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第1张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寻找关键语句,能归纳说出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品析、朗读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重点:

 1、找出文中描写石榴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朗读法。

 课前准备

 1、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有疑问的字词。

 2、寻找石榴的与资料,并与课文中的描写加以对照。

 3、收集前人赞誉各种花草树木的'诗文名句。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0)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介绍自己对石榴的了解。

 2、简介作者: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等,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等。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划出自己认为不理解的字词。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讨论后交流。

 (1)字词

 奇崛枯瘠犀利皓齿束缚盎然丰腴唾津匀称柔媚争妍斗艳忍俊不禁

 (2)明确本文的思路: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构思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三、学生朗读课文。

 每一位同学读一部分。

 四、阅读第一部分。

 找出表现了作者喜欢石榴的词语。并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感情的。

 明确:“最可爱”。将少数树木与一般树木对比引出石榴,表明作者对石榴的态度。炎热的夏天,面对火热的阳光而“开起了花”,在少数开花的树木中又属于“最可爱的一种”,由此可见石榴的不平凡。

 那么,石榴的最可爱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画石榴的。

 1、画石榴的时候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

 2、分三个层次。

 (1)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

 (2)描写石榴花的特征。(石榴花、石榴花骨朵、单瓣花)

 (3)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

 六、布置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字词抄写。

 第二课时(11)

 一、复习导入。

 1、结构。

 2、描写顺序。

 二、阅读分析第二部分(画石榴)。

 1、描写石榴枝叶的特征。(第2段)

 文章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将石榴的枝叶分别同梅树和杨柳树相比。肯定石榴取长去短的特点,用“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2、重点描写石榴花的特征。(3到5段)

 第三段用“最可爱”领起全段,引出对石榴花的赞美:“深红色”的以鲜艳的色彩动人,单瓣的“陆离”以色彩缤纷可以,双瓣的“华贵”以华丽珍贵悦人,这就从形态色泽美的角度描绘石榴花的“最可爱”。而“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则突现了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点明了作者觉得它“最可爱”的深层原因。于是作者禁不住发出一句反问“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第四段,形象地描绘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用“奇迹”一词来赞美。

 第五段,运用种种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石榴花“一段妙幻的演艺”。

 3、形象地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6段)

 先用幽默的反问扣住读者,然后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逼真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后开裂、露出排排子实的情状,字里行间充满石榴的自豪和作者的欣赏之情。

 三、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的。

 1、先说自己喜欢夏天,因为它象征旺盛的斗志,火一样的热情,进而倾吐“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之情。喜欢夏天是一种衬笔,用来衬托“更喜欢”,这就是夏天的心脏——石榴。

 2、写自己挡不住石榴的诱惑。其实,作者明写抵挡不住诱惑,真想尝个鲜,暗写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四、品味语言,理解关键句子。

 1、理解文章关键句子。例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由此引出对单瓣和双瓣花的赞叹,并把它视为“夏季的心脏”。)

 2、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如“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这里连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美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拟人,反问(略)

 对偶——描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里用对偶,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肯定了石榴枝干和叶片的鲜明特征,整齐的句式,易读利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小结。

 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六、布置作业。为下列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例句)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

 信鸽:

 松柏: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教师教师枣庄

 (3)"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4)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2)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

 石榴

 春天叶________

 夏天花________

 秋天果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2)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石榴的可爱。感受拟人手法的妙处。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仔细观察有序描写一种果实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石榴的可爱。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一种果实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老师来验收一下吧!(出示词语)

 嫩绿   郁郁葱葱

 火红   越开越密  小喇叭

 咧嘴   朝外张望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2、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板:叶、花、果、子)(当然,石榴子儿也是石榴果的一部分)

 3、石榴的生长过程看似简简单单,作者却把它写得那么具体、那么生动,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二、 学习活动一:感受石榴之美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2-4自然段,体会石榴叶、花、果的颜色与形态等变化,画出你觉得写得特别生动、特别有趣的地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石榴的可爱与生机的。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你所画的句子:先读句子,再说一说理由,然后再带着感受美美地读一读。

 温馨提示:表达要清晰,倾听要仔细,可以相互补充。

 (一)展示:

 1、交流花开:

 (1)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点拨:“火红”写出了石榴花的颜色,“越开越密,越开越旺”写出石榴花的长势。你们看,唐代大诗人杜牧看到漫山遍野火红的石榴花不禁吟诵——似火山榴映小山;诗人张弘范看到连蜜蜂都错把石榴花当成了火,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游蜂错认枝头火;诗人皮日休的想象更是夸张了,他觉得那石榴花开得旺,就像熊熊大火都要烧到月亮了,他说——火齐满枝烧夜月。读读诗句,再读读文中句子,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石榴花不仅颜色很鲜艳,而且数量也很—多。

 (3)这么多鲜艳的石榴花,让我们走近来看看它吧,出示:走近看——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图)

 点拨:作者把石榴花比作了什么?你觉得像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小喇叭、鼓着劲”写出了它的形状和活力。)

 (4)小结:作者为了把石榴花描写的美丽,从颜色、数量和形状三方面描写石榴花,可见他对石榴花的观察怎样啊?(仔细、认真、细致)  所以在我们写一样事物的时候首先就要做到“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板贴:仔细观察)

 (5)石榴花太可爱了,课文里有一个词表达了作者对石榴花的感觉。(热闹)(音乐响起)瞧,到了夏天,石榴开花了,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火红,焕发出无穷的力量。石榴花用自己的小喇叭向游人展示着生命的活力。好一派热闹的景象!谁来读?

 2、交流结果:

 过渡:是啊,这绿叶衬托着红花,是一幅幅多么迷人的画面啊!可是,再美丽娇艳的花朵,它最终还是会凋谢的,因为呀,它是为了孕育丰收的果实而开的。而这些石榴果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是怎样长大、变成熟的呢?

 (1)“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的,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这句话是通过描写什么来告诉我们小石榴在成长呢?(板:颜色变化)我们来看看它的外皮都有哪些颜色变化,(出示幻灯片)能写出这么多的颜色变化,再次看出了作者对小石榴的观察很—仔细。

 (3)请你也仔细的读读这个句子,除了写了石榴的颜色变化外,你还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先是、逐渐、最后)

 (4)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为什么?(板贴:按着顺序)

 (5)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关联词也来说一句话,比如:日出时颜色的变化;春天树木叶子颜色的变化;果实从小到大的变化等等。

 (6)请你把自己也当一个小石榴,再来感受一下石榴的生长过程,齐读。

 评价:同学们读的真好,我感觉你们就像一个个石榴果在成长,你们长呀长呀,终于有一天你们长成熟了,熟透了的石榴果像一个个可爱的娃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7)作者把石榴当作什么来写?(人)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这种写法叫(拟人)你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石榴果很高兴,心情很急切)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它很高兴的?想不想看看?(出示图)你又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石榴心情很急切?  (急切的扒开朝外张望  )小石榴急着干什么呢?如果你是成熟的石榴,你会告诉人们什么样的喜讯呢?你能用你的读书声来表达出石榴果高兴和急切的心情吗?齐读这段话写了石榴果的哪些形态?作者为什么能把石榴果写得那么具体、生动?(体会拟人手法的妙处)

 (8)你瞧,在作者的眼中,石榴是有生命的,把它想象成了一个可爱的娃娃。石榴它不仅会笑、会动、还会说,让我们也感受到这些石榴是这么的活泼可爱。看来,描写还得在有顺序的基础上做到生动。所以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使用拟人的方法,把事物写的像石榴娃娃一样活泼可爱。(板贴:使用拟人)

 3、交流子儿:

 过渡:漫步在这美丽的石榴园,真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往返啊,特别是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王老师就忍不住摘下一个,剥开外皮。(出示实物)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石榴子的?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了?老师这有一个玛瑙做的手镯,我们看看他们两个有什么相似之处?指名回答。(板书:色)

 (3)石榴子像玛瑙似的一个挨一个,红白相间,晶莹透亮,这么漂亮的石榴子,吃起来肯定特别好吃。谁想来尝尝?谁能说说它的味道如何?作者是怎样形容它的味道的?指导读(酸溜溜、甜津津)

   (4)让我们再一起美美的读读这段话吧。

 总结:你看,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石榴花的颜色、数量及形状,按照石榴的生长顺序,使用拟人的手法,以及通过品尝石榴的味道,把石榴写的生动、活泼。那么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会使用这种方法,这样你的文章才会生动、形象。

 三、课外拓展,练习写话

 1、欣赏石榴,我们要观其形,赏其色,品其味,欣赏别的水果也是一样。看,这里有很多你们喜欢的水果,你最喜欢吃哪个?(出示)

 2、王老师最喜欢香蕉了,下面是老师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了一段品尝香蕉的话,请读一读:

 我拿出一个弯弯的**的香蕉,掰开薄薄的外皮,就露出米白色的果肉,我闻了闻,好香啊!我轻轻咬了一口,软绵绵,甜滋滋的,真是越吃越想吃。

 3、老师除了按照作者的写法外,还多加了一项——闻气味,你们写的时候也可以加上这一项。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模仿课文中喜欢的段落来写一写。请把老师发给你的纸拿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写。师生评价

 四、小结:

 我们这节课不仅了解了石榴的成长过程,而且还学会了很多的写作方法,相信你们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请回去后把你的文章与同学或家人分享吧!

 五、板书

“黄瓷瓶,口儿小,打破瓷瓶口,挖出红珠宝。”你猜到这是什么水果了吗?它就是石榴.

石榴,别称安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前二世纪时传入中国。“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搓。”据晋朝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人们借石榴多籽,来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石榴树亦是富贵、吉祥、繁荣的象征。

石榴花有大红、桃红、橙黄、粉红、白色等颜色,火红色的最多,所以它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火红的。农历的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五月因此又雅称“榴月”。五月石榴花的花神,是传说中的唐朝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而,石榴花是西安市的“市花”.

石榴果实营养特别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B,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按其品种主要分为玛瑙石榴、粉皮石榴、青皮石榴、玉石子等。陕西的临潼就是着名的石榴之乡.成熟的石榴皮色鲜红或粉红,常会裂开,露出晶莹如宝石般的子粒,酸甜多汁,回味无穷。因其多籽,吃着麻烦,所以吃石榴也还算是个技术活.让我来说说怎么吃吧.首先,要拿掉“皇冠”(就是围着花头根部外延4mm至15mm左右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刀画一个圆,深度5mm左右,不要太深噢,深了可就伤到果粒了。下来,再用手掰一下或直接用刀尖翘一下就下来了。接着,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房间”里整齐摆放着很多耀眼的“宝贝”。而后沿着各个“墙壁”(即隔膜)用刀划开至底,石榴皮自然会裂开。最后,我们会发现这时候当每个隔膜都划开了,即像:“一朵花儿开放了”。石榴粒颗颗红而透,晶莹美丽。顺着一个一个的“花瓣”掰下来吃吧,刚好两面,整整齐齐的,多方便取用啊.你若想细细体味,可以一颗一颗吃.我通常为吃得过瘾,会直接抓上一把咬着吃,直吃得满口汁液,更觉汁多香浓。

石榴可谓全身是宝,果皮、根、花皆可入药。其果皮中含有苹果酸、鞣质、生物碱等成分,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另外,石榴的果皮中含有碱性物质,有驱虫功效;石榴花则有止血功能,且石榴花泡水洗眼,还有明目的效果。

石榴花美果香,甘甜可口且具有药用价值,真是当之无愧的吉祥之果!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五月火红石榴散文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月火红石榴散文随笔1

 长长的一条小胡同,红砖堆砌的院墙,墙头上舒展着几支青翠的枝条,火红的石榴花苞掩映其中,真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石榴’出墙来”。

 其实已经算不得是“春色”了,时光的脚步匆匆,翻一翻日历,五月五号“立夏”赫然跃入眼底,在福海一刮风仍然要裹紧风衣的时候,夏天它已然来临。

 五月着实是个热闹的月份:五一小长假刚刚结束,外出游玩的欢乐余韵尚在,五四青年节、立夏节气、五月八号母亲节,这诸多节日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吵吵嚷嚷、好不活泼,像极了枝头一簇簇、一团团盛开的石榴花,欢快而热烈。

 我想起少年时期:十二岁搬到那条巷子里住,摸着石榴树垂下的青色枝条上下学,深深浅浅的脚印不知留下了多少;嗅着榴花淡淡的清香和小伙伴们做游戏:跳绳、踢毽子、呼啦圈,每一个小小的游戏都能让我们叽叽喳喳、咋咋呼呼,开心的如同枝头热闹盛开的石榴花;秋天里缠着妈妈上街买上几个大大的石榴解解馋,院墙外裂开口的饱满石榴是别人家的,不能当偷摘别人家果子的坏小孩…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时候总觉得时间好长啊,长大好难呀。到如今回头看,时光怎么流逝的这么快呢:快到小时候的好多记忆都有些模糊了,快到掰着指头算一算如今都毕业三年了,快到妈妈的皱纹越来越多,黑发越来越少…

 五月的石榴花让我想起家,想那个充满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兄弟姐妹吵闹拌嘴的小家。走进巷子,走过开满石榴花的红砖院墙,向右转,打开朱红的铁皮大门,就到家了。

 自伊朗传入中国的石榴,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从中国古代开始,石榴就被赋予了众多美好的涵义:多子多福、兴旺繁荣。在维吾尔语里,石榴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阿娜尔。“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是大家的美好心愿,也是我们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哪怕我不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也想为这个阳光明媚,景色优美,要一直生活下去的地方做些什么。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份子,这个社会的一个微小细胞,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应该也算是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了小小的贡献吧。

 愿我的小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也愿祖国大家庭欣欣向荣,都像热烈盛开的石榴花一样越来越美好。

五月火红石榴散文随笔2

 故乡的老宅基上有一排石榴树,共有十几棵。入秋,石榴红了,累累红果挂满枝头,熟透的石榴裂开了口,露出珍珠玛瑙般的粒子。我回故乡休闲散心,转到石榴树前,顺手摘了一只红石榴剥开品尝,那清甜爽口的滋味沁人心田。

 老宅基上的这些石榴树,记得还是从五十年代所栽下的一棵石榴树上发展起来的。那时大哥在钱桥中学走读,有一年春天,他从校园里的一棵老石榴树根边挖回一棵小石榴树,父母让其将小树栽在门前的老宅基边上,大哥对小石榴树关怀备至,干了就浇水,小树周围的野草只要一露头,立即被除得一干二净。小石榴树在大哥的悉心照料下,抽枝发芽成活了,全家人都十分高兴。功夫不负有心人,记得那是五十年代末期的一个春天,石榴树第一次试花就开了几十朵火红的花,大哥兴奋得一蹦三尺高。那年秋天,石榴成熟时,第一个品尝石榴的人当然是大哥。

 年复一年,到六十年代初,这棵石榴树已长得有胳膊粗了,树根周围也长出了不少小石榴树,弟弟在大哥的指导下,将小石榴树一颗颗掘起,干脆在老宅基的边上种了一排当树墙。树墙边有一条小水沟,沟里鹅鸭成群,鹅粪鸭粪为石榴树提供了天然肥料,由于水肥充足,石榴树越长越旺。转眼,这排石榴树也开花结果了。每年五月,石榴花开红彤彤,金秋硕果满枝头,喜煞了全家大人孩子。那时的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拮据,我家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每年结的石榴除了自己吃外,还能上集市卖几十块钱,将这笔钱用来买油盐或作其它家庭开支,倒也不可多得。殊不知,那时正是“割尾巴”年代,有一年五月石榴刚开花时,大队里“割尾巴”领导小组派人找到我父亲,说这些石榴树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也属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坚决砍掉,我们全家人都不依,父亲更是火冒三丈并与其据理力争,但我们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无奈之下,父亲还是含泪将这排石榴树统统砍掉了。岂知,当年树根上又长出了新芽且蓬蓬勃勃充满生机,由于石榴树遭此劫难后,全家也都无心再去管了,任其自生自灭却反而越长越旺。

 七十年代末,党的富民政策唤醒了沉睡的农村,石榴树也获得了新生,弟弟将石榴树修剪一新,翻土除草浇水施肥,石榴树焕发了青春,如今一棵棵碗口粗的石榴树支着遮阳伞似的大蓬径,春来繁花似锦,秋来数不清的红石榴压弯枝头,种石榴成了家庭副业。如今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再也不用石榴去换油盐钱了,满树的红石榴作为时令鲜果成了大人孩子的消闲品。

五月火红石榴散文随笔3

 与大多数乡村少年一样,曾经好高骛远过,曾经见异思迁过,这就使得骨子里的本性很难做到锲而不舍,更难坚持始终专一;可是对于石榴的刻意关注却是个例外,个中缘由现在分析起来,可能是既为其花,也为其果,还为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

 在江南,石榴树虽算不上广栽的果木,但肯定是庭院的宠儿。房前屋后,篱笆墙边,在桃树、梨树、杏树、柿树遍布的间隙里,依然可见那郁郁葱葱的铜干铁枝,在诠释着生命的坚韧,在表白着乡土的情怀,似乎从没梧桐欺兄霸弟之势,也少藤蔓拉扯缠绕之相,更无修竹摇头晃脑之态。更为可贵的是,石榴树不与春光争风吃醋,不与百花争奇斗艳,而是在茂盛葳蕤的夏日绽放羞赧的笑脸,那一朵朵朱红掩映在翠绿之间,惊艳,妖娆,炽热,喜庆,犹如顶着红盖头的新嫁娘,让人赏心悦目,使人浮想联翩。无怪乎苏东坡观之,温婉地低吟:“石榴半吐红巾蹙”;朱元晦赏之,曼妙地喟叹:“五月榴花照眼明”;张弘范抚之,由衷地感慨:“绿云堆里润生香”……正是这种不媚不俗,不妖不邪,我对石榴花的“真色”与“正色”充满了好感,以至于现在每每见到那光焰四射的“火炬”,眼睛都会为之一亮,继而从中领悟出生活的真谛与成功的力量。

 经过风雨雷电的洗礼和阳光雨露的滋润,石榴树到了金秋已是硕果累累。石榴的外皮最初是黄绿色的,渐渐地出现了一点暗红,尔后紫红,最后定格为深红。它们悬挂在高高的枝头,仿佛拳头大小的红灯笼,诱惑着一双双贪婪的眼睛向其聚拢,诱惑着一张张垂涎的嘴巴轻轻蠕动。看到那熟透的石榴鼓破了肚皮,露出玛瑙似的籽儿,父亲这时会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并在其顶端绑上一柄锋利的镰刀,然后朝着枝条轻轻一拽,那饱满的石榴于是准确无误地掉在下面张开的布袋里。有时稍不留意,石榴会像石块一样砸在我们的手上和身上,尽管青肿生疼,我们却全然不顾,因为饕餮的天性在此时已经完全占了上风,哪里还有时间去喊爹叫娘。沿着咧口的外皮轻轻一拨,石榴美好的“心灵”开始袒露出来,那金黄的皮膜里,镶嵌着无数红彤彤水晶晶的籽粒,它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一颗挨着一颗,一粒连着一粒,无不萌动着辛勤耕耘的诗意,无不吟唱着喜庆收获的愉悦。用手剥下一粒轻轻地放入嘴里,无须抿唇细尝,那四溢的果汁酸溜溜的——酸在唇齿之间,甜丝丝的——甜到五脏六腑。有时为了大快朵颐,我们剥下满满的一捧,然后全部含在口中。

 剥下的石榴皮是不允许轻易丢弃的,祖母会悉心地将其收拢起来,放在烈日下晒干。祖母说,石榴皮很有药用价值,送到药店里可以换些小钱。后来翻阅医书,发现石榴古来就有“御饥疗渴,解酲止醉”的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石榴还有杀虫、涩肠、止痢、消炎、抗癌、明目、美容等效果;石榴叶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血糖和胆固醇,同时具有迅速解除疲劳的效用。想来,石榴应是天赐的惠民之物了,人间幸哉!

 幸哉的还有石榴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祖母对此是津津乐道。石榴花火红艳丽,石榴果饱满圆润,石榴籽晶莹剔透,很吻合中国人大红喜庆、祈求丰收、阖家平安的心理愿望,从而人们赋予石榴以红红火火、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和睦和谐、幸福美满等象征意义。石榴籽粒多丰满,在民间寓示“多子多福”、“金玉满堂”,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初生贵子,亲友喜欢赠送绣有石榴图案的鞋、帽、衣服、枕头等以示祝贺,常见的吉利图案有《榴开百子》、《华封三祝》、《金衣百子》等。此外,石榴还是爱情的象征,珠宝行家就把形似石榴的宝石称为石榴石,并将其定为结婚十七年的幸运宝石,代表着贞洁、真实、友爱和真诚。

 金秋时节如期而至,庭院里的石榴又露出了一张张酡红的笑脸,它们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客人,那浅露的皓齿,那微漾的蜜意,诱惑着我赶紧回去——回去与它亲密地接触,回去与它深情地拥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811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2024-0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