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人和我绝交了,怎么办?

喜欢的人和我绝交了,怎么办?,第1张

先找清楚是什么原因绝交的。以前我和一个“朋友”关系特别好,后来上初三下学期她就和班里两三个同学关系很亲也不怎么理我,干什么也不叫上我,虽然很难受但是也不知道怎么办,坐公交车时候把她之前送我的钥匙链扔了直到现在也没想着去捡回来,后来那几个同学和她关系也不亲了她才来找我,我就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以前的关系,一直到上高二就渐渐不联系了,虽然舍不得但是无所谓了。后来见到那其中一个同学她说很喜欢我的性格,“不争不抢,顺其自然,不记仇多什么都无所谓”,其实不是,我自认为自己挺自私的,不是觉得无所谓,而是难受所以记仇不原谅,和那位关系好的同学好几年没见了,不对,她找我配过一次麻将桌人数,仅此而已。如今我大三快毕业了,长大了,珍惜珍惜我的人,喜欢喜欢我的人,世界上只有不喜欢自己的人不重要,失去过才懂得珍惜,经历过才知道维护。所以找清楚原因,讲清楚,不然就是心里一个解不开的结。

2015年杨乐乐晒出与汪涵结婚九周年照,并且深性表白:“有涵则乐”。据传闻,杨乐乐在与汪涵结婚之前,曾经有过一个大自己19岁的前夫,那杨乐乐前夫到底是谁呢?

那就是她与昔日情人肖全的恋情,其实,关于肖全,可能很多人不太知道。他曾经是成都的一个摄影师,他给三毛拍得一组照片很有名,三毛的纪念相册里有一个单元是肖全提供的。当时看到他说他有三毛的录音带,提及他的前妻,让我觉得很温情。

后来他去了深圳。他的人物摄影好像可以抓住魂魄,从他为三毛、杨丽萍所拍的黑白照片就可以看得出来。

揭秘汪涵如何成名

汪涵1974年4月7日出生在江苏,在年纪还比较幼小的时候跟随父母来到湖南生活。小时候的汪涵身体不是很好,曾经因为身体原因两度休学,但那个时候的汪涵却非常的痴迷**《少林寺》,还幼稚的想为自己点穴治病,结果却点到让自己吐血,差点因此丧命。

汪涵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学校播音班,1996年11月5日进入刚刚开播的湖南经济电视台。第一年进台时,台庆晚会他负责守体育馆,人也睡在里面。第二年做台庆晚会时,因为有一个环节需要汪涵在上面剪断一根吊着箱子的绳子,他得提前爬上去,那天非常冷,他一边在横梁上爬,嘴里还叼着手电筒。当年的汪涵什么事都敢干,没有学过任何摄像技术,他就敢扛着摄像机去探班《还珠格格》,当时范冰冰、赵薇都很年轻,汪涵看见人就冲上去了,那是他第一次扛摄像机,回来一看拍糊了。

1998年湖南卫视《真情对对碰》节目缺一位男主持,汪涵参加试镜得到好评,从此开始了主持人生涯。因仇晓的一手提携汪涵走上主持岗位。当时仇晓看中汪涵,跟导演商量让汪涵试镜,给了他机会。在2005年《超级女声》的选秀比赛上,他和湖南卫视的李湘共同主持了当年的比赛。从此,他便在湖南卫视各大晚会及节目中常常担任主持工作。 随着主持经验的累计和自己本身的天赋,汪涵逐渐成长为湖南卫视的当红男主持,其主持的《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等节目也迅速成为湖南卫视收视率非常高的名牌节目,汪涵的名气和身价逐年提升,迅速和何炅一起成为了湖南卫视的两个主持人界的定海神针。

汪涵经常自嘲自己的专业其实是打麻将。麻将是汪涵最喜欢的减压方式,而且来者不拒。大的也打,小的也打,和大牌明星打,和场工也打。赢了还请大家聚餐,往往支出远大于麻将桌上的收入。汪涵喜欢收藏,但其收藏偏冷,他对古铜印尤为专注,不合当今时宜。在他眼中,那一颗颗铜印,其实是心中沉静的砝码,让他在纷杂的舞台中得以安宁。

第一任妻子

汪涵第一个女人:前妻湖南经视导播。媒体曾报道汪涵前妻是湖南电视台一知名女主持陈洁,事实上,汪涵真正的前妻叫林菁。林菁家庭背景很好,父亲是某外贸集团总裁,她1996年进入湖南经视,先后从事音乐编辑、节目中心导播等工作,2000年和汪涵结婚,一年后离婚并离开湖南经视去新西兰,后回国在上海工作。俩人离婚原因曾有媒体透露 两个人激情来得快,去的也快,也许是应验了那句俗话,初恋时不懂爱情,初婚时不懂婚姻,或者是因为年轻气盛,缺少互相包容的思想,

据称,汪涵和女主持人仇晓有过一段情。仇晓为湖南经济电视台当家花旦,一手提携汪涵走上主持岗位。当初汪涵迷恋仇晓几乎到了痴狂程度。但仇晓年龄比汪涵大,考虑的东西比汪涵多一些远一些,后终以不适合为由,两人分手。

第三个女人:杨乐乐。《玫瑰之约》牵线,汪涵和杨乐乐同是湖南卫视《玫瑰之约》的主持人,两人在合作期间擦出火花,2004年,媒体曝光汪涵与杨乐乐恋爱。舞美师在博客中曝料,2007年2月14日,汪涵和杨乐乐在长沙市开福区民政局注册登记结婚,随后郑渊洁自曝自己是两人的证婚人。

2014年7月24日,杨乐乐已经有孕在身,在长沙安心养胎。2013年辞去了《奇舞飞扬》的主持后便几乎与荧屏绝缘,仅参与过七夕专场话剧演出的杨乐乐几乎离开公众视线。一位知情人透露,除开参与果实戏剧的一些工作外,杨乐乐这一年多几乎忙着调养身体,为升格为人母做准备。

2014年11月19日晚,李湘在微博爆料汪涵喜得贵子。李湘在微博中说道:“昨天晚上才和乐乐通完电话,说可能还要两三天,刚飞到深圳,就说生了!小宝贝,你是多想早点见到你的涵涵爸爸,乐乐妈妈呀,恭喜!恭喜!欢迎你来到这美丽的世界!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是前段时间大火的剧,该剧讲述了乔家的五个孩子,在艰难岁月里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故事。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观《乔家的儿女》有感两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 观后感 1

 

 看到正午阳光又出新剧了,便看了下,结果喜欢上了。

 

 其实,这几年没什么耐心看电视剧了,都是跳着一扫而过。但《乔家的儿女》除外,有我当年看《请回答1988》的劲儿。

 

 故事始于1977年的南京,老城南的胡同里有一户姓乔的人家。妻子要强能干,丈夫乔祖望是个混账赌鬼。他们育有两子两女。

 

 妻子快要生了,嫌鼓楼医院太贵,跑到城郊的卫生所去生,结果难产而亡,留下一个早产的儿子。此时此刻,乔祖望还在牌桌上吆五喝六,是他的小姨子将他拉去医院。面对才出生的小儿子,他随口取名叫七七。

 

 事实上,乔家的其他四个孩子,名字取得都很随便:一成,二强,三丽,四美。

 

 妻子的死,并未换来乔祖望的醒悟,他继续过着以前的潇洒日子。发了工资,先给自己买酒喝,再来点猪头肉,或者去牌桌上赌。几个孩子嘛,只要饿不死就行了。

 

 长子如父,大哥一成开始了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

 

 一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很饱满,但一成无疑是最饱满的一个。因为原生家庭太差,他敏感、自卑,且内心有阴暗面。他不喜欢七七,将他抱在手里时,甚至会想,如果自己松手,这团软软的肉会怎么样。如果不是他,妈妈怎么会死。他内心很妒忌表哥,为什么他可以拥有姨父那么好的父亲,还有妈妈,甚至,他很不想承认,表哥在学习上也比自己有天份,哪怕自己已经十分刻苦了。苏州来的沈氏夫妇想要收养四美,他生出夺妹妹机会的想法。他实在是受够了这个家庭。可另一方面,他从未放下牵着弟弟妹妹的手。一方面嫌弃,一方面早已将弟弟妹妹当成自己的责任,这成了他一生的桎梏。一成的感情路很坎坷。他的初恋是个家庭支离破碎、母亲强势的富家女,因姑娘去了北京,无疾而终。进入电视台工作后,又认识活泼的北方姑娘叶小朗,二人结婚。(其实我觉得一成没有多喜欢叶小朗,很大程度上,是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人而已。书里也写过,他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喜欢这样的日子,还是喜欢叶小朗。)二人度过了一段平顺日子,却因老婆要出国,二人和平离婚。最后,他结识了军区高干子女项南方,这段婚姻,因聚少离多,以及一成内心的敏感,再次走到离婚的地步。(不过这两人没完,作者给了个开放式结局)

 

 二强:是个被家庭忽略的孩子。小时候调皮捣蛋,长大后没什么思想,一直被人推着走。成绩不咋地,做饭倒是很好吃。他初中毕业,去了工厂上班,给远近闻名的一枝花当徒弟。这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女人,会在他工作出错时为他向领导求饶,会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喜欢上了师傅。在师傅被丈夫家暴时,他拼命拦着,向师傅表白。师傅的丈夫直接找上门,将他揍到医院。二强和师傅都名声扫地,师傅为了不耽误他,远走他乡。二强浑浑噩噩过了一段日子,在嫂子的介绍下,和叶小茉结婚。婚后的日子不算好过,二强似乎也习惯被呼来喝去了。直到有一天,丈母娘让他去科巷菜市场买豆腐,他眼眸一亮:师傅?缘分未尽的人,总要重逢的。

 

 三丽:是个很省心的孩子。比起二强和四美,大哥一成一直都偏爱这个乖巧的妹妹。不算是学习的料子,但很用功。为了避免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自己跑去读技校,想早点工作。因为小时候被乔祖望的牌友猥亵过,所以一直对男人很厌恶防备,直到同学王一丁的出现。这是一个真老实巴交的男人。其实三丽的人生很平淡,在于她对自己的清醒认知,从不过分苛求不属于自己,或者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得到的东西。该读书读书,该工作工作,遇到一个好男人就嫁了,婚后日常和婆婆斗嘴,互相阴阳怪气。但最后婆婆瘫痪在床上,她一边骂着:老东西,报应来了吧,一边照顾婆婆。

 

 四美:家里的老幺(弟弟七七被送去姨父家养了),是一个明艳的女孩子,胆子大,活得透彻,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小时候因为想念家人,八岁就一个人坐火车从苏州跑回南京。青春期里早恋,看言情小说,整日伤春悲秋。再大一点,开始追星,因为想看费翔的演唱会,又不声不响跑去北京。对自己的老同学戚成刚一见钟情,一个人跑去拉萨,误打误撞,被当作典型事例,首长给他俩亲自证婚,莫名其妙就成了军嫂。婚后,因为爱,一次一次容忍丈夫出轨。又因为想通了,选择离婚。后来,有人要给她介绍一个大款,她说:我女儿大了,我攒点钱去看世界不好吗?为什么要看男人。真人间清醒乔四美。

 

 故事里还有很多典型人物,例如姨父一家,例如邻居吴姨。

 

 各人有各人的小心思,也有在关键时刻展露出的人性光辉。

 

 乔唯民这个人物算是故事里最理想化的人物了。他爹为老婆的姐姐一家无私奉献,是因为他爹喜欢大姨子。但是他的无私,可能是原生家庭过于温暖,所长成的绝对善良。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那一年南京市的高考文科状元,完全可以去读北大,偏偏自己选择留下来,读了南大,只因要照顾从小寄养在自己家的小表弟七七。表弟乔一成出于妒忌,经常对他冷嘲热讽,他也从未放在心上。

 

 乔祖望可能就是故事里的最大“反派”。嗜赌如命,嗜财如命。他可以把四女儿卖给有钱人换钱,也可以和猥亵三女儿的混账拿钱私了。就是这样一个不配当人父的人,在乔一成考上师范后,破天荒为他买了一块手表,还给他煮了一碗有两个荷包蛋的面条。为了保住留给小女儿的房子,老病相催的他选择一头撞死,也不让保姆如愿。

 

 人性很复杂吧。

 

 大街上走一圈儿,谁身上没点伤疤呢。一点伤疤都没有的人,倒是异类了。

 

 活在世上,就是要应对不断的磨难,直到你真正明白些什么。

 

 所以大哥在患了肾病之后,紧紧抓住项南方的手。二强勇敢离婚,不畏惧世俗眼光,和师傅在一起。三丽一生坚守自己所爱。四美逃离婚姻,坚决不回头。

 

 不完美的他们聚在一处,就是一家子。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观后感2

 

 《乔家的儿女》,讲述乔家五个孩子乔一成(白宇 饰)、乔二强(张晚意 饰)、乔三丽(毛晓彤 饰)、乔四美(宋祖儿 饰)、乔七七(周翊然 饰),在艰苦的岁月里彼此扶持、相依为命的故事,并以这个家庭为缩影,折射1977-2008年这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它是一部年代剧,也是一部家庭生活剧。

 

 它具有正午阳光剧集的诸多优点:典型环境塑造真实,年代感很强;具备家庭生活剧的质地,生活气息浓厚,几乎每一场一家人的吃饭戏都有不同,都可细品;强大的演员阵容,充分诠释出角色的魅力……当然,张开宙节奏的把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本文想侧重评介乔家长子乔一成。乔一成是这部剧的主轴,他与家庭的关系是这部家庭生活剧所要揭示的真谛。

 

 评介乔一成,就得先从他那不靠谱的爹说起。乔祖望(刘钧 饰)是苏大强之后又一个典型的可恨又充满喜剧感的“渣爹”形象。他好吃懒做、不求上进、懦弱无能,更是出奇的自私——妻子孩子他都不怎么爱,他最爱的人从来都是他自个儿。

 

 乔祖望(刘钧 饰)的妻子都要生产了,他还在麻将桌上,认为女人不都是要生孩子的嘛;妻子为了省钱,独自去了条件较差、距离较远的医院,乔祖望也不心疼,说走动有利于顺产;妻子生产后不幸去世,倒没见他怎么伤心,哀怨的是自己命苦,还把小姨子给的骨灰盒的钱克扣下来……

 

 乔祖望着实让人生气

 

 乔祖望对孩子也是不闻不问,基本是让当时才12岁的乔一成既当爹又当妈。乔七七出生没奶水吃,乔一成就熬米汤加点糖小心翼翼喂养,弟弟妹妹凑过来舔汤勺。孩子们生活条件之艰苦可见一斑。

 

 乔家儿女生活条件艰苦

 

 但要说乔家有多穷也算不上。乔祖望在工厂里有稳定的工作,牌桌上也赢了点小钱,只是钱主要都花在他的个人享受上。孩子们吃喝没营养,他下班后经常买点零食下酒,有什么好吃的,乔祖望也是占大头。下了一个鸡蛋做蛋羹,他先分走一大半,几个孩子抢剩下的;杀鸡了,他也一定不会放过他最爱的鸡肫……

 

 好吃的都是乔祖望先吃

 

 最苦的自然是乔一成了。他是一个尽职尽责、早慧懂事、有志气有自尊的哥哥。弟弟妹妹吃猪油,他喝汤;弟弟妹妹吃鸡蛋,他在旁边看着;妹妹被威胁,乔祖望不作为,是他坚持告发……想当初母亲去世时,他一开始不哭,邻居说“这孩子心硬”。事后想想,一个12岁的孩子如果心不硬、如果不强迫自己坚强,他怎么支撑起这个家,怎么庇护弟弟妹妹?

 

 但《乔家的儿女》没有就这样把乔一成塑造成一个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大全”人物。编剧始终没有忘记的是:乔一成是个凡人,此时的他更是个孩子。他也有人性的弱点与局限性。

 

 比如他不为人知的敏感与自卑。他看到表哥齐唯民穿着合身的衣裳以及崭新的白球鞋,晚上他用粉笔把球鞋刷白,之后还鼓起勇气向父亲要一双球鞋;当表哥的作文登报后当范文发下来,乔一成把表哥的名字涂掉,生气地把作文塞到桌子底下……

 

 表哥有爱他的父母、有美满的家庭、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切都在衬托着自己的寒酸与不幸。

 

 因此,乔一成有怨。他怨父亲的不负责任,怨弟弟妹妹让他不堪重负,怨自己的不幸……只是理性上的懂事让他从来都不说,于是便默默地甚至是有些下意识地转嫁到对表哥的莫名嫉妒上。

 

 这股怨气最终还是爆发出来。二姨帮忙联系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们打算领养乔四美。乔一成鼓起勇气冲到招待所,手上拿着他的一沓奖状,请求叔叔阿姨领养他。

 

 乔一成请求被领养

 

 这一刻的乔一成当然显得自私,却也绝非不可理解,因为他太累了、身上的担子太沉重了,他想逃离这一切,他想好好读书。

 

 在被拒绝后,他把奖状一把扔到河里,狼吞虎咽吃掉阿姨送给他的蛋糕。没有享受美食的快意,只剩“羞辱”、罪恶感与苦闷,痛恨自己的被拒绝,痛恨自己的自私。

 

 可假设乔一成真的跟叔叔阿姨走了,他很可能会像乔四美一样,又偷偷地跑回来。年幼的他不会那么清晰地明白自己的感情,他那一时冲动的怨气背后,是他与弟弟妹妹之间深刻的羁绊、深刻的爱。

 

 乔一成更不会想到,对家庭有怨更有爱的羁绊,会对他后来的情感生活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人们与家庭的关系,很少是绝对的怨或爱。那种与家庭老死不相往来且丝毫不受影响的,是极少数人;与家人只有相亲相爱,从未有过埋怨和计算的,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常见。

 

 气得“脑袋上的白头发,滋滋往外冒”的乔一成。

 

 更多时候,我们就像乔一成——不见得有他那么勇敢、那么有担当,但感情一样斑驳复杂。我们对家庭曾滋生不满,情绪上头时想一走了之,心里想好了最狠的话,但我们几乎都不会说出口,我们也不会真的离开。

 

 不是可以清晰明了分割的爱或怨,而是怨里有爱,爱里有怨,这才是家人会让无数人始终在意、始终割舍不下的根源。无论爱与怨的比例哪个更大,只要它们混杂,就难以有一劳永逸的决定。

 

 于是只能这般较劲着、角力着、牵绊着、撕扯着。我们一边怨着一边爱着,爱与怨难解难分、紧密交织,共同流淌成我们的血液,刻入我们的基因,成为每个人生命里的一部分。

 

 所以你看,哪怕弟弟妹妹都长大了,乔一成仍然没有松口气。乔四美补考没通过,就要拿不到初中毕业证了。乔一成对她一通痛斥,撂下一句狠话:“我以后要是再管你,我就不是乔家的儿子。”下一个镜头,他带着乔四美在办公室恳求校长再给乔四美一个机会。

 

 乔一成打算考研究生,而不是毕业马上工作赚钱,他想先替自己活再替别人活,自私一回。可乔祖望想买电视,他自己掏三百,乔二强乔三丽各掏两百,剩下的三百还是得他一个学生掏。弟弟妹妹们开心地推着彩色电视往家里走,乔一成板着面孔说“我肝疼”。只要是家人分配给他的责任,即使“肝疼”他还是会扛起来。

 

 人们常嚷嚷着要摆脱家庭,就像乔一成一万次想过;可实际上,大多数人要比自己想象中的依恋家庭,就像弟弟妹妹让乔一成那么牵挂,以至于乔一成有时也显得霸道和不开明。

 

 或是因为爱的本能,或是被爱的惦念与感恩,抑或血缘关系形成的那种休戚与共、唇亡齿寒的天生羁绊……不论如何,家人是大多数人一生必须偿还的负债,是写不完的功课,是甜蜜的负担,是不会消失的港湾,以及也许是最重要的——幸福的源泉。

 

 我们都是一边爱着,一边怨着;一方走得太快,一方总是慢一拍。与家人似乎总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刻,但我们步履不停。不是人人都能像乔一成那样付出的,但我们得像他那样,只需把日子过下去,磕磕绊绊地过下去,爱也罢怨也罢,重要的是坚韧地活着。幸福与烦恼会时不时来光顾,爱与怨最终会有自己的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19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1
下一篇2024-0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