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往事,曾经的“达里尼”和旅顺风云

辽东往事,曾经的“达里尼”和旅顺风云,第1张

陈汝嘉

前往大连,始于想看旅顺博物馆的冲动。这座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博物馆,因有着大谷光瑞在中亚探险发现的众多藏品以及罗振玉的青铜器收藏而吸引我。

大连曾叫“达里尼”,这个听起来有一丝动人的名字,实则透露这座城市曾被日俄殖民者占领的屈辱史。大连的城市建设以及现今保留下来的 历史 建筑,都留存着深深的日俄印记。

我的住所就在大连火车站附近,透过铁轨,便可看到胜利桥北堍的俄罗斯风情街。这里是旅行者们一定不会错过的景点之一,也是大连城市发展的起点。

大连曾被叫做“达里尼”,现今保留下来的 历史 建筑,都留存着深深的日俄印记。 资料图

1898年,一纸《旅大租地条约》让现在的旅顺口与大连区域沦为俄属领地。1899年,俄国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在黄海之岸的泥洼地里建立起一座城,并取名为“达里尼”。“达里尼”在俄语里意为远方。在俄国人主导的时代,市中心有一条主街名为“工程师大街”,昔日的市政厅及行政官邸均坐落于此,中国人则习惯称其“俄国街”。

1905年,日俄战争以俄方战败结束,日方将“达里尼”改称“大连”,“工程师大街”也成为了“露西娅町”,后改为“儿玉町”,之后更是成为了满铁大本营。

1945年,二战胜利后,旅大成为特殊解放区,“儿玉町”改名为现在的“团结街”。但说起来,大家现今最熟悉的名字还是“俄罗斯风情街”。

昔日的“俄国街”。

过胜利桥往北,在风情街的最南端,迎面而来的是俄式建筑风味浓厚的大连美术馆。其前身是1902年沙俄占领时期的东清轮船会社办公楼,后曾相继成为日本占领时期的大连民政署和日本桥图书馆。1996年,这栋建筑按原样重建,红白砖墙、木屋架、童话般的黑色尖顶,无不透露浓浓的东欧风情。

如今的大连美术馆。本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作者陈汝嘉 图

大连美术馆前身是1902年沙俄占领时期的东清轮船会社办公楼,后也曾相继成为日本占领时期的大连民政署和日本桥图书馆。 资料图

风情街两侧基本是后期新建的仿俄式建筑。西侧有大连船舶技术学校,这里本是建于1900年的市政厅官邸旧址,是达里尼市第一任市长俄国人萨哈罗夫的居所。可惜的是,这幢楼虽然得以翻新,但如今已无人问津,处于空置的状态,路过的游人一般也并不留意。

如今的大连船舶技术学校

大连船舶技术学校其前身是1900年的市政厅官邸旧址,是达里尼市第一任市长俄国人萨哈罗夫的居所。

在路的最北端,静静伫立着一幢体量巨大的三折形状建筑,即昔日的达里尼市政厅。其始建于1898年,充满古典复兴式的建筑最初色彩鲜明,采用红砖和尖顶装饰。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沙俄在撤退前放火将其烧毁。1926年,日本占领者将这里修复,改为满蒙资源馆。

如今这座建筑呈空置封闭状态,墙体上不知何时已被刷上了白色的涂料。从部分剥落的墙面内里,依然可见昔日红砖。看管这里的大爷告诉我,等到有市政拨款后,政府就会把这里修缮一新,这座老建筑值得更好的对待。

昔日的达里尼市政厅。

百年前的规划者们在大连中山广场区域,留下了近代建筑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地标性区域以中山广场公园为圆心,10条路呈向外放射状态。这一独特的格局,是因为俄国人最初对“达里尼”规划时,是以法国首都巴黎的辐射性街道为蓝本的。

如今来到广场,的确有一种 “小欧洲”的感觉。环绕一周,可以欣赏大和旅馆、横滨正金银行、关东都督府电信局、满铁株式会社等 历史 遗址建筑的古典式、折衷式、哥特式建筑大融合。

始建于1905年的关东都督府电信局旧址

始建于1909年的横滨正金银行旧址

始建于1909年的大和旅馆旧址

接着,我前往心心念念的旅顺。山海相依的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俯瞰黄海和渤海。

从大连市区去旅顺很方便,可以选择在火车站站北广场搭乘公交2002路(2小时左右)前往,或者就在2002路车站等着私车司机来搭讪,只需1小时到达。

一到旅顺,我便直奔旅顺博物馆,这里因有日本探险家大谷光瑞的众多藏品而知名。

旅顺博物馆

生于1876年的大谷光瑞,是日本佛教真宗派西本愿寺的第22代门主,也是大正天皇的姐夫。

酷爱探险考古的他,在20世纪初期组建了自己的私人探险队——“大谷探险队”,前往中亚及中国西域“探险”(实为掠夺),在新疆的吐鲁番、楼兰、库车、和阗和甘肃敦煌等地,获取了大量的古丝绸之路珍品。

大谷光瑞 维基百科 图

因财政问题,1916年,大谷光瑞将他的“大谷收集品”以寄存的方式存放在刚刚建立的“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之后的1929年,他授权将这批文物直接卖给“关东厅博物馆”,也就是今天的旅顺博物馆。其中赫赫有名的一对“高昌古尸”( 吐鲁番地区古称“高昌”),如今就静静躺在旅顺博物馆的二楼。

很可惜拜访当日,大谷光瑞收藏的大批犍陀罗造像没有展出,馆内只在入口处展出了一尊犍陀罗造像,不过依然不虚此行。

入口处的犍陀罗造像。

缓步走上二楼,迎面而来的就是青铜器展厅。可以看到,整个博物馆内部的展柜非常老派、古典,这些满蒙物产馆的玻璃展柜自身已是可贵的文物,丝毫不逊色。

青铜器展厅,玻璃展柜自身已是可贵的文物。

青铜展厅中有著名金石学家和文物收藏家罗振玉的青铜器旧藏。其中,他所收藏的西周吕鼎(公元前976年),因同时具备王年、月、月相、干支日四要素,为西周 历史 的校勘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堪称国宝。为什么他的藏品会留在旅顺?那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后,罗振玉曾参与策划伪满洲国的成立,并任多种伪职,这亦是 历史 的事实,无须回避,如今看来令人唏嘘。

青铜器藏品

西周吕鼎

旅顺博物馆的藏品中,有趣的还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青铜配饰和青铜刀。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北方长城沿线,陆续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特征的青铜制品。因为鄂尔多斯区域发现的数量最多、最集中,故而被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鄂尔多斯式青铜刀也很有特色,主要为连柄铜刀,刀身与刀柄一次铸成,与中原地区早期流行的需要在柄端安装把手的复合型柄刀截然不同。这类刀的特点在于,刃口往外凸出,利于剥野兽皮毛、肢解动物,是北方民族当时十分常用的工具。

鄂尔多斯式青铜刀很有特色,主要是连柄铜刀,刀身与刀柄一次铸成。

佛教造像馆中的一组四大天王塑像也令我印象深刻。它们原是清代初期北京圣化寺的四大天王组合造像,均为泥塑彩绘,像高近3米。每一位天王身着古代武将服饰,怒目圆睁,背部飘带扬起,凶猛威武之气扑面而来。在一楼,还展出博物馆初期的藏品明信片,以弥补没看到收起来的文物的遗憾。

四大天王塑像

博物馆初期的藏品明信片

旅顺,这个历经了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军港,曾有太多 历史 人物风云登场,贪婪的日俄高级将领军官在这里为争夺辽东半岛彼此厮杀,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在旅顺的日俄监狱英勇就义,成为废帝的溥仪在此被软禁……这些 历史 的遗迹,依然可以在旅顺找到。

日俄监狱旧址

中苏友好纪念塔

在旅顺博物馆西侧的文化路30号,有一栋有些年头的破落老旅社,门口摆着热闹的水果摊。

从外表来看,这只是一幢普通的老建筑,可若穿梭至1931年末,当你经过这里时,能看到一个落寞的身影出现在二楼,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1931年11月18日,溥仪被日本关东军软禁在旅顺这栋由日本满铁株式会社经营的“大和旅馆”。这时的溥仪,早已没有自由与权利,只是伪满洲国的傀儡。如今这里依然作为旅社使用,只是很少人会知道,这栋外表不起眼的建筑曾见证过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一段。

曾经软禁溥仪的“大和旅馆”。

就在大和旅社的对面,还有一栋沿街的大体量古典式建筑,即便残旧,却依然可以从它精致的外立面体会到曾经的美丽。

这栋建筑建于1901年,最初是美国人的商店,1916年被日本殖民当局改为旅顺师范学堂,1945年后再被改为苏军医院,1955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210医院接手。如今这里再一次空置,而建筑本身浓缩了不同时期的 历史 层面,成为了时间的标本。

这栋沿街的大体量古典式建筑,最早建于1901年,最初是美国人的商店。

上述 历史 建筑,大部分都集中在旅顺太阳沟的南部。而在这片军港区的北部,依旧保留着众多属于军产的红砖民居,其中多数早已人去楼空,门窗破落。

军港区北部的红砖民居

探访时正值下午两三点,阳光弱洒于路边微微转绿的树枝上,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一位老奶奶坐在街边的木椅上晒太阳,我挥了挥手,叫了一声“奶奶好”,老人笑了笑,没有回话,整座街道安静得仿佛时间就此凝固。

校对:丁晓

犍陀罗艺术简练的说它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

所谓犍陀罗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专有名词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进入印度建立殖民地;公元前2世纪,殖民地的欧洲人后裔,与原来居住在中国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一起,建立起强大的贵霜帝国,定都犍陀罗(今马巴基斯坦白沙瓦与阿富汗东部地区)一带贵霜帝国的第三代君主迦腻色迦开始提倡佛教,并将希腊雕刻神像的手法用来雕刻佛像,于是,犍陀罗艺术产生了

由於希腊人对神的观念不同,他们认为人神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中天国的英雄女神和人世的形像是一致的,在此观念下工匠塑造神的形像,在当地的文化与宗教信仰下,自然地与佛教的精神相交融,产生了最早的佛教艺术—犍陀罗艺术犍陀罗深受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当地的造像风格略带有西方雕塑的特色,强调自然的写实性,外观上则是高鼻,深眼,卷发,嘴上有八字胡的佛像和通肩式大衣的造型,有的佛像甚会表现肌肉线条

重走玄奘路特稿:健陀罗国赏石雕

2006-11-9 9:16:47 来源:洛阳日报

本报记者寇兴耀巴基斯坦白沙瓦讯 公元628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内,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河流域。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对印度有多种叫法,如“身毒”、“天竺”等。玄奘根据古印度语,在《大唐西域记》中主张应称之为“印度”,这一名称遂成为印巴次大陆的通称。

玄奘从那揭罗喝国(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健陀罗东临印度河,其佛教属于“一切有部”,流传至中亚和中国,称为“北传佛教”。玄奘赴印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学习《瑜伽师地论》,而其作者无著就诞生于健陀罗。

健陀罗国创始者,原为公元1世纪入主其地的大月氏人(在敦煌附近),因疆域扩大,建都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市西北。这里曾为希腊人长期占领,留下希腊风格的雕塑艺术。健陀罗人汲取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的 雕刻手法,并加以发展,形成表现美的比例、和谐的几何形体和焕发生命力的人体雕塑艺术。

白沙瓦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健陀罗艺术珍品。6日上午,考察队员们来到这个艺术宝库,一饱眼福。博物馆有两层楼,展厅平面为十字形。玻璃橱窗里面展示小型石雕作品,最小的仅指头长短;橱窗之间摆放大的雕像,最大的两人高。

健陀罗雕刻艺术的影响极其深远。云冈巨大的佛主像从岩石上直接雕出来,带有健陀罗刚硬的风格。到龙门石窟时,中国的艺术家已经具有完全吸收印度和中亚风格的能力,雕刻艺术有了中国的民族气质。

作为一个洛阳人,不可避免地会把健陀罗雕像和龙门石窟进行比较。二者都太伟大了,看了都会让人震撼, 仅仅是以我这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健陀罗的雕像更写实些,人体结构更精准些;龙门石窟的雕像更写意些,人体结构更夸张些。早期佛教以菩提树、佛陀的足印等象征符号代替佛陀,健陀罗艺术使其有了人格化的形象。我想,最初健陀罗的艺术家更注意希腊艺术的结构准确,想象的翅膀还没有彻底张开;而到了洛阳造像艺人那里,造的就是想象中的神佛,于是更传神,更有教化的震撼力。

但我不得不佩服健陀罗许多小的造像(如图),精美至极,而龙门的小雕像相比稍有欠缺。也许,这与当时造像者的财力、胸怀有关:健陀罗仅仅是个北印度小国,屡受外来民族侵扰,而北魏、大唐,号令天下,倾皇室、王公之力,自不会同等爱好、同等追求。

健陀罗与洛阳,在佛教造像艺术上树起两座里程碑,遥相呼应,在世界艺术之林熠熠生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930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4
下一篇2024-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