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爱宝乐园为大熊猫“福宝”庆祝2岁生日,国宝在韩国生活的如何?

韩国爱宝乐园为大熊猫“福宝”庆祝2岁生日,国宝在韩国生活的如何?,第1张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国宝,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保护动物,在我国的四川地区还有专门的大熊猫保护基地。因为熊猫的长相非常可爱,并且数量不多,只有中国才有,所以很多国家都特别想在中国租借一只大熊猫回去养,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在2022年7月20号的时候,韩国的爱宝乐园就为熊猫”福宝“庆祝了生日,福宝今年已经两岁了,在韩国生活的也一直都非常不错。

从现场流传出来的照片中,能够看到工作人员在给熊猫准备生日的时候,确实非常用心,还专门用竹子鲜花以及胡萝卜做了一个蛋糕。福宝对于韩国来说确实非常特殊,因为这是第1个在韩国生下来的熊猫宝宝。在2016年3月份的时候,爱宝和爱乐这两个熊猫作为中国和韩国友好的大使,从四川的都江堰来到了韩国的爱宝乐园。

在2022年7月20号的晚上,这对熊猫夫妇在韩国平安的生下了一只熊猫幼崽,然后爱宝乐园就在网上发布文章,韩国有将近5万的民众都来帮小熊猫取名字,最后确定为叫做”福宝“。福宝在刚刚出生100天的时候,体重就比刚出生的时候重了30倍,身子长得也特别快。因为大熊猫的存活率比较低,按照国际的惯例,一般熊猫在出生100天之后,才会进入稳定的生长期,然后才取名。

福宝这只熊猫对于韩国的民众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并且福宝早就已经在网络上出了名。在2022年12月份的时候,有一段视频是福宝在吃饭的过程中一直抱着饲养员的大腿,不愿意松手,当时的表情特别萌。所以这段视频发布到网上之后,就得到了超高的点击量,有400人在围观,很多外国的网友都纷纷表示熊猫太可爱了。而福宝这些年来,在韩国的生活也确实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吃到新鲜的竹子和各种蔬菜水果,被养的白白胖胖的。

在古代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很多珍贵的无价之宝。在如今的盛世,文物格外的引人关注,很多的鉴宝类电视节目也应运而生,播出后,广受观众朋友的喜欢。

看似很严谨的文物,背后也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比如,2018年,在成都武侯寺祠大庙会,举办了一场大型的现场鉴宝活动,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大爷,带着一副《蒙娜丽莎》画像,准备找专家鉴定,看着老大爷期待一夜暴富的眼神,专家忍不住估了个价:九块九。

老人又问道:九亿还是九万啊?专家笑着回答道:九块九包邮。

在日本的《开运鉴定团》栏目中,还出现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碗经日本专家鉴定,价值为2500万日元。后来这档节目被一位中国大妈看到,笑称:这不是当年我学徒时期做的碗吗?这碗当年我一共做了一万多个,一个卖80元。

这件事的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呢?听我娓娓道来。

《开运鉴定团》是日本东京电视台一档鉴宝类综艺类节目,从1994年开播,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日本的王牌节目,广受大众热捧。

在2016年的一期节目中,一位名叫桥本浩司的男子,手捧一个茶碗,来到节目中,让现场的专家帮其鉴定。

在节目中,他告诉主持人,这个茶碗是家族中祖传的宝贝,在明治时期,他的祖先从日本战国武将三好长庆的子孙手中购得,并在其家族中代代传递至今。

他认为这只茶碗与“曜变天目茶碗”非常相似,于是带到节目中,让各位专家看看价值多少钱。

“曜变天目茶碗”是什么文物呢?它是宋朝时期所产的黑釉建盏,黑釉建盏的意思就是黑色口大底小的碗。

在宋代,“曜变天目茶碗”是有钱人斗茶时所用的茶具。何为斗茶?张三和李四都说自己家的茶叶好,如何证明呢?他们分别拿出自己家中最好的茶,用“曜变天目茶碗”泡上之后,各自品评,一分高下。如果二人都说自己的茶好,那么可以叫来多人品评,俗称多人共斗,一般多为三局两胜制。

斗茶在宋代非常流行,从皇帝下至士大夫、文人墨客等无不喜欢斗茶。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便经常与丈夫在晚上聊聊人生,顺便斗斗茶增进夫妻感情。而“曜变天目茶碗”便是用来斗茶的。

“曜变天目茶碗”只在南宋时期生产过,所以成为了传世孤品,其他各朝各代都没有。

后来,“曜变天目茶碗”流传到了日本,日本乃至世界各地都很认可中国的文物。“曜变天目茶碗”在日本被视为珍宝。这个碗到底有多牛?

此碗被后人赞誉为“碗中宇宙”,因为碗中的图案奇幻莫测,将此碗放在黑夜之中,双眼紧盯着碗底,犹如置身于璀璨的星空中,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宇宙万千奥秘。所以被日本文物界视为独一无二的珍品。

据传言,南宋时期的“曜变天目茶碗”流传到日本一共有两只,一只因为战乱不幸被毁,另一只则在日本明治年间,被三菱集团创始人岩崎小弥太郎花重金购入囊中,他本人非常喜欢此碗,从不舍得用它来泡茶,而是当文物收藏起来。

如今,日本仅存的这只“曜变天目茶碗”收藏在东京静嘉堂文库中。

回到《开运鉴定团》节目中,鉴定专家看到这只碗后,表情非常的惊讶,这件宝物无论从外观上,还是从做工上,都与“曜变天目茶碗”十分的相似,目前世界上仅有三个,日本有一个,可以说极其的珍贵。

节目组的专家岛诚之助经过仔细鉴定后,当场断定这是真品,认为这是全世界目前发现的第四只“曜变天目茶碗”,并给这件宝贝估价2500万日元。

日本国内媒体争相报道此事,大家都认为又找到了一件珍贵的宝物。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一年后,一位中国的女匠人李欣红收到了朋友发来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的播放的内容正是《开运鉴定团》节目中,鉴别“曜变天目茶碗”的那一期。

看到节目后,61岁的李欣红笑称:这不是我年轻时期学徒做的碗吗?碗底的花纹是自己画的,怎么还被鉴定为国宝了。真是太神奇了,竟然还被日本的专家估价2500万日元,我当年做了一万多个,一个只卖80元。现在可能会涨价,但不至于涨成天价,市场行情也就几百块钱。

日本方面的专家得知此事后,还坚定地认为自己不会出错,随后又再次鉴定,当看到李欣红曾在碗底留下的小记号时,日本专家的表情略显尴尬。

随后日本专家为了挽回面子,口风大变,连连称赞中国这位女陶艺家手艺精湛,非常值得敬佩。

其实能复制出这样精湛的仿品,并非一日之功,匠人李欣红曾为复原“曜变天目”埋头了几十年,年轻时的她在福建陶瓷厂打工,跟着师傅学艺,当她知道陶瓷在其家乡有着辉煌的历史后,她下定决心,刻苦钻研。

白天在厂里请教师傅,晚上回家查阅相关书籍,终于几年后,做出了“曜变天目茶碗”的仿品,她也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盏大师。

正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这样的国宝故事还有很多。每个国宝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国家宝藏》,里面涵盖了中国大多数的国宝,每个国宝下面都有详细的介绍,以及这个国宝在哪个博物馆里。

孩子对这些国宝一定很感兴趣,每天看一个,知识就是这样慢慢无形的积累了起来。以后去博物馆,孩子就是您最好的讲解员。

服务员端上了“翡翠白菜”

“国宝”可以看在眼里,吃在嘴里。从今天起,台北故宫点击进入故宫旅游超市园区,正式推出“国宝宴”。镇馆之宝、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之星”毛、咸文鼎、白菜、食肉石、白玉金荔枝被端上了桌。

记者受邀前往台北故宫、福州旅游网、故宫宫殿式主楼西侧。花了4亿多新台币建了一个宴会中心,被称为“故宫的京华”。在看到故宫博物院的珍品,大饱眼福之后,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玩得开心。

古色古香的饭厅里,摆放着深色的硬木桌椅,墙上装饰着大文豪苏轼的后红墙赋和《清明上河图》,以及描绘文人聚会品茶的《宋徽宗文会图》。

首先,服务员给记者端来了“翡翠白菜”,这是故宫里众所周知的珍宝:一棵迷你白菜斜倚在一个白色的勺子上,其形状酷似原来的珍宝。

主厨小光安说:“我们选用台湾中部的娃娃菜。整盘去皮90%,只用一个小心脏,8到10厘米长。先将火腿和鸡汤烫入味,然后可以浇Xo高汤酱热食,也可以搭配咸甜芝麻酱作为开胃菜和冷食。原来宝藏的翡翠白菜有一只蚂蚱,我们就在迷你白菜上放了一只樱桃虾来代替,很有意思。”

故宫的另一件宝物“肉石”,原本是一种上等的玛瑙矿物。作为“国宝宴”上的一道主菜,先用上品蹄肉,在锅里腌制2到3个小时,静置冷却,再用刀刻出形状。小光安认为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为了生动,他看着照片,一遍又一遍地试出来。大概有九个图像。看起来肥瘦相间,吃起来多汁。

“锦荔枝”是苦瓜的别称。“白玉金荔枝”原放于北京故宫干青宫东暖阁,真迹为雕花苦瓜。厨师选用台湾省精致农业的代表产品之一“苹果苦瓜”作为食材。这种苦瓜外表白、肥、圆,形状与故宫的原始文物十分相似。它和沙拉酱混合在一起,味道很甜。

水果品尝也可以赏心悦目。厨师模仿西周晚期毛的造型制作了一个冰雕。晶莹剔透的鼎里盛满了台湾省的特产水果,给人以视觉和味觉上的惊喜。

战国青铜器的代表作《串鼎》被复制到一个白瓷容器里,里面装着福建第一道菜《佛跳墙》。当年皇宫里有很多名贵的硬木,被厨师用来放置手工制作的宫廷小吃,比如豆沙、鸳鸯饼、豌豆黄、驴打滚、窝窝头等。

这些举世闻名的国宝和文物,也就是台北故宫最受游客欢迎的,就这样被端上了餐桌。当然,“国宝宴”有自己的国宝价,每人3200元新台币,需要提前预定。目前订单已经下了一个月。

推出国宝宴的故宫京华董事长潘思亮,举止温和。他在生意上坦承,国宝宴针对的是来台湾省的大陆高端游客,希望能实现一年3亿新台币的营业额。

用故宫文化包装饮食文化,用饮食文化营销故宫文化,让美味的中餐和故宫的国宝交相辉映,可谓美不胜收!

精彩推荐

旅游信息

旅游超市

从杭州-北京旅游线路上海-北京旅游线路广东-北京旅游线路周边/北京旅游目的地住宿手册北京旅游住宿攻略旅游热点夏令营游学一日游日韩港澳夏威夷邮轮S

这名"另类"的女子,是中国音乐研究院民族音乐系的龚琳娜先生,也是中国新艺术音乐的奠基者。或许你们不知道她的真面目,但是你们应该听说过她的《忐忑》吧?这是她的成名之作。

她43岁,五岁时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事业。38年的时间,她从最初的"晚会歌手",到现在的她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的"千篇一律"的歌曲,直到2002,一位德国作曲家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龚琳娜的人生。她的老公是老钟。

认识老锣之后,两人一见如故,而龚琳娜则在老锣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他们就来到了欧洲,在那里学着自己的音乐。这段漫长的音乐写作之旅,其实也是龚琳娜与老锣的"长跑"。两人由陌路到挚友,最终在龚琳娜的故乡贵州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结婚仪式,而老钟的双亲也从慕尼黑专程赶到现场。

龚琳娜在她的老公老钟的帮助下,于2010和她的团队一起合唱了一首歌《忐忑》,从此,她在中国内地的名气越来越大。然而,这首歌的艺术可能并没有得到全部观众的认可,在那时候的录像公布之后,质疑、反对甚至是侮辱。但之后,龚琳娜发表了她的第一部《走自己的路》,向世人证实,她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她只希望自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新音乐和新的艺术。

的确,"固有派"对每一种新的艺术都会进行攻击,就如同哥白尼所说的"日心说"一样,哥白尼在教会的压制下,始终无法将自己认为是对的。不过,龚琳娜并不后悔,她一直在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如此高的声望,而不只是一个民间歌手。

到目前为止,关于龚琳娜写的《忐忑》、《法海你不懂爱》之类的"神曲",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觉得她是为了博得观众的欢心和"猎奇"的心态;也有人认为,这就是他的风格,这就是他的风格。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8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