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书》
日本经典的小清新爱情**,岩井俊二导演作品。“嘿,你好吗我很好。”渡边博子给天国的未婚夫藤井树寄去一封信,寄到藤井树中学时的住所小樽市,没想到却收到了同名同姓的藤井树回信。在信件往来中,博子揭开了一个遗落在时光里,关于少男少女之间朦胧、含蓄的美好初恋故事。皑皑的雪山,懵懂的少女,飘窗前安静看书的美少年,柏原崇和酒井美纪要多养眼有多养眼,颜狗必看系列。
2《侧耳倾听》
“我才不要成为你的包袱,我要在背后支持你。”少女月岛雯倔强又可爱地对自己喜欢的人说。
月岛雯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渐渐地,她发现自己所有看过的书的借书卡上都有同一个男生的名字-天泽圣司。偶然地,天泽圣司在校园里拾起月岛雯遗落的歌词稿件并故作调侃,少女羞愤的脸颊,少年意味深长的笑,这是二人的第一次邂逅。某天,月岛雯被一只猫吸引,一路跟着它发现了一家有趣的古董店“地球屋”,“地球屋”神秘而浪漫,月岛雯爱上了这里。也是在这里,她再次遇到了天泽圣司,一段美好的初恋由此展开。
3《你的名字》
2016年相当卖座的一部日本动画**。某天,一心想逃离小镇的女高中生三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变成了一个生活在繁华东京的男孩子,身边是陌生的朋友、老师和同学。另一边生活在东京的高中生立花泷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看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胸部、少女曼妙的身体百般疑惑。就这样,在梦境中互换身体的两个人起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立花泷迫切地想寻找到三叶,然而到了梦中的小镇上只看见一片荒芜,难道喜欢的那个人只存在于梦境吗?
4 《恋空》
一部集齐美少女与美少男的纯爱剧,乖乖女美嘉邂逅了外表痞气但内心温柔的帅气少年弘树。夏日的蓝天下、微风拂过的青草地、静谧的图书馆,两人偷偷地谈起了恋爱。后美嘉意外怀孕堕胎,二人的恋情经历波折。第二年的春天,弘树毫无征兆地向美嘉提出分手。经年之后,美嘉才得知二人分手背后的秘密,而那个占据她整个青春的少年却不在了。整部**唯美的小清新画风就像夏日的清凉糖,新垣结衣和三浦春马的老婆粉们看起来啊!
5《属于你的我的初恋》
又一部集齐俊男美女的纯爱剧,本冈田将生的颜粉墙裂安利!影片讲述青梅竹马的小茧和小逞之间的初恋故事。小逞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八岁的小茧从作为小逞主治医生的父亲口中得知小逞将活不过二十岁。这个美好的女孩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她的朋友。明知你最后只能活在回忆里,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和你在一起。大概是对这段初恋最好的描述吧。
豆瓣高口碑**,亚洲最高点爱情经典**《情书》,于5月20日在日本上映。在久违的**院里重温了这段美好难忘的爱情故事。不少粉丝感叹,“这份极致的爱情太美了,终于弥补了青春的**票。”。**把那个深情的少年藏在白衣里,把我们带回了藏在内心角落的柔软时光。
由岩井俊二执导,中山美穗、丰川悦司、酒井美纪、柏原崇等主演的**《情书》被定格为几代人的“爱情圣经”,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回忆热潮。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里,不仅仅是情侣看**,很多观众都会选择一个人去品味青春的味道。一位网友说,《情书》是一部“无论何时看都会流泪”的**。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它也有足够的品质证明“它没有过时”。
公共信息恶霸榜所有平台都被热情搜索。干票的副票表白。
作为今年“”档最有质量保证的爱情故事,**《情书》时隔数年重返荧屏,受到众多影迷的热切期待。发布第一天就在网上引起了话题。《情书公开》,题目排在第二位,连续热了六个小时。很多微博大V的忠实粉丝通过口口相传高呼。在以“靠窗读柏原崇”为题开始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有“柏原崇的神仙脸可以回票价了”之类的留言。这部**也在多音、豆瓣、知乎等其他平台积累了热度。**《情书》保持着即使经过时间检验也不会衰退的艺术魅力。
以**没想到会回一次的情书为契机,揭开了记忆中朦胧的暗恋,让很多观众感触颇深,产生了最多的评论。来看**的情侣深有感触地说:“和心爱的人一起看《情书》,就是最好的告白。”一位去暖经典的粉丝也说,“这部**的门票是给自己的520封浪漫情书。”。如果你选择了**院,你可能会再看一遍著名的**《暗恋的极致》。是为了完成与“告别”和“离别”相关的仪式。
岩井俊二四重奏纯爱浪漫乐章《情书》是每个人的记忆。
被誉为“青春纯爱大师”的岩井俊二导演,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受到众多影迷的喜爱。他也是一位横跨**、音乐和美术领域的“多感官”艺术家,这一点广为人知。**《情书》翻拍那天,我被钢琴演奏家牧野由依特别邀请,和他一起表演经典短篇小说《AWinterStory》。治愈缓慢温柔的音乐,瞬间将观众导入晶莹剔透的冬瓶。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又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部**包含了很多观众的“情书”。有很多温暖人心的文字,最多的是对青葱岁月的回忆。有网友深情告白。“《情书》拥有青春的专属记忆。”**《情书》也被粉丝感动了。“没有必要为流动的岁月驻足。把回忆放在过去,是最美好的事。”“记忆是温暖而强大的。影片中的遗憾与美好,矛盾与和解,都能激起内心深处的感情。”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如果观众和**情书再次相遇,心里总会有一种瞬间的复苏。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是你的名字。**《情书》在全国都很受欢迎。进入**院后,请打开这部《时光旅行》,来一场爱的告白。
生命不可承受之爱真真 发布于:2010-06-01 17:03
“おげんきですか?
わたしは げんきです。”
也许爱到深处,所有的语言和文字都是苍白和无力的,再浓烈的情感一旦生死相离,到最后也只不过化为一句最简单不过的问候:
“你—好—吗?
我—很—好。”
我喜欢《情书》这个名字,虽然贯穿整个故事的书信都是两个女孩之间对另一个男孩回忆的点点滴滴,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回忆,让一直潜伏和深藏的情感被小心翼翼地抽丝和剥离出来。回忆是岁月的书签,回忆是成长的足迹,是所有情感的累积,也是送给天国的爱人最美和最好的情之天书。
两个容貌酷似的的美丽女子,一个深爱而不能得到,一个被爱却并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死亡,她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没有回应的爱会是如此美丽和忧伤。
影片中,两个素昧平生的女孩因一封寄望天国的情书开始连接起彼此的天空。其实在男孩藤井的心中,两个女孩是重叠的,她们拥有相同的外貌和气质,同样是他留给世间的回忆。他因名字相同于女孩藤井开始欢喜冤家式的朦胧爱情,又因博子与女孩藤井的相同音貌开始与之刻骨的恋情。在他死后,两个女孩相识了,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浮现在眼前。机缘创造无数的奇迹。
两个叫同样名字的男孩和女孩,男孩藤井树总是无缘无故地在借书卡上写对方的名字;女孩藤井树则可以为一张测验卷等对方至夜深……只是彼此都不发觉吧,感情一直在不自觉和不留神中看似漫不经心地扎根深延。
少女藤井树原先并不知道那个同名同姓的男孩子暗恋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对他的情感有多深,是在通信中慢慢地回忆,还有对过去生活痕迹一步步寻找时才发现的。男孩子不擅言辞,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慕,只有采取很傻的方法,比如在放学路上恶作剧地把纸袋套在女孩的头上作为一种侵略型的亲昵;无数次在借阅卡上填写自己与女孩相同的名字却只是有心地选择那些一般人不会看的书;靠女孩辛苦地摇动灯光然后装模作样地看试卷,只是希望能与自己喜欢的人多待一点更靠近一点;最胆大的行为就是直接到女孩家,要她把他借阅的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帮忙还给图书馆,但是他什么也没说,随后他便转了学,女孩并不知道那本书的借阅卡的背后绘有自己的肖像,栩栩如生,一往情深。
多么干净的爱情!多么令人惆怅的少年时光!
两个相貌相同的女孩, 藤井树和博子,她们各自存在于世界的一角,本来是毫不相关地生活,如果不是因为共同爱过一个人也被这个人爱过,可能这辈子也无从知晓彼此。男孩藤井树生命的结束,让这两个女孩的关系得以开始,更被一封封情书联系起来,使她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有了交错。从表面上看,他爱的是女孩藤井树和渡边博子两个人,但当他的目光凝视着博子时,却穿透了这现时的躯壳,温柔地拥抱着年少岁月中的女孩藤井树。
样貌相同却各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一封寄给天国“藤井树”的信终于相识,却终于发现其实不只相识这么简单。死亡造成绝对地失去,失去造成了永恒地追忆和怀念。回忆是失去后的唯一拥有,缅怀是无可避免地死心不息。回忆,很多时比现实美丽。
博子发现回信的秘密而得知女孩藤井树的存在时,便萌发去见她的冲动。藤井树恰好不在,博子留给她一封信便离去了。在回去的路上,博子仿佛看见女孩藤井树在人群中穿行,下意识的喊出藤井树的名字。女孩藤井树在路上听到有人唤她的名字便扭回头。一瞬间,两人在川行不息的人群中仿佛是彼此看见了,却又错了过去。人生有多少次不期而遇,又有多少次擦肩而过。而正是这次不曾谋面是两人的故事愈发具有朦胧的情思和意蕴。
在影片的结尾处,博子面对雪山泪流满面地大喊的瞬间,她终于找回了因曾经伤情过度而迷茫的自我;而女孩藤井树却因博子的搜寻而坠入了记忆的深处,品尝到了一份苦涩的优柔。
这情节,你我都再熟悉不过。
总相信世上真的同时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各自在地球的一隅,甚至是另一个空间,活得惬意美满,却一生一世也没有机会碰上。离开了尘世的奇斯洛夫斯基在他的代表作《薇洛尼卡的双重生活》里曾深刻地将这一概念化成光影流传,遗爱人间。如果说这还不算神话的话,那么岩井俊二的《情书》就绝对是扑朔迷离到几乎让你要屏住呼吸的一个接近于天方夜潭的神话:一个男人,同时遇上、爱过、失去这两个女孩,最后他黯然地、悄悄地去了天国,带走了关于这两个女孩子的回忆,只是在失去和发现的过程中,他还是把 回忆的蛛丝马迹秘密地留下。凭着一封寄去天国的情书,两个女孩在文字上结缘,一切从回忆开始,于是所有的回忆被逐渐还原、重组和分享。唯有回忆,穿梭于时光交错的夹缝,交织成一幅清俊隽永的黑白水墨画。
《情书》塑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故事在现实和回忆、女藤井树和博子各种时空里穿插。记忆的碎片通过蕴藏在故事背后的情感拼接起来。每个片断都带有朦胧的诗意色彩,细密的蒙太奇组织下,组成一组组意象。所谓故事,无非是生命的一个大的意象。这种看似不经意的组合方式形成一种摇曳多姿的视听幻象,给人含蓄婉约、余音袅袅的心理感受。
影片中女孩藤井树对博子说中学时代那所有关于另一个同名男孩藤井树的回忆都是因为同名而造成很多尴尬和不好的回忆,但真的是如此吗?若真如此,那为什么在两个女孩的字里行间我看到的分明只是流连和沉醉呢?
女孩藤井树对男孩藤井树的回忆,可不是有意识、提炼过的回忆,而是信手拈来,不加修饰,不着任何痕迹的清之又清纯之又纯的回忆,也更显得两 个叫同样名字的男孩和女孩之间友情的真挚和珍贵。 也许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在顷刻遗忘和瞬间记忆的电光石火间,我们终于察觉了爱,也因为有爱,我们才能永恒不灭地生存下去。也终于让我相信了一句话,刹那即永恒。
一切都来不及表达,所有的可能都因死亡或错过而冰封,活着的人只能用记忆得到一点点人世间的暖意。真情只是如雪片,纯洁、晶莹、凉丝丝,脆弱得随时会融化在世俗的阳光下。
但即使男藤井树在学校每一张借书卡上都留下了“藤井树”的名字,即使少年在最后一张借书卡的后边画上了女孩藤井树的样子,来表达自己朦胧的爱意,去无法阻止十年的时光,更无法阻止作者生命的逝去。当女孩藤井树的脸上布满泪水的时候,我们知道,原来许多事,并不会被忘记,只不过是深藏在心中,等待机会潜滋暗长,以至于让你忘记了自己记得罢了。
人生很难说得清楚,对我们来说,爱情可能镶在槐树柳树梧桐树和笔直的白杨树下,年轻的心事也羞涩,难与人言,或炫耀或沉默地踏着自行车,一阵风似的从心爱女孩的面前滑过落叶铺满的校园,又或者心事重重地走上洒满阳光的宽阔街道,静悄悄地尾随着心爱女孩的背影,爱情,美丽又苦涩,甜蜜又无望。
对《情书》来说,爱情是镶在樱花树下。樱花,美得眩目,短得惊心,开时锦绣山河,凋时埋没青春。影片中一直在下雪,樱花是雪花的另外一种形态,同样美丽,同样短促。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同名的男孩女孩,就这样被不可能的爱情深深裹挟,爱情是不可能的,但是死亡却可能。所以,爱情镶在樱花树下,就是和死亡紧紧纠缠在一起。
死亡和爱情在日本民族心理中有着浓郁的积蓄。细腻的日本人以敏锐的心灵触角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时光易逝,人生无常,而机缘不定。他们感触到人生是渺微的、悲剧性的、难以把握的。于是他们珍惜人生,珍惜世上的一切。他们在这种无奈的忧伤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倾注全部的热情,如工作和爱情。他们的爱情表现的异乎寻常地执著,把以悲剧性的死亡收场看作爱情和生命的至高境界。
这种民族气质表现在文学作品、戏剧和**等艺术形式中,则通常把这种浓郁的情结化开来,散发在每个细节,生发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韵味。欣赏这些作品,淡淡的哀婉气息弥散在字里行间,而这种意蕴深处则是令人窒息的悲凄。
漫天的雪花和樱花飘落中,这一生最爱女孩藤井树的两个人死去了。她的父亲因肺炎而死,她的男孩因山难而死,两个人带走了对她的爱。当她还是中学女生不知忧喜地滑雪时,看见一只冻死在冰雪中的蜻蜓,她俯下了身子,悲哀地预感到“爸爸死了”。当她已经长大,寻访男孩的过往痕迹时,才意外地从老师那儿得知,男孩几年前死于山难。
藤井树的死被导演设置为登山时摔死,并不是壮烈地死去,这就是一种生命的无常。生前下的两个女孩是他一生最美丽的邂逅,而如今一切机缘消失,美好的爱恋只能留在生者的回忆里。
在整部影片中,《追忆似水年华》作为对未来的一种预示、作为一种引导工具以及情感互换的媒介和见证,向世人展现了世事如烟的无奈和沧桑。而穿插其中的死亡意识则又给人一种沧桑之后的豁然开朗之感,就如一阵清风悄悄拂过你的脸,没留下印记,却早已在你心中泛起涟漪,
恬淡而又坦然。都说死去的人是没有回忆的,但却能够让活着的人去追忆有关死者的一切。的确,生的快乐在于其还有许多可供追想的东西,而死的快乐则在于能从原来的回忆中解放出来,并且让人世间深爱着自己的人将自己当作回忆。当女孩藤井树在最后一刻向天国的男孩藤井树发出最初的也是唯一的情书时,当博子终于泣不成声地跪倒在雪中时,她们都明白了那个追寻了很久却最简单的道理:死去的人给活着的人带来的不仅仅有痛苦的阴影,更有继续好好活下去的愿望。
回忆是失去后的唯一拥有,怀缅是无可避免的死心不息,人们都爱采用选择性回想,在自己的记忆中,只挑选喜爱的情书出来回味,不自觉地美化,姑息着依依不舍的感觉,明知故犯地拿起了却放不下,让自欺变得也浪漫起来,让逃避现实也变得积极起来,让感受回忆也变成一种永无休止的奢侈,因为,回忆,很多时候都比现实本身美丽。
在回忆中,日月星辰也闪烁发亮,虚幻,却又熟悉,就象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于图书馆里,藤井树静静地躲在布幔后,微风轻吹,人仿 佛在布幔后消失了,但稍为定定神,他竟然又在那里,似有还无,亦真亦幻。风动幡动其实不过心动,原来他一直存在于一个永恒的空间里,是你我一颗蠢动的心,不能磨灭 ,永志难忘。 当思念早已在风中刻骨,真爱早已在心中铭记,就算是茫茫的雪地也不能掩埋对所有美好过往的回忆。所以当博子对着远方那埋藏了爱人的雪山,跪在雪地上嘶哑着喉咙无数遍地哭喊:“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 げんきです。”
女孩藤井树在病床上 也似乎感应到了博子的呼唤,同时用虚弱的声音对记忆里的爱人低语:“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 げんきです。”
白皑皑的雪地,凄呼呼的寒风,象从遥远的天国里传来的一首赞美诗般宁静和安谧,缘分总在这个理想的国度里孕育和滋生,教人心甘情愿地执迷其中,矢志不渝。只有在这时,当所有的情感被释放,幻化成一声声撕心呐喊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博子寄去天国的情书里只有这样简单的两句话“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 げんきです。”
“我的爱随风而逝……”,这是片中男主角爱唱的一首松田圣子的歌。
影片的结尾,是一群女中学生去告诉藤井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秘密,那幅藤井树的侧身素描,藏在最深的角落,也象藏在藤井树的心灵最深处,藤井树不说话,用手揩揩眼睛,倔强地不流泪。此时,碧空如洗,落叶缤纷。
两个女孩子被回忆改变了各自的际遇和人生观,一个从寸步难行的回忆中获得解脱,重新抖擞上路;另一个则又跳进尘封的回忆,从此自我沉醉下去。
我由衷地感动于这个微妙处境;冥冥中一切似乎早已注定,生与死不再重要,在顷刻遗忘和瞬间记忆起的电光火石间,我们终于察觉了爱,也因为有爱,我们才可以永恒不灭地存在下去。就在回忆中,日月升沉也闪烁发亮。那种感觉,虽说虚幻,却很熟悉,像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于图书馆里,男孩藤井树静静地躲在布幔后,微风轻拂,人仿佛在布幔后消失了,但稍为定定神,他竟然还在那里,似有还无。原来他一直存在的空间里,是你我一颗蠢动的心,不能磨灭,永志难忘。
男孩藤井树选择了登山。如同山峰之下必有深谷,是最适合埋葬记忆的地方,他与空旷少人涉足的山在一起,与大自然的至高至静在一起,以为从此埋葬了记忆。
女孩藤井树选择了图书馆。图书馆是最适合回忆的场所,但是她的回忆是被一点点激发出来的。她对他的记忆早已平淡,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被触动,竟勾画出意想不到的结局。
《情书》中的爱情虽然失落了,却又不是完全绝望,爱的感觉刹那会变成过去,但重要的是回忆永 远不会消失,盲打误撞中仍会慢慢累积,流离于心间。
或许不说的情话,会是最窝心的痛,不曾探知的爱,是不可承受之轻的憾,但含蓄婉弱的美丽只有自己才能珍重和品尝 。不恋可以变得动人,因喜怒哀乐全在掌握中,无声胜有声的自制浪漫。爱情部在呈现两种可能性,得到和失去并存。得到的时候教会我们珍惜,失去以后又逼使我们回忆。
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始终有回天乏力的嗟叹,唯有回忆才能教我们振作下去。对两个藤井树和博子如是,对我们也一样——唯有回忆。剔除了酸甜苦辣,沉淀了青春岁月,留下来的必定都是值得珍藏的好时光。
一如那个夏日的夜晚,借着车棚内单车上发电机微弱的灯光,女孩摇着车把摇到手酸,但为了男孩能就着灯光核对试卷,收起了所有的埋怨心甘情愿地继续摇着。我一直觉得那摇曳的灯光,正像这两个孩子之间闪烁不定的爱情,忽明忽暗,模棱两可。也许正因为混沌而更加唯美,一旦灯光四射,当空耀眼,如一本太早打开而知道了结局的书,太早揭开了面纱而不再朦胧的脸,反而会在过程中留下意想不到的失望和遗憾。
一生之中,最深最真的情,可能是从未说出口,从未有机会说出口,从未发生过,从未意识到,当还没有发现自己原来爱上了的时候,原来已经深深地爱着了。 从没有刻意经营,从没有执着经营,因为根本不用经营,是没有破绽、没有瑕疵的情,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直到分离的一刹才隐隐浮现。
就好象多年以前那张亲手放回书里的卡片,在经历了怎样世事的变迁,岁月的流转,再次拿回手上。却赫然发现卡片背面用铅笔勾勒的素描是怎样一张与自己依稀相似的容颜,卡片上与自己相同的名字又是怎样一种亲切的呼唤。这才知道这一生曾经拥有过怎样不可承受之轻的情感,那好多年前错过了怎样一次被期待地轻轻翻转。
就象《情书》中,在热闹和喧嚣的街头,因为博子的一声近乡情怯的呼唤,骑在车上的藤井树突然停住回头,在越来越密的人群中寻找博子那张渐渐被人潮掩 盖的依稀相似的容颜……
《情书》读后感1
情书,书名就让人恍惚回到了热血的青葱年少时。然而开头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腾井树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留下了悲伤的父母和爱他的女友淳子。
一次偶然,淳子翻看腾井的同学录,发现了他的通讯地址,于是她怀着好奇和某种期待写了第一封信。没想到却收到了回信。
原来在腾井树上中学的班里还有有一个腾井树,这个藤井树是女孩。
女友淳子起初并不知道,她的回信充满了试探。女孩藤井树也并不知道。后来淳子知道了藤井树另外一个人,并知道了是男友的同班同学,她隐瞒了藤井树不在人世的消息,请求女孩藤井树帮忙回忆男友生前中学的故事。
淳子越来越真切的认识到,藤井树当初对自己的一见钟情,其实是因为她长得像女孩藤井树。这对淳子,应该是很受伤的吧。但她依然深爱着藤井树。三个人的关系是你爱他,他却爱着她的关系。
逝者安息,生者更应珍惜现在,好好生活。虽然故事的结尾,淳子没有答应秋叶的求婚,我想淳子应该也能够释然吧!
《情书》读后感2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来最炽热的一个月,冯亦代和黄宗英二人十几年前的情书结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比七月的天气还要热。写情书的冯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惊喜,我看到了恋爱中的冯先生的另一面。这个有着二十岁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阅尽人间沧桑、醒世冷峻、待友宽厚的冯亦代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耆宿冯伯伯吗?
先生在世时,我作为出版社编辑接洽过他的文稿,作为记者写过先生的访谈录,作为晚辈作者和译者得到过先生指教,自以为对先生比较熟悉,但那些接触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识。冯先生在我们这些本该称他爷爷却随着其他长辈称他为伯伯的后进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丰碑,只是偶尔在采访中谈到儿时失去母亲时略露一丝感伤,但那丝哀愁转瞬即逝;只是谈到忙于事务耽误了自己的文学梦,历尽劫难后多次中风,想写本自传小说却“写不动了”时,眼角里泛起过瞬间的晶莹;只是在等待迎娶黄宗英的那个秋天,先是振臂一挥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后和我谈起“黄妈妈”还有几天才能来时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冯先生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是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费力地说普通话的智者长辈。
但是在黄昏恋中,冯伯伯真正释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发般的爱欲,让冯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们这些熟悉先生的晚辈,终于因了这些公开发表的情书而认识了整个的冯伯伯,尽管是在他去世之后,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冯先生在他的情书中告诉黄宗英说不想在他在世时发表这些情书,深怕有对年轻人“教唆”的嫌疑。这个可爱的冯老,他哪里知道,他这样学贯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情书,真真是给华语年轻人写的情书范文呢。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英文书信大全,里面有一类情书范文,但即使找了双语俱佳的译者翻译出中文对照文本,还是翻译腔十足,很难让恋爱中的人照抄不误,关键时刻还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觉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动芳心。而冯先生是把西洋的表达融化到他的中文表达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爱欲之书,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般的情色性爱诗篇无不浮现着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着中国文化的浸润。如果说这样的情书是“教唆”,恋爱中的年轻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个中西文化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达,果真能偷得其一缕真谛并能亦步亦趋,那也需要某种天资和学养而不可。
当然,能激发冯先生聊发少年狂做了“爱哥哥”的那个“小妹”则是冯先生这些激情倾诉文字的动力来源。我们的大明星兼大作家黄宗英,抱着嫁过高山(赵丹)只能嫁大海(冯亦代)的信念,在年近古稀时向冯先生发出了爱的信号,本是情理重于男女之爱的,却不料激起冯先生如此喷薄的爱情火山爆发,最终黄宗英自己也被这座火山融化,写出了“深深深深地亲你”和“吮你我的爱”这样的句子。一对“爱哥哥”和“渴望共枕的小妹”,就这样鱼雁传情八个多月,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本火热而厚重的爱欲之书,这是一段美丽的恋情佳话,读了,除了感动,除了感染,更为这一对老爱人感到幸福。他们分别与自己心爱的人(安娜和赵丹)度过大半生后又才子佳人牵手黄昏,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爱情生涯,是才女明星的黄宗英使学富五车的老夫子冯亦代焕发青春,是热烈智慧的冯亦代成了黄宗英心灵的港湾,珠联璧合,欲罢不能,这是他们前生今世修下的福分,而他们的情书必将造福于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无论长幼。
《情书》读后感3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竟然收到了回信,由此引出了两段纯洁的爱恋。两个女孩间的偶然通信竟然牵扯出一段尘封已久的暗恋。
我是通过好朋友才知道这本书的,她说这是她的最爱。好奇心让我在某个堆满书的小小的书店里发现了它,然后买下它……看完后,发现自己不后悔。因为这是一个纯洁的初恋,美的让人流泪……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这让她疯狂的以为藤井树没死,倔强的想要继续写信,想要找到他,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随着少女博子在信的那端忐忑不安和亢奋欣喜的心情,随着女藤井的疑虑和迷惑,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男藤井树在中学时一直暗恋着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树。但是害羞的男藤井树从不开口说,而是希望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引起女藤井树的注意:他为了她而与同班同学打架;他在放学路上用一个袋子罩住她的头,通过恶作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懵懂而羞涩的爱情;他故意拿错了她的试卷,是为了放学后两个人可以在昏暗的脚踏灯下和她说几句话;他借那些不受欢迎的图书,然后在借书卡第一行写下未加区别的 “藤井树”;他特意绕到她家,脸冻得通红让她帮忙还一本叫《追忆似水年华》的书,希望她能看到借书卡背面他为她画的肖像画然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遗憾的是,女藤井树粗心地一直没有发现····直到博子寄来的让她莫名其妙的信,通过博子不停的追问以及自己的回忆,在她回到初中时的学校时发现整理图书馆的学妹们竟然在玩着一个与自己又与阿树有关的游戏——谁能找到标有藤井树的名字的书最多的人,然后在大病初愈的一个飘着漫天飞雪的下午,她收到了一本学妹送来的书——《追忆似水年华》,借书签上有着“藤井树”的名字,而那个背面画着当时的她···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里面女藤井树看完后湿了眼眶,抱着这本书然后看着天空。我想她在向阿树道别又或者在告诉他,她知道了,原来,曾经他喜欢过她。心里的吃惊和感动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是另一方面,当阿树寻找到那飘渺在回忆里的爱情时,博子却也同时也只能痛苦接受爱人的离开还有对自己爱情的怀疑,害怕当初是因为自己长得很像阿树才会被男藤井追求。然后博子登山时被强迫向已经不存在于人世的阿树告别,在白雪皑皑的群山间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还好”。这是她对阿树的思恋和守望,同时也是一种释怀。真相之后她也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整个小说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做作的影藏,一切都汇成一封不能寄予思恋顶端的情书。如果没有那个乌龙的插曲,那片盛放在初三的回忆就会就此泯灭。那么,在时间这端的我们也就找不到爱情的真相了。像安妮宝贝说的,无论如何,它都像是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举动,偷偷喜欢一个人,悄悄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静静地等待着他从自己眼前经过、心里小鹿乱跳地给他留下一点点的痕迹,兴奋地期待他是否能感觉一丝丝到你对他倾慕的心动。暗恋是没有结果的等待,没有结果,我们却依然倔强地期待。两个藤井树间的暗恋正是这样,由于太纯粹,太不计较得失,太不讲究回报,终究是阴差阳错。直到多年后才明了这份爱情的真相,可惜此时已时过境迁。但这两段爱情却没有随着藤井树的死亡而枯萎,活着的人依然可以感受到死者的情意,虽然阴阳相隔,但是爱不是生死可以阻隔的。男藤井树终于等到了女藤井树发现真相的这一天,一段美丽而哀伤的暗恋终于有了完结。岩井俊二也正是通过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感而不伤的表达了故事的主题——珍惜有限生命和宝贵的爱情。
《情书》读后感4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部日本拍的**《情书》。那时候我第一次看,给了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感觉是一种淡淡的喜欢,是一种暗恋的滋味。
和你在一起后,我又一次看了这部**《情书》,我开始感觉到淡淡的味道里,有一种爱的感觉。
今晚我决定和你分手,说了很坚决的话,想你不要再来找我。我的小猪自尊心很强,估计你也不会再来找我了。我想这辈子都可能没有机会与你见面了。 20xx 年8月18日下午3点20分,你那天是穿着黑色的上衣,穿着蓝色的牛仔短裤,依旧是长长的的头发。临走时,回头看了我一眼,挥了挥手,似乎想和我说再见。然后你转身,离去,你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你,你我的回忆便到结束了。我看《情书》里,我想起我最后一次见你的情景,可能也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你了。我的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释放出来了,我想对你说:我爱你,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我这辈子最爱的人是你,陈慧瑶!
在我陷入回忆的那一刹那,我想我似乎看到《情书》里面一种爱,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爱。当不能再爱你时,我选择将你放入我的心里,将你装进我的回忆里 ……
《情书》读后感5据说,没有谁的青春不会和岩井的小说摩擦出火花,因为他的文字里承载了关于青春的全部记忆,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找寻到、回忆起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所以,本文与其说是一篇读书心得,莫不如称作是作者对青春的感悟和独白。在简短地回顾了小说的干净、温暖、甚至忧伤之后,文章旋即过渡到青春意义的追问。岩井的答案会告诉你:青春是美好而短暂的,唯有我们自己才能把握这段精彩,所以,努力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期待的。岩井的小说仿佛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和青春。
适用话题:“我喜爱的一本书”、“青春的记忆”、“生命的意义”……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在家里的书橱里发现了一本小书,粉色的封面配上白色的雪花,给人一种温暖。封面上小小的“情书”二字,映衬着整本书,有种特别的味道。“岩井俊二”四字映入眼帘,印象中,有不少朋友曾提起过他的作品,在谈笑之间,无一不流露出对他的赞许。此时无聊,我拿起这本小书,开始翻阅。
从翻开第一页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彻底吸引了。干净得甚至不留一丝华丽修饰的文字,在每一句言语和每一个字符里,透露出一种久违的温暖,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喝温水,虽然没有一点刺激的滋味,可静静品味一番,觉得那是最可口且长久的东西,不会腻烦。
故事的开端弥漫着浓浓的忧郁与惆怅。雪花飘白的时候,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藤井树与另一个藤井树,他们之间的纯真回忆,就埋藏在这个只有天知地知,甚至还未能你知我知的世界里。常常会想,如果没有这份纯纯的情感,那青春的年华该要怎样追忆,才算得上完整而你我这等凡人,要如何握住岩井俊二先生信笔涂鸦下的华美时光,如何让自己这片树梢的叶片,不至于在微风拂面时黯然凋落
一个人的生命,怎样才算是精彩的,有意义的,这我无从诉说。但在岩井俊二的小说里,我却分明看到了那种朴实中的闪光,那种不用刻意灌溉,却会无心插柳般萌生的美好情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短暂而脆弱的,我们可以拿着它看似漫长的表象肆意挥霍,也可以让自己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所谓享受中而任它流淌,还可以无所事事却毫无畏惧地直面时间。所以真正能把握这种精彩和意义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无从选择自己的生活,却可以选择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不能决定成败,但至少可以努力付出以期待美好的结果。
岩井俊二先生是一个杰出的导演,但他的文字绝对不比他的**逊色。一个出色的歌手,或许会跳舞,但鲜有会跳芭蕾且功底过硬的。岩井俊二的“歌”十分悦耳,而他的“芭蕾”则在很大程度上更耐人寻味。《情书》,便是“歌手的芭蕾”了。
《情书》读后感6在这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爱好。当我在书海中眼花缭乱不知该选哪本时,《校园情书》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名不虚传,《校园情书》写的是在每一所中学学校都有可能发生的情感故事,是用青春书写的情书。里面有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与学生的亲近,青春期朦胧的恋爱感觉。看这本书,与其它书不同的是,它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与众不同的是,《校园情书》中的班主任“达达”老师,他的开朗、另类的教学方式、通情达理、孩子气等等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完全不同于其他老师。这样的老师应该是所有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吧。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十分向往这样的老师。
《校园情书》中的第一张“志形燕归楼”是我记忆中最深的一章。原因就是与我相近,感触大。对呀!每一个女生宿舍总有一个最懒的,一个最吵的,一个最安静的,一个最贪吃的,一个做老大……宿舍就是我们另一个家,同学之间的友情就是在宿舍培养的。当我看完这章时,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宿舍所发生过的事。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疯狂,嘴角的弧度慢慢扩大。我们的宿舍也曾闹过“减肥”的风波,不同的是,书中是做瑜伽,而我们则是做一些零星稀奇的动作。最使我感动的莫过于最后一章“你一路都在”。同学之间的友谊多么深厚啊,它往往会超过你的想象。我也是料及不到的,他们为茹茵同学写的两篇日记,办纪念会,让友谊成为彼此心中的永恒。看着看着,使我想起《朋友》这首歌,多么适合呀。
《校园情书》写出了我们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情感世界。是让人欢笑,让人流泪,让人深思的励志故事。《校园情书》的确是一本属于我们的青春期指南,将伴随我们,在青春之路上越走越远!
《情书》读后感7说起读岩井俊二的《情书》的感受,犹如我对书中提到的那只“翅膀和尾巴都是在舒展的时候被冻住了的”蜻蜓的感受一样:美丽、浪漫、哀婉。
透过晶莹剔透的冰看舒展的蜻蜓是那么的纯净。少年时期暗恋的往事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纯真。“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的认知又是那么的纯朴、那么的纯粹。认真写信给天国的阿树的博子是美丽的,陷在与阿树相遇相知相爱的回忆中的博子是美丽的,在雪地中央冲着大山放声呼喊的博子是美丽的。同样,认真回信给博子的藤井树是美丽的,明白自己也喜欢阿树的藤井树是美丽的,佯装平静想把画像放进兜里的藤井树是美丽的。因为纯,因为不做作,所以《情书》很美丽。
定格在最美丽时刻的蜻蜓是如此的富有诗意。小说中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表达爱意的方式是如此的浪漫:在没人借过的书的空白书卡签上“藤井树”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在《追忆逝水年华》的图书卡背面画着女藤井树的样子。我能体会男藤井树在图书卡上签名的心情,他签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是假公济私,是为了能与喜欢的人名正言顺单独呆在一起,即使没有言语。而让喜欢的人帮自己还那本夹着有她样子的画的书,其实也就是间接的表白。可惜这些做法浪漫,但太过含蓄,两人只能是擦肩而过。
冰封的蝴蝶即使美丽,也透着哀婉,即使浪漫,也透着悲伤。对于女藤井树来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不该到那人走后才明白他心中的秘密。对于渡边博子来说,还君心思双泪垂,恨不相逢更早时。她不该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当一切真相大白,当博子与藤井树都面对了自己的感情,当书中洁白的雪花融化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的时候,一只冰封的蜻蜓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永恒的标本。
《情书》读后感8藤井树。宛如一小片雪花一般的飘落在了心头。明明一打开始就知道结局了,但到最后心中总还是会被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子弄得平静却又微微的动荡着。
结局写得很是平静,没什么动静。藤井只是微微的有些脸红罢了。但在心中却让所有的东西都化开了。也不知怎的就结束了,但是又不是遗憾。
有人说:“真不甘心!怎么就这样结了!肯定还有后续的!一定是被谁撕了!”
但我却觉得正是这样的结局,太无趣的结局让之前在雪中醒来的博子,让之前下的雪都恰倒好处的融化掉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犹如一片小雪轻轻地到来有毫无声息的离开了。
让人不觉得想:啊,下了一场雪啊,只是下了一场小雪罢了。
好像真实却又不实际,却在人们不知道时洗净了人们的心灵。下过了一场雪,一场似梦非梦的雪,留下了一片空白的世界。让人什么都不想做了,只剩一点点思绪,回忆着树与树他们之间微妙的、古典的爱。
岩井俊二,《情书》,也许只是一份无法割舍的爱吧。
“你好吗?我很好。”一开始不抱有任何希望,只因为不可能,却创造了接下来神奇却平常、疑惑却清明的故事。虽然有总觉得博子不是很可怜吗?成了树的代替品。但这样不断地思念着谁,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幸福吗?虽然还是有些残忍,但不需要了,已经足够了。因为最后它不留痕迹,是全部被融化了。被我,被博子,被树与树统统融化了。
博子将树与树的所有回忆都还给了树,树也将他的爱在十多年后传达到了。虽不是个喜剧,但古典的雪,古典的爱,让人觉得,美得深沉啊。
《情书》读后感9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来最炽热的一个月,冯亦代和黄宗英二人十几年前的情书结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比七月的天气还要热。写情书的冯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惊喜,我看到了恋爱中的冯先生的另一面。这个有着二十岁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阅尽人间沧桑、醒世冷峻、待友宽厚的冯亦代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耆宿冯伯伯吗?
先生在世时,我作为出版社编辑接洽过他的文稿,作为记者写过先生的访谈录,作为晚辈作者和译者得到过先生指教,自以为对先生比较熟悉,但那些接触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识。冯先生在我们这些本该称他爷爷却随着其他长辈称他为伯伯的后进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丰碑,只是偶尔在采访中谈到儿时失去母亲时略露一丝感伤,但那丝哀愁转瞬即逝;只是谈到忙于事务耽误了自己的文学梦,历尽劫难后多次中风,想写本自传小说却“写不动了”时,眼角里泛起过瞬间的晶莹;只是在等待迎娶黄宗英的那个秋天,先是振臂一挥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后和我谈起“黄妈妈”还有几天才能来时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冯先生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是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费力地说普通话的智者长辈。
但是在黄昏恋中,冯伯伯真正释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发般的爱欲,让冯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们这些熟悉先生的晚辈,终于因了这些公开发表的情书而认识了整个的冯伯伯,尽管是在他去世之后,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冯先生在他的情书中告诉黄宗英说不想在他在世时发表这些情书,深怕有对年轻人“教唆”的嫌疑。这个可爱的冯老,他哪里知道,他这样学贯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情书,真是给华语年轻人写的情书呢。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英文书信大全,里面有一类情书,但即使找了双语俱佳的译者翻译出中文对照文本,还是翻译腔十足,很难让恋爱中的人照抄不误,关键时刻还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觉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动芳心。而冯先生是把西洋的表达融化到他的中文表达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爱欲之书,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般的情色性爱诗篇无不浮现着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着中国文化的浸润。如果说这样的情书是“教唆”,恋爱中的年轻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个中西文化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达,果真能偷得其一缕真谛并能亦步亦趋,那也需要某种天资和学养而不可。
当然,能激发冯先生聊发少年狂做了“爱哥哥”的那个“小妹”则是冯先生这些激情倾诉文字的动力来源。我们的大明星兼大作家黄宗英,抱着嫁过高山(赵丹)只能嫁大海(冯亦代)的信念,在年近古稀时向冯先生发出了爱的信号,本是情理重于男女之爱的,却不料激起冯先生如此喷薄的爱情火山爆发,最终黄宗英自己也被这座火山融化,写出了“深深深深地亲你”和“吮你我的爱”这样的句子。一对“爱哥哥”和“渴望共枕的小妹”,就这样鱼雁传情八个多月,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本火热而厚重的爱欲之书,这是一段美丽的恋情佳话,读了,除了感动,除了感染,更为这一对老爱人感到幸福。他们分别与自己心爱的人(安娜和赵丹)度过大半生后又才子佳人牵手黄昏,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爱情生涯,是才女明星的黄宗英使学富五车的老夫子冯亦代焕发青春,是热烈智慧的冯亦代成了黄宗英心灵的港湾,珠联璧合,欲罢不能,这是他们前生今世修下的福分,而他们的情书必将造福于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无论长幼。
《情书》读后感10早前一个中午在图书馆看完了《情书》,也许看得太快,很多地方的味道还未嚼清便已翻过贯穿始终的淡淡的情愫,小小的伤感,不同于一般的生离死别,阴阳相隔,人鬼情未了,但就是那般轻轻萦绕在你心头,你无心拂开,也无力拂开,或许根本就不想拂开。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探究,也无需探究主角们的情感归属问题,你如果真要问男藤井树到底有多喜欢女藤井树?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可有过一丝喜欢?
博子走出藤井树的阴影没?藤井树是真的爱过博子吗?还是把对女藤井树的爱转嫁到了博子身上?很可能就陷入一个回答问题的死循环,答完一个问题,扯出下一个问题,再继续回答问题,一串串的问题在我看来没有深究的意义,有时候看书是看一种感觉,而有些感觉更是无法言喻的。
两个藤井树,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一个相同的名字绑在了一起,但这不意味着就一定要碰撞出什么大火花,一样可以平平淡淡,无波无澜地度过,所有事物总在相交后分离,没有例外,中间是毫无联系的几年,在后来便是一个已在地下,一个还在地上,仍旧没有太强烈的情感,只因一封阴错阳差的信才又勾出了以前的事,我至今还记得博子写给藤井树的第一封信,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那是在一种怎样的心情下写的呢?还是无法描述,只知道原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已胜却长篇大论。
书中有很多小情节,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喜欢在空白的借书卡上添上藤井树这三个字,开始觉得不过是无聊的小把戏,可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感动的,特别当流行“寻找藤井树”时,发现心里被什么东西堵着,很压抑,很难受,很沉闷,很抑郁,反正都是些消极的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