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起诉,那英不屑的组合,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不再“春天里”

汪峰起诉,那英不屑的组合,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不再“春天里”,第1张

2010年,乐坛发生了一件奇事。

这事让中青报编辑,央视编导们都挺抓狂,想尽了词来夸还觉得不够。

起因一则网络疯传的视频,出租屋里两个光膀子的男人,一人弹着吉他,另一人手里夹着烟,带着醉意吼汪峰的《春天里》。

唱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一仰头狠狠把下牙床一绷,嚼碎了生活的苦。

一曲,唱得中国“泪流满面”。

他们,一个是44岁的王旭,一个是29岁的刘刚。

两人不会知道,不久后将会被汪峰、那英拽出了“音乐梦”。

两个人火了以后,媒体说他们是农民工,现实是王旭很干脆承认,可刘刚没那么认同。

一身腱子肉,腮帮子满是胡茬的,是河南人王旭,前半辈子被“唱歌”这件事害得很惨。

十六岁那年,从收音机里听成方圆的《游子吟》,对那个“六弦琴”感兴趣,去开封买了把吉他,回来抠了很多天,左手指不经意按出个音,愣是把和弦找出来了。

过了两年,县里开始联产承包,“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他觉得口号挺动人,就承包果园,养了100多棵苹果树。

守着园子唱着歌,有人专门从马路上走过来,边听边给他散烟。

可光唱歌苹果树很快死光了,他就拿点小麦花生种子,往地里一撒,等长成了,想吃几颗挖几颗,也不管剩下的能卖几个钱。

新过门的媳妇着急,想着买点化肥增收,挨家挨户借钱,结果给人家跪下了都不行,村里人风凉话:“(王旭)什么都行,就两样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成名后主持人李静问他,有没有遇到类似“大衣哥”被乡邻借钱不还的事。

他说没,同村都没脸找他伸手。

89年,媳妇天天跟他闹离婚。

县里搞了歌舞团,说要到各省去巡演,问他来不来,老婆儿子呼天抢地不让去,他还是跑了,烫大卷发,穿个大红褂子上台唱歌。

他唱《一无所有》,到“你这就跟我走”,底下人起哄:“你早就该走了。”

到了春节,他带回家5块钱,往老婆被窝里一钻:“再也不想出来了”。

农活不成,那就做点小生意吧,别看王旭一脸“凶相”,骨子里老实巴交。

卖裤衩子,三块五进价,别人卖十块,他卖五块,一算账居然还赔了,猜是有人买的时候顺走了货。

回家路上,老婆在单车后座哇哇哭,他蹬着脚踏唱《花心》,唱“春去春又来”,哭声更响,赶紧换《大花轿》,到了“抱一抱呀,那么抱一抱”,后面噗嗤一声笑了。

2000年,一个亲戚喊他来北京,说去家KTV领唱,进门才知道是烧锅炉,他要走,老板说500一月干不干,马上放下行李干活,做了半年一分没给。

再没别的路子了,就带把琴来到公主坟地下通道。

第一次卖唱,三瓶啤酒下肚才敢弹,有人要给他丢钢镚,在他脚底下找半天:“咦,盆呢?”

他没想到,因为卖唱,差点干了这辈子第一次“仗”。

2005年,一次王旭来晚了,发现通道里面,有个寸头细眼的小子,拨着吉他唱得欢,明白了,来个抢场子的。

他来回转了几圈,眼神不住往小子身上瞟,终于忍不住了,站到那人跟前问:“你还要唱到几点”。

小子眼一抬,侧个身不理他,唱得更大声了。

王旭血往头上涌,觉得这人太没礼貌,平生头回有动手的冲动,想想还是怂了:“不行明天五点就来”。

转身没走几步,背后传来声音:“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唱”。

这小子叫刘刚,话不太多,想法不少,指望着靠“唱歌”出人头地。

生在黑龙江的刘刚,很小没了母亲,父亲忙着农活和打工,没时间管儿子,让他跟着奶奶长大。

十七岁参军入伍,刘刚当的是武警,在监狱里面服役,班长觉得跟这小战士挺投缘,教他弹吉他。

直接省略入门的《两只老虎》,上来就逼着他弹复杂的曲,刘刚觉得和弦转换太难,一度想放弃,班长拿出训新兵的劲,老实了乖乖跟着弹。

退伍以后,会点吉他也算懂音乐,他开了家音像店卖CD,日子能过得去。

老家的日子枯燥乏味,刘刚渴望去大城市找成功,正巧姐姐在北京安家,他带着老婆投奔,做了名“北漂”。

最开始当保安,一个老头冲着他直乐,他瘆得慌问原因,老头说我干半年都没拿到工资,你不是往坑里跳吗。

刘刚问你咋不走,老头答身份证押着呢。

他赶紧对老板扯谎,说要身份证办事,拿上证了就跑,7天工资都不要了。

看他闲着,朋友撺掇他找地方驻唱,他去了家北三环的酒吧,凌晨两点才能下班,没公交不舍得打车,提着琴走回南三环的姐姐家。

看着路边大楼上,星星点点的灯光,幻想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盏灯,想着走着天亮了。

下通道唱歌是一时起意,能练歌,又赚点钱,刚开始他在劲松混,被保安撵还挨打,只能叫老婆站岗,碰到穿制服的放开喊。

05年辗转公主坟,遇到了王旭,算是不打不相识,接着他俩认识了更多卖唱的人,聚在出租屋里,喝着啤酒唱着歌,日子说苦也苦,说痛快也痛快。

其实,两个人关系不算太亲近,直到那个视频的出现。

拍视频挂网的,就是一块卖唱的朋友,起初刘刚很介意,内心觉得自己算“文青”,光膀子唱歌不好看。

网上上千万的点播量,让他闭上嘴,上百页评论里,有个网友提议很诱人:“你们成立个组合吧,叫旭日阳刚”。

两人名各取一个字,听起来又大气,一商量觉得行。

这时候,视频热度已经爆了,蔡卓妍和樊少皇等港星,都在微博极力推荐,这引起了央视注意,“星光大道”节目正式邀请他们参加。

从周冠军到月冠军,“旭日阳刚”被观众一路捧着,进了2010年度总决赛,那是“星光大道”有史竞争最激烈的一届,参赛的刘大成和石头,都是不世出的狠角色。

尤其刘大成,这个从山东来的农民,横练一身本事,能唱民族、美声,跟李玉刚学了女声反串,还拜了博林做老师,演口技都能找到点“洛桑”的意思。

王旭对他的十八般武艺犯怵,刘刚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上去干就完了。

舞台上,“旭日阳刚”选的《北京 北京》,唱出了“北漂”颠沛流离的生活,观众拼命拍掌;王大成回应《饮酒歌》,反串的女声天上飘,评委如痴如醉。

评委拿不定主意,领头人闫肃问观众,你们认为谁是冠军,念到“旭日阳刚”,底下一阵山呼海啸。

结果刘大成拿了冠军,颁奖仪式上,刘刚乜着眼睛看刘大成,满脸不服气;王旭老实站着,那时他已经知道,哥俩能直通春晚,无所谓。

接下来是紧张的春晚彩排,定的是成名的《春天里》,俩人明白“春晚”意味什么,每次彩排豁出去唱,效果挺好,导演组满意,可练太狠嗓子有点哑了。

嗓子问题,差点要了两人的命。

大年三十,直播日子到了,去央视等地铁的时候,刘刚光顾着发愣,王旭看见个外地客,推着大包小包,像极了当年刚来北京的自己,突然间红了眼眶,决心唱出个样。

前半段是刘刚独唱,他从台下升上来,看见密麻的人,脑袋一热调起高了,从“没有信用卡没有她”,嗓子渐渐失控,到“唱着无人问津的歌谣”,破着音跑着调,满头大汗死撑。

危急关头,王旭的和声顶上来,把调子拽了回去,救命一样挽救了崩溃的刘刚,在他的带领下,一首歌在悬崖边勒住了。

观众很感动,逆境里的人听到了希望,有成的人回忆起当年拼过的命。

“旭日阳刚”的最高峰来了,拿下“春晚歌曲类节目第一名”。

他们有了种错觉,这个世界很简单。

一路掌声,一路过关,“旭日阳刚”是一个符号,代表着底层向上的力量,谁都必须仰视这背后的巨大意义。

业内尽管随大流跟着叫好,开始不乏一些揶揄。

一位主持人就在“过年七天乐”,打趣他俩台风,形容刘刚:“站在台上永远是一副二郎腿的样子”;表示王旭:“一唱手里就开始抱个宝贝,唱完了才能放回地上”。

虽说是玩笑话,其中不乏提醒,可俩人显然没听进去。

该什么台风和曲风还是那样,连《春天里》这首歌都不换。

他们实在没时间消化,随“春晚”火遍大江南北,身价水涨船高,十几万块一场商演,1小时就能把10年的钱挣来,忙得一塌糊涂。

突然,顺风顺水好日子被两个人“搅和”了,一个是那英,据说评论他俩没资格(成为主流歌手)。

另一个是汪峰,要起诉“旭日阳刚”,要求不能再唱自己的歌。

舆论一下炸了,矛头指向那英,说她见不得人家火。

同时对准汪峰,至于吗,唱你几首歌能扯到版权。

对于汪峰和那英来说,这不亚于六月飞雪。

老那喜欢直来直去:“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进入音乐奖项评选?”

话糙理不糙,音乐本身就需要沉淀,是鞭策也是鼓励,可到了有心人那里解读,成了她评价旭日阳刚“没资格”的铁证。

而汪峰与他们的事,很让人有些唏嘘。

他认识“旭日阳刚”,是源于2010年的视频,看完去“铿锵三人行”,当着窦文涛面使劲夸:“农民工版《春天里》,实现了我的终极梦想”。

刚开始做摇滚,汪峰是吃过苦的,不然写不出那么动人的词,可回忆比不上正在经历,旭日阳刚唱《春天里》,确实有他给不了东西。

对他们,汪峰的感觉不是“惜才”,更像一种惺惺相惜,但第一回见面,他没得到”兄弟意气”,反而很失望,因为俩人见到他,卑微地连话都不敢说。

汪峰问为什么,俩人说:“我们和您的地位,悬殊太大了”。

一时间他百感交集,有了非帮他们不可的想法。

上海八万人 体育 场演唱会,旭日阳刚被汪峰郑重推上台,罗大佑、郑均用掌声向他们致敬,一曲唱完,汪峰紧紧环抱他们的镜头,成为经典的乐坛定格。

很多人至今也不懂,汪峰为什么要把版权的事摆上台面,其实汪峰经纪人委婉表达过意思:“唱别人的歌能不能商量商量”,但他俩跑光顾着商演挣钱,转头给忘了。

一句“永远翻唱别人的歌,最终不会长久”振聋发聩。

依汪峰的性格,这事一定不善罢甘休,没想到一通电话改变了轨迹。

风口浪尖的旭日阳刚,硬着头皮给汪峰打电话:“我们向您道歉,啥时候有空,请您吃饭”。汪峰推托下次。

打电话的王旭突然灵光一闪:“您能不能给我们写首歌呀?”

汪峰明显触动:“你看我刚做的决定,短时间不太好···”

2011年4月,汪峰的北京演唱会,王旭和刘刚分别站他两侧,一唱泯恩仇。

不过博文里的担心像是预言,在现实里灵验。

没有了汪峰作品表演,俩人唱什么都没有味道,他们热度下降很快,处境岌岌可危。

雪中送炭的,是浙江卫视。

刚成名那会,“我爱记歌词”邀请来他们做领唱,节目组和观众那种真诚热情,让俩人想起都会掉眼泪。

“禁唱”风波后,“中国蓝”签下他们,还涨了30倍身价,当王旭刘刚再次走上“我爱记歌词”舞台,身边站着笑吟吟的朱丹,深呼一口气,觉得恍若隔世。

朱丹问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刘刚说能有属于自己的歌,王旭接着答不要让歌迷失望。

没过几天,节目组宣布,开展“阳刚寻歌”行动,利用卫视资源,向长期合作的陶喆、伍思凯等人邀歌。

是不是有了靠山,有了新歌,旭日阳刚一定有未来?

2013年,他们的专辑《坚强的信仰》终于上市。

主打歌前奏刚响起,就不得不说与汪峰的《光明》太相似,另一首《等待春天》,听名字就知道在照搬《春天里》。

市场反应是死海,偶有网络的石头,只有两个字:“辛苦”,他们太想做汪峰,丢了自己。

换句话说,他们本来也没找到,什么是自己。

当他们开始脱离草根时,就在和同样来自底层的拥护者分离。

到了新世界,即便凑出了作品,那里的人起初会怜悯,可最终会把他们拿到放大镜下面,不是金子都会烧成灰烬。

2010至2013,短暂的三年,“旭日阳刚”就成了 历史 。

王旭本想再努力一把,继续一块办音乐公司,刘刚说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

刘大成请朋友吃羊棒骨,他们之间隔着4个人,眼神始终不往一块凑。

组合散了,各自谋出路,刘刚身上那股文青的劲,被高进看上,转型做民谣,出了《怀念青春》,算是在乐坛立住了脚。

演出时一身亮闪闪的皮衣皮裤,再也找不回旭日阳刚里的“刚”了。

而王旭,先回到了地下通道唱歌,每次都哭得唱不下去,干脆回了老家,跟一堆年轻人录抖音。

对王旭来说,这可能是“出名”这件事,给自己剩下的最后遗产。

旭日阳刚火的时候,“鲁豫有约”有一期专访,找来跟他们一块卖唱的街头歌手王争利。

鲁豫问他,看见这两个好兄弟发展得好高兴吗。

王争利回答:“挺羡慕他们的”。

脸上表情让全场瞬间安静。

鲁豫说:“你也会有机会的”,王争利沧桑的脸上绽开了花。

旭日阳刚不完美,正是这样的不完美,让底层的人羡慕,通过他们知道了,自己也有机会,创造不可能的可能。

因为俩人是种寄托,完成了普通人不可企及的梦。

最早的freestyle之王,这些都是他40年前玩剩下的?

廖启智,人生远不止“废柴”

迎接另一个晨曦 带来全新空气

刘欢气息改变情味不变 茶香飘满情谊

那英我家大门常打开 开放怀抱等你

孙燕姿拥抱过就有了默契 你会爱上这里

孙悦不管远近都是客人 请不用客气

王力宏相约好了再一起 我们欢迎你

韩红我家种着万年青 开放每段传奇

周华健为传统的土壤播种 为你留下回忆

梁咏琪陌生熟悉都是客人 请不用拘礼

羽泉第几次来没关系 有太多话题

成龙我们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

任贤齐流动中的魅力充满着朝气

蔡依林我们欢迎你 在太阳下分享呼吸

孙楠在黄土地刷新成绩

周笔畅我们班的门常打开 开怀容纳天地

韦唯岁月绽放青春笑容 迎接每个清晨

黄晓明天大地大都是朋友 请不用客气

韩庚画意诗情带笑意 只为等待你

汪峰我们欢迎你像音乐感动你

莫文蔚让我们都加油去超越自己

谭晶北京欢迎你 有梦想谁都了有勇气就会有奇我们欢迎你 为你开天辟地

流动中的魅力充满着朝气

北京欢迎你 在太阳下分享呼吸

在黄土地刷新成绩

我们欢迎你像音乐感动你

让我们都加油去超越自己

我们欢迎你有梦想谁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汪峰这个名字,在中国内地乐坛来说,绝对算一个标杆性的人物,才华横溢,作品极多,尤其在同年代歌手中,他后劲特足,堪称乐坛常青树。

在这些年来的各个音乐节目中,汪峰的歌是被翻唱最多的,这无疑是对他的极大肯定。但有意思的是,几乎每次翻唱都超越了原唱。比如蔡健雅《当我想你的时候》、邓紫棋《存在》、旭日阳刚《春天里》、耿斯汉《美丽世界的孤儿》、毕夏《像梦一样自由》……

这……说尴尬也不尴尬,说不尴尬似乎也有那么一点。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因为听众心中往往有个“原唱情结”,要颠覆这种情结并不容易,只能说明原唱汪峰远远没有把自己作品的潜力完全挖掘出来,而翻唱者反而诠释得更彻底。

所以,很多人说汪峰更适合给别人写歌,而不是自己唱歌。但事实上,汪峰入行25年以来,写了太多的歌,却极少给别人写歌,都是自己唱的,这是为何呢?

1月8日,看到黄绮珊在社交平台转的一则视频,再次让我思索这个问题。视频中是黄绮珊与汪峰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情景,有芒果台标识,应该是之前播出过的节目片段吧。

视频中,黄绮珊对汪峰说“你就给过我这么一首”,似乎有一些埋怨呢。汪峰回答:“我极少把作品给别人。老那有过一首,谭维维有过一首……特别少”。

汪峰给黄绮珊的这唯一一首歌曲,就是在《我是歌手》上演唱的《等待》。汪峰还谈起当时卖这首歌的情况,他说当时真的不愿意卖,但被生活所逼,交不起房租,没办法。汪峰含泪把这首歌以6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当时的喜洋洋唱片,并收录进黄绮珊的专辑《只有你》中。

看来汪峰真的是把自己的作品当孩子一般看待,不到山穷水尽时,坚决舍不得卖掉自己的“孩子”。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即使自己唱功不算出众,汪峰也绝不会愿意只当一个幕后创作者,为其他歌手去大量创作歌曲的。

即使忍痛卖掉个别作品,汪峰也不是什么人都卖,作品卖出去被怎样对待,他也是非常关心的,绝不只是价格的问题。

比如这首《等待》,卖这首歌时他应该对黄绮珊还不太了解,因为歌曲跨度特别大,他问黄绮珊“你能唱吗”。直至听到预录的DEMO汪峰才知道,以黄绮珊的音域,驾驭这首歌绰绰有余,他才放下心来。

在1999年,汪峰除了卖出《等待》,还卖出过两首歌曲,一首是《青春》,一首是《如果风不再吹》。

《青春》

《青春》卖给了高晓松,收录在他为女歌手筠子制作的专辑《春分·立秋·冬至》中。当时汪峰也是很担心,听说是个女歌手,不知对方能不能唱好这首歌。

但后来汪峰发现,筠子对《青春》的诠释超乎他想象的好。虽然歌曲并非为筠子量身定做,但在筠子看来,歌曲似乎就是为她而写,完全写出了她当时内心忧郁的情绪和逃离的欲望,所以演绎起来特别带感,也是整张专辑中给她最大心灵颤动的一首作品。

因为这一首歌曲的合作,汪峰和筠子也成了很好的朋友。一年后筠子的离世,给了汪峰极大的震撼。在接下来发行的汪峰首张个人专辑《花火》中,汪峰重新演绎了这首《青春》,其意义一是为纪念筠子,二也是把刚发行半年 便成了 “孤儿”的作品接回家自己抚养。

《如果风不再吹》

《如果风不再吹》卖给了歌手韩磊,但当时没有火起来。十年后,汪峰重新把这首歌接回来,收录于自己的新专辑《信仰在风中飘扬》。

同样,对于卖给黄绮珊的《等待》,汪峰也始终深怀感情。他甚至还创作过另一首同名歌曲,收录在2011年专辑《生无所求》中。在2018年《歌手》舞台上,他首次公开演绎给黄绮珊的这首《等待》,虽然歌曲跨度大到让黄绮珊都自称到了极限,汪峰自己更是相当的吃力,但就像拥抱一个离家20年的“孩子”,那份真挚的 情感 却是谁也无法比拟的。

可见汪峰对1999年卖出的3首歌曲都非常看重,就像以前穷人家把自己养不活的孩子送人一样——心疼又无奈。而1999年,正是汪峰在乐队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痛苦挣扎的时期,如果我们懂了汪峰卖歌交房租的心酸,大概也就懂了他为何在2000年选择单飞的原因。

汪峰一生创作无数,给别人的歌确实只有区区几首。除了韩磊的《如果风不再吹》、黄绮珊的《等待》和筠子的《青春》是因生活所迫以外,后面就几乎不再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可能再有钱你也很难请得动汪峰为你写歌。

后期的寥寥几首,可能都是无法推脱的人情,而且歌手都是他知根知底的实力唱将,这样他有可能放心将作品交给你。

比如 那英 ,跟汪峰关系应该说相当好吧,但也直到2011年才给她写了两首歌,一首叫《只因为你》,一首叫《变幻的年代》,都收录在那英当年发行的专辑《那又怎样》之中。

比如 谭维维 ,也是在对方极力邀请之下,才在对方2009年专辑《谭某某》中,贡献了三首作品。一首是《天亮之前叫醒我》,一首是《悲哀而真实》,一首是《石头在歌唱》。最后这首歌还是由汪峰与谭维维合唱的呢。

有意思的是,这是汪峰与高晓松继十年前合作筠子的那张专辑之后,再次联手为女歌手打造专辑。他们各贡献了3首歌,并共同担任制作人。

之所以送这首歌给爱徒,也是觉得自己手里的歌曲中,这一首比较适合他,他也能唱好它。

除了上面这些写给别人的歌,还有一首可能是唯一让大家觉得特别意外的,也是最冷门的一首,叫《LANBRELLA》。唱这首歌的并非专业歌手,而是演员陈龙,在《水浒传》中饰演武松的那个人。

那是2006年,一直心怀歌手梦的陈龙,跨界推出首张专辑《冲刺》,还请到了汪峰担任制作人,专辑中第一首歌《LANBRELLA》,正是汪峰所创作。

是陈龙与汪峰有我们所不知的特别交情,还是 陈龙 真的下血本了,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好声音》来到了第十年,4位导师加4位助教的配置,非常新颖,但节目的好看之处,还是因为本季来了许多优秀的原唱歌手。当然,导师之前的“抢人大戏”以及“回怼”,也是该节目的一大特色。第一期,那英拿汪峰的长相开玩笑,绝对是本期最大的亮点之一。

汪峰长得不帅,是不争的事实,汪峰才华横溢,也是不争的事实。但以汪峰在华语乐坛的资历,被人在节目中吐槽长相不好看,这绝对是第一次。那英性格耿直,是出了名的,她也因此被许多网友或不喜欢她的人诟病。这次,她公开调侃章子怡是因为才华而不是长相看上汪峰,再一次让观众见证了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性格。

节目中,选手任媚爽说了一句“帅是不能当饭吃得”。汪峰接了一句“是的”。“调皮”的那英直接说:你看汪峰马上说“是的”,没错,章子怡喜欢你,就是喜欢你的才华。

当时的汪峰,一脸尴尬又不得不陪笑。

那英敢公开拿汪峰的长相以及拿章子怡和汪峰的感情开玩笑,一是她的性格使然,二是她与汪峰及章子怡的关系不错。不然,这种玩笑必然遭到非议。

笑死,那英老师平平无奇喜剧天后罢了。

英子欢乐喜剧人实锤,你要笑死我了。

喜欢才华不正常吗?谁不爱才华呀!

从这些网友的评论可以看出,大家把那英的话,也只是当作玩笑而已。敢拿汪峰和章子怡开玩笑,演艺圈估计也就那英了!

虽然章子怡和汪峰两人的感情经历丰富,但自从二人结婚后,一直沉溺在幸福的爱情之中,时不时还会公开秀一家人的甜蜜时刻。明星夫妇能够长久地陪伴下去,这在演艺圈难能可贵。希望那英的玩笑,会是汪峰和章子怡之间爱情的润滑剂。

时不时也会拿老公汪峰开玩笑的章子怡,看了那英的发言,会不会也将顺势调侃一番汪峰呢?

一、

1971年,刀郎在四川资中县出生。

父亲结合他和妻子的姓氏,为刀郎起名罗林。

刀郎父母都在文工团工作,小时候他为了赚点零花钱,经常帮父母抄写一张工钱是5毛的乐谱。

在赚钱的过程中,他受到了父母以及文工团的文艺熏陶,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

12岁那年,刀郎去学音乐的表哥家玩,在表哥练琴时,他也拿起一旁的吉他弹出了一首旋律。

表哥大为惊诧,觉得这小表弟音乐天赋极高。

于是拉着刀郎去找他爸妈,在表哥的极力鼓动下,他父母斥巨资(300块)给他买了架电子钢琴。

从那之后,刀郎每天有两件事必做。

一是下课后就去练琴。

后来钢琴无法满足他,他就去父母工作的文工团摆弄各种乐器,

在玩乐器的过程中他对音乐也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二是跟大他五岁的哥哥掐架。

那时候刀郎的父母都忙,无暇看顾他,就让大儿子看管他。

大儿子管教刀郎的方式粗暴简单,先来一声河东狮子吼,吼不动,就直接一个大嘴巴子上去。

叛逆的刀郎自然无法忍受哥哥的暴力管教,于是每天与哥哥起争执,试图翻身农奴把歌唱。

可五岁的差距让他这个想法只能是一个梦。

那时他恨透了哥哥,在一次激烈争吵后,他满怀怨恨地跪在地上 祈求老天把哥哥收走。

没想到老天竟真听了他的话,把哥哥收走了。

刀郎十五岁那年,哥哥谈了个女朋友。

刀郎四处打听到那个女孩曾经谈过其他男朋友,他满怀报复地对哥哥喊: “绿帽子”。

那一天,兄弟俩打得特别厉害,母亲偏袒刀郎,数落了哥哥几句,哥哥很委屈,摔门而去,再也没回来。

几天后,哥哥出车祸去世的消息传来。

一家人悲痛万分,刀郎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愧疚与自责中,他认为是自己间接害死了哥哥。

多年后, 他亲手为逝去的哥哥写了《流浪生死的孩子》来缅怀他。

在哥哥去世将近一年时间,刀郎都无法从痛苦中走出来,

多少次午夜梦回,他都因思念哥哥而无法入睡。

在那段最痛苦的时日里,唯有音乐让他有片刻放松。

他想, 或许只有音乐才能让自己获得救赎。

于是17岁那年,刀郎选择了离家出走。

临行前,他给父母留了一张字条:

“我走了,去追寻我的音乐梦想了,你们都别找我了。”

二、

离家出走后的刀郎, 没一技之长,也没文凭,年纪又小, 只有一家歌厅肯收留他让他做服务员。

在这里,他一边做工,一边见缝插针地去后台同那些驻唱歌手搞好关系,向他们请教自己音乐方面不懂的东西。

时日渐长,他对音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此时,他又想起了自己的音乐梦。

于是伙同几个交情最好的乐手,创建了“手术刀”乐队。

刀郎本以为自己终于离梦想进一步了,但没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时他们乐队的音乐无法与听众产生共鸣,自然吸引不了听众。

所以哪怕他们在台上唱得撕心裂肺,累得要死要活, 也最多只能赚20块左右,有时甚至比这还要少。

尽管这样,身怀音乐梦的刀郎仍不觉得苦,也不在乎钱赚得少。

可是,他不在乎妻子杨娜在乎。

杨娜是刀郎在歌舞厅相识的,两个孤独的人很快坠入了爱河,没多久,杨娜就怀孕了。

刀郎负起了一个男人应负的责任,不顾父母反对与杨娜结婚了。

然而,这段曾经奋不顾身的爱情还是被现实打败了。

刀郎一直入不敷出,杨娜不愿意跟着他过苦日子。

在生下女儿四十天后,像刀郎那天离开家乡那样,杨娜也给刀郎留下了一张字条:

“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

之后就杳无音信。

女儿还在哺乳期,杨娜的出走无疑给刀郎增加了很多负担。

那晚,女儿的哭声又起,刀郎听着听着就哭了,

写下了那首让人听了落泪的《冲动的惩罚》,来祭奠他那死去的第一段感情。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第一段感情埋葬后,他的第一支乐队也实在坚持不下去解散了。

那时的刀郎才20岁,已经经历了婚姻的失败和梦想的破碎这两大剧痛。

他很痛苦,可他不能倒下,因为他不是一个人,他还有年迈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女儿。

为了生存,他甘愿为现实弯下半截腰。

此后几年,他虽在一直追寻音乐,可心不再那么纯粹,多少带了几分功利性。

三、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南方成了音乐天堂。

其中,广州和海南这两个地方音乐发展得尤为前卫,很多爱好音乐的人都奔赴了这两个地方。

刀郎将女儿托付给父母照顾后,来到了离四川那个伤心地较远的海南。

在这里,他暂时找到了停靠的港湾,加入了名为“地球之子”的乐队。

当时“地球之子”在海南颇为有名,很多人提起乐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所以他们有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去各地演出。

演出多了乐队自然也赚得多。

那时,刀郎的腰包每天都是鼓鼓的,他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过得无比惬意。

可是,每晚吃饱喝足躺在床上后,刀郎总是会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觉得有东西正从身边悄悄溜走,让他有一种没来由的心慌。

他刚开始不懂那是什么,于是有意识地选择忽略。

直到某次演出完,他看着手中的乐器才猛然想到悄悄溜走的东西是什么了,

是音乐梦想,是他曾经不顾一切离家出走所要追寻的音乐梦想。

几年来,金钱已经完全蒙蔽了自己想要追寻音乐心,他对此感到羞耻。

与“地球之子”乐队成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后,他们笑他痴,笑他傻,

刀郎看着曾经信誓旦旦要追寻音乐的他们感到很痛心,一怒之下离开了乐队。

离开乐队没了收入来源,刀郎又变成了那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就在他失意之际,朱梅出现在了他身边,同刀郎一样,朱梅也是一名爱好音乐的歌手。

所以她理解刀郎对音乐的执着,支持他去寻梦。

朱梅的理解和支持填补了刀郎心中那份空缺。

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心,所以很快他们在一起了。

二人在一起不久后,朱梅母亲病重,需要有人照顾,刀郎毫不犹豫跟着朱梅迁往新疆生活。

他和朱梅带着女儿在 乌鲁木齐友好路八楼公交站旁的贫民窟里 定居下来。

一家三口挤在不足10平米的房屋里,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迫于生计,刀郎再次过上了到处商演走穴的生活,期间他仍旧对音乐梦心怀期待,一直坚持写歌,作曲。

歌曲攒到一定数目后,他也尝试出过两次专辑,

可除了《西域情歌》这首歌有一点热度外,其他全销量惨淡。

也就是这时,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艺名——刀郎,一个极富西域色彩的名字,

从此他戴上帽子成了刀郎,摘掉帽子就成了罗林。

四、

歌曲的无人问津让刀郎再次陷入了迷茫,身处黑暗的他,迫切的想要追寻光明,可每次都失败了。

人说,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熬不过,将可能永处黑暗,熬过了,将迎来曙光。

刀郎很坚强也很幸运,他熬过了。

2002年的一个深夜,乌鲁木齐下了第一场雪,刀郎站在门前,抬头看着飘落下来的雪花,凄冷的月光照进了他眼里,那一瞬间,他醍醐灌顶, 创作出了《2002年的第一场雪》。

之后,他继续埋头苦创歌曲,两年后,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发行。

在没有任何宣传的帮助下,此专辑刚发行就火遍大江南北。

尤其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歌, 正版卖了270万张,盗版卖了1000多万张。

那时,全国各处都掀起了听这首歌的狂潮。。

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城市,还是鸡犬桑麻的农村,亦或者是茫茫无边的沙漠,都有这首歌的余音。

这一年是2004年,亦被称为刀郎年。

火了的刀郎收到了很多演出广告邀约,可他未曾理会,也未曾露面,依旧专心致志地创作。

他低调到很多人以为根本没有这个人,认为他的歌曲应该不是真人演唱,而是人工合成。

直到他穿着一身工装衣,戴着一顶黑帽子出现,用沙哑且带有几分沧桑的嗓子唱出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后,人们才相信真的有刀郎这个人。

刀郎在出现较短时间后,他又消失了,依旧默默无闻创作。

2006年,他再次凭借《谢谢你》和《披着羊皮的狼》席卷华语乐坛。

他在音乐方面的才华让人羡慕,同样也让人嫉妒。

五、

2010年,刀郎在参加中国好声音时,遭到了几位乐坛大佬的口诛笔伐。

首当其冲的就是东北大妹子那英的连环炮轰,

她对刀郎点评:

“刀郎的音乐,并不具备审美标准,作品缺乏音乐性,去KTV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

也许是觉得这样的点评还不足以平息她的愤怒,她又接着说了一句:

“刀郎上春晚,我就砸电视机”。

那英无情的点评对刀郎来说只是开头,

之后汪峰又残酷批判刀郎:

“刀郎是中国流行文化或流行音乐悲哀的表现”。

后来又暗戳戳讽刺刀郎的歌受欢迎 是因为喜欢他歌的大多是农民,而农民比城市人多,所以才会造成一种刀郎歌很受欢迎的假象。

同那英一样,他也觉得喜欢刀郎歌的都是农民。

就是不知道他俩在说这话时有没有想过万达老总王健林的感受,

他曾在舞台上深情献唱了一首刀郎的《西海情歌》……

继那英、汪峰后,更多人出来批判刀郎

杨坤在一次采访中直白说到:

“刀郎的音乐那是音乐吗”?

除了这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歌手看不上刀郎外,其他圈子的人也对刀郎无好感。

摇滚圈的阿凡提乐队主唱被问及刀郎时竟然都不愿意提起他,原话是这样说的:

“谁都不愿说他,一说他我就来气。”

文艺圈的高晓松也用他充满文艺的话这样评判刀郎:

“我们企图以精良的制作引导大众,刀郎的成功恰恰证明了这种引领的失败和 社会 的可笑”。

在这些个大佬做榜样后,有越来越多的人抵制刀郎,他们用各种难听的言语来谴责刀郎。

然而,刀郎真有他们说的那么差劲,那么不堪吗?

另一些人的表现或许可以给上面这个问题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刀郎爆红后,香港乐坛的教父级人物——谭咏麟, 亲自跑去新疆邀请刀郎写歌。

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也曾 主动向刀郎约歌。

音乐才子李健很欣赏刀郎,他曾说:

“刀郎的作品很有音乐性,有受众和市场,这就是一种当代音乐的主流”。

台湾知名歌手李宗盛则很豪爽地表明了对刀郎的喜欢。

他说: “我认为刀郎的歌简单直率,有一种触动听者灵魂的力量,我真的很喜欢”。

之后他还很热心地帮助刀郎打造专辑《喀什噶尔胡杨》。

以上几位乐坛大佬对刀郎的肯定证明刀郎的音乐并不像那英等人说得那么差,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如此激烈地对刀郎群起而攻之呢?

这个原因上面说过, 他太优秀了,优秀到让他们害怕。

当初 他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销量仅内地就卖了270万张, 而同年周杰伦的《七里香》也问世, 全球销量仅为260万张,跟刀郎整整相差10万张。

他那由李宗盛协助完成的 第二张专辑《喀什噶尔胡杨》没有经过怎么宣传就卖了100万张。

他在香港红磡 体育 馆(在香港人心中的地位就像鸟巢一样)开了演唱会, 上座率非常高。

他的 歌曲《西部明珠》和《爱是你我》获得过两次“五个一工程奖”。

他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草根歌手创造了乐坛神话,这怎能让他们不害怕?所以有一系列过激言行也“情有可原”。

很多人认为刀郎之后的黯然退圈与那英等人有关,这个确实不可否认,

他的退圈的确与那英等人脱不了关系,但很大一部分与他自身有关。

他太低调太孤僻了,一心一意只想着创作, 不懂得如何在 娱乐 圈这个复杂的圈子里生存,不懂得如何与 娱乐 圈明星打好关系。

举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例子吧!

2004年,张艺谋诚挚邀请爆红的刀郎去参加他《十面埋伏》的首映礼。

刚开始刀郎拒绝了,他有点羞涩地说到: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草根歌手,不适合上这么高端的节目。”

后来经不住张艺谋再三劝说,他去了。

他站在台上唱着当时最流行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和《怀念战友》。

台下坐着陈慧琳、章子怡、金城武等国际巨星。

可是他并没有积极融入他们,唱完歌后的他坐在台下一脸木讷,跟他们格格不入,最后只能悄然退场。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为刀郎感到可惜。

这么多娱圈大佬,他只要随便跟某个人打好关系,那他之后也不会那么孤立无援,被人欺负得那么厉害。

说到底,还是他太单纯, 不清楚 娱乐 圈的生存法则。

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刀郎消失在了大众眼前。

他回到了新疆,回到了他最初梦想远航的地方。

他回归了平静,避开了名利追逐场。

在这里,他不必再受外界纷杂环境的干扰,他可以一心一意创作,可以纯粹地追求自己的音乐梦,他可以做真实的罗林……

结语: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娱乐 圈不适合刀郎,那他就自动退出,哪儿适合他,他就待在哪儿。

寻一方净土,用心创作出一首首旋律优美的曲子,或许这才是刀郎真正想要的生活吧。

《中国好声音》汪峰旁边那个女的是那英。

那英,1967年11月27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华语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

2014年参演的**《一步之遥》上映;

2015年,为**《何以笙箫默》演唱插曲《默》;

2016年担任浙江卫视歌唱选秀节目《中国新歌声》的导师;同年推出个人专辑《NASING》;

2021年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以第1名的成绩成为X-SISTER成员。

人物评价

那英有一把天生的好嗓子,略带沙哑的唱腔中透露出几分慵懒,又不失大气。那英以其性情豪爽和特立独行的典型北方性格,成为华语流行歌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新浪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09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