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桂平怎么样啊

广西贵港桂平怎么样啊,第1张

桂平市

位于广西东南部,黔江、郁江、浔江在城区交汇,该市旅游资源丰富,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地质公园”称号,是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城市之一,华南地区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

中文名称: 桂平市

外文名称: Guiping

别名: 浔州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西山镇、金田镇等26个乡镇

驻地: 西山镇

电话区号: 0775

邮政区码: 537200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

面积: 4074平方公里

人口: 1837万(2010年)

方言: 桂平话(粤语次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西山风景名胜区、大藤峡、太平天国起义遗址、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机场: 桂平市蒙圩机场

火车站: 桂平火车站(在建中)

车牌代码: 桂R

市区人口: 25万(2010年)

地区生产总值: 20178亿元

著名学校: 桂平市浔州高中

名称来源

梁天监元年(502年),南朝从原郁林郡的布山县分置一部分出去,设立桂平县和郁林县,布山县、阿林县仍隶属郁林郡,桂平县隶属桂平郡,郁林郡郡治设在郁林县,桂平郡治设在桂平县,即现在的西山大窝坪,即功德山庄附近;“桂平”[1]之称,便始于此时,并一直沿用至今。

编辑本段区域概况

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从秦代桂平属桂林郡地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始建桂平县。

自南梁至清末1400多年间,桂平县城一直是浔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

1994年5月撤县设市。

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策源地就在桂平金田镇。

广西的简称“桂”就源自桂平(注:古桂林郡所在地并不是如今的桂林,而是今桂平市一带)。

2005年桂平市被世界华人组织评为中国200个最具魅力城市之一。

全市辖26个乡镇431个村(社区),总面积4074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1837万,其中市区人口25万。

有汉、壮、瑶等12个民族,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7万亩,是广西第一人口大县,是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城、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和示范县。

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三连冠”。

桂平市拥有丰富的农林、水电和矿产资源,以及西山、大藤峡、白石洞天、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等丰富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地貌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是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内河船舶生产基地、休闲服装生产基地、黄沙鲨养殖基地和腐竹出口基地,是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城市之一,华南地区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

荣获广西首个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桂平市介于北纬22°52′—23°48′与东经109°41′—110°22′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南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4度,相对湿度8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267mm)、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1700小时,全年无霜期长达339天以上),市境中部是黔、郁、浔三江两岸肥沃的冲积平地,西北部和东南部横亘着大瑶山山脉的紫荆山和云开大山山脉的大容山,平地与山地之间是丘陵,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太平山动物植物保护区”和“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素有“孑遣植物宝库”和“小西双版纳”之美誉;仅次于葛洲坝的全国第二大内河航运枢纽工程——西江航运犸骝滩枢纽(桂平航运枢纽)和世界最大的单级船闸发挥了强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位于市区西北12公里处的红水河最末的个梯级电站——大藤峡水电站投资280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160万千瓦,已经勘探并获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农经〔2011〕383号文批复工程项目建设书,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专用公路已于2011年12月1日开工建设;勘查发现的矿产有38种,其中锰的储量和品位居全国前列。

桂平市距自治区首府南宁陆路255公里,水路438公里,距北部湾188公里。

贯穿桂平境内的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南广高速铁路)和梧州至贵港(贵梧高速公路)、桂平至来宾高速公路(桂来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中。

桂平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最早对外开放县之一,既是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西江工业走廊和红水河能源工业带的结合部,又是连结华南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的西江航运大通道上的重要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桂平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盛产亚热带土特产品,其中麻垌荔枝、西山茶、乳泉井酒、龙眼、淮山、玉桂、八角、社坡腐竹和中国一绝罗秀米粉等闻名广西区内外。

十二五主要目标

从2011年起,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乡镇和村委会所在地村屯、中心村,以及交通干线沿线50户以上自然村的规划全覆盖。

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投入20亿元,重点实施“123456工程”项目。

“1”是建设一个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火车站;“2”是建设宽305米、长138公里(含引桥)的郁江二桥和宽24米、长15公里(含引桥)的黔江二桥2座大桥;“3”是建设市政务中心、体育中心、休闲购物中心3个中心;“4”是建设江北新区堤路园、黔江南岸堤路园、郁江东堤路园(郁江大桥至三角嘴)、郁江西堤路园(郁江大桥至郁江二桥)4个堤路园;“5”是建设江北新区、新岗新区、长安新区、郁江新区、黔江新区5个新区;“6”是建设宽80米、长78公里的迎宾大道,宽60—80米、长75公里的玉桂大道,宽60米、长6公里的蒙圩大道,宽84米、长212公里的金田大道,宽62米、长1公里的龙潭大道,宽50米、长184公里的长安大道等6条大道。

大力实施高楼建设工程,着力打造桂平地标建筑。

今年规划建设13层以上高层建筑57幢,其中18层以上40幢、28层以上11幢。

继续抓好“六路一门”建设,打通城区断头路,完成沿街沿路的建筑立面改造,真正体现滨江山水旅游城市的风貌特色。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高标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工程。

突出“一镇一品”的城镇特色规划和发展模式,加快江口、木乐、蒙圩等中心镇建设。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178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9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17亿元,年均增长136%,经济总量在全区109个县市区中跃升到第3位,荣获了2009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荣誉称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548元增加到10600元,年均增长137%;财政收入由418亿元增加到856亿元,年均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59亿元增加到1156亿元,年均增长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61亿元增加到628亿元,年均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056元增加到14857元,年均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60元增加到4936元,年均增长1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564亿元增加到1432亿元,年均增长20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221亿元增加到641亿元,年均增长237%。

各项经济指标均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以上,其中有4项翻了两番多,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翻了26番。

乡镇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年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达到9个,其中西山镇、寻旺乡超5000万元。

西山、寻旺、木圭、厚禄、石龙和马皮等6个乡镇荣获了贵港市“科学发展十佳乡镇”荣誉称号。

目前长安工业区被确认为自治区A类园区;龙门陶瓷工业区入园企业12家,总投资78亿元,被评为第七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年度产区”;木乐服装工业区被评为广西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内河造船载重吨居全区第一。

(2)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1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619亿元 全部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9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16亿元,年均增长369%;工业增加值由155亿元增加到744亿元,年均增长226%。

工业化率达到19,比“十五”期末提高了115。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51:280:369调整为2010年的218:498:28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2%增加到493%,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园区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规划建设了总面积32平方公里的以生物化工、机械和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长安产业园,以建材陶瓷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导的龙门陶瓷工业区,以纺织服装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的木乐服装工业区,规划启动了3平方公里的造船工业区建设。

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工业增加值11亿元、税收11亿元,其中长安产业园被评为自治区A类园区、示范园区。

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从4家增加到56家,纳税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从3家增加到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49家增加到110家。

在以前!贵港是没什么人住的地方!基本都是广东人的多!而广东人是讲白话的!而随着当时的生活所逼,一些广东人为了生存,就随着这条江往上找走,在哪找到了地方,就在哪里定居!!久而久之,那些后代就在当地所生,也在当地定居,于是就成了当地人(如桂平 贵港等等)祖宗留下来的方言就没有失传,一代代人都保留着!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学了其他方言!如贵港话!!!!上面所说的我也是曾经听老前辈说的!!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的家乡――桂平,过去只是一座简陋的房屋、经济不起眼的县城。城头到城尾,城南到城北,没有一条像样的街,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屋,没有一处是令人瞩目的。

  经过家乡人民的艰苦创业,现在展现人们眼前的是一副美丽的画卷。一个个注重设计、讲究环境品位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在桂平市这片热土上拔地而起。商产地产的开发更是如火如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首推位于桂平市桂南路那崭新、时尚跃动着热烈的金红色的雄伟建筑群。超市、服装专卖店、音像店、书店、珠宝首饰专卖店、糕点店、博物馆、文具店、鲜花店、饭店、美容园、茶庄、酒吧、娱乐场……精彩纷星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每一次光顾,都包您满载而归,购物的欢乐体验,让你心花怒放、留恋往返。在这里,你可以看桂平市繁华的缩影。

  除其之外,过去陈旧简陋、参善不齐的居民住宅,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一个科学新颖独特充满个性的时尚装修、精湛华美、集居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住宅小区,比如七星公寓、叠翠花园、绿景翠园、大方城小区……从这里看出了桂平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桂平市,这个娱乐之都。过去只有为数不多昏暗的路灯照射这孤寂的街道,现在,桂平市的夜晚有一抹之别的色彩,那绚丽的彩霞灯把桂平市打扮得多姿多彩,那抒情酒吧、茶庄、娱乐场像夜的眼睛,显得生动而又韵味悠扬。人们离开白日的刻板、单调、枯燥,还有一 身的疲劳,来到这里感受生活,轻松释放快乐的心情。还可以到“环保美食一条街”一醉方休,此情景早已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家乡不但经济建设上在飞速发展,而且交通运输事业上更是突飞猛进。街道上出租车、公交车、面包车、摩托车、小汽车有秩序的在街道上川流不息。道路上汽车来往穿梭,家乡的特产物品络绎不绝的运往全国各地。

  啊!桂平市,我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广西桂平。桂平西山,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游西山的人络绎不绝,我也几次登游西山,经常喝西山茶。西山种有很多茶树,棋盘茶是桂平的特产,又是中国名茶。相传曾经有神仙在半山腰的一块大石桌上刻棋盘,品茶对弈,后人叫它“棋盘石”,长在棋盘石附近的茶就是棋盘茶了。那些茶叶泡出来的茶,颜色青绿,味道甘甜,使人有神清气爽的韵味,很有吸引力,游西山的人都要带些回家品味。

桂平西山,气势不凡,景色别具一格。西山八景,自古有名:官桥秋柳、云台曲水、忠勇松涛、碧云石径、龙华晚眺、乳泉琴韵、古洞仙踪、飞阁月明。西山乳泉是胜迹之地,乳泉方圆不过二尺,深也只有一尺多,可那里的水一直都是满满的,不见流也不见干,泉水清清的,又甘又美,而且听说每隔六十年就准时地喷涌一次乳白色的汁液,像乳汁一样,神奇极了,所以才叫“乳泉”的。

桂平西山,千树竞发,万树争荣,茂密的树木遮天盖地。西山的亭台楼阁也很多,其中六角亭更加令人叹绝,亭的上方有水流来,流入龙潭,美丽极了。

桂平西山,好山好水好地方,随着祖国的建设发展,风景优美的西山,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可爱的。

1,婚俗

本市壮族婚姻仪式与汉族基本相同,惟壮族姑娘出嫁后至怀孕前,有不落夫家的习俗。新婚之夜夫妻不同房,闹完洞房后,新娘与“伴娘”共寝。

翌日,新娘回娘家与父母共同生活,逢农忙、节日或办喜事才回夫家住几天,有的长达一两年乃至三五年,直至怀孕才回夫家定居。80年代后,石龙乡的永兴、群乐、安旺等村一些壮族青年已逐步改变了过去的习俗,姑娘婚后即到夫家定居,夫妻共同生活。

2,七月七

农历七月七为壮族祭鬼节,家家户户包三角或条形米棕,杀鸡祭祖。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每户设筵席少的两三桌,多的十几桌。出嫁的妇女,当年娘家有亲人去世的,须于七月初六回娘家烧“衣(纸衣、纸钱)”。

扩展资料

桂平语言:桂平白话分两大类:一是城区白话,二是乡村土白话。还有部分汉族人讲客家语、福建话。少数民族地区讲壮话、瑶话。各民族之间交往多讲白话和客家话,民族杂居地的汉人,大多会讲壮话、瑶话。

讲城区白话者,以县城及金田、江口、石咀、石龙5个圩镇为主,共约18万人。讲乡村土白话者,全市各地均有,南区最多,东、西区次之,北区较少,共约86万人。

-桂平

-广西桂平民俗风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67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0
下一篇2024-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