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杰的个人简历

朱明杰的个人简历,第1张

历任桐乡市(县)乡镇企业局办事员、科员、秘书科科长,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科员、综合二科副科长、科长、主任助理、党组成员、副主任,濮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濮院羊毛衫市场管委会副主任,濮院镇党委书记、濮院羊毛衫市场管委会主任、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副县级干部,桐乡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十三届市委委员,桐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以下这个是不是你要找的人呢:

杨宗伟[1],男,汉族,大学学历,1970年08月生,中共党员,1988年03月参加工作,现任砚山县江那镇党委书记。

工作简历:

198309—198707在文山县农业技术学校读书;

198707—198803在家待业;

198803—199002在砚山县土地局工作;

199002—199902在砚山县者腊乡土地所工作,其间:199607—199907参加文山州干部学校文秘专业中专班学习;

199902—200412在砚山县国土资源局工作,其间:200109—200307参加国土资源学院土地测绘与管理专业大专班函授学习,200309—200503参加四川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班函授学习;

200412—今任砚山县江那镇副镇长, 200703任党委副书记、镇长,201203任党委书记。

经研究,该同志拟任中共砚山县委常委。

工作实绩:杨宗伟同志工作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注重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抓好烤烟生产,稳步提高群众收入。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注重统筹推进全镇各项工作。

满意的请给与<采纳>。

有疑问也可以{追问}

追问的问题太过于偏题的,就请采纳之后点击我的{求助知友}。

另外提问的,也可以点击我的{求助知友}。

拒绝某些知友收到资源就拍屁股走人。

贾宗强

贾宗强,男,1956年2月出生,绵阳市游仙区人,汉族,中共党员,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经营专业毕业。现任绵阳市游仙区区委委员、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公路工程监督工程师。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绵阳摄影家协会主席,一级摄影师。从事业余摄影艺术近30年,擅长拍摄风光、民俗等方面题材的作品。

中文名:贾宗强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绵阳市游仙区

职业:工程师、摄影师

代表作品:《北川百日祭》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简介

贾宗强,男,1956年2月出生,绵阳市游仙区人,汉族,中共党员,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经营专业毕业。现任绵阳市游仙区区委委员、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公路工程监督工程师。

简历

1974年在魏城高中毕业后务农一年,后到石板公社渔种场工作任场长,兼技术员。1978年6月调原石板公社,任团委书记,乡会计辅导员、乡公安员、农工商联合公司经理、副乡长。1985年任乡党委书记,随即到市委党校大专班脱产学习,1987年毕业后回魏城区委工作,先后任魏城镇党委书记。1989年回魏城区,任区委副书记、区长。1992年12月调游仙区政府办任筹备组长,后任办公室主任。1993年12月调区交通局任党组书记、局长至今。2002年6月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98年1月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1999年10月在富乐山举办西部风情二人联展。《踩桥会》2000年5月入选中国摄协举办的“海仓大桥杯”影展。《沙漠之旅》2000年获蜀蓉摄协首届会员“尼康杯”铜奖;2000年11月《奔向胜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农民运动会摄影比赛三等奖;《红原风情》获中国第五届艺术节四川巴蜀风采民俗促进奖;《吉桥负重》2001年获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摄影优秀奖;《荒原神韵》2001年1月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大红鹰杯”中国风光摄影大奖赛优秀奖;2001年12月《沙漠之舟》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爱我中华,照我大地”全国摄影大赛最佳作品奖;2002年5月《大地》荣获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优秀摄影作品奖;2002年6月《攀岩》获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摄影作品三等奖;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绵阳摄影家协会主席,一级摄影师。

从事业余摄影艺术近30年,擅长拍摄风光、民俗等方面题材的作品。

摄影作品先后有100多幅获得国家、省、市级摄影奖,部分摄影作品先后在哈苏国际摄影展、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香港国际摄影沙龙等国内外摄影展上获大奖。

2002年3月被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

先后在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和绵阳市文联举办了《风光·风情》、《建设者之歌》、《贾宗强摄影作品展》、《西部风情》等多个个人摄影展。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拍摄的作品《寻找亲人》获得“和谐世界”全国市长摄影艺术大赛银奖,《北川百日祭》获得“今日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家精品大奖赛一等奖。同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

出版了《送给伟儿的礼物》和《绵阳市地方海事局抗震救灾纪实》画册。

没听说过张瑞英,甚至听说过新闻联播的老公李瑞英:张玉_,1960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姐夫是张宇。信息如下:简历出生于1969年11月21日,1988-1992年出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宇摄1992-1997年,央视国际部主任《正大综艺》:《环球》,1997-2000年9月主持人,评论部。记者自2000年9月起,103010主持人2。主持人主持的固定节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直播节目:聚焦两会、直面雪灾、抗震救灾、一起看奥运、神神提问、中国信心、2008情感大辞典、2009年跨年节目、年初四至初七春节四方主持或参与的其他节目:新闻11、新闻会客厅、决策者点评等。看书,打牌,打保龄球喜欢张宇的《新闻调查》。3《东方时空》职业经历第三年正赶上《用心良苦》改版,急需一批优秀主持人。张宇毅然选择了新的职业目标。张宇坦言,从《新闻调查》进入《东方时空》有三点考虑。第一,《新闻调查》前两年很努力。但是人是逃不过惯性的,这对于年轻的我来说真的很可怕。其次,《东方时空》是革命栏目,更贴近新闻性和时效性,更符合我的兴趣。第三,作为主持人,我一点都不避讳。《新闻调查》是每周一期的节目,我们四个人出场。我平均一个月才出现一次。比起我每个月都要在镜头前半段出现,后者绝对出镜率更高。|作为久负盛名的《东方时空》总主持人,张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我的年龄和资历,真的不够。幸运的是,中国电视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这为我们年轻的主持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当一个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你越喜欢,谋生的比例就会越小。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了新闻工作将是我的终身事业,《新闻调查》是我的人生积累。”“在《东方时空》工作三年,我的人生态度不一样了,我看问题的角度和对事物的把握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待人接物要深刻,这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很重要。”“一个好的主持人,总是生来就有一个好的节目或者一个改变。没有好的栏目和诞生的空间,就不可能有好的主持人。所以我说主持人跳出来说话没有意义,因为他永远是和节目‘说话’的人。”“和白一样,我很羡慕他们能言善辩,言之有物。我还是需要很深的积累。”张宇认为,之所以选择做记者,是因为当新闻事件爆发时,他可以充当信使,将现场的新闻传递给观众。你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我是一个相当粗暴的人。我小时候真的很调皮。我从小学到中学都是老师眼中的调皮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要对孩子太严格,他以后也不会成为坏人。至于一辈子难忘的事,现在总结还为时过早。300度近视荣誉成果:《新闻调查》栏目是张宇新闻生涯的第一站。《新闻调查》我们聊的时候,张宇主动提出要做总监助理。张宇想从零开始,逐渐熟悉电视新闻的方方面面。“因为《新闻调查》的记者本身就是主持人,在整个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张宇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但当时《新闻调查》成立不久就缺记者。领导告诉他:“你先去试着当个记者。”这让张宇很感动。刚进《新闻调查》的时候,张宇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悟性,认为做一名记者不会很难。但是真正介入之后,发现《新闻调查》不愧是央视王牌栏目,分量太重了。

虽然进入《新闻调查》让张宇的心态很低落,但心态还是如履薄冰,很谨慎,很努力。用张宇的话说,“完全是一种前途未卜的感觉”。张宇之前的节目都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比较顺利。当它们继续的时候,将会是一个高速的业务增长点。张宇欣慰地感受到了“入门”的喜悦,但随后又进入了相对平静的状态。“我想所有人都会有这种经历。我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走下去。我现在就有这种怀疑,而且还挺严重的。”1998年,张宇做了大量的反腐节目,采访了各种犯罪分子。《新闻调查》节目特别震撼。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当张宇在监狱采访前总干事时,他遇到了麻烦。那人既不回答张宇的问题,也不理会他,轻蔑地笑了笑。“电视需要传播,这是电视的基本功能。回来后,我很头疼,我一直在检讨自己。可能有些地方我做得不好。这是对我的反思,对我的质疑状态和现场采访状态提出了质疑。”好在节目播出后,收到了不错的反响。“那是我做《新闻调查》以来最大的变化,可以说是让我成为一名合格记者的重大变化。”在《陕西省民政厅集体贪污案》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张宇做了大约40个节目。除了一些只需要几天的项目,大多数项目需要一个月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实习生、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理论与政策研究室主任、主任助理;-,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学术秘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副所长;——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张玉_的简历:出生于1960年9月14日。职业: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学位:硕士、博士。马里兰大学:《新闻调查》,《新闻调查》。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李运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运昌介绍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李运昌是否授军衔

49年-55年李运昌没有军职。49年是热河省委书记。55年是司法部副部长。1949年到1955年这段时间,他不在军职岗位上,所以没授军衔。

解放战争中,李运昌为什么不受重用

他在执行“飞行集会”撒传单的任务中被敌人逮捕,判刑1年零1个月。

1929年1月,李运昌调任中共顺直省委,任省委秘书。这年夏天,中共顺直省委、天津市委因叛徒出卖而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李运昌代理了一个多月的省委秘书长职务,及时通报中共中央,配合党中央很快重建了顺直省委,重新开展工作。

8月,他在执行“飞行集会”撒传单的任务中被敌人逮捕,判刑1年零1个月。1930年9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在全国特路总工会任特派员,先后在唐山铁路南厂、铁总满洲办事处(沈阳)等地工作。1935年春,组织任命李运昌为中共京东特委特派员,创建京东特委机关。这期间为了掩护身份,他开始使用“李运昌”这个名字。

扩展资料:

李运昌的相关情况:

1、1986年4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任命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李运昌为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领导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的建设工作。

2、李运昌同志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召开的全部四次会议,参与审定了建筑设计方案、陈列大纲细目、陈列艺术设计方案和《攻克锦州》全景画创作样稿,协助解决了资金不足等建馆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难题,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的顺利落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3、1986年7月10日,李运昌同志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举行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奠基典礼。

参考资料-李运昌

黄埔四期李运昌的完整简历

李运昌,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毕业。军校名李芳岐,河北乐亭人。

李运昌于乐亭县立中学毕业,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肆业。

1925年10月,李运昌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毕业后转入广州农讲所学习。

1926年11月起任广东省农协海陆丰办事处农军部主任,惠潮梅工农救党军第二团党代表,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第二营营长。

在大革命失败后返乡,任中共乐亭县委书记,滦(县)乐(县)中心县委书记,领导恢复当地党组织。

1929年1月任中共顺直省委代理秘书长。

1930年12月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满州里办事处生任。

1931年10月任全国铁路总工会特派员,赴上海、天津、济南巡视铁路工会工作。

1932年9月返乡组织京东御侮救亡会并任主任。

1933年6月起任中共京东特委军事特派员。

1934年起在乐亭、哈尔滨、古冶、唐山等地从事中共地下工作。

1936年4月任中共京东特委书记,领导冀东地区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5月赴延安参加中共白区工作会议。

同年6月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冀热边特委书记。

1938年夏秋领导发动冀东抗日武装暴动,成立民众抗日武装,任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

1939年7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司令员。

1940年7月任冀东军分区司令员。

1943年7月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十三军分区司令员,中共冀热辽区党委书记。

1944年9月任中共冀热辽区党委书记兼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率部开辟冀热辽边抗日民生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率部挺进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总司令,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

1945年12月任热河省政府主席,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委员。

1949年1月任中共热河省委书记,参与领导解放热河的多次战斗和热河地区土地改革及恢复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交通部常务副部长兼中共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专职常务委员,国务院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李运昌会长

1984年起先后当选为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副会长、会长

李姓的历史名人及主要成就?

●李世民,李姓最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朝皇帝,任用贤良,虚心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李悝,中国最早的法典《法经》的作者。战国初期著名政治家。

●李时珍,是中国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明朝著名医学家。驰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其分类方法为世界分类学之创举,比欧洲公认的植物分类学家林耐的《自然系统》还早175年。其经27年艰苦劳动所著成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祖国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

●李吉甫,中国最早撰写地理志的,即第一部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唐宪宗元和年间的著名宰相。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李姓最著名女词人。南宋人。在诗、词、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堪称中国女性的第一词人。

●李诫,中国建筑史上最早的科技书、第一部内容丰富的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的作者。北宋最杰出的建筑专家。

●李善兰,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教授。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188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同文馆算学总教习。

●李宝嘉,中国历史上最早创办小报的人。清末著名小说家,创作著名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1897年,在上海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小报《游戏报》,以风趣的游戏文字来达到“觉世”的严肃目的。

●李白,李姓最早成名的唐代大诗人。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再高峰。

●李烛尘,李姓有骨气的名人。清末秀才,后从事民族工商业。华北被日本侵占而沦陷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轻工业部长,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68年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北京大学教授。十月革命胜利后,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中国***成立后,负责北方党的工作。

●巴金,原名李尧棠,一代文学巨匠,李姓历代名人中的寿星。1904年11月25日出生,2005年10月17日逝世。其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杰出的出版家、编辑家。20世纪30至40年代,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14年,培育了大批文学青年。晚年的大作是:5卷本的《随想录》和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全国人大代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从1981年起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百岁生日时,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光荣称号。

●李政道,李姓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从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与杨振宁合作发表了关于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奖金。

●李元哲,李姓著名化学家。美籍华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与李政道同、杨振宁是当今世界一流科学家。

●李之龙,中国***的第一位海军将领。

●李夫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著名女画家。五代十国后期后唐谋士郭崇韬之妻。

●李贞,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的女将军。出生于客家聚居地浏阳县,18岁参加当地妇女组织,1927年加入中共。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保卫大西北的战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汉,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最早击落敌机的人。1951年1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大队长李汉在战友配合下,击落侵略朝鲜的美军飞机一架,击伤一架。从此,年轻的人民空军揭开了战胜美国“空中强盗”的序幕。

●李林甫,最著名的“口蜜腹剑”的唐朝宰相。任唐玄宗的宰相长达19年,为了保住相位,交结宦官,巴结嫔妃,探听皇帝动静,迎合唐玄宗意图,怂恿唐玄宗享乐奢侈。为了排斥异己,对人表面友好,而暗中加以陷害。重用安禄山等,以致酿成“安史之乱”。

●李鸿章,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代表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

●李先念(红安籍),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主席。

●李济深(苍梧籍,原国民党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李达(汝城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李涛,开国上将。

●李天佑,开国上将。

●李志民(浏阳籍),开国上将。

●李克农,开国上将。

●李聚奎,开国上将。

●李德生,开国少将。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开国中将:李天焕(红安籍)、李成芳(麻城籍)、李作鹏(吉安籍。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委。因是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被撤职,开除党籍)、李耀、李寿轩、李雪三。

●开国少将:李佐玉(兴国籍)、李致远(于都籍)、李良汉(兴国籍)、李士才(兴国籍)、李呈瑞(兴国籍)、李长_(信丰籍)、李元(吉安籍)、李元(平江籍)、李平(上杭籍)、李改(茶陵籍)、李治(永新籍)、李信(浏阳籍)、李真(永新籍)、李贞(浏阳籍)、李基(平江籍)、李铨(吉安籍)、李夫克(莲花籍)、李木生(吉安籍)、李中权(达县籍)、李水清(吉水籍)、李世焱(红安籍)、李光辉(平江籍)、李庆柳(麻城籍)、李定灼(红安籍)、李俭珠(茶陵籍)、李桂林(平江籍)、李振声(茶陵籍)、李彬山(平江籍)、李梓斌(平江籍)、李辉高(浏阳籍)、李景瑞(吉水籍)、李道之(吉水籍)等98人。以上1/3强出自客家聚居地。

《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李弥(国民党中将)、李之龙(原国民革命军中将)、李天柱(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长)、李及兰(阳山籍,国民党中将)、李玉堂(国民党中将)、李世璋(原国民革命军少将)、李汉藩(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李仙洲(原国民党中将)、李延年(国民党中将)、李青云(红十五军军长)、李鸣珂(中共四川省委军委书记)、李宗仁(国民党一级上将)、李运昌(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司令)、李铁军(梅县籍,国民党中将)、李逸民(解放军少将)、李富春(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李超时(红十四军政治委员)、李默庵(原国民党中将)等23人。

历史名人

李利贞李姓得姓始祖

李火德南方李氏大始祖

李君怀泉州李氏始祖

李耳,即老子,《道德经》作者、道家学说始祖

李冰,战国时代都江堰建造者

李悝,(生卒年待考),又名李克,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

李牧,战国时代赵国将军。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斯,著名秦国政治家。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被称之为“飞将军”。

李陵,西汉军事家。李广之孙,多次出击匈奴,后被俘与匈奴公主结为夫妻。被俘后众人皆指责李陵,唯有司马迁为李陵申辩结果触怒汉武帝,被宫刑。

李儒,东汉三国时期董卓谋士。

李_,东汉三国时权臣、军阀;原本是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成为凉州军的首领。

李登,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

李春,隋朝著名工匠。设计修建了赵州桥。

李密,隋末割据势力之一

李渊,唐高祖,唐朝开国皇帝

李世民,唐太宗

李泰,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贞观十年(636年)被封为魏王。

李隆基,唐玄宗

李商隐,晚唐诗人

李贺,中唐诗人

李靖,初唐将领

李晟,中唐将领,平朱_之乱

李诉,中唐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

李白,盛唐诗人

李煜,南唐后主,词人

李元昊,即拓跋元昊,建立西夏与辽、北宋鼎立

李栋,宋代官员,李氏入粤始祖

李诫,宋朝著名的工匠。著有《营造法式》一书。

李师师,古代十大青楼名妓

李清照,南宋时著名女词人

李如松,明朝抗日名将

李自成,明末起义军首领,建立大顺政权

李时珍,医学家,《本草纲目》作者

李鸿章,清末北洋大臣

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

李文茂,清未天地会领袖,攻广西建大成国

李大钊,中国***创立人之一

李铁拐,八仙之一

李_,韩国世宗大王。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

李汝珍,清朝作家,著有《镜花缘》。

李宝嘉,清朝作家,著有《官场现形记》。

唐代还有诗人:

李绅、李乔、李颀、李益、李贺、李商隐、李群玉,文学家、书法家李阳冰,书法家李邕(YONG),画家李昭道、李思训,小说家李复言,史学家李百药,学者李筌、李善,军事家李靖。五代时有词人李对、李景(南唐中主)、李煜(李后主),画家李成。北宋有文学家李方,书法家李建中,画家李公麟,营造专家李诫,名臣李纲。南宋有学者李侗,史学家李心传,女词人李清照,画家李唐、李迪、李嵩,名将李显忠。元代有戏曲作家李直夫,画家李衍,数学家李冶,大将李恒。明代有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经27年艰苦劳动所着成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祖国医药学的一分宝贵遗产。明代还有思想家、文学家李蛰,戏曲家、文学家李开先,文学家、画家李留芳文学家李梦阳、李攀龙,画家李在,诗人李东阳。明末清初有哲学家李颗,戏曲作家李玉。清代有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地理学家、文学家李兆洛,文学家李慈铭,画家李方膺、李鲜,小说家李汝珍、李宝嘉,数学家李善兰,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世贤、李秀成,义和团首领之一李来中。近现代,李氏更是人才济济,主要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水利专家李仪祉,地质学家李四光,植物学家李继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济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等。

李运昌的传奇人生

昭和16年(1941年)

从这份重要的战略地图中可以看到,在抗战历史恢弘壮阔的舞台上,那屈指可数的十几个闪光的名字中,就有将军不朽的大名。只是奇妙而不可思议的是,将军的大名也成了地图上唯一一个具有传说色彩的名字,但却并不是将军的本名。看吧,那个孤悬敌后,铁血扼守整个华北和东北咽喉的“冀东军区李云长”,就是李运昌将军!

为什么李运昌将军的名字,在深谙情报工作重要性的日军战略地图中变成了“李云长”?嘿嘿,因为它完全是来源于中国民间对英雄传奇人物的叙述传统。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神出鬼没的将军被民间传说成天上星宿下凡,比天上的关公老爷地位还高。于是李运昌被传奇成了“李云长”,最后竟然连狡诈的日本人也信以为真了。可以说,在如此重要的战略地图上搞错主要对手的名字,这在日军应该是十分罕见的,但却从反面印证了李运昌将军神出鬼没的传奇色彩!那时关里曾有这样的民谣传唱:“李云长,大忠良,骑红马,挎大枪,打日本,捉豺狼。”就是在这样传说的流播中,“李云长”成了抗战期间苦难冀东人民心中的传奇,而侵华日军则把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李云长”的名字写在了他们的战略地图中,写在了整个北中国的咽喉上!

这是多么优美的传奇,并且是借着敌人的笔记录下来的传奇!如果不是那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这张地图,并且碰巧自己粗浅了解一些这段历史,来讲给大家这段传奇故事,今天还能有多少人知道它呢?还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侵华日军的战略地图上,曾经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抗日传奇?

纵观整部伟大的抗战历史,这样的传奇都绝无仅有。它美得让人屏息,令人敬仰!李运昌,原名李芳歧,1908年9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25年10月,经李大钊同志推荐,入广州黄埔军校四期学习。同年11月,17岁的李运昌被黄埔军校中共党总支转为中共党员,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浴血奋斗的革命一生!

1926年,军校派他带领第四期一批提前毕业的中共党员骨干组成的干训队,去广州参加毛泽东同志主办的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学习研究农民运动问题,准备投入农军建设工作。从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后,李运昌被中共广东省委派到汕头彭湃同志处搞农军工作,并担任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农军部主任。李运昌把学员们每个区县分配一至两名,大力开展农民武装工作,按照黄埔军校的训练方法严格培训。从1926年11月到1927年4月,半年时间就在潮阳区、潮安区、揭阳、澄海区、普宁、梅县区等地组织起了农军模范队,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农民革命队伍,所到之处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东的革命形势受到严重冲击。广东军阀开始大肆逮捕、屠杀***人,白色恐怖开始蔓延。李运昌此时恰好在普宁检查工作,也已成为反动派抓捕的重点对象。面对严峻的形势,李运昌和杨石魂、林_、陈魁亚等主要领导同志商议对策,决定举行武装暴动,并立即派人去向中共海丰地委请示。1927年4月23日,中共海丰地委书记张善铭批准暴动,他们立刻成立了潮普惠三县军事委员会,推选18岁的李运昌(当时仍用名李芳歧)为主席,杨石魂为副主席,下设前线指挥部,由李运昌任总指挥,何石任副总指挥。在普宁县附近的塔脚,李运昌宣布举行武装暴动,这是中国***打响的反抗“四一二政变”的第一枪!

李运昌指挥5000多农民军,猛攻国民党反动派据守的普宁县城,并乘机围点打援,消灭了增援之敌600余人,夺取了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个胜利。此后由于敌众我寡,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暴动农民军主动转移。5月3日,他们在新田区成立了中国***汕头前方委员会,并建立“惠潮梅农工救党军”(后改为革命军),黄埔二期学员吴振民任总指挥兼第一团团长,钟彭任第二团团长,李运昌任第二团党代表。这是当时党领导的第一支新整编的农民武装。这支队伍先后转战广东、江西、湖南边界,与反动军队周旋战斗,同时积极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并获得中央军委和周恩来及湖南省委的指示,要求他们在湘南举行暴动,建立工农武装割据。周恩来并指示他们与湘南工农武装合编成湖南工农革命第二师,准备参加秋收起义。

然而就在接到中央指示后不久,他们遭到了反动军队的残酷围剿,部队损伤惨重,总指挥吴振民同志壮烈牺牲。李运昌带领部分队伍突围,并将其整编为湖南革命军第二师独立第一团,继续转战江西左安、蛾兴、营前一带打游击。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李运昌于是率部向井冈山靠拢,但再次遭到敌人围攻,部队被打散。辗转联系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未果,只得于1927年11月返回北方。1927年冬,在反革命政变的残酷镇压下,中共乐亭县特支党组织已经完全瘫痪。返回故乡的李运昌先与村里党组织接上了组织关系,然后开始着手恢复党的组织,并同中共顺直省委取得了联系。1928年2月,李运昌领导建立了中共乐亭县委,并担任县委书记,宋匡我任宣传委员,徐运步等任县委委员,初步恢复了全县的党组织。

在此期间,李运昌多次组织领导了鞋业工人罢工和农民的反霸斗争。他积极贯彻中共“六大”的精神,大力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捐和反霸斗争,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1928年10月,李运昌又到滦县组建了中共滦乐中心县委,李运昌任县委书记,把滦县、乐亭两县的地下党工作统筹管理,重点抓党的组织建设。此后,一度瘫痪的冀东党组织在李运昌的努力工作下,有了相当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为党开展工作、***民斗争奠定了组织基础。

1929年1月,李运昌调任中共顺直省委,任省委秘书。这年夏天,中共顺直省委、天津市委因叛徒出卖而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李运昌代理了一个多月的省委秘书长职务,及时通报中共中央,配合党中央很快重建了顺直省委,重新开展工作。8月,他在执行“飞行集会”撒传单的任务中被敌人逮捕,判刑1年零1个月。1930年9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在全国特路总工会任特派员,先后在唐山铁路南厂、铁总满洲办事处(沈阳)等地工作。1935年春,组织任命李运昌为中共京东特委特派员,创建京东特委机关。这期间为了掩护身份,他开始使用“李运昌”这个名字。1936年4月,李运昌被任命为中共京东特委书记。7月,李运昌又帮助唐山建立了中共唐山工作委员会,在冀东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学校教职员工联合会、农民齐心会、反帝同盟、抗日救国十人团、劳工会等组织,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37年4月,李运昌接到北方局通知,前往延安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白区代表会议。5月初他到达延安后,先参加了中国***全国代表会议,随后又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白区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李运昌把冀东地区的基本形势和冀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及汉奸的斗争情况,向中央作了系统的汇报,并在中共中央主办的《解放》周刊上,以“鹿鸣”的名字发表了《日寇汉奸统治下的冀东人民》一文。

在延安期间,周恩来单独接见了李运昌,对他在冀东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请他为毛泽东主席作工作汇报。在听取了李运昌的汇报后,毛泽东对冀东的工作表示满意,并鼓励他回去之后继续努力工作。在离开延安之前,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又单独找李运昌谈话,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并任命李运昌为中共河北省委书记,要求做好游击战的准备工作,进行武装抗日斗争。中央还专门选派了两名团级红军干部李润民、孔庆同,随李运昌一起返回冀东开展工作。敢打一联队关东军的八路

作为讨论日军训练水平的例子,本书中专门用了一节叙述马家峪之战。这次战斗中关东军和《亮剑》一样遭到了八路军的伏击。不过,被伏击的关东军不仅仅两个中队,而是作战兵员两千多名的整整一个联队。在日军“春兵团”,即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的作战纪录中曾经提到这次战斗,本书中对此则有更充分的描写。很遗憾,除了日军自己分析可能是遭遇了八路军李运昌部以外,在中文资料中没有找到相关的材料。因此,关于这支和关东军大打出手的八路军部队,至今无法确定它的番号。

大宅壮一这部书中提到马家峪之战,是以此战为例说明针对八路军独特的作战方式,日军训练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单纯的正规操典式作战在八路军面前即便是关东军这样的精锐,也难免吃到苦头。

马家峪,是个常见的地名,华北地区至少有三个马家峪,而且非常巧,个个都和八路有些关系。第一个马家峪在今山西黎阳境内,1938年八路军129师徐向前部为配合徐州会战从这里出击,发动响堂铺之战,歼灭日军辎重部队四百余人;第二个马家峪在山东费县,一度是115师聂荣臻司令部驻地;关东军遭遇八路伏击的这第三个马家峪,地点在河北省抚宁县,时间是1944年4月中旬。

战斗的开始毫无悬念,几乎和所有八路军作战的老套路一样。日军发现一支人数不多的八路(此书中记载约三百人,春兵团作战纪录中,提到约一百人)在自己辖区招摇过市,自然是立即出击,试图一举围歼。八路掉过头来就跑,一来二去皇军抬头一看,嗯,怎么四面全是山了?

这种战术八路军已经玩得熟练已极,这样的小股八路多为地方武装,目的就是钓鱼,把日本兵钓进包围圈让主力部队收拾,人称狼诱子。

肖玉明简历

肖玉明,男,汉族,1975年7月生,贵州毕节人,大学文化,1999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8月加入中国***。

1999年7月至2000年5月,在原县级毕节市海子街镇村管所工作;

2000年5月至2001年12月,任原县级毕节市海子街镇村管所副所长;

2001年12月至2002年8月,任原县级毕节市海子街镇党委委员;

2002年8月至2003年3月,任原县级毕节市海子街镇党委委员、政法委专职副书记、综治办副主任;

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任原县级毕节市海子街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2005年2月至2006年8月,任原县级毕节市纪委监察局综合室主任;

2006年8月至2006年12月,任原县级毕节市清水铺镇党委副书记;

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任原县级毕节市清水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任原县级毕节市清水铺镇党委书记;

2008年7月至2011年11月,任原县级毕节市清水铺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任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党委书记;

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任毕节市七星关区流仓桥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

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任毕节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

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任毕节市七星关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2017年8月至今,任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2019年11月15日)

简介高岗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一,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高岗,1905年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高家沟。原名高崇德,字硕卿。小时候在米脂县龙镇小学读书,后来考上了横山县第一高级小学。

1926年加入中国***。

1927年至1931年,国民党西北地方势力秘密开展军事战役,发动武装起义;1932年任陕甘工农红军游击书记;1933年8月任陕甘红军临时指挥部政治委员;11月后,任红26军42师政委、红26军政委。他是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1935年2月,为了统一党和红军在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成立了中国***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曾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委。9月,红15军与红26军、红27军联合成立后,任红15军副政委;1938年5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1939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院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参议院议长。

1941年初,任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局书记;同年5月,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与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合并,组成中共中央西北局。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奉命去东北。1945年11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1946年6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盟副政委;1947年底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副军长兼副政委。

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前夕,高岗成为东北根据地在党内的代表,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2年11月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

1953年,他被调到中央,被指控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54年2月,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他因与饶漱石合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而被揭发和批判。2月17日,他试图用手枪自杀;4月29日,高刚向中央递交了我的反省报告,8月17日,他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

1955年3月,中国***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开除高岗党籍的决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171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7
下一篇2024-0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