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家橡树摆轮游丝位置
爱彼皇家橡树系列机芯(除老款外)的摆轮游丝一般都在正面七点钟位置(反面四点钟位置),市面上多数的假表采用“贴片”机芯,来使机芯外观更接近正品机芯,但仔细观察“板路”上的所有齿轮都为装饰作用,并不能运转。
2、避震器
正品使用kif避震器,“八爪鱼”摆轮证明为无卡度避震,走时精准度由摆轮上的U形微调砝码调节;而假表采用三角避震器(国产避震器),摆轮上没有摆钉,摆夹板上面有快慢调节桩,这便称为有卡度。
普及点:一般高端手表的自产机芯都采用无卡度调节,有卡度游丝外桩容易受到外力冲击,造成位移,从而影响走时精准。
扩展资料凡原装手表,尤其是男表,都要在表壳后盖上印许多英文字母,注明手表牌名,生产国别,全钢或半钢防水、防磁、防震或防震器名称(参见后面常见手表外观英文字母标记),并刻印有手表牌号专用的商标图案。除此以外,还刻有一些数字,用来标明手表的机芯号和壳号。冒牌手表后盖上刻有的图案及字母大多十分粗大模糊,不明壳号及机芯号。
原装手表后盖上一般均贴有一胶膜,而梅花表在表后盖上加贴一绿色梅花状标签。瑞士产的镀金壳手表,在表壳开档位置(和安装表带的弹簧杆相对处)刻有字母,如PLAQUEGI0,表示表壳是10微米镀金。冒牌表则没有这种标记,许多冒牌手表采用氮化钛之类的工艺冒充镀金表壳。
Richard Mille
世界顶级机械腕表品牌Richard Mille (瑞驰 迈迪),以革命性的制表技术,研制出最精
密的陀飞轮腕表驰名于世。以自己名字命名品牌的创办人Richard Mille曾经说过:「我的目标是要制作出手表业界的『一级方程式』。」直至二零零五年年底,已面世的九款Richard Mille腕表,从设计理念、制表物料到表内每部分的外型及性能,均与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精密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腕表的避震器的灵感以及功能选择键的灵感都是源于汽车 腕表的功能选择键是Richard Mille独创的技术,它好似汽车的排档,拥有上弦,调时和空档三个档位,这样减少了因上弦或者调时对机芯运行精准的影响
2001年Richard Mille推出第一块腕表RM001 该产品一面世便平地一声雷,立刻享誉国际,取得成功
时至二零零六年,Richard Mille再献新犹,融入崭新设计概念,承传突破制表技术,推出六款全新机械腕表。与此同时Richard Mille再被Robb Report & Collection 选为THE BEST OF THE BEST 腕表
Incabloc:瑞士制机芯用防震器的商标名称,状似缺了两角的圆悬浮架住名为受石的宝石轴承。受石之下则有另一片名为穴石的宝石轴承,以保持齿车轴心与宝石石轴承的相对位置。当外力冲击机芯时,避震器可以让齿车轴心与穴石同步位移,避免轴心受到瞬间的力而碎裂。
在避震器上,近一世纪来几乎都由因加百录(Incabloc)避震器独霸市场,最早的避震器像是宝玑近来复刻过的Parachute,因为与怀表共存事实上也被遗忘了两个世纪,而且它当初被创造出来的理由与现代表有一点差距:宝玑本人为表创造避震器,是担心他发明的自动上鍊系统震动过大,导致车芯受损,并不像现代表担心外来的碰撞造成损害。
在没有避震器的时代,表的车芯的确非常容易毁损,只要有较强力的碰撞,几乎就一定伤到车芯,理由非常简单,车心要坚固、磨擦力小、就必须非常坚强,强的材质也都脆,小小碰撞就会破损。因加百录避震器出现之后,成为一种梦幻级的产品,前二十年使用它的人并不多,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采用这种避震器的品牌才多了起来,但后来也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它几乎独占了市场,因此价格根本就随工厂开价,甚至要求表厂必须在面盘上刻有「Incabloc」字样,迄今仍能看到有此字样的古董表。
1、从外观上来说。
瑞士:ETA的机芯中轴要大,自动陀要比一般的大,自动陀的轴也大。
日本:西铁城和其他日本的机芯都要明显小。
2、从秒针的次数上来说。
瑞士:ETA机芯一般是每秒8下。
日本:西铁城每秒钟3下,其他日本机芯一般是每秒5下。
3、手表避震器
瑞士机芯常见避震器:比较常见的就是三角避震器、印加百录避震器和KIF避震器了,绝大部分瑞士产机芯都是采用了上述三款避震器,通过背透的表后盖,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日本机芯常见避震器:日本机芯可以说支撑了国产品牌的大部分手表厂,主要有西铁城的美优达机芯和精工的天马渡机芯,他们两个避震器很具特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