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赤裸裸的表白,盛家女儿为何叫顾二叔不是顾哥哥?

《知否》赤裸裸的表白,盛家女儿为何叫顾二叔不是顾哥哥?,第1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最识宝的人就是明兰了,顾廷烨在别人眼里是混世魔王,在她眼里却是有情有义值得托付的夫君。其实顾廷烨年龄并不比盛家女儿大多少,她们为何叫顾二叔不是顾哥哥呢?

照理说,盛长柏和顾廷烨是好友,盛家姑娘应该随着自家哥哥叫,那么顾廷烨就应该是顾二哥或者顾哥哥,但是三个姑娘没有一个这么叫,全都叫他顾二叔。

这都是因为,当时在顾家私塾读书的,还有小公爷齐衡。齐衡是郡主娘娘的独生子,从小众星捧月似的长大,家世和本事都居于人上,关键还有一张姑娘们喜欢的帅气的脸。

能嫁给齐衡,是盛家三个姑娘都求之不得的事,只可惜高攀不起。为了和齐衡套近乎,盛家姑娘没有随着自家哥哥,称呼顾廷烨为顾二哥,而是随着齐衡这个外男,称呼顾廷烨为顾二叔,这不是赤裸裸的表白是什么。

只可惜,郡主瞧不上盛家女儿,让齐衡认她们为妹妹。就这样,齐衡和明兰分开了,最想攀高枝的墨兰希望落空,不痛不痒的如兰,是最无所谓的一个。

明兰经历了齐衡这个初恋后,对感情就不怎么有激情了,可能最刻骨铭心的感情只有那么一段,过去了就成长了。

顾廷烨以前不在乎别人怎么称呼他,可是自从他喜欢明兰了,就变得不想听顾二叔这个称呼了,因为他对明兰志在必得,早晚有一天他要明兰扔掉辈分的称呼,唤他一声夫君。

其实顾廷烨挺优秀的,能文能武有情有义,看到最后才发,他比齐衡更优秀,有血性有本事,对明兰欣赏爱护,永远不会置明兰无不顾。

还是明兰有眼光,选择了嫁给顾廷烨。当顾廷烨立下赫赫战功来求娶的时候,如兰还是认定了他是个声名狼藉的浪子,不肯嫁给他。

其实顾廷烨要娶的是明兰,他这么弯弯绕就是为了顺利娶到明兰,而明兰对如今的顾廷烨也有了一番新的认识,也被他的承诺打动了。

知否皇后不讨厌顾廷烨。

顾廷烨为了向明兰表白,专门让皇后举办一场马球大会。还当着大家的面,让皇后赏赐给自己未来的妻子一份贺礼,可以说让明兰赚足了面子。皇后将头上当时册封时候戴的朱钗赠与了顾廷烨,这些都可以看出皇后不讨厌顾廷烨。

知否2019年5月,入围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2020年2月,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的《2019中国电视剧选集》。10月18日,获得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花开花落,周而复始。”

我们的怀念,起始于一个家族的即将兴盛,也结束于这个家族的花到荼蘼。

这花开花落、周而复始的过程,

终究有迹可循。

明兰1岁。顾廷烨8岁。1047年。

顾廷烨和明兰的相差岁数,由明兰8岁那年推算得来。那年顾廷烨在大人口中是个孩子,因此不可能像原著设定的那样18岁(原著顾廷烨大明兰8岁),我认为改编后《知否》的设定,明兰8岁时,顾廷烨大约可能是15岁会比较合适,正是个半大小子。

(明兰生于此年,是由8岁那年发生的朝中大事推算而来)。

明兰5岁。顾廷烨12岁。1051年。

顾廷烨12岁为杨无端鸣不平,就在这一年。

杨无端,对应的是北宋词人柳永。姓柳的改名好像会习惯性改为杨,比如柳如是就曾化名杨爱,有意思。

按: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榜。落榜原因是“且去浅斟低唱,何须浮名”。1034年,柳永50岁终于中举。所以顾廷烨认为“旷世奇才”的柳永不应受此50岁才能重考的重罚,应在1034年以后。

这里的无端先生就是柳永

明兰8岁。顾廷烨15岁。1054年。

这一年,明烨投壶初相遇,卫小娘难产死,明兰被盛老太太收养,盛纮赴汴京任,全家从扬州到汴京。

到汴京没多久,盛家请了庄学究来教私塾,顾廷烨则直接去了白鹿书院。

朝堂上,大臣们上谏逼仁宗立嗣,仁宗表示自己儿子刚死,没有心思。

按:历史上,仁宗第三子赵昕早夭实际是在1043年,此后,再无自己的子嗣。编剧为了压缩时间线,把仁宗痛失嗣子的时间上提了十来年,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这也并非历史剧不是。

(明兰1054年8岁,由此上推至1047年出生)。

后面剧情中林噙霜明确提到卫小娘死时明兰8岁

明兰14岁。顾廷烨21岁。1060年。

春天顾庭烨从白鹿书院返汴京应试,并已发解,且已有一儿一女。

齐衡开始屡次向明兰表白。

明兰15岁。顾廷烨22岁。1061年。

这年明兰开始管家时,盛老爷提过一嘴:明儿刚刚及笄。女子及笄是15岁。

另外余太师说顾廷烨从白鹿书院到今发解不过六七年时间,明兰8岁到今正是六七年。

这年事情最多。

二月盛长柏、盛长枫、齐衡、顾廷烨等参加春闱。

长柏高中。齐衡落榜。

顾廷烨也落榜,并被父亲斥骂落榜原因是替杨无端鸣不平,后来被赶出顾家,遣散曼娘,流浪江湖。

齐衡办马球赛向明兰表白、嘉成县主偶识齐衡都在这一年。

马球赛应是在七夕前。因为齐衡说过:这次见不到你,还有七夕,过了七夕,还有上元。

同年明兰陪祖母前往宥阳老家,水路陆路均遇寇,得顾廷烨搭救。

按:历史上的1061年,是宋仁宗嘉祐六年。这年确有进士科考,北宋的春闱,一般定在二月。这年科考有193人登进士第,状元为莱州王俊民。

《知否》在这次发榜中,提到两个人。

一个是苏氏一家。围观人群中说道:毕竟不能人人象苏氏一门(一举登第),苏轼和苏辙同科进士及第是在1057年。

另一个被提到的是范文正公,考官评价顾廷烨有范文正公的志向,范仲淹卒赠范文正公是在1052年以后,因此,顾廷烨、长柏、齐衡、长枫参加科举在1057年以后这个时间设定是可以的。

这里提到的苏家无疑是指苏轼苏辙同榜考中

明兰16岁。顾廷烨23岁。1062年。

这一年的上元灯会,齐衡被关在家中,长随无为带给明兰一个口信,明兰回复:他若不负我,我定不负他。

同时上元灯会次日,荣妃之妹荣飞燕惨死。

大概秋天,齐衡被逼娶嘉成县主。

明兰17岁。顾廷烨24岁。1063年。

宫廷哗变,顾廷烨从禹州护送赵宗全往汴京承嗣,明兰从宫中逃出送皇帝血诏给赵宗全,二人半道遇上。

不久,皇帝卒,赵宗全继皇帝位。

按:历史上的1063年,是嘉祐八年。这年四月宋仁宗卒,英宗继位,曹太后垂帘听政。

明兰18岁。顾廷烨25岁。1064年。

这年恩科春闱,文炎敬和齐衡考中进士(科考三年一届,按1061年后应是1064年再开科,其实这不好算恩科)。

齐衡考中进士后欲求娶明兰,顾廷烨和他摊牌:我已经向盛家提亲,你没机会了。

草还没有长齐,顾廷烨就急急求皇后办了早春的马球会。每次见到顾廷烨掉头就跑的明兰,终于因着顾廷烨的恳切陈辞答应下嫁。

“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衍嗣绵延,终老一生”。

这段陈辞,荡气回肠啊!感动的可不只是明兰的小心脏。

明兰这年遇到的事情不少:出嫁,整理澄园,巡视田庄。而顾廷烨这一年的功劳主要是自太后处骗得玉玺交还皇帝。

按:历史上的1064年,在曹太后摄政期间,她所持有的玉玺,被韩琦骗出,交还英宗。

剧中韩大相公韩康的原型就是韩琦,韩琦生年是(1008-1075),1064年大约57岁,也忒显老了。

明兰19岁,顾廷烨26岁。1065年。

明兰嫁入候府近一年,顾家姑母送来小妾凤仙。

这一年曼娘找上门,顾廷烨为了套取昌哥儿消息放走曼娘,恒王劝他:昌哥儿已养在曼娘处三五年,恐怕已经怀恨,又何必找呢——已过三年,未超五年,从明兰15岁到19岁,大概四年左右,这个时间是对得上的。

顾廷烨因为支持皇帝给生父议定“皇考”名号,被太后打了板子,朝中大臣也分为两帮,以齐衡为首的谏议大夫支持曹太后,以韩康为首的大相公们支持皇帝,盛长柏和盛纮则秉持明兰“做个纯臣”的定论,两不相帮。

按:历史上的1065年,濮议之争曾足足争执了8个月,最后以太后同意、言官被贬结束。

明兰20岁,顾廷烨27岁。1066年。

明兰诞下小团子。顾廷烨下狱。第二次宫廷哗变——当然,没有成功。

第一次宫廷哗变成就了盛明兰和顾廷烨的美满姻缘。

第二次宫廷哗变,成就了他们的美满人生。

就好像《倾城之恋》里说的,为了白流苏,整座城倾在战火之中。

那么,为了盛明兰,区区一座皇宫,又有何不可呢。

胡乱理一下《知否》的时间线。

以后,大事就没有实质性的时间提示了。就不再理了。

摘一段《知否》的书评,就此结论这盛姑娘的一生吧:

这个故事,起始于一位盛六姑娘,也结束于一位盛六姑娘,最后她们都很幸福;

所有的情感纷扰,起始于一个齐姓少年掀帘而入的一个下午,也结束于这个少年的过世,他最后是否幸福,谁也不知道;

我们的怀念,起始于一个家族的即将兴盛,也结束于这个家族的花到荼蘼。

花开花落,周而复始。

《知否》明兰爱上顾廷烨是第67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虽然明兰嫁给了顾廷烨,可其实当时明兰的心里并不爱顾廷烨,哪怕小公爷齐衡都比顾廷烨的分量重。

在整部剧中最聪明的两个年轻人就是顾廷烨和盛明兰了。他们两个的阻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明兰的不开窍。虽然两人已经结婚,但是明兰对于二叔并没有爱情成分。用顾廷烨的话就是眼里只有夫君和顾侯,并没有二郎和仲怀。顾廷烨想要恋爱想要在乎,但是明兰一直都是想要相敬如宾,想要好好过日子。

明兰真正爱上顾廷烨,是因为明兰祖母被下毒时,顾廷烨二话不说挺身而出为明兰撑腰,这是明兰想都不敢想的,明兰本来已经作好被休弃的准备了,和娘家彻底撕破脸面,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全得罪,也要为祖母讨回公道,顾廷烨为明兰出头,第一次让明兰觉得自己除了祖母,还有可以依赖的人。

《知否》第41集明兰和二叔在一起。

在顾廷烨的设计下,明兰与贺弘文的婚事黄了,如兰和文炎敬的事也被盛家发现。顾廷烨向盛家求亲一事连皇帝都知道了,不得已之下,盛家只能将明兰嫁给他,而顾廷烨也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告诉了明兰。

人物经历

明兰、顾廷烨两人自小相识,顾廷烨曾多次帮助明兰,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渐被明兰的坚毅、聪慧所吸引,逐渐喜欢上了她。但两人身份有别,顾廷烨能够娶到明兰,自然费了一番功夫。

明兰是盛家庶女,顾廷烨是朝廷显贵,深得皇帝器重,如果他到盛家提亲,娶到的只能是正房嫡女,也就是盛如兰。再加上当时盛老太太有意撮合明兰与贺弘文,种种事件都导致顾廷烨和明兰之间存在诸多阻碍。

为了清除这些阻碍,顾廷烨做了许多努力,他先是找来贺弘文被流放的表妹,用她挑拨明兰与贺弘文之间的关系。然后又设计让盛长柏看见如兰与文炎敬私会,如此一来,盛家碍于颜面便无法将如兰嫁给他,唯一的人选只剩明兰。

最后,《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男主角顾廷烨与盛明兰终于结了婚。原来盛明兰和齐小公爷是彼此喜爱的,但最终由于平宁郡主的反对,最终未能在一起。

因此最终没能和明兰走到最后,但实际上贺弘文的表妹曹锦绣是顾廷烨找到的,是顾廷烨计划中的贺弘文和明兰的这段姻缘。但是实际上顾廷烨费尽心想娶明兰并非因为喜欢明兰,而是适合明兰。

在原作中,顾廷烨见过明兰几次面

事实上,在原作中,顾廷烨见明兰4次决定娶她,第一次见面是在襄阳的宴席上看到的,当时顾廷烨看到的是齐兰对明兰的表白,于是他就决定娶她,第一次见面是在襄阳的宴席上看到的,当时顾廷烨看到的是齐兰的一家,而此时他正在襄阳的一处宴席上见一面明兰。见过几次,顾廷烨就决定娶明兰,这显然并非出于爱情。

总之,只要能娶到明兰,顾廷烨什么手段都使出来。

即使明兰骂他泼皮无赖,他也不在乎,只要明兰最后乖乖从他起就好。尽管后来明兰亲自点头答应了这件亲事,但成亲后的表现却明显地显示出她对顾廷烨的不喜欢,每一次,无论是纳妾还是收通房,

明兰都没有为她的丈夫做过什么好事,而是为她做了什么。对此,顾廷烨十分沮丧,他极想明兰能够撒泼打滚,急切地想要证明明兰心中有他的位置,可是明兰一次又一次的大度告诉顾廷烨,她还没有爱上他。

顾廷烨是武将新贵,与长柏交好

在皇帝身边,顾廷烨是新宠,武将新贵,与长柏交好,如今的长柏也是成就非凡,若能娶长柏的姐姐两个人就是亲上加亲,而且明兰是盛家女孩中最好看的。男人总是希望自己被偏爱,因为我们都知道,男人给你多少钱,就代表他爱你有多深。

特别是当一个男人想和你结婚时,你更是要看他能为你付出什么,因为此时男人不愿给你正式的感觉,这个男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很可能也不会对你好。也许很多人要说,男人是会变的,很多结婚前结婚的男人,婚姻变化很大,但至少要选择一个在婚前肯用心对待自己的男人,这样未来的幸福才会更大。

为什么顾廷烨从来没有想过和朱曼娘结婚?

理由很残酷,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盛明兰符合他娶妻的标准。就像顾廷烨这样的人,表面上无论多么张扬,他骨子里就是一个王孙公子,他那种与生俱来的骄傲和尊贵早已刻入他的血液里。一位贱籍戏子出身的女人,他是肯宠爱、愿意包养甚至终身保佑的,

但又不愿托付馈赠。这位女士就是她的典型代表。尽管盛家并非高门,但盛明兰却是盛家老太太那样的侯门嫡女亲自教导,门第不高,但规矩很大,加上嬷嬷的教导,盛明兰的规矩虽不高,却是十分规矩。

最近在重温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发现它是一部经得起琢磨的经典好剧。第一次看的时候,许多地方都没有注意到,现在看来,它是被低估的。

许多观众支持女一盛明兰和男二齐衡这对CP,因为他们郎才女貌,两情相悦。但我从一开始就站官配CP,我觉得明兰和顾廷烨是天作之合,注定是要在一起的。

剧中,女主角盛明兰的人物设定是:年幼丧母,经历过人生重大挫折,为求自保,在勾心斗角的内宅谨小慎微地活着。母亲被人害死,这一沉重打击使她早慧、心有城府;而生存环境的危险性,又让她始终带着平庸、软弱的伪装。

明兰和顾廷烨的结合,看似是明兰中了顾廷烨下的“套”,为了家族的名声而嫁,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明兰是个“拎得清”的姑娘,她不会傻到为了家族利益,舍弃自己的终身幸福。从她不嫁贺弘文这件事上就看得出,她在婚姻大事上绝不将就

顾廷烨、盛明兰大婚

嫁给顾廷烨,绝对是明兰深思熟虑、内心对他“考核通过”之后的结果。她的择偶观,值得当代女性学习借鉴。下面我将从人品、能力、情感认同三方面分析明兰选择顾廷烨的深层原因。

一、“看人要看最低处”:明兰对顾廷烨知根知底,深知他人品过硬,哪怕婚后没有爱情,也不会亏待自己。

许多女孩都在网络上讨论过一个问题:“嫁人,是要嫁条件好的,还是爱我的?”其实,这两方面都不是择偶的首要问题,因为条件会变,感情也会变

“富不过三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嫁给一个有钱人,如果将来他家道中落,你确定能由奢入俭,和他有难同当吗?

至于“爱你的人”呢,恕我直言,“嫁给爱情”固然美好,但大多数人所谓的“爱情”,都称不上心理学上严格意义的“爱”。要么是一种荷尔蒙作祟的短暂激情,要么是一种投射——借用对方弥补原生家庭造成的缺爱。这两种“爱情”,会随时间而减退,除非两个人在相处中摸索出了正确的经营之道,否则总有一天要消失殆尽。到时,如果对方能坦诚相待,好聚好散,固然是好;但如果对方德行有亏,开始出轨、家暴、赌博、酗酒、变成控制狂……你将陷入更加漫长的痛苦。

明兰堂姐淑兰,夫婿人品堪忧,婚姻不幸

《知否》的时代背景是古代,男权社会中,女子婚嫁更是一辈子的事,因为“好聚好散”是很难的。剧中明兰曾说过:“看人要看最低处”,这个“最低处”,指的就是人品。看一个人,不要看他最好的时候,要看他最坏能坏到什么程度,若你能接受他最坏的样子,才算是真正接受了这个人。

对明兰来说,顾廷烨的人品是合格的。

1顾廷烨多次救明兰于危难之中,彰显其热心快肠。

婚后的暂且不论,婚前,顾廷烨共救过明兰5次。

明兰8岁时,母亲被奸诈的林小娘设计,胎大难产,明兰跑出去请郎中,顾廷烨曾助一臂之力;明兰长大后,随祖母回宥阳老家,路遇水匪,被逼跳船,是顾廷烨从水里把她捞出来;明兰在老家参加丧礼,被贼寇追杀,顾廷烨救她于生死关头;返程路上,明兰一加被流寇盯上,是顾廷烨一路暗中护送;反贼杀入皇城,明兰受太监委托逃到宫外报信,被反贼追杀,又被顾廷烨及时救下。

可以说,明兰的命都是顾廷烨给的,但顾廷烨从未“恃恩挟报”,可见其人品高尚。明兰对他,是感激、敬佩的,这一点,在顾廷烨一开始求娶明兰闺蜜嫣然,明兰帮他说好话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幼年明兰、少年顾廷烨

2“物以类聚”,从顾廷烨交友,足见其纯良正派。

相似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物以类聚”这个词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想知道一个人人品如何,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看他交往的朋友怎么样。

顾廷烨最好的朋友,是明兰的二哥盛长柏。长柏为人公道正派,帮理不帮亲;又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入了翰林院,有报国之志。明兰与二哥从小比较亲近,深知他的为人。

这样的忠直君子,肯与顾廷烨交好多年,说明顾廷烨人品差不了。所以,哪怕顾廷烨被族亲陷害,京城里传遍了他眠花宿柳、不求上进的说法,明兰也坚信他是个好人。

顾廷烨好友、明兰二哥——盛长柏

3顾廷烨对明兰有礼有节,说明他有分寸、有同理心。

顾廷烨在宥阳救下明兰之后,没有直接护送她回家,而是给她暗器,让她独自走回去,自己在暗中保护。因为他担心,他们孤男寡女独处这么久,传出去影响明兰的名声。要知道在古代,女子名节大于天,一旦名声受损,可能一辈子嫁不出去。

早前顾廷烨并没有喜欢上明兰,却时刻为她的名节着想,保持着有礼有节的距离。这一点,他比明兰的初恋齐小公爷做的好很多。

齐衡虽然真心喜欢明兰,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处处把明兰置于风口浪尖:马球会与明兰组队,引得京城官眷议论纷纷,明兰被父亲罚跪;闯入佛堂对明兰表白,让明兰不知所措,急道“你这是辱我名节”;侯府宴会,让贴身小厮不为约明兰私会,导致不为被自己母亲活活打死……不得不说,生活环境单纯、社会阅历单薄的他,虽然本性纯良,但在分寸感这方面,输给了年长些的顾廷烨。

明兰和顾廷烨,从小相识,知根知底,是过命的交情。明兰嫁给他,绝不是简单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基于对他人品的信任,敢于托付终身。当代女性择偶,也应该把人品摆在第一位。

我妈的一个同事,年轻时失恋了,为了气前男友,答应了家里安排的相亲,也没怎么了解相亲对象,两三个月就匆匆嫁了,婚后才发现男方沉迷赌博。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她苟延残喘地坚持了10年,最终忍受不了,还是离婚了。结婚10年,男方成天在外面赌博,回家的次数不超30次。

所以呀,女人结婚前一定要擦亮眼睛,给自己一些时间,多多了解对方的人品,否则遇人不淑,悔之晚矣!

二、“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便是老几”:顾廷烨生存能力过硬、人格独立、心智成熟,满足作为伴侣的基本条件

很多男性在网上抱怨,自己没钱、没本事,找不到女朋友,于是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女人都拜金。

其实准确地说,女人并不是“拜金”,而是“慕强”。她在乎的不是你有没有很多钱,而是你有没有赚钱的能力。如果连基本的赚钱能力也不具备,就算你是富二代,也只能坐吃山空。婚姻没有物质基础,又怎么能长久?

除了物质方面,女人往往也希望,伴侣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自己说了算,不做“妈宝男”;承受能力强,能扛得起事,否则家中有什么大事,女人将会孤立无依。

很多观众不支持官配CP的原因是,顾廷烨太老了,比明兰大太多,还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生过孩子,不完美。但我觉得,恰恰是这些经历,让他成为心智成熟、可堪托付的,真正的成年人。明兰嫁给他,才能在物质上不受罪,精神上不被欺负

“护妻狂魔”顾廷烨

1顾廷烨能文能武,具有创造良好物质条件的能力

顾廷烨虽然科举落榜,但那是因为得罪了皇帝,被取消了录用资格,其实他学习能力很强,短短六七年间,就一路过关斩将,考到“未及殿试”的程度,天资聪颖,可见一斑。

另外,他出身武家,身强力壮,打起架来以一敌多不在话下,八岁时就在皇帝面前耍枪,获得赏赐。父亲死后,他被陷害赶出家门,也能投军,以武卫生。

除了这些,他还继承了外祖父家的田地、铺子,虽然剧中对于他如何经商着墨不多,但可以看出这些铺子收入可观,可见他经营有道。

能文能武能从商,顾廷烨虽是“官二代”,但也具备一个“富一代”的生存能力,明兰跟着他,生活是有保障的。

顾廷烨和皇帝赏赐给他的长枪

2顾廷烨人格独立,有主见,不易被人操控,有“护妻”的能力

一开始,我就不看好明兰与齐衡这一对。虽然他们的感情很美好,但总给人一种高中生早恋的感觉。

明兰是很早熟的,她的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但齐衡的心理是相对幼稚的,还没有自主选择结婚对象、人生走向的能力。剧中,齐衡两次提到自己对母亲的“顺从”:第一次是他求母亲平宁郡主帮他到盛家提亲,他说,母亲,我从小就什么都听您的,这次就让我自己做回主吧;第二次是他向明兰承诺非她不娶时,说“我绝对是东京城里最听话孝顺的子弟了”,他以为,一直以来的顺从,就能换来婚嫁上的自由,但事实上,这只会让他更加难以挣脱母亲的控制。

而顾廷烨恰恰相反,由于家庭原因,他叛逆,倔强,有主见,从不受父亲和继母的摆布,他想要什么,就要想尽办法得到。这一点,从他精心设计,求娶明兰一事就能看出来。

明兰一开始不愿嫁顾廷烨,是顾虑他继母当家,家庭复杂,顾廷烨马上承诺分府别住,并说到做到。这一点,换成齐衡就很难做到,就算明兰能嫁入齐家,恐怕也免不了受婆婆的刁难。

顾二叔的“土味情话”

3求亲明兰时,顾廷烨心智成熟,有谋略,有“实现人生自由”的能力

顾廷烨的成熟,是从识破外室朱曼娘的真面目开始的。

一开始,顾廷烨其实是不够成熟的,他直来直往,缺乏心机,不适合在勾心斗角的深宅大院生存。因此,他被哥哥、继母多次陷害,与父亲感情淡薄,又被朱曼娘这样居心叵测的人所利用,还天真地以为遇到了知己。

直到父亲去世,他先后识破了继母、曼娘的虚伪嘴脸,才开始迅速成长。他先是浪迹江湖,逃避现实,后来被明兰一番话点醒,才开始考虑儿女、家庭的未来,承担责任,奋发图强,建功立业。

同时,他收敛了直来直去的性子,变得有谋算、有城府,懂得自保。他本就聪明,褪去稚气之后,智商又重新占领高地,求娶明兰、智斗继母、帮助新皇夺权……他做事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人生越来越自由。

顾廷烨外室——朱曼娘

明兰与齐衡,是年少的悸动,是身不由己的遗憾;明兰与顾廷烨,才是两个成年人的结合。从青春懵懂时,我们就懂得爱,但只有心智成熟,才有能力护爱长久。

虽然我国《婚姻法》规定,最低结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但当代这个年龄的男女,心智真的达到成年人标准了吗?不一定吧。

女人,当你爱上一个人,不要急着嫁给他。不妨问问自己:他经济独立吗?需要父母接济吗?他人格独立吗?还是凡事听爸妈的?他懂得自律吗?还是沉迷游戏、烟酒?他具备面对重大挫折的能力吗?当大事发生,他会与我共同面对,还是让我独自扛起?

如果他不能满足这些,你,又是否愿意等他长大呢?

三、“她日子过得很艰难”:顾廷烨看到了明兰伪装下的真实,他懂得她,认同她,疼惜她,能满足她的情感需求,让她活出真我

网上有句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的不容易。”这句话适用于朋友,也同样适用于夫妻。

如果说,明兰和齐衡是“两情相悦”的情侣,那明兰和顾廷烨,就是“两心相知”的知音。

上文中已经提到,齐衡的爱,多次将明兰置于险境。他并非故意,而是因为他作为国公府独子,不能真正理解明兰作为五品官庶女的处境,他作为男子,也不能真正体会明兰身为女子的无奈。齐衡爱明兰,但不懂她,他看不穿明兰的伪装——明兰是不敢爱他,他一开始却误以为她看不上他。

而顾廷烨不同。金明池马球会上,顾廷烨的红颜知己魏行首夸赞明兰:“那个小姑娘,活得像太阳”,顾廷烨接话道:“你不知道她,她日子过得很艰难”。彼时顾廷烨还没有爱上明兰,但他是懂她的。

顾廷烨与魏行首

1顾廷烨与明兰原生家庭类似,经历相似,同病相怜

顾廷烨与明兰的原生家庭,是十分类似的。

顾廷烨年幼丧母,明兰也在8岁那年失去亲娘,连原因也惊人相似——难产而死。他们两人的母亲,生前在家族中都是不受重视的,是委屈而死的,他们心中,都是为母亲不平的。

顾廷烨有个工于心计的哥哥、虚伪的继母,间接害死了他的生母,又离间了他和父亲的感情;明兰也有个善于装委屈、扮娇弱的庶母,她设计害死明兰生母,她的女儿又在父亲面前占尽风光,明兰成为没娘的孩子,又不得父亲宠爱,只能一味做小伏低。

他们两人,命运相似,哪怕来往不多,也自有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因为他们都知道对方的不容易。顾廷烨被逐出家门后,大病一场,明兰还通过二哥长柏为他送了一碗羹汤,一为报恩,二是因为“懂得”。

明兰痛失生母

2顾廷烨与明兰彼此了解感情史,并相互接受

顾廷烨曾经被外室朱曼娘利用,欺骗感情,明兰提醒他,曼娘不是好人,但他当时被蒙蔽心智,没有相信。后来,他识破了曼娘的真面目,向明兰承认“你说得对”,明兰没有笑话他,反而劝他,为了他和曼娘的女儿蓉姐儿的未来,振作起来,不要自暴自弃。

明兰和齐衡的感情,顾廷烨始终看在眼里。两人门第悬殊,顾廷烨作为旁观者,自然明白这段感情前途渺茫,他提醒明兰,明兰同样不信。他尽己所能,给了他们二人一些帮助,但还是没能促成这段姻缘。他也没有看明兰的笑话,反而更加心疼她。

他们二人,都了解彼此的过去,并且都能包容,在信任这一关上,他们是通过的。

顾廷烨劝说齐衡不要放弃明兰

3顾廷烨与明兰性格互补,刚柔相济,共同进步

明兰和顾廷烨,虽然原生家庭相似,却养成了相反的性格。

明兰外柔内刚。人前是一副谨小慎微、软弱可欺的样子,其实内心非常要强、有主意,为了自己心中重要的人,可以豁出名声,甚至生命,比如祖母、闺蜜嫣然、堂姐淑兰。这样的她,虽然可以躲避许多灾祸,平安活着,但活得不畅快——戴着面具生存,谁能不累呢?

顾廷烨外刚内柔。在人前,他叛逆、倔强、不在意他人眼光,被父亲打得伤痕累累,也一声不吭,面对哥哥和继母的陷害,他直来直去、硬碰硬,得不到好结果。其实他内心非常渴望关爱,他对父亲和明兰都说过“你疼疼我吧”,眼中含泪的神情,令人心酸。这样的他,看似潇洒肆意,其实内心很缺爱。如果不是因为太缺爱,也不至于被曼娘那样的女子所蒙蔽。

早在婚前,明兰和顾廷烨就已经在互相影响,互相成就了。明兰在顾廷烨面前,总是很放得开,说一些平日不敢说的“大逆不道”的话;顾廷烨受明兰影响,开始懂得迂回的待人之道,不再硬碰硬,在军营里进步越来越顺畅。

婚后,明兰更是在顾廷烨的宠爱下,活出了天性,变得自由自在,和在娘家唯唯诺诺的那个她判若两人;顾廷烨也学得越来越聪明,智斗继母、仕途升迁,家里家外都处理得很好,再也不受委屈了。

他们的互相成就,建立在互相懂得基础上。夫妻之间,如果不够懂得,一味要求对方进步,只会令对方觉得你嫌弃ta,对ta不够满意。

婚后的明兰,被顾廷烨宠成公主

嫁给一个不懂你的人,是什么体验?

我的朋友珠珠,幼年丧父,母亲很快再嫁,对她不够关心,让她养成了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的性子。她曾经交过一个男朋友,却在谈婚论嫁时发现对方脚踩两只船,这让她更加害怕被欺骗,被抛弃。婚后,她丈夫总嫌她太粘人,疑心太重,为了让丈夫更了解自己,珠珠把这些经历写成一篇文章给他看,丈夫看后,只说了一句:“感觉好压抑”。珠珠跟我说:“我真的对他,对这段婚姻心灰意冷了……”

和一个不懂你的人在一起,就好像两个人朝夕相对,却始终不在一个频道,会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余生,一定要和懂你的人在一起!

写在最后:

明兰选择顾廷烨,不是因为爱情。他们的结合并不完美,却足够靠谱。因为顾廷烨人品过硬、能力够强,又懂明兰的心,能够满足明兰的生存需求、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

明兰与顾廷烨,注定会产生爱情。一个男人,人品好,能力强,扛得起事儿,护得了妻,他感同身受地懂你、专心一意地爱你,与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还允许你在他面前做真实的自己……这样的男人,换成是谁,也早晚会爱上吧!

明兰的择偶观,你学到了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31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8
下一篇2024-0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