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陈家洛和喀丝丽性格相同,适合一起生活。在金庸笔下的英雄人物中,恐怕只有陈家洛才是真正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
1陈家洛和霍青桐
书中的两位女主角霍青桐和喀丝丽曾与陈家洛发生感情纠纷。更有趣的是,霍庆彤和卡西利还是姐妹。第一个认识陈家洛的人是他的姐姐霍青桐。霍青桐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有着过硬的武功、勇气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她不仅擅长江湖打仗,还能指挥回族与清朝作战。她是金庸作品中少有的女性。原来,陈家洛和霍青桐有着共同的感情,甚至交换了爱情信物。然而,他们并没有走到一起。原因是陈家洛从来没有和霍青桐表白过,霍青桐作为一个直率的女人,其实主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陈家洛对他视而不见,两人的关系也结束了。
2霍青桐的光芒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两人互有感情,女方霍青桐早已积极表态,为什么作为男人的陈家洛会退缩?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陈家洛的“小男人”心态表现怪异。面对霍青桐这样的强势女性,陈家洛自己太自卑了,只能仰望她,让自己的光芒完全被霍青桐遮住。
3陈家洛和喀丝丽
喀丝丽和她姐姐霍青桐很不一样。霍青桐是个坚强的女人,喀丝丽是个典型的小女人。她有乡村也有城市的美。她不懂武术,也没有策略。她只是温柔和蔼,温柔如水。陈家洛和喀丝丽相识后很快坠入爱河。面对两姐妹的感情,陈家洛的态度颇为相反。他对姐姐霍青桐置之不理,对她却很有热情。你们可能都知道为什么。因为在喀丝丽这样的小女人面前,陈家洛觉得自己是个大男人。
但是最终,陈家洛的爱情和事业都没有得到。因为他为了所谓的民族事业,他亲自把情人喀丝丽送给乾隆,作为“满汉之变”的交换条件。结果,喀丝丽自杀,乾隆后悔。
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一些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大侠士,他们通常都是光芒万丈的英雄形象,在人格上应当时无可挑剔的。金庸笔下的所有主人公虽然都不完美,但他们几乎个个都是侠义的典范,唯独其中一位主人公的人格遭到了众多读者的质疑。—我说的不是别人,正是《书剑恩仇录》的主人公陈家洛。
在小说中,陈家洛的身份比较特殊,因为他是乾隆皇帝的同胞兄弟,这就注定了他的命运要与民族统一结合到一起。然而,为民族统一做出牺牲的并不是陈家洛本人,而是香香公主喀丝丽。
初时,陈家洛与女中豪杰霍青桐相识,一番交往下来,两人互生情愫。一个是红花会总舵主,一个回疆奇女子,本是郎才女貌,巾帼配英雄,但偏偏互相爱慕的两人并没有走到一起,原因是:霍青桐太完美,甚至太强大,以至于陈家洛在霍青桐面前显得太“小男人”。恰恰陈家洛需要的是别人仰望他,而不是俯视他,这就使得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向霍青桐表白,继而这段姻缘就因为陈家洛的自卑和懦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后来,陈家洛又遇见了另一个令他倾心的女子—香香公主喀丝丽。但喀丝丽偏偏不是一般人,她是霍青桐的亲妹妹。这样一来,陈家洛的情感就注定要在这两姐妹之间纠葛不清。跟姐姐霍青桐完全相反,喀丝丽不是什么奇女子,也不是什么巾帼英雄,而只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小女人,没有武功,也不懂韬略,唯有国色之姿。在喀丝丽面前,陈家洛的形象顿时就高大起来。在喀丝丽眼中,他是顶天立地的“大男人”。喀丝丽对陈家洛崇拜之至,这使陈家洛感到十分满足,他不就需要别人仰望他吗?所以,他向喀丝丽表明了爱意,两人也就顺理成章地结为伴侣。
成为陈家洛的爱侣,是喀丝丽悲剧命运的开始。陈家洛一心要“改满为汉”,于是劝同胞哥哥乾隆恢复汉人身份,将大清改为汉人之朝廷。奸诈的乾隆提出以喀丝丽为交换条件,没想到陈家洛竟然答应了这一荒唐的要求。喀丝丽被送到乾隆身边,但她却当着乾隆的面自尽了,因为她不愿屈身于乾隆,更因为她深爱陈家洛,愿意为陈家洛牺牲,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喀丝丽死了,乾隆毁约了,陈家洛“改满为汉”的大计也宣告落空。到头来,陈家洛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悔之晚矣!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陈家洛牺牲自己的爱人的这一行为,实在是令人不耻,当然要遭受到强烈的谴责;但如果站在古代人的角度,陈家洛的这一行为却是如此伟大,因为他并未为了个人之利益,而是为了民族大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关于陈家洛亲手将爱侣喀丝丽推向火坑的这一行为,应站在不同侧面看待,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将全然相反。
清乾隆年间,红花会舵主于万亭与四当家文泰来趁乾隆皇帝狩猎之际,面呈载有乾隆卑微身世的陈夫人遗书抄本,要挟乾隆与红花会结盟、反清复明。乾隆暗遣张召重杀死于万亭,将文泰来捕获。于万亭义子陈家洛继任舵主,率众前往俘营救文泰来。途中杀退清军,为来自维疆的木卓伦部队解了围。木卓伦长女霍青桐与陈家洛一见钟情,随陈家洛同往劫持囚车,但因清军援兵赶到,未获成功。陈家洛随即赶赴杭州,于飞来峰上与东方耳相遇,二人抚琴论诗,一见如故。后陈家洛得知乾隆在杭州提审文泰来,夜伏屋顶探视,发现东方耳正是乾隆。不久,陈家洛返回阔别的故乡,从奶妈处得到亡母陈夫人遗书真迹,方知当朝皇帝乃是在襁褓中被其父用调包计送进王府的胞兄。在父母坟旁,陈家洛又与乾隆巧遇。乾隆矢口否认自己为陈家后裔,并答应释放文泰来。陈家洛信以为真,便将亡母遗书投入钱塘江中。岂料乾隆即派重兵围剿红花会。陈家洛巧施美人计,将乾隆劫持于六和塔上。肃亲王欲借机置乾隆于死地,率八旗炮队猛轰高塔。乾隆万般无奈之下,接受了与红花会结盟反清的协议。
六和塔之战后,乾隆利用红花会剪除异己,更有力地掌握了朝政大权。陈家洛因思念霍青桐,只身前往维疆,在天池与留守本土的香香公主相遇。二人于赴战寻访木卓伦父女途中渐生爱慕之情。在战地军营中举行的“偎郎大会”上,香香又选陈家洛为情郎,使深爱陈家洛的青桐只好强将痛苦埋藏心底。后香香与陈家洛在往敌营递交战书后,遭敌首领兆惠派兵追杀,被困于沙坑中。霍青桐识破兆惠诱兵之计,设下埋伏,引敌深入,将其全歼,救出陈家洛与香香。陈家洛为完成反清大业,推迟婚期,返回京都。不料乾隆却在此时派重兵围剿维疆。木卓伦英勇抗敌、战死沙场;霍青桐不知去向;香香则被俘押回朝中。乾隆以召开冰会、聚义起事为诱饵,致使陈家洛再次受骗,劝香香服从皇命进宫为妃。香香念及陈家洛大业,甘受委屈。进宫后却发现乾隆冰会阴谋,急向家洛报信未成,自杀身亡。乾隆于冰会之上暗设伏兵,使红花会众首领全部罹难,仅陈家洛一人杀出重围,心怀悲愤和复仇决心,重返维疆。
金庸笔下多侠士英雄。
金庸笔下的英雄,绝不仅是他们有着多么高深的武功,更为重要的是在于他们所从事的乃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他们勇于将个人的利益上升到民族层名,为天下苍生而战,甚至牺牲自我—大英雄之形象,跃然纸上。然而,金庸笔下真正担得上英雄之名的,只有四人。
《书剑恩仇录》的主人公陈家洛有着极其明显而又深刻的性格缺陷,那就是他的懦弱自卑。面对巾帼女英雄霍青桐,陈家洛明明心生爱意,却不敢向霍青桐表白,两人终究错过了这段美好的姻缘。尽管如此,陈家洛的形象依然高大,他作为红花会总舵主,能够携红花会群雄与强大的清廷势力抗衡多年,虽未取得最终胜利,但他敢于反抗的精神和“改满为汉”的理想抱负,早已成为一种伟大力量的代表与象征。
《碧血剑》的主人公袁承志,虽然最初是一个复仇者的形象,但他的复仇却与天下苍生的命运福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报仇的私心逐渐上升为为天下苍生请命的大公无私之心,这是袁承志内心潜意识的改变,或许连他自己也未察觉。这样一来,袁承志就从一个复仇者的形象转变为为民请命的英雄形象。
如果陈家洛和袁承志都称得上是英雄的话,那么《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郭靖则更担当上大英雄之名。严格说来,不是《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郭靖,而是《神雕侠侣》的第二主人公郭靖,因为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英雄形象还没有形成,顶多只能算是一个青年侠士。在《神雕侠侣》中,郭靖不仅成为了一代武学宗师,更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为抵抗蒙元的进攻,郭靖携爱侣黄蓉鏖战襄阳城下,最终更是双双战死于襄阳城下。郭靖之所为,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壮举。
然而,要说金庸笔下的第一大英雄,非《天龙八部》的主人公萧峰莫属。萧峰是典型的草莽英雄,他的一言一行,无不透露着大英雄之气概。当然,形象上的英雄气概,终归不能与精神上的英雄气概相提并论。萧峰之所以能成为金庸笔下第一大英雄,是因为他具有超时空的民族意识,为了挽救宋辽两国的无辜军民,乃至天下苍生,萧峰敢于牺牲自我,如此境界不要说古人,哪怕是我们现代人,也鲜有人能达到。
综观金庸笔下的所有主人公,论英雄之气概,唯一能与萧峰相提并论的,唯郭靖一人耳。其他主人公,如杨过、张无忌、石破天、令狐冲、胡斐等,最多只能算是侠士,而不能称作英雄,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主动的拯救天下苍生的宏愿。武侠小说虽然只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传奇故事,但武侠小说的精髓—侠义,是绝不能被忽视的。而侠义精神,不仅是锄强扶弱,行侠仗义,更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的出场,是真正的温柔书生形象,书剑二字,正在他的身上印证。
不过,与千里接龙头隆重的气氛不相协调的,是陈家洛当红花会总舵主,竟是半推半就,形势所逼。
这暗示了陈家洛的弱点,也就是书生的弱点,他所缺少的,是大英雄吞天吐地的大气势。
书生的气势,不足以重负红花会反清复明这样一个大的际会。
陈家洛以一套百花错拳打败周仲英,这才第一次显出其书剑俱绝的过人之能,有礼有节,不急不躁,技惊四座。
陈家洛和霍青桐之间是一见钟情,陈家洛一见霍青桐之下,惊为天人,爱慕之意不由生起。
但这爱意的根苗还未抽芽,却又莫明地夭折了。
因为转眼间陈家洛看见霍青桐和女扮男装的李沅芷亲密异常,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中不是滋味。
陈家洛的弱点很早就暴露出来了。
他勉为其难承担了红花会舵主的大任,他也在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别人面前扮演有勇有谋,本领大得很的领袖,但他内心中书生软弱的一面,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他并不像看上去的那种自信和游刃有余。
他有很脆弱的地方,很容易就受到了伤害,而且,他的胸襟也不够宽大,起码不像一个干大事的领袖人物那样宽大。
本来为了反清复明的大事业,是应该广开才路,接纳木卓伦要留下女儿相帮的好意,陈家洛却为了难以启齿的私人原因,说好了又变卦,拒绝了霍青桐的加入。
陈家洛后来的悲剧不是偶然的,性格即是命运,这一切早已注定。
西湖赏月之会,看陈家洛跃然上马,胸前戴上一朵海碗大小的金丝绒大红花,引爆红花会欢声雷动,官军中也有大批红花会众蜂拥前来施礼,那场面真是壮观之极,风光之极。
红花形成了一种美丽的象征,她代表了正义,热情,善良,美德,自由的呐喊,解放的呼声。
读此一节,畅快不可言说。
欢庆胜利之时,陈家洛却悄然而去,独自一人去湖心呆望着月亮,放声恸哭。此出奇的一笔,写得极动人。
英雄的内心,原来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伤心和悲恸。陈家洛书生的性情再次披露无遗。
在众人之前,他竭力扮演好一个不负众望的领袖人物,而他真实的内心,却依然有着不为人知的软弱一面。
书中已多次暗示,书生本色的他,宁愿过一种逍遥适性、与世无争的书生生活。
他在勉为其难,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悲剧之处,他既然答应了要做红花会的总舵主,他就要全力全心地去奉献。他只是尽人力而听天命了。
乾隆听到陈家洛倾述对母亲的秘密思念,也怦然心动,握着陈家洛的手而颤抖,两人的心从来没这么贴近过。
对陈家洛的好意,乾隆此时确是发自内心的。而陈家洛内心对乾隆的印象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这成了陈家洛日后信任乾隆的感情基础,也是陈家洛日后悲剧发生的隐在原因。
陈家洛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乾隆这样待他,他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乾隆送给陈家洛的宝玉上刻着“情深不寿”等等之字,陈家洛正是太重感情,太感情用事了。
感情,对一个做大事的政治人物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在乾隆面前,陈家洛再次显露了他内心的脆弱,他差点又哭了起来。
六和塔上,陈家洛和红花会的英雄捉住乾隆,陈家洛向乾隆摊了牌。一声“哥哥”的称呼,陈家洛是动了真情,他已经先入为主地相信了乾隆。一种血缘的神秘亲切感,一种久别重逢,骨肉相聚的凡人的感动,主导了陈家洛作为政治人物的方针大计。
陈家洛已经不再把乾隆当作假想的敌人了,他一厢情愿地安排了一切。自己为情所动,他对乾隆也要动之以情。陈家洛细说从前,他劝说乾隆和红花会结盟,拨乱反正,借以乾隆所处的特殊地位,瓦解清人的政权,恢复汉人的朝廷,做一位汉人的仁孝英明的开国之主。说到深情之处,陈家洛流下了眼泪,不惜将自己内心中脆弱的一面暴露出来,“兄弟相会,亲近还来不及”,先已定下了谈判的基调。
陈家洛再次对乾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形势所迫之下,乾隆答应了结盟之事。陈家洛大喜,在政治上他的确是太过幼稚和缺乏经验,只知道推己及人,只是从好的方面去想,从私人之间的信任,从血缘之间的亲近,一切都是想当然。陈家洛没有想到,人是环境的动物,就算乾隆是他的亲哥哥,就算乾隆的血缘本质是纯良可靠,但乾隆从小受的教育,从小所处的环境,耳濡目染养成的习气,要复杂得多,再加上事情还远不止那么简单,在皇宫乾隆也不是想怎样就怎样,乾隆还有诸多难以考虑周全的牵滞。
陈正德的一番话,冷眼旁观,才是真有见地,“官府的话说得再好听,我也从来不相信,何况是官府的头脑”。官场和政治,是黑暗的最能泯灭良心的地方。
关明梅管得宽,忽然把霍青桐之事在陈家洛面前提起。陈家洛可真是哭笑不得了。书生的优柔和软弱,使他不仅在政治上要失败,甚至连爱情,他都没有信心,没有能力去把握。
在金大侠的小说中,最能配上“书剑”二字的男主角应该是陈家洛。陈家洛虽然是一个在事业和爱情两方面都失败了的人,但他的风采依然让读者难忘,依然是读者非常喜爱的一个角色。陈家洛的身上,最具有一种悲剧的美感。
书生的优柔软弱,使陈家洛不能很好地处理政治和爱情两个方面的矛盾。陈家洛的内心绝不像他表面所表现出来的少年有为的红花会总舵主那样坚强自信。他一开始倾慕于霍青桐,霍青桐不仅美貌而且优秀,武功智力上都是绝顶之选,但陈家洛没有信心能把握得住。而香香公主,更为美貌,但见识上却差了太多,陈家洛反而可以处处主动,尽情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来,一刚一柔,一英雄一美人,正好合拍。看香香公主也是这样,在她的阅历和经验中,她所能触及的社会圈子中,陈家洛无疑是太优秀了。陈家洛又俊雅、又温柔、又体贴,而且还有非凡的武功,可以让香香公主感到安全。偎郎大会中,香香公主欢快地投入了陈家洛的怀抱。“谁给我采了雪中莲”、“谁救了我的小鹿”,这在陈家洛是举手之劳绝不会多费一分力气的事,香香公主却把它看得比天还大。爱情的游戏中,陈家洛终于可以轻松胜出。陈家洛书生的弱点,真是一目了然。
陈家洛终于发现了李沅芷是个姑娘的秘密,思前想后,才明白了许多细节来。不过,事已至此,他又能怎么样呢?他又能拿香香公主怎么办?这样的打击,在霍青桐身上,她还可以去撑着承受,如果是香香公主,她不马上崩溃才怪。姐姐不见了,她只是焦急而茫然地重复着:“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也许,陈家洛对于霍青桐,是又爱慕又想逃避。李沅芷的事件,使他有了一个逃避的借口,就算没有这个误会,陈家洛也会像对香香公主那样爽快吗?正如后来陈家洛自己反省他对两姐妹的情感时想到:“难道我心底深处,是不喜欢她太能干吗?”陈家洛对霍青桐的爱慕,没有把握,也没有自信。
陈家洛经历了大劫难之后,开始反省、觉悟和进步了。陈家洛终于意识到他的胸襟是不是太小了?他对霍青桐,爱慕是自然有的,但却因她的才干、聪明,竟又有些敬畏她。他明明知道,如果处理好了和霍青桐的关系,那么他的事业上无疑添了一个了不起的助手。他逃避霍青桐,是缺乏自信。能反省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局限,这又是书生的长处。问题是,认识到不足之处,是进步,但如何去改正,这又是一件难做的事。
在古城密室中,又写了一段羊皮册子上记载的玛米儿的故事,这个故事从香香公主的口中读出来,又特别有暗示性和象征意义。这个故事,对陈家洛和香香公主是有双重意义的。日后香香公主的行为,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找到隐喻;而陈家洛,则被这个故事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使他记起了他的本分,他和红花会反清复明的事业。
陈家洛的反省终于有了决定,虽然这也并不怎么见出高明之处,但毕竟他还是有了决定,他想抛开情爱尘缘,一心专注于他的反清复明的事业。他没有想到,他对爱情还是在逃避,他连爱情都不能正面去处理,又怎么能处理好政治的大事呢?
陈家洛带领红花会群雄去福建少林寺,查找他的义父被逐出师门的真相,完完全全揭开陈家洛的身世之谜。此行的目的,是陈家洛的谨细之处,他要担当光复汉家的大业,必须对这一切秘密的恩怨查个清楚,否则就怕功亏一篑。
写陈家洛闯少林斗智斗勇,颇有可观之处。金大侠的武侠小说,往往武打只是其中的铺陈和过渡,而闪光之处却在于人生哲理,对侠义的高贵品质的解析。陈家洛和天虹禅师讲经说法一段,正是如此,深化了全书的主题,提高了小说的境界。救人危难,奋不顾身,虽受牵累,终也不悔。此书最后以悲剧收场,但无悔二字,却是价值的凸现之处,安身立命之所。
陈家洛的义父和陈家洛的母亲之间的一段故事,写得半明半暗,半遮半掩,隐晦含糊,陈家洛读得惊疑,心中突突乱跳。这一段,提示了陈家洛性格中血缘所遗传的底蕴。陈家洛的义父情深意重,他的母亲也是极重感情之人,而陈家洛自己也是在感情上放不开之人。义父和母亲之间的那种伤痛的惨苦恋情,震撼着陈家洛,使他对人生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有了反省。陈家洛的恋母情结,于此披露到了极至,他的书生的柔弱的一面,伤情的忧郁,是来自于此的。
书生的幼稚终于上演出最后的悲剧。陈家洛一厢情愿地要在国家大事中做出取舍,要为事业的大计而做出惨痛的个人幸福的牺牲。这是残忍的一幕,陈家洛终于忍心向香香公主摊了牌。他甚至还用那个玛米儿的故事来说动香香公主。香香公主又能怎样?她只是一个绝美而没有主见的花瓶般单纯的少女,她完全地崇拜着她心中最高大的英雄陈家洛,她心中再惨苦再不愿意,也只能顺从残酷的安排。这是一柄双刃的利剑,香香公主无辜地受伤,但陈家洛的心头又何尝不是在滴血。
陈家洛苦心的支撑看得又真让人不忍和怜惜。他的性格中有书生的软弱和被动的致命弱点,但他担负红花会总舵主的大责任,是形势所逼,他实施去找乾隆的计划,也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主意,是他的义父安排,众人认可的。但他的最可贵之处,是他一旦接下了就勇于去承担,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完全地放弃了自我,一切都以大局为重。他做得很累,很苦,但他真实地尽了全力。当他知道了香香公主的死讯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悲哀,他还支撑着,不让众人受他的情绪的影响而乱了局面。他还能尽量控制心神,继续和无尘道长过招,还能装出笑脸,直到最后实在撑不下去,才一口鲜血喷出,此处写得感人,而又极合其书生的性格和身份。
陈家洛的一片苦心,不能不让人同情和原谅他。霍青桐虽然伤心愤恨,质问陈家洛“你怎地如此糊涂,竟会去相信皇帝”,但也能体谅他“是为了要救天下苍生,却也难怪”。
仇恨入心要发芽。众人在毒药罐里浸熬暗器要去报仇,陈家洛想到乾隆与自己是同母所生,一时不忍,但终也太气愤乾隆的阴狠毒辣,将自己的短剑也在毒药中熬了一会。
金庸在书中让陈家洛以纳兰容若的词与乾隆对答,似乎以纳兰容若之才情来描写陈家洛的文学修养,以衬托同位相府公子的身份。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