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国产的巡航导弹,性能如何?

中国有哪些国产的巡航导弹,性能如何?,第1张

  巡航导弹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几大”明星”武器之一,此后,作为美国对外用兵的”急先锋”,几乎每一次由美国主导或参与的军事行动(或许只有在索马里的特种作战行动除外)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巡航导弹的身影。作为一种远程精确攻击武器,巡航导弹作为美国”非接触打击”的主要手段,显示了巨大的威力。我国科研人员也一直关注着巡航导弹的发展,至今已研制出数个系列、多种型号的巡航导弹,在第六届珠海航展上,”飞豹出口型”的模型上挂载了两枚”空射巡航导弹”,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保密的需要,外界对我国巡航导弹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我们在这里通过对公开资料的解读,对国产巡航导弹的发展情况做一个简单而浅显的分析和猜测。

  我国的飞航式导弹是以苏联SS-N-2”冥河”导弹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最初是”上游”和”海鹰”两大系列反舰导弹。”上游”系列装备国产第一代导弹艇和导弹护卫舰,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则装备了”海鹰”系列。在”海鹰”系列反舰导弹的基础上,我国科技人员开发了称为”鹰击”一6系列的空射型号,由国产轰-6战略轰炸机发射。后来,通过获得的一部分”鱼叉”反舰导弹的技术资料,我国又开发出”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这些都成为了国产巡航导弹发展的重要基石。

  海湾战争以后,我国科技人员展开了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的研制工作。应该说,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飞航式反舰导弹之间并没有多大的本质差别,飞航式反舰导弹更强调空中机动性能(要面临舰上火力的拦截),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对制导系统精度要求较高,对射程要求相对较低;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不怎么强调空中机动性能,但对射程和威力要求更大,对制导系统的精度和跟踪能力要求相对低些,但制导系统作用距离要求更远,使投送平台能在敌方打击范围之外较安全地发射。有资料证实,我国早期的巡航导弹型号正是由”鹰击”-6和”鹰击”-8两个系列发展而成,通过换装小型涡喷发动机和GPS或地形匹配导引头,其射程和精度虽然不能和大名鼎鼎的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相比,但已经可以满足部队的基本需要。2001年我国购入苏-30MKK战斗轰炸机之后,也一并获得了配套的Kh-59ME防区外巡航导弹,这或许是我国科研人员第一次接触到世界水平的远程巡航导弹,此后通过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和与友好国家的技术合作,我国巡航导弹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000年左右,外界开始流传我国开始装备一种名为”红鸟”的巡航导弹,并且宣称其”射程达到1000千米以上,有超音速的发展型号”。2004年8月,我军在一次演习中发射了一枚远程巡航导弹,外电报道称该弹”非常精确地击中了1500千米以外的海上目标”,并且认为这种巡航导弹名为”东海-10号”,射程近2000千米,命中精度在15米以内,后来甚至有传闻说我国获得了俄罗斯Kh-55和以色列”达莉拉”等先进巡航导弹的技术。为此,惶恐无措的台湾军方急急忙忙地用F-16战斗机发射了一枚”鱼叉”反舰导弹为自己壮胆,但这样的举动只能是贻笑大方。

  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我空军从一架轰-6战略轰炸机上发射了一枚国产新型巡航导弹,导弹准确地击中了60千米外的”敌”指挥所,该型导弹的头部有光学窗口,但载机并非临空发射,而是远在任何光学设备探测距离之外发射的,因此相信该弹采用了”红外/电视制导+数据链传输”的制导模式,即导弹头部的光学寻的头将观测到的情况通过数据链传输给载机上的人员,因此载机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外”遥控”导弹飞向目标,这种制导模式也被称为”人在回路中”。从外形上看,该型导弹与”鹰击”-6系列飞航式导弹之间存在着某种渊源,但弹体和弹翼都有所变化,这种改变虽然可能会影响导弹的空中机动性能,但有利于远距离飞行,可以有效提高导弹的射程。

  在历次珠海航展上,参展的国产”飞豹”战斗轰炸机模型,都会带上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导弹。2000年珠海航展上的”飞豹”战斗轰炸机全比例模型就挂载着一种有着类似飞机两侧的进气口的导弹,关于这种导弹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该弹与法国ASMP空射巡航导弹十分相像。ASMP空射巡航导弹是法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射程300千米,可以携带15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由法国空军的”幻影”-2000N和法国海军航空兵的”超级军旗”战斗机发射。在本次珠海航展上的”出口型飞豹”模型上,我们又看到一种具有隐身外型,与英国”风暴阴影”、德国”金牛座”颇为类似的防区外制导武器,可能是巡航导弹,也可能是防区外撒布器,曾有记者在采访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时获悉”我们已经拥有自行研制的防区外撒布器”,而且既然伊朗都开发出了KITE-2000防区外撒布器,我们也完全有理由能做到。

  在最新服役的国产大型导弹驱逐舰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被誉为”中华神盾”的国产大型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的远程舰对空导弹,还看到了一种过去未曾见过的圆桶形发射箱,这种发射箱的体积比我海军舰艇上普遍使用的”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大了近一倍。人们曾经猜测这是一种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这是一款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的大型飞航式导弹,新华社的报道称最新服役的国产大型导弹驱逐舰”具有远程对空、对海和超视距对地打击能力”,从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推断。

  在本次珠海航展上,射程达到300千米,具有对地攻击能力的C-602飞航式导弹和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C-802改进型空对地导弹首次在国内的展览中亮相,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只是国产巡航导弹家族的冰山一角,日渐成熟的中国巡航导弹,正成为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倚天利剑!

十二星座之中,金牛座非常的稳重踏实,这样的金牛座能力很强吗?他们为什么这样强大呢?

金牛座的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

金牛座不甘于平凡,更不会满足于现状,想要过上更加稳定而幸福的生活,就要更加努力,拥有更多的物质条件基础。这样的金牛座非常擅长隐藏自己的才华,在日常生活中,低调做事,不会轻易的暴露自己的野心,会慢慢收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等到合适的时机让自己翻身做主人!总体来说,金牛座的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面对危机情况能够让自己冷静下来,谨慎做决定;有着一定的责任担当意识,敢于为大局而着想;做事情从细节出发,不会犯细节上的小错误;全面认识自己,补充基础知识。

为什么金牛座这样强大呢?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金牛座一直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稳定而平和的生活,会将目光放长,不会局限于当前。金牛座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也知道当今时代的竞争力,压力有多大动力就会有多大,沉默不言的金牛座是在默默的规划自己的前途。

顽强、不放弃。金牛座是非常倔强的,不会轻易的改变自己所做的决定,更不会轻易向社会压力低头。面对困难时,金牛座会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不会轻易的改变自己的做事原则和底线,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之下都会顽强拼搏努力向上。这样的金牛座认为: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不能被当前的压力所约束。

懂得察言观色,蛊惑人心。金牛座知道人际关系的必要性,沉默寡言,不擅长与人交流,却能够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金牛座表面上表现出对什么都毫不在乎,愣头愣脑的,其实很有计划,也很有才干。在职场中懂得察言观色,有着不一样的进步和计划!

二战前期到中期,德国空军凭借大量优秀的BF109制空战斗机、精确打击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层出不穷王牌飞行员、先进的空战战术、辉煌的战绩毫无疑问成为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作战战斗力最强的空军,但是二战后期随着德国精锐飞行员的损失,盟军新式战斗机P-51、B系列轰炸机不仅在数量上、质量上、战术克制方面都对德国空军开始压制,德国空军逐渐式微。

破而后立的德国空军拥有大量性能优异的新式作战飞机

(1)破而后立,10年时间重建德国空军

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空军解散,德国空军的16万架飞机都被销毁,直到1926年,所以二战时的德国空军基本上是从1926年巴黎协定后重建的。得益于充足的技术积累给德国空军带来了质的飞跃,德国从1926年到1936年生产了大量新式作战飞机,到1939年德国已经拥有3750架新式作战飞机,这与其他仍以老旧战斗机为主的法国、英国、苏联空军相比,拥有巨大优势。

(2)为闪电战服务的战术空军

有限的10年时间,有限的国力和资源调配,在德国确定了闪电战的立体作战战术思想后,空军的作战目的就是夺取制空权,然后用轰炸机配合装甲部队快速突击,所以二战中德国空军是为陆军服务的,其主力战机就是战斗+俯冲轰炸机。

(3)前中期主力制空战斗机BF109,只有英国的喷火能与之抗衡,拥有出色的爬升能力,德国飞行员围绕这一性能优势,开发出了一系列战术,螺旋爬升、哈特曼翻滚

二战德国主力战机,累计生产了33000架,单发的BF109(ME109)主力制空机型,最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空气动力外形,可收放起落架,下单翼,也是二战期间综合性能最优秀的轻型战斗机。在二战期间,德国空军总战果有一半以上是由BF109取得的,也是产生空战王牌最多的战斗机,世界三大王牌飞行员均是飞行BF109的。

图1 空战中的BF109

(4)精准投弹的俯冲轰炸机JU-87 拥有超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堪称闪电战最佳伴侣

容克87型又称斯图卡,最容易辨认的特征就是双弯曲的鸥翼型机翼以及其独有低沉的尖啸声,凭借精确的轰炸能力以及强大的对地轰炸能力,二战期间累计生产了5700架。在二战初期德国的闪电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他还有一个独有的发生装置,能发出尖啸声,给予地面士兵心理上的恫吓。

图2 JU-87俯冲轰炸机精准投弹

飞行员素质水平高,王牌飞行员层出不穷

(1)充足的飞行员储备

在飞行员训练方面,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就开始为自己的空军东山再起埋下伏笔,在德国国内各部门安插了一批军事航空部门的指挥官,另外成了很多滑翔机俱乐部,培训大批飞行人员,1926年抓住巴黎协定取消对民用航空的限制,培养了大批空地勤人员,还利用与苏联的合作,在苏联偷偷培养了大批飞行员。

(2)介入西班牙内战中获得宝贵的实战经验

在飞行员方面,德国在1937年西班牙内战中派出空军部队,锻炼了飞行员,取得了夺取制空权、军事运输、轰炸、空战战斗等多方面的实战经验,这些拥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使得德军在战争初期就拥有了巨大的优势。

(3)充足的训练时间

德国的飞行学校根据西班牙内战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有培养了许多优秀飞行员,早期德国飞行员要完成450小时以上的飞行训练,而且要跟着最优秀的王牌飞行员做僚机实地学习后才能才加实战。

而美英的平均水平是300小时以上,美国最高达到400小时,苏联的飞行员平均训练水平只有20-50小时,所以德国飞行员在东线打出了惊人的空战记录。

二战前中期德国空军战术理念领先

(1)战斗机双机编队

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中获得的经验,采用双机编队作为最小的战斗单位,有长机和僚机组成,两架飞机前后相隔200码,僚机在后,长机就可以集中精力搜索不用顾忌屁股,战斗中,僚机负责掩护长机身后,两个双机编队又可以组成相互支持的四机编队,这种战法很快就被其他国家效仿。

图3 德国双机编队

(2)空战偷袭战术

战斗以小编队方式进行,先敌发现后的偷袭战成了最有效率的打法,德国王牌飞行员大都使用偷袭战术。德国军队擅长利用太阳,利用云层,利用6点钟方向盲区偷袭敌机。

最经典的攻击方式是,抢先发现敌机后,加速到敌机与太阳之间,利用太阳,以较高的高度逼近到相当近的位置,然后垂直俯冲至敌机6点钟方向,然后迅速拉起突然进攻敌机。

图4 空战中的德国空军战斗机

(3)俯冲轰炸机采用旋转木马对地攻击

德国空军闪电战时,采用每组20-25架飞机的地毯式轰炸,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采取近乎垂直的攻击方法,轮流俯冲至重要目标上方精确投出重磅炸弹,然后盘旋至次要目标投下轻型炸弹或者用机枪扫射,采用旋转木马式的进攻有时会持续1个小时。

图5 旋转木马式进攻

这一系列优秀的战术使得前中期的德国空军拥有巨大的空中优势和强大的对地火力

二战时期德国飞机和引擎技术非常先进,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

(1)德国拥有先进的风洞群,尤其是其中独一无二的超声速风洞,这些独特的风洞,使得德国科学家有机会去测试后掠翼、前掠翼、飞翼和三角翼,这些研究成果最终由德国著名后掠翼专家布斯曼教授转化成为了后掠翼飞机Me262。

图6 Me262喷气式战斗机

在飞机控制和稳定性方面,德国人通过大型串联式布局,使他们的战机拥有了很高的滚转率,大大增加了飞机操控的稳定性。

(2)引擎技术先进

德国人在他们增压活塞发动机上广泛使用了动力助推系统,通过将甲醇或者氧化亚氮注入增压器使飞机飞行速度提升了20-30MPH。

图7 喷水加力系统

在喷气式发动机领域,德国人一开始落后于英国,后来德国转变思路,发明出了便轴流式喷气发动机,更有利于飞行减阻和降低燃油消耗率,引领了后世引擎发展方向。德国人还发明出了二战世界上最强大的战斗机Me262,ME262可以做到领先同代飞机100MPH。

(3)机载武器

德国人将各种口径的枪炮广泛用作固定式机载武器,在战争最后阶段,德国人还将30mm的加农炮配备在战斗机上,Me262战斗机还装备过威力强大的空对空火箭,这种武器只要命中一发,敌机就要完蛋。

图8 空对空火箭

二战前中期风光无限德国空军隐藏着致命弱点

(1)重点发展战术空军,导致没有资源发展战略空军

一旦闪电战出现受阻或者前线战斗出现焦灼进入持久战时,就需要战略空军去空袭敌人的大后方,来破坏敌军的后勤保障,破坏敌人的战争潜力,而严重偏科的德国空军,没有时间,没有足够资源再去打造一只昂贵,却可能带不来直接战果的战略空军了。

(2)要命的缺点,德国空军普遍短腿

在不列颠空战中,BF109飞过英吉利海峡后根本就呆不了多长时间,就得往回飞,根本没有足够的航程给轰炸机护航,而双发的BF110虽然续航长,速度快,火力猛,但是盘旋、翻滚确实渣渣,在空战中被英国空军打成shi,然后老老实实回家当夜间战斗机了。

(3)发动机高空性能缺陷

德国由于缺乏废气增压技术,导致他们的战斗机在高空作战中有“心脏病”发动机在高空性能下降严重,而美国的轰炸机全在高空,特别是面对装有墨林发动机的P51时,P51高空作战轻松自如,性能不占优势,同时P-51的作战续航和装甲又强于德国战斗机,德国战斗机完全占不到上风。

图9 续航能力、高空作战能力优异的P-51

(4)技术优势无法转化为战斗力

面临P-51的威胁,虽然德国成功研发了威力更强的战斗机Me262,飞行性能也远超P-51,但是1943年才投入生产,1944年尚未定型,一直在乱改的Me262,始终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生产了1400架只有50架可以作战,面对茫茫的盟军战机,Me262航程短的弱点又被抓注,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盟军飞机就将他们击落,很多优秀的王牌飞行员因此陨落。

(5)飞行员水平严重两级分化

德国飞行员不实行轮换制,优秀飞行员一直飞到死,而新的飞行员得不到锻炼机会,这样导致优秀飞行员越来越少,菜鸟比例越来越大,总体水平逐渐下降,到了后期就是菜鸟训练菜鸟,飞20小时就要上天飞行。

(6)油料缺乏

由于油料缺乏和盟军的轰炸,许多新手飞行员根本就无法得到正常的训练,到了后期德国飞行员在空战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

后期盟军飞机在数量上、质量上、战术上都压制德国空军,被P-51“清场”的帝国空军

美国杜立特将军带来的P-51清场战术彻底清了德国空军的场

杜立特将军就是第一个轰炸东京的美国将军,他来了他的著名战术清场战术,就是不在把战斗机束缚在轰炸机身旁,而是利用P51变态的航程,让P-51提前到达德国上空,如果德国战斗机起飞应战,他们就陷入和P51的缠斗,等到他们燃尽了燃油,美国的轰炸机就到了,然后美国人的炸弹就莆田盖地的落下来。

图10 疯狂投弹的美国轰炸机

如果德国人不提前起飞,等到轰炸机来的时候在起飞,那么他们将面对高空俯冲下来的P51雨点式的攻击,被敌军咬住了不能乱跑,因为要攻击轰炸机,好不容易咬住敌机,也不能追,因为要攻击轰炸机,所以德国人很无奈,在1个星期的憋屈战斗中,德国的王牌飞行员和超级王牌飞行员就损失殆尽了,至此,德国人的空军再也组织不起来有规模的拦截活动了,至此德国的天空彻底向盟军敞开,就这样德国人失去了制空权

总的来说,技术先进、高质量、高战术素养、作战半径短、高空作战能力缺陷,小油瓶认为这五个词最能体现二战德国空军的特点。

但不可否认,在二战前中期德国空军仍然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悍、战绩最辉煌的一只空军。

排行其实各不同,都有一定道理,而且很多没有实际较量过,只能从数据大概预测!机动性(动力装置加外形设计);载弹量及武器;作战半径;机载电子设备(雷达距离,电子对抗);

1f-22"猛禽"

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通用动力公司联合设计的新一代重型隐形战斗机。也是专家们所指的“第四代战斗机”。

动力装置:

两台F119-PW-100先进技术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单台静推力105千牛,加力推力1557千牛。带有全权数字式控制系统。最大平飞速度(超音速巡航)M156,(开加力,高度9150米)M225,升限15240米。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1243千米/小时。

武 器 :

1门20毫米M61-A2机炮,炮口有铰接口盖。3个内置弹舱,两个侧武器舱可各挂1枚AIM-9近距空空导弹,主武器舱可带1枚AIM-120A或2枚AIM-120C先进中距空空导弹或1枚AIM-120C和1枚GBU-32JDAM1000联合直接攻击炸弹。另外机翼下还有4个可承载2268千克的外部挂架

作战半径:2177km,

最大起飞重量:27216千克。

电子设备:

APG-77雷达,电子扫描±方位90°;活动目标指示:74公里;边测距边搜索:296公里(迎头);

2f-35“闪电2”

f35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生产的单座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机,能够负担近空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分为abc三型号!

动力装置:

普惠公司F135/奇异公司跟劳斯莱斯联合研发F136型后燃涡扇发动机 ,推力 F-35A/C 40,000磅(178千牛顿), F-35B 43,000磅(191千牛顿)

最大速度 :16-20马赫,无超音速巡航!

作战半径 1,110公里(690英里,无空中加油)

巡航半径 2,200公里(1,400英里)(无空中加油 )

机载武器:

1具GAU-12/U25毫米机炮

对空:AIM-120、AIM-9X、AIM-132、MBDA Meteor

对地:JDAM、JSOW、SDB、WCMD、HARM

对舰:NSM

载重:20,100公斤

电子设备:

AN/APG-81 有源电扫相控阵雷达(AESA),通信、导航、识别系统(CNI)和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因为采用新成果,总体比f-22强!

3su-37

苏-37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始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的多用途全天候超动性战斗机,苏-37是在苏-27基础上为俄罗斯空军研制一系列第四代半战斗机(西方第三代半)

动力装置:

两台 Lyulka AL-37FU 补燃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 833千牛,加力推力1421千牛。机动性是他最大特点!

速度: 2,440 km/h

作战半径:1800km

机载武器:

GSh-30-1 30mm 机炮150发炮弹,十四个外挂点 ;包括空空导弹 R-73/R-77 AAMs,空地导弹 AGMs,炸弹,火箭,副油箱,和电子战舱ECM。最多可以携带14枚空空导弹,空战时可带R-73E短距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和RVV-AE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对面攻击时可带各种红外和雷达制导导弹,包括X-29T/L,X-59M,X-31P/A等,也可携带KAB-500和KAB-1500带激光或电视制导系统的高精度炸弹。

最大起飞重:32494kg

机载电子设备:

全天候/全高度数字式多功能远距前视N011雷达,具有相控阵天线,可以同时跟踪15个目标。N012后视雷达,光电监视和瞄准系统,激光测距器等。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为140到160公里。比f22少一半;

4EF2000“台风”

1994年3月27日,英、德、意和西班牙四国联合研制的 EF2000战斗机,集合多国技术!

动力装置:

Eurojet EJ200 涡轮扇叶发动机, 每个 60 kN ——90 kN;

速度:

最高速度: 马赫20以上, 2390 km/h(高海拔)

马赫 12, 1470 km/h(近海面)

可超音速巡航马赫 13+(一般空战高度)(4s中超音速巡航的雏形就来自台风)

作战半径: 1389 km

机载武器:通用大多数各国武器;

机炮:1x 27 mm Mauser BK-27机炮;AIM-9 Sidewinder响尾蛇AIM-132先进短程导弹;AIM-120;AMRAAM先进中程导弹;IRIS-T;MBDA Meteor流星超视距导弹;AGM-88反幅射导弹 ;ALARM导弹;Storm Shadow(Scalp EG)风暴暗影导弹;硫磺石反装甲导弹;金牛座巡航导弹;AGM-119企鹅反舰导弹;AGM Armiger 等等;

最大起飞重:23 500 kg

机载电子设备:

EF2000的航空电子系统由英国航宇公司负责发展和综合,主要传感部件是GEC-费伦弟公司的ECR90多模态脉冲多普勒雷达,在I/ J波段可全天候工作,具有上、下视和边扫描边跟踪能力。其他各国也有自己的电子设备加装,总体应该达到各国一流水平,雷达搜索距离大概150km,高于su-37:

5f-15e“攻击鹰”

F-15E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在F-15“鹰”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的双座超音速战斗轰炸机,兼具对地攻击和空中优势能力,称为双重任务战斗机。

动力装置:

装两台F100-PW-229或F110-GE_129涡扇发动机,推力为129千牛,备有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

速度:

高空最大平飞速度M25,

最大作战半径:1270千米高空,最大航程4445千米,

机载武器:

1门M61-A1 20毫米六管机炮,11个外部挂架,可以携带数枚AIM-9L/M/X“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AIM-7F"麻雀“中距空空导弹、以及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时可携带空对地导弹 、反雷达导弹、集束炸弹、核弹、钻地炸弹、各种制导和常规炸弹等(其中GBU_109由于过长只能由该机进行投掷),装有AN/AWG-27武器控制系统。

最大起飞重量:36741千克

机载电子设备:

采用APG一63火控雷达的最新型号——APG一70,并携带夜间低空导航和瞄准红外系统,最大探测距离185km。

6F/A-18E/F"超级大黄蜂"

F/A-18E/F是最新改型,E型为单座,F型双座。海军型号战斗机!是f-18后续改进型号。

动力装置:

两台F414-GE-400,推力加力达9986公斤

速度:最大平飞速度M18+

作战半径:1100km

机载武器:

联合攻击弹药(JDAM) 和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现役中短距空空导弹;

机载电子设备:

安装APG-73雷达。未来安装新型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种新雷达将为网络中心数据共享提供有利条件。及综合防御电子系统,还可能采用激光红外对抗系统;雷达探测距离200km左右!

7。阵风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达索(Dassault)飞机公司设计开发和建造的双引擎、三角翼、高灵活性多用途战斗机。

动力装置:

阵风使用的是斯纳克玛生产的M88系列引擎,现在服役的是M88-2,中间推力为50kN,最大加力推力75kN。

速度: 最大平飞速度 M20

作战半径:1100-1800km

武器:

马特拉“米卡”空对空导弹和“魔术”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米卡”导弹;对地攻击时可带16颗227千克炸弹、“米卡”导弹;“阿柏齐”远距武器投放器、执行反舰任务时可携带“飞鱼”导弹或计划中的ANS掠海攻击导弹等等

最大起飞重量;21500kg

机载电子设备:

阵风战斗机是第一种拥有内在的电子防御系统(频谱综合电子战系统)的飞机,这个电子防御系统拥有一个基于软件的、虚拟低可侦测性技术。汤姆逊CSF/ESDRBC火控雷达;中心系统使用综合模块式航空电子设备。

8米格35

米格-35(Mig-35)是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术基础上的发展机型,在印度飞机引进大单中败于阵风。

动力装置:

RD-33mk加力发动机, 8900 kgf载荷/个。

速度:最大速度225马赫

作战半径:1000千米

武器系统:

1x30毫米GSh-30-1机炮,9个武器外挂,可携带R-27、R-60、R-73、 R-77、 电视和激光制导航空地面导弹和炸弹、

最大起飞重量:29700千克

机载电子设备:

Phazotron Zhuk AE 相位阵列雷达 (或其他Zhuk radar系列雷达);NII PP 光学定位器。

9J-10B和F-16C\D

J-10B是J-10多任务战斗机的一个改型,修改了机身和航空电子设备。

动力装置:

AL-31FN发动机或ws太行发动机,最大推力应该大于110KN;

速度:最大速度20马赫

作战半径:1600km

最大起飞重量:19277kg

F-16C\D 轻型战斗机是F-16A的改进型。

动力装置:

40使用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GE-100发动机,42使用普惠公司的F100-PW-220发动机。最大推力 105-110kN;

速度:最大速度20马赫

作战半径:1700km

最大起飞重量:16050kg

机动性考虑,j-10b应该强于f-16c\d,而且优异外形气动设计更是f-16无法比的!

武器系统:

J-10B采用pl-8及pl-12空空导弹,是第四代先进主动半主动自导导弹,比F-16C\D采用的通用F18,F15的导弹弱一点!

机载电子设备:

J10B采用了新一代的航电系统,包括改进的飞控系统,最新的配套机载相控阵雷达、(主动/被动)电战系统,新增的光电雷达,其系统更新比例不低于70%。 探测距离150km;有消息称会装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F-16C\D使用了诺斯洛普·格鲁曼AN/APG-68(V)雷达探测距离160km;

在电子系统方面,J-10B雷达性能上虽改进不少,但还是有一定距离,如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则压倒AN\APG-68;火控系统上应该差距很小!

10:JAS-39(鹰狮)

瑞典JAS-39鹰狮战斗机”是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单座全天候全高度战斗/攻击/侦察机

动力装置:

一台GE通用电气公司和活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联合研制的RM12(F404J)涡扇发动机;静推力为54KN,加力推为为805KN;

速度:最大速度12-20马赫

作战半径:800km

最大起飞重量:14000kg

武器系统:

装备了多种瑞典空对舰导弹,如RB-75、“萨伯”RBS-15F和美国“小牛”空对地导弹等,以及各种传统或延迟炸弹和火箭。

机载电子设备:

埃利克森/费伦第公司的PS-50/A多功能脉冲多普勤雷达,具有目标搜索/截获和下视/下射能力。埃利克森公司的D80中心计算机系统

以上各类战机的作战半径根据任务(高低空),加装油箱方式,起飞重量等有变化!

发动机推力有后续改进型!

乌克兰空军如何使用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这张照片很大程度上证实了乌克兰空军使用苏-24作为这种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苏-24是乌克兰空军仅有的具备发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两种机型之一,我们过去曾将其列为可能的发射平台。

本文为美国“The Drive”网站“战争地带(War Zone)”专栏文章,作者Thomas Newdick,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这张照片出现在乌克兰国防部长奥列克西·列兹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的一条推文中,内容涉及英国国防部长本·华莱士访问基辅。在乌克兰和英国国旗的背景下,两人握手的官方照片。另一张是英国国防部长竖起大拇指的照片。中央的这张苏-24照片似乎是本·华莱士赠送给奥列克西·列兹尼科夫的纪念品。

这张照片展示了一架苏-24战斗轰炸机,右侧机翼下固定挂架挂载了一枚“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照片上还有本·华莱士的签名,上面则写着“致所有勇敢的少数人,他们为乌克兰的荣誉不惜一切代价”。

推特账号“乌克兰武器追踪报道(Ukraine Weapons Tracker)”发布了同一张照片的高清版,为我们展示了更多的细节。能够分辨出这是一架隶属第7战术航空旅的苏-24MR“剑术师E”侦察机,而不是苏-24M战斗轰炸机。

目前,尚不清楚这张照片是否是苏-24挂载“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执行任务时,拍摄的真实照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起落架似乎应该很快就收起,所以它也可能是低空飞越机场。另一方面,即使这张照片是经过数字处理,将“风暴阴影”PS到苏-24上,似乎也可以确认苏-24就是这种导弹的载机。苏-27战斗机也可以挂载这种导弹,但是,乌克兰空军在刚刚装备这种英国巡航导弹时,让两种战机携带它的可能性比较小。

随后,乌克兰空军推特官方账号发布了同样的合成图像,并配文“真是一幅画”。然后被迅速删除,这是当时的屏幕截图。

过去,我们曾经讨论过苏-24和苏-27成为“风暴阴影”巡航导弹载机的可能性。据英国国防部称,我们了解到该导弹已经用于实战,但是没有提供更多细节。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称,乌克兰使用“风暴阴影”攻击卢甘斯克市,并已经有导弹残骸照片发布到网络平台上。

乌克兰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和苏-25攻击机都不适合挂载“风暴阴影”,因为每枚导弹重1300千克,而这两种战机通常挂载的最重武器不超过500千克。苏-25挂架最多能够挂载500千克的弹药,米格-29早期型也很少能挂载超过这个重量的武器。

外形更大的苏-24和苏-27拥有更大的有效载荷,尤其是苏-24,可以携带超过1500千克的武器。有趣的是,照片中的苏-24MR战斗机并不能携带进攻性武器,它没有“猎户座”火控雷达,以及与空地导弹配合使用的Kayra激光/电视系统。

然而,由于乌克兰对侦察任务需求较少,所以可以将苏-24MR侦察机改装成可以携带“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攻击型。这将使苏-24M战斗轰炸机能够继续使用苏联时代生产的武器弹药执行攻击任务,例如照片中的Kh-25ML空地导弹。

也可能因为使用“风暴阴影”的紧迫性,苏-24M和苏-24MR都根据发射需要进行了改装。毕竟根据开源情报数据,俄乌武装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至少损失了17架苏-24,其中绝大多数是战斗轰炸型。对此,乌克兰空军设法将一些此前封存的苏-24恢复到作战状态。

至于苏-24为发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需要进行什么样的修改,目前还不清楚。从理论上讲,这个过程应该不会太复杂。“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在发射前就已经用目标坐标进行了预编程,因此飞行员在发射之前不需要给导弹输入新的目标数据,这就意味着不需要相关的数据接口。这也意味着这种导弹可以由苏-24MR侦察机发射,因为发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火控雷达和激光/电视系统。

我们知道,乌克兰已经成功地在苏联时代生产的米格-29战斗机上发射西方国家提供的先进空射武器。特别是,米格-29和苏-27已经可以发射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HARM),并且至少在一种战机上可以发射增程型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ER)。

据了解,“风暴阴影”是俄乌武装冲突爆发以来,提供给乌克兰的射程最远的防区外武器。过去,我们讨论过“风暴阴影”会给乌克兰带来的战术能力的提升。然而,乌克兰方面显然已经向西方国家保证过,不会使用它们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英国表示,这些武器只能在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内使用——尽管这不排除会对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部分地区(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发动袭击。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射程正好在乌克兰控制区与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之间的距离边缘,但是从最佳高度发射时,需要直接飞入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射程之内。具有战略意义的刻赤海峡大桥已经远远超出了“风暴阴影”的射程,如果乌克兰方面发动反攻,可能会改变这个现状。

但是,未来乌克兰空军可能会获得射程更远的武器。继法国承诺提供与“风暴阴影”非常相似的SCALP-EG巡航导弹之后,5月24日有消息称德国可能会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KEPD 350巡航导弹。

我们期待有更多乌克兰使用“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细节发布出来。

保存至今还能飞行的CR42战斗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789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