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湘江的观后感(红军为啥要过湘江)

血战湘江的观后感(红军为啥要过湘江),第1张

这个10月,骄阳似火,温度是一天天蹭蹭地往上升,这几天放假,抗美援朝题材的**《长津湖》在节假日期间上映。我没有去**院趁这个热闹,而是选择在家里电脑前看了一场2017年上映的**《血战湘江》,这部**是为了纪念长征而拍摄的,献礼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看完**,我的心情却不能像烈日的阳光一样灿烂,可能跟影片紧张的气氛有关,让人喘不过气来。长征史上最悲壮的一幕以这种真实的战争场面重现出来,自始至终让我看到了两个字,那就是“变通”。

影片的一开始就是宏大的战争场面映入眼帘,国民党军布下天罗地网,坐等红军落入圈套,但我红军骁勇善战,突破敌人一道道封锁线,34师死守阵地,拼完最后一颗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师长陈树湘接到命令后,为了完成任务,死守枫树脚,不惜一切代价,他说得最多的那句台词是“坚决执行命令”,这是信仰、是忠诚更是红军战士无我的博大胸怀,他的那种誓死保卫党中央的坚定信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饰演这一角色的演员保剑锋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为了这部**拼命地付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通过他精湛的演技把陈树湘的形象有血有肉的表现出来了。那种狭路相逢,勇于亮剑的精神是历历在目。这部**也让我看到了领导的决策是异常的重要,特别是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古语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时共产国际的领导墨守成规,不改变既定方针,导致红军几乎全军覆没。而且当时红军还抬着许多所谓“重要”的物资缓慢前行,导致延误了过江的黄金时间。如果以牺牲大多数红军来保护这些辎重来作为代价的话,我觉得很不值。佛说法经常以“筏喻”来告诫弟子,渡河之后的人不会背着筏子继续前行,这些辎重不就是佛所说的筏子吗?人都没有了,还要那些辎重有何用?毛泽东深知兵贵神速,在关键时刻命令战士们放弃辎重,轻装上阵,顺利渡过湘江。历史告诉我们后来红军改变了行军方向,西进贵州,为纠正军事指挥错误紧急召开遵义会议是正确的决策。从而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这星星之火,通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终于成为燎原之势燃遍中国大江南北。可以说是凤凰涅_,浴火重生。

且以一曲《破阵子》肯定下变通的重要,高歌赞扬下我们伟大的红军突破重围,称颂其坚毅勇敢的决心和无往不胜的信念,《破阵子·血战湘江北渡》:血战湘江北渡,头颅数万抛去。磨砺锋芒能几许?临阵杀敌需将威。红染枫林处。轰炸浮桥断路,追兵截堵围歼。弹尽粮绝拼命护,遍野尸横向死生。变通筑远图。

最后子弹,第二十七级集团长夺走师长兵权。《最后的子弹》是云南电视台、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电视制作中心、北京时代春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军旅剧,由毛卫宁执演,张仁胜编剧,王洛勇、何政军、王雅捷等人主演。该剧改编自凡一平的小说《投降》,讲述了1950年为了解放被国民党残余势力盘踞的川西地区,中国***从大局从发,采取“政治攻势”和平劝降的故事。

1、杨靖宇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鼓舞下,抗联第1路军从1938年冬到1939年春,转战长白山区,与2路军联合作战,连续多次冲破敌人的“围剿”,并不断袭击敌人据点。

破坏敌军设施等,给日伪军以很大的打击和威慑。1939年秋冬季,组织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2、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

向连长请战:“我是***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3、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

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明白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4、王二小

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二小十三岁。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王二小的血染红了天!

5、赵登禹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

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

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95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5
下一篇2024-0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