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每天为老年痴呆妻子演奏乐器解闷,这是最长情的告白吗?

老人每天为老年痴呆妻子演奏乐器解闷,这是最长情的告白吗?,第1张

我们经常用白头到老,相濡以沫来形容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都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彼此之间相携走过一生,在人生中年的时候还能做到相知相伴才是一生当中最幸运的事情,老人每天为老年痴呆的妻子演奏乐器解闷,这是最长情的告白吗?

在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有一位名叫徐中法的老人,今年已经70岁了,每天他都会定时在家门口为自己的老伴演奏音乐,在演奏间隙,还会笑着问老伴是不是很好听,就算老伴从来没有回答过自己,他也仍然锲而不舍地为老伴儿演奏下去,徐中法的老伴王敏霞,2004年的时候患有阿兹海默症,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开始的时候无法交流,乱发脾气,后来逐渐发展成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一直都是徐中法老人在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

夫妻之间相处了几十年的时间,徐中法早已经把妻子看作自己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每天都会耐心的给妻子喂饭,擦洗身子,给妻子讲过去两个人身上发生的浪漫故事,就算妻子已经丧失了全部的意识,也不记得他到底是谁,但是徐中法仍然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自己的妻子

一开始徐中法为了丰富妻子的日常生活,先后买来了二胡和电子琴,一点一点的学习,边学边给老伴演奏,徐中法说自己的乐器都是一点一点摸索学会的,一次演奏当中,徐中法在弹奏二胡的时候让老伴儿有了微弱的反应,这让徐中法非常兴奋,于是每天都坚持为老伴演奏乐器,一坚持就是7,8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徐中法已经学会了近百首曲子,两个人也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相信每个人都听过这首歌曲,而它的原唱正是七八十年代香港影坛的超级巨星萧芳芳。

萧芳芳是一个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大才子黄沾评价她就是奇女子,既能绚烂多彩也能淡雅如菊。

作为傅雷的侄女,她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不幸幼年丧父,为了生计,少年辍学,6岁就步入影坛,从影44年,出演了300多部**,多次获得**金马奖和金像奖,是中国第二位柏林影后。

在评选亚洲最伟大的演员中,排名前25的香港演员就只有三位,而萧芳芳就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就算是被称赞为最出色的女演员也是当之无愧的。

自古美人情路多舛,十分优秀又长相漂亮的萧芳芳也不例外,不管是风流的谢贤,还是多情的秦祥林都不是她的良配,在经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

她终于遇到了生命中对的人——张正甫,此后四十余年恩爱如初,并育有两女,十分幸福。

回顾她的一生,童年不幸、年少成名、淡泊明志、致力公益,这不禁让人惊叹和佩服,简直就是无数女性的榜样。

就连王家卫都忍不住称赞她是少有的能将浮华名利看作是过往云烟的女子。

1947年,萧芳芳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富裕家庭,两岁随父母迁居到了香港,当地的风水先生关于萧家子女会有耳聋的预言不幸“应验”,萧芳芳在两岁时右耳已经有些听不见了,而萧父本就有耳疾。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萧父又一病不起,在萧芳芳三岁时就离开了人世。

留下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为了分担家庭负担,小小年纪的萧芳芳就已经开始赚钱养家了。

1954年,萧母在朋友的推荐下,让萧芳芳参演了《小星泪》,也正是这一次的客串让她正式踏足影坛,开始了演艺生涯。

不过几年,11岁的萧芳芳凭借秀丽的样貌和灵动的演技,出演了大明星胡蝶的复出之作《苦儿流浪记》,她演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在两岸广受热捧、流传至今,也因为这部**使她名声大噪,风头无两。

过早地踏足演艺圈让萧芳芳没有扎实的文化和技能基础,萧母为了让女儿更加优秀,对她的教育十分严苛,先后请了22位老师来辅导她。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粉菊花,据说林正英、尊龙等明星都是他的学生,这也使萧芳芳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京剧、跳舞、开飞机、绘画等多项技能。

此外,萧母还要求萧芳芳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女儿在家中必须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只要不经意冒出一句粤语来,就会被萧母“教育”。

也正是母亲的精心培养,才有了如今才艺双全的萧芳芳。

1966年,19岁的萧芳芳与光艺**公司签约,遇到了风流倜傥的谢贤,他正是日后香港明星谢霆锋的老爸。

当时萧芳芳和谢贤隶属同一家公司,合作的机会很多。

1968年,**《窗外情》让二人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

谢贤在拍摄过程中,爱上了这位年轻又上进的女孩。

于是他开始多次主动约见萧芳芳,有意地撩拨和深情的表白,让缺少父爱的萧芳芳渐生情愫,二人很快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1960年,年仅24岁的谢贤因出演《神雕侠侣》中的杨过,迅速走红,他当时还与其他六个人组成了“银蛇鼠队”,人气与当时的四大天王不相上下,火爆程度直接碾压小虎队。

谢贤也因在影视剧中潇洒恣意的侠者形象,成为了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一直活在“男主”光环下的他,桃色新闻从不间断,到处留情。

所以,当31岁的谢贤对20岁的萧芳芳一眼钟情就丝毫不奇怪了,

在谢贤的强烈攻势下,两人开始交往,不同于一开始的甜蜜美好,进一步的接触后,萧芳芳发现自己和谢贤的性格迥异,根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恋爱后的谢贤依旧喜欢出席声色场所,文艺安静的萧芳芳十分不喜欢谢贤不思进取的玩乐生活,就经常劝说他多看看书充实自己。

然而谢贤的“书还是你来读吧,我还是享受人生”,让萧芳芳对他彻底失望,选择与谢贤分手。被迫分手的谢贤苦苦挽留,都没有动摇萧芳芳要离开的心。

之后谢贤更是对外界表示, “这是我第一次被女友主动要求分手”。

或许一开始,萧芳芳跟谢贤就不是同一路人。

1970年,萧芳芳不顾母亲的挽留和反对,毅然决然地放弃的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独自飞赴美国留学。这一举动在当时的香港影坛掀起了不小的波动,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红透半边天的萧芳芳为什么要放弃大好前途出国深造。

其实,在萧芳芳的一生里,最大遗憾的就是没有和其它的孩子一样接受学校教育,从小喜欢读书的她也是为了弥补缺憾,坚决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立志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文凭。试想有几个人能像萧芳芳一样做到这种程度呢?

一切都从头开始的萧芳芳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在1973年顺利修完传播学学士学位。

学成归来,萧芳芳选择重回影坛继续演戏,此时的她对待事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不仅在气质上有了明显的提升,演技也是更上一层楼。她不再局限自我,开始尝试诠释各种类型的角色,在1974年,更是凭借精湛的演技连夺多个演技大奖。

在拍戏的同时,萧芳芳也迎来了爱情的第二春,她与演员秦祥林合作拍摄《广岛廿八》,秦祥林被她美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质深深迷住,拍戏期间就对她十分贴心并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之后,两人又在**《女朋友》中合作,在拍摄期间,秦祥林对萧芳芳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此片不仅使她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更是让她被秦祥林的细心和温柔所打动,**拍完二人就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婚礼举办得十分隆重,连谢贤也参加了。

然而,他们的婚姻更像是一场冲动,婚后的两人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反而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早已分居,婚后的秦祥林逐渐暴露本性,一改之前的体贴形象,不仅花心异常,还热衷“DB”,不到两个月二人的婚姻就出现了矛盾和裂痕,仅仅两年就以离婚收场。

离婚后的萧芳芳认真地审视了自己的 情感 问题,不管是谢贤还是秦祥林,他们都与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只有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才能一直走下去。

萧芳芳也知道爱情可遇不可求,于是她决定先把心思放在事业上。

1974年,萧芳芳出演《海韵》,浑身上下都透着戏的她,将坚强又乐观的少女形象诠释得尤为出色,她也凭借此片,获得第5届西班牙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1976年,萧芳芳带着她自编自导自演的**《跳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穿插真实影像的写实手法,让这部缉毒题材**被誉为香港新浪潮的前奏。**采用了记录式的拍片方式,使观众觉得耳目一新,也将她的才华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1980年,33岁的萧芳芳出演《秋水长天》,并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此部电视剧更是对此后台湾连续剧的风格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事业如火中天的萧芳芳在1980年,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张正甫,张正甫是无线电视台高层。他的儒雅和温柔令他心动不已,同年,33岁的萧芳芳与张正甫结婚。

1982年,不断追求自我的萧芳芳再次选择出国深造。

值得一提的是,萧芳芳是香港影坛第一个明星学士,退隐期间还攻读了心理学硕士,编写过英文的进修教材,出版过关于礼仪方面的书籍,抛开明星的光环不谈,萧芳芳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学者。

1985年,因为张正甫的工作原因,已育有两个女儿的萧芳芳选择放弃演艺事业同丈夫迁居澳大利亚。

在这期间,不忘学业的萧芳芳还攻读起了建筑学,但因为女儿年纪太小需要照顾的原因,只能休学。

但萧芳芳并不后悔,她说: “我人生的三个身份中,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永远是凌驾于演员之上的。”

虽然为了学业和家庭,萧芳芳数次放弃了演艺事业,但她的演技并没有因此下降,反而在知识和岁月的沉淀下,愈加炉火纯青。

1987年,再次回归影坛的她,主演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为她一举斩获第七届香港**金像奖影后的桂冠。

人到中年的萧芳芳由于多年劳累拍戏,身体很疲惫,自从两岁右耳就有耳疾的她,双耳听力逐渐薄弱,噪音对于她来说就是极大的折磨,但这并没有阻碍她对演艺事业的追求。

1993年,萧芳芳出演了李连杰主演的**《方世玉》, 在剧中饰演方世玉的母亲苗翠花,私下李连杰与萧芳芳也是亲如母子, 也因为此片内陆的观众开始熟知这位大放异彩的优秀港星,这部**的影响之大,直接给她冠上了苗翠花的名号。

除了李连杰对她非常尊敬,与她仅合作过一部**《漫威天龙》的喜剧之王周星驰也是将她看作是自己的童年女神,对她赞赏有加。

1995年,萧芳芳迎来了自己的事业巅峰,她主演了《女人四十》,当时耳疾已经十分严重的她,几乎失去了听清别人说话的能力,需要靠对方的口型来拍对手戏,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将一位饱受生活困扰但始终善良的中年女性刻画得令人难以忘怀。

萧芳芳也凭借此片,连续获得金像奖、金马奖以及柏林国际**节最佳女主角奖等四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奖项,成为继张曼玉之后第二位获得柏林影后的华人女星。

在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张国荣作为颁奖嘉宾,当他宣布最佳女主角得主时,一脸崇敬地说: “这个女人,她就是我的女神—萧芳芳。”

奈何天意难以弄人,长期遭受耳疾困扰的萧芳芳在出演完《麻雀飞龙》后,宣布淡出影坛,开始专心于公益事业。不仅人美戏好,生活中无论是才艺还是为人,她都有很多让人钦佩之处,是真正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因为耳疾,萧芳芳长期处于巨大的耳鸣声,苦不堪言,然而就是在这样糟糕的身体状况下,凭借毅力投身于公益事业,创立“护苗基金”,期望能够保护更多的儿童免受性侵害。

2014年,由林忆莲、那英等四人举办的慈善演唱会为“护苗基金”宣传捐款, 萧芳芳作为“护苗基金”的创办人,忍着剧烈的耳痛出席现场,并用跪谢的方式向四人表示感激。

吓得台上的几位明星,赶紧扶起老前辈。

以萧芳芳在 娱乐 园的地位,其实本不需要做到如此地步,但为了慈善她能放低姿态,实在让人心中感到无比敬佩。

如今已经74岁的萧芳芳生活幸福美满,虽然头发已经花白,身材也非常瘦削,但气质依旧很好,并且已经升级当上了外婆。

虽然身体一直不太好,双耳几乎失聪,但她依旧十分乐观,面对疾病从不气馁,现在的她已经学会唇语,与他人的沟通不再存在大问题。

过上退休生活的萧芳芳也喜欢追热门综艺,她提到自己看过综艺《我就是演员》,并觉得这些年轻演员的演技很自然。此外她还是周迅的“粉丝”,为此还看了周迅主演的《如懿传》。

采访中萧芳芳还开玩笑到,自己看了综艺《忘不了餐厅》,里面记录了几位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生活,心里十分安定,觉得自己老年痴呆了也去那。

萧芳芳的一生,比她所演绎的数百个角色还要精彩得多,不论是年少时为了生活独立自强,还是为了提升自我抛却繁华赴美留学,抑或是为了慈善事业四处奔波,这些都体现了一个努力奋斗的女性形象。

萧芳芳活出了女性楷模的模样,并用自己的经历给了当今青年诸多启发: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自我剖析,不断的成长,才能成为真正有力量的人。

亲人逝去是最大的悲痛,比亲人逝去的更大悲痛并不是亲人逝去本身,而是活着的人久久不能平息,一直在亲人逝去的旋涡里徘徊转圈。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始终处在抑郁与悲痛的深渊,前年父亲因肺癌去世,我才三十多岁,还没来得及孝敬他老人家,子欲孝而亲不在,老人家辛苦劳作一辈子,就那么快走了,我内心深处感觉那种愧疚的悲伤,折磨着我一年内身体出现了很多状况,两次心率过缓,一段时间血压上升。

当我看到一篇文章后我才彻底的解脱出来,这篇文章说的是孙子自驾游开车带着奶奶去看世界,本来是想让老人看看外面的风景,不幸的是出了车祸,更不幸的是奶奶由于受重创,受伤严重,医院已经下达了最后的通知书,奶奶在弥留之际,孙子嚎啕大哭,捶胸顿足,一直抱怨自己没有照顾好奶奶,奶奶看到孙子的痛苦,奶奶努力地睁开眼睛,示意让孙子靠近她,在孙子的耳边喃喃的说:“孩子,别难过,这个事不怪你,是老天让我走的,我应该走了,你要用你以后做出的成绩和做有意义的事情来纪念我,这样我才心安。不要用痛苦来告慰我,我心不安,不用担心我,我自知道我去往哪里”。说完后老人微笑着闭上了双眼。

我想,如果那位奶奶如果临走之前不说那段话,做孙子的会不会一辈子留下阴影,会不会感觉是自己害死了奶奶呢。人都有一种心理,宁愿是我死去,而不是你死去,好像自己越悲伤,越难过越能让自己赎罪一样,可是事情恰好相反,人越是尊重、越是谦卑、越是顺应,死去的人才能安息。

不知道这位奶奶什么学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宗教哲学背景,但是她道出了我们活着的人以什么方式来告别死去的亲人,又用什么方式纪念她们,暂且不管是不是迷信,据说人死之后灵魂不会随时而逝,要跟随着亲人一段时间,活着的亲人越是悲痛,哭的越是伤心,难过的时间越长,要走的灵魂越是不能安静的离开。

1、学外语双语能够强化整体认知能力并能够延迟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平均4年;

The Journal Neurology2、多动脑

经常读书看报纸,玩填字游戏或玩纸牌的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降低47%;

The Rush Alzheimer's Disease Center

3、地中海饮食多吃蔬菜、豆类、水果、鱼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等会减少认知功能损害风险48%,而认知功能损害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表现;

Columbia University

4、红酒

红酒中的一种多酚可以减少大脑中斑块的形成,而这种斑块与记忆丧失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Mt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and UCLA

5、 咖啡

每天喝3-5杯咖啡可以降低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65%;

The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6、控制好你的血压

在阿尔茨海默病前期或早期控制好高血压会降低风险或延缓病情进展;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Neurology

7、补充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三文鱼、凤尾鱼、核桃等食物中,它可以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8、别吸烟

中年重度吸烟会使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157%,因此越早戒烟越会降低痴呆的风险;

The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9、动起来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走步可以强化与认知能力相关的大脑中神经线路的联结,包括计划、统筹、多任务处理等能力;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0、减压

有压力的生活经历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与加重有关,因此减压活动如瑜伽和冥想均可提高和改善认知功能。

和孩子一起看**的重要性

 我推荐的下面这几部**,都不在一般儿童**榜单中。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有点不同寻常,触及人生中的一些难题,意境深刻。到底怎样看看你就知道了。

 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观赏这些**,共同经历故事的起伏跌宕与论述思辨。不要担心孩子看不懂故事,因为你可以适当加以解说;当故事人物遭遇道德困境左右为难时,也不要急于替孩子界定是非善恶。先听听孩子怎么看、怎么想,或许孩子比我们大人更能解读片中的意涵与道德启示,更能 “用幽默感来描绘出严肃的事情” 呢!

 每部**介绍之后,会有几个没有 “标准答案” 的问题,让家长、孩子一起讨论辨证。或许我们希望培养下一代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想象,就会在如此愉悦的亲子**院中,慢慢发酵……

  《触不可及 Untouchables》

 2011法国片,Olivier Nakache 导演。获得2011年东京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两位男主角同获)。

 故事简介:《触不可及》是阶级殊异但灵魂互补的忘年之交,他们彼此最疯狂热血的友谊故事。四肢瘫痪的超级富豪与流浪街头的黑人混混,两人从僵化的主雇关系演变成莫逆的灵魂伴侣,他们打破了阶级社会中身分、地位、种族、文化、个性上的歧异,合奏出了各自生命中一段最动人精采的乐章,也让我们看见所有对人的偏见歧视,才是阻挡幸福人生的枷锁。

 告诉孩子:信任、平等、热情和对人的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普世价值。本片提醒我们人先是人,才是主人、仆人;人先是人,才是富人、穷人;人先是人,才是白人、黑人。

 我说:你觉得他们一开始谁比较可怜富人还是穷人后来他们还会可怜吗为什么

  《一次别离 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

 2011伊朗片,AsgharFarhadi 导演。获得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柏林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男女主角奖。

 故事简介:《一次别离》是讲一对伊朗夫妻纳德和希敏,希敏希望女儿能移民到更好环境就学,纳德则必须留在伊朗照料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父亲,两人只得协议分居。纳德于是找来一名女佣罗芝照顾其父,有天返家却发现女佣外出,其父遭到捆绑并摔落床下。纳德盛怒之下与刚回来的罗芝发生了争执,并意外将她推落楼梯,导致事后罗芝向法庭控诉因纳德的暴力而流产,双方互控并引发了一连串的道德危机。

 告诉孩子:导演说:“古典悲剧往往侧重善与恶的战争,我们总希望良善胜利,邪恶挫败;但是现代社会的悲剧却是善与善的战争,不论那一方得胜,都是令人碎心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私心或偏袒而说谎,但更重要的是背后所维护的价值是什么是宗教的禁忌还是个人的贪念与尊严若仅为了这些却丧失了善意、纯真和家庭的幸福,值得吗其实,真相与正义有时也是相当残忍的。

 我说:纳德为什么要在女儿和法官面前,辩称自己并不知道女佣罗芝怀有身孕后来女儿被法官传唤,为什么也说了谎女佣承认她可能在前一天车祸就已经流产了,可是她为何不愿意先生拿钱和解请问**中的人物有绝对的坏人吗有完全诚实的人吗试着讲述一个你不得不说谎的经验。

  《黄昏清兵卫 Twilight Samurai》

 2002日本片,山田洋次导演。本片改编自著名小说家藤泽周平的短篇小说,获得日本奥斯卡12项大奖、柏林影展竞赛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故事简介:德川幕末时期,顾家的下阶武士清兵卫总在黄昏时分匆匆返家,因此被同事们戏称为「黄昏清兵卫」。妻子久病已逝,清兵卫收入拮据,还要奉养老母和两名幼女,一直不敢续弦;直到有一天,已离婚的青梅竹马朋江出现在清兵卫家中帮忙,两人互有好感,但清兵卫却因家贫而婉拒续弦。此时,藩主间常为利益争斗,剑术精益的清兵卫被迫派去刺杀敌人。临行前,清兵卫向朋江表白爱意,无奈朋江已接受了另门亲事,他只得黯然出发,迈向生死未卜的决斗命运……

 告诉孩子:很少武侠片如此完整的呈现一位中年单亲爸爸的生活困顿,不但如此,我们还看到他如何教养女儿读论语,殷殷告诫女儿,读书看似无用,却可在困境时找出活路。虽然官僚腐朽、世道艰难,清兵卫见证了一个人还是可以忠实、善良、勇敢且有尊严、有承担的活着,古今皆然。

 我说:为什么清兵卫的武功高强却要如此低调的过日子为什么一开始清兵卫不愿意娶朋江为妻如果你是清兵卫,你会做不一样的选择吗

  《巧克力情缘 Mary and Max》

 2009澳洲片,Adam Elliot 导演。获得法国安锡动画影展最佳影片。

 故事简介:本片描写两位距离遥远但同样孤单的人,一位是居住在墨尔本旁小镇的8岁小女孩玛丽,一位是居住在纽约44岁的自闭症患者麦斯。玛丽在小镇没有朋友,某天从邮局的电话簿撕了一角,随机找出一个陌生人的地址,然后寄出一封封包着巧克力的信给麦斯,开展了一段奇妙的'笔友情缘,也改变了两个寂寞心灵的一生。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死,而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且不完美的,这是上帝的两大发明。即使是本片男女主角的自闭心灵与外在残缺,他们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上帝不完美的作品,正如你、我也是不完美的。当我们自认为正常而歧视所谓的“异类”时,其实是既无知且欠缺同理心的。每个人都有不被了解、孤单脆弱的一刻,正因如此,我们必须珍惜有限的生命,珍惜多样且不完美的生命型态。

 我说:你写过信吗你有交过笔友吗交朋友要做什么你有不完美的朋友吗你自己完美吗如果你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地方在哪里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2011美国片,Woody Allen 导演。获金球奖最佳剧本奖,戛纳影展开幕影片。

 故事简介:好莱坞二流编剧吉尔与未婚妻一家人前往法国巴黎度假,一同游览风光明媚的花都。然而在旅途中,两人才逐渐发现彼此在感情、人生观的微妙分歧。最特别的是,向往巴黎作家生活的吉尔居然穿梭时光,回到1920和1890年代。吉尔不但亲炙流动飨宴中的作家们,更和印象派画家们共聚一堂,最后还爱上跟他一样沉迷于Golden Age的美女。不过毕竟没有不散的宴席,回到现实,吉尔选择离开和他格格不入的未婚妻,留在巴黎追寻他向往的爱情与作家生活……

 告诉孩子:《午夜巴黎》拍出巴黎的迷人浪漫风情,令人感受到艺术、城市的今昔之美。虚构穿梭时光的情节,也让书本里的海明威、毕加索、达利、费兹杰罗夫妇粉墨登场,解放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我说:你觉得巴黎美吗美在哪里片中的海明威、毕加索、达利、费兹杰罗夫妇,这些人你认识吗如果认识的话,他们和你想象的一不一样你会羡慕生活在古时候的人吗会的话,是哪一个年代的古时候为什么如果你真活在古时候,你会遭遇什么好事和坏事

;

失忆从科学上来说也不是不可能,你可以去咨询一下催眠师,因为国际上催眠据说有一种功效是可以让人选择性遗忘的,但是这种遗忘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忘记,而是把你的一部分记忆压抑到你所不知道的潜意识中,类似于隐藏,可是这种失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当你被迫再次记起从前的记忆时,你的痛苦会提升到原来的两倍。

/iknow-piccdnbceboscom/10dfa9ec8a136327afa8a5569d8fa0ec08fac70a"target="_blank"title="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10dfa9ec8a136327afa8a5569d8fa0ec08fac70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0dfa9ec8a136327afa8a5569d8fa0ec08fac70a"/>

心理学中的“失忆”其实是“遗忘”的一种。《被遗忘的时光》是蔡琴演唱的一首经典歌曲,“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渐渐地回升出我心坎”经典的歌词表现了对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无限的眷恋。

“遗忘”是心理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今天我们走进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通过案例和歌词聊一聊心理科中那些特殊的“遗忘”。

/iknow-piccdnbceboscom/aa18972bd40735fa650a28dc92510fb30e2408d8"target="_blank"title="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a18972bd40735fa650a28dc92510fb30e2408d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a18972bd40735fa650a28dc92510fb30e2408d8"/>

从心理科的角度讲,遗忘就是对于以往经历的事情全部或者部分不能再想起来。遗忘有哪些表现?

心因性遗忘

心因性遗忘也叫选择性遗忘,是个体仅将某个阶段经历过的痛苦的体验忘记,这些体验通常是恐惧的、愤怒的、令人不愉快的。伍佰的《浪人情歌》中:“对于你的名字,从今不会再提起,不再让悲伤,将我心占据”,就是描述这种遗忘。在心理科中,这种遗忘主要见于癔病、急性应激障碍等。

逆行性遗忘

逆行性遗忘最常见的就是不能回忆脑损伤以前一段时间的记忆。近期事件记忆差,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而远期记忆尚保存。歌曲《如沫泪出》中,对逆行性遗忘也有形象的描述:“那支离破碎的记忆,那扭曲崩塌的世纪,我还在痛苦失去,回忆犹若琐碎的水滴,水滴无声悄悄落地”。除了脑外伤,逆行性遗忘也可见于脑卒中后及一氧化碳中毒时。

顺行性遗忘

顺行性遗忘是对于发病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表现为学习、记忆新知识能力的下降,无法保留新的信息,对自己刚刚说过的话、刚刚经历过的事情马上就忘记了,不能学习任何新的事物。在喝醉酒时进行性遗忘最为常见,所以在一首名为《今夜我喝醉》的歌曲中唱到:“今夜酒不归,让我尽情地喝个醉,我要忘掉所有伤悲,忘掉你的美”。顺行性遗忘还会出现在脑炎、癫痫及谵妄等疾病中。

进行性遗忘

**《我脑中的橡皮擦》中女主人公秀贞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男主人公哲洙经常在妻子秀贞为自己准备的爱心便当中发现只有两份米饭,而秀贞甚至连回家都会常常迷路。秀贞告诉哲洙:“我的脑子里有一个橡皮擦”。最后,秀贞最终完全地失去了记忆,每天醒来,她都不认识身边的这个男人,但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陌生人

进行性遗忘主要见于老年性痴呆,其影响较大的不是直接地识记和保存,而是再认和回忆,即患者除有遗忘外,同时伴有日益加重的痴呆和淡漠。正如《我脑中的橡皮擦》主题曲:“我现在好像渐渐开始把你淡忘了,再过一阵子就算与你偶然相遇,我也会觉得很自然吧”,表现出了那种“忘却世间事”的悲伤。进行性遗忘也是记忆全面减退的一部分。

此外,对于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的遗忘,不要忽视,这可能与精神压力过大、失眠、抑郁情绪等相关,需要及时寻求心理科医师的帮助。希望大家都能找寻到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将“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他们最终的结局肯定是非常美好的,毕竟过三爽还算是一个优秀的男生,而叶小妹也是对他越来越着迷,他们共同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更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八零九零》

单从纸面实力来看,《八零九零》所聚焦的养老题材,在今年一众现实题材剧作中颇具特色。白敬亭和吴倩组成的主演阵容,在年轻一代的受众中有着一定的号召力,白敬亭的上一部作品《你是我的城池营垒》余温犹在。除此之外,还有老戏骨们的加持。李建义、杨新鸣、吴冕均以及出演过“作爹”苏大强的倪大红老师,均在其中。

从整体剧情走向来看,《八零九零》的风格偏向温暖治愈系。讲述了两个 “90后”承办并重建养老院,和一群80岁左右老年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卖保健品为事业,嘴甜人机灵,成为老年人之友的过三爽(白敬亭饰);一身正气,拒绝将养老院商业化的院长;骗烟抽、装病要挟人的老顽童,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暗恋院长的爷爷……养老院群像也力求鲜活。

过三爽表白叶小妹

剧中一开始三爽还是为了还债努力赚钱的保健品销售员,为了拿下养老院的客源,假扮家属进入养老院。结果被从小在养老院长大的小妹识破直接赶出了门,往后的几次也都被小妹赶了出去。结果三爽直接将爷爷送进了养老院,从此自由出入养老院。小妹也因为奶奶的去世成了院长,就这样两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剧集中,三爽拒绝了乔伊大声地说出了自己喜欢的是叶小妹,刚好被路过的小妹听到了。不过小妹看到他们有在一起转头就走,三爽追上去问是不是听见了自己的告白感不感动。小妹就假装没听见,不看表情应该是挺害羞的吧,这都不在一起我就倒立喝水,希望他们快一点在一起。

关于这部剧

吴倩跟白敬亭的对手戏确实让人笑到捧腹。虽然有点老梗,但靠两位主角的神情演技撑起来了。一点狗血中带着十足的沙雕,欢乐又真实。吴倩在里面的角色是一位在奶奶的宠爱下长大、无忧无虑的90后叶小妹。然而最敬爱的奶奶也会老去,叶小妹不得不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成年人,管理好奶奶打理一辈子的养老院。整个故事是围绕爱与成长展开的。

结语

这部剧还是非常不错的,白敬亭可以说是本色出演,对于剧中人物的把握非常的到位,而这部剧中他们的爱情线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相信每个人都听过这首歌曲,而它的原唱正是七八十年代香港影坛的超级巨星萧芳芳。

萧芳芳是一个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大才子黄沾评价她就是奇女子,既能绚烂多彩也能淡雅如菊。

作为傅雷的侄女,她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不幸幼年丧父,为了生计,少年辍学,6岁就步入影坛,从影44年,出演了300多部**,多次获得**金马奖和金像奖,是中国第二位柏林影后。

在评选亚洲最伟大的演员中,排名前25的香港演员就只有三位,而萧芳芳就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就算是被称赞为最出色的女演员也是当之无愧的。

自古美人情路多舛,十分优秀又长相漂亮的萧芳芳也不例外,不管是风流的谢贤,还是多情的秦祥林都不是她的良配,在经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

她终于遇到了生命中对的人——张正甫,此后四十余年恩爱如初,并育有两女,十分幸福。

回顾她的一生,童年不幸、年少成名、淡泊明志、致力公益,这不禁让人惊叹和佩服,简直就是无数女性的榜样。

就连王家卫都忍不住称赞她是少有的能将浮华名利看作是过往云烟的女子。

1947年,萧芳芳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富裕家庭,两岁随父母迁居到了香港,当地的风水先生关于萧家子女会有耳聋的预言不幸“应验”,萧芳芳在两岁时右耳已经有些听不见了,而萧父本就有耳疾。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萧父又一病不起,在萧芳芳三岁时就离开了人世。

留下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为了分担家庭负担,小小年纪的萧芳芳就已经开始赚钱养家了。

1954年,萧母在朋友的推荐下,让萧芳芳参演了《小星泪》,也正是这一次的客串让她正式踏足影坛,开始了演艺生涯。

不过几年,11岁的萧芳芳凭借秀丽的样貌和灵动的演技,出演了大明星胡蝶的复出之作《苦儿流浪记》,她演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在两岸广受热捧、流传至今,也因为这部**使她名声大噪,风头无两。

过早地踏足演艺圈让萧芳芳没有扎实的文化和技能基础,萧母为了让女儿更加优秀,对她的教育十分严苛,先后请了22位老师来辅导她。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粉菊花,据说林正英、尊龙等明星都是他的学生,这也使萧芳芳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京剧、跳舞、开飞机、绘画等多项技能。

此外,萧母还要求萧芳芳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女儿在家中必须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只要不经意冒出一句粤语来,就会被萧母“教育”。

也正是母亲的精心培养,才有了如今才艺双全的萧芳芳。

1966年,19岁的萧芳芳与光艺**公司签约,遇到了风流倜傥的谢贤,他正是日后香港明星谢霆锋的老爸。

当时萧芳芳和谢贤隶属同一家公司,合作的机会很多。

1968年,**《窗外情》让二人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

谢贤在拍摄过程中,爱上了这位年轻又上进的女孩。

于是他开始多次主动约见萧芳芳,有意地撩拨和深情的表白,让缺少父爱的萧芳芳渐生情愫,二人很快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1960年,年仅24岁的谢贤因出演《神雕侠侣》中的杨过,迅速走红,他当时还与其他六个人组成了“银蛇鼠队”,人气与当时的四大天王不相上下,火爆程度直接碾压小虎队。

谢贤也因在影视剧中潇洒恣意的侠者形象,成为了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一直活在“男主”光环下的他,桃色新闻从不间断,到处留情。

所以,当31岁的谢贤对20岁的萧芳芳一眼钟情就丝毫不奇怪了,

在谢贤的强烈攻势下,两人开始交往,不同于一开始的甜蜜美好,进一步的接触后,萧芳芳发现自己和谢贤的性格迥异,根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恋爱后的谢贤依旧喜欢出席声色场所,文艺安静的萧芳芳十分不喜欢谢贤不思进取的玩乐生活,就经常劝说他多看看书充实自己。

然而谢贤的“书还是你来读吧,我还是享受人生”,让萧芳芳对他彻底失望,选择与谢贤分手。被迫分手的谢贤苦苦挽留,都没有动摇萧芳芳要离开的心。

之后谢贤更是对外界表示, “这是我第一次被女友主动要求分手”。

或许一开始,萧芳芳跟谢贤就不是同一路人。

1970年,萧芳芳不顾母亲的挽留和反对,毅然决然地放弃的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独自飞赴美国留学。这一举动在当时的香港影坛掀起了不小的波动,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红透半边天的萧芳芳为什么要放弃大好前途出国深造。

其实,在萧芳芳的一生里,最大遗憾的就是没有和其它的孩子一样接受学校教育,从小喜欢读书的她也是为了弥补缺憾,坚决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立志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文凭。试想有几个人能像萧芳芳一样做到这种程度呢?

一切都从头开始的萧芳芳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在1973年顺利修完传播学学士学位。

学成归来,萧芳芳选择重回影坛继续演戏,此时的她对待事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不仅在气质上有了明显的提升,演技也是更上一层楼。她不再局限自我,开始尝试诠释各种类型的角色,在1974年,更是凭借精湛的演技连夺多个演技大奖。

在拍戏的同时,萧芳芳也迎来了爱情的第二春,她与演员秦祥林合作拍摄《广岛廿八》,秦祥林被她美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质深深迷住,拍戏期间就对她十分贴心并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之后,两人又在**《女朋友》中合作,在拍摄期间,秦祥林对萧芳芳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此片不仅使她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更是让她被秦祥林的细心和温柔所打动,**拍完二人就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婚礼举办得十分隆重,连谢贤也参加了。

然而,他们的婚姻更像是一场冲动,婚后的两人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反而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早已分居,婚后的秦祥林逐渐暴露本性,一改之前的体贴形象,不仅花心异常,还热衷“DB”,不到两个月二人的婚姻就出现了矛盾和裂痕,仅仅两年就以离婚收场。

离婚后的萧芳芳认真地审视了自己的 情感 问题,不管是谢贤还是秦祥林,他们都与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只有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才能一直走下去。

萧芳芳也知道爱情可遇不可求,于是她决定先把心思放在事业上。

1974年,萧芳芳出演《海韵》,浑身上下都透着戏的她,将坚强又乐观的少女形象诠释得尤为出色,她也凭借此片,获得第5届西班牙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1976年,萧芳芳带着她自编自导自演的**《跳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穿插真实影像的写实手法,让这部缉毒题材**被誉为香港新浪潮的前奏。**采用了记录式的拍片方式,使观众觉得耳目一新,也将她的才华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1980年,33岁的萧芳芳出演《秋水长天》,并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此部电视剧更是对此后台湾连续剧的风格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事业如火中天的萧芳芳在1980年,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张正甫,张正甫是无线电视台高层。他的儒雅和温柔令他心动不已,同年,33岁的萧芳芳与张正甫结婚。

1982年,不断追求自我的萧芳芳再次选择出国深造。

值得一提的是,萧芳芳是香港影坛第一个明星学士,退隐期间还攻读了心理学硕士,编写过英文的进修教材,出版过关于礼仪方面的书籍,抛开明星的光环不谈,萧芳芳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学者。

1985年,因为张正甫的工作原因,已育有两个女儿的萧芳芳选择放弃演艺事业同丈夫迁居澳大利亚。

在这期间,不忘学业的萧芳芳还攻读起了建筑学,但因为女儿年纪太小需要照顾的原因,只能休学。

但萧芳芳并不后悔,她说: “我人生的三个身份中,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永远是凌驾于演员之上的。”

虽然为了学业和家庭,萧芳芳数次放弃了演艺事业,但她的演技并没有因此下降,反而在知识和岁月的沉淀下,愈加炉火纯青。

1987年,再次回归影坛的她,主演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为她一举斩获第七届香港**金像奖影后的桂冠。

人到中年的萧芳芳由于多年劳累拍戏,身体很疲惫,自从两岁右耳就有耳疾的她,双耳听力逐渐薄弱,噪音对于她来说就是极大的折磨,但这并没有阻碍她对演艺事业的追求。

1993年,萧芳芳出演了李连杰主演的**《方世玉》, 在剧中饰演方世玉的母亲苗翠花,私下李连杰与萧芳芳也是亲如母子, 也因为此片内陆的观众开始熟知这位大放异彩的优秀港星,这部**的影响之大,直接给她冠上了苗翠花的名号。

除了李连杰对她非常尊敬,与她仅合作过一部**《漫威天龙》的喜剧之王周星驰也是将她看作是自己的童年女神,对她赞赏有加。

1995年,萧芳芳迎来了自己的事业巅峰,她主演了《女人四十》,当时耳疾已经十分严重的她,几乎失去了听清别人说话的能力,需要靠对方的口型来拍对手戏,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将一位饱受生活困扰但始终善良的中年女性刻画得令人难以忘怀。

萧芳芳也凭借此片,连续获得金像奖、金马奖以及柏林国际**节最佳女主角奖等四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奖项,成为继张曼玉之后第二位获得柏林影后的华人女星。

在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张国荣作为颁奖嘉宾,当他宣布最佳女主角得主时,一脸崇敬地说: “这个女人,她就是我的女神—萧芳芳。”

奈何天意难以弄人,长期遭受耳疾困扰的萧芳芳在出演完《麻雀飞龙》后,宣布淡出影坛,开始专心于公益事业。不仅人美戏好,生活中无论是才艺还是为人,她都有很多让人钦佩之处,是真正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因为耳疾,萧芳芳长期处于巨大的耳鸣声,苦不堪言,然而就是在这样糟糕的身体状况下,凭借毅力投身于公益事业,创立“护苗基金”,期望能够保护更多的儿童免受性侵害。

2014年,由林忆莲、那英等四人举办的慈善演唱会为“护苗基金”宣传捐款, 萧芳芳作为“护苗基金”的创办人,忍着剧烈的耳痛出席现场,并用跪谢的方式向四人表示感激。

吓得台上的几位明星,赶紧扶起老前辈。

以萧芳芳在 娱乐 园的地位,其实本不需要做到如此地步,但为了慈善她能放低姿态,实在让人心中感到无比敬佩。

如今已经74岁的萧芳芳生活幸福美满,虽然头发已经花白,身材也非常瘦削,但气质依旧很好,并且已经升级当上了外婆。

虽然身体一直不太好,双耳几乎失聪,但她依旧十分乐观,面对疾病从不气馁,现在的她已经学会唇语,与他人的沟通不再存在大问题。

过上退休生活的萧芳芳也喜欢追热门综艺,她提到自己看过综艺《我就是演员》,并觉得这些年轻演员的演技很自然。此外她还是周迅的“粉丝”,为此还看了周迅主演的《如懿传》。

采访中萧芳芳还开玩笑到,自己看了综艺《忘不了餐厅》,里面记录了几位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生活,心里十分安定,觉得自己老年痴呆了也去那。

萧芳芳的一生,比她所演绎的数百个角色还要精彩得多,不论是年少时为了生活独立自强,还是为了提升自我抛却繁华赴美留学,抑或是为了慈善事业四处奔波,这些都体现了一个努力奋斗的女性形象。

萧芳芳活出了女性楷模的模样,并用自己的经历给了当今青年诸多启发: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自我剖析,不断的成长,才能成为真正有力量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801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2024-0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