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或散文

急需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或散文,第1张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我向你推荐几篇自己的文章,希望合你心意。

  文\雾湿楼台

  樱桃之味

  春有百花秋有月,春天的花事是四季中最为壮观的,不管是不起眼的野花,还是富丽堂皇的牡丹,都有其个性之美。这里要讲的是樱桃。樱桃的花是白色的,而且不张扬,开在绿叶间,花谢的时候,绿叶依然存在,为花的孩子——果实,遮风挡雨,继续奉献不可或缺的能量。

  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的父母,假若一个不辞而别,匆匆踏上人生的另一征程,难么剩下的就是绿叶,为我们遮风挡雨,奉献一份力量。我记起了一篇散文,叫做《不当差的天使走了》,说是离异家庭里的单亲父亲为孩子任劳任怨,孩子大了,问起母亲的去向,他也只是说:不当差的天使走了。那大概是关于离婚的,最为美妙的答案。

  春天一过,樱桃便成熟了,那时正是柳絮飘飞的季节,正是我们孩子刚刚换上短衣短裤的季节,也正是吃樱桃的季节。

  樱桃熟了,红艳艳的樱桃点缀在叶间,一簇一簇的,好不惹人喜爱。我所在的城市是泰安,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不是也像我们这儿,春天时便能吃到樱桃,,红艳艳的樱桃为困乏的春季带来了一丝丝的爽意,有的樱桃还未完全成熟,看着只是半红,尝着也只是甜中有涩,就像我们弥足珍贵的青春岁月,和青春岁月里弥足珍贵的青涩爱情。未熟的爱情总是甜中带涩的,就像这未熟的樱桃。熟透的樱桃就很好吃了,一粒便是满口的清香,满口的甘甜,满口的清爽。熟透的樱桃也可以点缀在各种不同风味的糕点上,尤其是甜点,樱桃的点缀使这些美味的糕点愈加楚楚动人,惹人喜爱。这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美妙的生活呢?樱桃就是那美妙生活里的一个小小的点缀,有了它的存在,生活才愈加动人。这樱桃,便是成熟的爱情,是地久天长的友情,是相濡以沫的患难情,是同甘共苦的夫妻情。

  樱桃之美,在于它能点缀,它屈居于点缀的位置,扮演着并不重要的角色,然而等到这个位置占据了你的心思,等到这个角色深入了你的心灵,你就再也不会小看它们了,它们也就变的不可缺少了。

  这是樱桃的聪明。

  樱桃的聪明还不仅在于此,我记得儿时,樱桃熟时,常常会迎来不速之客,多是喜鹊,它们是抱着啄光全部樱桃的信念来的。

  我记得一篇文章说过,一个地方的果农在柿子熟时摘光了所有的柿子,使得失去了食物过冬的喜鹊全部冻死了,于是第二年虫灾泛滥,柿子没了收成。得到教训的果农知道了喜鹊的重要,以后收柿子时会刻意留下一些,给喜鹊过冬用。冬天里落光了叶子的柿子树上挂着若干个熟透的柿子,也是一道奇异的风景。

  我奶奶在收樱桃时,也会留下一些,给喜鹊等鸟类享用,我不知她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这儿的喜鹊冬天也有地方觅食,不至于饿死,奶奶对我的疑问有个很好很简单的答复:“给鸟儿们尝尝。”是的,给鸟儿们尝尝,让它们也尝尝这樱桃之味,这是一个不图回报的善举,正如佛祖所说:“不图回报的行善才是真善嘞!”似乎是济公的名言。那个疯疯癫癫的和尚,总能说出人们心底的秘密,总能让人最善的一面暴露出来,这是佛的聪明,是樱桃的聪明。

  一棵枫树

  不管是寂寂春花开满了厅堂,还是皑皑的白雪落满了大靴,我总能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想起那株绿色的枫树,在夏天的光和热里,在夏天的雨和风里,它尽情的舒展着枝叶,吸取着甘霖,尽情的生长,散发出勃勃生机。有时会有小鸟在上面鸣唱,有时会有清风吹过它的面庞,有时会有雨露点洒在它的身上……

  有时,还有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爬上了他的肩膀。

  那是一棵种植在校园里的枫树,在夏天,它绿意盎然。没有人知道它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它想干什么,它只是伫立在风里,遥望我们在树下唱歌。

  校园的天空总是宁静的,湛蓝如洗,瓦蓝瓦蓝的天空就如一块硕大的玻璃,当天空有一只鸟儿飞过,或是有一片白云飘过,那棵枫树啊,该是怎样的欢欣啊!

  它昂着头,任身上的枝叶在风中唱着一曲不倦的欢歌,它昂着头,看着头上来来往往的云朵,和飞来飞去的鸟群——鸟儿是人间的天使,是树的伙伴,在树最为寂寞的时候,鸟儿会落在树的身上,对它耳语,告诉它发生在天边的故事,和云朵与太阳的秘密。

  校内往往是书声琅琅,孩子们的读书声经久不息地回荡在校内,我想那棵树听多了我们的读书声,也应该胸有点墨了。如果这棵树有灵魂的话,它该会用它学过的词汇,来组成一首现代的小诗。

  要来的终究会来,比如那一场对枫树来说无疑是生死玄关的事件,我家要拉一条用细铁丝裹着的电线,并且恰好经过那棵枫树,铁丝裹着的电线就这样紧紧地勒进了它的身体,可是它还活着。那根电线,被机车拉得笔直,经过那棵树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勒进了它的身体,然后在机车的拖动下,划破了它的表皮,它的血肉,勒进了它的身体。

  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我就一直在为它担心,我担心它会断掉,并结束一生的辉煌,可是,你知道,它没死。下了课,我就赶忙跑去看它,我看到那粗粗的电线深深地勒进了它的身体,我似乎听见了它疼痛的呻吟。

  那个勒口,就在它的树冠的下面,紧挨着树冠,那条铁线,已经勒进了它的身体,如果它有血液,应该会淌出浓稠的鲜血!

  我为它心疼,只是,我没说,事隔多年,我再次翻开记忆的相册,它那绿意盎然的形象依旧历历在目,如在昨日,我看着相册中一个个模糊的身影,只有它,是那么清晰。

  中学毕业后,我终于来到了大城市,看到了与山村不同的景色,我呼吸着充满铜臭味的空气,在车水马龙却又似乎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行走,这一切的不和谐,都会使我想起那棵枫树,那棵被电线勒进了身体的枫树。

  我想它,可是我的枫树啊,你在遥远的彼方,会不会想我呢?我惦记着你,就像惦记着家乡的母亲,可是我的枫树啊,你可曾在艳阳高照的日子,把我轻轻地想起呢?

  我疑心有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在呼唤我,呼唤我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因为我的根在那儿。那儿有我的枫树,我的乡亲父老。

  可是,我能回去吗?我只能在城里,为了生存,为了微薄的俸禄,玩命的干活。我忙的像一个陀螺,我也只能像一个陀螺,否则我就没有立身之地。

  那是一棵无花的树,它在风里看着我,看着我,看我如何逆流而上,寻找人生的意义。

  我在成家之后,回到了那个小山村,我看到了久违的熟悉的面庞,可是我最着急看到的是那个枫树,那棵被电线勒进身体的枫树,我在山村的小山坡上将它展望,我看到了一颗顶着一片绿荫的树,它活得那么潇洒,那么自在。

  那是一棵山里的树,那是一棵在我的心里扎了根的树,它在呼唤我,呼唤我,我会回来的,我会回来的,我的枫树…… 、

  一剪月光

  文\雾湿楼台

  或许,记忆里的许多事都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渐渐老去,就像老却在风中的一剪寒梅。它们开在寒风里,却不曾像我们懦弱的人类一样瑟瑟发抖过,它们只是在风中昂起头,笑对风雪。每每看到风中的一剪寒梅,我就会想起我并不灿烂的童年,我记得童年的色调是灰色的,可是爸爸妈妈教我要昂起头,笑对人生,于是那些不曾灿烂过的童年记忆,都被染上了浓浓的华丽的色调。

  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关于窗子的那一剪月光。

  我不知道最终还有什么能留在记忆里,并且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我不知道,不知道。我只知道,那关于爸爸妈妈的记忆,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清风吹荡着我灰色的童年,所有的记忆都被打了包的封存的岁月的最深处,我只记得妈妈的笑脸,那样和善。我记得妈妈带我们下地做农活,那时妈妈是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她最为奢侈的一件衣物,就是呢绒料子的上衣,紫色,黑花,我依偎在妈妈身边时,就能感受到妈妈的体温。

  我还记得幼小的弟弟蹒跚学步的情急,爸爸教他走路,他每走一步,爸爸都喜笑颜开,我不知道做爸爸是怎样的心情,我想我学步时,爸爸也是如此微笑吧。

  弟弟的每一步,都似乎踩在爸爸的心上。当弟弟终于学会了走路,我不知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开心呢。

  在农村,黄梅时节的雨能淋湿一个夏季。黄梅时节,细雨纷纷,在无边的黑夜里,我注视着妈妈的眼睛。妈妈的眼睛总是如星空一般明亮,如月光一般皎洁。

  黄梅时节的雨,夹杂着凉爽的风,袭进了我们的小屋,我在门口,注视着门外无边的黑暗,我想我当时的眼神里应该有孩童应有的寂然,那是不识愁滋味的一双眼睛,那是未谙世事,不识人世间的艰辛的一双眼睛。与母亲的眼神截然不同的是,我的眼睛里总有一股莫名的忧伤。我总以为我来世间是来还债来了,我前生欠母亲的债,今生用一世的情来回报;我前生欠父亲的债,用一世的孝行来回报。可是上苍,我怎能回报呢?我分明又欠下他们的债了!

  那似乎又是来生的债,需用来生的一世情来回报。

  我的眼睛里,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母亲,总是胜券在握。在我在门口彷徨时,她只是对我说,安,关紧门!仅此而已。然而仅是这一句话,却让我一生都无以为报了!母亲呵,若有一日,我真的长大成人——我不知我何时才能长大,何时才能在母亲的眼睛海之外游走,我若真的长大了,我想我要怎样回馈母亲?我希望那时,我的眼睛里,也能含着母亲的笑意,有母亲微笑的影子。

  父亲的笑,总是玩世不恭的,我以为,父亲是个聪明人,聪明人不会计较一些琐事,在农村,当第一台相机出现的时候,几乎每一家都照了相。照片里,爸爸的笑容依旧是飘渺如烟,时隔数年,我依旧能感觉到爸爸在镜头前难以抑制的欢愉,我看到爸爸的腋下,左边是我,右边是哥哥弟弟,他们都在微笑。

  那天,黄梅雨下得格外的大,妈妈关窗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妈妈倔强的眼神。第二天,雨住风收,小鸟鸣唱,有一只**的鸟儿,大概是黄鹂吧,飞过了我们院子的上空,我知道,它应该是看到了妈妈的眼睛,那是一双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眼睛,那是一双看着孩子时才流露出最动人的温暖的眼睛。

  我一世都不会忘记的。

  当天,月儿格外的圆,我关了门之后,就上床睡觉了,我睁着眼睛,看着灯光里的妈妈,心里的温暖无以复加,我不知什么是最美的温暖,我只知道母亲的爱是一世都难以偿还的。为此,我常常在心底深深地忏悔,为母亲的爱深深地忏悔。

  然后我看见,黄梅雨之后的月亮,在妈妈的眼睛里,一闪而过,就像被剪断的一抹影子。在窗户的玻璃上,它也一闪而过,就如被剪断的一抹寒光。

  黄梅雨

  黄梅时节的雨,淋湿了我的夏天。我依偎在门边,等待妈妈做完农活回家。

  到了晚上,一灯如豆,我看着妈妈的昏黄的灯光里认真地缝补着的样子,感到莫名的安全。我记起了一个清洁工说过的话,那时有人问他,温饱之后最想得到什么,他回答说:“安全。”是的,安全,雏鸡在母鸡的翼下,会得到安全感,一切的小生命在母亲的卵翼之下,都会得到安全感。只是等我们渐渐长大,得到了一些东西,比如青春、美丽,然而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安全感——那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的感觉。

  黄梅时节的雨,淅淅沥沥地,绵绵不绝地,下着,下着,临睡前,妈妈对我说:“安,关紧门。”于是我起床,到门边,我看了一样门外,无边的黑,黑夜似乎是一个大蒸笼,把一切都包围了进去。我听不到鸟鸣,听不到雏鸡的呢喃,只有雨声,沙沙。

  我伸手,便有雨点儿落到我的手里,我收回手,接着微弱的烛光,看到手心一点静谧的湿润。那年,我大约七岁。

  七岁的雨,黄梅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下着。我看着门外无边的黑暗,感到生命里头一次涌进了一丝丝的无助。

  “安,关紧门。”是妈妈的声音,我听到了,我又一次探出手,接了一些雨点,就收回手,也不再看,关上了门。

  关上了门,一切就都被关在了门外,无边的黑暗,七岁时的黄梅雨,还有那一丝丝的无助,一切的一切,都被关在了门外。在屋里,是一颗昏黄的烛光,火焰在微弱地跳动,跳动。我看见妈妈的脸,在烛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地安详。是的,那是我七岁时的黄梅雨,七岁时的黄梅雨,淋湿了我年少的心。

  雨中,一切都那么静谧,我们的小屋,在雨里应该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纸窗透着灯光,门的缝隙漏出几丝烛火,在静谧的夜里,显得那样安详。

  我依偎在妈妈身边,她不知道我刚才有怎样的彷徨,就像独自一人彳亍在悠长的雨巷,没有人作陪,我看着妈妈慈祥的面庞,年少不知愁为何物的我,在烛光里渐渐睡去,梦里,那点烛火一直在静谧的雨夜里,茫然地跳啊,跳啊,那是一曲生命的礼赞。

  那夜的烛光

  今夜,明月东升,照亮了大地,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彼时,无月,只有红色的烛光,照亮了我幼年的心。

  那时,我还不知世上有一个词叫做“烛影摇红”,我只知道,那天红色的烛光,映红了妈妈的脸,映红了我年少的心。

  我怎能统计出世上有过多少赞美母亲的诗篇,我只知道母亲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世上最美的女人。那夜的烛光,在停电的晚上,不停地跳动,抖动的火苗,述说着一个平凡的故事。我知道每一个平凡的故事背后,必定蕴藏着不平凡的人生,正如平静的水面,下面往往是汹涌的暗流。静水流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看着妈妈的眼睛,像夏夜的繁星,熠熠闪光。最亮的那颗星,应该就是妈妈的眼睛吧。

  那夜,红色的烛光,在我单调的生活中,烙下了一个不灭的痕迹。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都会在你心上留下痕迹,“水流犹有迹,风过了无痕。”此言得之。人们常说让往事随风,不是没有道理的,人的心毕竟是脆弱的,是不堪重负的,我记得古文里记有一种叫做蝜蝂的小虫,它背着一生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东西,并往高处爬,只是东太多,所以爬得太慢,最后竟然摔死了。

  可是飞蛾就不同。有人希望透过水蛾的翅膀发现生活的奥秘,我却不能发现。我只是看着那夜在烛光。那夜的烛光,透过一层薄薄的红纸盈满了一个小屋,那个小屋,是我和妈妈的住所,另外还有我的两个兄弟,他们都已沉沉睡去,并在做着好梦。我仿佛看到他们在梦中的微笑。

  有一只飞蛾,从窗外飞了进来,径自飞向那盏红色的烛光,若不是有纸罩挡着,它怕是就会一命呜呼了。我为它幸叹。

  妈妈驱赶着那只飞蛾,让它飞出窗外,然后继续做自己未完的工作。

  今夜的月光,照亮了今夜的黑暗,我知道,妈妈在天上看着我。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每一个子女永久的悔恨。母亲的笑容,如同今夜的月光,照亮了我灰蒙蒙的心。

  十年后的今天,我隔着十年的光阴,如同隔着几层磨砂的玻璃,来看那夜在烛光。那夜的烛光,也隔着十年的光阴,如隔着几层玻璃,暖暖地照到我的心里来。我的脸,又一次被烛光映红了,那是十年前的烛光,它在岁月的深处,摇曳着,摇曳着,不停地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你是一个寂寞的花架 文 / 雾湿楼台

  你是一个寂寞的花架,我知道,那是你多年的习惯,在每一个早春时节,搭一个漂亮的花架,然后在花架的脚下,种下孩子们爱吃的黄瓜或是豆角,然后任春风吹拂,吹拂着这寂寞的花架。寂寞的花架,因了你的到来而不再寂寞。

  而今,您已是满头银发,然而您还是固守着那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在早春时节,搭一个寂寞的花架。

  春风似乎能吹老燕子的雏儿,让它们在蓝天里尽情的翱翔。春风吹着它们的羽毛,于是羽毛渐渐丰满,它们开始搏击长空。可是,这样的事实,是不是对老燕有些残酷呢?新燕长大,开始搏击长空,在空空的巢里,只余下两只老燕,扼腕叹息。可是,我想它们并不后悔,因为孩子们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天空,它们应该飞走,应该找寻属于自己的未来。您也是如此,即便是对着空空的家,也一样有着欣慰,因为孩子们都长大了,成家了,这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

  对孩子们而言,您也是一缕不绝的春风,在您的抚养下,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并且走上了工作岗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可是,到头来,您却成了一个寂寞的老人,在早春时节,新春刚过,孩子们就走了,您又陷入了深深的寂寞。陪伴在您身边的,只有一个寂寞的花架。

  奶奶,如今我来看您了,看你满头的银发在风中翻飞,您到村口迎接我,让我受宠若惊。我那时不知道您的苦衷,我只知道您的孩子都还孝顺,能给您一笔丰厚的生活费,可是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您是一个寂寞的老人,需要儿女绕膝,需要子孙满堂。您希望孩子们守在您的周围——“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才是您想要的生活。

  可是,谁能给您?

  只有一个寂寞的花架,在春风里静静地开花,在夏雨里舒展着枝叶,在秋光中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却没有人陪您采摘。

  奶奶,我来了,我来了,我会多住一些时日,让您不再寂寞。可是我走之后呢?谁来陪您?

  我看着那个在早春的晨风里舒展枝叶的花架,静静地笑了,然而偏偏有两行泪水,不争气地从眼角滑落下来,静静地,静静地,我知道,那两行泪水,是为您流的。

  小巷逼仄 文 / 雾湿楼台

  就是会有那么一些事,在你最漫不经心的时候,突然就闯进了你的心,让你措手不及。

  那是我回忆中的小巷。那是一条雨巷,那是一条逼仄的雨巷。

  那里并没有一个穿着素衣的、丁香般的姑娘,那里只有我的家乡父老。

  我在梦里,常常会回到那个小巷,那里,记载了我童年的梦想。那是梦开始的地方。我依稀记得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从睡梦中悠悠醒来,打了一声哈欠,然后恍恍惚惚的,嗅到了一阵花香。

  我不知道那别在门上的野花,是谁在野外采摘的,又是谁悄悄别在了我的门上。他(她)不止送给我一束鲜花,还送给了我睡梦中的甘甜,和醒来后的清香,以及一个绝好的心情。

  我想在我醒来之前,他或她已经走出了那条小巷,我住的那条小巷。那条小巷是那么短,那么短,短得就像一段早晨时的思念。

  早晨的阳光是那么调皮,它欢快地逗弄着我的双眼,让我忍俊不禁。我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我的耳边轻轻倾诉,那是早晨阳光的声音。我又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吻我的双颊,我知道那是阳光。

  是什么在我的脸上悄悄滑落,是我的眼泪。

  我是被早晨的光感动了吗?不是,感动我的是那束鲜花,和那个献花的人。

  我终于知道,在这个世上,还有一些人牵挂着我,牵挂着我孤单的灵魂。所以他送了一束鲜花给我,同时送上了他的心意。

  那不只是一束鲜花,那是一颗跳动的心。

  我记得我常常在那条小巷走过,我知道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他们是我童年时的怀念,是我长大后的眷恋。今天,我又一次走在了那条小巷,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是在梦里回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依稀看见了我的伯伯,和我的婶子,我的叔叔,我的哥哥,他们或站或坐,都定格在那条短短的小巷。

  我就这样走了过去,他们有的正在吃饭,并不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什么。依旧是吃饭,只是抬起眼睛看了我一眼,我走了过去,静静地,静静地。

  时间在那一刻静止了。

  我又记起你们了,我的父老乡亲,我在梦里来看你们了,我知道那当然只是一个梦,因为远在他乡的我,只有在梦里才能如此亲近地见到你们,我的父老乡亲。

  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因此而怪罪我,因为我就那么悄悄地走过,没有同你们打一声招呼,我想不会吧,因为你们是我的父老乡亲。

  为什么我不到招呼,因为那只是一个梦。

  下雨了。

  那是一个下雨的早晨。那时我太小太小,只记得那是一个下雨的早晨,我走在那条短短的雨巷,我不会看见任何一个姑娘,手中的糖果还没有吃完,却已越来越少,我知道,这就像我在这条小巷的岁月,尽管甜甜蜜蜜,却已越来越短了。

  雨里有炊烟,每一家烟囱的都冒着青烟,随风而斜。

  蛇恋

  我知道蛇——那个弱小的生命是不稀罕我恋它的,我也说不清我到底是恋上了它哪儿,我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可是我到底爱上了它哪儿呢?

  今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雨,似乎很久没下过这样的雨了。童年的记忆里,雨总是和蛇联系在一起的,每次下过雨,便会有蛇出现,出现在路上,出现在水塘旁,出现在大树下,每一场雨都会引来无数的惊奇,而那些惊奇都是蛇带来的,那时我对蛇并不如现在一般热爱,也没有厌恶,我只是喜欢下雨的感觉,一场雨便把大人们都堵在了家里,出不了门,只好望雨兴叹。我喜欢山雨欲来的感觉,喜欢那种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又分外安全的感觉,更喜欢雨后的偶遇,和蛇的偶遇。

  在下雨的时候,我们会缠着大人讲故事,有个故事是至今都没有忘记的,说是一个小孩杀死了一条蛇,那条蛇恰好是龙王三太子,于是龙王来寻仇,他化身为一个老汉,来小孩家问路,小孩的家里人事先已经知道,就把孩子藏在了一个缸里,并盖上了盖子,压上石头,龙王化身的老汉来,围着缸转了三圈就走了,他走之后,小孩的家里人就掀开缸的盖子,结果,里面只有一副鲜血淋漓的骨架——小孩被吃掉了。

  大人讲这个故事就是为了教育我们不要轻易杀生,会遭报应的,蛇,更是万万杀不得的。

  可是有一次有一条蛇爬进了我家的燕子窝,奶奶就把那条蛇碎尸万段了,而且那几天是一年中最忌讳杀蛇的日子。

  雨后,走在路上,常常会有一条蛇惊慌失措的爬过路面,闪电一样的速度,快的让人难以置信,并钻进路旁的草丛里,消失不见。

  有句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是有几分道理的,谁的地盘谁做主,谁的地盘谁老大,蛇亦如此,我见过蛇吃东西的情景,它捕青蛙的时候青蛙一动不动,似乎是吓傻了。

  世上有双头蛇,有连体蛇,这都不足为奇,蛇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奇迹,没有那一种生物活得如此艰难,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见天日。它们活在黑暗里,却向往光明,这是生活应该具有的勇气。

  我记得冬天里,水没有结冰的时候,我见到了一条蛇,拇指粗细,一尺多长,它沿着未结冰的水一路游来,游到我身边的时候,就停下了,我诧异冬天里也有蛇,我就给它扎了一个红绳子。后来春天即将来到的时候,我又一次见到了它,它盘身在一个树洞里,稳稳地睡着。

  我怀念它的睡相,如此没有防范,是我所见过的,蛇的最美的睡姿。我不知道它后来是不是很好的活着,是不是褪去了那一层皮,并把绳子也褪掉,如果它褪掉了,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如果你见到了一张蛇蜕,不要惊讶它身上的红绳,那是我带着爱系上去的,愿它保佑那条蛇生生世世平平安安。

  长大后,就很少见到蛇了,却在骨子里对蛇有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怀念,我怀念蛇的丑,怀念关于蛇的一切。

  到那时我才明白,原来爱是一种不需要理由的东西,就像母亲爱着我们,我们爱着子女。蛇,那个周身湿滑,不招人爱的小动物,却深深地吸引我了。我爱它,大概是因为我骨子里有蛇性,还因为,在我不算美丽的童年里,它出现了太多次,它用它的蛇蜕,告诉我所有的可怕不过是一张虚伪的纸,一戳就破。

  童年不算明媚的阳光照耀我成长,我看见几张蛇蜕在阳光下的草丛里,随风轻轻摆动。我上前捻起一个蛇蜕,透明的角质在阳光下似乎泛着银辉,它曾披在一条蛇的身上,给它带来了一丝安全,在蛇即将褪去这层皮的时候,是果断而坚忍的。

  这是蛇教给我的道理,做人乃至做事的道理。

《绿的歌》,作者:冰心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的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

在怅惘迷茫之中,我凝视着这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了起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的新一代。

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沉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的歌”献给生活在青年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

1走着走着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     徐志摩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风吹过云就散了,影子淡了,夕阳靠着山倦了,天空暗了;

一朵花开得厌了,春天怨了,鸟儿飞得不见了,清晨乱了。

长长的发辫散了,青春淡了,舞不停的脚倦了,眼神,暗了;

两个人厌了,心里怨了,路的尽头不见了,步子乱了。

是散了,淡了,是倦了,又暗了,

是草儿绿过就算了,是季节变了;

谁厌了,怨了,谁不见了,谁又乱了?

谁许的诺言不算了,谁和谁的爱情变了?

海枯石烂了,地球不转了,主角都换了,情话听惯了。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厌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2风    杨绛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住。不管它怎样猛烈的吹;吹过遮天的山峰,洒脱缭绕的树林,扫过辽阔的海洋,终逃不到天地以外去。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

也许最平静的风,还是拂拂微风。果然纹风不动,不是平静,却是酝酿风暴了。蒸闷的暑天,风重重地把天压低了一半,树梢头的小叶子都沉沉垂着,风一丝不动,可是何曾平静呢?风的力量,已经可以预先觉到,好像蹲伏的猛兽,不在睡觉,正要纵身远跳。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没有东西去阻挠它:树叶儿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里窗里任它出进,轻云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

随着早晚的温凉、四季的寒暖,一阵微风,像那悠远轻淡的情感,使天地浮现出忧喜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一阵风是这般轻快,这般高兴,顽皮似的一路拍打拨弄。有时候淡淡的带些清愁,有时候润润的带些温柔;有时候亢爽,有时候凄凉。谁说天地无情?它只微微的笑,轻轻的叹息,只许抑制着的风拂拂吹动。因为一放松,天地便主持不住。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缚束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过去。墙把它遮住,房于把它罩住。但是风顾得这些么?

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儿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几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么?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饨。

不过风究竟不能掀翻一角青天,撞将出去。不管怎样猛烈,毕竟闷在小小一个天地中间。吹吧,只能像海底起伏鼓动着的那股力量,掀起一浪,又被压伏下去。风就是这般压在天底下,吹着吹着,只把地面吹起成一片凌乱,自己照旧是不得自由。

未了,像盛怒到极点,不能再怒,化成恹恹的烦闷懊恼;像悲哀到极点,转成绵绵幽恨;狂欢到极点,变为凄凉;失望到极点,成了淡漠。风尽情闹到极点,也乏了。不论是严冷的风,蒸热的风,不论是衷号的风,怒叫的风,到末来,渐渐儿微弱下去,剩几声悠长的叹气,便没了声音,好像风都吹完了。

但是风哪里就吹完了呢。只要听平静的时候,夜晚黄昏,往往有几声低吁,像安命的老人,无可奈何的叹息。风究竟还不肯驯伏。或者就为此吧,天地把风这般紧紧的约束着。

3淡淡的花香  席慕蓉

那天,当我们四个人在那条山道停下来的时候,原来只是想就近观察那一群黑色的飞鸟的,没想到,下了车以后,却发现在这高高的清凉山上竟然盛开着野生的百合花。  

山很高,很清凉,是黄昏的时刻,湿润的云雾在我们身边游走,带着一种淡淡的芬芳。这所有的一切竟然完全一样,虽然那么多年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连我心里的感觉竟然也完全一样?我迫不及待的想告诉同行的朋友,这眼前的一切和我18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一样的灰绿色的暮霭、一样湿润和清凉的云雾 、一样的满山盛开的百合花;谁说时光不能重回?谁说世间充满着变幻的事物?谁说我不能与错过的美丽重新相遇?   

我几乎有点语无伦次了,朋友们大概也感染到我的兴奋。陈开始攀下山崖,在深草丛里为我一朵一朵的采起来 ,宋也拿起相机一张一张的拍摄着,我一面担心山崖的陡峭,一面又暗暗希望能够多摘几朵。陈果然是深知我心的朋友,他给我采了满满的一大把,笑着递给了我。当我把百合抱在怀中的时候,真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和满足 。一生能有几次,在高高的清凉山上,怀抱着一整束又香又白的百合花?   

然而生命也许就是这样的吧,无论是欢喜或悲伤,总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得来走 一趟。我想,生命应该是这样了。   

而这一切都要感激我的朋友们。所以,你说我爱的是花吗?我爱的其实是伴着花香而来的珍惜与感激的心情。   

我实在爱极了这个世界。一直想不透的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是特别仁慈?为什么我的朋友对我特别偏袒与纵容?在我往前走的路上,为什么总是充满着一种淡淡的花香?有时恍惚,有时清晰,却总是那样久久不肯离去? 

我有着这么多这么好的朋友陪我一起走这一条路,你说 ,我怎么能不希望这一段路途可以更长更久一点呢?也就是因为这样,我竟然开始忧虑和害怕起来, 在我的幸福与喜悦里,总无法不渗进一些淡淡悲伤,就像那随风袭来的,若有若无的花香一样。

5如果有来生 三毛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扩展资料: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63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7
下一篇2024-0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