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变卖个人的资产为恒大注资70亿,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许家印变卖个人的资产为恒大注资70亿,你如何看待这件事?,第1张

小编觉得许家印这事情必须得这样做,这也应该是他该拿出的态度和行动。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曾经的中国内地首富,许家印的恒大陷入债务危机一来,虽然喊了很多口号,但外界需要看到的是徐老板强有力的行动。这次主动变卖个人资产为恒大注资的行为,无疑也给了外界一定的信心,这对稳住恒大的局面有很大的帮助。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这起事件。

1、恒大面临危局,许家印迟迟未拿出解决方法。

自从恒大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市场上关于恒大的新闻基本上就没有正面的。就连到底欠多少钱,都是众所纷纭。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恒大真的欠了很多钱,这个数字是一个天文数字。但许家印一直未能拿出来解决方法,无论是降价卖楼、变卖资产、以股抵债等,都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2、企业家也必须得有担当和承担社会责任。

恒大债务危机爆发之前,就有许多不好的传闻,比如公司高管提前套现离场,分红奖金照发等。反而恒大的供应商以及众多投资人的欠款却迟迟未有着落。这种举动也让很多人呼吁许老板快拿出行动出来,不要就放放嘴炮,必须得承担社会责任。

3、积极注资可以给予市场一定的信心,现在时期唯有自救。

许家印多方奔走却无人问津,现在的金融机构无一敢给恒大贷款,旗下的资产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变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许家印如果还想保住恒大,唯有拿自己的钱往进去填,才有可能稳住局面。毕竟市场不是傻子,如果许家印自己都不愿意投钱,而是指望别人来投,那肯定也没有人敢接盘。

以上就是小编对许家印变卖资产注资恒大的一些看法,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互动交流!

恒大最近喜事连连。

3月30日,恒大健康产业集团2019业绩报告正式发布。在线上直播的业绩披露会上,恒大健康集团副董事长兼瑞典NEVS总裁彭建军表示,目前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顺利,“恒驰1”将在今年亮相。广东南沙、上海松江生产基地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产,首期规划产能均为20万辆,将为恒驰全系列产品2021年陆续全面量产提供强有力保障。

 

 

扉旅汽车发现,就在前不久,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才得以蝉联胡润全球地产富豪榜榜首,再成“首富”。在这张榜单上,许家印身后站着李嘉诚、刘銮雄、王健林、杨惠妍。

许家印已经62岁了。有人形容他是“神一样的男人”、有人称他“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也有人说他强势、狼性,江湖气太重,又有几分草莽的特质。

但说来说去,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个在人民大会堂外,笑逐颜开,碎步小跑,腰间闪着爱马仕金光、“傻白又豪横”的许老板。

 

 

然而,许家印一定是厌恶极了“许皮带”这个谐谑称号。于是,他的腰带从爱马仕换成了七匹狼,他的称呼从“许皮带”变成了“许教授”。而今,因为轰轰烈烈的进入了造车行业,又有人评价他越来越像李书福。

不过,这个评价显然是错喻了。毕竟李书福只专注于造车,而许家印卖房卖水卖粮油,卖奶卖肉搞足球。

造车,应该只是许老板的驿站。但扉旅汽车有一个大胆的猜测:造车这一程或许会嗜了他最多的血。毕竟,你爱或者不爱,亏损已经在那里。

 

成于车or败于车?

 

许家印确实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在置身造车这个行当后,又为他的传奇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有人真正知道许家印为什么要做这个造车的梦。并且如果没有贾跃亭,也没有人知道,许家印对造车梦还满执着。

回溯2018年中,两个怀揣造车梦的男人相遇了,贾跃亭苦于资金链断裂,而许家印苦于梦想照不进现实。于是,当贾跃亭在为法拉第未来(FF)的生产而四处奔走融资时,许家印一口应下3年20亿美元的投资。

一时间,二人以“兄弟同心”的姿态亮相,贾感谢许拔刀相助,许则赞扬贾造车的“伟大”决策是正确的。

根据协议,恒大的这笔钱将分三次支付:2018年底前支付8亿美元(5月已付);2019年支付6亿美元;2020年支付6亿美元。

然而,老天似乎都对许家印的造车梦表示“不满”,时隔半年,当许家印已经投入8亿美金之时,2018年的最后一天,许家印与贾跃亭突然分道扬镳——恒大不再继续投资,先期投入的8亿美元转为32%的FF优先股权,并100%持有FF香港。贾跃亭可以在5年内回购恒大持有的32%FF股权。

 

 

但许家印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跑单帮自己干,并喊出口号——“3到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于是,钱多的恒大先后将瑞典萨博、日本卡耐新能源和广汇汽车买到麾下,同时还与五大全球顶尖汽车工程企业达成研发设计战略合作,并在广州和沈阳两地建设产业基地,计划产能达到250万辆。

去年3月16日,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在天津召开,国内外行业的专家和合作伙伴悉数到场。许家印在此次峰会上信誓旦旦地立下壮语——首款电动汽车将在6月份全面投产,预计最近就会面向全球发售。

原本以为恒大要成为国内电动车市场的一大天团,但当去年6月底,恒大的第1台量产新车国能93亮相时,网友给出的评价是“如果让贾跃亭看到这辆车,他肯定是要笑掉大牙了。”

 

 

回望国内市场,参与新能源造车俨然成了各路企业家的一个标配。不少看似门外的企业家纷纷投身造车运动。像许老板一样备受关注的董明珠就曾掉进了新能源的窟窿。

彼时,董明珠投资隆新能源,处于资金瓶颈,曾想拉拢王健林一道参与其中,或许已经嗅到造车不易味道的王健林,选择个人赞助董明珠5个亿,而并未将万达牵扯其中。

当时,分析人士表示,这是王健林的友情赞助,也是表达了他个人对这个行业的不看好,或者说术业有专攻,不去做自己专业之外的事情。

现在看,王健林的选择是正确的,董**遭遇了一个补不上的大窟窿,即便银隆艾菲上市了,但销量堪忧。

许家印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大窟窿”。3月30日恒大的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恒大全年营收5636亿元,同比增长799%;净利润亏损4947亿元,其中,331亿元净亏损来自新能源汽车业务。

或许,这只是亏损的开始。此前许家印曾透露,未来三年,恒大在造车上的投入总额将达450亿元人民币。

 

从“许氏孤儿”到全球首富

 

不可否认,许家印的一生的确堪为一个传奇企业家的样本。当然,也必须承认,他是冒险家,也是野心家。

3月21日,胡润研究院对外发布《2020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Hurun Global Real Estate Rich List 2020)。上榜企业家门槛为十亿美金,许家印以2,310亿元再次成为全球地产首富。主要业绩为恒大地产2019年全口径销售额超过6000亿元,销售面积达5800万平方米。

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碰了车的许家印就像是一团迷,更像是一团麻。套用那句赞美许家印颜值的评论,明明可以靠地产吃饭,偏偏要去造车。或许这也印证了坊间对许家印江湖气、野心、强势的评价。就像谁也想不到,当年那个从中国最贫瘠的地方走出来的小伙子,如今频频亮相于首富的宝座。

 

 

1958年,许家印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出生数月母亲去世,所以自称“半个孤儿”。他说他生在一个“誓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热情高涨的年代,并且伴随着大萧条。

1978年,许家印考入武汉钢铁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河南舞阳钢铁厂。10年后,许家印带着两万块钱离开舞钢来到深圳,从一名管理百人的处级干部变为了一名打工仔。那一年,他进入一家叫“中达”的贸易公司,当时随一位师傅出差打车,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坐“小车”。

在该公司工作的第三年,许家印带着几个人在广州成立了中达子公司鹏达房地产公司,当时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净赚两亿多。但是许家印的一个月工资依然只有3000多元,当他要求老板给自己涨到10万年薪时,老板果断拒绝了他。

一气之下,许家印自己创办了恒大,那一年是1997年。连许家印自己都感叹命运的波诡云谲,“假如当年公司给我是10万元或20万元年薪,我可能就不会去想创业了。”

后来,恒大的故事人们都比较熟悉了。许家印以他“三寸不烂之舌”拿到了银行贷款,打造了恒大的首个楼盘金碧花园一期,媒体评价其在地产圈创造了“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受益”的奇迹。

当然,许家印的地产之路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那样也失去了传奇的底色。2007年,恒大上市的消息甚嚣尘上,储备人才、囤积土地,然而在这之后,恒大迎来的确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恒大在香港IPO失败。

当时,舆论制造的风口似乎暗指恒大到了终结之日,而许家印也成为了膨胀的野心家。许家印说他是用意志挺过来的,外界则评价他是陪香港巨富郑裕彤打牌斗地主“赢”回来的。

2009年11月,恒大上市,市值422亿元。许家印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席开50桌晚宴进行庆祝。许家印成了内地新首富。从此,许家印和他的恒大像是开了挂,各行各业都要捞一把。

2010年,巨额收购广州俱乐部,随后三年恒大足球拿下亚洲冠军;不久,许家印联手宋柯、高晓松成立恒大音乐,剑指娱乐圈;2013年,推出恒大冰泉;2014年,33亿入股华夏银行,金融版图初见端倪;2015年,恒大人寿浮出水面;2016年,入主盛京银行成为第一大股东,手握保险和银行两张王牌牌照;时间来到2018年——造车。

 

 

时至今日,没有人知道许家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还要做什么样的事。他一路在商场上“果敢杀伐”,却也时常表现出感性的一面,比如,早前的报道中称,他会表达对妻子的亏欠,“太太对我非常放心,给我的自由度很大。从来不问我干什么去了。”自称一想起妻子就会红了眼眶。

对于做首富这件事,他并没有感到很开心,反而觉得无奈。“做了首富有啥好处除了别人心里不平衡来盯着你,甚至不明真相的人来骂你,其实真的没啥好处。”

的确,人生如白驹过隙,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幸与不幸,只有到了最后才能知道。

当下,许家印最应该考虑的或许应该是:造车,有啥好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要说哪一个行业财力最为丰厚,我想除了地产,那就很难找到实力绝对强劲的行业了。就比如说恒大地产,它在中国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没有人不知道恒大。但是恒大它也是一个负面的新闻之一,它近年来已经被持续的强制执行了很多次了。就在近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又被进行了强制执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产公司也都纷纷被强制执行,总共加起来的金额达到了4182亿余元。像这样的一个强制执行,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根据官方的一些通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被强制执行的原因是借款合同等纠纷,并且是由四川天乐区的人民法院进行受理的。借款合同纠纷就很明显的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那就是恒大地产对于借款的这一方面没有做到一个应尽的偿还义务,所以呢,才会被强制执行。至于机构是哪一方面,我想除了银行以外,也没有人可以给恒大集团带得起款的吧。众所周知,欠银行的钱那是相当不理智的,银行会有很多的方法来让我们进行一个偿还,不管是拍卖产业还是强制执行,他们都非常的有手段。

总的来说,恒大地产在最近被频繁的强制执行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那就是恒大地产似乎发展的不是很好。这也难怪,目前的全国经济都比较低迷,地产行业也是在这一波触及当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烂尾楼事件,导致了全国各地的房产再度低迷,很多的房产都做出了一些手段来促进消费。但是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太大的一个进展,我想近期很多的地产都会相继被强制执行吧,因为业绩不好的情况下,想要去还清一些债务,确实没有那么容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29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8
下一篇2024-0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