干活,节省开支,攒钱给奶奶和妹妹上学花。

论学识,论长相,她都比不上润叶,但是,在过苦日子上,她能读懂少安奋力抵抗贫穷的感同身受, 她对少安的爱情像是一抹热烈的火焰,照亮了生活中的困境和不安。生活的艰辛,将这个烂包的家挖出千疮百孔的窟窿,都被她用勤劳和善良,打上生机勃勃的补丁。

秀莲就像一根蜡烛,无私奉献自己的所有,然后把全部的光亮和温暖都留给了家人。她为家人殚精竭虑的付出,等到家里的光景终于越过越好时,她却不幸患上了肺癌。

有位知名作家说过,“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 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 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

秀莲是一个平凡的女人,没有润叶饱读诗书,也没有田晓霞的随性洒脱,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的妻子,却用她的力量,帮助少安撑起整个家,在这片叫做家的屋檐下,遮风挡雨,三餐四季,柴米油盐,幸福悠长。

看《平凡的世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安,出自苦难农村家庭,一步步挣脱命运的局限性,为自己、为家庭,也为村民们争取到最大的生存利益。

他是家中的长子,与弟弟孙少平不同,他背负着“烂包”家庭沉重的负担,他的所作所为都与他的家庭息息相关,跳出农门这种事他压根都不去想,不是不想,是条件不允许他想。

孙少安最可贵的就是从不抱怨、不责怪,一门心思在最坏的环境中拼命探索生存的希望。

为了让弟弟妹妹安心读书,他早早辍学在家,心甘情愿地过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即使是面对自己青梅竹马的爱情 ,他也审时度势,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心爱的人为他为难,更不能以家庭受到排挤为代价。

孙少安的理性、和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给他的爱情和婚姻也蒙上了现实、理性的色彩。爱情,对于孙少安来说就是一件奢侈品,一件他看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尽管田润叶心心念念他的少安哥,并且主动表白:“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咱们慢慢再说这件事。”

那个时候的孙少安只有23岁,他与润叶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润叶的表白着实让他震惊和兴奋。

但他很快回到现实,即使没有润叶父亲福堂支书的百般阻挠,他也不会答应润叶。因为,他很清楚两个家庭的差距以及两个人的差距,润叶嫁给他只有吃苦的份,答应跟她好,就是把她害了。

不止爱情,对于孙少安来说,自己的婚姻也由不得自己作主,更需要考虑他的家庭,他需要的是跟他一起奋斗、一起吃苦,全力支持他的“队友”,而润叶明摆着不可能做到,她在城里工作,不可能也不忍心让她回到农村跟他一起吃苦,他俩在一起,苦恼将是无尽的。

润叶对于少安来说,就是天上的一轮白月光,心之神往,却无力企及。让润叶吃苦,少安舍不得,这样滚烫的爱情,他没有办法承受。严格来说,孙少安想娶的从来不是润叶这种女人,而是贺秀莲这样的女人。

最初去山西相亲,孙少安只是想借此举让润叶死心,而“不要彩礼”则是让孙少安走出这一步成为可能,因为他家根本就拿不出彩礼。孙少安相中秀莲是基于很现实的想法,身体好、能干、模样也不错,看上去是个能吃苦,会过日子的女子。

换位思考下,如果这事搁在我身上,我肯定会不高兴,因为对方像挑牲口一样的看我,看中的无非是能干活、能吃苦,能跟他过苦日子,跟一头牛壮实有力、耕地一天不会累有什么区别?

说实话,孙少安相中秀莲的初始想法是自私的,但秀莲不同,秀莲的家境不差,也没有指望孙少安能帮衬她发家致富,她很单纯,就是一见钟情地喜欢少安。

当孙少安向她说明自己家里的穷困时,秀莲说:“只要跟你在一起,就是讨饭也没关系。”

孙少安与贺秀莲的婚后生活是和谐的, 这种和谐完全建立在秀莲一心一意的无私付出。对她来说,少安就是她的天,少安高兴了,她就高兴,虽然她的脾气也很倔,但倔都倔在一心委屈自己,就算少安打她,她还是背着少安让自己娘家帮衬。

在孙少安的心里,他的“烂包”家庭永远大过一切,不但他要为这个家庭奉献,连同他的妻子也不能有小家的私心,按现在的话来说,孙少安就是典型的“凤凰男”。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奶奶高兴,让他弟弟妹妹读书,让家里吃上白面馍。秀莲嫁给他真的就是来陪他吃苦的。

他们两个青梅竹马,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耍。少安和润叶上小学还是同桌同学,润叶还会经常偷拿玉米面馍,给挨饿的少安吃。

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上四年级时,年仅十岁的润叶给少安缝裤子,不时扎得他屁股疼。后来少安想起这件事,自己都觉得好笑。

这些童年发生的事情,是那样的纯真美好。如果他们两个就这样发展下去,该有多好!可惜,现实往住不遂人愿。润叶读完中学后,在县城小学当老师。少安因家贫辍学,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当了一队的队长。他们的接触少了很多。

可润叶在被李向前追求感到反感,开始考虑婚姻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人就是少安。

豪无疑问,这就是润叶爱少安的明显标志。润叶在让少平给少安捎话相约后,她为了不让少安拘束,把漂亮的衣服换成了朴素的发白的蓝罩衣,把辫子剪成了短发。她的内心也是紧张不安的。

她一听到少安说起姐夫被劳教的事,就非常热心地带他去找二爸田福军,帮了少安一家一个不小的忙。然后,害羞的她把示爱的小纸条装进信封给了少安。

少安接到润叶的信后,一开始是欣喜的,可他一踏进家门,就清醒地意识到,他和润叶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也爱润叶,可不管是家境,还是工作,抑或是润叶爸爸那儿,他们之间都有着巨大的鸿沟。所以少安之后一直在逃避润叶。而在一次润叶苦等他落空返城时,他又焦急地去追汽车。他的那种痛苦失落,让人感同身受。

这种城乡之间的差异(虽然润叶家也在农村),在八十年代真的太明显了。

在作者路遥的另一部著名小说《人生》中,也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高加林在城乡之间徬徨的困惑和痛苦。

难道说少安是不够勇敢,不够大胆地追求爱吗?不,不是这样的。他有清醒的头脑,他还要对自己的“烂包”家、弟弟妹妹负责,也不愿拖累润叶。

如果少安当年也读完高中有了工作,或者润叶也在农村生活,我想少安和润叶肯定会好好地在一起,过得很开心。

少安一开始被父亲催着去山西见秀莲,他知道和润叶是不可能了,可还是非常痛苦,恍惚了好几天才动身。

谁又能事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呢?

而秀莲模样不错,懂事能干,还不要彩礼,是个很好的女子。少安挺满意,而秀莲也对在庄稼人中拔尖的他一见钟情。这对少安来说,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由此可以看出,刚开始少安是觉得秀莲适合自己,还没有太多的爱意。不过,随着少安和秀莲的长期相处,虽然因为分家等事情闹过别扭,他们还是慢慢有了深厚的感情。

尤其是少安扩建砖厂失败后,几乎要被压力击垮。是秀莲从娘家借回一千多块钱,给工人发工资。她自己也承受着痛苦,还不断地用女性的温柔宽慰少安,终于让少安振作了起来。可爱的秀莲!少安没有看错人。他们的生命和灵魂都融为了一体。

少安和秀莲后来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儿女,本来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可后来还很年轻的秀莲却得了肺癌!天啊,他们两个经历了这么多艰难痛苦,刚过上一点好日子,就又要遭受这样的沉重打击!

平凡的世界概括:这本书主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讲述少年的成长,以及经受生活中的苦难,最终过着平凡却知足的日子。全景式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

全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写1975年初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尊,学习和劳动都好,与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互相爱怜,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又高考落榜,回乡生产。但他并没有消沉,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

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女儿,县城教师润叶是青梅竹马,却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找到了勤劳善良的秀莲,润叶也只得含泪与向前结婚。

这时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田福堂为加强自己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

第二部:写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也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他的女友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他们相约两年后再相会。

润叶远离她不爱的丈夫到团地委工作,引起钟情痴心的丈夫酒后开车致残,润叶受到内疚回到丈夫身边,开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润生也已长大成人,他在异乡与命运坎坷的郝红梅邂逅,终于两人结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运的田福堂,不仅对新时期的变革抵触,同时也为女儿、儿子的婚事窝火,加上病魔缠身,弄得焦头烂额。

第三部:写1982年秋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润叶也生活幸福,生了个胖儿子,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承认,并添了可爱的女儿。

但是祸不单行,少安的妻子秀莲,在欢庆由他家出资两万元扩建的小学会上口吐鲜血,确诊肺癌。晓霞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献身。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但他们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

孙少安和秀莲在一起了。

孙少安的童年女神是田润叶,两个人从小在一起,可谓是青梅竹马。只是田润叶的家庭十分的富足,无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家中的亲戚,都有着绝对的地位以及话语权,什么都不用担忧,可以说完完全全是那个年代的白雪公主。孙少安家却是十分的贫困,吃不饱,穿不暖,结婚都没地方做新房。

少安和贺秀莲是因为一场相亲结合的。两人对彼此都有着好感,而且贺秀莲的性格又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同时也和孙少安一样,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家庭也很普通,也知道生活的艰难。可以说孙少安和贺秀莲在一起,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都是十分地放松,没有一点担心受怕。

小说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孙少安就是其中一个。孙少安是个聪明的孩子。从读高小的时候,学习就一直名列前茅。在即将升初中的时候,由于家里贫穷,需要劳力,让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他向父亲提出了一个要求,参加一次升初中考试。来证明自己不是孬种。

      事实证明少安的学习成绩是非常不错的。书中写道“就这样,他参加了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可是他的读书生涯也结束了。“他从此便心平静气地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并且决心要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

      从这些话句中就可以看出,孙少安是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是一个有骨气的人。读书就要名列前茅,干事就要干出名堂。正因为孙少安是一个有头脑,有理想的年轻人,双水村的百姓才推选他当生产小队的队长。

      从少安去兽医站给牛治病灌药的描写中,我们对少安的人品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小说中是这样写的“他跪在这肮脏的牲口棚里,一条胳膊紧搂着牛脖子,一只手拿一个铁皮长卷筒,在破脸盆里舀一卷筒汤药,然后扳起卧着的牛头,用铁皮卷筒头撬开紧闭的牛牙关,把药强灌下去。

      有时灌呛了,牛给他喷一身。他顾不了这些,尽量不让牛把药糟蹋掉,浑身的劲都使在抱牛脖子的那条胳膊上,两个腿膝盖在牛棚的粪地上拧出了两个深坑,紧张得浑身大汗淋。”

      这段描写,把少安作为农民的淳朴善良,正直无私的个性凸显出来。爱护集体财产,不怕脏和累的高贵品行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润叶向少安表达爱慕之情后少安的反应,就可以准确把握少安的人物形象。少安是一个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真正男子汉。

      他知道自己有多喜欢润叶,他也渴望与润叶共同生活。但是理智战胜了情感。身份的差距是一道坎。一个是吃国家饭的教师,家庭条件富裕。一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境贫寒。

    家庭条件是一道坎。没有合适的住处,还吃不饱肚子。家徒四壁,一穷二白。真挚的情感是一道坎。少安太喜欢润叶了。发自内心的喜欢。他觉得自己不能给润叶带来幸福,如果娶了润叶无疑是害了她。这三道坎,如鲠在喉,让少安痛苦万分,也让他下定决心忍痛割爱,拒绝了润叶的表白。

      长痛不如短痛。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顶天立地男子汉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让人为之动容和赞叹。这里有一段非常感人的话语:“不要这样,亲爱的人!让我们还是像过去那样友爱。我会永远在心间保持对你的温暖的感情,并且像爱妹妹、爱姐姐、爱母亲一样热爱你。原谅我吧……”

      孙少安是一个有志气,心底无私,善解人意,脚踏实地的男子汉。是一个朴实的农民代表形象。

      时间到了1978年,双水村的百姓迎来了农村土地政策的春天,虽然这个政策还是探索性的,许多人都在观望和迷茫,但他给孙少安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吃饱肚子的希望。

少安的生活也出现了转机,大胆地投资,给学校基建工地拉砖,纯挣了2500元,这在当时来说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接着他又投资建起了自己的烧砖窑,把生活的蓝图谋划的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舒心,越过越有奔头。农民的春天终于来到了。

      孙少安的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越来越让人喜欢。少安是一个有担当,顾全大局的男子汉。他的妻子秀莲多次让他分家另过,他放不下老少一家人,拒绝了秀莲的要求。

就凭这一点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照顾年迈的奶奶,不强健的父母,上学的弟弟妹妹,这种感情是伟大而无私的,也是让许多人汗颜的。少安虽是一个农民,但是懂礼节,识大体,是一个铮铮铁汉。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贫穷并没有压垮他们。孙少安办烧砖窑,扩大再生产,用自己的勤劳双手打拼出来一片发家致富的新天地。孙少平不惜在城里打短工,在寻找自己的梦想。兰香在县城读高中,勤奋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改变穷困的面貌。

      兄妹三人,为各自的理想在流汗,在拼搏。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人敬佩。他们淳朴善良的品行让人赞美。生活的家庭我们无法选择,命运却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遇到了好政策,赶上了好机遇,甩开膀子大干吧,辛福的生活就在前头。

      少安投资砖窑挣钱后,村里许多人想到他的砖窑打工挣钱买化肥。他也想帮助大家。在扩大砖窑生产被河南师傅欺骗后,负债累累,不仅欠下了银行的贷款,也欠下了乡亲们的工钱。沉重的打击让少安一蹶不振。遭受了乡亲们的冷嘲热讽。

      后来少安承包了乡上的砖厂,东山再起。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而且还有盈余。他致富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自己掏腰包给学校箍窑洞,让孩子们有了读书的地方。自己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不幸却降临在妻子秀莲的身上。由于常年劳累,秀莲患了肺癌。

      少安虽然高小毕业,读书不多。却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男子汉。在他的心里永远牵挂着奶奶、父母和弟弟妹妹。他为这个家放弃了自己读书的机会,在13岁就帮父亲跳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他也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农民企业家。有创业的胆魄,有创业的头脑。是一代新型农民的形象。他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辛勤付出,在农村也是可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幸福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流血流汗才会浇灌出幸福之花。

      孙少安的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人穷不可以志短。命运是可以通过奋斗来改变的。人活着就应该有点精神,幸福生活靠奋斗,靠打拼。天上不会掉馅饼,贫穷的帽子不会自己掉,要靠辛勤汗水来摘掉。

    平凡的世界里生活着一群不平凡的人。他们淳朴善良,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与贫穷作斗争,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的生活着,就像大漠中的沙柳,抗风沙,耐干旱。是一群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41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2024-0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