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作文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第1张

1、

菲利普夫妇,回到家以后再也闭口不提关于于勒的所有事。姐夫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和姐姐离了婚。一天,早已破坏的的老门再次响起了敲门声,我打开门向外望去竟是于勒叔叔,爸爸妈妈也出来了,看见于勒叔叔还是穿着那件破烂的水手服,爸爸和妈妈异口同声的吼道:“滚出去!你这个骗子、流氓!”叔叔不知如何是好,正当这时于勒叔叔看见了我,对父母说道:“哥哥嫂子,我从未骗过你们……”还不等叔叔说完话爸爸妈妈就把门甩上了。门又响了起来但不久就停歇了下来。我看见爸爸妈妈回到了他们自己的房间,便不由得打开了门,门外我的叔叔于勒已经晕倒在了地上,我看着叔叔那憔悴的脸庞,不有得摸了摸我的口袋。哦,还有15个铜子儿,我去隔壁的店铺里买了一瓶水和一个面包,还剩下10个铜子儿。这时叔叔已悠悠的醒来看见我拿着水和面包不有得吞咽了口沫沱,问道:“约瑟夫这是给我的吗?”我点点头给了叔叔并示意叔叔往外走不要在我家门前。叔叔有些悲痛的问:“难道连你也要赶我走吗?约瑟夫?”叔叔放下了水和面包向外走了出去,我拿起水和面包朝叔叔追去,好不容易终于追上了叔叔,对叔叔说道:“叔叔不是您想的那样,我的意思是那里不好讲话。”叔叔这时微笑的转过头说:“哦,我亲爱的外甥,你想和我走吗?”我不由愣住了,叔叔看我愣住说道:“呵呵,不用奇怪我确实在美州发了大财,只不过我还没说就被赶了出来罢了。”我愣愣说道:“哦,叔叔那你怎···怎么会晕倒在我家门口呢?”“那不过是试试你们罢了!”叔叔解释道,我回道:“叔叔我愿意跟你走那个只认钱的家我早已受够了!不过叔叔你容我告诉我的父母可以吗?”叔叔答道:“约瑟夫不用了,我会亲自和他们说的。”

第二天,我和叔叔衣着光鲜的敲了敲我家的门。这次开门的是我的父母,父母看到我和于勒叔叔不由愣住了,叔叔说道:“哥哥嫂嫂,我欠你们的钱我会又给你们的,现在我要带约瑟夫走了!再见!”

2、

“啊,上帝!这是真的么!我的亲弟弟,哦,于勒!我亲爱的弟弟。你去美洲回来了?遇到你实在太荣幸了!克拉丽丝,快!快过来!你看看”父亲激动得涨红了脸。

我回过头去看母亲,她早已站在了离我们身后不远的地方。她太激动了,脸上的皱纹似乎一下子舒展开来,没有想到狼狈不堪的于勒如今衣冠整楚地站在我家门口,她呆在了那里。父亲终是整理好了情绪,对母亲喊道:“我的夫人!快来!领着孩子们看看他们善良、正直的叔叔!”“噢,好的。”母亲抚了抚发迹,骄傲地昂起头,领着我们在邻里们的羡慕的眼光中走出来,扭着臃肿的腰,走着从街上贵妇人那里模仿来的脚步走到父亲身边。

“快!孩子们,见过你们亲爱的叔父大人。”我是第一次从母亲嘴里听到“亲爱的”,不禁一颤,连忙随着姐姐叫了声“叔叔”。这时,邻里中传出阵阵议论声,“哦!真是有够幸运的!”“就是说嘛,有这么个阔亲戚!”……母亲对他们的话不屑一顾,他始终抬着头,处处显示高人一等的姿态。

我们围着叔叔问这问那,父亲却说我们不成规矩,没大没小。叔叔却笑道:“没事。”就这样,在众人羡慕的神色中我们回到家中。

第二天清晨,母亲早早地起床,第一次不紧不慢地为全家准备丰盛的早餐。“于勒!亲爱的于勒,宝贝儿们,快来吃早餐!”等我们到齐之后,母亲开始喋喋不休地对于勒诉说这些年我们不好的境遇。“亲爱的于勒!你知道吗?这些年我们有多思念你?每次看到远方的油轮,我们都会想着你啊!这些年,苦啊……”父亲也在一旁不断地附和。直至叔叔拿出了一袋子法郎交给他们时,他们同时闭了嘴。眼睛紧紧盯着钱袋,生怕下一秒就会飞了似的。

晚上,我看见于勒叔父站在阳台上,叹息。

3、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可随着妈妈的一声惊呼,爸爸脸色突变,爸爸赶紧给妈妈使了一个眼色,他们向甲板另一个方向走去。我向前一看,那个卖牡蛎的、我的叔叔于勒竟也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这艘船上!难怪爸爸妈妈会如此大惊失色!

我隐隐约约听到妈妈激动地说:“那、那怎么又是于勒?”又听到爸爸低声喝到:“小声点,别让咱们的女婿听到了”接着他们又小声交谈了什么。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镇定自若地走过来。可我分明感到妈妈的身体一直在颤抖。她把我们带回了船舱。

在船舱中,爸爸、妈妈、姐姐、姐夫和我都没有说话。我们都在各自干着不同的事情,舱里十分寂静。就在这时,一阵突然而来的敲门声打破了舱中的寂静。父亲缓缓走了过去,打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位衣衫破旧的老水手,他低着头,恭敬地问:“您需要牡蛎吗?”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异常苍白,他惊讶的久久说不出话来。那老水手也慢慢地抬起头,刹那间,他与父亲的表情惊人的相似。母亲全身抖的更厉害了,而姐姐、姐夫却还没有感到异样,还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死一般的沉寂持续了几秒钟,就在这时,老水手突然开口:“对不起打扰您了。”说着,他走出去,关上了舱门。

爸爸那木讷的表情持续了很久,最后,我们总算平静地回到了哈佛尔。船上的经历谁也没有再提起过。

从此以后,我再没有见过我的叔叔于勒!

4、

从哲尔塞岛回来又过了一个月,我们再没听说过我的叔叔于勒的任何消息。父母一开始提心吊胆,怕于勒叔叔在船上认出他们后,又回来吃他们,连星期天去海边栈桥散步都免了。过了一阵子,于勒叔叔并没有来,父母也就慢慢地松懈了。可是我们再也没有去栈桥散步。

有一天,我们又收到了于勒叔叔的来信,上面说:“亲爱的菲利普,我刚从南美回来,我准备近期就回去和你们一起住。”父亲看到这封信,脸色突然变得像白纸一样苍白,他哆嗦着说:“天哪,是……是于勒,他又要回来了。”母亲吓得大叫:“于勒,天哪!这个无赖,这个流氓!他又要吃我们了!”

就在这时,有人在屋外敲门:“菲利普,我亲爱的哥哥, 你在吗?喂,菲利普,我是于勒!”我的父母听到于勒叔叔的声音,捂着张大的嘴巴,像老鼠一样踮着脚尖退缩着,一直退进了厨房,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于勒叔叔又喊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就走了。

我的父亲壮起胆子,走到门旁,把耳朵贴在门上仔细听了听,又从门缝里向外看了看,这才轻轻地把门拧开一道缝,仿佛那门把是玻璃做的,他确认了于勒叔叔确实不在后,松了一口气,打开了门。这时他发现门边有一封信,立刻又把脸绷了起来,头发都竖起一大截。

我们围在桌边,看着父亲打开了信封,一张支票从信封中滑了出来,我赶忙捡起来递给父亲,在灯光下看到,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1000法郎”。

我们不禁都叫出了声,急忙掏出了信看了起来:“亲爱的菲利普,我一直没敢和你说,我的买卖早垮了,我一直在“特快号”上卖牡蛎,一个月前,我救了一个美洲商人的命,当时他落水了。于是他让我替他工作,我又发财了,我以后还会去看你们的。”

我们又恢复了星期天去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

希望可以帮到你!

和谐邻里之间

剪报是我休闲时很喜欢做的一件事,也是我活的课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天下午,我正在剪报,忽然发现了一幅漫画,画面不是很精美,却引起了我的沉思……

这幅漫画的标题是:《邻里之间》。漫画画的是:一栋大楼突然停电了,所有人家里都是漆黑一片,翻箱倒柜地找蜡烛。这时,一个天真活泼、系着红领巾的小女孩轻轻敲了敲对面一户新搬来的邻居家的门。一个男人打开门,探出头来。小女孩赶忙问道:“叔叔,请问您有蜡烛吗?”那名男子粗鲁地打断了小女孩的话:“没有!”说罢,他就“嘭”地关上了房门。(其实他有蜡烛)而正当他准备点燃蜡烛时,敲门声又响了起来。男子打开门一看,又是刚才那小女孩。便不耐烦的吼道:“都告诉你了,我没有蜡烛!别再问我借了!”小女孩却并不生气,还笑盈盈地从背后拿出了两支蜡烛,说:“我爸爸知道您新搬来,家里肯定没有准备蜡烛,就要我给您送两支来。他说了‘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顿时,那名男子的脸红到了耳根,尴尬地愣在那不知该作何反应。

漫画中男子的冷漠、自私、谎言与小女孩家的热情、大方、真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反映出现代城市里邻居间的不信任。

其实,从“人”字的结构上来看,一撇一捺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邻里之间更是应该如此。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当你需要别人帮助时,周围非亲非故的邻居往往能比远方血脉相通的亲戚更直接更及时地帮助你,解你燃眉之急。因此,邻里之间的团结和睦非常重要。但是,不和谐的邻里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却比比皆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来往”“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更有甚者,为了自己一点点地利益,而不惜与邻居间闹矛盾,整日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邻居吵架拌嘴。这样做又何必呢?

记得以前看过一则寓言: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是邻居。一天,两个人的家里突然起了大火。可二人并没有慌张,瞎子背着瘸子,瘸子为瞎子指路,在他们的默契配合下,两人终于逃离了火海,活了下来……

看了这幅漫画,听了这则寓言,朋友,你对邻里之间的关系是否又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呢?

新邻里关系

邻居对于我们,是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纽带。“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话足以说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邻里关系是社会中的重要公共关系,如果运转良好,将对人群素质、道德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住房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也许不再为争过道而面红耳赤了,不必担心隔墙有耳了,可我们又都被水泥壁垒裹住了。与此同时,邻里关系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你当然有权利说邻居对我来说无所谓。然而,当一个社会正在感慨邻里关系的缺失、人际关系的恶化的时候,新邻里关系的萌动,也许就意味着某种变化和希望——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社会的灵魂,被我们淡忘的邻里关系正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据调查,现在邻里之间打招呼的比例比十年前下降了2518%,但互助互惠的比例却上升了6561%。新邻里关系极大地体现了“人性化”——人们多了双向选择的空间。

现在的邻里关系已经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也就是说,表面上的寒暄也许少了,但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却科学有效起来。新邻里关系注重的是大家和睦相处但绝不干涉“内政”,强调的是一种距离感——众所周知,距离常常产生美。很多高尚社区都设有“住户服务中心”和“业主委员会”,邻居们有什么事情不再相互麻烦,而是直接到住户服务中心,这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化运作。

人们总是怀念从前的大院生活,说那充分体现了“远亲不如近邻”。但这种密切和热闹是建立在住房窘困逼窄的基础上。说到底,是一种无奈——七十二家房客的拥挤造就了亲密,空间窄小,人的气魄也小了。相互之间了解得太多,彼此都熟悉彼此的性格和脾气,任何事都可以不胫而走,根本谈不上隐私权。

社会科学家认为,十多年前的邻里纠纷80%是与住房相关。随着住宅质量的改善,公共、私人领域划分得十分明确,从前因公私领域混淆而引起的纷争也就自然消失了。

新邻里关系实际上是居住条件改变下的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条件改变了,人的思维随之而改变,一味强调某种氛围显然有点不合实际。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很深奥的社会哲学。

新邻里关系

房子之间的距离合理,就会有好邻居。好邻居,是离我们不远不近的那个人。

上世纪70年代,邻里之间最常见的问题是谁占了谁家的走廊,谁家的煤池过了界,寸土寸金,战事纷扰。今天的房子,公用面积和私人领域已区分得相当清楚,新出现的问题是,我们的家离别人的家多远才是最合适的,多远才会让我们感觉到社区给我们的归属感,才会让我们感觉到隐蔽的生活乐趣不会被侵犯。

好的房子,应该看得到好的风景,同时应该是邻居眼中的风景,篱笆围成的花墙,让界线变得友好,即使是玫瑰上的刺,防备的也不是摘花的手。好房子和好房子之间的距离,仿佛心和心之间的距离,应该不远也不近。

随着社会流动和职业流动愈加激烈,人们对非利益性、非工作性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种需求。当同事、事业伙伴与竞争对手都在不断变化,我们更期待一种在家庭之外的稳定但与经济利益无关的关系。所以,好房子属于好的社区,好的社区应该有一个让我们感觉公共关系流畅的会所,在那里,邻居与邻居之间可以有良好的合作,能够找到想找的人。会所使我们有强烈的地域归属感,丰富了家的内涵。会所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我们的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之外,它帮助我们认识一群和我们有一样生活习惯的邻居。

好的邻居之间应该有一种互助关系。比如,一起打球,一起修花墙,一起为孩子钉秋千架。除了现实中的合作,网络世界中的合作也让邻里关系变得进退自如。邻里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种有乐趣的奉献,体现自己事业之外的价值。合作与互助,让邻里关系成为最有趣的社会关系和最轻松的社会关系。担任业主委员会的一份工作,有时候就是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乐趣。

好房子和好房子之间、好房子和社区之间、好房子和自然之间、好房子的主人之间应该有默契。有默契才协调,协调才完美。

默契就是你的房子很豪华但并不会显得突兀,不会盛气凌人,不会铺张。

默契就是别人家门口是竹篱笆,你的门口就不会是罗马柱。

默契就是你的邻居不会让孩子摘你种的花,不会半夜把收音机开得声很大。因为默契,你的房子才更有价值,你的生活才更有乐趣。

好房子不但应该有一个大的私人空间,更应该有一个尊重私人空间的社区环境,最应该有一个与你互相尊重私人空间的邻居——没人半夜敲你的门,没人拿走你信箱中掉出来的报纸,没人问你房子是不是一次性付款。周末,你们都打开门互致问候。你的南瓜成熟了,你摆一个在邻居家的门口。

尊重,就是你和你的邻居们都遵守生活中的潜在规则。

那种建立在狭小空间里的热闹和亲密,永远地一去不返了。

正如瑞纳花园住户服务中心主任于永启所说的,为业主服好务是物业管理的生命线,业主满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物业管理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业户有事找物业已经蔚然成风,谁还会开口麻烦邻居呢?何况,事无巨细,住户服务中心都会倾力解决,小到水管漏水、钥匙遗失,大到负责房屋租赁、转让等等,一派全面包揽的势头。

优秀的物业公司已经进入创建品牌阶段,随时随地与业主保持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是他们的必修课。物业公司通过各种沟通方式让广大业主知情、认可、支持,也要把近期内广大业主的要求和呼声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收集汇总,作为改进工作方法的重要依据。“住户服务中心”与“维修中心”24小时全天候,随时接受咨询和投诉,物业公司监控中心有网络电话直通每家每户,并在每个楼幢的入口处设有“友情提示板”。就这样,过去那种建立在狭小空间里的热闹和亲密一去不返了,邻居们通过“住户服务中心”的调控,之间的距离一天比一天适中,渐渐散发出亲切的美感。

邻里关系,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公共关系,是否运转良好,往往对这个社会中的人群素质、道德水平起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住在豪华的房子中,但邻里关系缺失,亲人朋友关系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扩大带来的空间距离拉大而日渐疏远,如果生活中只剩下同事、客户等外围公共关系,生活将变得干涩乏味。

我住在高高的大楼上面

“我住在高高的大楼上面,回想那过去的好时光……”

这是我自己瞎编的歌词。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在耳边飘起,我就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哼哼,惆怅、忧伤、郁闷,无言的感觉瞬间弥漫了空空荡荡的大小房间。

我在这所谓的高档小区栖身已有几年,居住环境提升了,物质生活提高了,我内心的孤独感却与日俱增。直到最近,我才知道我住的这栋楼里住着12户人家,我与他们很陌生,时间长了,彼此知道是从一个门洞进出的,大家见了面,只是礼节性地点点头,仅此而已。

现代人似乎习惯了做一个冷漠的面具套在脸上,做一个厚厚的茧把心藏起来。几年来,我不记得有邻居来敲过我家的门。我呢,只是在准备装修房子的时候,走进正在装修的邻居家学习过。小区里有业主委员会,都是些什么人,我不清楚。业主委员会能干什么,我也不得而知。我们这个小区的物业感觉还比较正规,经常在楼底下贴个告示,发个通知啥的。小区里还有超市,平常想买点什么,一个电话就会送上门。家里的下水道堵过,门把手坏过,麻烦过朋友,找过物业,物业服务态度是好,但价格很贵。

我搬来时,儿子尚小,顽皮得很,尽管我们整天教育他、训斥他,还用筷子揍过他的屁股,叫他不要在地板上蹦来跳去,否则楼底下叔叔阿姨要有意见,可时不时终也免不了弄出点动静来。楼下,年轻的夫妻没有孩子,男的上来很委婉地提过意见,时间一长,人家也不说了。我们实在是抱歉得很。

有一天,我们家的对讲门铃忽然在半夜响了,里面传出一个男的声音,说是楼上的邻居,忘了带钥匙。第二天,我爱人告诉我此人是个韩国人,我这才对上号。有一个女的和他住在一起,那女的经常在晚上10点左右牵着条小狗出来溜。女的是不是他的妻子,是不是韩国人,我都不清楚。

后来,韩国人走了。又来了一个人,也是韩国人。韩国人不懂中国人的风俗,端午节,我爱人把几棵艾蒿放到他的门前,他觉得莫名其妙。

不管怎样,儿子终于有了一个小伙伴。一楼长期空在那儿的西单元新住户搬进来了。西单元住着一对老夫妻和他们的女儿女婿、小外甥。这一家姓什么,干什么,我一概不知。小外甥不到2岁的样子,叫豆豆。姥爷经常抱着外甥在院子里玩,我们每天从他家门前过,儿子就和豆豆熟了。每次经过,小豆豆隔很远就叫我儿子,“牛牛,牛牛”。

牛牛愿意和羊羊玩,羊羊住在隔壁的楼上,牛牛和羊羊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是今年春节在楼底下放焰火认识的。牛牛去过一次羊羊家,玩到晚上10点多不回来,玩疯了。后来,他妈妈就不让他去人家家里了,可能羊羊的妈妈也是这样想吧。不相干的人在家里一玩就玩到晚上10点多,是够烦人的。

我是个球迷,我知道我的邻居里也有好球的。因为我经常在周末看球看到半夜,中场休息时,到阳台上抽烟,能听到邻居家的电视响。可惜,我们无法沟通。

唉,人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那种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满院子飘着饭香、鸡犬相闻的日子不会再有了。社会的确是进步了。有时,我夜里躲在阳台上看远处的大海,就想高高的大楼里面,和我一样困惑的人应该不会是少数吧?说到底,人活着,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蚌埠,这里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交通便利,优点说也说不完的地方。

我的家乡蚌埠物产丰富。怀远县的石榴晶莹剔透;五河县的螃蟹远近闻名;固镇县的绿豆饼香甜可口;蚌埠蚂虾街的大蚂虾吃到你过瘾,满口留香,恋恋不忘;还有特产珍珠怡让你的嘴吃了比蜜还甜!同时,你还可以见到我们蚌埠最有名的特产—珍珠呢!那一颗颗珍珠纯洁无瑕,不掺一丝杂色,甚至可以和当时的和氏璧媲美,所以,蚌埠又称珠城。

我的家乡蚌埠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她是花鼓灯,四洲戏的发源地,

听说正在申报国家和世界文化遗产呢。美丽的珠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龙子湖风景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汤和墓、白乳泉、水上乐园、淮河风情园……更是你周末度假的好去处。新建的淮河文化广场是我们蚌埠的一张城市名片,会展中心、图书馆、休闲中心、大剧院四幢建筑都坐落于此。你若是登上张公山,站在望淮塔,俯览今日的蚌埠大地,到处是生机蓬勃,春意盎然。所以,蚌埠也是一个让你留恋忘返的地方。

我的家乡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蚌埠公路四通八达,京福、宁洛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方便快捷;新机场早已建好投入使用;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站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在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将给蚌埠拉来一座“高铁新城”,高速列车将把蚌埠带入“高速时代”,为蚌埠的高速发展带来无限商机!所以,蚌埠也将是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地方。

这就是我的家乡蚌埠,一个在我心中最完美的地方。

一 春节

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元 宵 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三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四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六六月初六姑姑节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就这样狐偃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权高势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不久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婿见到妻子。问她:"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就把计划说出来。他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看着办吧!"

从此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母亲大惊,急忙连夜给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闷在家里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狐偃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

七七 夕节

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宋时杭州的小儿女,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楸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等一类水鸟,浮于水上。妇人喜于盒内贮小蜘蛛,让蜘蛛在盒内织网,看织网之疏密,谓之"巧"之多少也。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也有把"穿针"转为"丢针"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入水里,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浮动的阴影,变化多端。依其形状,就可以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不过遮目怎能看到天象呢?这自然不是看双星,而是闭目作幻想了。

神话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也应该是有其意义的。

八 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九重 阳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十腊 八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

庆中秋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中秋月夜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

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中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梗概

  

  中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二:白蛇传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三: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四: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739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