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贵州吗?

你喜欢贵州吗?,第1张

当然喜欢贵州了,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有闻名于世的旅游景点,纯朴的民风民俗,以及美味可有的食物吸引着我。

在这里发现了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对研究中国就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秦始皇一统中国后曾在这里修筑“五尺道”,设郡县、置官吏。可见历史悠远,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很吸引人。

这里还有有名的旅游景点,比如黄果树瀑布、百里杜鹃、织金洞、万峰林等,这些都是远近闻名,景色宜人,吸引了千千万的外来游客,带动经济的发展。

这里的人们特别的热情,每次去没有任何的隔阂,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莫名的熟悉感。

这里还有非常美味的食物,肠旺面、贵阳丝娃娃、贵阳酸汤鱼等,这些都是我每次去必吃的食物,味道十分的鲜美可口。贵州的小吃非常多,去一趟贵州不去吃一下那些美味的食物,就是在太可惜了。

正确答案:

修改作文——修文(县)

修文县地处黔中。东西长518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 107570平方公里。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县城古名龙场,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谪居于此悟道讲学,创立阳明心学体系,世称“王学圣地”。县境西南面以猫跳河与清镇市为界,西北与黔西、金沙两县隔六广河相望,北面与息烽县接壤,东及东北与开阳县睦邻,东南与乌当区毗邻,南与白云区相连。

http://baikebaiducom/view/928147htm

望采纳~~

问题一:贵州名称的来历,为什么叫贵州 贵州”曾经是历史上贵阳的名称。贵阳开始称“贵州”是北宋初期的事。据地方志书记载,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乌蛮首领普贵朝贡于宋王朝,宋太祖赵匡胤有《敕普贵书》,其文称:“惟尔贵州,远在要服。

“贵州”一名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贵州省殷商时属鬼方,“贵州”和鬼方有历史渊源,“贵”字就是从“鬼”字演变而来,两字读音略同。 “贵”字由“鬼”字演变而来之说,现在看来肯定站不住脚,因为 “贵州”之称始于北宋初期。

问题二:贵州省名称的由来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简称”具有如下特点:

1. 对应的全称一般是几个单词合成的词组。

2. 具有与全称同等的意义。

3. 非正式或特定的使用范围。

“简称”作为全称的缩写形式,是由全称提取有代表性的、不会与其它事物混淆的一个或几个字组成的简明词汇。

贵州被称为黔是因为一个成语:黔驴计穷。

问题三:贵州省名的由来? 贵阳气候宜人,有“林城”之称,也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作为中国行政区域名称,始自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当时将设在现今贵阳的程番府改为贵阳府,自此贵阳之名一直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以山为阴,山南为阳。“贵阳”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又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

但是,早在贵阳府建立前100年,“贵阳”这个地名已经出现。宋朝把今贵阳地叫贵州。元朝改贵州为顺元,称顺元城,而史书仍多称贵州。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省建立后,贵州既是省名,又是省会名。

“贵阳”之名最早始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一书。该书就记载了“贵阳”一名的由来。书中说:“郡在贵山之阳故名”。那么这贵山在何处呢?同一部书中记载:“贵山,在治城北二里,孤峰峭拔,兀出群山,鸦关在其后,又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从里程、山势、鸦关的位置来衡量,贵山当是今天六广门外的关刀岩。

1568年(明隆庆二年)6月,明王朝 将程番府由程番(今惠水县)移至今贵阳地。第二年3月,改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存在的。

1914年1月,除贵阳府,设贵阳县,这是贵阳作为县名的开始。1941年7月1日,取消贵阳县,正式成立贵阳市,从此以后,贵阳作为市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问题四:贵州名字由来故事 贵阳气候宜人,有“林城”之称,也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作为中国行政区域名称,始自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当时将设在现今贵阳的程番府改为贵阳府,自此贵阳之名一直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以山为阴,山南为阳。“贵阳”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又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

但是,早在贵阳府建立前100年,“贵阳”这个地名已经出现。宋朝把今贵阳地叫贵州。元朝改贵州为顺元,称顺元城,而史书仍多称贵州。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省建立后,贵州既是省名,又是省会名。

问题五:贵阳名的由来? 贵阳气候宜人,有“林城”之称,也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作为中国行政区域名称,始自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当时将设在现今贵阳的程番府改为贵阳府,自此贵阳之名一直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以山为阴,山南为阳。“贵阳”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又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

但是,早在贵阳府建立前100年,“贵阳”这个地名已经出现。宋朝把今贵阳地叫贵州。元朝改贵州为顺元,称顺元城,而史书仍多称贵州。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省建立后,贵州既是省名,又是省会名。

“贵阳”之名最早始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一书。该书就记载了“贵阳”一名的由来。书中说:“郡在贵山之阳故名”。那么这贵山在何处呢?同一部书中记载:“贵山,在治城北二里,孤峰峭拔,兀出群山,鸦关在其后,又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从里程、山势、鸦关的位置来衡量,贵山当是今天六广门外的关刀岩。

1568年(明隆庆二年)6月,明王朝 将程番府由程番(今惠水县)移至今贵阳地。第二年3月,改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存在的。

1914年1月,除贵阳府,设贵阳县,这是贵阳作为县名的开始。1941年7月1日,取消贵阳县,正式成立贵阳市,从此以后,贵阳作为市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问题六:贵州的历史起源 一、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二、历史起源:

1、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

2、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之一(夜郎国大部分疆域在今贵州境内)。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夜郎地区修筑五尺道,并在部分地方设郡县、置官吏。

西汉武帝在夜郎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同时开辟了从四川南部经贵州西部平夷(今毕节)至江(北盘江)、南到番禺(今广州)的通道。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

4、东汉时,沿袭西汉建置。

5、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蜀汉政权占有。贵州属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

6、两晋南北朝,今贵州境内,除置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

7、隋时,在贵州置州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和沅陵郡。

8、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9、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宋宣和元年(1119),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10、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

11、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12、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

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13、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930年4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并在部分地区建立革命政权。1934年6月,中国工农红>>

问题七:“贵州”的由来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龚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问题八:贵州毕节名字的由来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毕节是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这段话似有望文生义之嫌而《夷书》说法则较为恰当: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 为除夕之证,彝族人作人名之称,其矢一也,其地则皆今之毕节由此看来,毕节之名源于彝族某一家之后被用作地名,最后用汉语音写作现名

问题九:贵阳名称的来历是怎么来的?又没有什么其他说法或者传说? 几种说法: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别名林城、筑城,素有避暑之都之美称。古称: 倮(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成帝汉平年间(前28年))、晋乐县(东晋313年)、矩州(唐)、贵州(宋)、贵州行省(明)、贵阳府(隆庆三年(1569年))、黑羊箐、金筑司等。后因贵阳处于贵山之南(今关刀岩),古代山南为阳,故赐名贵阳。

又地方述志记有:“郡为贵山之南(山南水北为阳)因得名……”因此即美名贵阳。

问题十:山东省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往往能见证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包括物产、民族、地貌、历史演变等等,可以说,地名是研究地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贵州的地名,有着地名命名的一般共性,又有其特殊性。贵州是全球大家庭的一员,在中国至少在中国的周代已经初步融和进汉文化圈,且贵州的各民族都属汉藏语系,故而有着很多共同的文化特征,故而其地名的命名也遵循着地名命名的一般性原则。贵州又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有古老的土著居民 -----夜郎人创造的夜郎文化延续至今,夜郎人的后裔仡佬族人仍在这片土地上顽强的繁衍生息着。远古的三苗的后裔------苗族也广泛的分布在这片土地上,与其他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贵州的历史。贵州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的民族大迁移,最有影响的如汉武帝时及明洪武年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之初的三次大迁移。汉初武帝在使臣从夜郎带回“夜郎自大”的笑话后不久,派兵收服西南诸小国,夜郎便是其中之一,为了巩固其胜利果实,在西南建立了包括夜郎郡在内的西南诸郡,选派地方官长期管理各郡,并有汉朝军队长期驻守西南各郡。由此形成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贵州最古老的吴姓和陈姓就是那时进入贵州的。第二次大移民当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稳定西南,先是进行“调北征南”,派兵收服大西南,为了稳定军心,又用强制性的手段从内地抽调以军人家属,各种艺人,商人等为主的大量人群迁入黔地,与当地驻军一起,聚族而居,依人数的多少,以及分工的不同,分别命名为屯,堡,营,盘,铺,哨等。平时商人行商,艺人卖艺,战事一起,则人人皆兵。这就是“军屯”。这次大移民形成了贵州的“屯堡(pu)”文化,前期军人的进入叫“调北征南”,后期非军人的迁入就是民间常说的“调北填南”。也是这次大移民,基本上奠定了贵州的民族组成和文化风貌。第三次大移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央领导层的安排下,因军用和民用的原因而形成的大批社活至今的“南下干部”及其家属,和随着机器厂房一起进驻贵州的大批工人及其后代。他们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风俗和文化,使贵州的本土文化再一次得以输入新鲜的血液。贵州有着以织金洞,黄果树瀑布,梵净山等为代表的,三万二千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贵州因古老的本土文化加上历次民族迁移而带来的不同时期的(断层的)中原文化及贵州特有的风物地貌,使得贵州的地名又独具特色,异彩纷呈。可以说,要研究贵州的历史,而不研究贵州的地名,那研究肯定是不完美的。 下面我简单的谈一谈贵州地名的大致情况,虽然不是很完美,也难免会有错误,但我希望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种,与古代的民族有关。世界历史上常有民族或姓氏因地名或国名而得名,或因民族或姓氏而得地名。如吴姓来源于姬姓,姬姓因姬水而得姓。再如江苏的吴江因吴姓而得地名。贵州的普定属于古夜郎属区,与此相关的地名有夜山,郎岱(山),考古学家们有的认为因国名而得地名,有的认为因地名而得国名,二者必居其一。建立古夜郎国的民族为“卜族”,只是在贵州的普定,就有与“卜”音相近的补堆、补郎、补锅冲、普社、普定,邻近现有普安等。贵州的老一辈考古学家张英志就认为贵州境内的以“meng”音开头的众多地名也与古夜郎有关,认为“meng”音是“mo”的音转,而“mo”又是“pu”的音转。在贵州各地就有与这些音相近的很多地名,如汇水就有“七十二模”,据说有七十二个地名以“模”开头,普定则有孟架、孟州、孟佐等地名。古夜郎的“卜”族又被史书记为“濮”族,卜族的后裔为“僚”,在普定有与“僚”相近的地名,如纳雍枝、纳佑古、呐叭、纳黑、纳锐等地名。“僚”人的后裔为现在的仡佬族,在普定与织金和平坝相交界的区域就留下了“九区十八仡”的说法,有十八个以“仡”开头的地名,留存到现在的还有仡氹奶、仡氹拐、仡坝乌、大仡只、小仡只等等。与“仡”音相近的音的地名有嘎卧、贡打等等。再如以“陇”开头的地名多为布依族聚集的村寨―――陇嘎、陇黑、陇脚等等。 第二种,与战争有关,贵州民族众多,古代各民族之间常常因为利益冲突而发生战争,但决定性的战争都是与中原朝廷发生的,并且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方面主要发生在明朝的洪武年间。有经过惨烈的战争而获胜的,也有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而“和平解放”的,反正胜利的一方兴的都是“仁义之师”,因而有清镇、镇宁、安顺、兴义、定南等。表面看去每个地名都很美,但都隐隐含有一个血淋淋的字眼,从字面几乎能解读出当初大明朝廷收服该地的大致情况。 第三种,为大明洪武年间屯军文化遗留。明洪武年间,因中原战事接近尾声,朝廷于是抽出军力平定“西南夷”,于是“调北征南”,战争很快结束。但根据历史经验,中原政局一不稳定,西南各利益集团又割据一方,各自称王,对中原朝廷不朝见不纳贡。如何跳出历史的怪圈,成为当局必须解决的问题。朝廷最终借鉴历史上如宋朝岳飞对付北方金人的行之有效的“军屯”。于是朝廷将军人家属,以及按比例抽来各种匠人及家属,成批迁往贵州各驻军之地,进行军屯。军人和匠人及他们的家属都是军队编制,平时各自行商务农,战事一起,可以说草木皆兵。军事的威慑力和先进文化的软化力,使得黔地文化有了极大的法展,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事实证明“军屯”策略很成功。根据驻军地规模、级别或性质,分为旗、屯、堡、盘、,营、铺、哨,由此留下“九屯十八堡”等的地名,如大屯、小屯、余官屯、张官屯、马堡、老坛堡、张哨堡、玉官堡,另外如宋旗、白旗、红旗、云盘、号营、十二营,再如头铺、幺铺、二铺、大山哨等等。 第四种,地名与当地主要特征或标志物有关。如普定的三叉河、双山、鱼塘、大水井、灰窑、草塘、荷包山、破头山、偏坡等等。 第五种,地貌和姓氏结合的产物,如普定的吴家山脚、张家坪寨、夏家高坡、梅家院坝。一看地名,不但能了解其地理环境,而且能知晓该地居住的主要家族,往往还能起到探寻文化背景的作用。但有时地名前冠予的姓氏与居住民不符,那往往是家族的兴衰,此消彼涨而导致的。故地名有时还能为研究一些家族兴衰史提供佐证。 第六种,地名因地方特产而得名。如黄果树、马桑寨、打油寨、畜牧场,以及盛产土陶产品而得名的大窑、小窑、瓦缸寨等等。 第七种,地名因神话或传说而得名。普定的仙马,因传说该地曾有仙马出没而留下仙马洞、仙马井等地名。普定化处,传说曾有得道高僧在此坐化成仙,取“高僧坐化成仙”之意而得名“化处”。 第八种,甲子地名,也叫生肖地名。因中国古代用甲子纪年,其间形成小地域循环行商之所,便以生肖或甲子起名,因甲子配生肖,十二天一个循环,因此留下甲子场,又叫生肖场。依次叫鼠场、牛场、马场。。。。。。。,各地都有。 第九种,因历史名人而得名。如关岭又叫关索岭,相传三国时蜀国名将关羽之子关索在此驻军,后人因纪念关索而起名关索岭,简化为关岭。安顺市的若飞大道是为纪念***的历史功臣王若飞而起名。再如王二河、王武寨等等。 第十种,因信仰或崇拜而得名。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及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物。狗、马、狼、鼠等等都曾是崇拜物。原始社会的虞部落,与黄帝部落有姻亲关系,这个部落就以一种据说是百兽之王的叫“虞”的动物为崇拜物,就将自己的部落起名为“虞”,这个部落的人就叫“有虞氏”。而后留下有“虞”开头的诸多中原古地名地名。如虞县、虞市、虞州等等。而植物和自然物也都有被崇拜的。作为生命之本的水,古来就为立寨之本,无水不成村,无水不立寨。历史上消失的大都市和古老文明也多与水的枯竭有关。水成为一些民族或部落的崇拜物是不足为奇的,贵州的普定就有水母、老水母、新水母,水波丽,邻县有水城等等。 第十一种,因共和国的建立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建厂、驻军、发展工农业等等,自然留下一些打上历史烙印的地名。如各地都有的红旗村、红旗新村、人民村、解放村、xx农场、xx电厂、xx公园等等。 第十二种,纯与姓氏有关。中国人有聚族而居的传统,这样往往会形成一村一族一姓一主先的特有村落,如贵州普定的陈家寨、董家庄、华家院等。 第十三种,方位定名。中国风水学家根据阴阳哲学,认为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贵阳取“贵山之阳”的意思。安顺的双阳,恰系山南和水北之间,故为双阳。但因山小水小已经看不出“双阳”之味。 第十四种,美原定名。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就算生活在穷山恶水间,也不会忘记欣赏美,创造美。对地名也常常赋予美的内涵,美的词汇。如波玉河----波涛如玉之河。织金----山岭沟壑交织成金。波丽----水波美丽。 第十五种,文化特征命名。中国为礼仪之邦,历代先贤都提倡“仁、义、礼、智、信”,因此有遵义、兴义、同仁、兴仁等。仁、义为道德行为标准,这里也可能暗含“仁义之师”的味道。 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命名方式,但以上的命名方式是最基本的。有些语义不太明显的地名如川甲、岩浪等往往为历史上某个民族留下,意思难以让人明白,但也基本遵循着以上的命名原则。 地名能反映其在自然或文化环境中的本质属性,地名的演变也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改变。如普定的一些地名演变就如此。 1、 白旗(屯堡)―――-红旗(新中国国旗) 2、 母猪洞(传说)―――马官地下水库(人工水库) 3、 太平堡(屯堡)―――安顺电厂(现代化发电厂) 4、 普定(古夜郎)―――大明定南所(屯堡)―――普定(新中国) 地名的命名,有相对稳定的原则,有地域性特征原则,有科学性原则,有为人民乐于接受的原则。贵州的地名,也遵循着这些原则,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特色。

求采纳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黄果树大瀑布是一个秀丽古朴、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的地区。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人文古迹与别致景区众多,如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典雅肃静的遵义会议会址、了无边际的威宁草海等。贵州茅台镇所产的茅台酒被誉为中国的国酒,也是与英国威士忌、法国白兰地一同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酒。

  主要城市:

  贵阳: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避暑之都,贵州省省会,辖7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遵义:中国革命老城,地级市,辖3个市辖区、8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2个省辖市。

  六盘水:贵州省地级市,中国凉都,辖1个市辖区、2个县、1个特区。

  安顺:贵州省地级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3个自治县。

  都匀:黔南州州府所在地,黔南州辖2市10县。

  凯里:黔东南州州府所在地,黔东南州辖1市15县。

  兴义: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黔西南州辖1市7县。

  毕节:毕节地区行署所在地,辖1个县级市、6个县、1个自治县。

  铜仁:铜仁地区行署所在地,辖1个县级市、4个县、4个自治县、1个特区。

1、黄果树大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以浩大的水势著称。瀑布高度778m,宽度达到110m,顶宽833m,黄果树瀑布属于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2、遵义会议会址:在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整栋房子为砖木结构,属于中西合并的样式,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成,红军在1935年1月初到达遵义后,将这里作为红军总司令部的驻地。

3、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坐落于贵州省赤水市城东40余公里处,以浩瀚的竹海著称,园内有17万亩的楠竹,遍布山野。

4、兴义万峰林:万峰林位于兴义市东南部的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内,由千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庞大,被誉为“天下奇观”。

5、西江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苗族“原始生态”文化,由十余个村寨组成,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每年都有“苗年节”、“吃新节”等节日活动。

6、梵净山:又名“三山谷”,位于松桃、印江、江口的交汇的地方,人称“梵天净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般要表白的时候会去专门的地方,有的在ktv,有的在学校。反正你会去任何有意义的地方。那么哪些地方适合表白呢?让我们来看看。

什么地方适合表白

1摩天轮真的超级浪漫。高空中的兴奋感,与外界隔绝的私密感,慢慢推进船舱时的肃穆感,都能让约会的两人感到喘不过气来的兴奋。在这样的环境下表白怎么可能不成功?

2能看到夜景的地方或者有漂亮霓虹灯的公园,两个人在明亮的灯光下并肩而行是多么浪漫。或荡秋千,或在喷泉边玩耍,或在长椅上吐露心声。在这种氛围下,任何话语听起来都会很甜。

3其实表白的地点并没有固定的选择。它可以是一家餐馆,一个公园,或者在散步的路上。准备一份精心制作的礼物营造浪漫气氛,然后随便聊聊。在聊天中表白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表白适合去哪些地方

1公共场所

按理说,公共场所这种地方是人多的时候最不适合表白的地方,但是很多网友在了解了事情的两面性之后,更喜欢在嘈杂的地方表白。不为别的,这个地方人多,告白能给对方一种隆重的感觉,而且往往是突然袭击,惊喜,感动。就算不能成功,也会趁着人多的时候绕开话题或者直接跑路,免得让对方尴尬。

2旅游目的地

如果你有条件,在这个节日带着你心爱的女孩去一个她喜欢去的城市,带她去一个梦幻的场景,然后向她表白,这种表白的成功率肯定会很高。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很多爱情也发生在旅游场所。这是因为据说在旅游地告白可以有质的飞跃,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作家把这个地方作为爱情故事的源头来写的原因。

3休闲酒吧/咖啡馆

这个地方适合有一定事业的成熟人士。酒吧、咖啡馆的情调,对于25岁以上的女性,能起到一定的唤起情绪的作用。这时候如果对方意识朦胧,就不会有太多的心理活动,很容易成功。

4**

**院告白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最认可的告白圣地之一,因为爱情故事经常在这里上演。通过影片中的爱情来促进和成熟自己的爱情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5无人的街道

年轻人以前应该也有这种感觉。放学或下班,送一个女生回家,冷清的街道上的寂静,其实是彼此心灵的激烈碰撞。这条路一直走,到了她家附近,你可能还没准备好,但她很快就会离开;她也在等你的表白,所以在这条路的尽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的风情,两个人都是。

表白的地点要注意什么

1不要在人多的地方,也就是说你一个人的时候,不然你表白一半被别人打断就不好了。一般最好是在有水或者视野开阔的地方,比如湖边、河边、山顶、公园等等。

2地点、时间和人是影响气氛的主要因素。接下来是时间。不要太早,不要太晚,白天没心情,最好的时间是晚上。这个时候,女生更放松,更感性。如果他们有条件,可以看日落,这样会更衬托气氛。

表白的话怎么说

1我爱你爱得莫名其妙,无情无义。我知道我不会是你生命中的唯一,但你是我一生的挚爱!

2你的心是我的海角和地平线,我不能走得更远。这辈子我们会一起走到天涯海角,不是半个地球,而是彼此相伴。

3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没有你的声音,我就像一个聋子;如果我看不见你,我就像盲人一样看不见光。

4和白茶没别的关系。我在等风,等你。

5空之间的距离,无奈又美好,考验着彼此在爱情中的坚定。我们的心的距离是一个悲伤的错误,它衡量了彼此远离的爱。

6一个人的时候想你;我哭的时候想拥抱你;开心的时候想扑向你;我激动的时候想吻你。一切都在这四个字里:我需要你!

县以下的地名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地理实体、行政区域居民点取的名称。翻开地图,密密麻麻的都是地名,能保存下来的地名许多都包含着历史文化的内涵。千百年后,时过境迁,当历史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逐渐消磨,甚至不同的语言也相互融合之后,许多地名却保留了下来。地名的这种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地保存了历史文化的某些本来面目。探究这些熟知地名的来由,对我们解读地方历史文化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本市境内大部分地名源于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或物产厂房等,如大山、高山、尖山、高石、红岩、滑石板、峡沟、关门山、垭口、岩脚、坪地、西冲、干河、响水、大河、断江、滥坝、鱼塘、麻窝、炭山、银山、银沟、盐井、杨梅、木果、蒿枝、新窑、瓦厂、纸厂、老厂、铧口寨等等。这些地名从字面上就可理解其意,除了能反映地域特色外,没有太复杂的文化含义。另一些地名由统治者按自己的政治理想或道德规范冠名,如水城厅清代的常平里、永顺里、时丰里、岁稔里、崇信里;郎岱厅清代的乐善里、岁稔里、物阜里、财丰里、敦孝里、笃行里、明让里、崇正里、时合里、家仁里,民国时期的中庸、开化、六合、济民、长寿、宪章、法治、治安、明礼、仁爱、崇德、敦厚,俗美等乡。这些地名固然有文化含义,却是一些没有特点的空洞概念,似乎用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并极易重复。历史并不买账。随着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这些地名多已被人遗忘。盘县以此框框取的地名要少一些,解放前区一级有“归顺”、“民权”、“忠义”等,解放后“归顺”改为“民主”,“民权”改“鸡场坪”,仅“忠义”保留至今。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改名成风,“东风”、“红旗”之类地名泛滥,结果都不长久,其教训值得记取。至今,全市98个乡镇名称中,带有政治和道德色彩的大概只有忠义、民主、新华、新民等几个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286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8
下一篇2024-0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