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了彻底破解这个想象出来的合谋网络,乾隆故意明确地说明“征书”与“查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江南藏书之人能够透彻理解并自觉加以区别:“文人著书立说,各抒所长,或传闻异辞,或纪载失实,固所不免。果其略有可观,原不妨兼收并蓄。即或字义触碍,如南北史之互相诋毁,此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又何必过于畏首畏尾耶!朕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岂有下诏访求书籍,顾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乎?”①以后的表明,乾隆这段不以文字罪人的慷慨透明的帝王自道,恰恰成为江南文人不知不觉堕入其中的一个陷阱。 乾隆汉服图 资料图 本文摘自《新史学》 作者:杨念群 出版社:中华书局 清世祖雍正在处理曾静投递逆书一案中曾采欲擒故纵之法,放过曾静而深责吕留良,这种异常的举动曾引起朝野不解和震动。雍正心里的深层想法是:“江南”从明末以来一直是思想轴心和异动之源,而其他地方的异端言辞不过是这个光源放射出来的几束不同颜色的谱系。故只有摧毁了这个源头,才能有效遏制光谱的传播和扩散。在这个意义上,吕留良不过是充当了“江南”邪恶文人的一个符号而已。然而,雍正在开棺戮尸彻底毁灭了吕留良的肉体残余之后,却发现江南密如蛛网的藏书楼和书籍流通系统,使他根本无法有效地遏制其文字的传播与流行,更不用说那遍布在每家书柜角落中的书籍,更是不知从何处查验。甚至在雍正的眼中,仅仅焚灭吕留良一人的著作似乎都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遑论禁绝“江南”一带所有的悖逆书籍了。 可是雍正之子弘历却完全不甘于此,在他看来,父亲与“江南”士人的较量的序幕才刚刚拉开,真正的交锋从乾隆中期才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和他的父亲仅把吕留良的行为看作是与某种具体政治案件相关联有所不同,乾隆帝对“江南”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显然做过相当详细的案头考察工作,对其文化的分布要素可谓了然于胸。比如在启动了《四库全书》征书预案以后,乾隆向地方官发布的谕旨中对“江南”的藏书状况就有这样的描述:“且江浙诸大省,著名藏书之家,指不胜屈,即或其家散佚,仍不过转落入手。闻之苏湖间书贾书船,皆能知其底里,更无难于物色。”① 在另一份谕旨中,他更具体地说到书贾客船的活动状态,甚至能说出某些著名书商的姓名:“又闻苏州有一种贾船,惟事收卖旧书,如山塘开铺之金姓者,乃专门世业,于古书存佚原委,颇能谙悉。又湖州向多贾客书船,平时在各处州县兑卖书籍,与藏书家往来最熟。其于某氏旧有某书,曾购某本,问之无不深知。”② 正是因为对江南一带书籍流通和分布的复杂性颇有了解,乾隆帝似乎对征书的顺利进行显得颇有信心,这种状态也影响到了地方官吏的判断,如乾隆三十七年,刘统勋发出的寄谕中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察:“其间即属家传善本,珍秘有加,然一闻稽古右文之诏,且令有司传钞副本,善为经理,当无不踊跃争先。”结果事实正和预期结果相反,刘统勋发现,就是在一般的书肆中征求书籍都很困难,更别说是私人捐献了。乾隆对江南书籍流通状态的熟悉本来是给他增加信心的,到此却更增加了一层焦虑,他隐隐感觉到,如果这样下去的话,难免会像他父亲一样被迫默认江南书籍的流通泛滥而无力禁止,事情会变得不了了之。 在这份谕旨中,乾隆已经透露出强烈的焦虑感:“至如近畿之北五省及书肆最多之江浙地方,又复从前[何]籍口?甚非所以体朕念典勤求之至意也。”③一些督抚搜求书籍的迟缓拖延,使乾隆的疑虑不断加深,他甚至怀疑督抚和江南藏书家之间可能构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必系督抚等因遗编著述,非出一人,疑其中或有违背忌讳字面,恐涉乎干碍,预存宁略毋滥之见,藏书家因而窥其意指,一切秘而不宣,甚无谓也!”也就是说,督抚们既怕担责任也怕出麻烦,宁可和藏书家合谋阻挡献书捐书进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彻底破解这个想象出来的合谋网络,乾隆故意明确地说明“征书”与“查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江南藏书之人能够透彻理解并自觉加以区别: “文人著书立说,各抒所长,或传闻异辞,或纪载失实,固所不免。果其略有可观,原不妨兼收并蓄。即或字义触碍,如南北史之互相诋毁,此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又何必过于畏首畏尾耶!朕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岂有下诏访求书籍,顾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乎?”①以后的表明,乾隆这段不以文字罪人的慷慨透明的帝王自道,恰恰成为江南文人不知不觉堕入其中的一个陷阱。 时隔不久,一道严旨就在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下到了各督抚的文案上,这道谕旨表面上是督促督抚加快收集各地捐书的速度,可是后半部分在涉及江浙一带的书籍流通状况时,却已稍稍流露出拔剑出鞘的口吻:“以书中或有忌讳诞妄字句,不应留以贻惑厚学者,进到时亦不过将书毁弃,转谕其家不必收存,与藏书之人并无干涉。至督抚等经手汇送,更无关碍。”这段表白标志着乾隆征书的真实目的开始若隐若现地显露出来,只不过尚披着一层薄薄的温情安抚的面纱。在这幅面纱的后面,乾隆出鞘后直指“江南”的剑锋刃气已隐约可见了。 果然不久,这暗示就急不可待地转成了明谕:“此等笔墨妄议之事,大率江浙两省居多,其江西、闽粤、湖广亦或不免,岂可不细加查核?”地方官员的反应对乾隆的督促感到诧异而有些不知所措,如两广总督李侍尧先是推说:“粤东书贾向系贩自江浙,不过通行文籍,并无刊刻新书。”②立刻遭到了乾隆的申斥:难道各省进呈的万种书籍中竟没有一种违碍书籍吗?“况明季造野史者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词,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厚风俗究,断不宜置之不办。”到这时,李侍尧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自责地说,没有考虑到明末私家撰史可能多有违碍字句流传世间,表示“实属愚昧”③。但也只是从番禺县童生沈士成及屈大均后人处查缴了《文外》《诗外》数种算是交差。而江浙地方官员却在回复乾隆的质询时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和不得要领。高晋、萨载、三宝等江南督抚一一覆奏均称查无违碍之书,这使得乾隆大惑不解而顿生狐疑。他严厉问道:“今李侍尧等既从粤省查出屈大均诗文,不应江浙等省转无明末国初存留触碍书籍。岂高晋等办事不及李侍尧等之实力乎?抑江浙各藏书之家尚不能深喻朕意乎?”④ 乾隆的急躁情绪反映在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十一月初九日和初十日连下三道谕旨督责查禁违碍书籍,迫使各省尤其是江南督抚开始纷纷做出回应,这种回应并非真正体会到了乾隆的用意,而只是表示自己在行动上有所反应而已,如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缴了九种书籍,其中一种是《续编明纪编年》,于“国朝定鼎之后,犹将宏光、隆武等伪号编入正统,殊属大逆不道”①。这显然是吹毛求疵的指摘,颇能印证乾隆催逼下的无奈心态。江苏巡抚萨载仅仅查缴了《吾学编》等八种书籍,他的说明更似有搪塞的成分:“江南地方,人尚论说,笔墨诋毁之事,诚如圣训,多于他省,其存留违碍之书,必不止此数种。”② 监控嗅觉的培养 对于各省特别是江南之地查禁书籍的茫然无措和头绪纷乱的问题,乾隆在焦急之余,也鼓励地方官吏自行创造办法提高效率。在征书阶段,浙江巡抚熊学鹏曾在当地敷文书院诸生内挑选善书者数名,用端楷誊写后再恭进皇上审阅,仍将原本给送本家,听其收藏。这个办法曾经打消了藏书者的顾虑,受到乾隆的赞许③。到了查缴禁书的阶段,乾隆深知,晚明查禁逆书之所以不够彻底,就是因为把查禁范围仅仅局限在公共流通领域如书肆和一些藏书楼等处,而没有深入到家庭私人空间。 正在乾隆为此而一筹莫展的时刻,江西巡抚海成提出的一套方案恰合乾隆此时的心思。在一份奏折中,海成谈出了自己和乾隆一样的焦虑,他认为绅士一般在查缴过程中会比较自觉地配合,“自当呈献无遗”,最关键的是那些乡野之家不能识文断字的人群或败落的书香世家中还潜藏着异端的种子,这些人的潜在危险一直在监控的视线之外。“倘村僻愚民,本不知书,而家藏断简遗篇,或涉不经,仍未可定。更有读书旧家,其子孙零替,而贩笥残之中,如前项遗书,不能信其必无。且或目不识丁,虽出示申明,亦难必其尽献。” 针对这种情况,海成拿出的办法是:通过州县地方机构,“传集地保,令其逐户宣谕,无论全书废卷,俱令呈缴,按书时值,偿以倍价。如果堪以入选者,即送局校阅;不堪入选者,仍行发还,其有应行销毁之书,即黏签进呈,仍著各该府加意督率,即以此考核州县之勤惰,所需书价,即饬司在臣养廉内预行给发”①。 乾隆认为,这个方案可以深入细胞式的个体家庭,操戈于内室,值得推广。所以针对各省缴到的逆书“尚属寥寥,其势似未能遍及”的状况,要求各省仿而行之,照式一体妥办。 乾隆对江南的猜疑这根弦一直绷得很紧,当护理贵州巡抚江南人韦谦恒将违禁之书发还书局,而没有解京由乾隆亲自查验,当即遭到了乾隆的申斥,其担心之辞也溢于言表,他私自庆幸幸亏贵州“人心稚鲁”,也许还未出现潜留传播之事。如果是江浙等省,“闻有应毁之书,必且以为新奇可喜,妄行偷看,甚或私自抄存,辗转传写,皆所不免。是因查销应禁之书,转多流传底本,成何事体!”对江南士子已留下了固定的刻板印象。乾隆由此还联想到了韦谦恒“即系江南人,宁于此等事,亦未计及?”看来对江南出身的官员也处于心细如发的警觉状态。 地方官的查禁嗅觉和敏感是被乾隆训练出来的,要想使地方官与自己的感觉与想象相一致,并非那么容易,即以培养三宝的嗅觉为例。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八日,时任浙江巡抚的三宝还信誓旦旦地奏称:“从未见有荒诞不经,语涉抵触,应行销毁之书,擅敢撮留不解者。”② 两江总督高晋也奏称江苏自查办以来,“不独臣未经见,即总局委员藩司闵鹗元及两教官,亦未据其有阅过各书字义违碍之”③。可见这时对乾隆的用意体会得不深,在受到乾隆帝的严厉督责后,三宝的脑筋仍还在“藏书家”这个符号里转动:“惟查前所缴各书,大概俱系藏书之家所蓄,而地方辽阔,或有山陬僻壤,一时采访未能尽周。”他的眼光仍死死聚焦在边远藏书家的身上,甚至还专门聘请呈缴过书籍的江南藏书家鲍士恭做咨询顾问,“留心查觅”④。 转机出现在江西巡抚海成的奏折中,他建议不仅目标应锁定在“藏书家”和名门望绅群体,而应伸及村庄“逐户宣谕”⑤,特别是目不识丁的士绅子弟之家。那个曾经到处侦察过屈大均衣冠冢下落的高晋随之又想出各地方官委托明妥教官:“亲诣有书之家,并坊林、书肆、小市、荒滩,将明末国初人著作遍加查阅”的办法。不久海成“传集地保,逐户宣谕”的方法经乾隆向各省督抚推荐,搜缴禁书的范围逐渐突破“藏书家”和士绅阶层的圈子,向普通民众甚至农耕文盲之家延伸。 在这些措施的启发下,三宝于四十年正月十九日查出《皇明从信录》等书十种及《屈翁山诗词选本》三部之后,在四十年三月十九日采取了更为具体的办法:在编查保甲之际:“以门牌原系按户给散,谕令州县严饬保正,于散牌时即逐户告知,凡有明末国初之书,无论整册零售及断简残篇,均应呈缴。”①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谕旨又开始以海成为例督促江南督抚加劲催缴:“看来查办遗书一事,惟海成最为认真,故前后购获应行毁禁书籍,较江浙两省尤多。” 乾隆的疑问是:“江浙为文物所聚,藏书之家,售书之肆,皆倍于他省,不应购获各书,较不及江西。……江浙两省自呈缴数次后,即未见陆续呈缴,又未将如何购求及作何展限,设法妥办,务期净尽之处,据实奏闻。”这都是江南督抚办事不力所造成的②。接到这种严催的谕旨,“江南”督抚自然都感到委屈,三宝的申辩的理由是“江南”书籍的区域分布极其不均匀: “盖缘浙省藏书素以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五府为最,而此等藏书之家,子孙多列绅士,凡书中有违碍者不肯存买,书贾人等亦鲜售卖。且屡经宣布谕旨,训和详明,群知警惕,不敢藏匿,自蹈罪愆。惟金华、衢州、严州、温州、处州等五府,道远地僻,前明不经之书,或恐其祖父遗留,子孙不攻笔砚,未能清检,是以臣屡著意,每严饬各属遍为访寻,均不过零星收积,虽经留意查购,而所收仍属无几。”③ 三宝的辩解是有道理的,因按一般程序是由各省书局购买各种书籍后,再予以查阅,而搜书的一个路径是靠四处流动的小商小贩,如侦破《虬峰集》案时,一个叫徐经国的书贩供词说:“平日在各乡村镇收买旧物、旧书,因本县设局购买违碍书籍,徐经国从安丰镇陆续收买不知姓名人的旧书十多种,系到局里去卖,局内检查内有《大义觉迷录》四本,《通纪纂》五本,《博物汇典》六本,《虬峰集》一部,共收买四种,得一两五钱,其余书籍都退还了。”① 江苏巡抚杨魁的理由则是:江苏地区“好为记载著作及文集尺牍之剞劂者原多,此等书籍及板片,各本自相收贮,并通行诵习之书,大概隐藏日久,后人未能悉知,虽遍加晓谕搜罗,难以一时净尽”②。 理由固然不谬,但在乾隆严旨查问下,他们的压力是巨大的。三宝终于在四十二年八月初四日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即“分发教职闲空人员,派其各赴原籍府分,因亲及友,易于询访,更便代为清查”③。 乾隆对此大加赞赏,其批语是:“教官籍系本省,其往来原籍,既可不致滋扰,而于亲友家所藏书籍知之必详,翻查亦易,其呈缴必多。”④ 但这种办法是否适合他省,尚是疑问,如海成奏江西闲空人员只有二十余位⑤。但在“江南”,此办法当是有效的。如江苏杨魁就说:“复因捐发试用佐杂职等闲空颇多,委令专意购求呈缴,即以各该员缴书之多寡,详记档案,定为委署补缺之先后,委员等靡不踊跃从事各向书贾坊林及有书之家劝谕呈献,并发价分头购买,随时送局。”⑥,经这些闲空人员的努力,又查出了一万多部禁书。 也许是得到了乾隆的鼓励后头脑发热的缘故,三宝在调任湖广总督后仍然沉浸在因禁书而升迁的 和愉悦之中,居然在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提出了一个荒谬的建议。他认为违碍之书在江南的流播“事后查销,究恐难尽”,干脆“除家弦户诵之经书及试艺程文听其刊刻刷印外,其学问渊深之士,如有记载及自著艺文等书,有欲复梓者,先录正、副二本,送本籍教官转呈学臣核定。其书果无纰缪,有裨世学者,将正、副本俱钤印发回本学,副本存案,正本给发著述之人,遵照刊行。倘不呈官核定,私行刊刻者,即无违碍字句,亦令地方官严行禁毁,如有诞妄不经之辞,即从重究治。并令地方官示晓谕刻字工匠,凡遇刊刻书籍,必须查明该书上有钤盖学臣印信者,始准刊刻”①。 事实证明,这样一种斩尽杀绝过分拍马屁的办法并未得到乾隆的认可。 严密有序的追缴习惯的形成,不仅培养了督抚一级官吏的嗅觉,也使得更底层官吏的查缴能力有了一个相当程度的提高,并部分改变了地方的吏治结构和责任范围。 如在处理《虬峰集》一案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即《虬峰集》是兴化县礼房书办沈殿三在收买违禁书籍时偶然发现的。乾隆开始查禁书籍以后,除在江宁、苏州设局收缴之外,收缴书籍的网络开始向县级延伸。沈殿三所在的兴化县也奉文设局。沈殿三是县衙门里的礼房书办,在局内分管收缴禁书的职责。 关于县级衙门中礼房书办的职能,瞿同祖指出,按中国官衙公务的传统划分,州县衙门的书吏们被编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书吏们因而分别被称为“吏房书吏”(“吏书”)、“户房书吏”(“户书”)等等,分别处理与其特定“房”相关的事务和公文。礼房负责祭祀仪式、寺观、学校、考试及荣誉授予(“旌表”)等。书吏在地方行政的核心职能是在掌管文书案牍方面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读写能力自然是基本资格之一。 据说有些地方官做测试时会留下那些能写出文理清晰的公文者及书法较好者,淘汰那些不合此类要求者②。为履行某些职责,一点基本的计算知识也是必要的。据说,有些未登科家,即那些未能通过最低级别的科考的学生常放弃学业进入书吏生涯。 我们只能在督抚的谕旨中隐约看出沈殿三这个人物的身份,更多的资料无法获取,但我们基本可以获知作为礼房书吏,他不太可能是获得过最低功名的生员。他任职书局,负责收缴违碍禁书,也是自然从礼房延伸出的一种职责,对沈殿三来说,这个身份是恰如其分的③。所以沈殿三通过流动收购人甄别书籍和收缴禁书,并付给他一定的费用。 收缴禁书的网络在县级以下主要是靠“地保”来进行实际操作。据瞿同祖的观察,“地保”(或称“地方”即地方治安员或地段监守人)是州县官在每一个街坊或乡村委任的一般代理人。“地保”也为州县官充当信差,把州县官的命令传达给乡民或城厢居民。他们还负有监视可疑的人,报告盗劫、杀人、私盐、纵火登案件的责任。据当时的地方志资料,直隶永清县“地保”的分布是,县城设有二个地保,城外四个郊区各设一个地保,每一个村庄或每二至三个村庄设一个地保。东部地区的七十八个村庄共设地保六十六人,南部地区的七十四个村庄共设地保六十人①。章学城虽然讲的是北方县区域“地保”的分布情况,但由于他活跃的时间亦是在乾隆时期,故“江南”地保的分布应与之相差不远。“地保”还有责任督办特定公事(如为案件审理)所需物品,并须保证有徭役义务的百姓随时听候调遣。那么我们也可以理解,“查缴禁书”在一段时间内亦应是其“特定公事”之一②。 一些零星的史料证明,这种地保挨户宣谕的地毯式拉网查禁,确实给当地士子以很大压力。比如王仲儒的《西斋集》的查禁就是迫于压力由其曾孙交出了板片。当时两江总督萨载把《西斋集》解往京师大学士阿桂阅看后发现有悖逆之句,遂解交江苏巡抚查办板片。板片发现的过程颇有传奇性。《西斋集》的二百二十块板片原先保存在王度的叔叔王周鹭家中,王周鹭因贫苦难堪,将门堵闭,出外佣工觅食。因房垣塌损,王度见竹簏内盛有书板,又见官府出示查缴应销书籍,恐有违碍,随邀同乡保,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将书板二百二十块全行赴县首缴③。 其中一些细节值得注意,王度并未阅看内容,只是担心有悖逆字句,就主动交出,而且是携乡保而至,说明乾隆和地方官所采取的办法颇为奏效。这种反复的清缴不仅对一般士子文人的心灵有极大的震撼,而尤其是对明末遗民的后人压力更是极大,因为他们无法辨明其先祖的书籍到底哪些触犯了时政。 戴名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感叹时势变化对遗民后人的影响。他曾受到元代诗人白仁甫后人的委托,为其诗集《集》作序,以广流传,白家后人藏此诗集已达四百年,中间屡经兵火守之而不失。故戴名世感叹:“故古之作者,赖有贤子孙为之表彰,不致泯灭而无闻。”而对比明末文献,戴名世则不禁悲从中来,“而今侨寓秦淮之上,闻秦淮一二遗民所著书甚富,当其存时,冀世有传之者而不得,深惧零落,往往悲涕不能自休,死而付其子孙”。本来指望“余诣其家殷勤访谒,欲得而为雕刻流传之”。但却碰了壁:“乃其子孙拒之甚坚,惟恐其书之流布而姓名之彰者”。戴名世最后叹口气:“呜呼!祖父死不数年,而其子孙视之不啻如仇雠,其终必至于磨灭。倘其见此集而比量于白氏之裔,吾不知其颡有而汗浃背后也。”①是否这些子孙真的仇视祖父之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遗民子孙的心态往往与乾隆的禁书风格的变化密切相关。
1,魔法灰姑娘〔超级推荐〕 (安妮海瑟薇主演)
2,贱女孩〔超级推荐〕(林赛罗汉主演)
3,灰姑娘的玻璃手机〔超级推荐〕
4,美人鱼〔超级推荐〕 (里面音乐也很好听)
5,舞出我人生〔超级推荐〕 (励志的!刚出了第二部)
6,录取通知书
7,水瓶座女孩 (看过,讲的父女)
8,倒霉爱神 (2006林赛罗汉主演)
9,儿女一箩筐
10,冰雪公主〔超级推荐〕
11,我的朋友是明星〔超级推荐〕
12,辣妈辣妹〔超级推荐〕 (林赛罗汉主演) (看过,很有意思)
13,物质女孩〔超级推荐〕
14,疯狂金龟车 (林赛罗汉主演)
15,平民天后〔超级推荐〕
16,公主日记(不用说勒)〔超级推荐〕(还有第二部哟!) (看过)
17,歌舞青春〔超级推荐〕[很热的**!](Ⅰ和Ⅱ都喜欢)
18,律政俏佳人
19,麻辣宝贝〔超级推荐〕
20,恋爱刺客
21,美少女啦啦队〔超级推荐〕(看过,女主角很漂亮)
22,12月男孩〔超级推荐〕 (哈利波特演的哟)
23,足球尤物
24,魔法双星
25,超完美男人〔超级推荐〕
25,劲歌飞扬〔超级推荐〕
26,纽约时刻
27,奶牛美女
28,穿PRADA的恶魔〔超级推荐〕
29,天生一对
30,高校天后〔超级推荐〕(看过)
31,像乔丹一样
32,牛仔裤的夏天〔超级推荐超感人~〕
33,初恋的回忆〔超级推荐 〕
34,甜心辣舞〔超级推荐〕
35,花豹美眉
36,女兵报道
37,女生向前翻〔超级推荐 很立志!〕
38,**好辣
39,欧洲任我行
40,留级之王
41,风云才女(希尔顿酒店继承人之一尼克希尔顿首部主打影片! 这是一部有关大学女生校园生活的喜剧,影片描述大学校园里一群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蠢蠢欲动的特权阶层少男少女平日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有点点SEX)〔超级推荐I LOVE HILTON SISTERS〕
42,谁领风骚〔超级推荐 女生的可怕和可爱〕
43,SAVED
44,疯狂有理
45,初露锋芒
46,美丽坏宝贝〔超级推荐(很有教育意义)〕
47, 新欢乐满堂
48,几乎正常
49,总统千金欧游记 (看过)
50,辣妹保镖
51,我爱猫头鹰
52,朋友一场
53,偶像有约
54,彻夜狂欢
55,窈窕美眉
56,第1女儿〔超级推荐〕
57,被拯救者
58,对此承诺〔超级推荐〕
59,魔法保姆
60对面恶女看过来
61,变装拍档〔超级推荐〕
62,虚拟偶像
63,新丁驾到
64,怪女孩出列〔超级推荐〕
65,一吻定江山
66篮球兄弟
67,流行教母
68,魅力四射
69,美国甜心
70,超完美夺分〔超级推荐〕
80小岛惊魂、love me if you dare ——86美国派1——6
87,小王子(韩)
88,不设防都市(韩)
89,科洛弗档案
90,十诫
91恋爱假期(急速推荐) (看了,没看完,女主角是泰坦尼克号女主角)
92乔治亚法则(林赛罗汉)
93美女与丑姑(风流女帕里斯希尔顿新作)
94附注我爱你(新片!唯美爱情)
95珍妮朱诺
96-100惊声尖笑1-4(美国超级讽刺好莱坞大片大搞笑**,极力推荐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片名:红玫瑰 地区:台湾 集数:50集 导演:徐进良 原著:陈文玲 编剧:温丽芳 制作人:徐进良 主要演员: 刘嘉玲--饰刘慧芳 潘仪君--饰李美娟 蓝正龙--饰程秉华 王识贤--饰林阿茂 陈冠霖--饰李逢春 马如风--饰巴巴桑
分集介绍
第一集 故事从1949年开始,年幼的慧芳、慧君、慧玉三姐妹在基隆港码头焦急地等待父母。父亲刘金木三个月前离开三个女儿说是出去挣大钱,从此一去不返;母亲美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台湾。三个孩子无人照料,只得忍饥挨饿,全靠大姐慧芳想办法弄些食物糊口。慧芳在偷馒头的时候被店主抓住殴打,海员巴巴桑不但替慧芳解围,而且慷慨解囊,慧芳从心底感谢这个好心人。慧芳将得来不易的馒头分给小男孩阿茂,还在捡剩菜的时候认识了小姑娘阿春。 母亲美兰回来了,她身上的钱在上船的时候被抢光,只剩下慧芳外公留下的怀表,当作宝贝。 十年过去了,三姐妹长大成人。慧芳靠做海蟑螂贩卖私货养活全家,因为相貌美丽又聪明伶俐、性格泼辣,成为基隆港赫赫有名的“红玫瑰”。 慧芳在做私货交易时被派出所代所长杨中伟发现,慧芳逃走,杨中伟紧追不舍。这时,慧芳被新来的警察程秉华拦住,阿茂路过,替慧芳解围,并骑车带走慧芳。 阿茂在码头被一群流氓围攻,幸得秉华帮助,他和阿茂当兵时就是好朋友。 高利贷团伙的打手们找阿春麻烦,慧芳挺身而出帮助朋友。 父亲金木回来了,他十年前做私烟生意被黑吃黑入狱,刚刚出狱。家人唾弃金木,惟慧芳体谅父亲,金木十分感动,对母女四人深表愧意。 巴巴桑归来,慧芳、阿春欣喜不已。巴巴桑给她们带来不少私货,被秉华抓个正着。 第二集 秉华欲抓慧芳回警局,慧芳几句辩白就让老实的秉华无话可说,只得放了她。 二妹慧君在老板娘阿桂的华都旅社工作。巴巴桑回来也住在旅社,阿桂暗地里一直爱慕巴巴桑,盼他回来,总是替他留着房间。 杨中伟和手下的警察搜刮百姓,征收“所长税”,被秉华见到,杨欲用金钱收买,秉华正直,不与之同流合污。 秉华向阿茂问起慧芳身世以及巴巴桑,阿茂告诉他,巴巴桑关心资助慧芳一家很多年,二人情同父女。 金木在码头上找工作,遇到工头阿茂,金木逞强扭伤腰。秉华在场,送金木回家,正赶上慧芳回家遇见,误会秉华是来找她麻烦。 金木骗家人已经找到工作,是做工时闪了腰。慧芳认为父亲是工伤,执意找老板索要医药费,在码头碰到阿茂,才知道真相,又急又气。阿茂安慰慧芳,还答应介绍金木去码头仓库做管理员。 秉华买书遇见慧君,慧君因为没带钱被老板娘奚落,秉华替她解围,还帮忙修理自行车,慧君对秉华产生好感。 慧芳鼓励阿春和她一起做海蟑螂,还拿出自己的钱给她做本钱。 慧芳交易时被杨中伟设计逮捕,但坚决不肯向杨屈服。 巴巴桑闻讯赶到警局,交了钱才救出慧芳。慧芳对被抓不以为然,而巴巴桑仍替她担心。 杨中伟被慧芳的美貌和个性吸引,心生歹念。 秉华不收杨中伟的黑钱,深感警局黑暗。 第三集 阿茂替慧芳的父亲介绍工作,因为金木有案底,老板不愿接收,还提出要保人和保金。阿茂挺身而出替金木做保人,还愿意付100块的保证金。 金木打算将家里的阁楼出租,凑够保证金。美兰反对,金木坚持。 杨中伟别有用心,租了金木的房,还付了100块钱,住进慧芳家。 阿春送阿茂礼物,阿茂不理解她的好意,伤了阿春的心。阿春也知道了阿茂心里喜欢的是慧芳。 慧芳回到家,见杨中伟住进自己家,又急又气。 杨中伟告诉秉华他要追求慧芳,秉华惊愕。 慧芳做私货交易,秉华跟踪,正赶上慧芳被窃追小偷。秉华误会慧芳是要逃走,紧追不放,纠缠中慧芳扭伤脚,秉华送她去医院治疗。之后,秉华坚持带慧芳回警局接受处理。没料到,杨中伟不但替慧芳开脱,还出言警告秉华。 秉华劝慧芳做合法的工作,言语中,慧芳改变对秉华的偏见,知其正直善良。阿茂看到二人在一起,心里不是滋味。 秉华和阿茂都喜欢慧芳,秉华劝阿茂勇敢追求所爱,阿茂深知慧芳心比天高,痛恨贫穷,不会和他这个穷小子在一起,反而鼓励秉华。 杨中伟买了风琴送给慧君,还赢得了美兰欢心,尽管慧芳坚决反对收下,一家人还是被杨说服。 杨中伟约慧芳看**《乱世佳人》。看完**回家的路上,杨欲非礼慧芳,慧芳反抗。阿茂出来接慧芳,替她解围,与杨结仇。 阿茂向慧芳坦白心意,而慧芳表示痛恨贫穷,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第四集 金木在仓库工作,遇见以前的生意伙伴老郭,他还在做私烟买卖。金木借机威胁老郭,老郭答应分一半利给他。 杨中伟花言巧语,让金木帮忙追求慧芳。 慧芳断然拒绝杨中伟。 巴巴桑考虑结束海上的漂泊生活,和慧芳商量日后的打算,谈话中心脏病发作。幸好阿茂经过,二人送巴巴桑住进医院。 杨中伟在华都旅社“临检”,见到慧君,才没有收黑钱。 医生说巴巴桑的身体不能再上船了,慧芳趁机劝他珍惜阿桂的感情,撮合二人。 杨中伟为巴结慧芳,将巴巴桑送进条件好的大医院。 金木收了老郭好处,答应帮老郭走私烟草,二人商定好五五分账。 阿春送便当给阿茂吃,向他表白少女心思。阿茂不解,令她十分伤心。 阿春路遇杨中伟,杨软硬兼施让她帮忙追求慧芳。阿春拒绝,表示不会对不起自己最好的朋友。 秉华送慧芳去医院看巴巴桑,慧君看到吃醋,和慧芳言语冲突,二人翻脸。慧君固执地认为是大姐抢走心上人秉华。 巴巴桑决定不再出海,向慧芳提出不要再做海蟑螂,出钱帮她开一间委托商行。慧芳反对,不愿动用巴巴桑的养老钱。 慧君因为秉华误会慧芳,怪罪她。慧芳明确表示不会选择秉华,慧君才放下心,和大姐和好。 巴巴桑欲从华都旅社搬走,阿桂坚决反对,向巴巴桑表白心意,遭其推拒。 第五集 慧芳、阿春好言相劝,巴巴桑才答应留下。 杨中伟接受上司命令抓捕烟草走私分子,通缉犯老郭——郭阿财。杨跟踪老郭到了金木工作的仓库。金木向老郭要钱,老郭不允,争执中杨出现,带走老郭。 金木赶回家,准备处理掉藏在家里的私烟,被慧芳看到,责怪父亲。这时,杨中伟也赶到刘家,逮捕金木。杨用金木坐牢威胁慧芳,要她用自己换取父亲的自由。杨欲强暴慧芳,阿茂赶到,救下慧芳。杨怀恨在心,命令手下将阿茂当共犯逮捕。 慧芳一心救父,不听阿茂劝告。 阿茂躲在阿春家,二人为慧芳担心。 慧芳为了换取父亲自由,去杨中伟的宿舍找他。秉华欲阻止,被慧芳拒绝。 秉华和阿茂为慧芳的举止痛苦万分,阿茂要去杀了杨中伟,被秉华阻止。 美兰因为金木的事病倒住进医院。慧君出言不逊,责怪大姐没去医院照顾母亲,慧芳忍下。 这时,金木已经被警察分局的人从杨中伟的派出所带走。 秉华为慧芳的事找杨中伟理论,痛斥杨的暴行。杨却表示,自己“真心”爱慧芳。 慧芳为失身之事痛苦不堪,但为了父亲,全都独自承受。 秉华告诉阿茂,慧芳父亲已被送交警察分局。阿茂怒不可遏,冲出门去要找杨中伟算账。 慧芳听说父亲获救无望,悔恨交加,愤怒之下拔刀刺伤杨。正巧阿茂、秉华和警察赶到,阿茂夺刀替慧芳顶罪,慧芳不允,也向警察认罪。最终,阿茂被警察带走。 慧芳欲向警方自首,秉华也愿意为她顶罪。 第六集 警方怀疑阿茂不是凶手,带他到杨中伟面前对质,杨默认自己系被阿茂刺伤。 慧芳没能救出父亲,遭慧君责怪。慧君出言不逊,慧芳一怒之下打了她,慧君哭着离开家。慧芳去华都旅社找二妹,向她认错,但慧君表现得很不懂事。 巴巴桑一边想办法营救阿茂,一边劝慰慧芳,决定出钱替慧芳开委托行。 巴巴桑、慧芳、阿春去派出所看阿茂,阿茂向慧芳表白感情。 阿茂被移送警察分局。 秉华不堪忍受杨中伟的恶行,提出辞职,杨拒绝。 巴巴桑找杨中伟摊牌,要他放过阿茂,并威胁告发他的所作所为,杨感恐惧。 杨中伟回到刘家,慧芳坚决要赶走他,否则自己离家。慧君冷言讥讽。杨最终还是离开。 杨回到警察宿舍,遇秉华,秉华警告他不要再作恶。 慧芳和阿春的“春芳委托行”即将开业,一个名叫李逢春的男子却拿着房契说委托行的店面是他租的,三人上派出所理论。秉华秉公处理,查明真相,原来是放高利贷的胡金标偷将已经租给慧芳的店面再次出租给李。李向慧芳道歉,还请她代卖货品,并答应慧芳要求,付她佣金。 巴巴桑为阿茂之事再次警告杨中伟。 阿茂从看守所寄信给慧芳报平安。杨中伟妥协,承认自己和阿茂之间只是私人争吵。 慧芳亲手包粽子,准备送到看守所给阿茂,遭慧君讥讽,慧芳反唇相讥。这时,李逢春登门给慧芳送谢礼。 第七集 慧芳去看守所看望阿茂,告诉他委托行即将开业,并让他善待阿春。 慧芳因失身杨中伟而怀孕,心中悔恨交加,跑到派出所要和杨拼命,杨方知慧芳怀孕。 慧芳为怀孕之事痛苦欲绝。 巴巴桑安慰慧芳,慧芳告诉他自己怀了杨的孽种,要打掉孩子。巴劝慧芳生下无辜的孩子,慧芳答应考虑。 春芳委托行正式开业了,杨中伟送来发财树,慧芳坚决不收。李逢春登门祝贺,遇杨,二人原来早就相识。 慧芳去医院检查,被秉华拾到她的验孕诊断书,知其怀孕。慧芳坚决要拿掉孩子,请秉华帮忙,秉华应允。 杨中伟赶到医院欲阻止慧芳堕胎,遇慧芳和秉华。杨哀求慧芳留下孩子,遭其严辞拒绝。二人发生争执,推搡中慧芳摔倒流产。 巴巴桑知慧芳流产,伤心愤怒。 慧君无意中听到慧芳怀孕之事,以此唾骂大姐,慧芳一怒之下打了二妹。慧君跑回华都旅社,向阿桂说出大姐怀孕之事。巴巴桑告诉慧君事情真相,慧君后悔如此对待大姐,并求慧芳将秉华让给自己。慧芳耐心开导二妹,慧君破涕为笑。 慧君主动找到秉华,和他探讨诗歌,两人相处愉快。 慧芳自己设计服装样式,还做出来在委托行销售,被李逢春看到,夸赞慧芳,提出合伙开一家成衣工厂,生产成衣销售。李还邀慧芳边吃饭边讨论开厂之事,慧芳欣然应允。 阿春思念阿茂,暗地里写信给他,却一封也没有寄出。 第八集 李逢春请慧芳吃西餐,慧芳感觉新鲜体面。李和慧芳讨论合作开成衣厂之事,提出每人出资5万元。 慧芳和巴巴桑提到开成衣厂的事,巴劝其慎重,慧芳听不进去。 杨中伟欲给春芳委托行设置“巡逻箱”保护慧芳,遭慧芳痛斥拒绝。 阿桂给慧芳送来缝纫机,慧芳欣喜。慧芳亲自设计样式,阿春亲手缝制,一起给阿茂做衬衫。 阿春到看守所把衬衫送给阿茂,阿茂不收。阿春告诉他这是慧芳设计的式样,阿茂急忙收下,无意中伤了阿春的心。 阿茂获判缓刑被释放,众人欢庆。这时,李逢春登门,表现得与慧芳很是亲近,阿茂不悦。 阿茂感觉李在追求慧芳,心中郁闷。秉华鼓励阿茂,勇敢追求所爱。 李逢春对慧芳展开追求攻势,送慧芳红玫瑰,约她外出,几番甜言蜜语,慧芳终被其打动。 阿茂去找慧芳,正巧遇见她和李逢春一同外出,二人表现亲密,阿茂十分失落。 李逢春带慧芳去看成衣工厂,开着名牌机车带她兜风。二人赶上下雨,李对慧芳百般体贴,甜言蜜语。慧芳被其打动,认定李即是理想对象,满心欢喜。 李逢春和慧芳一起吃饭,碰到杨中伟。慧芳冷脸相对,杨心中有气却不便发作。 阿茂发现阿春给他写的一摞信,说一定会看,阿春暗自欢喜。正赶上慧芳回来,阿茂因慧芳和李逢春亲近,一气之下没拿阿春的信就走了,阿春看在眼里,伤在心上。 阿茂气愤地回到旅社,巴巴桑劝解。阿茂决定调查李逢春的底细,请秉华协助。 另一边,李逢春催促慧芳尽快准备好开成衣厂的5万元钱。 杨中伟威胁慧芳将之前失身之事告诉李逢春,慧芳害怕失去李,为之困扰。 阿桂希望借穿新衣引起巴巴桑注意,巴不解阿桂苦心,无动于衷。 第九集 茂见李对慧芳花言巧语,提醒她提防李。 秉华查出李逢春的底细,他从前坐过牢,前科累累,犯过诈欺罪,勾引过有夫之妇,败光了遗产,是个没落富家纨绔子弟。 慧芳被李逢春彻底俘虏,李海誓山盟,向慧芳求婚。 阿茂劝慧芳觉悟,将秉华调查到的结果告诉慧芳。慧芳不但不听,还出言伤害阿茂。 慧芳告诉慧君,李向她求婚。慧君因秉华不会和大姐在一起而开心。 李逢春在慧芳店里摆满红玫瑰,讨得慧芳欢心。 巴巴桑来到春芳委托行,见到李逢春送的满屋红玫瑰,不禁为慧芳担心。 李逢春催慧芳赶快筹钱开成衣厂,以免别人抢走成衣配额。 慧芳为了筹足5万块钱,找胡金标借高利贷。胡要慧芳用刘家房产作抵押,慧芳思忖再三,决定冒险。 慧芳回家取房契,母亲听说大女儿有了男朋友,十分高兴,仔细询问李的情况。慧芳为拿房契,支走母亲。 美兰出门,被一骑机车男子撞倒在地。这人非但不道歉,还高声呵斥辱骂美兰。阿茂路过,认出此人,美兰方知他就是李逢春,又急又气。阿茂告诉美兰李逢春的底细,希望母亲可以劝服慧芳。 慧芳将凑到的5万块钱交给李逢春,李欣喜若狂,又是一番甜言蜜语。慧芳告诉他,母亲想见他。 美兰见到李逢春十分气愤,坚决要慧芳离开他。李花言巧语骗过慧芳,她竟不辨真假,站在李一边。慧芳要李向母亲道歉,李借故推拒。 美兰为慧芳的事向巴巴桑哭诉,巴答应和慧芳好好谈谈。 巴巴桑对慧芳婉言相劝,慧芳非但听不进去,还替李开脱,一意孤行。 第十集 阿茂因为入过狱找不到工作,只好去做别人不愿做的洗猪圈的苦工。 李逢春路遇债主讨债,逃跑不成被痛打,慧芳的钱也被抢走抵债。 阿茂因为追赶跑出圈的猪,在溪边发现奄奄一息喊救命的李逢春。阿茂好心救他,路遇杨中伟,李反咬一口,说是阿茂将其打伤。阿茂被杨抓回派出所,遭其手下虐待。 巴巴桑出面搭救阿茂,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李、杨二人哑口无言,只得放人。 杨向李摊牌说自己真心想得到慧芳,李不同意,让杨给他时间向慧芳求婚,如果慧芳不允,自己就退出。 慧芳见李逢春的机车停在派出所门外,问其原因,李骗慧芳是被阿茂打伤。 慧芳害怕杨中伟破坏她和李逢春的关系,希望躲他越远越好,加上美兰坚决不同意他们在一起,此时,李又求婚,提出带她离开基隆去台北,慧芳应允。 临走的前一天,慧芳做了一大桌好菜,心中不舍家人,却不能当面辞行。 巴巴桑介绍阿茂去朋友老何那边工作,老何担心杨中伟捣乱。 三妹慧玉感觉大姐异样,察觉慧芳离开,出门挽留大姐。慧芳去意已决,表示只是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心中永远最牵挂这个家和家人。 临行前,慧芳在委托行留信给阿春。 李逢春将机车托运到台北。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李遇胡金标讨债,二人发生争斗。情急之下,李将胡刺成重伤,之后慌忙逃走。 阿春发现慧芳留下的信,告诉秉华慧芳出走。 阿茂发现李逢春的机车要托运到台北,察觉慧芳要离开。 阿茂、秉华奔向火车站,欲阻止慧芳。慧芳踌躇,李执意要慧芳和他离开。最终二人还是离开基隆,阿茂、秉华和阿春都伤感不已。 胡金标告诉杨中伟,自己系被李逢春刺伤。 美兰得知慧芳和李逢春私奔,焦急万分,旧病复发。这时,杨中伟带人到刘家滋事,说是李杀了人,抓不到李,慧芳是其女友,要找慧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