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表白墙的意义

大学生表白墙的意义,第1张

表白墙一点也不完美,但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我就曾经在学校表白墙发过,想想当时还挺稚嫩的哈哈哈。

我们还是不要对表白墙本身有太多要求吧,要肯定它确实是符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这么一个事物,其产生的原因不就是广大少年少女在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备战高考”之后亟待解决的情感问题吗?

谁的大学梦里没有“谈一场甜甜的恋爱”这一项呢?刚踏入大学校门的萌新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渴望着特别的“异性友谊”啊,而且没有了家长老师的“早恋”高压线有部分,获得了大义名分之后,那还不是脱缰的小马驹,奔驰在希望的原野上(蜜汁脸红)

虽然有部分踩过高压线的“熟手”们目标明确行动迅猛,但是许许多多的萌新却还是倒在了第一关啊:我不敢,我不行,我连小哥哥/**姐是哪个院的都不清楚啊,嘤嘤嘤,要不还是放弃吧,万一被直接拒绝就真的丢死个人了等等等。

而高校表白墙则能通过本校学生关注者,获取目标信息,起到网络红娘的作用。

当然,这种基于眼缘的表白其实实质上不算是表白,严格意义上也就是“交个朋友”――递给你一片绿箭口香糖。

“相亲式”交友会在对方也对你有眼缘的时候触发,然后展开“相亲”聊天和“相亲”约会等,大部分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分手”,恋爱有效转化率低。

个人觉得它就是起到培养一点恋爱方面经验的作用,而且大家没什么情感负担,好聚好散(或者干脆拒绝连开始都没有)

当然,不可否认,也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各方面都比较对头,真就发展为长期的恋爱了!

…………………………………………………

事物皆有两面性,这种方式的上述优点也会转化为缺点。

“上墙表白”给部分人带来困扰――不是谁都能接受被街上、操场或教室内的某个陌生人拍照上传到公墙贴“寻人启事”的。

毕竟,感情的事是无关第三人的私事。这样公开了总不好直接拒绝,总得礼貌接触,迂回曲折一下,对方能知难而退就是最好了。

基于“眼缘”的上墙表白没有相应的情感基础,很“纯粹”――纯粹的喜欢外在(馋你的身子)。

一个****,对于真心喜欢的人好像也不是什么问题,显得表白墙很是鸡肋。

其实,有人追的和在追人的都不需要墙,也就是一些憨憨需要它吧(都怂成这样,谈个球的恋爱啊,糟心!)

基于这种“救救孩子们吧”的友善想法,墙还是留着吧!

通过表白墙在一起的大有人在,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依靠这种方式找到真爱

首先表白墙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这其实只是商家的一种噱头。其次,有多少人成功表白,并不在于谁跟谁表白,而是在于他们本身就认识,或者本身就是情侣,然后再去表白,这样就吸引很多人前来瞩目。

此外,近年来,“表白墙”还风靡全国高校。很多高校都在微信公众号或QQ账号上建立了“表白墙”主页,管理者大多数都是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各式各样的表白、征友、情感分享等信息。

墙主的业务繁忙:

作为面向学生群体的服务号,屏幕另一端的运营者就像树洞,墙友能将很多酸和甜在那一吐为快。可供选择的匿名制是一把保护伞,让投稿人放心大胆地摘掉了面具。多年的热闹过后,“墙”们的服务功能愈发强大,他们会送上时新的校园资讯与节日祝福,还会提醒学生返校的票务信息、天气转凉时注意保暖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杭高校大多拥有自家的表白墙,而开启QQ公众空间认证的表白墙人气较高。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表白墙”收获了2万名粉丝用户以及3437万的访客量,单条说说的热度(访客量)可破万,是杭城高校表白墙中的佼佼者。

相比于虚拟的流量,表白墙的推广获客成本可需要实在的金钱,这体现在全国任何地区的高校表白墙上都是如此。“我们有8个服务学生的2000人群,每个群一年198元的维护升级费用。给表白墙充超级会员和黄钻(账号运营需要),过年过节给墙友发红包,一年最低需要3-4000元。”来自贵州师范大学表白墙的石巧巧透露道。

你所说的“华师”,是指上海市的“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市的“华中师范大学”,还是广州市的“华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简称,均为“华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178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3
下一篇2024-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