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睛上有一层白膜,怎么治疗

鱼眼睛上有一层白膜,怎么治疗,第1张

鱼眼睛有白膜是由于患上了蒙眼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是擦伤或细菌感染所致。发现鱼生病后,首先要做的是换水。每1-2天就要换一次,加速改善水质。然后要将水温提高2℃左右,加速鱼儿的新陈代谢。接着要适当放盐,最好用粗盐。如果情况严重,还要用要药物浸洗鱼身治疗。

水不好,鱼肯定不会健康。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滤水器,建议在滤水器的滤盒里 加入 生化棉和陶瓷环,目的是 起到物理过滤和硝化细菌寄生及繁殖提供场所。等硝化系统建立好了。这样水就会很清澈了。

2加热棒和温度计,水温控制在26度左右。水温低了 鱼会生病,细菌也会大量繁殖,尤其是白毛病,是水温低的明显病症之一。

3氧气。水温高了,水中的溶氧量就会降低,注意加氧。

4换水。换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建议自来水 最少 暴晒3天以上,每次换水5分之一(星期)。如果水质保持的好,1个月换3分之一也可以。换水时,水温尽量比鱼缸内温度高1度最好。

5如果不是个人喜好 ,不建议 铺底沙和养水草。铺底沙,粪便不容易清理,还会造成大量的好像是亚硝酸盐这些都是肉眼可不到的。

观赏鱼只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世界的鱼类,据说有3万-5万种,其中可供观赏的包括海水鱼,淡水鱼有2-3千种,而实际普遍饲养和常见的只有500种左右。

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来自温带地区,有的来自热带地区。它们有的以色彩绚丽而著称,有的以形状怪异而称奇,有的以稀少名贵而闻名。

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它们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

观赏鱼主要包括海水鱼、热带鱼、我国金鱼、锦鲤鱼、其它淡水鱼、在分类上依照习惯叫法,分类不一定正确。

  热带鱼:包括脂鲤科、鲤科、鱼科、慈鲷科、攀鲈科、鳅科、鲶科等

  龙鱼:属热带鱼中的古代鱼类

  七彩神仙鱼:本属热带鱼中的慈鲷科

  我国金鱼:本属我国的“国粹”,但已在国外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锦鲤鱼:许多国家均有培育,但以日本产的品种最好。

  海水鱼:品种极多,能在水族箱中饲养的只有数百种。

  其它鱼类:冷水鱼和汽水鱼

金鱼

观赏鱼

金鱼的家化经历了池养和盆养两个阶段,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精心挑选,由最初的单尾金鲫鱼,逐渐发展为双尾、三尾、四尾金鱼,颜色也由单一的红色,逐渐形成红白花、五花、黑色、蓝色、紫色等,体形也由狭长的纺锤形发展为椭圆形、皮球形等,品种也由单一的金鲫鱼,发展为现在丰富多彩的数十个品种,诸如龙睛、朝天龙、水泡、狮头、虎头、绒球、珍珠鳞、鹤顶红等。据史料记载,我国金鱼是在明朝首次传入日本,并于1615-1623年再次传入日本。

日本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早期也是由我国传入日本的,经过日本人民的精心饲养,逐渐成为现在驰名世界的观赏鱼之一。日本锦鲤的主要品种有红白色、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秋翠等。

海水鱼

海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于印度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品种很多体型怪异,体表色彩丰富,极富变化,善于藏匿,具有一种原始古朴神秘的自然美。常见产区有菲律宾、南海、日本、澳大利亚、夏威夷群岛、印度、红海、非洲东海岸等。

热带海水观赏鱼分布极广,它们生活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许多海域人迹罕至,还有许多未被人类发现的品种。热带海水观赏鱼是全世界最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观赏鱼类,代表了未来观赏鱼的发展方向。

1、鱼的眼睛外面有一层白色的东西。其实这是鱼类经常生的一种疾病,它的学名叫做“蒙眼病”。

2、引起鱼类“蒙眼病”的原因,主要因为饲养鱼的水中,细菌的含量超标,导致了鱼的眼睛被细菌感染。

3、在我们的鱼儿出现蒙眼病以后,我们也不用过于焦虑、担心,如果只是刚刚出现这样的病症,处理起来非常的简单。

4、只需要将鱼缸内的水全部更换,并将鱼缸彻底的清洗、消毒,然后注入新鲜的水源。为了让鱼儿的蒙眼病,快速的好起来,我们还可以在水源中,加入浓度不高于08%的粗盐。

5、在新鲜水和淡盐水作用下,能够快速的去除鱼儿的蒙眼病,让鱼儿恢复正常的状态。

6、在今后的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定期的更换鱼缸水,避免再次出现蒙眼病。

嘴 出现白色棉絮状物质或嘴唇发白 霉菌或细菌感染 甲基蓝药水治疗(按照说明书的药量) 鱼打架或者碰伤,菌类乘虚而入

嘴出现红色 内出血 注意保持水质 打架或者碰伤

眼睛 肿胀,有时亦伴有突眼 突眼症 调整水质并且下肠虫清(100升水下1/8片,期间有换水就补药) 水质不良或体内寄生虫感染 对于此病,治疗成功的几率很低,只能尽力而为了

出现白膜 换水 水质污染或水质量太酸 严重的可以加点抗生素

因为病症说的不是太详细,所以你的燕鱼有可能是得了以下几种病中的一种(估计最有可能得的是“白皮病——又称白尾病”),以供参考:

一、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痘疮病——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

[病原体] 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二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厚度可达1~5毫米,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纽织。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若“增生物”不多,对鱼影响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由于此病流行不广,甚少发生,危害不大,故未引起重视。

[防治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其它方法:

1、经常投喂水蚤、水蚯蚓、摇蚊幼虫(血虫)等动物性鲜活食料,加强营养,增强对痘疮病的抗病力。

2、用红霉素10ppm浓度浸洗50-60分钟,对预防和早期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3、用红霉素0.4ppm~1.0ppm浓度全池遍洒, 10天后再施用药一次,有一定的疗效。

4、用红霉素10ppm浓度浸洗后,再用呋喃西林05ppm-10ppm浓度全池遍洒,10天后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洒,有一定的疗效。

二、细菌引起的疾病:白皮病——又称白尾病。

[病因] 由于水质不洁,特别是水族箱中的粪便没有及时清除,或因捕捞运输、放养、移箱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

[病原体] 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称为白皮极毛杆菌。

[症状] 发病开始时,只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一小白点,随即迅速扩大,从鱼体背鳍向后蔓延,以致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全部发白。随着病情加剧,病鱼游泳能力明显减弱,体躯平衡失控,头部朝上,尾鳍朝上,与水面垂直作上下游动和挣扎,不久即死亡。每年5~8月间为此病流行季节,鱼发病后2—3天即死亡,死亡率极高。

[治疗方法] 可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水溶液浸洗30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泼洒于水族箱中消毒治疗。

三、细菌引起的疾病:白头白嘴病。

[病原体] 为粘球菌一种,与上述烂鳃病病原体球菌的形态很相似。此菌为好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最适宜pH为72左右,pH在60~85之间都能生长。

[症状] 发病时,病鱼的额部和嘴部周围的细胞坏死,色素消失而表现白色,病变部位发生溃烂,有时带有灰白色绒毛状物,因而呈现“白头白嘴”症状。在水面游动之病鱼,症状尤为明显。当病鱼离水后,症状就不显著。严重的病鱼,病灶部位发生溃烂,个别病鱼头部出现充血现象,有时还表现白皮、白尾、烂尾、烂鳃或全身多粘液等病变反应。病鱼一般体瘦、发黑,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游泳缓慢,不断地浮出水面,不久即死亡。此病是一种暴发性疾病,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可全部死亡。此病流行季节性比较明显,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6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 防治时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漂白粉洒入鱼箱作消毒处理,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五至零点七(05~07ppm)西力生(含25%氯化乙基)洒入,效果都很好。

四、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

[病原体] 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

[症状] 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白点病。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白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白点成白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白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小瓜虫是一种寄生虫,最喜在摄氏温度10—20度时寄生于鱼体表面,所以在春秋季节最易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要对付白点病其实十分简单,除了可以采用水族店里有售的专治白点病的药品之外,也可以采用经济、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按照本人的治疗经验,一般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只需将温度调至30℃即可,3—4天后,白点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在28℃以上的水温中,小瓜虫无法发育生长,按其短暂的生命周期,必可消除白点隐患。但若是水草生态缸,30℃的水温会对水草生长不利,此时可用甲基蓝和孔雀石绿按1:1配置化于水后,滴入鱼缸,使鱼缸的水呈微蓝即可,连续2天亦可杀死小瓜虫,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对硝化细菌没有影响,不会破坏鱼缸的循环过滤生态系统,而且1—2天后,水中的微蓝会自行消失

  神仙鱼是很多鱼友喜爱的鱼类,那么你知道怎样养殖神仙鱼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神仙鱼的 饲养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神仙鱼饲养方法

 1学会挑选

 到水族馆挑选燕鱼时,首先看健康,其次的美丽,(1)健康无病的燕鱼,体色鲜艳,体表洁亮,无畸形迹象,鳃盖开合自如,鱼鳍无破损,(2)行为判断,游姿正常,颜色正常,摄食正常,呼吸正常,抢食积极。(3)体表判断,游动迅速有力,身形均匀,眼睛对称明亮,背脊有肉,身无白斑白膜,反应敏捷。(4)捞鱼时,在同一窝里,个头比 其它 鱼大,用捞网捞取时,来回跳动,四处逃避,不断挣扎,越难捞的越强壮。

 2观察了解

 刚刚到达的燕鱼,除非你有把握,否则最好别买,因为这些鱼长途跋涉,身体疲惫,神色昏迷,抵御能力下降,在状态没恢复之前,很难断定好坏,再看眼睛,眼睛小而明亮的为好鱼,眼睛大而突出,灰蒙暗淡无光,这种鱼多为老头鱼,基本患有内疾,也很难养不大。同一窝里个体最小的,和人家挑剩下又掺杂在一起的,也不要买。看燕鱼的外型,看燕鱼是不是老头鱼,不光看眼睛还要看体型和上下鳍,对不对称,如果看到上鳍与下鳍不成比例,那是长不大也不能繁殖的,对于身体薄如纸,廋骨淋漓的也别买。挑鱼还有很多的方法,必须多观察多了解,才能买到好鱼。

 3看过滤系统和水质

 看看鱼店燕鱼缸的水质清澈度,如发现燕鱼缸的水清澈透明,鱼却藏在角落里扎堆,这些燕鱼有非常强的紧迫感,主要是对水质及环境不适造成的,而水不是很清澈,但鱼却很活泼并有索食的欲望,你轻轻敲一下鱼缸,它们会随你的动作而来,就说明鱼已完全适应了缸中的水质及环境。 缸里和过滤棉上有无大量鱼的粪便和剩余饵料也是很关键的,粪便较多则是好事,证明鱼的新陈代谢旺盛,过份干净缸里面的鱼建议不要去买,缸中饵料有剩余则证明鱼的索食欲望不是很强,鱼店的人是不会把喂鱼的食量加大的。否则正常的水质应是清澈透明且不会偏色的。

 如水质略带**,则有可能用了土霉素或呋喃类药物正在治细菌性疾病;水发蓝绿色则有可能用了亚甲蓝或孔雀石绿治疗水霉、白毛等病。有些药如硝酸亚汞是无色的但有些刺鼻,所以就要用闻,闻不仅是听鱼店老板对鱼的介绍还有就是你要用鼻子去闻,闻缸中水的味道或在确保你的手中无其它味道的前提下用手指沾一些水,吹干后去闻。

 4看鱼的品种

 在买鱼时,要仔细分辨鱼的品种,现在市面上很多JS把普通斑马燕充当为人工秘鲁燕,又把人工秘鲁燕说成是野生秘鲁燕,把杂交燕吹成纯种燕,虽然说都是燕鱼,但两者之间的价格却相差很远,说到底你要分辨燕鱼的品种,应该多看看帖子中的,将各个品种稍作对比,心中有底了才不会吃亏,再就是了解价格,把各个鱼店的价格问一问,价格公道才捞鱼,但有一点要提醒你: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5捞鱼的细节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不要只看鱼鳍很挺拔,有些JS在鱼人缸后,把温度升得很高,又在鱼缸里下了药,使燕鱼的鱼鳍都张开显得很精神。要看鱼爱不爱游动,拍一下缸壁,看看燕鱼受惊吓后的表现,是否反应很快。

 捞鱼前还有个做法,是把鱼店的鱼捞先用自来水洗一洗,然后再下缸捞鱼,因为鱼店的鱼捞基本都是共用的,这个鱼缸也能捞,那个鱼缸也能捞,难免会携带不同细菌,把鱼捞洗洗还是必要的,看准后捞鱼,燕鱼被捞中后,先靠在鱼缸前面,确认无误才捞上来。鱼店的人会将燕鱼用塑料袋打包,再冲入纯氧,用橡皮筋扎紧袋口,冬天买鱼,最好备好一个保暖袋。

 6新鱼恒温过水

 新鱼回家后,最重要一环是恒温过水,如果原来的缸已养了燕鱼,那最好事先备好一个隔离缸,并把温度设定在28-30度之间,然后把鱼连同朔料袋一起放到鱼缸里泡半个小时以上,让袋子的温度与鱼缸的温度接近后,才能把塑料袋打开,再用手轻轻把鱼捞到缸里,袋里原来的水不要倒入鱼缸。我个人的 经验 是,在鱼店打包时,向他要一点点大盐,放入袋子中,回程的这段时间里,等于给燕鱼做一次盐透。

 7隔离静养

 燕鱼放入隔离缸后,有灯光的要把灯光关闭,让鱼在缸里慢慢适应新环境,新燕鱼适应期恢复有快有慢,快的2-3天,慢的7-10天,开头的几天里,最容易出现细菌感染,内外寄和肠胃病等等,为了 保险 起见,绝对不能喂食,等燕鱼把鱼便排空后,真正恢复好状态后,有了索食欲望时,才能少量试投一点饵料,以后再逐日增加投喂量,在隔离的这段时间,要多观察,没病的不可胡乱下药,发现疾病,也不要急于用药,应判断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选择合适的鱼缸

 因为神仙鱼是比较好看的观赏鱼,其生活用水需要清澈无杂质的弱酸性软水,对水质要求也较高,所以饲养缸一定要大。我认为如果想养好,鱼缸最好要有1米以上的缸了。这样鱼才能生长得更好,如果有12-15米,深度06米的宽度05米最合适。饲养缸可以用裸缸、半裸缸或草缸。如果草缸种上水草,可以稳定和调节水质,更适合神仙鱼生长所需。

 水质的要求

 说到养燕鱼的水质,其酸碱度是PH62-72之间的半软硬水,它们喜欢接受经常性少量换水,而目前饲养人群中,多数以自来水为养殖用水,大部分地区的自来水水质相对较稳定,接近理化指标多为中性,解决自来水中的氯气有多种方式,有人把自来水停放几天后,让氯气慢慢自然飘溢蒸发,这种方式也较晾晒,另一种采用曝气,具体方法是,将新水24小时用打气方式进行除氯。还有一种是将水进行过滤,这样处理出来的水清澈透明无杂质,适合神仙鱼的养殖水质。处理方式多种多样,蓄水需要空间和容器,应根据各人居住环境条件去安排。

 氧气的要求

 氧气是鱼类及水中生物不可缺少的成分,当鱼类和水中生物缺氧时同样无法生存。鱼类依靠鳃部吸收水中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一般的天然水域中均含有一定的溶解氧,能提供鱼类以及水中生物所需。而人工饲养的鱼缸却需要额外增氧,才能达到鱼类及微生物的需求,因此,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多少,不仅关系到鱼类的生存,同时也影响到热带鱼的摄食、生长及生态的平衡稳定,也是判别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的溶氧量受水温、气压、盐度等因素的影响。水的溶氧量与水温、盐度成反比,温度增高则溶氧量降低,盐度越高,溶氧越低,反之则溶氧高。水的溶氧量与气体的压力成正比,水面上氧的分压愈大则溶氧量愈大。我们用气泵给鱼缸供氧时,水面越深溶氧的效果也就越好。同时水泡越小与水体接触的相对面积越大,溶氧的效果也就越好。热带鱼要求水中溶解氧含量7ppm以上,如果水中溶解氧降到5ppm时,热带鱼就会“浮头”,这时如不及时采取增氧,鱼类就有面临窒息死亡的危险。

神仙鱼饲养注意事项

 1、鱼缸要静:神仙鱼需要宽大的水体,安静的环境,缸大水多,水质才好保持。鱼要多,少了鱼会孤单、打架,成群鱼不易生病。鱼抢食是健康的标志,鱼少了没有竞争,时间长了,吃食不积极,就易生病。就象独生子娇气,孩子多了皮实一样。鱼多了,过滤器就要跟上,否则水易混。因此,你的缸至少养5对以上。

 2、裸缸或半裸缸:可在裸缸里放些高档假草,水族店大约30元一棵,放沙会影响清理。放草多,就少放鱼,以观景为主,鱼只是陪衬。如果你以养鱼为主,欣赏的是鱼在水中的游姿,草就不能多放,甚至没有,多放鱼与多放草是不能兼得的。

  3、喂养:鱼入缸后2天内不要喂,也别老开灯。过两三天喂些血虫,千万别喂线虫,线虫会有污染。血虫买回后先用高锰酸甲泡10分钟(水变紫红色),冲干净,直到水清,再沥干水分,放进潮湿毛巾里,再放进保鲜盒里,然后把保鲜盒放到冰箱保鲜层,不必冰冻。喂食不要太多,我们是玩鱼,不是贩鱼,鱼长的太快没劲,一天喂一次就可以了,每次5分钟吃完,当有鱼吞吞吐吐时,表明吃饱了,下次减点量,直到恰到好处。喂鱼要定时、定量、定位、定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神仙鱼的简介

 神仙鱼长12-15厘米,高可达15-20厘米,头小而尖体侧扁,呈菱形。背鳍和臀鳍很长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鳍帆鱼之称。从侧面看神仙鱼游动,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鱼又呈燕鱼。神仙鱼腹鳍已演化成触须,色白柔软,长如流苏。尾柄短,尾鳍后缘平直,上下端略长。胸鳍无色透明,体表基调色为银白带黄,腹部银白,背部淡金**,体侧各有4条黑色粗纹,第一条穿过眼眶,第二条在背鳍和臀鳍基部前缘第三条从背鳍末端至臀鳍末端,第四条在尾柄基部。眼部黑眼珠外圈虹膜呈红色,上有一黑色细绒条。神仙鱼性格文静,动作潇洒,在水中忽升忽降,忽进忽退,飘若神仙,以其奇特的体形、优美的泳姿、高雅的色彩,被誉为“观赏鱼中的皇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882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1
下一篇2024-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