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是为他的哪个老婆写了首《插头风》啊~谁能给我他们的小故事以及钗头凤的赏析啊

陆游是为他的哪个老婆写了首《插头风》啊~谁能给我他们的小故事以及钗头凤的赏析啊,第1张

是为唐婉写的。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莫,莫,莫!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钗头凤·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世事炎凉, 黄昏中下着雨, 打落片片桃花, 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 晨风吹干了昨晚的泪痕, 当我想把心事写下来的时候, 却不能够办到,只能倚着斜栏,心底里向着远方的你呼唤; 和自己低声轻轻的说话, 希望你也能够听到 你能听到吗 想忘记以前的美好时光, 难; 能和远方的你互通音信, 倾诉心事, 难; 在这个世情薄,人情恶的 境遇中生存, 更是难上加难!

今时不同往日, 咫尺天涯, 我现在身染重病, 就像秋千索 夜风刺骨, 彻体生寒, 听着远方的角声, 心中再生一层寒意, 夜尽了, 我也很快就像这夜一样了吧 怕人询问, 我忍住泪水, 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 我想在别人面前隐瞒我的病情; 隐瞒我的悲伤; 隐瞒这种种悲伤都是来自对你的思念! 可是, 又能 瞒得过谁呢

简单点就是

世情淡薄,人情险恶,就如同黄昏时分的暴雨摧残着鲜花。 清晨的微风吹干了泪水,但是泪痕依然可见,想写封信说说心里的事儿,却又倚着栏杆为难。 难啊!难啊! 知心的人已经分离,现在已非昨日,我的伤感就像秋千绳子晃来荡去。 角声催我心寒,寂寞长夜难以安眠。 生怕别人寻问,只好咽下眼泪装出一付笑脸。 我的苦衷,只能隐藏在心中,只能隐瞒!

薛之谦《钗头凤》中的典故如下:

1、破镜重圆:

出自孟棨《本事诗》,南北朝陈朝的故事。南朝陈代将要灭亡时,驸马徐德言将铜镜破开两半,跟妻子乐昌公主各藏一半,作为信物。后来果然由这个线索而得以夫妻团聚。现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2、三尺白绫: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大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起烽烟,天宝十五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携一班臣子及杨贵妃仓皇西逃,杨国忠被杀,玄宗被迫赐贵妃缢死马嵬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玄宗从四川东归,途中又经马嵬坡。此时已人事皆非,当年的倾国倾城如今只剩却荒冢草青。

3、相濡以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4、钗头凤:陆游与唐琬题在绍兴沈园壁上的诗句。

《钗头凤》是陆游写给表妹唐琬的词,他们本是佳偶天成,可是天意弄人,因为陆游母亲的原因,他们最终还是被拆散,在6年后,缘分又让他们在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深有感慨,于是在沈园内壁上题下《钗头凤》,从此成就了沈园的盛名。

唐琬读此词后,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而陆游一直无法忘怀,直到去世前一年还在写诗怀念,用情之深可谓少见。薛之谦的这首歌,用了这个典故。以此为题,来祭奠这段不朽的爱情。

5、玉玲珑:相传是一把传世古琴。

又解:两片玉,合称玉玲珑,当两玉相遇,会发出清脆的响声——玲珑,原本就是玉的声音。并不曾看清那两片玉的形状,然而由声及形,再及色,想象中,该是晶莹的半透明的羊脂玉,小巧,声音清脆,玲玲盈耳。

6、红颜霓裳:唐明皇曾为杨贵妃创作的《霓裳羽衣曲》。

7、未央宫:汉代的皇宫。赵飞燕掌中跳舞的故事。和杨贵妃又暗合“环肥燕瘦”。

8、游园惊梦:汤显祖《牡丹亭》中最著名的一出。描写的是少女情怀。杜丽娘被父母归训,守着闺阁,但是春花烂漫时节,终于耐不住寂寞,偷偷跑到后花园,游园惊梦写的就是这一段。高马德画作《游园惊梦》。

9、锦芙蓉:成都称为锦官城,又叫芙蓉城。暗示五代后蜀主孟昶为美人亡国的故事。

10、游龙戏凤:

明代正德皇帝和李凤姐的传说。明朝正德年间,武宗皇帝朱厚照治国有方,为了掌握国情,喜欢到民间私访。明正德皇帝改装出游,来梅龙镇,在李龙客店投宿。

李龙在外守夜,吩咐凤姐照看客店,朱厚照被凤姐闭月羞花的美貌所倾倒,朱厚照故意呼酒唤菜调戏她,风姐开始不即不离地对付,而朱厚照更加神魂颠倒。最终朱厚照表露了自己真龙天子的身份及对凤姐的渴慕之情,二人成就了好事。凤姐求封,朱厚照封她做“嬉耍宫妃”。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钗头凤》是词牌名。用今日的话来说,《钗头凤》是曲,陆游的作品,是填词。 据宋代诸家笔记所载,南宋诗陆游《钗头凤》是陆游与前妻唐婉在一次春游中于沈园相逢,晤谈之后而作的。 一说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因为两人婚后太过沉醉于「二人世界」,陆游无心仕途,陆母对儿媳便大为反感;再加上江湖术士的话,说甚么两人八字不合,陆游终必性命难保云云,于是陆母以自杀为要胁,命陆游将唐婉休弃,陆游只好就范。 陆游这首词上下两阕,上阕男子口吻,是陆游在追叙今昔之异。 「红酥」言细腻而红润,陆游以此形容前妻唐氏肤色,其中寓有爱怜之意。写手,是因为手最能表现出女性的仪态,陆游借对手的描写来衬托唐氏仪容的婉丽。 「黄縢酒」,是暗示唐氏捧酒相劝的殷勤之意。 「满城春色宫墙柳」,指境物依旧,可是当日鸳侣今日已分散,是爱妻已属他人的对比。 「东风恶,欢情薄」,是借春风吹落繁花来比喻好景不常,欢情难再。 「一怀愁绪」两句,是紧承上句之好景不常,欢情难再这一情感线索而来,是陆游在向前妻唐氏倾诉几年来的愁苦与寂寞。「离索」即分离。 末了,三个「错」字,表自已后悔之情。 词的下阕,改拟女子口吻,是写唐氏泣诉别后相思之情。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对应前阕「满城春色」,也是追忆往日的欢情。「浥」,即润溼﹑沾溼。「鲛绡」,丝制手帕、手绢。「泪痕红浥鲛绡透」,泪润溼了红手绢,指终日以泪洗面。 「桃花落,闲池阁」,古有数解。我觉得最合的说法,是说唐氏因抑郁寡欢,从未登临在新夫赵家的园林、池阁。 「山盟」,今日的流行曲仍有常用,指旧日两人的互相的誓约。 「锦书」,指织在锦缎上的文句,也泛指华丽的书信。「锦书难托」,已不是 ,书信也好,锦缎也好,也不能再寄到前夫手上了。 三个「莫」字,是「不要再这样吧」之义。可以说,是对天的一句苦号。 ----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填的这首《钗头凤》,是否出自她自己,古无定论。一说,这是她看了陆游的词,悒郁成疾,逝死前留下的遗作。 「角声」,可能是乐器声。这个我也不大清楚。 其它唐婉用的词比较浅白,这里也不多说了。 --- 陆游的《钗头凤》,题于绍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壁上。自沈园壁上有了这几句题词,沈园和爱情便有了联系了。 singtao:82/arts/200608/t20060822_306078 big5chinabroadcast/gate/big5/gbcri/3601/2005/10/18/

词的上片,回顾当年夫妻相爱的幸福生活和被迫离婚后的愁苦。下片写与唐婉偶然重逢的情景和他的复杂心情。

上片最后以“错、错、错”结束回顾,表示了他对当初屈服于封建家长的压力被迫与妻子离婚的沉痛悔恨。

。“莫、莫、莫”。“莫”,是罢了的意思。他这连声“罢了”的悲叹,和上片的“错,错,错”的悔恨相呼应,读起来好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在一下一下地敲打着读者的心弦,向封建礼教发出了悲愤的控诉。

建议你看一下陆游与唐婉的故事。

《钗头凤红酥手》

作者:陆游

原文: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注释:

1、黄縢(tng):酒名。或作黄藤。

2、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因此有宫墙。

3、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4、浥(y):湿润。鲛绡(jiāo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绡,生丝,生丝织物。

5、池阁:池上的楼阁。

6、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

7、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

翻译: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

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

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

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

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

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

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

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

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是错误,是错落,更是错责,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此时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像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像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不然,就不会如此消瘦。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而在人瘦之间加一个空字却另有深意。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古诗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那这个瘦就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着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不能不哭,不能不泪流满面。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像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词人自己的心境,也像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了。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却难以表达。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意谓: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陆游诗集

陆游诗集

1、《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送猷讲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

贯花签帙压车辕,惟子穷探到本源。

听法鬼神环尘尾,质疑英俊集龙门。

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何时远见存?

坐想文殊对摩诘,高谈无碍九河翻。

5、《送曾学士赴行在》

二月侍燕觞,红杏寒未拆;

四月送入都,杏子已可摘。

流年不贷人,俯仰遂成昔。

事贤要及时,感此我心恻。

欲书加餐字,寄之西飞翮。

念公为民起,我得怨乖隔?

摇摇跂前旌,去去望车轭。

亭鄣郁将暮,落日澹陂泽。

敢忘国士风,涕泣效臧获。

敬输千一虑,或取二三策。

公归对延英,清问方侧席;

民瘼公所知,愿言写肝膈。

向来酷吏横,至今有遗螫;

织罗士破胆,白着民碎魄。

诏书已屡下,宿蠹或未革;

期公作医和,汤剂穷络脉。

士生恨不用,得位忍辞责。

并乞谢诸贤:努力光竹帛。

6、《送张叔潜编修造朝》

此士名高北斗南,眼中独许我同参。

匆匆却作临分恨,一月何曾笑二三。

7、《送张叔潜编修造朝》

简牍清闲胜校雠,题诗应肯寄夔州。

东厨羊美聊堪饱,北面铃稀莫强愁。

8、《送张叔潜编修造朝》

北窗铜碾破云腴,扪腹翛然一事无。

安用雁行排院吏,正须鱼贯看胡奴。

9、《送张叔潜编修造朝》

芒屩年来渐嬾穿,闭门日日只高眠。

今朝出送张夫子,借得南邻放鸭船。

10、《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

皇天方忧九州裂,建隆真人仗黄钺。

阵云冷压清流关,贼垒咿嘤气如发。

逋诛猾虏入槛车,北风吹乾草头血。

一龙上天三百年,旧事空闻遗老说。

金印斗大谁作州,公子玉面苍髯虬。

赋诗健笔挟风雨,论兵辩舌森戈矛。

别君帐饮灞桥头,长歌为君宽旅愁。

战场遗迹傥可画,尺素寄我关河秋。

11、《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兄去游东合,才堪直北扉。

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12、《送周郎》

我居山阴古人泽,四顾茫茫烟水白。

平时辙迹所不到,玉树郎君肯来客。

衡门仅可俛首过,陋室真成容膝迮。

木盘设食菜数箸,共饱知君不予责。

期年相从无夜旦,一日复有千里隔。

送君津头泪如绠,老身恨不生羽翮。

江湖道嶮非一二,触处兢畏真良策。

从今日望平安书,我欲灯前手亲拆。

13、《送子虡赴金坛丞》

与汝为父李,忽逾五十年;

平生知几别,此别益酸然。

念汝发亦白,执手河桥边。

西行过临平,想汝小系船。

悠悠阳羡路,渺渺云阳川。

京江昔所游,想像在目前。

今兹两使君,幸有宿昔缘,

汝虽登门晚,汝虽登门晚,

世好亦牵联,顾於赏罚间,

其肯为汝偏。夙夜佐而长,

努力忘食眠。醇如新丰酒,

清若鹤林泉,棠宜使可爱,

蒲正不须鞭。

14、《送子虡吴门之行》

相送何由插羽翰,淡烟微雨暗江干。

孤怀最怯新春别,病骨难禁昨夜寒。

尊酒汝宁嫌鲁薄?釜羹翁自絮吴酸,

此诗字字俱愁绝,忍泪成篇却怕看。

15、《送子龙赴吉州掾》

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

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

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

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

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

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檥?

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

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

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

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

山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

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

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

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

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

汝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

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

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

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

汝去三年归,我傥未即死,

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

16、《送子坦》

老境宁容别,诸儿仕为贫。

一春多卧病,几度送行人。

五斗方须禄,千金且爱身。

长安虽可乐,怜汝正思亲。

17、《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

父子团栾笑语哗,岂知云散各天涯。

长亭结束秋将晚,别酒凄凉日易斜。

我坐耄年艰就养,汝非仰禄肯离家?

游山尚有平生意,试为闲寻一鹿车。

18、《送子修入闽》

士生万里合鹏抟,憔悴青衫且自宽。

薄禄及亲虽共喜,远途将父亦诚难。

关山可厌风麈恶,蓬荜应思菽水欢。

只道耄年心似铁,诗成也作鼻辛酸。

19、《送子遹》

隔一涛江路岂遥,踌躇不觉欲魂销。

寄书勿遣过三日,发渡何曾无两潮。

睡少不关茶作祟,愁多却赖酒时浇。

柯桥西畔斜阳岸,谁为离人惜柳条?

20、《送子遹至梅市而归》

梅市长堤怆别情,鲁垆归路当闲行。

日沉菱浦看鱼跃,烟合菰丛闻獭鸣。

蘸水门扉初半掩,拥桥炬火已先迎。

停桡不奈清愁得,独倚阑干待月明。

21、《苏韬光节推挽歌词》

才名京兆椽,门阀魏公孙。

遇事虽肮脏,接人终静温。

宁吟灞桥雪,不扫舍人门。

二妙凋零尽,衰翁慨独存。

22、《夙兴》

草堂风雨少睡眠,骨冷始觉非壮年。

水鸟长鸣声戛然,庭中栖鸦亦已翩。

老人清饿如龟蝉,起坐甚爱小窗妍。

一生宦游膏火煎,归来杜门气麤全。

人看虽不直一钱,知我自有穹穹天。

赋诗稿成弃不传,残钟断磬知谁编?

陆游 沈园

《沈园》

作者:陆游

原文: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翻译:

(其一)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其二)

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悼,泪落潸然。

赏析: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绍兴)写下的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在生命极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考。

陆游 书愤

《书愤》

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翻译: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赏析: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扞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夕怎么用诗来表达“我爱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夕怎么用诗来表达“我爱你”1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

 山上有木,木上有枝,人人皆知,你必定也知晓。

 可我喜欢你,你怎么都不知道。

 此句适用于女生向木讷的男生表白,如果他仍然不明白你的意思,可以考虑放弃了~

 如果他回复一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那么恭喜你们cp成功!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诗经·汉广》

 南方有高大的乔木,可高木无荫,我不能在树下休憩;汉江有一位美丽的游女,我喜欢她,却不能跟她表白。

 此句适用于男生向女生表白,虽说是“不可求思”,女生看后也一定会明白你对她的爱慕之心。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听筝》

 他是一位精通音律的男子,而我是一个喜欢弹筝的小姑娘。为了博得他的注意,我故意拨错琴弦,果然,他时不时回头看我一眼。

 此句适用于女生向男生表白,最好你们都喜欢音乐,且有一定的造诣。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诗经·褰裳》

 你若喜欢我,就涉过溱河;你若对我无意,那就算了,我又不是没人爱。

 如果有女生这么对你说,那她一定是个非常可爱又任性的女孩子。她撒起娇来,小鸟依人;她发起疯来,全世界都得为他让路。你好自为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关关和鸣的雎鸠鸟,都在眉目传情;你我为什么不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此句的运用已泛滥成灾,建议慎用!

 七夕表白:恋人之间互诉衷情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诗经·伯兮》

 自君别后,我花冠不整,甚至蓬头垢面。难道是因为我没有洗发水、沐浴露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没有值得我为之打扮的人了。

 适用于异地恋,比“女为悦己者容”深情百倍。现在的女孩大都讲究“为自己而容”,就算恋人不在身边,也不影响自个儿“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所以,若你的女朋在你走后,甘愿素面朝天,那她一定是个非常痴情的女孩。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

 你不在我身边,不能陪我看最美的春天,不能给我可以倚靠的肩,这都没关系。

 只要你爱我,如同我爱你一样,就足够了!

 异地恋最深情的告白,最质朴的誓言。

 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

 ——《白头吟》

 一辈子很短,只够爱一人。我只求一个有情有义有心之人,与之偕老。

 若女朋友对你说这句话,一定要注意了,她愿做卓文君那样的女子,你可千万别学后来的司马相如。

 若教眼底无离恨,

 不信人间有白头。

 ——《鹧鸪天》

 不经历离别,也许我永远不相信人可以一夜白头。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相思的代价,离别的代价,有时是女人失去最珍贵的青春年华。

 若可以,就不要给她太多离别。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

 看过了沧海的水,世间其他的水我都不看在眼里;看过了巫山的云,其他的云都走不到我心里。

 此句很痴情,很感人,适合男生对女生表达坚贞不渝之情。可你也要清楚,这本是一首 悼亡诗!!!

 七夕表白:约会必备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风雨》

 我在风雨交加中等你,终于等到你翩然而至。我好欢喜呀,好欢喜。

 这天少不了约会,如果看到你的女朋友满面春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要傻傻地问她:怎么这么开心。

 还不是因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绸缪》

 今天见到你,我太欣喜,有点找不到北。

 和上句一样,不多说。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诗经·静女》

 有一位娴雅美丽的女孩,约我在城角相会。

 说这句话的一定是世上最幸福、最嘚瑟的男人。注意不要兴奋过头,错过了时辰,否则等待你的将是没完没了的质问。

 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

 ——《八六子》

 春风拂面,教人神清气爽,十里春风吹过,能够荡涤掉多少心灵尘埃。更何况这是像春风一样的柔情,任凭世间多少袅袅婷婷,怎敌得过你一夜柔情。

 不多说!自己领悟~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

 月华如水,洒满人间,在如此美好的一个傍晚,在柔美的`黄昏里,你我相约到白头,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如果很不幸,你表白失败或刚失恋……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写情》

 那次约会你放我鸽子,知道我有多么伤心吗我只知道从此以后,再无心欣赏美景了,管他明月下不下西楼。

 首先,对说这句话的人表示一万点同情!其次,要奉劝你不要一直消沉下去,东坡先生不是说过“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么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

 桃花虽美丽却易枯萎,就像你对我的情意——甜蜜一时,转瞬即逝。水流滔滔不绝,就像我心中的忧愁,绵延千里,日夜不休。

 女生失恋,用这句话表达心意再合适不过了。现实是,失恋的女生心中最多的恐怕不是“忧愁”,而是“恨”吧。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

 山盟海誓犹在心中,我们的情感依旧如一,可却不能相爱,只能“相思相望不相亲”,相忘于天涯。

 有时,失恋并不是不爱,而是爱得太深太切。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竹枝词》

 如果你我相处的日子,总像初见时那般温馨,该多好。世间的爱情都如这样,何来班婕妤悲吟团扇的事

 红尘旧梦,绚丽的开始总得到一个无言的结局,若如初见,时光定格在那一干净美好的时刻,该多好!

 人面不知何处,

 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

 曾经,人面桃花相映红,绿波照见佳人影。如今,美人不知何处,绿波依旧泫然。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已经被人们用滥,换一句岂不更好。

七夕怎么用诗来表达“我爱你”2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辛未七夕》(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古意》(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宋)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鹊桥仙》(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二郎神七夕》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81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8
下一篇2024-0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