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5厘米。结局

秒速5厘米。结局,第1张

应该是第一话樱花抄结束之后就没有再联系了,他们接吻的前后,一切都改变了。因为远野贵树考上了异地的高中——

后来,在第二个故事中,高中生贵树的性格依旧冷淡,却阻止不了高中女生澄田花苗对他的喜欢,他的漠然便是神秘,于大家心目中,贵树君是一个来自遥远地方的人。

花苗一直觉得贵树是温柔的,至少于在下看来那只是冷淡的情绪。射击训练场里认真专注的贵树;和花苗在回家路上安静的贵树;时不时拿出手机发短讯的贵树,很少笑,声音也极为轻柔。以至于花苗曾想:如果贵树君的那些短讯是发给我的就好了。

但可以想象的是贵树的短讯没有输入收件人,他把自己一天的心情、经历全都写成文字,但他不敢、或许已找不到地址发送出去。贵树总是在做梦,或者老是在幻想,他一直陪着明里,一直也是。

到这里故事难免落入俗套,优秀的男孩、爱慕男孩的情窦初开的女孩,殊不知男孩有初恋情人的所在。复杂的三角关系。有人说新海诚的少女恋爱情怀总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不断流露。但须知,明里在第二话里,一直没有出现,她只是活在贵树半梦半醒的生活中。

没错,贵树对花苗的心意全然不知,又或者他在忽视这份情感,也许,他的心已经没有多余的空位留给明里以外的其他人。

是的,,这是一部很现实的动漫**,,人称神作就是在于它很切合现实,,最后贵树没和明里在一起,也没和花苗在一起,,但男主一直是喜欢明里的,,只是自个默默的等待而已,,最后却被抛弃,

现实不可能都那么完美 男女主角生活里有很多不可抗力 比如距离 学习 事业 等等 他们不是不是杨过小龙女等个十几年还会重逢在一起 也不是什么英雄传奇故事的男女主角 他们无法抛开这些问题而在一起

他们只是平凡人 遇到了 错过了 就永远无法再相遇了 这才是真实的

也就是新海诚想要表达的细腻情感 虽然很忧伤失望

但现实就是这样 没有办法

网上的一句名言解释,,梦想永远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就算梦想就算成为现实也是残酷的。把梦想永埋心里!

 《秒速五厘米》观后感

 当你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忽然,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出现在眼帘之中。未及细看,那身影已翩然而过。当你回头,茫茫人海里已无处寻觅,而刚才的邂逅,竟不知是真实存在,还是脑海中的虚幻。猛然间,那个曾经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名字,就这样再次萦绕不去了。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当《秒速五厘米》的最后,当贵树与明理就这样错过,我的脑海里,忽然涌上的,就是这样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回忆。

 哪怕每秒只有五厘米,十三年的漫漫时光,也恰好足够两颗心从紧紧贴近,到变成地球上最遥远的距离——从南极到北极。有人如是解释本片的片名。不知真假,但这种文艺得一塌糊涂的说法,与新海诚在影片中叙述的某种情景无比契合。或许也可以说,从把爱视为生命的全部,到忘记如何去爱一个人,我们的灵魂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慢慢滑落,直至地狱的深渊。

 在另类多如牛毛的日本动画界,叙事平淡温情的新海诚反倒成了另类。每一帧都能拿来当电脑桌面的精美背景是他最大的特色,隽永伤感的音乐为他的影片带来打动人心的力量。人们每每感伤与他笔下人物的离情别绪,在他的作品中一次次的领悟命运的无从抵挡。新海诚从来都不算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但他却有一种力量,让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一下子击中你心中某个最柔软的的地方。

 新海诚笔下的主角,总是刚刚成长到懂得喜欢一个人的滋味。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真正将那些爱恨情仇放在心上,当做头等大事的,往往正是这般年纪。等到年纪再大一些,被花花世界侵袭,许多事就变得不那么在乎了。而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又还由不得自己做主,比如在哪里定居,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未来。

 可曾记得,你在什么时候学会了如何去爱曾经的青葱岁月里,是挥汗如雨的体育课堂上那阳光照样下的惊鸿一瞥,还是闷热教室中那单薄衣裳中的怦然心动多么美好的青春,多么幸福的思恋。风雨兼程,阻隔不了与你见面的冲动,风雪交加,也只为樱花树下,此生初次绽放的爱情之花。

 又可曾记得,你在什么时候遗忘了如何去爱一次次的觥筹交错、灯红酒绿间,一句句言不由衷的虚假对白后,可能,你已经一万次说出我爱你,可真正想让她听见的那个人,却早已经消失在你的生命里,永不回来。

 相濡以沫的梦,敌不过相忘于江湖的现实。

 歌中唱得好,我总会遇见一个什么人,陪我过没了她的人生,成家立业之类的等等。明理之于贵树,或者贵树之于花苗,终究也不过成为了记忆中那段岁月的代名词,同回忆里青春的种种一样,永远的美好下去了。

 《秒速五厘米》观后感

 如此温暖如此纯情简单的动画片,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日本人做的出来。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本片美妙的音乐细腻的画面和简单的初恋故事,最简单的故事反而是最不好说的,但是本片却精彩地说了一个关于初恋的简单故事。 日本人永远的校园情结在本片中再次得到体现。是永恒不变的美丽校园,少女好看的校服短裙,异常好听的上课铃声。这个处于海洋性气候下的国家,这个漂浮于大海上的国家,赋予了他们的校园一种清爽的海洋气息。繁茂的榕树下,是少男少女表白爱意的最好地点。细心的女孩总是会为心爱的男孩子准备一份做的异常可爱的便当,午后是安静的校园阳光会洒满整间教室。最纯美的初恋,最青涩的爱恋,总是在这样的时候开始。日本动画片中的初恋,不仅是能满足观众心灵享受的,更是能从美妙的画面上得到一种最纯粹的视觉享受。

 有别于大家很熟悉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俊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和故事,新海城的作品则来源于最真实的日本市井风貌。在本片中几乎90%的场景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所以,细腻优美的画面来源于,制作团队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仔细观察,对最能表现日本老百姓生活符号的真实采摘,当然也离不开艰苦的绘画工作。无论是布满城市间的高压电线,贯穿于整个日本国的电车,乡间宁静的小路,轻轻飘落的樱花还是等待少女归家的可爱小狗,在新海城的画笔下都是如此的真实质朴,如果不是因为那美丽的画面,我甚至以为我看到的不是动画片而就是真人出演的故事。所以也就越发地能够打动人心。

 《秒速5厘米》共分为三话。第一话《樱花抄》讲述分别一年后男孩与女孩的相见,20分钟里是漫长的旅途,是漫天的大雪。只是为了见女孩明里一面的原野,忍受着寒冷与饥饿,忍受着电车不停地晚点,甚至忍不住地哭出来。13岁的小孩子懂什么是爱情吗,让人心疼的是那漫长的电车之旅和依然在空无一人的车站等待原野的明里。这是一种让成人敬畏的爱情,经历漫长等待的孩子们,在冬天的樱花树下美妙的初吻,是时间给予他们最好的礼物。

 第二话《宇航员》从暗恋原野的女孩子澄田的角度继续述说着原野对明里的思念,非常喜欢澄田这样的女孩子,恍若看到曾经暗恋一个少年时的自己。充满了对自己的怀疑,却倔强着不肯放弃,心里一直想着的是那个男孩却不敢表白。故意地等待只为能恰好遇到他,一起回家的路上,没有说话的安静,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一定要和原野喝同样口味的牛奶的澄田,在新海城的画笔下是成为一个如此可爱的少女,而对于小细节的描绘,甚至只是一大一小的牛奶盒子都可以看到澄田对原野青涩的爱恋。 第三话《秒速五厘米》讲述了长大成人后的三人,澄田依然爱着原野,而明里则与别的男人订婚,每天麻木工作的原野最终在对明里的思念中丢失了自己。成长的代价必然是心与心之间万年的距离,即使心中依然思念爱恋着一个人,却再也没有少年时的勇气,那个为了见心爱女孩一面而穿越了半个日本的男孩,如今已经随着时间消失了。

 本片用一个如此简单的初恋故事表现了复杂的人生,任何一个人必然是经历了年少时的青涩爱情长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我们逐渐丢失了少年时代的纯粹,被各种琐事所烦的成年人,还有谁能够像十几岁时那样谈一场纯粹简单的恋爱呢。 主要以主人公内心独白串起的故事,好像年少时写下的秘密日记,如此能够触动到人们心灵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所以,本片是适合成年人看的。用一种缅怀的姿态去审视年少时的爱情,用一种温情美好的方式去回忆曾经的他或她。仿佛穿越时空般,看到年少时的自己。初恋就如青涩早熟的果实,必定味道青涩透着酸,却最容易被人记住。因为第一次,对于我们来说,永远只有一次而已,所以也就尤显珍贵。

 《秒速五厘米》观后感

 

 飘零着飞舞着的樱花 一季又一季地充斥视线

 曾经年少时手牵手在樱花树下蹦蹦跳跳

 而如今惟有独自漫过樱花雨的雨幕

 不再稚气地撑起粉色小伞

 惟恐满有满肩遍布稚嫩的花瓣

 到了现在 即使落身的花瓣已成点点红英

 已无人问津

 更不会有人温柔地拂去那早逝落红

 但是

 每当回味起豆蔻年华的种种忆想

 一丝痛楚 一丝心酸

 然过去的终是过去

 而现在 你又在天空下的哪片柔土之上

 「樱花抄」

 “你知道樱花下落的时间是多少吗”

 “是5cm/s”

 1/5 s脱离花朵 3/5 s旋舞空中 1/5s触及大地

秒速五厘米

 多么美好的回归,短短1s,可以使人想起曾经,可以使人感动现在,然后泪水开始泛滥,想到感情初绽的书简,延续的短暂,完结的仓促,多么多么美好,虽然有些残酷,但是能够有如此美伦美幻的记忆,那走过的将不只是5cm如此短小的旅途,所以,男,女主角从相识初见到饶床青梅,花了漫漫13年的时间,我相信。这十多年来,彼此的感情不是一弹指一挥就可破坏的。明里正值豆蔻之时,与贵树从小的感情正日益饱和,却无条件的由于父母工作调动去了离贵树遥远的饿鹿儿岛,我们什么也不能说,因为什么也说不了,只能由身为男主角的贵树作出那个他们永久难忘的约定“在车站碰一次面吧。”

 可能,那时他们,都不知道,那个车站,那些脚印,那片雪地,那座小屋,那棵突兀的樱花树,成了他们以后记得彼此的线索,记得彼此的宝物。贵树去见明里,在那已然缺少樱花的寒冬,登上了与明里心灵相汇的列车,承载2人心愿的列车,但是心愿能如此简单就实现,那我们是不是就真的可以不再哭泣,不在悲伤,可是,那并不能够吧~所以,很顺理成章的,但又如当头一棒的大雪阻挡了2人心愿的飞翔,贵树在前不见来人,后不见烟火的原野上停滞了良久。他着急,他愤怒,他字则,我们都看在眼里,却仍然只能看着,此时的明里,盼来了一班又一班列车,却仍旧盼不来有着自己心爱的人的列车,你可还记得,他们仅有哦3岁,这般执着,这班坚臻,是否某些成年人该自叹不如感动贵树进入候车室,安静拥着痛苦的明里,任由她哭仪的时间,2个人,围坐在火炉旁,渐渐温暖雪的寒冷,心的寒冷。然后,他们就离开了那个候车室吧,去了一个废弃的小屋,在雪地上印下条件们相互和谐的足迹,直到那棵尚被冰冷包裹的樱花树,2个人都知道那树,那花意味着什么,那是儿时记忆,记忆牵引了2个人的视线,目光交汇,逐渐缩短,引上彼此最初的一吻,同时,也是最真的一吻。他喜欢她,她喜欢他,2人蜷缩在那间小屋依偎着过饿他们冰天雪地里最不冷的一晚,挡在他们面前的的确是巨大无比的人生,以后就再也不能相见,可就算那样又如何他们曾经是在一起的吧~曾经在一起了十多年吧,虽然在此时要分道扬镳,但,她在他内心最深处,他亦在她灵魂最深处。

 车站一别,明里与贵树就只能靠2部手机维系彼此的联系,贵树之后就认识了花苗,她遇见他,初见就暗许芳心,殊不知在接下来的时光里,芳心一许竟许了几年之久,直到面临毕业,择校之时,每天放学的同路,感情愈酿愈深,越酿越浓,对于花苗来说,贵树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花苗的目标就是贵树!不论上一感情还是人生,她每天迎着天边第一道曙光冲浪,不断尝试告白,又不断放弃,对于她来说,贵树就如曙光一般的存在,在最后一次告白放弃之后,她明白,他跟她终究是朝不同方向进军的人,她知道了自己以后的路。到了毕业,还是分开了,贵树也成了一个只写短信而不发的人,手机里的短信保存的有很多,那发出去的呢又有多少,也许,就是这个时候,他与明里渐渐失去联系,渐渐将彼此的感情埋进里心底。

 视角又转到了已经工作的贵树身上,切入了正题「秒速五厘米」,稍微有点黑色幽默的是,「秒速五厘米」也如标题一样的短暂,成熟了的贵树,依旧有着仰慕他的女生,而明里,右手无名指上已有了她与另一个他永久的誓约。他与她阔别重逢在铁道上,擦肩而过,一下子拉起的回忆,那车站,那小屋,那棵樱花树,纵然事隔多年,但他们共有的是深藏在心底的宝物,依旧被他们打开回味,流泪。

 秒速,时间的流失;五厘米,时间的痕迹。

 那些过往,多么多么真实,多么多么美好,至此完美的划上句号。

 《秒速五厘米》观后感

 当你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忽然,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出现在眼帘之中。未及细看,那身影已翩然而过。当你回头,茫茫人海里已无处寻觅,而刚才的邂逅,竟不知是真实存在,还是脑海中的虚幻。猛然间,那个曾经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名字,就这样再次萦绕不去了。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当《秒速五厘米》的最后,当贵树与明理就这样错过,我的脑海里,忽然涌上的,就是这样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回忆。

 哪怕每秒只有五厘米,十三年的漫漫时光,也恰好足够两颗心从紧紧贴近,到变成地球上最遥远的距离——从南极到北极。有人如是解释本片的片名。不知真假,但这种文艺得一塌糊涂的说法,与新海诚在影片中叙述的某种情景无比契合。或许也可以说,从把爱视为生命的全部,到忘记如何去爱一个人,我们的灵魂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慢慢滑落,直至地狱的深渊。

 在另类多如牛毛的日本动画界,叙事平淡温情的新海诚反倒成了另类。每一帧都能拿来当电脑桌面的精美背景是他最大的特色,隽永伤感的音乐为他的影片带来打动人心的力量。人们每每感伤与他笔下人物的离情别绪,在他的作品中一次次的领悟命运的无从抵挡。新海诚从来都不算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但他却有一种力量,让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一下子击中你心中某个最柔软的的地方。

 新海诚笔下的主角,总是刚刚成长到懂得喜欢一个人的滋味。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真正将那些爱恨情仇放在心上,当做头等大事的,往往正是这般年纪。等到年纪再大一些,被花花世界侵袭,许多事就变得不那么在乎了。而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又还由不得自己做主,比如在哪里定居,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未来。

 比如,爱上什么人。

 可曾记得,你在什么时候学会了如何去爱曾经的青葱岁月里,是挥汗如雨的体育课堂上那阳光照样下的惊鸿一瞥,还是闷热教室中那单薄衣裳中的怦然心动多么美好的青春,多么幸福的思恋。风雨兼程,阻隔不了与你见面的冲动,风雪交加,也只为樱花树下,此生初次绽放的爱情之花。

 又可曾记得,你在什么时候遗忘了如何去爱一次次的觥筹交错、灯红酒绿间,一句句言不由衷的虚假对白后,可能,你已经一万次说出我爱你,可真正想让她听见的那个人,却早已经消失在你的生命里,永不回来。

 相濡以沫的梦,敌不过相忘于江湖的现实。

不是,从新海诚的小说中可得知眼镜女是他在大学交的第三个女友,叫做水野。不过最后还是分开了。

提示:

第二集中橙天花苗,是中学二年级的第一天,澄田花苗看到从东京转校过来的远野贵树时就已经喜欢上他。

第三集中,贵树在春天来临前辞职,虽然已经有了女友水野,但是 经过铁路平行道时,与迎面而来的女子擦肩而过的瞬间,猛然想起那是多年未见的明里。

这样的结局,从第一话到第三话的纵向时间轴将贵树从高中到工作后的变迁串联在一起,时代的变化带动人物性格和生活的变化,将少年时懵懂得让人侧目的爱情和最终一声叹息的不完美结局糅合在一起,显得真切自然,也传递出了影片中“距离”的主题。

参考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O-JwbK8Sx41Vn4ZX462xanhzUw3fevJ6ord6kKoH8ZK3dMhCXef-ArKFRcP3v5q56C_dzwP9EXY2Myh4HmK3VjUzOsvLZ7_stq6BXvFQHrdoBee3DfM_fuaNHksggAgREmryZ1s-RMsEVAMkFQ1MhaZXTz-NNQtiD76AE4PacS6-qX2xt6DiuIet8bYHtII

  很高兴你也中毒了O(∩_∩)O~

  对于你的问题我很想解释,但感觉我的这种体会又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总之多看几遍就会有深刻体会的,每看一遍都有不同体会的,这是我的感受

  对于新海诚写的小说也看看吧,会有一些补充内容的,如明里在火车站和贵树相遇时写的信的内容,明里要结婚时的感受,等等,对于理解秒速很有帮助的,如果你没有的话,补充一下邮箱,我可以发给你

  顺便附上我很喜欢的一个影评,分析的很透彻的说O(∩_∩)O~

  偶尔在百度贴吧里闲逛,在几个宫崎骏作品的贴吧里看到人推荐这部作品,但一直没有看,心说黄山归来不看岳。宫大师的作品全部过了几十遍,再看其他的生活化动漫有些浪费时间。下载后放在硬盘里大概2个月了才翻出来,第一遍没仔细看,聊着qq,中间离开座位几分钟,但看完了最后,心中一片茫然,脑中一片空白。大概呆了快半分钟才回过味来,然后马上重播。从此欲罢不能,一遍遍的重新播放,从中午12店开始,看到3点多,下午上班迟到差点被抓。晚上回来吃完饭继续温习,心中的问题越看越多,虽然说看一遍就基本明白影片讲述的是时间与距离和人的成长,但这部作品让我仍然忍不住重温了多遍,估计已经超过20遍了吧,记不清了。日本的动漫向来注重细节。该片也不例外,一遍遍下来细节挖掘了很多,心里建立了自己对影片的看法,然后上贴吧疯狂翻帖子,累得两眼发直,又翻了几次官网论坛,然后马上下了新海诚其他的片子通宵达旦,终有所得。

  明里和贵树的爱情从那个吻正式开始,到两人各自说起的那个梦正式结束。很遗憾,新娘结婚了,新郎不是我。这是结局,不过是作者安排的结局,有人说很现实,有人反对,说如果如果结局就会不同。我想这正是新海诚想要告诉我们的,把这些如果放在自己的现在来用,不是对着无法补救的过去指指点点。第一次游泳,第一次滑冰,第一次爱人,有谁生来就是样样专家。世界上没多少人能够第一次恋爱就能有结果,我们一开始都不懂如何去爱人,慢慢的学习如何爱人,学习爱的技巧,但这期间难免有所遗憾。初恋最美,因为它不会老,初恋的她会一直活在你的回忆里,永远是你初恋时候的样子。你无法想象她如今现实中的样子,如果你不幸见到了,你的梦,最美的梦就碎了。但是初恋最难,爱的棱角常常会戳伤相互的心。等到磨平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无法相互靠近了。初恋情人是与你一同打开通往幸福大门的人,她让你知道了什么是爱,她为你引路,促使你学习,督促你进步,你们也许会一起到达幸福的彼岸,也许不能。她带领你走进了门里,有人一直停留在她身边,在她离去的时候黯然神伤,停步不前;有人找到新的伙伴继续前进,追求幸福。得到幸福的人,当你幸福的时候记得感谢为你打开这扇门的人。

  下面说说本闲人对影片的一些看法和想法,有无不妥请方便指出,大家交流,谢谢先!(看完第三十遍写的)

  参考的其他影片《岁月的童话》《i‘s》《侧耳倾听》以及高桥留美子短篇集里《日归之梦》

  在星之声里我是一个旁观者,见证一段美妙的爱情,而在秒速5厘米里,我忽然很理解那句成语:感同身受。

  影片的开头

  放学中的两个小朋友闲聊着回家,明里无征兆的跑起来,在横栏落下前跑过铁道,跟着跑过来的贵树被拦在铁道另一侧。那个小女孩美美地撑伞转个圈:“贵树,明年也能一起看樱花就好了。列车奔驰而过,阻断了两人。

  明里和贵树,相似的经历,就好像两条被海浪推到岸上的鱼,相互扶持,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让他们走在一起,有了共同语言,随着后来明里定居在岩舟,贵树定居种子岛,可以想象他们间的语言会越来越少,因为他们都离开了当时在一起的地方,习惯了各自的生活。两人后来都到了东京,但是境遇不同,贵树渐渐迷失了自己的目标。而明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贵树最终回到了自己目标的起点-他们一起上过的小学附近。两人在铁道边上再次相逢,秒速5厘米是樱花散落的速度,我以秒速5厘米与你相逢,相逢过后呢?一开始距离就隔断了我们,当我们拥有了跨越距离的能力,时间将距离无限放大。我们依然牵挂着对方,但不意味我们如今要在一起,各有各自的生活,各有各自的幸福,只有那份美好的回忆是两人共同的。

  明里是个聪明早熟的小孩,常随家人工作迁移而转学的她对于是否一直能和贵树在一起是很有怀疑的,两个人中间奔驰的列车意味着距离:两个本来走在一起的少年陡然隔开的距离。(最后的结尾处,依然是这辆列车隔断了两人。真是有讽刺意味:连接遥远距离的列车居然隔断了近在咫尺的两个人,新海诚是否想表现出现实的无奈?)

  明里是积极的,她抢先跑过铁道,在一侧等待另一侧追来的贵树,贵树升入中学后,又是她率先写信给贵树,联系起两个距离变长的少年,严冬的樱花树下又是她提起过去的回忆让两人在冬天里感到春天的樱花飞舞。也是她先紧紧抱住了贵树,在结局,是她先得到了幸福,而贵树还在寻找。

  明里又是感性的,能执着坐在候车室里等待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的贵树,影片没有镜头描述这一段,关于明里在列车晚点的那段时间内的心理,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比较容易感受,我们只能通过贵树的感觉来猜测,彷徨啊!作者用了速度来做标题,火车前行的速度缓慢得让人焦躁,使人感受到两个人想拉近距离迫切心情。

  第一集里,搬家前,贵树要去找明里,第一次前往这么远的陌生地方,他详细的做了计划,然后匆匆出发,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注意到开始下雪了,因为雪大而出现的列车严重晚点,可以看成是两人努力拉近彼此距离的艰辛,也可以看出两个人对现实困难的估计不足,你还能指望十三岁的小孩面面俱到吗?在前往岩舟途中有一个镜头,贵树站在电车门口,当下车的人走完后,他没有看到身后有个老人抱着肩膀冷得发抖,贵树还不懂得怎么去照顾他人,怎么去爱他人。他回忆明里打电话告诉他要搬家的消息,那个小贵树让人觉得自私。回想当年的我们,贵树和那时的我们有守护爱情的能力吗?贵树的经济是个很大的问题,从那张潦草的线路图上一个计算费用算式就可以看出来了,十三岁的贵树没钱,还记得他把信弄丢的那一幕吗?饥渴难耐的他在贩卖机前犹豫了很久才决定买一罐热饮。结果

  贵树和明里都知道如果贵树搬到了新的地方-鹿儿岛,他们间的距离将会比现在更遥远,到那时,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两个人不可能再见面了。大家看看日本的列车线路地图,看看种子岛在哪里就知道了。在离开东京前,贵树要去见明里,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明里之所以等待也是不想让自己有遗憾。年幼的两个人不懂得如何去爱,但都想告诉对方自己的心意。可距离是他们无法跨越的鸿沟。

  飘雪的樱花树下,第一次接吻,那一瞬间,仿佛得到了心灵和灵魂的存在之所,仿佛看到了永恒,仿佛把这十三年全部的自己都给了对方,这之后的瞬间却如此悲伤,可是明里的温暖与灵魂,他该如何去珍藏,又能带到何方呢?此后他们无法永远在一起,阻挡他们的是巨大无比的人生,隔离他们的是浩瀚无垠的时间,谁也无能为力。

  但最后束缚我的这些不安也慢慢融化,剩下的只有明里那柔软的唇间所带来的触感。

  这一集最后,贵树没有告诉明里他弄丢信的事情,在回去的车上望着远方希望拥有守护她的力量。而明里也没有拿出那封信,她也知道两人未来不容乐观,一阵犹豫后,向他祝福:“贵树,你一定会顺利的,绝对。”回想她写给贵树的信:“贵树同学也肯定慢慢的变化着吧?”他们都在变化。都不想留下遗憾的两个少年最终还是没能做到,他们都太为对方着想了。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两个年幼的人纯真的感情,处处为对方着想的一个个细节,(明里送别时不希望成为贵树的负担,但也不希望两人从此告别的矛盾心理,贵树在车上希望明里继续等他,但又有她只要平安回去就好的矛盾想法。)两个人在一年后终于相逢,他们无视一切现实的困难,浓浓的情意化为在冰天雪地的农舍里互述衷肠的一个夜晚。第一集描述的美好反而让人为全片最后5分钟的现实感到无限感伤。新海城在这一集里极力描述了贵树为了见到明里一路上所经历的艰辛和心里的焦躁,不安,暗线就是让人感受明里在候车室等候的心情。而两人最后相聚的时刻却表现得很少,让人感觉这份短暂相聚的美好时光弥足珍贵。

  从列车开走的那刻开始,他们之间那根连在一起的红线就已经承受不起距离的压力拉断了。只是他们的距离太远了,远得看不清线的另一端是否还有人紧握着。影片的最后当那两辆列车在他们中间飞驰而过的时候,我分明感到那就是距离了。列车碾碎了系着相思的红线,隔着列车他们谁都看不见对方,等列车开走,贵树依然停留,而明里却已经走了。

  飘满天空,铺高大地的雪,孤独的苍茫大地可以看作是对于两个人感情状况的描写,看着两个人在雪夜的路上踩出两条寂寞的足迹,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才能互相取暖。那棵在想象里春花飞舞的樱花树美好而不切实际。预示着两人美好愿望只能在梦里实现,也预示现实终会有遗憾。

  第一集里,贵树从明里写给他的信里感觉她还是孤身一人,第一集里有一个明里背着书包独自在路上行走的的画面。小学时候我常常搬家,转学也成了习惯,我能了解她新到一个陌生环境的不安,以及难以融入环境的失落,这种不安和当年对贵树的特别好感促使她半年后给有过相同经历的贵树写信,对于寂寞的明里,曾经在一起的贵树,这时成了她的寄托。在现实中不尽如人意的她,曾经在东京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了她的美好回忆,就连东京讨厌的夏天在回忆里也变得可爱。在后来的信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明里的变化,她开始渐渐融入自己现在的生活,可以想象,她和贵树的共同经历将慢慢变成回忆。因为那已经不再是她的生活了。

  闪回的镜头里,贵树转学后,他们的联系渐渐淡了,贵树来到种子岛后,就没有再转学,明里也一直生活在岩舟。中间隔了半个日本的距离,他们的生活开始不同。明里当初会写信给贵树是因为贵树和他有一段共同的生活而且大家可以看到贵树在明里面前一直是一个保护者的角色,还记得他们在候车室里说过的那句话吗?“都回不去了。”当贵树离开了东京,他们生活中唯一的共同都没有了,他们之间没有了交集。最后的镜头闪回里,新海城只用了一共四个镜头来表现时间冲淡感情的过程。收信的欢喜到提笔写完称呼写不出一句话给对方,再收不到对方来信的失望,感情慢慢的淡了却不愿意放弃回忆中的美好,没有把握身边的幸福,高中时期都是寂寞的。(最后歌曲里,独自在教室里看樱花镜头)

  第二集里贵树梦中的那个少女一直看不清脸,直到最后花苗明白了贵树心中没有她的位置,才显出明里的样子。高中的贵树只有在梦里才能与明里在一起,但在一起又看不清对方,是啊,他们最近的印象也只是国中时候的那次相见。很久没见了!当初的那些身心上的相似如今是否还在,贵树明白却不愿意承认。只愿意活在自己的梦里。最后在贵树的梦里。那第一次看清的明里的脸也许是花苗的祝福吧。

  影片的最后他们的相逢就是全剧的缩影:两个人从不同的方向走向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转学到东京)。

  相逢(在东京一起生活的时期)。

  擦肩而过(先后转学离开东京)

  驻足回首。(遥远距离的爱恋相思)

  中间隔着无法逾越的障碍,看不清对方。(两人在对方视线不及的地方随着时间转变而成长)

  当中间没有阻隔的时候,却发现那个人不在了。(对彼此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当时。长成后的对方已经不是我的初恋情人)

  贵树的三个表情都包含着几种混杂一起的情绪,一开始的带一点惊异和被落下的失落,后来是释然和放下包袱的轻松交杂着经历过现实生活的平静。贵树转身离开时嘴角那一丝若隐若现的微笑我就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了。

  许多看过影片的人会认为贵树已经看到明里如今的幸福这才放下过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但我想说贵树在这之前已经放下了过去的包袱。作者在这一集里有足够的提示:在片头,两人十四年后相逢前,贵树的脸没有躲在阴影里,而整个第三集里,注重细节的人可以看到:从明里回娘家准备婚礼,贵树不接水野的电话,那正好是2007年的平安夜,水野在等待他的镜头里出现一祯画面:手机显示的时间是1月21日,到后来贵树受到水野发给他的短信的时间是2月2日,这些镜头里,贵树的脸从来都是躲在黑暗,阴影和夜晚里。而镜头转到了他的工作计划板上,我们可以看到3月份的计划上,正好红笔划在4日这天,影片毫不吝啬的把阳光洒在贵树的脸上,这些镜头的暗示很明显都说明了贵树的状况。

  在第三集里包括最后歌曲响起的那组镜头,其实都发生在5个时间段内,一些是发生在他们高中毕业之前,有一些是发生在2007年12月24日,明里从娘家回到东京的那天。有一些是发生在2008年1月21日,还有一些是发生在2008年2月2日的事情。

  昨晚做了一个梦

  非常遥远的梦

  梦里的我们还都只十三岁

  那里是一片被白雪掩盖的辽阔田园

  只能从远处看到些许的灯光

  刚刚积起的雪地上 只留下了我们俩的脚印 就这样……

  约个时间,我们再去赏樱花

  我和他 毫不犹豫地……

  这么想着

  看到了2月2日下雪的夜晚,贵树走在路上,抬头望见两只飞鸟在雪中齐飞。(暗示明里结婚了)

  看到十三岁相见后,中学的两人走在不同的路上,看着樱花树盛开。

  看到明里提起笔只写了开头:远野贵树同学,然后再也写不下去。

  看到贵树坐在田野的草地上,发着没有收件人的短信。回想起雪中的那个吻,白雪皑皑的原野。

  看到穿中学生校服的明里雨中笑着跑向邮箱,将收到的信贴近胸前。看到贵树打开邮箱的笑脸。一闪而过后,切换来的镜头是看到空邮箱后,贵树的失望。(几个短暂的镜头就表现了时间把人的距离由近到远的漫长过程。)

  看到身边都有个陪伴的两人路过邮箱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瞥了一眼。

  看到远野在高处眺望远方。而明里在等待列车的车站里看书。两人的生活已经不同了。

  看到贵树在斑马线上,明里在电梯上,两人都转头看了看。

  看到了种子岛上的海浪,海浪上的帆板,花苗已经折成飞机在空中滑翔的志愿书,仰面浮在海面上的花苗

  看到了明里的毕业,看到了离开种子岛的贵树,看到了送别的花苗。

  看到了花苗独自骑车在回家的路上。

  看到了贵树在高楼下仰望,想起了种子岛上那火箭发射的情景

  看到了黑夜中的东京,行驶中的列车,快速行走的贵树,电脑前的贵树,黯淡的灯光下,皱紧的眉头。

  看到了明里在下雪的车站等待时看书。(她一直在等待)

  镜头一直切换展示许多不同的日常的场景后

  看到了水野独自回家,等待贵树的电话,1月21日,而贵树在酒吧,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两人背对背睡在一张床上

  看到了圣诞夜里的明里与来接他的未婚夫一起回家。(这里的等待很短暂,让我想起了她十三岁在岩舟候车室的等待)

  看到了贵树放下酒杯,走在下雪的天桥上,脸色阴沉,镜头闪过明里笑着依靠着某人的肩头,

  看到了国中的贵树在飞驰的列车上看到车站里有个长发的身影与明里相似

  看到了高中时代的贵树独自骑车在黄昏的路上,望见海滩上一个长发女子,看不清脸,是明里吗?还是幻觉?

  又是几个城市场景的切换后 脸色阴沉的贵树走在下雪的街上

  看到那只最早在第一集里出现的鸟,飞向天空,十三岁在去见明里的路上的贵树,奔跑在下雪的原野里十三岁的明里(那条围巾与第一集里明里在候车室里带的一样花纹),奔跑中明里脸上的红晕

  看到两人都坐在相隔千里的教室里,独自看着樱花飘落。

  看到国中的贵树走在路上,看着公用电话厅,相聚那天晚上一样装扮的明里站在邮箱前,电话按钮的特写。明里手握话筒,(看装扮是成年明里)

  看到了国中时候的贵树收到明里第一封信时候的画面,明里看收件箱,明里没送出去的那封信特写,

  闪过的镜头里,明里在写信,明里手里的手机,明里一样写没保存的短信。

  镜头转回两个人独自坐在教室里看樱花的场景

  回到2008年3月4日,樱花瓣飘到两人的手中,抽烟的贵树,无名指上带着戒指的明里。

  铁轨前等待的明里,天桥上沐浴在阳光里的行走中的贵树,奔驰中的列车

  分别是两个人看樱花的特写。

  看到了十三岁的明里在候车厅等待时候写那封没送出去的信,(第一句:喜欢贵树后面就不知道了。)明里脸上的一丝红晕。切换镜头到贵树正在写那封被风吹走的信。第一集里送别的场景,看到在那封信后面明里加了一句话:“你 一定会顺利的。”笔正在划上句号。

  镜头切回影片最开始的地方(根据画面左边的那个大楼推断,这地方离前几个镜头里明里等待列车通过的地方很近)。原本非常茂密的几课樱花树只剩下了一棵。贵树正在从回忆的道路上走出来,走向影片开头的那个铁道,明里带戒指的手一个特写,这次是右手,(难道日本的成婚女子要两手都带戒指吗)然后是明里的脚部特写。(一双很漂亮的凉鞋,与她其他任何场景的鞋子都不一样)然后两个人相遇了……

  影片将十四年间彼此的光阴浓缩成最后的几分钟,再凝聚在最后几个镜头里,想象一下吧,十四年的光阴在几分钟内从我们眼前流过,十四年积累的情感让我们在几分钟内消化。时间能够冲淡一切,但看着影片的我们正好欠缺。所以各个年龄层的同好看完后的理解是不同的:年龄较小的可能直接可以宣泄出来,年龄较长的可能觉得**里的很多东西堵在心里,年龄更长的会叹口气,因为时间已经冲淡了过去。

  所有的如今,所有的未来,都会成为过去,悲伤的,欢乐的,都将成为记忆中一幅幅回忆的画面,当我们不时回首的时候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来阅读它们呢?每个人都有过去,但一切都过去了。

  当我用一祯一祯慢进看完后整理时发现没有一个镜头是大学时候的,在他们心中对方的印象完全停留在中学时代。在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 歌声中,影片讲述了发生在前两集小故事背后没有诉说的一点一滴,心一阵阵的颤抖,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都会深有体会,我们进入社会时抱有的那份理想、纯真、期望是如何被现实一点一点压在心里深处的。我一直以为那些东西被自己抛弃或者遗忘了,但在第一次看这影片的时候,结尾让我心酸的感觉提醒我,它们还在,在我已经很久没有触及的灵魂深处,曾经的记忆不可磨灭。看完**还能哭出来的人是幸福的,我哭不出来,我相信和贵树年龄相仿的人也不会哭。贵树那些一直藏在暗处的镜头和他的独白,或许与爱情无关,我相信很多人能理解,但我相信只有相同经历的人才能完全明白,我有过这种经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也许就是现代社会的悲哀。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要得到一些东西就要失去一些东西?

  日本民族是内向的民族,他们都没有向对方吐露自己的爱。接吻,拥抱,一起度过的夜晚,即使一切的行动证明了她们是彼此深爱的,但没有真真切切的确认,总会心存失望和疑虑的。感情就是这么让人琢磨不透。不得不说他们没有将信交给对方是种遗憾,虽然这种选择更真实,但这种遗憾让最后那一点渺茫的希望不复存在。(爱情是非常伟大的,无法想象爱情会对结局有多大的改变。)明里结婚前收拾旧物,发现了那封没有交给贵树的信,在最后闪回的一个镜头里,我看到她在那张信纸上新添了一句话,就是13岁那年她送别贵树的那句祝福:“你一定会顺利的。”很不好意思的跟大家说,这个镜头,我大概重复看了有20多遍,直到那画面在脑海里成了永恒。心中感慨万千却无语。秒速5厘米,既有时间,又有距离。设身处地的想,我们处在他们的位置,也许会是同样的选择吧。当初恋情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眼睛头也不敢回。贵树和明里不再年幼了,时间和距离将他们懵懂的爱情化成了淡淡的牵挂,不是不想对方。让彼此美好的印象不在现实中慢慢变淡,而永远在两人共同的回忆中永存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在第三集里,明里回东京的车上看书,正好那本书翻到了结尾。在闪回的镜头里,她手里一直有本书。这集的开头就告诉了我们她和贵树故事已经结束了。贵树在店里看到一本杂志-种子岛发射的探测器到达,1999年-2008年。9年时间,探测器到达了目的地。他是否想起了自己当初的目标:希望拥有守护她的力量。可是如今的她已经不需要你守护了!

  越来越快的生活速度乘以永恒的时间,距离越来越大。

  樱花花瓣飘落的速度每秒5厘米,如果与你分离的速度与此相同,那么在十三岁那次与你相聚后,今天虽然只隔着铁轨,我们之间的距离是22075200米。(005米×3600×24×365×14)

  《秒速5厘米》一首接近近完美的青春葬歌,对美好青春的深深眷恋,告别青春的无言伤感。即使没有与男女主人公同样的经历,但这份心思对与贵树年龄相仿的人是相同的,对于即将二十六岁的我来说,看见贵树,仿佛看见自己。醉过方知酒浓,当青春只在回忆的梦里出现时,方能体会它的美好。或许青春不是仅只有美好,但在我们的记忆里它的一切包括遗憾和悔恨等等,都成了我们怀念它的理由。看完《秒速5厘米》,之所以流泪,因为青春,之所以无泪,因为青春流逝而去。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份心情已经离我远去,但天凉好个秋的境界离我依然遥远。

  2007年12月24日,明里说她昨晚做了个梦,一个遥远的梦。2008年2月2日,贵树说他昨晚做了个梦,一个遥远的梦。当他们说起这个梦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放下了。影片讲述的或许是一个从少年的执着到成年的放手这么一个过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少年令人彭湃的热情。成年人懂得放手,不仅因为这是成人世界的规则,更因为这是爱人的技巧。少年人当然也懂得爱,但懂得如何去爱却是成年人的标志。成人的感情不再绚丽,但踏出的每一个脚步都坚定的踩在幸福这块基石上,正因为放下了,所以当3月4日,樱花盛开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去实现十三岁的约定,他们来到同一个地方,观赏同一棵樱花树,回想同一份记忆,虽然不是肩并肩,虽然来自不同的方向,虽然不是一样的距离,但是我们实现了我们的约定。

  什么时候再次一起去看樱花?当我们放下的时候!

  “明里,请你别再……,回家就好了。”

  “贵树君,你今后一定会顺利的。绝对!”

      空间再次被你的名字刷屏,而我想装13的心也早已饥渴难耐。要谈这两部动漫,首先就要瞧瞧监督新海诚。新海诚人送外号壁纸狂魔 。星空、原野、云海、樱花、飞鸟、电车、铁轨、飘雪、蝉鸣、城市高楼广告牌、雨天的足球场、小路旁的邮筒、智能手机上的方块应用、晚霞里天空中飞机带过的长长云线、一个人写信的孤单身影、雪夜中停泊火车上闪烁的信号灯、后视镜里血色的夕阳。这些场景加上极高的画质,确实会令人眼睛怀孕。

      好了,那就来瞧瞧这两部动漫。首先是二逼青年式的总结一下。秒速五厘米是一个“新娘结婚了,新郎不是我”的悲伤故事,而你的名字是乡下少女与城里少年时空交错过后的久别重逢与美丽相遇,可以理解为给单身狗的精神鸦片。那么偏文(zhuang)艺(B)的来分析一下。秒速五厘米主要表现回不去的初恋与刷煎熬的异地恋的悲桑。有些感情你非常看重,但就是触不到,明理按部就班的生活他手上的戒指说明了这点,她把回忆沉淀下来,不是不爱,只是长大了,毕竟走完了心里最长的距离。贵树一直活在自己的回忆里,他依旧惆怅,他将自己锁在了那个雪夜里,固执的不肯移步,但结尾我们也可以看出他释怀了。与明理在铁轨旁擦肩而过,贵树回头,火车呼啸而过,明理的身影消失在飘落的樱花里,明理没有转身,贵树先是失落,然后浅笑,如果想追,他是完全可以追上去的,既然没追,那我们就认为他放下了吧。再来看看花苗,准备表白的花苗察觉到不会是对方期待的答案时也就没说出那句话。花苗知道自己不会懂贵树的故事与他写的没有收件人的邮件。如果你有切身经历的话看完秒速五厘米后会有种被击中的感觉。曾经重要的人之间的关系随时间流逝而慢慢变淡并远离,奇迹般的相遇,确无法拥有对方,最简单的愿望败给了现实。至于贵树与水野分手,并非不爱,而是心灵的距离造成了情感无法缝合的隔阂吧,就像短信里写的“就算我们彼此交换了一千封简讯,我们的心灵也只接近了一公分。”庆幸的是他们的煎熬终于画上了句号。就我们所学的来说樱花飘落的速度肯定大于秒速五厘米,可能是现实中太多的阻力让花在动漫中变慢了吧。有句话讲的很对“只有伸手抓过,才知道无法抓紧是怎样的痛苦。”贵树因为樱花落在办公桌上而心生感慨,他走在路上,漂浮在这座城市里,其实他无比渴望与这个巨大的世界产生那怕一丝联系。

    你的名字据说你的名字创作灵感来自于“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纵然梦里常幽会,怎比真如见一回。”这首小令。男女主角时空交错,身体互换。故事以泷与三叶各自的故事两条平行线同时进行,但主线是一个,那就是“万物都是结”。三叶的奶奶说的好“聚结成状,交错纠缠,时而回转,中断,却又再次续接。这就是组纽。这就是时间。”要想拥有美丽的相遇,不仅需要运气更需要勇气。泷的主动性是秒五里贵树所不具有的,为了寻找一个记忆中的小镇,他跋山涉水,为了解开结去寻找并喝掉瓶封存了几年献给神明的酒。三叶的勇气也相当可嘉,她有胆量去唆使朋友去炸发电厂,有勇气去和父亲作对。对于懒散的我来说面对这些可能就这么等一切怪异现象消失后,继续念我的书,继续在原来的地方,做我该做的事。所有的不明现象,都当作是梦,梦醒后何必在乎自己去留,我同样毫无眷恋,。就算相遇,我也不会去叫住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即使我们心中皆有彼此。   那些你未寻到的,末了都会放下,你许诺要铭记的,最终都会淡忘,给你心灵撞击的的,最后也会归于平淡。                                            这两个动漫表达了两种不同的东西,秒五距离上的阻隔,而你的名字则是时间上的阻隔,一个破灭了但真实,一个成功了而虚幻。秒速五厘米表达的是得不到的随它吧。你的名字则是不管我们相隔多远,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会设法与你相遇。个人比较喜欢秒速五厘米,但也不否认冬日温暖的相遇后并叫出你的名字。

 下面就来补两个结尾吧。

1

男:“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女:“我也是”

2

 女:“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男:“啊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358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2024-0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