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与褒姒联系在一起的总是“亡国妖妃”、“红颜祸水”、“狐狸精”之类的狠毒字眼,好像她的罪行罄竹难书。可是,翻阅一下史书,我却发现,褒姒的“罪大恶极”却仅仅在于她是一个不喜欢笑的冷美人。这难道不是千古奇冤吗
在《史记》中,关于褒姒的身世扯得很远,很玄。而扯那么玄乎的目的是想证明,褒姒其实不是人,而是妖精。她是龙的唾沫化作玄鼋附着在一个宫女身上,制造出的一个妖孽。而这个妖孽的出现注定了周的灭亡。这就是典型的“妖魔化”,古人搞垮搞臭某个人的惯用伎俩。在史书中,除去妖魔化的成分,关于褒姒本人的所作所为,我并看不出有什么“罪恶”、“歹毒”之处,甚至连“妖媚”都看不出来。
同样的,如果抹去刻意的“妖魔化”,褒姒其实有着悲惨的身世,也算是个苦命女子。她长在穷人家,后被人买去献给了周幽王。献出褒姒的人是大臣褒垧之子。褒垧在一次谏言中,被周幽王打进了大狱。而褒垧之子深知周幽王好色成性,就想出了美人换父的计策。在一偏远乡村,他发现了村姑褒姒,惊为天人,就从她父母手中买下了她。
“烽火戏诸侯”后,褒姒笑了,这正是史学家们抓住不放的一个罪证,并以次断定褒姒是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可是褒姒的笑是什么笑是开心的笑,满意的笑还是冷笑,耻笑以褒姒的个性来分析,我看冷笑的可能性恐怕更大。也许她的心里还暗暗骂道这帮愚蠢的男人!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愚蠢的想法并不是褒姒想出来的,而是奸臣虢石父和周幽王共同的“杰作”。作为事先经过一番精心包装,褒姒被送到宫中。
《东周列国志》中如此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绝色美女褒姒果然深得周幽王的宠爱,褒垧自然也被免罪释放。但是美人褒姒似乎得了抑郁症,进宫后就几乎没笑过。和那些成天在周幽王面前献媚的后宫佳丽相比,褒姒简直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绝对清高。而周幽王像中了蛊似的迷上了褒姒,绞尽脑汁想博得美人一笑,但是褒姒也跟铁了心似的,冷酷到底,就是不笑。于是,后来就有了那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这段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就不再赘述。毫不知情的观众,褒姒又为何要承担骂名呢
而且在史书中,也没有任何关于褒姒陷害忠良,恃宠骄横,滥杀无辜的罪证。难道褒姒的罪过就在于她太美,而且太酷吗我看,褒姒的最大不幸就在于遇到了一个昏君。但是很多人却认为是褒姒导致了周幽王的昏庸。其实不然,在褒姒进宫之前,周幽王已昏庸得够可以了。他不理朝政,沉迷于吃喝玩乐,酒肉池林,荒*无度,听信谗言,打击忠臣。周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纵使没有褒姒,周幽王也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更何况褒姒并无谄媚、蛊惑之举。但她却和妹喜、妲己等人一样承担了“亡国妖妃”的罪名。对于妹喜、妲己,的确可罗列出诸如献媚专宠、排除异己、陷害忠臣等祸国之实,而褒姒除了深得周幽王宠爱外,却几乎没有其他劣迹记载。
再说,周幽王宠不宠爱她,她并不能主宰。而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褒姒根本就不想得到这种宠爱,所以她才拒绝媚笑。想想褒姒这一生,其实充满了不幸。出身贫寒,由人买卖,受人摆布,之后又被送进深宫,与昏君作伴。即使拒绝谄媚,也无可奈何。而在最后,犬戎攻入西周,褒姒被虏走,此后杳无音信,生死未卜。结局实在是悲惨。但褒姒不仅从未得到丝毫同情与怜悯,几千年来却一直承担着亡国之罪,成为人民公敌。这难道不是比窦娥还冤吗窦娥的冤屈终得一申,而褒姒的千古奇冤却始终难以 。哎,所谓“红颜祸水”,不过是天底下欲盖弥彰的阴谋而已。>>
西周因为周幽王的昏庸无能,可以说做出了烽火戏诸侯这等荒唐事,可以说屡次戏耍诸侯,使得诸侯最后都不再相信,所以在西戎攻打到镐京的时候,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诸侯前来拯救了,因此镐京被攻破,而周幽王也是被杀死在骊山脚下,而褒姒则是被西戎所抢,沦为西戎王的玩物,最后不堪受辱而自尽,只能说褒姒只是个导火线,最终的根源还是在周幽王本事,所以最后才会造成此等惨事。
周幽王可以说在中华历史是留下了深刻的一笔,因为他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作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里的女主,褒姒可以说跟他爹周宣王还蛮有纠葛的。据记载,周幽王时期当时的后宫里有一个50多岁的宫女诞下了一个女婴,但比较奇特的就是这个女婴她足足怀了40多年,而当时周幽王的王后觉得此事不详,于是就把这个女婴丢进了河里,而恰逢当时被乡下的一个村民给捡到了,因为他姓褒,所以这个女婴也是被命名褒姒。
在周宣王去世后,周幽王登基上位,可以说他登上王位后,完全都没有做出一个贤明君主该做的事,而是显得非常的残暴好色,而恰好这时候的褒姒也已经长大到十四五岁了,因为长得是貌美如花,于是就被献给了周幽王,周幽王在见到褒姒也是非常的沉迷,可以说是数十天都不理朝政的,每天只顾着荒*,褒姒在当时还为他生下了一子,甚至还为她做出了废王后和太子的荒唐事,而且当时还为了能够博得美人的笑容,听信奸臣的馊主意,那就是在骊山的烽火台上点亮烽火,当美人看到诸侯们风尘仆仆的样子一定会开怀大笑的,这个馊主意也是得到了周幽王的认可,于是就上演了这么一场荒唐戏剧。
可以说也恰恰是因为这样,当时周幽王被废王后的爹申侯看到女儿和外孙如此受辱,加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怨恨,于是就与西戎联合起来进攻西周,可以说也恰恰是这样后来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的时候就没人来援救了,而他也是被西戎杀死在骊山脚下,而褒姒则是沦为西戎王的玩物,最终不堪受辱自尽而死。
关于褒姒的来历,《史记》中有一个近乎传说的神话故事来讲解,故事是这样的:
夏朝末年,有两条神龙来到夏后氏(夏桀)的庭院,神龙开口说话,说他们是褒国的国君。夏桀听说后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占卜,结果是把龙的涎沫收藏起来,于是夏桀向神龙祷告,之后神龙就留下涎沫后不见了,不久夏朝灭亡了。
夏朝灭亡后,涎沫传到了商朝,商朝灭亡后,涎沫又传到西周,但一直没人敢打开装涎沫的盒子来看,直到周厉王时期打开了,涎沫就留在了后宫,并且化作了黑色的蜥蜴,后宫有个七岁的宫女碰到了这个黑色蜥蜴,等到宫女十五岁行女孩成人礼后就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了孩子,后来感到害怕就丢了这个孩子。
到了周宣王时期,当时有首歌谣唱道:遇到山桑树做成的弓和箕木做成的箭囊,周国将要灭亡。当时正好有一对夫妻在卖山桑弓和箕木箭囊,于是周宣王就派人抓捕这对夫妻,这对夫妻逃到深山,发现那个被15岁宫女丢掉的孩子,觉得孩子很可怜,于是就收留了孩子,后来夫妻二人逃到了褒国。
之后褒国得罪了周朝,为了赎罪就把当初那对夫妻收留的孩子献给了周幽王,这个孩子是个女孩子,因为在褒国长大,名字叫姒,所以就叫她褒姒,这个女孩子长大后很漂亮,周幽王很喜欢褒姒,为了讨好褒姒,周幽王甚至废除了原来的王后申后与太子姬宜臼,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
褒姒的母亲是个宫女,她的父亲是保存了几千年龙的涎沫,而褒姒本人则长得非常漂亮,国色天香的那一种,但是她不爱笑,也很少笑,于是周幽王就很想让褒姒笑一笑,但是周幽王想了很多办法,褒姒也不笑,于是《史记》上又记载了一个故事,就是关于“烽火戏诸侯,周幽王讨褒姒笑”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周幽王设置了烽火台用来和大鼓,当有敌人来侵犯时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们见到烽火,都率军赶来救援,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没有敌人,反而是被戏弄了,这个时候褒姒看到了诸侯们手忙脚乱以及受到欺骗后的表情,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一看这个办法有效果,于是多次点燃烽火,只为博褒姒一笑,结果到后来有一次真的有敌人来攻打周朝,而诸侯们虽然看到烽火,却不愿意再来救援了,于是周朝灭亡了。
而这个故事在《吕氏春秋》中则是另一种说法:是说周幽王不是点燃烽火而是击鼓,周幽王在大路两边修筑了高大的土堡,上面设置了一些大鼓,每当有敌人接近时,沿途的士兵就开始击鼓,然后一层一层传下去,远近都能听到鼓声,有一次,敌人入侵,周幽王下令击鼓,诸侯们率领军队前来救援,结果褒姒看到这个情况笑了起来,于是周幽王为了讨褒姒一笑,有事没事就击鼓,后来真的有敌人入侵时,诸侯们就不愿意来了,于是周幽王被杀死,周朝灭亡。
关于褒姒来历的这个故事,史记中的说法明显就是神话故事,这个是不可信的,但从记载来看,褒姒是个弃婴,从小被人丢弃,然后被人收养,之后就在褒国长大,因此褒姒这个人出自褒国,这个说法倒是可信的,褒国是大禹儿子的后裔,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在了今汉中市以北建立了褒国,而褒姒则是褒国末代国君褒珦的儿子洪德献给了周幽王。
姒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是母系社会时期所用的姓,褒姒这个名字的褒表示褒国,姒是她的姓,所以叫她褒姒,那么褒姒为何在“烽火戏诸侯”或者“击鼓戏诸侯”时会笑呢?
这应该与褒姒的出身有关,褒姒是个弃婴,虽然长得非常漂亮,但是不受人待见,也没有亲生父母,而她的养父母对她也不知道好坏,大概率她的童年生活一定是悲惨而凄凉的,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这种孤僻性格是不容易产生快乐的情绪的,不能产生快乐情绪当然也就笑得比较少,甚至不会笑。
作为一个人来说,褒姒当然具备所有人与生俱来的能力,笑就是人生的一种情绪能力,让人发笑的事现在有很多,比如讲个笑话,看到好笑的人和事,都会发笑,褒姒也是如此,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被戏弄之后诸侯那种敢怒不敢言的表情,她觉得这种表情很有意思,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笑是不受思想控制的,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种情绪。
当然了,烽火戏诸侯这事后来有人质疑是假的,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就认为是假的,原因就是清华大学整理的战国竹简上并没有记载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记载的是周幽王主动率军攻打原王后申后的父亲申侯,申侯联合了缯国以及犬戎人一起,打败并杀死了周幽王,一般来说,竹简记载的历史事件更为真实,至少烽火戏诸侯这事并一定是真的。
那么褒姒最后去了哪里?她的结局如何呢?
根据史记的记载,褒姒是被俘虏了,究竟是被谁俘虏的,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是申侯、缯国以及犬戎人一起打败了周幽王并抢走了褒姒,申侯是申国国君,居住在陕西和山西一带,是周幽王的老丈人,缯国的位置是位于今河南南阳的方城县,离当时西周的都城镐京很远,申侯与缯国都是西周诸侯国,虽然打败了周幽王,但申侯的目的只是让自己的外孙姬宜臼当上周天子,缯国无非就是希望得到封赏。
对于褒姒来说,她只是个亡国之君的王妃,申侯只想杀了她,因为是她抢了自己女儿的王妃之位,如果是申侯俘虏褒姒的话,肯定会杀了她,再说褒姒身上有着褒国神龙的传说,是祸国的象征,这同样会让申侯杀了她。
如果褒姒被犬戎人俘虏的话,她应该能活,因为犬戎人不像华夏人那样相信华夏的神话故事,况且犬戎人愿意帮申侯打周幽王,根本就是冲着土地、财物、人口、美女来的,褒姒长得很漂亮,犬戎人是不会杀她的,而会把她当成战利品送到国内。
所以,褒姒最终可能会有两个结局,一个是被杀,她在申侯手中的话,肯定会被,另一个就是被俘虏后送回国内献给犬戎王或者贵族,之后就被当成战利品在另一个地方生活,直到死去。
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的陕西长安县西北。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古褒国人。褒国立国之地就在今汉中平川中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一种黑色的蜥蜴)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公元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原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周幽王对褒姒一见钟情,再见痴情,宠爱得不得了,甚至连班都不上了,整天呆在宫里陪褒姒。不过,褒美人美则美矣,可有一个缺点:不笑。自打她进宫以来,周幽王就从没见她笑过。因此,这也成了周幽王的一个心病。毕竟,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一个成天横眉冷对、不苟言笑的女人躺你身边,不管她的美丽如何惊天地泣鬼神,都算不上是舒心的事儿。
褒姒虽然长相美丽,但是褒姒的生性是不怎么爱笑的,是一个冰山美人。看到爱妃不笑,周幽王就想方设法的逗她笑。为了博取褒姒一笑,幽王可谓是愿花尽物力财力征集博笑的金点子。试了很多方法。召集乐工鸣钟敲鼓,或招人进献歌舞,更有每天命令司库进献上百丝绸良缎、撕帛来取悦褒姒,事与愿违,褒姒始终不开金颜。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史记》记载“烽火戏诸侯”之事提出疑义:“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历史书上对褒姒的结局也是众说纷纭。《史记》没有详细说明褒姒的结局,《东周列国志》中说到由于申侯勾结犬戎,以致西周灭亡,周幽王与伯服也死于战乱,褒姒被犬戎俘虏而去,被士兵们取乐把玩。之后申侯与各大诸侯联合赶走犬戎,而褒姒未能顺利出逃,最终死于战乱。其下场也算是可悲。
周幽王 和褒姒的故事能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爱江山更爱美人。公元前七七九年,也正是 周幽王 三年,周幽王举兵征伐褒国,褒国人献出美人褒姒挽救国家之命。褒姒的美貌令周幽王折服,可以说是一见倾心。周幽王对她的宠爱集其一身,甚至废除原皇后和太子,令褒姒与其子伯服登上皇后和太子之位,娇宠万千。周幽王的昏庸加之褒姒的聪慧,国家的灭亡指日可待。在那个年代,所有人都信天命,连周太史也感叹国命之危。
褒姒与周幽王最为经典也是世人所熟知的故事便是烽火戏诸侯了。千金难买寸光阴,千金更难买美人一笑。为了博取褒姒一笑,幽王可谓是愿花尽物力财力征集博笑的金点子。试了很多方法。召集乐工鸣钟敲鼓,或招人进献歌舞,更有每天命令司库进献上百丝绸良缎、撕帛来取悦褒姒,事与愿违,褒姒始终不开金颜。
这时朝中阿谀奉承之人便有了机会进言以取得幽王信任。大奸臣虢石父想出了烽火戏诸候的主意。烽火戏诸候的结果便是褒姒开口笑了,而众多诸侯却不再信任周幽王。敌寇入侵,烽火台燃起烽火,却没有诸侯前来救援,西周便不复存在了。
周幽王为了褒姒的一笑断送了国家的命,也断送了自己的命,可以说是君王对情爱的痴迷,也可以说是昏庸无道。后来这个故事也为世人所不断评议。
褒姒怎么死的?
褒姒是西周周幽王的宠妃,因为其美貌出众,使周幽王神魂颠倒。周幽王在褒姒为他生下儿子伯服后,废除王后申氏及太子宜臼。册立她为王后,伯服为太子。此事令原太子宜臼心生怨恨,为褒姒的死埋下了伏笔。褒姒的死与周幽王也脱不了干系,有人说褒姒是烽火戏诸侯的罪魁祸首,而周幽王是导致褒姒死亡的罪魁祸首。
褒姒与周幽王的爱情,周幽王一直处于主动状态。褒姒并不像其他妃子那般搔首弄姿,而是生性忧郁,不善微笑,她也不屑于在后宫你争我夺,她也不会为了获得君王的宠幸,明争暗斗。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千金一笑,不惜花费各种物力财力请人出主意。每日命人在殿堂内撕毁帛锦也换不来褒姒一笑。人力财力物资浪费严重也不惜。千金笑实属不易啊。
然而周幽王仍旧不死心,听取奸臣小人的意见,在烽火台上大动干戈。烽火台之事已属军政之事,为了一个女人的一个微笑,竟把军事牵动进来。国破山河亡指日可待。所以才有周太公的国即将亡之言。烽火戏诸侯使褒姒开口大笑,但是诸侯再也不相信周幽王了。如此昏君想必没有人想要尽忠与他。上面说到原太子宜臼心生怨恨,没错,他求助外公申候,申候却勾结西夷犬戎,进攻镐京。周幽王再次登上烽火台,击鼓染火,诸侯见此状,以为幽王仍在戏弄他们,于是不再派兵前来援救。犬戎攻破了镐京,幽王被杀,而褒姒的下场便是被犬戎抓取成了俘虏。
褒姒的结局
历史书上对褒姒的结局也是众说纷纭。《史记》没有详细说明褒姒的结局,《东周列国志》中说到由于申侯勾结犬戎,以致西周灭亡,周幽王与伯服也死于战乱,褒姒被犬戎俘虏而去,被士兵们取乐把玩。之后申侯与各大诸侯联合赶走犬戎,而褒姒未能顺利出逃,最终死于战乱。其下场也算是可悲。
也有史书记载,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听取小人之言,在烽火台上戏弄诸侯。点燃烽火引来诸侯军队,可是得知城中安然无恙,诸侯便率领军队退回。这来来回回的阵势壮观宏大,逗乐了褒姒,褒姒便开口微笑。这以后周幽王失去了诸侯的信任。后来申侯勾结犬戎攻打镐京,周幽王再次燃起烽火,可是诸侯再也不敢相信周幽王,没有前来救驾,镐京被攻破。周幽王被杀,褒姒是镐京被攻破后自杀身亡了。
后人更多的是记住了褒姒的美艳绝伦与周幽王的昏庸无道,对褒姒的死,不禁生悲叹惋惜之情。有人说褒姒的死是周幽王直接导致的。若不是周幽王车迷于她的美色之中,想必就不会有千金笑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了,也不会有后人谈及此事,然后对褒姒加以斥责。有人心生爱怜,叹美女红颜薄命,如此美人竟有此下场。也有人说西周灭亡,褒姒责任重大,对其进行深深地批判。可是命运皆是命运,没有早知道之说,也没有再穿越之说。
褒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