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

古文翻译,第1张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①。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②。”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③!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④!”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注释

①阮籍:字嗣宗,晋文王司马昭任大将军时,调阮籍任从事中郎,后阮籍求为步兵校尉,放诞不羁,居丧无礼。参看《德行》第15 则注①。

②重丧:重大的丧事,指父母之死。

③毁顿:毁指因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顿指劳累。

④固丧礼也:按:《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可见饮酒食肉并不违反丧礼。

译文

阮籍在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对晋文王说:“您正在用孝道治理天下,可是阮籍身居重丧却公然在您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荒漠地方,以端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哀伤劳累到这个样子,您不能和我一道为他担忧,还说什么呢!再说有病而喝酒吃肉,这本来就合乎丧礼啊!”阮籍吃喝不停,神色自若。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①。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②!”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③。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魄然已醉矣④。

注释

①刘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性好酒,曾作《酒德颂》说:“惟酒是务,焉知其余无思无虑,其乐陶陶”。病酒:饮酒沉醉,醒后困乏如病,叫病酒。病酒要用饮酒来解除,这就是下文说的解酲。

②捐:舍弃;倒掉。摄生:养生。

③一斛:十斗。斗指酒斗,占代的盛酒器。酲(chéng):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状态。

④隗(wéi)然:颓然,醉倒的样子。

译文

刘伶患酒病,口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倒掉,把装酒的家什也毁了,哭着劝告他说:“您喝得太过分了,这不是保养身体的办法,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不过我自己不能戒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发誓才能戒掉啊。你该赶快准备酒肉。”他妻子说:“遵命。”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祷告、发誓。刘伶跪着祷告说:“天生我刘伶,靠喝酒出名;一喝就十斗,五斗除酒病。妇人家的话,千万不要听。”说完就拿过酒肉吃喝,一会儿就又喝得醉醇醇地倒下了。

1 《宋玉屈原比较阅读及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宋 玉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

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①。景差惧其胜己,言之于王,王以为小臣。

玉让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

”玉曰:“若东郭狻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里,而卒不免韩卢②之口,然在猎者耳。夫遥见而指踪,虽韩卢必不及狡兔也;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

今子之言我于王,为遥指踪而不属耶?蹑迹而纵泄耶?”友谢之,复言于王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 曰:“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对曰:“昔楚有善歌者,王其闻欤?始而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中而曰《阳阿》《采菱》,国中属而和之者数百人;既而曰《阳春》《白雪》《朝日》《鱼离》③,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十人;含商吐角④,绝节赴曲,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崪⑤乎直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宋玉曰:“此何气也?”对曰:“昔者先王(楚怀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暧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漂如停,详而视之,西施之形。 王悦而问焉。

曰:‘我赤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卒,封于巫山之阳台,精魂依草,实为灵芝。’”(选自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楚怀王闻谗言,怒而放流。屈原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释①景差:景差(chā),战国楚辞赋家。

②东郭狻、韩卢:《战国策》有个“韩卢逐狻”的故事:传说中跑得最快的狗叫韩卢,跑得最快且狡猾的兔子叫东郭狻(suān)。 一天,韩卢追逐东郭狻绕三山跑了五圈,最后都累得不能动弹。

③《下里》《巴人》《阳阿》《采菱》《阳春》《白雪》《朝日》《鱼离》:都是乐曲名。④含商吐角:指娴熟而美妙地发出歌声。

商、角,古代音阶名。⑤崪:zú,指高山。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玉让其友 让:动词,表示歉意,谦让。 B友谢之,复言于王 谢:动词,致歉,道歉。

C既美其才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欣赏”之意。D名曰瑶姬,未行而卒 行:这里是“长大,成婚”的意思。

6汉代著名楚辞研究学者王逸曾评价宋玉“能巧辩,善属文”,下列能佐证的一组是①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②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③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 ④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⑤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⑥皆好辞而以赋见称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7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宋玉直接继承延续了屈原诗歌艺术风格,在楚辞方面成就斐然,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B宋玉能言善辩,面对景差的敷衍托辞,他用韩卢逐狻的典故来设喻批驳;当楚襄王劝其改变文章风格时,他用“曲高和寡”的故事来回答,表明自己不会改变文风。

C宋玉作为楚王左右的文学侍臣,官卑职小,但他一再营求,后来也凭着超群的才华,博得了楚王的赏识。 D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宋玉的才华及人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普遍的赞誉,而且得到了习凿齿和司马迁的高度评价。

8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

(3分)(2)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3分)(3)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4分)。

2 文言文阅读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合,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鸟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译文] 长江流出西陵峡,才得到平坦的地势,它的水势就变得一泻千里,滚滚滔滔等到它和南边来的沅水、湘水,北边来的汉水、沔水合流的时候,它的水势更加强大了到了赤壁下面,江水浩荡,和大海相象清河县的张梦得先生贬官到黄州,就着他的住宅的西南面做了一个亭子,来欣赏长江上的风景,我哥哥子瞻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快哉”站在亭子里望到的很宽,从南到北可以望到上百里,从东到西可以望到三十里左右波涛汹涌,风云变化白天有来往的船舶在它的前面时隐时现,晚上有鱼类和龙在它的下面悲壮地呼啸从前没有亭子时,江面变化迅速,惊心骇目,游客不能在这里看个畅快现在却可以在亭子里的茶几旁坐位上欣赏这些景色,张开眼睛就看个饱向西眺望武昌一带山脉,丘陵高低不等,草木成行成列,烟雾消失,太阳出来,渔翁和樵夫的房屋,都可以用手指点得清楚:这就是取名“快哉”的缘故啊!至于长江的岸边,古城的遗址,曹操、孙权蔑视对方的地方,周瑜、陆逊纵横驰骋的所在,他们遗留下来的影响和古迹,也很能使世界上一般人称为快事从前,宋玉、景差陪伴楚襄王到兰台宫游玩,有一阵凉风呼呼地吹来,襄王敞开衣襟让风吹,说:“凉快呀这阵风!这是我和老百姓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您的高级的风罢了,老百姓怎么能享受它!”宋玉的话大概含有讽刺的意味风是没有低级、高级的分别的,而人却有走运和倒运的不同楚襄王快乐的原因,和老百姓痛苦的原因,这是由于人们的处境不同,和风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现在,张先生不因为贬官而烦恼,利用办公以外的空闲时间,自己在山水之中纵情游览,这说明他的内心应该是有一种自得之乐远远超过一般人象他这种人,即使处在最穷困的环境里,也没有什么不愉快,何况是在长江的清水里洗脚,和西山的白云交朋友,耳朵和眼睛充分欣赏长江的美好景物,从而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满足呢!要不是这样,那么,长江上群山绵延,山谷深幽,森林高大,古树奇倔,清风吹着它们,明月照着它们,这种景色都是满腹牢骚的诗人和有家难归的士子触景伤情、痛苦难堪的,哪里看得到它是快乐的呢!1、盖:在,于2、则:只在3、之:的4、所以:原因,缘故。

3 宋玉《高唐赋序》全文

宋玉《高唐赋序》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崒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襄阳耆旧传》曰:赤帝女曰姚姬,未行而卒,葬於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於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之女,王因幸之。遂为置观於巫山之南,号为朝云。后至襄王时,复游高唐。〕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出也, 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晣兮若姣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晣,昭晣,谓有光明美色。扬袂,举袖也,如美人之举袖,望所思也。〕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韩诗》曰:偈,桀侹也,疾驱貌。《周礼》曰:析羽为旍。谓破五色鸟羽为之也,言气变改,或如驾马建旗也。建,立也。〕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湫兮,凉貌。《诗》曰:风雨凄凄。《尔雅》曰:济谓之霁。郭璞注曰:今南阳人呼雨止为霁。音荠。〕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广,间也。普,遍也。祖,始也。言万物皆祖宗生此土,为万物神灵之祖,最有异也。〕上属於天,下见於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4 求宋玉《九辨》的全文翻译

九辩(一)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这秋天的萧飒之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凄凉草木都枯萎而凋零。

憭栗兮,若在远行。冷落啊好像一人独自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又像登山临水送人踏归程。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天气清朗啊空旷又清凉,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浊水退尽水面清澈又澄静。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凄惨唏嘘秋寒侵人阵阵冷;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失意惆怅中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坎坷啊穷士困顿意难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在孤独的旅程中我没有朋友,惆怅兮,而私自怜。孤独寂寞哀怜之情独自生。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燕子翩翩向温暖的南方飞,蝉儿困守寂寞无响声。

雁痈痈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大雁和谐呜叫着高飞,鹃鸡却一直唧唧喳喳在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从夜到明我都无法入梦乡,夜里蟋蟀哀鸣触动我幽情。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时光流逝不觉已过了中年,可还是停留在原地无所成。

九辩(二)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处境悲惨穷困啊又孤寂空落,有一个美人啊他心中不欢喜。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离开家乡来这遥远地方做客,飘飘荡荡何时才是至期?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柰何!思念君王的心意从未变化,君王不知无可奈何!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积累着层层怨恨和思念,忧心如焚竟忘了吃饭的事情。愿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希望和您见一面来表白我心,可是您的想法与我不相应。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车子已经驾好那我只能离去,不能与你相见让我悲伤不已。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轼。

倚着结拎长叹息,眼泪落下车前衡木湿。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愤懑至极无法抑制,心中昏迷错落再也不能平静。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这样的自叹自怜何时是尽头,内心忠诚正直永远是坚定!九辩(三)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老天平分春夏秋冬四季,独有这凄冷的秋天让我悲伤。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冰凉的露水降落在百草之上,一时间桐楸树都纷纷叶凋丧。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昭昭白日离人远去,进入沉沉暗夜悠悠长。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芳菲繁茂的旺盛已成过去,如今只剩下萎缩和哀伤。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白露降下预告秋来临,秋天过去又接着冬天的严霜。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孟夏浩大生气已收缩,那繁盛的景象早就被收藏。

叶烟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叶子颜色黯淡再也没有光泽,空枝交错纷乱一片杂乱相。

颜*溢而将罢兮,柯彷佛而萎黄。万物的色泽逐渐在凋落,颜色褪去只剩下稀疏的枯黄。

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可怜那树梢光秃秃高耸,形体消磨郁积着病伤。

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那败叶与衰草相杂都将摇落,可惜它们已经失去了时光。

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拉住马的缰绳停下车子,就消闲散步吧在这旦徜徉。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岁时如水一年即将完结,恐怕从此我的性命不会太长。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悲痛我的生不逢时,遇见的是这混乱无序的世相。

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就一人散淡逍遥,巴走走停停,听蟋蟀悲鸣在西堂。

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叫声让心中震荡惊惧,百千忧思一齐涌上心房。

昂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抬头仰望明月长长叹息,星光下徘徊一直到天亮。

九辩(四)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暗悲那曾经花朵丰腴的香蕙,在华屋散播过浓郁芬芳。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扬!为何如此好花却不曾结果实,遭遇到风雨瞬间香消玉飘扬。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

原以为君王独爱这蕙花,哪知道待她和普通花一样。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可怜这曲折心思不能告诉君,我就要离开到远方翱翔。心闵怜之惨凄兮,愿一见而有明。

心哀悯而凄凉,我多么想见君王倾吐衷肠。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

深念自己无罪却要生离,悲愁缠结越来越多增忧伤。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难道我不是心神郁结思念您,可是君的大门九重深。

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凶猛的狗冲着我狺狺狂吠,不能通行的正是门关和桥梁。

皇天*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上天总是连绵不绝降秋雨,潮湿的大地何时才干爽!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块然独守在这芜泽地,对着浮云长长叹息长哀伤。九辩(五)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为何时俗这样善于取巧?背离规矩并且抛弃法度。

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拒绝乘坐那优良的骏马,却一定要鞭策劣马让它上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难道当今世上再无骏马,其实是没车夫可以将它驾驭。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看见操缰的人滥竽充数,它就跳跃着远远逃去。

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野鸭都吃着精米和水菜,凤凰也只得展开翅膀远举。

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在圆的榫眼里放。

5 宋玉的《高唐赋》全文是

高唐赋

/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出也,扬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日:“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蜞无畴兮,道互折而层累。登巉岩而下望兮,临大阺一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磕磕。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之溶裔。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鳣鲔,交织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烂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 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暗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鼾。长吏隳官,贤士失态。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漓岏,裖裖碨碨。磐石险峻,背穴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砥柱,在巫山下。 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耀虹霓,俯视峥嵘,洼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贲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縰縰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像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上至观侧,地盖底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芷蕙,江离载菁,青茎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睢鹂黄,正冥楚鸠。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有方之士,羡门高溪,上成郁林,公乐聚谷。进纯牺,祷璇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大弦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于是调讴,令人惏悷惨凄,胁息增欷。

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罕不倾,涉漭漭,驰苹苹。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何节奄忽,蹄足洒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差时择日。简舆玄服,建云旆,霓为旌,翠为盖,风起雨止,千里而逝,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金,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① 唐传奇故事中产生了我们流传的两个成语故事,是哪两个

其故事中我们流传的两个成语故事是哪两个?这个也是半会想不出来,有空再帮你抢吧!

② 猜成语故事一个摇木马,前面还有两个果子是什么成语

青梅竹马

qīng méi zhú mǎ

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正音竹;不能读作“zú”。

辨形竹;不能写作“足”。

近义词两小无猜、亲密无间

反义词背信弃义

辨析~和“两小无猜”都形容儿童天真、亲昵的关系。但~偏重指儿童亲昵之态;而“两小无猜”指互相无猜疑。

例句

(1)他俩自幼就是~的好朋友。

(2)小王和小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两小无猜;感情一直很好。

③ 四年级下册学过哪两个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鹏程万里,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④ 含有故事的成语是囫囵吞枣,再写出两个这样的成语是什么呢

如饥似渴的故事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原打算立曹植为太子,引起长子曹版丕的妒恨。曹丕即位,多次迫害权曹植,三次更换他的封地。223年,曹丕要曹植、曹彰、曹彪三人到京都朝会,曹植因故不能去,就上一道奏章向曹丕请罪说:“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与众不同的故事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因为造鹿台,姜子牙被逼跳水潜逃。杨任上殿劝谏纣王。纣王十分气愤,就下令挖掉他的眼睛。杨任的怨气感动 洞道德君。道德君为他补上一双带手的眼睛。从此与众不同的杨任就跟随姜子牙辅佐周文王灭商。

⑤ 出自孙权劝学的,故事的两个成语,分别是什么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

吴下:长江下游江东一带,以三吴地区为核心的一片区域。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吕蒙原本出生行伍、没有文化,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以白衣渡江战胜关羽而名扬天下。成语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出处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了呢?”

(5)两个过的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成语故事扩展阅读

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释义: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2、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释义: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3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释义: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4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资治通鉴》(释义: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

5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资治通鉴》(释义: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6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资治通鉴》(释义:千钧重的弩弓,不会为了射一只小鼠而开动;万石重的大钟,不会因为一根草茎碰撞而发出声音。指大材不可用在小处,大事不会因小的动静而启动。)

7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资治通鉴》(释义: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闭塞无知。)

8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资治通鉴》(释义: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9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资治通鉴》(释义:离开自己的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10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资治通鉴》(释义: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⑥ 闭门思过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成语故事:闭门思过

西汉宣帝时,韩廷寿被任命为京郊大冯翊(相当于版郡太守),到任权后的一年多时间内,他没有前呼后拥,假例行公事之名打扰地方官员和百姓。一年春天,韩廷寿到下属齐县鼓励春耕时,来到了高陵县,恰好遇到了两个兄弟,因争夺田产,吵得不可开交,争得面红耳赤,族人也无法解决兄弟两人之间的纠纷,他们把官司打到了高陵县县衙。

韩适寿听说这件事情,非常伤心,神情黯然地说:“我身为太守有尽到宣传和教育百姓的责任,以致发生了亲兄弟之间为争夺田产打官司的事件,这不仅有伤风化,而且使各级官员们蒙受了耻辱。我作为左冯翊,没有尽到责任,我应该停职反省。”

说罢,韩廷寿立即停止了工作,独自走进他临时的客房,不让任何随从入内,紧闭房门,开始反思。

大家一看左冯翊韩廷寿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推卸责任,真心思过。各级官员们也羞愧难当,也把自己绑缚起来,表示自己有罪等待惩罚,开始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

看到这种情形,百姓非常感动。人们纷纷遣责打官司的两兄弟,这两兄弟也非常后悔,表示愿意互让田产,发誓不再有此类事件发生。

⑦ 两个超简单的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狐假虎威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枣犹百兽之畏虎也。”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黔驴技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应应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⑧ 四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两个成语故事分别是什么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呼风唤雨的世纪

⑨ 什么是成语故事,什么是寓言故事。两者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寓言?

即有所寄托的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回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答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什么是成语?成语的特点和来源?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①历史故事。②寓言故事。③神话或其他传说。④古典文学作品。

——由此可见,二者是交叉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57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6
下一篇2024-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