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初中物理要具备数学哪方面的基础知识

学习初中物理要具备数学哪方面的基础知识,第1张

物理是自然科学,需要数学工具

简单计算: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比如表示0000001或者10000000,这样计算可以变得简捷;会使用分式计算,不再出现除号,比如速度=路程/时间,相当于以前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会灵活运用数学里面的运算规则,比如密度=质量/体积,那么体积=质量/密度;其他运算熟练掌握,比如平方和开方公式

区分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区别,质量用m表示,符号用kg表示,将数学代数思想运用到其中

单位换算,能灵活的将各个单位之间来回转换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和5,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勾股定理中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a,另外两条边为b和c,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2 + b^2 = c^2。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三角形边长可以得到:

a = 3,b = 4,c = 5。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 a b,可以计算出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S = 1/2 3 4 = 6。

所以该直角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6。

杠杆习题

一、填充题

1.天平是____杠杆。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方时,应将____边的螺母向里调。

米,则动力作用点要下降____厘米。

的读数为6牛,则甲的重力为____牛。

4.一人挑担子,扁担AB长16米。在A端挂重物400牛,B端挂重物600牛,则人肩在离A端____米处担子才能平衡。若使两边重物各减少100牛,人肩应向____端(选填“A”、“B”)移动才有可能保持平衡。

二、选择题

1.图7所示的四种情况中,阻力F2都相等,动力F1作用的方向不同,其中最省力的是图 [ ]

2.如图8所示,AO=40厘米,BO=20厘米,拉力F=3牛,并与水平方向成30°角。若在木棒B端悬挂体积为100厘米3的物体G,并将它浸没在水中,木棒恰好平衡,则物体的重力应为 [ ]

A.3牛 B.398牛

C.6牛 D.698牛

3.某人将一根木棒的一端抬起,另上端搁在地上。在抬起的过程中(棒竖直时除外),所用的力始终竖直向上,则用力的大小 [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4.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的铜球和铁球(ρ铜>ρ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现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 [ ]

A.不平衡,挂铜球一端下降

B.不平衡,挂铁球一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5.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原因是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先把物体放在左盘称得质量为m1,再把物体放在右盘称得质量为m2,该物体的真实质量为 [ ]

三、作图题

图9是指甲剪的示意图。请找出其中的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并确定其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

四、计算题

1.图10是锅炉安全阀示意图、阀的横截面积S为4厘米2,OA∶AB=1∶2,若锅炉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54×105帕,在B处应挂多重的物体G?若锅炉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减小,为保证锅炉的安全,应将重物向什么方向移动?

2.图11是油压千斤顶的示意图,大活塞的直径是小活塞直径的5倍,大活塞上的重物G=5×103牛,O为支点,AB∶OB=3∶1。要将重物G举起来,至少在A端加多大的力?不计摩擦。

杠杆答案(二):

一、1.等臂,左

2.50

3.4

4.096

二、1.C 2.B 3.A 4.A 5.D

三、图略

四、1.72牛,向左

2.50牛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 , 它由三个杠杆 ABC 、 OBD 和 OEG 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 ,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 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 ABC是省力杠杆,OBD、OEG是费力杠杆

D ABC是费力杠杆,OBD、OEG是省力杠杆

2 下列应用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用镊子夹东西 B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C 用筷子夹菜 D 用起子开启瓶盖

3 在杠杆的两侧分别挂两个物体 , 当杠杆平衡时 ( )。

A 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 B 两个物体受到的重力相等

C 两个物体距支点的距离相等 D 杠杆两侧受到的力与对应的力臂的来积相等

4 一把刻度准确的杆秤 , 秤砣一不小心被碰掉一块 , 若仍用这秤砣去称量物体 , 其读数 ( )。

A 比实际值大 B 比实际值小 C 与实际值相同 D 无法判断

5 要用3ON的力刚好提起重40N的物体。下列机械中可以采用的是 ( )( 不计机械本身重和摩擦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6 在下列场景所描述的实例中 , 其中没有做功的是 ( )

A 叉车举起货物 B 直升机吊起架电线的铁塔

C 马拉动圆木 D 李刚用力但没有推动大石块

7 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越大 , 功率越大 B 距离越长 , 功率越大

C 做功越多 , 功率越大 D 做功越快 , 功率越大

8 甲、乙两位体重相同的同学登上同一幢五层楼 , 甲快步跑上去 , 乙慢步走上去 , 如果他们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 W甲、P甲 和 W乙、P乙 , 那么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W甲 = W乙 , P甲 = P乙 B W甲 > W乙 , P甲 > P乙

C W甲 = W乙 , P甲 > P乙 D W甲 > W乙 , P甲 = P乙

9 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 , 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 10 s, 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

A 3 W B 3O W C 300 W D 300O W

10 用 4O N 的力踢一只重 5N 的足球 , 球滚动了 10 m 后停下 , 则在这个过程中脚对球做功为 ( )

A400J B50 J C450 J D 无法确定

11 滑轮组承担动滑轮和货物的总重的绳子共 6 股 , 若一个动滑轮的重是 lO N,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是 5O N, 摩擦不计 , 则货物重应是 ( )

A15O N B270 N C300N D900N

12 盘山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路线 , 车辆向上行驶可以 ( )

A提高功率 B提高机械效率 C减小所必须的牵引力 D减小所必须的功

13 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把同一个物体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 , 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 滑轮组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 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 14s 内把质量为 07t 的水泥板提升了 8m, 则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约为______ W。(g 取 1ON/kg)

2 在“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 :

(1) 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个 , 其中动滑轮有_____个;

(2) 实验中应___________拉弹簧测力计;

(3) 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填 “大于”“小于”“等于”) 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三、综合题

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480N的物体以 03m/s 的速度匀速提起 ,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20O N( 不计摩擦和绳重 )。

求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拉力的功率

(3) 若用该滑轮组将重 6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时 ,拉力做的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D 7D 8C 9C 10D 11B 12C 13A

二、填空题

14000 23,2,匀速竖直,625%,大于

三、综合题

(1)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拉力的功率:

(3)依题意,得: ,

提起600N物体时的拉力:

拉力F’做的功:

郭敦荣回答:

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定理等一般是用数学表达式进行表达的;在解物理学的题目时,一般也要用数学表达式进行表达。所以初中物理……数学表达式不仅是解题思路而且是手段、方法。解物理题中的数学运算有其所表达的物理意义的内涵,并不是不带数值的(数学上的)平常运算。

首先很高兴可以为您作答,然后这是两点初中物理题。

选择题,因为是斜向上的拉力F,所以一定不与重力共线或平行,而且是收到两个力(拉力F与重力G)所以至少出现两个箭头,所以C答案的受力分析图是正确的。

作图题,因为地球周围的物体无时无刻受着重力的影响,并且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无论在何时,小球收到的力都是竖直向上的,作图题答案如图。

以上为我的全部解答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950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5
下一篇2024-0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