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药学专业的表白句子

有没有药学专业的表白句子,第1张

表白?

药学专业表白的句子估计会很肉麻。

比如:看到你,我的心跳的飞快,我已经忍不住想要吃一粒美托洛尔来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了。

血压上升,全身流汗,瞳孔扩大,我自然不是有机磷中毒,而是对你中毒,给我用阿托品也是没用的。

类似于这种吧

  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1、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2、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4、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5、百病挟痰

 6、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7、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8、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9、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10、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11、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12、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13、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14、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5、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16、久病先针足三里

 17、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18、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9、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20、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21、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22、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

 2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26、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27、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28、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29、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30、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31、未医彼病,先医我心。

 32、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33、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34、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35、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36、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37、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38、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39、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40、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41、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42、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43、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44、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45、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46、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

 47、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48、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49、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5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51、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52、脾气喜升 胃气喜降

 53、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

 54、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55、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56、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57、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5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59、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60、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61、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6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63、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64、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65、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66、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67、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68、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69、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70、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71、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72、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73、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74、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75、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76、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77、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78、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复杂做事,简单做人!

 7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80、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81、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82、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83、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84、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85、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86、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87、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88、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89、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90、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91、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92、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

 93、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94、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95、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96、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97、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98、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99、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疏肝和胃,理气养阴)

 100、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101、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102、俱视独见,无与众谋。

 103、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104、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105、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

 106、百病生于气

 107、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108、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

 10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110、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111、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赞美中医的七言绝句有:

1、[宋] 黄庭坚 《木之彬彬》

木之彬彬,非取异於人。

可宫室则斩则伐,可笾豆则捋则撷。

草之茸茸,非求显於世。

中刍牧则刈则鉏,中医和则剥则枯。

白话释义

树木的彬彬有礼,并取不同于人。可能宫殿就杀,打,可篷豆就摸就采摘。毛茸茸的草,不是要求显于世。中放牧就割是鉏,中医和就剥就会干枯。

2、[宋] 毛滂 《登闻鼓诗》

平生胸中医国法,尽变黄馘为秀眉。

力进唐虞作元氯,酲醲病酒何劳治。

端知听讼破症尔,洞见五藏聊决之。

造化升平唯一笔,弼成尧舜垂衣日。

墨客诗人慕响来,朱草嘉禾时一出。

白话释义

平生心里医生国家法,全部变黄是秀眉。。力进唐虞作元氯,醉酒多多病酒怎么能治理。端知道听讼破病你,看透五脏聊决定的。造化升平只有一笔,贺若弼成为尧舜垂衣天。黑客诗人仰慕响来,朱草嘉禾时出现一个。

3、[宋] 晁说之 《十二弟季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怀之作复次韵寄子》

井臼每苦烦,药食则不暇。

不药得中医,默符覆器。

哦诗便无恙,乞酒宴茅舍。

弥荷天地恩,性命永其贳。

饥鹰侍中辈,死矣一饱乍。

顾我与君侯,更愧东山谢。

白话释义

家务常常烦躁,药食则没有时间。中医药能不,沉默符覆盖器。哦诗就没事,请求酒席宴请茅屋。弥承受天地恩,生命永的宽恕。饥鹰侍中等,死了一个饱忽。我与您,更惭愧东山道歉。

4、[宋] 刘克庄 《悼秦医》

最晓阴阳证,于身独不灵。

有妻持旧肆,无子学遗经。

虫蚀抄方箧,莎生晒药庭。

城中医绝少,堪惜尔雕零。

白话释义

最通晓阴阳证,在我独自不灵。有妻子拿着旧店,没有儿子学习遗经。虫蚀抄方箱,莎生晒药庭。城里医生很少,能够珍惜你凋零。

5、[明] 谢铎 《病中怀黄世显李宾之》

十日高眠昼起迟,缓寻方药得中医。

不才岂是官无事,多病惟应志未衰。

门巷雪深妨过马,江湖岁晚益多歧。

衣冠论说今如此,旧简残灯亦自疑。

白话释义

十日高睡白天起晚,缓寻得中医方药。不才难道是官无事,很多病人只有接受志不衰。门巷雪深妨碍过马,江湖岁晚更多分歧。衣冠评论现在这样,旧书灯也怀疑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23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