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面对谈婚论嫁的儿女,做父母的大多都喜忧参半

《金粉世家》面对谈婚论嫁的儿女,做父母的大多都喜忧参半,第1张

养儿养女,从丁点大小看着长大成人,

做父做母的都喜忧参半!

一 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优秀,没有配得上配不上之说

冷父去世后,冷母带着女儿寄人篱下,过着谨小慎微的平民生活,

作为与女儿相依为命的亲人,她无疑是最爱她的人,

她是一位明事理,重视女儿感受,温和的母亲

知道金燕西的身份后,

面对豪门公子对自己家的屡屡示好,她应对得体,没有意图高攀。

金燕西在追求冷清秋的过程中,

表现的也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热情有加的青年,

没有豪门公子的纨绔和跋扈。

最初买下冷家隔壁的房子后,送上糕点,冷母觉得他挺懂礼节;

想邀请冷清秋看**,又怕冷母反对,就说是别人给了一张**票,不看就作废了;让冷母觉得弃之可惜,而不是占小便宜;

看到冷清秋的鞋旧了,绞尽脑汁地想到用一张鞋票的方法去替她买一双;

去香山 旅游 ,金燕西询问冷清秋是怎么跟母亲解释的,冷清秋说自己撒了谎, 哄骗母亲,说要和同学去香山玩。

如果一定要把冷清秋婚姻的失败,怪在冷母头上,那只能说明,金燕西太聪明,迎合了一个母亲的心。

从尼姑庵回来,冷清秋对母亲说,要和七少爷结婚了。

母亲当时就明确反对:”这事太草率了,不行,说什么也不行。”

冷清秋以以为母亲不反对她和金燕西的往来,就是不反对结婚。

她说:“结婚和我喜不喜欢他是两码事。”

女儿不和自己商量,就答应婚事,母亲自然是伤心的。

生气地说:“你跟金家七少爷结婚,是齐大非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感情上的事,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冷清秋口不择言地埋怨母亲,因为自己婚姻的不幸,就来阻止她和金燕西说的结婚。

母亲无奈:“”两个年轻人都商量好的结果,做母亲的再极力阻止,也不会改变什么。”

这就是爱,一旦决定,哪怕飞蛾扑火,也会义无反顾。

女儿坚持要嫁给金燕西,

冷母的内心纵然万般不乐意,可那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她又能怎么样?

她 只能把深深的担忧闷在心里。

二 金家父母同样担心顽劣成性的儿子,婚姻不是一场 游戏

金燕西在父亲母亲眼里,就是孩子,爱贪玩,

金燕西对冷清秋动了心思,深深痴迷,已经到了谈婚论嫁时,父母还是一无所知,

当金燕西突然提出结婚,

宠爱他的母亲也是担心:

“不知道怎么着,我心上倒像拴了一个疙瘩。我也不知道是由他好,还是把这事拦回去。”

又担心父母反对,就央求三位姐姐帮忙成全,

姐妹仨依偎在母亲身边,好言帮弟弟,

金母开明:“在儿女的婚姻问题上,我也从不主张什么门第,只要孩子好,哪怕穷得没饭吃也没关系,我们娶的是人家孩子,不是门第。”

四女儿道之,向父亲提出金燕西的婚事,

金父父亲看儿子更准确:“这事原本我也没什么成见,只是金燕西这东西太胡闹,上半年就说办什么诗社,从我这要了几万块钱,慢慢地去接触,用心实在良苦。"

对热恋中的人更有一番见解,他意味深长:“不过是年轻的人,经不得这些纨绔子弟的诱惑罢了。”

看了冷清秋的诗作和照片,他这样评价:“这孩子的人品,我看了诗和照片都信得过,只是福薄了一点。”

女儿们都笑他迷信,他说:“你们知道什么呀,古人云:诗言志,大块之噫气。”

不能不说金父看问题的犀利,

只是未必能给当事人以警示。

三 可怜天下父母心

面对长大的儿女,

面对谈婚论嫁的他们,

父母们喜忧参半,

说得多了,是干涉,儿女不乐意,他们要婚姻自由;

说得少了,是宽松,却又担心儿女幸福不幸福?

说到底,恋爱是甜蜜的,

婚姻则需要持续经营!

因为金燕西对冷清秋的感情并不是爱,而是新鲜感。金燕西是个富家公子,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富二代。在**中虽然将金燕西描绘的很美好,但是终期本质其实与那些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并没有什么不同。当初之所以会看上冷清秋,是因为在见到冷清秋之前金燕西周围的女人大多都是家长里短攀荣附贵的俗人,而初次见到冷清秋这般高清亮丽的美人儿,一下子就令金燕西沉迷其中。

 

金燕西多次见到冷清秋都是在偶然的场合下见到的,冷清秋面目清冷的表情,典雅的气质,都深深的吸引着金燕西。于是金燕西利用自己的家世想方设法的靠近冷清秋:应聘进冷清秋所在的大学,在冷清秋旁边买了一栋房子做邻居。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富家子弟的金燕西自小就非常擅长这种手段。在解除的过程中了解到冷清秋的家世贫穷,更是利用金钱帮助冷清秋的家庭。只不过到目前为止金燕西的手段还仅限于“金钱”。对于读过大学,学习了自由浪漫思想的冷清秋而言,金钱是恶俗的,与爱情无关,所以金燕西一直以来无往不利的金钱攻势并没有拿下冷清秋。

 

而冷清秋本身对金燕西的吸引力,再加上长久的追求而不得,不但没有领金燕西放弃,反而激发了的征服欲望。之后在请教他人之后,金燕西采用了感情攻势,在文学上投冷清秋所好,在物质上转手他人帮助冷清秋以保全冷清秋的自尊心。这种感情方式再加上金燕西本人确实有些才能,双方才子佳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在观众看来,这是一对金童玉女,于是也就忽视了金燕西美好皮囊下的本质。很快当两人结婚后,金燕西纨绔子弟的本质开始暴露。每日里不再与冷清秋吟诗作对,畅谈文学,开始回归本性与狐朋狗友饮酒作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清秋这才慢慢的认识到金燕西真正的本质,最终两人走向了曲终人散。

 

综合而言,所谓的一眼万年的爱情不过是金燕西的一场游戏,曲终人散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的。

我觉得燕西是真的爱过清秋,并不是出于一时的新鲜感。

两人当时都处于朦胧的青少年时期,那次深夜的惊鸿一瞥,深深刻在这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轻佻不羁的心上,从此一见钟情。于是他开始收敛自己,去她的学校当老师,成立诗社,只为能与她更近一点。

期间有更加优秀的男人欧阳于间出现,并同样的深恋冷清秋。但是清秋在二人之间选择了敢于直面数千人在那个时代对自己表白的金燕西,这个男人所具备的勇气,自信,以及不顾一切炙热的爱恋,赢得了冷清秋。

金燕西身为当时时代的高富帅,身经花丛无数,但却为冷清秋甘愿折腰。其中若无爱恋支撑,又怎会猎取贫寒却对权贵不屑一顾的高冷少女的真心呢?只是两人真正结合后,面对来自阶层不同所带来的压力与不适应,以及两人都未成熟的感情,崩溃析离了。

两人是相爱的,真正分离两人的是当时时代的洪流。如果说这个时候的冷清秋对金燕西的爱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那金燕西此时正月圆而缺,溢满而亏。

所以当两人生活在一起后,在性格、价值观、人生观等不契合的逐渐突显,一个男人应该对家庭所负有的责任和担当等压力,都让崇尚浪漫和自由的金燕西,感到被束缚,被压抑。尚未成熟的他,自然是会选择逃离,也就会离冷清秋越来越远。

我想说的是,直到最后,金燕西都不是因为不爱了所以抛弃冷清秋的,是这种爱没有他自己重要,包括他对八妹说:“我除了清秋谁也没爱过。”和最后看到烧毁的冷清秋的照片回忆的时候,都能看出来,他是一直爱着冷清秋的,这份爱一开始是炙热,到后来看似死灰一片,其实保留余温。

观点粗糙,欢迎大家互动、评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50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