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有哪些旅游景点

澳门有哪些旅游景点,第1张

澳门过去是一个小渔村。她的真名是濠景或濠景澳门,因为那时候的泊位可以叫澳门。澳门及其附近地区盛产牡蛎(即生蚝)。牡蛎壳内壁光亮如镜,故澳门称为牡蛎镜。后人把这个名字改成了更优雅的郝静。

《澳门纪略》,清乾隆年间出版,说:郝静的名字写于《明史》。东西五六里,南北半道,南北两湾,可以停泊。或者南北两个海湾。规矩圆如镜,故称濠镜。由此名称衍生出濠江、海静、静海等一系列澳门别名。澳门的名字来自中国的一位女神天后,渔民们非常崇拜她。她也被称为马年。据说,一艘渔船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时遇到了风暴和雷雨,渔民们处于危险之中。危急时刻,一个年轻的女孩站了出来,命令暴风雨停止。风停了,海面风平浪静,渔船安全抵达海靖港。上岸后,少女去了马革山。

突然,一个光环闪耀,少女变成了一缕青烟。后来,在她登陆的地方,人们建了一座庙来纪念她的母亲。16世纪中叶,当第一批葡萄牙人抵达澳大利亚时,他们向当地居民询问当地名称。居民误以为指的是寺庙,回答马哥。葡萄牙人用它的声音翻译了澳门,这就成了澳门这个葡萄牙名字的由来。

400多年来,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同时保持和延续其社会和经济特征。澳门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澳门是一个国际城市。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合共存的地方。2001年底澳门开放博彩业后,澳门出现了一批世界知名的赌场。

目前,澳门共有28家赌场:澳门金沙赌场、澳门永利酒店赌场、明星酒店赌场、新葡京赌场、澳门皇冠酒店赌场、澳门皇都酒店赌场、巴比伦赌场、廖赌场、金都赌场、皇家金宝赌场、金玉赌场、钻石赌场,其中有6家赌场:财富赌场、银河花都赌场、金龙赌场、希腊神话赌场、勇士赌场、阿拉伯之夜赌场、赌场、葡京赌场、澳门赛马会赌场、皇宫赌场、东方赌场、游艇会赌场、法老宫赌场、总统赌场、海岛赌场2007年,随着澳门威尼斯人酒店~度假村的开业,澳门博彩业将迎来新的一页。

分布图:Rui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 Paulo,俗称第三巴士(而圣约瑟女修道院第一区则被称为第三巴士),有澳门市民直接称之为纪念巴士。它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三八牌坊是圣母教堂(圣保罗教堂)前墙遗址。圣保罗教堂是由意大利耶稣会士斯皮诺拉神父于1602年设计的,当时的基石仍然存在于牌坊的左侧。整个建筑工程完成于1637年至1640年;目前所见的教堂前墙是最后完成的部分。1835年一场大火后,只有教堂的前墙、大部分地基和教堂前的石阶被烧毁。

从那时起,它就成了举世闻名的圣保罗教堂遗址。当地教堂的前墙形状像中国传统的牌坊,被称为大三八牌坊。由于第三巴士是澳门著名的古迹之一,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这是一种教会自命不凡的风格。前墙是麻石做的。

上下两层,左右两层从三楼开始可以分成9格。前墙右边有一个石头旗杆夹(左边那一对已经不在了),下面有68层,和教堂的位置不太相符。一楼:顶楼为三角形山花,有一只象征圣灵的青铜鸽子,左右为日月星辰。顶部有一个十字架。第二层:中间是小耶稣,周围是钉死他的刑具,外面由四个混合壁柱组成,中间装饰着天使浅浮雕,两边是弯曲的山墙。第三层:中心是圣母升天,天使演奏音乐庆祝,周围是牡丹和菊花(象征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基督教技术人员)。

这层楼中间有6根混合壁柱,两边是方尖柱,而不是壁柱。柱子上装饰着浅浮雕。左边是智慧树和一只七翼龙,上面有一个圣母,侧面有中文的圣母踩水龙头。右边有生命之泉和一艘有海星圣母的西式帆船。柱群外为弧形扶壁,右侧为骷髅及汉字为无为而缅怀死者;左边是魔鬼浮雕,中文是鬼是有吸引力的,是邪恶的。这层楼最外面的两面墙是由两个带圆顶的方形尖柱组成的。左墙再现鸽子,其下有一扇开着的门。右边是被箭射穿的皇冠,下面的门是锁着的,说明通往天堂的是信仰,而不是权力。

在墙的一侧,有一个张开嘴的狮子,中国舞狮的形状;为了滴水。第四层由10根科林斯式柱子和3扇窗户组成,窗楣上浮雕着七朵玫瑰,中间窗户一侧的两根柱子之间装饰着棕榈树,侧窗两侧的柱子之间对称排列着纪念四位圣徒的壁龛。第五层:牌坊最低一层有三个入口,有10根爱奥尼亚柱子支撑和装饰墙壁,正门两侧各有三个分支,侧门两侧各有两个分支;正门写着意大利语单词MATER DEI(意思是这个教堂是献给上帝之母的,有通往天堂之门的意思)。侧门门楣上有耶稣会标语IHS(意为人类的救世主)的浮雕图案,当地人对第三辆巴士有着浓厚的感情。

看着牌坊,那种熟悉的感觉就会出来,历史就像**场景在眼前掠过。查娜寺查娜寺是指位于澳门大三八牌坊右侧的查娜寺。它是澳门现存的两座查娜庙宇之一。供奉在这座寺庙里的哪吒是一个神话人物,是托塔国王李靖的第三子。像一个孩子,他有巨大的力量。该寺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建庙之前,由于澳门瘟疫流行,死了无数人。由于这一带没有寺庙,这一带的人就和狮山广场的人商量,提议邀请狮山的神哪吒来大三八,建一座庙供奉。

但遭到反对,反复协商未果,于是居民们自己动手修建,这也是今天的郝娜庙在这里的原因。保护人民的责任真的很大!所以香火特别旺。桑巴郝娜寺通常被视为中西文化和谐的象征。观音寺又称普济寺,是澳门三大寺院之一,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占地面积广阔,建筑宏伟。

建于明末,距今约三百六十年,殿宇巍峨,深三倍,几栋楼横向相连。观音寺远近闻名,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还因为它是中美签署《王霞条约》的地方。禅寺是中国会飞的佛教建筑,具有中国名山古寺的特点。禅寺的第一殿是圣雄殿,第二殿是长寿佛殿,后座的正殿是观音殿。后院还有一个广阔幽深的后花园,是香港罕见的大型佛寺建筑

进入正殿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莲花台和樟木雕塑。正殿两侧摆放着十八罗汉。这些雕塑精美而生动。其中左边一个罗汉,眼睛凸出,鼻骨高,鬓角卷曲,看起来很像外国人。据云,是在中国学佛的意大利威尼斯人凯尔波罗。禅寺前厅有一幅画像,名为笑佛。

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看画像,佛陀都相视而笑。院内有许多著名的绘画、书法和文物,包括岭南画派大师高和被称为岭南三大诗人的乃图,陈公寅,著名学者章太炎等人的作品都挂在厅内供游人欣赏。院子里,和尚家客房的影壁上雕刻着金饰,书法雕刻也很雅致。两个屏,每次刻四个屏条,汇集了米芾、董其昌、柳永等历代名人的手迹,雕刻精美。

步入后花园,有一张华钢石桌和四张长石椅,这里是中美不平等条约《王霞条约》签订的地方。1844年,随着清政府的衰落和列强的觊觎,以凯莱布库辛为代表的美国在澳门与清钦差大臣应签订了《王霞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扩大美国领事管辖范围。1944年,禅寺在石桌后立亭碑,记载此事。

地址:澳门观光塔又称观光塔,于2001年12月19日澳门回归两周年之际正式启用。从地面到最高点,总高度为338米1109英尺(56层)。它是世界上第十高的独立观光塔,高于奥克兰的天空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悉尼的AMP塔。旅游塔位于普拉亚格兰德新填海区的观光塔前,面向珠江口。

连同其相继的展览娱乐中心和户外广场,整个地方便于建设大型会议,旅游和娱乐设施。而且交通便利,从澳门客运码头开车只需五分钟,到连接中国珠海和澳门国际机场的边境只需十五分钟。该塔距离地面223米,共四层,其中两层是主要的观光层,两层是咖啡厅,一个可容纳250人的旋转餐厅和一个室外观光走廊,在这里可以欣赏迷人的室外风景。

澳门旅游展览观光中心,属当地政府管辖,有商店、娱乐中心、餐厅、餐馆、剧院,为全家人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自2001年6月起,澳门塔与笨猪跳之父AJ HACKETT合作,推出了世界最高的高空跳伞和空中漫步(233米),创下了旅游塔世界最高商业减速降落的吉尼斯纪录。2006年12月17日,AJ HACKETT在澳门旅游塔推出了世界最高的商业笨猪跳,创下了旅游塔最高的笨猪跳楼和世界最高的商业笨猪跳设施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澳门福塔莱萨多蒙特(又称圣保罗堡、中央堡或大三八堡)是位于澳门的一座古炮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之一。曾经是军事防御设施的中心,现在是澳门历史名城的一部分,也是澳门的旅游胜地。大堡垒占地约10000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它建于明神宗(公元1617年)。它原是耶稣会三八堂(三八牌坊的前身)保护澳门耶稣会业的祭坛,后被澳大利亚和葡萄牙政府改建为军事防御设施。这座巨大堡垒的建造持续了10年,直到1626年才完工。大堡、法师堡、东汪洋堡组成坚固的外围军事防线,防范海盗。

历经300年沧桑,大堡终于在1966年被解除,成为对公众开放的旅游景点。今天,这座伟大堡垒的中心是建于1998年的澳门博物馆

由于位于澳门最高点,炮台主要用作防御外敌和观察站。过去,东汪洋堡、大堡、法师堡形成了坚固的外围军事防线。1976年,当葡萄牙军队撤出澳门时,炮台被辟为旅游点,至今仍保持原貌。王洋灯塔建于1864年,次年9月24日正式开放。1874年9月,灯塔被风暴损坏。

重建后于1910年6月29日重新开放,一直延续至今。城堡里的雪之圣母圣殿建于1622年,是献给诺萨森赫拉达吉亚的。1996年,政府对圣殿进行了内部保护和修复工程,并发现了壁画遗迹。

壁画上的圣经故事和人物使用了中国的绘画技法,融合了中西艺术,突出了教堂的价值。这个特点在这个地区的许多教堂中是独一无二的。玫瑰教堂,名为玫瑰圣母院和圣多明各教堂,位于澳门市中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该教堂由西班牙的圣多明各教堂于1587年建造,用于供奉玫瑰圣母,并于次年由该教堂的葡萄牙牧师接管。

起初只是用木板搭建而成,所以被国人称为班章堂。直到17世纪才改为砖石结构。1874年被大火烧毁,当年重建,就成了现在的规模。整个教堂建筑富丽堂皇,其巴洛克风格的祭坛更显典雅精致。教堂旁的圣物宝库收藏了300多件珍贵的澳门天主教文物。每年5月13日由教会举办的华迪马圣母圣像游行是当地重要的天主教节日之一,隐喻着提醒世人不要忘记圣母赐给葡萄牙华迪马三个牧羊人祈求世界和平的经文。入场费:免费地址:半张堂前老基督教公墓。旧基督教公墓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21年为解决当时新教徒缺乏睡眠场所的问题而建立的。天主教会不希望看到异教徒被埋在城墙里,中国人不允许外国人被埋在关闸以北的地方。

英国、美国、北欧国家的商人,只在城墙和城门之间偷偷埋葬祖先,怕中国人发现后会发生冲突,甚至在他们离开后毁掉坟墓和尸体。在马礼逊的妻子玛丽于1821年去世后,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当时,马礼逊是东印度公司的雇员,所以他要求东印度公司向澳大利亚和葡萄牙当局申请将现在的场地变成墓地。后来所有的外地人都可以在这里安息,原来埋在其他地方的尸体也埋在这里,所以有些墓碑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墓地建成的那一年。

1857年,市政厅禁止在市区埋葬任何死者,因此墓地被关闭,并一直完整保存至今。墓地分为两部分。前者是马礼逊教堂,与墓地同时建造。这是澳门第一个基督教传教机构。陵园之后是几十座坟墓,大部分埋葬着来华的英国商人、从东方殖民过来的殖民者、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战死的英国将军和基督教传教士。

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澳洲生活了20多年的英国画家乔治钦纳里(1774-1852)和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马礼逊是第一个来到中国的新教传教士。他长期在澳门工作,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教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来自英国、美国、荷兰、丹麦、瑞典和德国的公民被安葬在公墓里。

除了上述名人,还有英国皇家海军上校塞缪尔代尔牧师、亨利约翰斯班瑟丘吉尔(即乔治斯潘塞丘吉尔之子、温斯顿丘吉尔的叔祖父)、美国海军上校约瑟哈罗德亚当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孙子、美国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的侄子)。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第一天,国务院赠送的大型雕塑《金瓶梅》

雕塑总高度6米,花体最大直径36米。盛开的莲花象征着澳门永远繁荣。三层红色花岗岩底座,形似荷叶,象征澳门三岛。荷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荷花盛开,雍容华贵,冉冉冉冉升起,象征着澳门永远繁荣昌盛。澳门博物馆澳门博物馆于1998年4月18日开幕。

博物馆位于大炮平台上,是一座设计新颖、特色显著、风情浓郁的标志性建筑。博物馆有三层。一、二层隐藏在半山腰,三层露在大堡山上。澳门博物馆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澳门的历史、文化、传统、过去、现在、未来一一展示,以一系列的实物、模型、、影像,让你仿佛置身于澳门历史的巨轮之中。澳门博物馆涵盖了从第一个村落到现在的一切,力求展现这片土地上的各种生活。所有展品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其目的是为了永远保留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美好回忆。

3000多件展品,除部分复制品外,大部分都是真品,包括对澳门起源、澳门民间艺术和传统、澳门当代特色的介绍,都展现了澳门的精髓。博物馆的收藏并非无价之宝。澳门博物馆的建立是为了保存东西方文化在澳门相遇并和谐共处的许多世纪的面貌:传统、习俗和文化,以及丰富的历史意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记忆。

展品向游客展示了数百年来生活在澳门的不同民族和平共处的生活状况和历史风貌。澳门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澳门原始文明,介绍澳门的起源,1513年欧维士到达珠三角之前中葡两国的发展,两人在澳门相遇而引起的贸易、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接触,以及随后数百年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澳门文化。

二楼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游客可以了解澳门的传统、民间艺术和已经衰落甚至消失的产业或活动。展品还展示了澳门历史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娱乐、日常生活方式、宗教仪式和庆典等。突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相互包容、共存,以及他们在澳门丰富而独特的生活方式。

第三层以当代澳门为特色,展示当代澳门城市生活的特点和对未来的展望。此外,一些与澳门有密切关系的作家的作品也在展览之列,其中包括葡萄牙著名作家贾和皮善叶。展览的最后部分向参观者介绍澳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前景和机遇。它与中国的欧洲文明相映成趣,展品丰富,从文字、哲学、宗教信仰、建筑到商船,应有尽有。大量展品显示了东西方早期的贸易和文化联系,例如1995年在圣奥斯汀教堂地基出土的明代瓷器碎片、1736年在澳门铸造的铜钟、一幅17或18世纪制作的中国画和其他珍贵展品。

这是多年前澳门风光的照片。还标出了各种建筑的位置,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澳门当年和今天的变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小贩模型,观众可以通过听筒听到带有地方风味的叫卖声。有扫帚,有大米,有凉茶,有废铁。在展厅里,有一个前澳门土著家庭房间的复制品,家具齐全,还有照片和小古董,鸟笼和澳门古代歌谣的录音。

用视频介绍过去很流行的斗蟋蟀游戏,展示一些斗蟋蟀装备;从另一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一位粤剧女演员精心化妆。展示中西文化如何在人生的一些重要阶段和谐共存:中国人用吉祥的衣服和礼物祝福新生儿的诞生;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使用的轿子和其他展品。展区以石湾陶瓷的雕像纪念一些与澳门关系密切的著名作家,同时也展示他们的部分作品。

著名作家有贾、和皮善叶。这个展区的展品是从古建筑中收集的,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建筑细节,如木制和石头飞檐,画有门神的中国传统大门和牡蛎壳制成的窗框等。还展示了澳门的典型街道标志。地址:澳门博物馆前堤112号(大三八牌坊旁)。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6点(售票时间至下午5:30),周一休息(公众假期除外)。

票价:成人澳门币15元;十一岁以下儿童、六十岁以上老人和学生澳门币8元;团体、学校、公共机构优惠价。每月15号免费开放。

电话:(853) 28357911天后宫位于路环重叠石塘顶部,面积约7000平方米。整体建筑由隧道、亭式大门、祭坛、正殿、更衣室四个建筑组成。

建筑两侧有钟楼、鼓楼和南北回廊。天柱寺群的寺庙建筑始于环线高定路旁的隧道。甬道由六组台阶组成,台阶中间嵌有双麒麟、双狮戏球、虎啸图、五鹤同喜、双凤牡丹、双龙戏珠等吉祥图案,直抵山门前石壁。大门是一座木制和石头结构的亭式牌楼,两个大石狮子威武地坐在两边。前廊一对青石龙柱,高低檐歇山顶的仿古建筑,木桶拱门和梯田,金色琉璃瓦屋顶,闽南式燕尾脊,脊顶各种彩瓷和双龙做成的珍珠栩栩如生。整个山门梯田的所有梁檐都绘有各种彩画,五彩缤纷,赏心悦目,气势磅礴。

走进宫殿,中央是天后宫的祭坛,祭坛前的鱼塘里养满了各种锦鲤,两侧是南北回廊。天坛为木石结构,金色琉璃瓦顶,闽南燕尾脊。脊顶彩瓷,双龙朝宝塔成型。飞檐上装饰着各种堆剪刀和卷草花。寺庙正面有六块青石浮雕,台阶中间嵌有九龙云升浮雕路石。整个大厅看起来很宏伟。

正殿前廊,有八根圆形雕花青石龙柱,大量石雕,绛红色门窗,大量描绘幸福吉祥的图案。殿内有一尊妈祖像,高38米,宽21米。正殿梁柱间的画,大多以妈祖故事为题材,含金量高,气势磅礴。除了天后宫,还有山顶公园和妈祖像可供观光。叠石堂山顶上矗立着一座妈祖雕像。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妈祖大理石雕像。这座雕像由120块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高1999米,象征着澳门于1999年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后宫的开放时间是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

为方便游客和善意参观澳门妈祖文化村,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在路环石塘山脚下的石柏坊停车场和天后宫停车场之间设置了班车。谭公庙,位于十月第五街的尽头,离中国大陆的小秦恒岛很近。该寺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这条路周围最香的寺庙。

它是澳门唯一一座供奉谭公的庙宇。谭公是渔父神,谭公是隐士。他经常在老虎的陪同下在山里玩耍,这就是为什么寺庙的墙上画着一只老虎。信谭公的只有澳门和香港沿海地区才有。寺内除了供奉谭先生外,还有一对用鲸骨雕刻而成的龙船,是有着100多年服役历史的文物。据说摸鲸骨会带来好运,所以善男信女一定要在做香后顺便摸一下龙骨。地址:龙环葡韵龙环葡韵a

有5栋葡萄牙风格的房子,外观优雅,建于19世纪末,曾是澳门官员的住所。近年来,其中三座被改建为博物馆,另外两座是展览馆,对公众开放。除了五栋建筑之外,还重新铺设了路面,修建了人工湖、露天剧场和音乐喷泉。半圆形露天剧场可容纳400多人,适合举办各种中、小型演出。

这些建筑完成于1921年,曾经是附属岛屿高级官员的官邸,也是一些葡萄牙土著家庭的住所。上世纪80年代,澳门政府旅游部门(现澳门旅游局)对其进行了粉饰。之后,这五座建筑被评为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政府已经完全修复了这个建筑群。其中三座被改建为博物馆,自西向东分别修建了土著葡萄牙人之家、岛屿之家和葡萄牙之家。

另外两个是展厅和招待所。土生土长的葡萄牙屋是这里最有特色的博物馆,也是澳门现存的殖民时期的住宅和豪宅。通过这座博物馆,游客可以回望葡萄牙政府、英国大班、满族,以及来往于澳门的高官富商的光辉岁月。游客还可以重温20世纪初澳门本地葡萄牙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一些中西家具陈设,风格独特,满屋都是老照片,可以见证澳门本地葡萄牙人的生活状态,体现中葡文化的融合,也是澳门的写照。岛屋岛屋是澳门唯一一座反映鲁澳历史风貌的小型博物馆。

游客和当地居民可以通过文物、、文字说明等系统地了解附属岛屿的过去和现在。显示在这里的十个主题中。葡萄牙区域住宅位于海边路上的长环葡韵第三栋。它分为两层。主要展示葡萄牙各地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通过他们的地域特征,我们可以了解那里居民的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展厅不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展览,包括以摄影、西洋画、陶瓷和雕塑为主题的专题展览。主办方还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带来他们的作品,与公众和游客分享。宾馆位于海滨路上的第五栋葡萄牙式建筑,分为两层。这家宾馆不对外开放,主要用于一些私人宴请、文化艺术讲座或特色美食活动。有意思的是,这里也是拍婚纱照的热门地点。几乎每对澳门新人在结婚当天都会穿着婚纱在这里拍照,有大批穿着隆重服饰的兄弟姐妹陪同。最有可能出现这种场景的时间大概是上午11点到下午3点,这也是澳门文化的一种。

如果你碰巧遇到了,你可以体验一下。

地址:澳门台仔码头路售票处:龙环普云茶亭(澳门币5元/人,学生3元/人,团体2元/人;十二岁以下或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免费入场。周日免费入场。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10点至下午6点(周一休息,如遇公众假期第二天休息)。

公众假期照常开放。电话:(853) 28827103/28827527楼阁(Casa de Lou Kau)又名金玉堂,位于大堂巷7号。根据屋内左天井飞檐上的题字年份,大宅落成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是20世纪初澳门商人陆()的住所。鲁大屋两层楼高,青砖砌成;布局和广州西关大屋差不多,但能找到一些欧式的装饰或添加。

1992年被澳门政府评为具有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成为保护建筑后,卢氏家族衰落,所有权转给外人。大房子被转租出去,大批难民涌入。高峰时有20多户,80年代以前缺乏维护。因此,大房子的许多部分被拆除并重建。

2002年7月,后澳门文化局对其进行了修缮,并将其纳入澳门历史名城的一部分。地址:大堂巷79号开馆日期:09:00-18:00逢周六日及公众假期(澳门中乐团演出当天大宅闭馆)时间:上午9:00-下午6: 00交通:3路或5路在新马路下车,步行约五分钟。免费入场。

人龙舞,堪称雷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其节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雷州半岛现有东海岛人龙舞和沈塘人龙舞。

东海岛人龙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该舞盛行于东海岛的东山镇。

东山镇位于该岛的中部,历来是军事要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全镇东、西两街的“人龙舞”就会倾情连续演出三个晚上,吸引着岛内、岛外的群众前来观赏。人龙舞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福王朱由嵩带领他的余部南撤,准备到海南建立反清复明基地。相传八月十五走到该地。当地乡绅为了让士兵能够过好中秋,就把流传于孩子中间的一种杂耍组织起来进行表演。从这个时候开始,人龙舞开始逐步定型,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人龙舞盛行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清雍正十年,雷州守备师移驻东山圩,改名为东山水师营,有官兵253人,并在东山圩设有武秀才考场。自此,东山圩得以迅速发展。当时,东山圩东、西街各有一支人龙舞队伍。武秀才的考试一般设在八月十五。于是,人们白天看武试,晚上看“人龙舞”,两支人龙舞的队伍相互也展开了技艺的比赛。一时间,东山圩热闹非凡。就这样,年复一年,约定俗成,人龙舞一直舞到当代,历久不衰。

它传统的演出场地是海边、圩镇小街,传统的演出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只是近年来,才走出海岛,逐渐走进“广场”和舞台,演出时间也不再限定于八月十五,只要有节日或重大庆典,它都会舞动起来。

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物构成。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人龙”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龙头”包括龙舌、龙眼、龙角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是由三个小孩子分别扮演的。扮演龙头的人要同时身负这三个小孩子,双手还要同时握两个盾牌。因此,要求扮演者必须身高力大,基本功好,表演技巧熟练。“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每个大人的肩上支撑着相继做俯仰动作的小孩。小孩身穿龙服,头戴龙缨、龙冠,分节架接而成。“龙尾”的大人也肩负一小孩。“人龙”起舞时,由锣、鼓等敲击乐器有节奏地配合,扮演龙头的小孩子高举灯笼或手电筒,以示龙眼闪光。而龙身左盘右旋,上下起伏,随着龙头缓缓前进,龙尾亦随队形左摆右摇。整条人龙表演起来威武雄壮,气势宏大,场面热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近年来,本地的一些曲艺家对人龙舞的结构、舞步、舞姿态、乐风、节奏进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致完善,被誉为“东海一绝”。

沈塘人龙舞(原始型)源于清嘉庆年间(1523年),沈塘村民为庆祝当地官宦陈仕恺新建沈塘圩而始创人龙(陈仕恺公乃进士出身,富甲雷阳,御诏赴安徽省灵壁县任丞署知县,秋满)。

在中秋八月十五和十六这两日在圩街上狂欢,,忘情时把友人抬置于自已肩上,平卧肩部者手抱后者双脚,脚夹前者颈部,挨次递抬。

“龙头”由身强力壮的后生担当,选一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用红绸带绑在龙头胸前,将点燃的香让小男孩口咬一支为“龙舌”,两手各执一支香为“龙眼”。

另一小男孩骑在龙头肩上,双手执扎香为 “龙角”,“龙尾”则由龙脚倒背一轻巧,腰力较好的小男孩,双手合拢一把香挥舞出龙尾状,引龙者用点燃的香插在斗笠上为“龙珠”,这样就形成了沈塘的“人龙舞”的前身,它不化装,不着盛装,长短由人,以民为乐。

几百年来,沿袭至今。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湛江、雷州极为重视民间文化建设。而沈塘为挖掘这近五百年传统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于是,打破旧形式,从服装到动作各方面,在不改民间艺术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对“人龙舞”进行了全新排练指导,使其融力量、艺术、动感于一体!

现雷州市沈塘人龙舞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遗余力! 舞鹰雄是湛江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以武术和舞蹈为基础,模仿鹰、雄相斗相处的动作神态而创编的一套传统民间艺术,流传于廉江市的新华、河堤、安铺等地。

《舞鹰雄》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大意是:大肚佛从天上来到雷州半岛北部丛林之中。林中小猴带领他在林中观光。当他们走到某处,看到鹰和雄正在酣睡。这时,小猴玩心大起,他示意大肚佛隐于树后,自己则在鹰和雄的头上分别敲击一下,鹰、雄醒来之后,误以为是对方在戏弄自己。于是,发生了争斗。争头中,双方各不相让,分别用自己的绝招向对方进击。后来,群鹰参战。眼见战火越烧越旺,大肚佛急忙出来实情相告,小猴向双方道歉,于是,化干戈为玉帛,交战双方握手言和,森林里出现了和睦相处的局面。这个故事包含着人民群众对于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良好祝愿。

鹰的造型特征是:尖嘴、宽翅、利爪,形象机灵而勇猛。雄做成龙头凤尾,金钱豹身,麒麟角,显得强悍威武。表演套路为:醒鹰雄、格斗四门(春、夏、秋、冬或东、南、西、北)、洗脸漱口、过桥、采地青、采天青等。其中,采天青动作惊险,扮演鹰的演员要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伏在一根高杆上,然后,众人推起竖直,表现“鹰击长空”的壮观场面。难度最大,是整个舞蹈的高潮。

据村民陈兆明说,大约在清朝咸丰年间,两家滩圩一带就有舞鹰雄活动了。但一直只是在地面上舞蹈。传至20世纪四十年代,梁荣章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用一支4米高的木杆,把鹰的表演者顶上空中,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运用腹力,肚顶木杆,做高空平衡旋转和采青的高难度技巧,大大提高了舞鹰雄的表演水平。

竹园村现在的鹰雄队班主是梁荣章的儿子梁宝琛,现年63岁。1988年,他率队首创双鹰上杆采青,并且把杆的高度从父辈的4米增加到6米,使舞鹰雄更惊险、刺激,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他带领的这个支队伍曾参加首届和第二届广东省民间艺术欢乐节,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广东省文化厅[1997]52号《关于命名第一批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决定》,湛江市、廉江市先后命名新华镇为舞鹰雄之乡,该节目曾在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节目中播出过。

(资料参考2002年2月10日《湛江晚报》) 飘色、泥塑、花桥,人称吴川三绝。如果从表演空间看,这三绝恰好占齐水(花桥)、陆(泥塑)、空(飘色)。“三绝”表演是在每年的元宵佳节。那时吴川的大街小巷,到处人头涌涌,堪称“吴川狂欢节”。正是由于拥有这综合立体的“三绝”,吴川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据考证,飘色相传起源于番禺,清末民初传入吴川市。由于该市的市政府所在地是梅菉,所以,飘色实际上是在梅菉镇盛行。

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据说,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也增加到四个。飘色定型于1930年,老艺人陈趣珩改色梗为铁棍,使飘色看起来华丽的同时,还让人觉得非常神奇。飘色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来自于家喻户晓、群众喜欢的传统戏剧中的人物,也有一些是当地影响较大的著名人物。飘色有许多种,按安放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水色、车色、船色等。吴川的飘色属于“车色”,即将小孩化妆成戏剧人物后,固定在小推车两米多的高杆上。一车称为“一板”。一板由几个人物组成,就称为几飘。如一板一人,就称为“一飘”,现在最多的已经达到一板“六飘”。为了造型上的美观计,多飘时会使人物分层次站立。表演是以巡游为主要方式,由三五个人推车而行,车上架起锣鼓,行进间敲锣打鼓。“飘色”之绝在于,由于采用了高超的隐蔽的办法,在外人看来,那些人物造型是站在一只宝剑的剑尖或者一根钓杆上,更令人称奇的是,许多人物甚至是站在活生生的小动物(如鸡、鱼等)的身上。由于“伪装”得很是巧妙,一般人很难看出奥妙何在。一些美国人把飘色称为“隐藏的艺术”。

飘色表演多数时候都带有竞赛色彩,一街和一街赛,一村与一村赛,一镇与一镇赛。这就使得整个演出期间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再加上街道披红挂绿,到处欢声笑语,整个梅菉镇沉浸在一片喜庆吉祥的氛围中。

过去,飘色一般由成年女性扮演,现在则多是10岁左右的儿童乔装打扮。工艺方面,飘色也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木工发展成了一门综合工艺,借助现代手段,集**、戏剧、魔术、杂技等于一身。

吴川飘色的代表队伍是梅菉头飘色队。这支队伍多次参加国内外的一些表演,获得多项荣誉。

据《吴川县志》记载,吴川泥塑源于梅菉镇的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廖氏带来了石湾陶瓷工艺。大约是在唐朝中期的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捏了个小陶人,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于是,许多陶工也争相效仿。自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延续下来。明洪武年间,由于皇帝经常派人到各处搜罗美女,引发民间不满。梅菉村的群众乘闹元宵之机,造了一套造型夸张的皇帝与皇后泥塑摆在街上,取笑皇上。此后,当地群众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热情更高、兴趣更浓。

泥塑主要取材于古代神话故事和历史戏曲人物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泥塑工艺也经历了由“土“到“洋”的发展变化阶段。过去是用稻草、竹蔑绑紧树杆作泥塑的支架,现在是用铁线扎钢筋。人们还借用现代声光电的手段,暗设一些机关,使泥塑可以摇头、摆头、上下运动。

关于花桥的起源,据说,与庆祝元宵节有关。与梅菉镇只有一江之隔海村群众,每逢正月十五便纷纷涌到镇内庆赏元宵,镇内群众晚上也成群结队去隔海年烧花炮。来往过渡全靠小船,十分不便。明朝万历年间,当地春旱,江水下降,江面变窄。元宵前夕,隔海村村民吕广、吕尤兄弟二人决心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搭一座桥方便两岸居民行走。于是,就地取材,把梅菉镇所有卖猪肉摊档的猪肉台借来,搭成了一座简易桥,供人们平安快乐过往隔海村庆赏元宵。为了美化这座桥,吕氏兄弟还在桥头两侧摆满了鲜花。次年,隔海村民得到启发,租用数十艘木船,连接起来,架起一座浮桥,桥面盖上拱篷,篷内装上采灯,两旁点缀鲜花,称为“花桥”。后来,人们还在花桥的一端搭起一座观音像,想生孩子的人就采桥上一朵花,到观音像前拜一拜。花不能乱采,想生男孩的,要采白花;想生女孩的,就要采红花。此外,桥头还有摆卖茹菇和生菜的小贩在招徕顾客。据说,买了茹菇即可添男丁;买了生菜即可发财。

作为传统风俗,花桥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的花桥上,除了鲜花、彩灯外,还增加了书画展览的内容,为古老的民俗平添了不少文化味。 “八音”是中国古代乐器的统称。“安铺八音”指的则是流传于古镇安铺的一种器乐演奏艺术,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有资料记载,安铺音乐爱好者李元明秀才对古代“八音”整改创新,采用本地特色的民族乐器,以当地传统的民间音乐曲调《报春来》、《小桃红》、《浪淘沙》等为协奏曲。这些民族乐器包括:手铃、小扣锣、小钱、木鱼、清磐、煞板、小鼓各1个,横萧、洞萧、大筒各一支,高胡、二弦、三弦、沉胡、琵琶各1架,椰胡、月琴、秦琴各2架,共21件。安铺八音队由21人组成,表演多是在街上游行进行。安铺八音的演出多在每年元宵佳节及端午龙舟竞渡时。每到这些时候,乐队表演者身穿长衫马褂,每人手执乐器1件,列队而行。操音响者走在队首,弄萧琴者跟随其后。各种乐器均缀上五彩带、丝带、绒球,五彩缤纷,蔚为壮观。行进间,姗姗举步,徐徐而行,音韵飘逸,萦回长空。街道两旁,观者如堵,男女老少,欢欣鼓舞。

(资料参考《论湛江文化》) 傩舞是一种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湛江傩舞又称走成伥,是由中原及闽南传入的,主要流行于雷州市的附城、松竹、南兴、杨家、白沙、客路等镇。每年正月十五或十六、或神诞时举行。主要的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傩舞的造型,呈现粗犷,庄严威武。面具是整块的樟木雕刻而成,色彩以黑、红、黄为主,线条朴实夸张,色彩鲜明和谐。面具造型武相豪放不羁、粗犷狞厉,文相端庄俊秀、气宇轩昂。

傩仪活动是由道士在庙前设坛,向神灵燃烛、焚香、烧纸宝、供三牲。接着颁令、颁符、敬请五色旗队,八宝、飘色、锣鼓班,傩舞队等各路兵马到坛前札寨练兵,然后到各家各户赶鬼驱邪,保佑平安。之后游神。游神队伍浩浩荡荡到村镇各土地公管辖境界敬祭。游神完后,队伍回到神庙广场前,再次举行祭神仪式,整个活动宣传结束。

傩舞用的敲击乐器主要有月鼓、高边锣、钢胆等三种,个别的还加大锣、大钹和唢呐。

近年来,由于这一活动具有较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许多地方已经停止了这类活动。

(资料参考《雷州传奇》) 考兵舞流传于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一带,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属傩舞中的一种。当地村民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时,村民敲锣打鼓,跳起“考兵”舞,以示“驱鬼除疫,遣灾纳福”。据清嘉庆年间编纂的《雷州府志》记载:自十二日起日开灯,连至十五夜,每彩灯或三四百为一队,或五六百为一队,放爆竹,烧烟火,妆鬼判诸杂剧。丝竹锣鼓迭奏,游人达曙,城中为最,各乡圩间有之,是曰傩,谓之遣灾,亦有至二十八或二月十二日乃傩者……

旧县村“考兵”祭祀活动分为六段进行:考兵、撒粮、出征、滚刺床、送丁赐福、纸船遣灾。舞蹈自始至终由舞蹈领队主持,从早上辰时开始直到晚上戌时止。

傩舞在东岭村叫做“考兵”,或“练兵”和“驱魔”,由“车”、“麦”、“李”、“刘”和“洪”五位将军(村民也称为“凶煞将军”)和土地公、土地婆组成,传说中这五位将军是北宋抗辽名将康皇麾下的战将。据了解,湛江东岭村的傩舞是由其祖上在宋朝由北方迁居福建莆田,明朝时入湛江,明末定居于此地,考兵傩的面具于明末清初雕刻,至今已有400多年,傩舞面具平时就保存在灵冈庙内。

1999年3月,羊城晚报自从整版报道了东岭村沿袭历史悠久、被誉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的《东岭傩舞》(羊城晚报1999年3月6日第八版视觉新闻)后,东岭村和东岭傩舞受到海峡两岸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众多专家、教授、文人和记者纷纷前往该村考察、采访和摄影。1992年,东岭考兵傩舞被批准收入国家重点科研工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一书,引起海内外的关注。

2001年11月在台湾《民俗曲艺》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湛江市湖光镇东岭村的考兵傩》。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也曾到东岭村进行实地考察,对傩舞现象作了研究。另外,东岭村“考兵”傩舞五战将的面具图像还曾经被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采纳印制在200电话卡做封面。2007年4月“考兵”傩舞被列入湛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1月,东岭傩舞队还被评为湛江市最具活力民间艺术团队。

现在雷州半岛的雷州市南兴镇、松竹镇;徐闻县大黄乡;廉江市石角镇石东村;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等处仍沿袭傩舞祭祀传统。目前,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东岭村的“考兵”舞于1992年经省、市、郊区文化编纂成册,附上乐谱、造型、道具、动作、图解、场记等,以及说明、艺术简介,均被中央文化部选编入《中国民族舞蹈集成·广东卷》。 舞貔貅是吴川市梅菉镇特有的民间广场喜庆舞蹈。貔貅是民间传说的一种猛兽,据说比狮子更威猛。吴川市梅菉镇很久以前就流传着貔貅的故事、有舞貔貅的舞蹈。

舞貔貅由数十人用盾牌相托,搭成3层人塔。第一层由28个大汉组成底层,再由8人叠成第二层,8人组成第三层。貔貅(由2人扮演)从人梯登上“塔”顶,在上面起舞、采青。舞蹈时,人塔随着锣鼓节奏慢慢旋转移动。舞蹈采用锣鼓击乐伴奏,从貔貅出场、扑食、翻滚、搔痒、戏水到登上塔顶采青等动作,分别为轻、柔、缓、急、强、劲。全套动作包括貔貅过山、过桥、上小山丘、叠牌山、上牌山等。该舞蹈的风格是刚柔相济,以刚为主,通过人体相叠,高空舞耍,运用了杂技表演技巧,使舞蹈空间感大大增加,且具有奇、险、趣的特点。 雷州石狗,是一种石刻艺术。

据《雷祖志》记载,雷州是古代南蛮族的发祥地,“旧有瑶、僮、侗、僚与黎”等少数民族聚居,其中的瑶族就将狗视为“图腾”。

及至唐代,雷祖陈文玉的诞生相传就是因为九耳狗的发现;“雷州”之名的由来有一种传说,就是九耳狗发现的石卵中诞出的雷祖两手中现出的。灵狗发现了雷祖,并守护着雷祖长大,于是它也就被视为护佑人类的神灵。据雷州博物馆陈志坚馆长通过对实物和发现环境的初步分析,推测现有石狗最古老的可能至唐代。石狗在雷州人的心目中,先是图腾崇拜,然后变成了呈祥灵物。人们把这些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石狗放置于村口、井边、房前、屋后,希望石狗能够为他们驱邪镇妖,保佑一方平安。此外,据说,石狗还有生殖保佑的“功能”。

石狗的造型,也经历了抽象到具象的一个过程。到目前为止,发现最大的石狗高达2米多,1000多公斤重,最小的仅几厘米高。石狗的材质多为本地的红砂岩,在雷州市的石狗博物馆里,还有一只珊瑚岩刻的小石狗。

据估算,雷州市境内现存的古石狗约有15至25万只。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雷州市政府从2001年初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收集工作。并于2001年11月底建起了石狗博物馆。将收集到的300多只石狗正式落户于该馆,供游人参观。据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继续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石狗,并有建石狗公园的打算。 蜈蚣舞是雷州半岛南部徐闻县乌石镇的一项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一筇般在每年中秋节期间进行表演。

传说古时乌石港曾遭瘟疫,渔村萧条,后来乡民相约共驱瘟魔。为表同心合力,各人以缆绳系腰连成长队,入夜时手执香火进港驱邪。队形舞动 宛如蜈蚣爬行,神态惟妙惟肖,故称“蜈蚣舞”。蜈蚣舞活动由三支队伍组成。一支是锣鼓队。由锣、鼓、钹合奏着,在蜈蚣队前头引路。另一支是蜈蚣队,由59人牵动着一条长达一百多米的大绳,三名青壮年在前头牵引绳头,腰扎小绳连着大绳,头戴竹笠,手握点火的香把,左右开弓,对面互举,背向前进。大绳尾端,由二人各背着一个一个插满密密麻麻香火的猪笼,再由四名壮士扶持着,让其假扮醉汉大绳两旁由50名青壮年腰扎小绳连着大绳,个个头戴竹笠,笠上插满香火,双手拿着点上香火的香把,随着锣鼓节奏,左右来回,沿着大绳跳起蜈蚣舞。另一支队伍是由数十名青少年举着火把在两旁照亮着前进的道路。蜈蚣队伍所到之处,炮声雷鸣。一百多米长的香火点点成线,有曲有直,有圆有方,景象壮观,酷似真蜈蚣在蠕动。

(材料参考中叶春生著《广府民俗》) 醒狮舞是广东地区较为盛行的一种舞蹈。醒狮与北狮不同。北狮四脚着地,酷似真狮。醒狮只有狮头,舞者两脚着地,狮身以一块布(红、黄、白、绿、蓝等颜色)盖住狮尾的另一名演员。醒狮分为地狮和高桩狮两大类。其中,文车醒狮属于高桩狮。

文车村素有习武强身的传统。醒狮往往由武馆的带头操持。该村的醒狮已了百年的历史。近年来,他们的高桩狮技艺日趋进步,频频参加国内各种比赛,成绩不俗。

文车醒狮演出时的高桩总长度约为16米左右,最高桩3米,桩间某处设索桥,索桥长1米。桩间距约38公分,桩面30公分。表现的内容是:一头狮子,睡醒后,穿越丛林,跨过沟壑,到山巅采取灵芝(即采青)。表演的套路主要包括:巧踩梅花桩、勇闯七星阵、荡过藤索桥、飞越险悬崖、智取灵芝草、喜庆归山林。,表演时,文车醒狮威形威神俏,刚猛健硕,英武骄健,气势逼人。既有高难的动作,更讲究幽默风趣,重视从细节上活灵活现地表现狮的神态,观之惊险有趣。

文车醒狮先后在2002广东省首由民间艺术邀请赛、2002湛江民间醒狮表演艺术大赛和2002年中国(湖北荆门)国际醒狮邀请赛上获得奖牌。 白戏,俗称“白戏仔”,主要流行于廉江市,是春节期间民间庆典活动之一。

据说,白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这种戏,用本地白话民歌演唱,辅之以自制的简易木偶,一般二至五人即可演出。由于是采用竹筒配击节奏,又称为“木鱼班”。这是最早的白戏雏形。道光年间,白戏发展已经进入兴旺时期。唱腔不断革新,音乐曲调不断丰富,木偶制作引入粤剧脸谱,技法细致逼真,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地方戏。白戏的演出舞台,多以临时舞台为主,大都搭在村口、街边。舞台装置简单,背景挂活动画布。

白戏的代表人物是以曲龙村戏班。周围村庄的许多人都到该村学艺,学成后,往往打出“曲龙班”的旗号,到各地巡回演出。

(资料参考2002年2月10日湛江晚报) 雷州歌,简称为雷歌,是雷州半岛人民喜闻乐见、流传颇广的一种即兴表演的民间文艺形式,演唱时采用本地雷州方言。长期的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湛江人民总结出了许多生活、生产经验和教训,他们把这些经验、教训总结成歌谣,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即兴演唱。

雷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民谚。这时的雷歌以生产生活经验为主,句式简单,字数多少不一,可诵可念。二是歌谣。这时的雷歌句式长短交互使用,歌词四句成组,基本押韵。三是歌藤。因为这时的雷歌词意缠绵不绝,有如树之缠藤,故称“歌藤”。这时的雷歌最接近于现在的雷歌,每句七字,四句一首,一、二、四句押韵。押韵特别讲究,如第一句基本用阳平声定韵,第二句用阴平声韵,第三句一定不能押韵,第四句押平声韵。在经历过这三个阶段之后,今体雷歌正式定形。数百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奇葩越开越繁盛,越开越逗人喜爱。

雷歌形式多种多样,有对歌、有独唱,内容丰富多彩,所涉颇广。其中,最重要、最有特色、也最为成熟的应该是姑娘歌。姑娘歌是雷歌从“自我歌唱”发展为“为人歌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歌姑娘为主,而以歌童为辅。姑娘歌以说唱为主,歌姑娘与歌童对唱,或大胆地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情义歌),或诚恳地劝告世人(戏世歌),或歌颂神灵、祈福求安(颂神歌)。对唱时,现场非常热闹,对唱者如珠妙语,令人忍俊不禁。对唱的如果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激烈还有一定限度,但如果发生于群众歌手之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这种对唱要决出高下,比出高低,登台的总是临战经验丰富的艺人。对唱时,往往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各不服气,每个歌手都使出浑身解数,或借题发挥,或避重就轻,最后,常常要发展到刁难的程度,以求从气势上压倒对手。这时的姑娘歌就变成了“斗歌”。

由于雷歌是一种口头的民间文艺,流传下来的不多,但是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注意这方面的工作。由张竹西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雷歌三百首》收集了流传于民间的三百首优秀雷歌。吴建华博士在她的著作《雷州传统文化初探》一书中,除了枚举一些雷歌外,还对雷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雷歌正在日益显出它的活力和生机来。

蜈蚣舞是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的民间民俗舞蹈。该舞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佛山市博物馆

佛山市博物馆走进祖庙路旁的佛山市博物馆,仿若置身于巍峨壮观、古色古香的庙宇殿堂。馆内正在举办《佛山武术展览》、《佛山历史陈列》、《粤剧小史展》、《清代金木雕神像展》、《明清工艺暨扇面精品展》等展览,徜徉其间,宛如在阅读一本简明佛山史,禅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今数千年不断进化发展的史实,历代累积的器皿及出土文物,一一展露于游人眼前,煌煌然蔚为大观。

佛山市博物馆

佛山市博物馆古树葱茏的博物前院里,摆放着一批古代的生活用品实物;用于榨花生油、豆油等油脂的“木榨”,给谷物脱壳和粉碎的“石碾”,木结构的代步交通工具“马拉轿车”,在河网地带作为短途载客工具的“大艇”,用作织布的木制“提花织机与腰机”明清时期佛山人民的生活情景如在眼前。直径达成118厘米、高95厘米的清代石湾窑仿古铜釉雕瓷大鱼缸,清末石湾艺人黄古珍的陶制彩绘画屏,清光绪年间石湾均玉店制作的《八仙过海》瓦脊,清道光年间石湾奇玉店制作的《狮子滚绣球》瓦脊等精美陶瓷品告诉人们,石湾的陶塑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清代石湾便是名闻中外的“南国陶都”。

前院里陈设的两件“石雕洋人柱础”,将洋人按照侏儒的样子雕刻在柱础上,是清后期佛山有代表性的一种石雕艺术品,它向人们倾诉了这样一段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当局-与英、法、俄、美、日等国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原本工商业繁盛的佛山在外国的经济侵略下工困商窘,激起佛山人民极大愤慨,多次掀起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创作者把洋人视为侏儒用作浮雕装饰,是对外国侵略者的蔑视。

清中叶以后,禅城承龙街一带木雕作坊林立,能工巧匠辈出,制造过许多木雕艺术品,并以鲜明的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名重一时。在博物馆的藏珍阁,悬挂于梁架上的花衤任,用木板雕刻着“关公却金”、“许褚救曹”、“岳飞枪挑小梁王”、“郭子仪祝寿”等一系列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楼阁正面的“双凤石榴”和“万事如意”花罩,设计精巧,造工细致,华丽美观,其刻工除使用传统高浮雕镂空工艺外,还采用一些附加雕刻手法,增强了立体效果,堪称晚清时期佛山木雕的代表之作,充分显示禅城人民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碑廊里陈列的30多块碑刻,人不同角度反映了佛山作为明清时期中国著名商业、手工业城镇的一些情况,其中明代崇祯八年(1635)立的《广州府南海县伤禁横敛以便公务事碑》,记载了明代佛山铁器制造业的一些情况,是研究本地冶铁业的重要资料;清初顺治十五年(1658)立的《华封台会碑》,记述佛山何故能成为“粤第一大都会”和“巨镇”;清康熙57年(1718)刻的《存院围基图碑记》道出康熙年间佛山维修存院围,防治水灾的情况;清光绪九年(1883)刻的《清涌碑示》,记载了佛山清疏河涌的史料;清光绪十六年(1890)立的《重修佛山塔坡古庙碑记》,碑文中则点明了佛山名称的由来。

而观看《佛山历史陈列》,呈现眼前的是佛山从珠江三角洲腹地一个河中沙洲,通过历代先民默默耕耘终于发展为工商业市面市镇,到明代成为四方商贩云集的大商埠,到清代前期更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天下四大聚”这么一段撼动人心的开拓史。游人观赏着新器晚期红陶杯、西汉弦纹铜墙铜钵、东汉陶制鸡鸭鹅、明代仿古陶鼎、清代丝织品这一件件佛山产的珍贵实物,可以了解历代佛山人民所掌握的农业与手工业先进技术,让人油然而一景仰之情。对青少年来说,确是一个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好去。

甘蔗:在佛山,清明时节最畅销的食品,应该就是清明蔗了。在清明吃蔗有讲究,是要拜完祖先在坟头吃蔗,吃完把蔗渣扔在那里,让祖先知道大家来看望他,希望他保佑子孙后代节节高升。

烧肉:金猪祭祖是寓意红皮赤壮、鸿图大展。通常买一只烧猪,会在拜祭后,分成各家一大块,猪头猪肉都会搭配均匀,不论贫富,一家一份,永不落空。分猪肉有一个名堂,那就叫做祖宗是不管本族人贫富大小,都会平均分配给大家,并没偏心。

清明柳:佛山有清明插柳的习俗。这个习俗是为纪念晋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第二年,老柳树死而复生。晋文公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前后三天,佛山人还会在家门口插一插清明柳,保佑家宅平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716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0
下一篇2024-03-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