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就业怎么样?

浙江中医药大学就业怎么样?,第1张

医学专业大热,大部分院校录取门槛也在逐年升高。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最新数据,浙江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居高的本科招生专业均为医学类方向。其中,中医学专业在浙江本地的最低招生分数一度达到了644分,省位次排名为11026位。

为什么医学类专业在常年分数递增的背景下,仍旧保持着较高的报考热度呢?究其现实原因,还是要归因于我国卫健事业良性发展所带来的就业缺口。

根据2022年公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超过103万家,比上年增长8013家。其中,医院数量更是较往年相比增加了1176家。

因此,无论是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扩大,还是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渐规范化,均向我们传递着一个明显的信号:读医虽难,但只要学生“且行且学、技能扎实”,仍是有不少优质岗虚位以待的。而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最新的《就业质量报告》中,各位也能窥见时代红利的点点痕迹。

从该校2022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来看,学校毕业生的总体规模较大,共有2397人。其中,占比9245%的毕业生均已就业,多个专业的就业率甚至高居95%以上。

就以该校中医学(本硕连读)专业为例。2022年,中医学专业不仅实现远超全校平均水平、全员100%就业的好成绩;同时自18年以来,该专业也凭借超高的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令浙中医大稳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可见,考生若将“就业”视作筛选院校的第一要素,那么一所大学的王牌专业,往往比学校层次更具备筛选价值。

而除了中医学的亮眼表现外,学校中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在2022年的就业率也高居95%以上。就业率较高的专业数量越多,越能体现该校就业氛围的良好、促就业体系的成熟,值得考生们报读的专业选择也更加多样。

若想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小编先向各位介绍一个概念。自2021年起,我国教育部规定就业统分三种:协议与合同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对于医学生而言,正规医疗机构的正式就业是需要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故而,看一所高校的就业数据是否“掺水”、学生从业是否“稳定”,就业形势也是重要的考察依据。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浙中医大22届毕业生中,“签就业协议形式”的学生占比为36%,“签劳动合同形式”的学生占比为889%。其中,还有超过90%的毕业生全部或部分享受“五险一金”。可见,学生去向相对稳定,加之大部分毕业生的岗位待遇确有保障,这令学校就业“稳定”的最终结论有据可查。

院校专业: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始创于 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学校现有博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包括中医博士与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中药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药学硕士9个专业学位类别。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名中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5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药学等医类及相关本科专业 32个,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曾先后两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进入 ESI全球排名前5‰;获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3个、B类6个。建有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及国家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科创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简称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CCMP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学校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省内外 10余个市(县、区)以及浙江省国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转型,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2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白俄罗斯、新西兰建有海外中医药中心。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秉承 “求本远志”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理念,倡导“求真、求实”的校风,弘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其他信息:

浙江中医药大学不是211大学。它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它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投入使用。

材料补充:

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学校标识:

1、校旗: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旗为蓝色的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上下排列的白色校标内芯图案和中英文校名。

2、校标: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标为圆形,以蓝色为基调。校标外围由中英文校名环绕。校标中部为国际流行的盾形图案,由“中”字和“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首字母“C、M、U”的变体组成,体现学校属性、特色、理念。中英文校名与盾形图案之间为“远志叶”和“本”字,寓意“求本远志”。“本”字下方为学校创建年份“1953”。

第28集。

根据优酷视频资料显示,任天真是《后浪》中的男角色,在第28集中跟孙头头表白,不过他表白的方式比较特别,孙头头听完任天真的表白后竟有些不知所措。

《后浪》是由上海耀客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优酷联合出品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该剧讲述了中医药大学教授任新正致力于广传中医,辞职创办中医传承班,希望培养出真正能将中医之道传承下去的接班人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559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9
下一篇2024-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