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语录中最浪漫的话

龙族语录中最浪漫的话,第1张

《龙族》语录: 全世界会有两万个人是你一见到她就会爱上她的

抱住静静

2019年11月17日

1 全世界会有两万个人是你一见到她就会爱上她的,可你也许一辈子都遇不到一个。

2 如果喜欢谁,就满世界去找她,别等她来找你,她可能也在等你……别让她等的对你失望了。如果你喜欢的人要嫁人了,就跟她表白一下,就算为此把她婚车的车轴打爆也没什么,这是你说出来的最后机会。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没价值,连陪葬都算不上。

3 我猜,只是猜,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见某些人,喜欢上她。有些人在合适的时间里遇到,就像是在春天遇到花开,所以一切都很好,他们会相恋、订婚、结婚、一起生活。而有的人在错误的时间遇到 ,就像是在冬天,隔着冰看见浮上来换气的鱼,所以只能看着 , 鱼换完气,沉到水下去,就看不见了,再也没有后续。但是我们能说在春天遇到花是对的,而在冬天遇到鱼是错的么?在错误的时间里遇到,就能克制自己不喜欢那个人么?是不是仍然会用尽了力气想去接近,想尽办法掩饰自己,甚至伪装成另外一条鱼。

4 喜欢一个人那么久,那个人就和自己的过去捆在一起了, 要是后悔以前喜欢过谁,不就是把自己以前的时间都否定了么

5 人生在世很多事都不必想,很多账都算不过来,想屁!冲上去就好了!怎么不是过一生?像烟花也是过一生,像樱花也是过一生,只要亮过和盛开过不就好了么?还有就是不要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不要让那些爱你的人难过,因为这个世界上,你爱的人固然很少,爱你的人也绝不会多。

6 忽然明白了那个叫周幽王的二百五为什么会烽火戏诸侯了,奶奶的要是你喜欢的女孩会因此对你笑笑,踹翻全世界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出来。

7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打三国杀,看到有人发了个帖子我觉得好形象,”路明非顿了顿,“发帖的那个人说,三国杀里有两种武将,一种武将是免费的,一种是收费的,有个东吴的武将叫黄盖,他有四滴血,是免费的,技能可以减血摸牌,血减没了就死了,不出意外他的一条命只值六张牌。后来出了一个收费武将叫做袁术,袁术每回合都能摸六张牌。”

路明非低下头,自嘲地笑笑:“六张牌对袁术而言只是数字,可对于黄盖就是一条命,黄盖就像个屌丝一样,队友也不喜欢他,因为屌丝的命真不值钱,一条命都赶不上高富帅一个回合。”

8 就像你当年连鞋都没得穿,在荒原上遭遇骑着红马的女孩,她对你说,要是勇敢我就带你上战场,你就真的跟着她的背影跑上了战场。很多年后你牛逼了,被各路妞儿包围着,其中有帝国公主有骑着魔龙的妖国女皇,一个个都比那个骑红马的女孩拉风。可在你心里最深处还是那片荒原那个骑红马的影子,你玩命地追,因为遇到她的时候你是个连鞋都没得穿的小屁孩,只有她对你伸出手来。

9 这个世界其实从不曾有一个人能取代另一个人的位置,所谓的取代,只是以前的那个人被遗忘了。

喜欢收藏哦♡

一、晴雯身世

欲说晴雯,得先说 赖嬷嬷 。

赖嬷嬷是贾氏最早买来的奴才,服侍过贾氏老主人,资格很老,混得很有面子。虽然是奴才出身,但她家也配备有仆人和丫环;晴雯,就是赖嬷嬷从人市买来的丫头。

奴才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善于讨主子欢心、唯最高当局马首是瞻。赖嬷嬷为讨好主子,把晴雯当礼物进贡贾母为仆。晴雯生得聪明漂亮能干,贾母又派她服侍宝玉

赖家是贾氏奴才中的极致,连各辈主子都极给他们面子。赖嬷嬷在贾府的人事关系,要比那个把主子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焦大强得远了;尽管焦大曾把找来的水让主子喝,而自己宁愿喝马尿。

相比之下,始终都忠心耿耿的焦大,就有些不会来事;有事没事还老是揭主子的短儿。它玛的什么世道;难怪焦大连哭带骂,心里有气啊。

凭借赖嬷嬷的老脸,她的两个儿子赖大和赖二,分别在荣宁二府当总管,混得也十分体面。赖大的儿子赖尚荣,后来还做了捐班知县。

哟!奴才的儿子做捐班,这得要多少钱哪?这些钱又要勒克低级奴才多少伙食月例呢?当然,其中或者不乏主子赏赐。但能得到主子赏赐的好事,更难保不会没有谋财害命之涵。

天!还是打住为好。不然会揪得没完没了;贾府谁都难保干净,连门前的石狮子在内。所以说,晴雯原是奴才的奴才;出身下贱,非常可怜。

晴雯是文盲;而天资聪慧的晴雯,正因为没有受到所谓文化的浸蚀,却保持着最纯洁的自然人性,并且,具有十分鲜明的自觉意识。

正是天生的自觉意识,铸就她对理想和目标自觉坚定的追求精神;形成她自觉纯粹的平等意识和自由思想;以及自觉的反抗意识和进取精神。晴雯本性中的这些特征,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

挖掘展示人类的自然天性,是《红楼梦》主旨之一;也是曹雪芹阐发自己文化理念的一条主要途径。

晴雯的正戏共有三出:一是撕扇,二是补裘,三是遗嘱。

晴雯的附戏有两出:一是审盗,二是抗检。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表演。总之,曹雪芹对晴雯情有独钟,逮住机会就让她表演。

二、撕扇起因溯源

撕扇的表面原因,是晴雯不小心跌破扇坠子,而让宝玉大发脾气。按说,宝玉是个温情的小男人,平时对晴雯也不是如此苛刻。以往的玛瑙碗、玻璃缸也不知摔坏了多少,从来不计较。

那么,这次宝玉为何大动肝火呢? 只有循源上溯,方能明白 。

元妃指婚,使金玉良缘所属的王家党,一度得意;从而导致在清虚观,贾母对薛氏母女敲山震虎,表示抗议。

林黛玉领悟贾母意图,借史湘云的金麒麟之金与宝玉大闹一场,矛头直指金玉良缘;并且,她把木石姻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公之于众。

稍后,宝玉负荆请罪,与黛玉合好。但他们的得意,又让宝钗受到羞辱。宝钗不服,借扇机带双敲,给予木石姻缘强烈反击。

面对宝钗的强烈反击,宝玉心生迷茫;想探问一下当权者和母亲的态度,急的大暑天在园子乱窜。

下来,就有他在母亲房中调戏金钏儿,并导致金钏儿被炒的事件。王夫人气急败坏之下,打向金钏儿的一巴掌,其实正是向木石姻缘而发的怒火。

宝玉恰巧从母亲打向金钏儿的一巴掌看到结果,于是灰头灰脑地溜走。不料,最后竟把美丽刚强的金钏儿逼上绝路。

再后,还有宝玉在大雨中偷看龄官画蔷的一出好戏。这场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更导致了一个恶果:就是被如上事故搅得心烦意乱的贾宝玉,一怒之下竟误踢袭人;直踢得袭人大口吐血、心灰意冷。

王夫人从金钏儿与宝玉的玩笑中,体会到钗黛暗斗的无奈。于是,她在端午节坐东,宴请钗、黛、探春、薛姨妈、宝玉诸人聚会。

显然这是一个缓兵之计。王夫人的缓兵之计,与贾母清虚观的敲山震虎,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目的是向黛玉施压、向宝玉明确金玉良缘的决心。

很明显,参加端午宴的人物,虽然以王夫人为中心,但却分别属于荣府几股力量不同的派别。如果看不到这个危机,《红楼梦》还是烧掉为好;也无法悟透下来的晴袭之争和晴雯撕扇。

所以, 王夫人的端午宴 ,显得索然无味,到场人物几乎不欢而散。

而林黛玉因为生性喜散不喜聚,宴罢表现出大而化之的态度,让宝玉心情大伤。当然,还因前面金钏儿事件已经捅破的、钗黛暗斗的恶劣态势,都影响到宝玉的情绪。

宝玉回房后闷闷不乐,正没好气,不巧晴雯又跌碎扇坠子。

三、晴袭之争

元妃指婚以来,宝玉遭遇一连串的情感打击和情绪波动,皆与钗黛之争有关。 黛玉曾骂他: “蠢才!蠢才!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来配?”

显然,这是林黛玉在他面前对金玉良缘明确发动的攻击。这次攻击,只有他与黛玉俩人在场。

而 薛宝钗 竟然一反淑女之态、借扇机带双敲、对木石姻缘的明确反击,却是当着众人之面。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反击之时,荣府的各路人物,全都在场;丫头们也都在场,晴雯和袭人肯定在场。

宝玉的迷茫与担心,亦由宝姐的无情反击而起。于是,才有了下来的调戏金钏儿、偷看龄官画蔷、淋雨误踢袭人、王夫人端午设宴等等一连串相关情节。

但当宝玉见黛玉在端午宴罢表现的不明王夫人意图、大而化之的态度,却使他更加伤心迷惑。

回到房里正没好气,又见晴雯跌破了扇子坠。于是他对晴雯发脾气:“蠢才!蠢才!待你以后当家立业,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

宝玉骂晴雯,心里想着黛玉端午宴后表现的麻痹大意态度。不料,宝玉的脾气惹来晴雯更大的火气。

俗语说:宰相府的家人赛过七品官。贾府的丫头,个个小人精。宝玉身边的晴雯与王夫人身边的金钏儿一样,都是聪慧过人、灵牙利爪的女子;她们十分了解当下钗黛之争的态势。并且,晴雯、袭人及黛玉一样,都属于史家党木石姻缘圈子。这是晴袭之争的根本因由。

晴袭之争的几段话,是红楼经典,不必再引出来。其中有两层意思:

其一,晴雯的醋意。晴雯与袭人,都是贾母派驻在宝玉身边的钦差,而当袭人说出“我们”如何如何、竟把自己与宝玉另行划开;晴雯当机立断,立马羞辱袭人与宝玉的私情。

其二,晴雯揭批袭人无大局观念、苟且求安的私怀。袭人私下用肉体搞定宝玉,只想安安宁宁做个娇姨娘,她不大关心钗黛之争的胜负。而袭人的这种态度,恰恰是晴雯最为鄙视之处;他们的私情又在其次。

晴雯更具有大局观念和忧患意识。她骂袭人说:

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混得上呢,就称起“我们”来了。

因为晴雯更明白:钗黛之争的结果,如果史家党一旦失败,袭人口中称的“ 我们 ”根本保不住。

四、晴雯个性品质

晴雯 心不藏奸、机敏刚烈 。

她是木石姻缘圈子史家党的中坚分子,她有着自觉的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有着坚定的立场和忠诚的信仰。所以,这次对宝玉在她面前蛮横又错误的态度,定然不会放过。

晴雯对宝玉说的那段话,也是红楼经典,想必各位心中有数。翻译过来,说得直白一些:

贾宝玉,最近你的火气真不小。还想怎么着?元妃指婚的事,老太太才替你压了下去;你和林姑娘已经合好。

前天,你踢了袭人,我看是合该!以往的玛瑙碗、玻璃缸也不知摔坏多少,不见你发脾气。

这次不就是一个破扇子,至于么?将来嫁了人、成了家又怎么着?咱们是木石姻缘史家党的人,不应该在乎这些小事。你不过就是为那些事心烦的吗?还恋恋不舍的怕得罪你的宝姐;也太没出息了。

你应当和他们抗争才是!发什么鸟脾气呢,打了袭人不说还想打我?不想过了是吧;不想过就散伙算了。

显然,晴雯的意思有对宝玉的劝慰,也有误解。所以,宝玉才更加生气,才真的有了要散伙的话。接下来,晴雯似乎知道自己有些过份;于是,又有了那个以守为攻、宁肯撞死也不出去的软话。

晴雯服软,说明她对宝玉和史家党并无二心。她与袭人激烈交锋,只是鄙视袭人无大局意识、苟且求安的私怀;在晴雯与世之常人看来,或许就是袭人立场的不坚定性。

晴雯这番话的话底之音,与金钏儿对宝玉那番玩笑话的本意相似: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介入钗黛之争。

在主子看来,她们的确都有“僭越之过”。但我在前面无数次论证:大观园各种地位的丫头,介入钗黛暗斗争夺宝二姨娘地位;最终,连怡红院外小红、芳官和柳五儿等人都参与进来。

其本质并非下贱;而是她们自主意识和自由平等意识的体现;也是她们女性自身价值及女性自醒精神的张扬。

极权社会的皇帝治下,她们的进取抗争精神,就是朦胧民主意识。曹雪芹创作的终极之味正在于此。恰巧,晴雯的身上这些优秀品,质统统具备。

晴袭之争,惹得宝玉和 史家党两员大将 晴雯袭人,都伤心落泪。 宝玉哭道: 你们哪个,不是让我操碎了心。

宝二呆子这句话,太特么感人; 他等于在向晴、袭表白:你俩别争啦,我知道你们的心思;咱们是一伙的。

三人口角过后,袭人和宝玉也都明白晴雯的好意。正当此时,林黛玉的出现,让晴雯退场;此局结束。黛玉还笑眯眯、甜蜜蜜地叫了袭人两声嫂子。

宝玉又当着袭人、黛玉二人的面,再次表达了非黛玉不爱不娶、宁肯去当和尚的经典誓言。

晴袭之争平息后,宝玉被薛蟠请去喝酒。酒后回来,晴雯真诚的进取精神,让宝玉有所感动 ;他想通了:

红尘之物不过是尽人之性。一个破扇坠子么又不值什么,碎就碎了;扇子想撕想玩也由你,只要你高兴愿意撕,多的是。

最后,连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撕扇的胜利,让晴雯宝玉的关系更加亲密,情感更为融洽。袭人麝月都被晴雯降服,连荣府家务事的代言人平儿,都清楚晴雯的个性;下人们也都对晴雯另眼相待。 例证如下:

坠儿盗镯事发,平儿考虑晴雯是块爆炭,故要麝月瞒着她。

芳官和赵姨娘开战,晴雯拉住袭人不让管,只旁观取乐;又暗中支使一小丫头告知正在当家的探春。

总之,晴雯在怡红院的待遇很优越。她生病后医生十分惊讶,还以为晴雯是荣府**。

司棋大闹厨房之前,莲花曾抢白厨房总管柳嫂子说:晴雯要吃芦蒿,你象狗颠儿似的还问来人;是要油炒还是要蛋炒;最后还亲自给晴雯送了过去。等等。

但撕扇之后,宝玉犯了老毛病,想让晴雯陪他一起洗澡,却被晴雯断然拒绝。后来,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大家凑份子聚餐。

宝玉因小丫头穷不忍让她们出水,晴雯的态度却很端正。她说:不论有钱没钱钱多钱少;哪怕是偷来的,本是个心意。 可见,晴雯也很合群。

综上所述,任何时候晴雯的思路都很清晰,始终很自觉自悟,从不会迷失自己真诚的本色。

五、重审晴雯撕扇

撕扇之前 ,宝玉很认真地对晴雯说:

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风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

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欢听那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宝玉这番话不可小觑,包涵超越物欲的人本思想,阐发视物平等的博爱意识; 通俗地说 :只要人高兴,怎么待物都行。

曹雪芹唯恐读者不解,特意在撕扇子的标题后,缀着千金一笑的典故。

千金一笑 ,也叫 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期,周幽王为搏得爱妃褒姒一笑,不惜动用烽火戏弄诸侯的故事;历来被史学道德家视为亡国之典。周幽王被视为亡国昏君;褒姒被视作如同妲己一样的亡国妖孽。

褒姒,原是周王朝附属国褒国的一个民间弃婴,长大后,她出落为倾城倾国的大美人。但当褒姒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一直绊着脸不甚高兴,从未见过她有笑容。后来,褒姒被她的养父母,献给褒王为姬。

褒国,地处今之陕南汉中境内,曾不自量力与周王朝开战;战败之后,为了保存褒国种族遗脉,不得不向周王室称臣进贡。

汉水之滨的美丽佳人,既是贡品之一。 褒姒,就这样做为纳贡的礼物,成为周幽王的爱妃。褒姒的身世和遭遇,竟与晴雯相似。

曹雪芹刻画晴雯形象,重新审视了这个历史典故的文明价值。他认为,西周君主奴隶制的灭亡,恰恰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进步。其中,最主要的意义与价值,就是周幽王骨子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人本意识。

也就是说: 曹雪芹看到了人本意识,于文明进化的主要能动功用。其实,中国文明的人本意识起源很早,大约在商周交替时代;有明确文字表达的典籍,就是儒家语录“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表达的意思。

可惜,仅仅是儒家的语录口号而已。 皇帝儒家治下,中国社会一直是君权至上。故而,道德家的脑门,始终隐隐约约地刻着一个伪字。

闲言少叙。

曹雪芹稍前的同一时代 ,孔尚任在《 桃花扇 》中赞美的民族主义精神以及宣扬的爱国主义思想,要比儒家传统的忠君意识,有所进步;但相较曹雪芹心目中的人本意识,显然又是质的差别。

如果从《红楼梦》惯用的 象征意义 观照:曹雪芹借宝玉之口、借晴雯之手要撕掉的,正是孔尚任心目中那把并不算高级的桃花血扇。

晴雯,这个其实并不渺小的底层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够观照全局,正是曹雪芹始终站在文明进化的高度,审视中国历史的变革时代。

曹雪芹立足于文化传承的深度,纵横神采、激扬文字,对晴雯的精神品质,作出最深高的诠注。

曹雪芹文化底蕴中生命齐天、人本至上的文明价值理念,在后来为晴雯之死创作那篇惊天地、泣鬼神的《 芙蓉女儿诔 》中,表达得尤为鲜明突出。

唐都浪子《浪说红楼》之: 正论晴雯

唐元稹的《会真记》与王实甫的《西厢记》不同点:

1、男主角形象不同,《会真记》的主角是元稹,在书中元稹是一个对痴情的莺莺始乱终弃的负面形象。而《西厢记》中张生却是一个信守诺言,洁身自好的正面形象。

2、结局不同。《会真记》写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莺莺被遗弃,是个悲剧的结局。《西厢记》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

3、主旨不同。《会真记》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西厢记》反映了封建时代少男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

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起始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出力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倾心,婢女红娘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

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师,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但张生终于变心,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还搬出商纣,周幽王亡国的例子,证明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

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数日后张生离去,莺莺回诗决绝“弃置今何道,当阿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当时人们还称赞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是“善于补过”。小说显然是站在张生的立场,美化张生,为他的薄幸行为辩护。

-莺莺传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西施

  西施出生在“春秋无义战”的如磐年代,一位16岁少女,锐身赴难,在吴越两国宫廷内之外,一场绵延十年的腥风血雨之中,上演了一个扭转乾坤、使一代霸主终成剑下魂的泣天恸地的故事。

  西施的形象以及她在吴越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被稗官野史、民间故事和近代文艺塑造得除了极度神话的“美”之外,其中有些描写显得十分的浮躁,有些描写甚至是乱七八糟,根本没有揭示西施内心世界的真谛。有人把她描绘成用作“美人计”的香饵,有人把她说成是打进吴国的“高级色情间谍”、春秋时代的“克格勃”,甚至有人把她说成是“女色亡国”的祸水。我却认为西施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巾帼,具有高超智慧和纯朴的绝色女子,美得真,美得善,美在内,美在精、气、神。应当从更深的层次上揭示西施委曲求全、十分痛苦的悲剧命运,引发人们对历史教训的思考。

  史料记载:西施之父,业采薪,其母纺绩以佐之。终日辛劳,仅供三餐粥饭。西施不肯坐食,父母为其选择了浣纱的轻活。一家人虽不十分富足,倒也过得安逸温馨。

  西施入越宫以后,“与家人永别,回肠百折,情怀忧郁,万种伤心。清晨对镜,恒顾影而徘徊;日夕凭阑,时临风而雪涕。”西施在越王宫中被授以机宜,教授宫廷礼仪,熟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锦衣美饰后,被送到了吴王宫中。她入吴十载,夕无虚度,含辛茹苦,曲意逢迎,在吴国上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吴国朝廷大乱。西施在越国做准备工作的半年中和范蠡产生了恋情,但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而要去陪伴异国君主,身病、心病,身累、心更累。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越王交给她的“复国”使命。西施对于自己的祖国确是忠心耿耿的。为了祖国,西施割舍了双亲和个人情爱。从个性的角度来看,西施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吴王夫差对其十分宠爱,真情无假,恩爱备至。直到勾践打到吴国,逼得吴王夫差引剑自刎时,还在为西施的安危呼叫哀伤,使西施大为动情,一阵恸哭,然而西施最终没有和吴王夫差同归于尽,而是回到了越国。本来,西施是应该作为越国最大功臣受到隆重礼遇的,而后让其和亲人团聚,同她的情人重叙旧情。像梁辰鱼的《浣纱记》和黑龙江朝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施全传》中描写的随范蠡泛舟五湖,同恋人出走他乡异水,来自民间回归于自然,倒是很有人情味也不失为圆满的归宿和结局。然而史实结果,正如杨佩在《浣纱王后》和张铮在《东岳论丛》中所述的那样,越王勾践丧尽天良,竟在西施归国当晚,就要她“伴寝”,把西施作为自己的“玩物”,对她进行蹂躏和摧残。这时的西施不是比沦落在吴王夫差手中更为痛苦万分吗?赴汤蹈火地为越王勾践的政权赴难,完成任务回国后却受到得恩自己的越王勾践的侮辱,最后以“不能伴寝”的“抗君之罪”判处死刑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不正是西施的悲哀之处吗?这一违背人们心愿的史实,人们往往不甘于接受,宁信其无,不信其有。越王勾践,你为什么要去践踏和杀害为你立了大功的一个小女子呢?

  王昭君的故事,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昭君字婧,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为掖庭。”作为四大美女的王昭君,我从小喜爱听她的故事,但对她的爱情了解不多。一个女人的爱情往往会令人着迷,一个公认美人的爱情更会让人心动。在历史书籍,古典著作中描述王昭君爱情不多。我看了部份资料,认为她的爱情是凄美的,与她漂亮美丽的美貌是不相匹配,她没有那种只教人生死相许的壮举,只有一个女人不安份的心,将爱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历史上和亲的女子比比皆是,比较有名气的是文成公主,最被人传诵的是美丽的王昭君。文成公主的赞誉多是传播民主文化,而王昭君却多是为她的美丽而凄凉的故事倾倒天下男人。其实不然,王昭君是一位在封建社会争取爱情的化身,人们在赞美她的美丽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同时,还写了她主动嫁单于,并后来嫁给单于的儿子。

  一个貌美天仙的女人,老单于和他儿子复株累怎会对她如此情有独衷。主要还是她的美征服了人们。总体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云鬟雾鬓,光彩照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微露一丝幽怨。她的美是鬼斧神工,天地之灵秀结晶。更难能可贵的是昭君出塞和亲是出于自愿。自愿是自己对和亲心甘情愿,可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边塞哪?还有什么比爱情更会让一个女孩心动,然而,封建社会的好丈夫,树立的是夫贵妻荣爱情观,最好的丈夫也就是皇帝。王昭君的理想的丈夫是什么样的呢?从她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是嫁皇帝。

  残酷的现实却不能让她如愿以偿,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故意将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在王昭君出塞时,有人评说:曾闻汉主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王昭君以一个少女怀春的心,默默地想:我在这里只是等死,如何才见君王面,直教红颜伴枯灯。王昭君住在汉宫里的时候,每天都这样告诉自己。可是王昭君无计可施,直到听见皇帝要选宫女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消息。她那棵向往和追逐爱情的心被重新点燃,不嫁王候嫁君王,汉元帝你不是不选我吗?我要走出这片郁闷的天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王昭君凝视着铜镜里自己的面容,专心地抹上鲜艳的胭脂,灿烂如同汉宫中缤纷绽放的桃花,美若出水芙蓉。出塞前,精心打扮后的王昭君被带去见曾经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最有权势的两个男人,怀着一丝期望和祈祷。直到后来,当王昭君听到汉元帝驾崩的消息时,虽然很久以后才传到的,但王昭君的心情很奇特。她想那曾经是自己日思夜盼的男人啊,于是感到一点点感伤。面对汉使:“满面胡沙满鬃风,眉销殊熏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这也许是王昭君当时心情的表白。

  “昭君拂玉鞭,上马啼多颊。近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这是真实的写照。既然王昭君出塞既是自愿,那就说明对出塞和亲有一定的认识,既然有认识,那就不会以远嫁为悲了。我认为她是诗人们“伶其远嫁”的思想,可能来源于安土重迁和对“红颜薄命”的同情。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这种思想是可以理解的,故不应对它有过多的指责,但它究竟和历史上的王昭君的精神相去甚远,没有如实地反映了昭君的内在心情。我想王昭君只所以被人传颂,这与她追逐爱情和向往自由是分不开的,也与生活在贫困交加的封建社会里的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那时,人们生活“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的年代,爱情是由别人主栽的,自己渴望的爱情,大多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的。当王昭君挣脱绳索,过上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先嫁老单于,后嫁老单于儿子,这在华夏闻所未闻,罕见。人们把自己的幻想与王昭君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寄托。

  书写王昭君的故事言语过多,我不想重叙,我只是想到那个年代的女子,压迫的爱情,甚至是扭曲的爱情,如何不动容。我非凭空捏造,据葛亮在2004年第5期《河北学刊》上说,在汉代,所谓的民族“和亲”,是指有仇怨、相互战争的民族,彼此商定,捐弃仇怨,消弭战争,进而缔结和平亲近的民族关系。因此,在和平时期的西汉竟宁元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本是巩固、强化汉与匈奴的政治整合,而非什么民族“和亲”,汉代史籍中也从未出现过“昭君和亲说”。“昭君和亲说”既无助于阐明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的真正历史意义,又会导致人们在释读汉代史料时思维混乱。

  历史的长河洗刷掉多少悲喜,但我是不会否认昭君出塞所作出的贡献,因为她为当时的人们创造了和平,王昭君将名垂青史!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婵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和描写,后经民间互相传诵,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美人。她先戏吕布,引吕杀董卓,成为美谈。更令人折服的是当曹操将她送与关羽时,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将人性发挥到极点。后有人传说貂蝉没死当了尼姑。

  “美人计”中貂蝉成为传世佳话,貂蝉素有“闭月”之称,容俊貌美绝非一般人可比。三国演义有词赞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还有: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丁香舌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美女沦为政治的工具在历史上绝不貂蝉一个,四大美女都与政治有关。我感觉貂蝉在四大美女中,被世人赞叹,与她传奇故事相辅相成。她自幼被选入宫中,后在王允家做歌妓,身份地位低下,如无与吕布、董卓纠葛,且美人计一举成名,笼罩在她身上的光环和美丽的躯壳,将沦落尘埃之中,埋于世俗之间,更无人知晓,即便是国色天香,倾城倾国,美貌无比,妖艳照人,也不过是男人的玩物而已,历史上名妓比比皆是,可挤身四大美女的,仅此一女。

  在民间貂蝉的故事流传也是比较早的。如:《锦云堂暗定连环记》、《夺戟》、《关公月下斩貂蝉》等,使美丽的貂蝉栩栩如生,。《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故事,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曹操阴险狡诈地将貂蝉送给了刘备,关羽为了不重蹈董草、吕布的覆辙,闭目竟将她斩于月下。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对于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如果真有关公斩貂蝉,我是相信是貂蝉扑向刀,是扑剑自戕的。

  你想貂蝉为国家而嫁董卓,引吕布杀之,后从吕布多年。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为国为民的女子,为不让曹操阴谋得逞,挺身赴难,顺应人物的发展。

  由此,貂蝉是刚烈的,她人如花美貌,但内心燃烧着刚阳之火,怎不令人赞叹至今。

  杨玉环的红颜

  启封历史厚重的卷宗,四大美人的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把四大美女形容的美仑美奂。同时历史的正史野传在述说着她们的酸甜苦辣,在众说纷纭中,她们如一个个耀眼的明珠,璀璨闪烁。杨玉环在四大美女中独树一旗,前人们形容她美艳无比,风情万种,而且能歌善舞,智慧过人,聪颖异常。

  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她是隋梁郡汪氏的四世孙,父亲杨玄琰。16岁时,她被聘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被玄宗不贪色忘礼,横刀夺爱,成为自己的贵妃。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杨玉环专宠后宫,玄宗在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颠倒,这当然有原因。杨玉环不仅姿容出众,体态丰腴,肌肤细腻,且面似桃花,是个令人谗涎欲滴的美女。杨玉环还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极为喜欢,渐渐迷恋,不能自拔。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杨玉环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恋于她呢?一种是她的天生丽质,肌肤白皙如“凝脂”;还有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再有就是她的羽服霓裳,能歌善舞。玄宗熟悉音律,会作曲,能舞蹈,杨玉环身美体丰,娇艳若花,又擅长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有记载说杨玉环是个琵琶名手,古书记载: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齐奏,当时玄宗兴致勃勃,手持羯鼓,杨玉环弹奏琵琶,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于玄宗而言,当然精于音律的杨玉环就显得格外有魅力。

  另一种意见认为玄宗会迷恋上杨玉环,固然有杨玉环的一些魅力在起作用,而更主要的应是当时社会环境与皇家小家庭的变化在起决定作用。值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当朝皇帝骄纵奢侈,温饱思*欲,难免以声色代替求治世之心。玄宗当上皇帝大权在握,对政治逐渐失去兴趣,对政事也产生厌倦怠慢,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和奉承下,很快就“高忱无忧”倦怠政事,后来玄宗就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自己落得清闲。同时他这样就有了时间纵欲享乐声色犬马了。

  我认为,最能使玄宗如痴如狂地迷恋杨玉环的,应是她有过人的聪颖,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更是貌比天仙。例如在她被赐死时也毫无怨言,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后此恨绵绵无绝期,直至抑郁而死呢!杨玉环每每执板吟咏轻歌曼舞的时候,总要眼送秋波,向玄宗传达万种风情,直引得这个声色皇帝爱欲不尽,情不绝。如果玄宗和杨玉环是爱神情圣,我看不尽然。杨玉环先嫁寿王李瑁,可谓青梅竹马,郎才女貌,天设地配一双。后嫁玄宗之时,却极尽奢侈,贵妃池里展丰姿。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证: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面对这样的现实。以至人们盼望多生女儿,而不想生男儿。玄宗即位前,任潞州驿驾,喜欢赵丽妃。随后,又移爱于钱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直至武惠妃等等,可谓对爱情不专。后能宠杨玉环,这与杨氏美貌不无关系。还有就是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天香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可以说玄宗爱的是色,而不是情。这也更说明杨玉环美貌绝非一般。

  对于杨玉环的美,由李白写成清平调三阕为证: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向汉家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美女,从文献最少的夏代起计,每一个朝代,大抵都有些美貌的女人。她们以本身的姿色美丽再加上和政治的关连,成为人们饭前茶后的闲言碎语,广为流传。四大美女无不与政治有关。还有就是任何一个朝代的美丽女人,倘若没有强烈的政治陪衬,便不会享大名,流传后世。如夏代末代帝王桀的妻子妹喜,商殷的纣王妻子妲己,周幽王之妻褒姒,被列为亡国祸水,可谓红颜薄命。

  红颜薄命正是杨玉环的写照。她美若羞花,却其兄祸国殃民。她虽不参与政治,却被白绫吊死,怨谁?谁能说得清楚。

  唏嘘的解释

 词目唏嘘

 拼音xī xū

 英文[Formal] to sigh;to sob

 释义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有时候也表示感叹。

唏嘘的精彩造句

 1) 其实最怕上课的时候同学唏唏嘘嘘得讲话,盖过老师的讲课。

 2)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得红颜一笑,动用火,开了一个玩笑,导致一个大国为此沦丧,这算是玩火自焚吧,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3) 人生路上,曾历遍风霜。唏嘘感慨,曾充斥心房。呵护家人,用那坚强的臂膀。熟悉的笑容,扛起生命的沧桑。父亲节,愿天下父亲身体无恙,幸福安康!

 4) 你们之间拉扯的感情,剔去感激和愧疚,剔去习惯后不愿变动的懒惰,剔去生存上的直接依赖,剔去朋友们的祝福和唏嘘。剩下的那一颗核,才是爱情。有多少,你心知。独木舟

 5) 人世间有那么多的不幸,不管半截李有多么凶狠,我还是希望他长命百岁,因为他的嫂子肯定是个好人,以极度的恶来维持一点点善的幸福,虽然唏嘘,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大丈夫。南派三叔

 6) 灯火迷蒙,名邸遥远,我手握方向盘,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开。把车靠边,车窗摇下,眼里全是唏嘘后的漫漶。刘同

 7) 人生是船,有航空母舰,也有小小木筏,航空母舰羡慕小小木筏的逍遥,小小木筏羡慕航空母舰的战场经验。你羡慕别人的人生,殊不知,别人亦在唏嘘自己崇拜着你。

 8) 他叹息一声:“哎……看来像我这么出色的男人,无论躲在哪儿,都会如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鲜明、出众……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神乎其技的身手,都深深地将我出卖了。三天两觉

 9)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黄家驹

 10) 道一声叹息,吹两句唏嘘,怕三言四语不够,却压得五脏六腑难受,终到七夕佳节,送你八字表白:久久未见,十分想念……哈,祝情人节开心快乐!

 11) 这座城市谁没有一点不能言说的故事,再肤浅庸俗的女人也许面具后头也有些令人唏嘘的沧桑。烽火戏诸侯

 12) 关于那些我说过的爱你,现在想起,不胜唏嘘;关于那些我说过的爱你,现在听来,像是儿戏……孟京辉

 13) 窗外的阳光,洒在浮着微尘的地板上,飘成落寞,于明媚的午后,泛成无声的唏嘘哽在喉头,让心有点疼痛。

 14) 我已背上一身苦困后悔与唏嘘,你眼里却此刻充满泪。

 15) 时机还未来临,歌词也不曾填妥,只有希冀的痛楚存于心间。花儿还未绽放,只有风唏嘘而过。泰戈尔

 16) 远离家乡,不甚唏嘘,幻化成秋夜,而我却像,落叶归根,坠在你心间。王力宏

 17) 任远看着两人脚边的啤酒罐唏嘘,这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谈过的恋爱数都数不清,现在到像个初陷情网的少年。

 18) 帝君的厨艺,是一个很玄,且很危险的东西。连宋的唏嘘言犹在耳。陌少手里的茶缸子不禁一抖,道:“他若想不起来报答,你千万不要提醒他。”。唐七公子

 19) 不要疑问,不要惊奇,不要唏嘘,没错,是我在给你主动发信息,我们和好吧,不管是错误的分手,还是误会的借口,希望我们能再续前缘,继续发展!

 20) 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尼采

用词语唏嘘造句

 1) 象我这样拉风的小老爷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象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我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喳子,都深深地出卖了我

 2) 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3) 那晚听到唏唏嘘嘘弄袋子的声音我还以为是人,没想到她们告诉是老鼠啊。

 4) 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忠贞不渝的爱情,着实让后人唏嘘不已。

 5) 他触目伤怀,唏嘘之情,不能自已。

 6) 理想破灭,恍如镜花水月,让他唏嘘不已。

 7) 坐我旁边唏唏嘘嘘的飚泪我就由衷怀疑我泪腺是否欠发达。

 8) 逗留在寂寞的江南,缅怀都开始苦涩,只能唏嘘没有滴下的眼泪……

 9) 这段海誓山盟的爱情,最后仍以分手告终,让人不胜唏嘘。

 10) 生离死别,感叹唏嘘,跟着我的人一个一个都死了,我也会有离开的一天。

 11) 生死离别感慨唏嘘跟我的人一个一个的走了,有一天我也会离开。

 12) 搞到我在这里唏唏嘘嘘地将那些快要流出来的鼻涕吸回去!

 13) 讨厌的雨季!外面的雨唏唏嘘嘘下个不停,心情也跟着糟糕。

 14) 人生路上,曾历遍风霜。唏嘘感慨,曾充斥心房。呵护家人,用那坚强的臂膀。熟悉的笑容,扛起生命的沧桑。父亲节到,愿您幸福安康。

 15) 友情里最让人唏嘘的时刻是,一开始我把你当成值得深交的人,后来因为某些事对你有些微的失望,于是不断说服自己人与人之间本该如此淡薄。又把你放回到一个普通朋友的位置,与你维持着表面的和平。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你连半分都不知。

 16) 人生路上,风雨淋漓。回首在不肯唏嘘的疼痛,行走在摆渡佛法的羁旅,转身踏过一个个艰难的脚步,也曾一度的迷失自我,我也不禁问自己,在宿命的过眼烟云中和一红颜知己到底难不难呢

 17) 在八月的风里,有你我寻觅的嫣然,炙热的心跳;八月的风,穿越了时空地域,拂在脸上,激越了灵魂深处的向往。一起尽缱绻,说风流,共唏嘘。

 18) 黑夜吞噬黄昏的云,将黑蓝色的一幕留于天际。天黑下去,一片黑蓝色映入眼帘,秋风一吹,唏嘘声想起,风吹过,麦浪,捉摸不透的凄凉……

 19) 忽然看见一棵树倒在路旁,却始终没有接触到地面,我想他是不甘心吧,我不禁为这棵树的命运而唏嘘。

 20) 王先生因汗马功劳而官拜少将,如今却因贪污案件而沦为阶下囚,说来令人不胜唏嘘。

 21) 岁月,几乎磨灭了所有坚持。幸存下来的便成了异类,注定了人海中更漫长的经历与漂泊。但不必唏嘘更无需自嘲一切早有注定,五光十色美丑善恶,在人生这个剧本里命运这个导演前我们只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2) 世人对武功盖世、气壮山河的项羽败给刘邦的结局,多感到不胜唏嘘。

 23)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竟然还敢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24) 老将军过去有过丰功伟业,现在回想有如南柯一梦,不胜唏嘘。

 25) 仿佛我们只是昨天才说过你好和再见的老朋友,你并不介意暴露你的唏嘘和烦忧。

 26) 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

 27) 我没有刻意隐藏也无意让你感伤,多少次我们无醉不欢,咒骂人生太短唏嘘相见恨晚。

 28) 老王一向对公司忠心耿耿,最近居然因细故就被革职了,真令人唏嘘不已。

 29) 在这部戏里面,她充分表现出了一个被老公抛弃的妻子的唏嘘跟坎坷,不论是在眼神,表情以至动作、行为方面,她都能演的是丝丝入扣,入木三分,尤其最后摔掉那只马的动作,更加能够表现出后现代主义跟对这个社会的强烈控诉。

 30) 奇火大锅,云蒸雾蔼,千般宠爱,在于一锅。待筵席散尽,唯见文字锅里煮,沸沸扬扬,余音绕梁,不胜唏嘘!

  看了唏嘘造句内容的人也喜欢:

1 唏嘘不已的意思是什么

2 用弹指一挥间如何造句

3 热火朝天的造句大全

4 劫后余生如何用来造句

原文(译文附后):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诘者识之。无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浑瑊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先是张与蒲将之党有善,请吏护之,遂不及于难。十余日,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于军,军由是戢。郑厚张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复谓张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不幸属师徒大溃,实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犹君之生,岂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礼奉见,冀所以报恩也。”命其子,曰欢郎,可十余岁,容甚温美。次命女:“出拜尔兄,尔兄活尔。”久之辞疾,郑怒曰:“张兄保尔之命,不然,尔且掳矣,能复远嫌乎?”久之乃至,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张惊为之礼,因坐郑旁。以郑之抑而见也,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问其年纪,郑曰:“今天子甲子岁之七月,终于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崔之婢曰红娘,生私为之礼者数四,乘间遂道其衷。婢果惊沮,腆然而奔,张生悔之。翼日,婢复至,张生乃羞而谢之,不复云所求矣。婢因谓张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姻族,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张曰:“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绔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婢曰:“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亦微喻其旨,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东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张因梯其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红娘寝于床,生因惊之。红娘骇曰:“郎何以至?”张因绐之曰:“崔氏之笺召我也,尔为我告之。”

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张生且喜且骇,必谓获济。及崔至,则端服严容,大数张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见托。奈何因不令之婢,致*逸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试欲寝其词,则保人之奸,不义;明之于母,则背人之惠,不祥;将寄与婢仆,又惧不得发其真诚。是用托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靡之词,以求其必至。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言毕,翻然而逝。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数夕,张生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骇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并枕重衾而去。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然而修谨以俟。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是夕旬有八日也,斜月晶莹,幽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终夕无一言。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邪?”及明,睹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是后又十余日,杳不复知。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未毕,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张生常诘郑氏之情,则曰:“我(明抄本“我”作“知”)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无何,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喻之。崔氏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

将行之再夕,不可复见,而张生遂西下。数月,复游于蒲,会于崔氏者又累月。崔氏甚工刀札,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可见。往往张生自以文挑,亦不甚睹览。大略崔之出人者,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以是愈惑之。张生俄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当去之夕,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崔已阴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殁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嘘唏,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遂不复至。明旦而张行。明年,文战不胜,张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曰:“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虽荷殊恩,谁复为容?睹物增怀,但积悲叹耳。伏承使于京中就业,进修之道,固在便安。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至梦寝之间,亦多感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一昨拜辞,倏逾旧岁。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鄙薄之志,无以奉酬。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寝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托。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没身永恨,含叹何言?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如或达士略情,舍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使不绝。兼乱丝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嘉。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所善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河南元稹,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诗曰。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胧。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瑶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言自瑶华浦,将朝碧玉宫。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佣移腕,多娇爱敛躬。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恨,缱绻意难终。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宵镜,残灯远暗虫。华光犹苒苒,旭日渐瞳瞳。乘鹜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渡,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张之友闻之者,莫不耸异之,然而张志亦绝矣。稹特与张厚,因征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于时坐者皆为深叹。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崔知之,潜赋一章词曰:“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竟不之见。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译文:

唐代贞元年间,有位张生,他性格温和而富于感情,风度潇洒,容貌漂亮,意志坚强,脾气孤僻。凡是不合于礼的事情,就别想让他去做。有时跟朋友一起出去游览饮宴,在那杂乱纷扰的地方,别人都吵闹起哄,没完没了,好像都怕表现不出自己,因而个个争先恐后,而张生只表面上逢场做戏般敷衍着。他从不参与始终保持稳重。虽然已是二十三岁了,还没有真正接近过女色。与他接近的人便去问他,他表示歉意后说:“登徒子不是好色的人,却留下了不好的品行。我倒是喜欢美丽的女子,却总也没让我碰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凡出众的美女,我未尝不留心,凭这可以知道我不是没有感情的人。”问他的人这才了解张生。过了不久,张生到蒲州游览。蒲州的东面十多里处,有个庙宇名叫普救寺,张生就寄住在里面。当时正好有个崔家寡妇,将要回长安,路过蒲州,也暂住在这个寺庙中。崔家寡妇是郑家的女儿,张生的母亲也姓郑,论起亲戚,算是另一支派的姨母。这一年,浑瑊死在蒲州,有宦官丁文雅,不会带兵,军人趁着办丧事进行骚扰,大肆抢劫蒲州人。崔家财产很多,又有很多奴仆,旅途暂住此处,不免惊慌害怕,不知依靠谁。在此以前张生跟蒲州将领那些人有交情,就托他们求官吏保护崔家,因此崔家没遭到兵灾。过了十几天,廉使杜确奉皇帝之命来主持军务,向军队下了命令,军队从此才安定下来。郑姨母非常感激张生的恩德,于是大摆酒席款待张生。在堂屋的正中举行宴饮,又对张生说:“我是个寡妇,带着孩子,不幸正赶上军队大乱,实在是无法保住生命,弱小的儿子年幼的女儿,都是亏你给了他们再次生命,怎么可以跟平常的恩德一样看待呢?现在让他们以对待仁兄的礼节拜见你,希望以此报答你的恩情。”便叫她的儿子拜见。儿子叫欢郎,大约十多岁,容貌漂亮。接着叫她女儿拜见:“出来拜见你仁兄,是仁兄救了你。”过了好久未出来,推说有病。郑姨生气地说:“是你张兄保住了你的命,不然的话,你就被抢走,还讲究什么远离避嫌呢?”过了好久她才出来。穿着平常的衣服,面貌丰润,没加新鲜的装饰,环形的发髻下垂到眉旁,两腮飞红,面色艳丽与众不同,光彩焕发,非常动人。张生非常惊讶她的美貌急忙跟她见礼,之后她坐到了郑姨的身旁。因为是郑姨强迫她出见的,因而眼光斜着注视别处,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身体好像支持不住似的。张生问她年龄,郑姨说:“现在的皇上甲子那年的七月生,到贞元庚辰年,今年十七岁了。”张生慢慢地用话开导引逗,但郑的女儿根本不回答。宴会结束了只好作罢。

张生从此念念不忘,心情再也不能平静,想向她表白自己的感情,却没有机会。崔氏女的丫环叫红娘,张生私下里多次向她叩头作揖,趁机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丫环果然吓坏了,很害羞地跑了,张生很后悔。第二天,丫环又来了,张生羞愧地道歉,不再说相求的事。丫环于是对张生说:“你的话,我不敢转达,也不敢泄露,然而崔家的内外亲戚你是了解的,为什么不凭着你对她家的恩情向他们求婚呢?”张生说:“我从孩童时候起,性情就不随便附合。有时和妇女们在一起,也不曾看过谁。当年不肯做的事,如今到底还是在习惯上做不来。昨天在宴会上,我几乎不控制自己。这几天来,走路忘了到什么地方去,吃饭也感觉不出饱还是没饱。恐怕过不了早晚,我就会因相思而死了。如果通过媒人去娶亲,又要‘纳采’,又要‘问名’,手续多得很,少说也得三四个月,那时恐我也就不会在人世了。你说我该咋办呢?”丫环说:“崔**正派谨慎很注意保护自己,即使所尊敬的人也不能用不正经的话去触犯她。奴才的主意,就更难使她接受。然而她很会写文章,常常思考推敲文章写法,怨恨“思的情形常持续很久。您可以试探地做些情诗来打动她,否则,是没有别的门路了。”张生非常高兴,马上做了两首诗交给了红娘。当天晚上,红娘又来了,拿着彩信纸交给张生说:“这是崔**让我交给你的。”看那篇诗的题目是《明月三五夜》,那诗写道:“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也微微地明白了诗的含义,当天晚上,是二月十四日。崔莺莺住房的东面有一棵杏花树,攀上它可以越过墙。阴历十五的晚上,张生于是把那棵树当作梯子爬过墙去。到了西厢房,一看,门果然半开着,红娘躺在床上,张生很吃惊。红娘十分害怕,说:“你怎么来了?”张生对她说:“崔**的信中召我来的,你替我通报一下。”不一会儿,红娘又来了,连声说:“来了!来了!”张生又高兴又害怕,以为一定会成功。等到崔**到了,就看她穿戴整齐,表情严肃,大声数落张生说:“哥哥恩德,救了我们全家,这是够大的恩了,因此我的母亲把幼弱的子女托付给你,为什么叫不懂事的丫环,送来了*乱放荡词?开始是保护别人免受兵乱,这是义,最终乘危要挟来索取,这是以乱换乱,二者相差无几。假如不说破,就是保护别人的欺骗虚伪行为,是不义;向母亲说明这件事呢,就辜负了人家的恩惠,不吉祥;想让婢女转告又怕不能表达我的真实的心意。因此借用短小的诗章,愿意自己说明,又怕哥哥有顾虑,所以使用了旁敲侧击的语言,以便使你一定来到。如果不合乎礼的举动,能不心里有愧吗?只希望用礼约束自己,不要陷入*乱的泥潭。”说完,马上就走了。张生愣了老半天,不知道怎样才好,只好又翻过墙回去了,于是彻底绝望。一连几个晚上,张生都靠近窗户睡觉,忽然有人叫醒了他。张生惊恐地坐了起来,原来是红娘抱着被子带着枕头来了,安慰张生说:“来了!来了!还睡觉干什么?”把枕头并排起来,把被子搭在一起,然后就走了。张生擦了擦眼睛,端正地坐着等了半天,疑心是在做梦,但是还是打扮得整整齐齐,恭恭敬敬地等待着。不长时间红娘就扶着崔莺莺来了。来了后崔莺莺显得妖美羞涩,和顺美丽,力气好像支持不了肢体,跟从前的端庄完全不一样。那晚上是十八日,斜挂在天上的月亮非常皎洁,静静的月光照亮了半床。张生不禁飘飘然,简直疑心是神仙下凡,不认为是从人间来的。过了一段时间,寺里的钟响了,天要亮了。红娘催促快走,崔**娇滴滴地哭泣,声音委婉。红娘又扶着走了。整个晚上莺莺没说一句话。张生在天蒙蒙亮时就起床了,自己怀疑地说:“难道这是做梦吗?”等到天亮了,看到化妆品的痕迹还留在臂上,香气还留在衣服上,在床褥上的泪痕还微微发亮、晶莹。这以后十几天,关于莺莺的消息一点也没有。张生就作《会真诗》三十韵,还没作完,红娘来了,于是交给了她,让送给崔莺莺。从此莺莺又允许了,早上偷偷地出去,晚上偷偷地进来,一块儿安寝在以前所说的“西厢”那地方,几乎一个月。张生常问郑姨的态度,莺莺就说:“我没有办法告诉她。”张生便想去跟她当面谈谈,促成这件事。不久,张生将去长安,先把情况告诉崔莺莺。崔莺莺仿佛没有为难的话,然而忧愁埋怨的表情令人动心。将要走的第二天晚上,莺莺没有来。张生于是向西走了。过了几个月,张生又来到蒲州,跟崔莺莺又聚会了几个月。崔莺莺字写得很好,还善于写文章,张生再三向她索要,但始终没见到她的字和文章。张生常常自己用文章挑逗,崔莺莺也不大看。大体上讲崔莺莺超过众人,技艺达到极高的程度,而表面上好像不懂;言谈敏捷雄辩,却很少应酬;对张生情意深厚,然而却未用话表达出来;经常忧愁羡慕隐微深邃,却常像无知无识的样子;喜怒的表情,很少显现于外表。有一天夜晚。独自弹琴,心情忧愁,弹奏的曲子很伤感。张生偷偷地听到了,请求她再弹奏一次,却始终没弹奏,因此张生更猜不透她的心事。不久张生考试的日子到了,又该到西边去。临走的晚上,张生不再诉说自己的心情,而在崔莺莺面前忧愁叹息。崔莺莺已暗暗知道将要分别了,因而态度恭敬,声音柔和,慢慢地对张生说:“你起先是玩弄,最后是丢弃,你当然是妥当的,我不敢怨恨。一定要你玩弄了我,又由你最终娶我,那是你的恩惠。就连山盟海誓,也有到头的时候,你又何必对这次的离去有这么多感触呢?然而你既然不高兴,我也没有什么安慰你的。你常说我擅长弹琴,我从前害羞,办不到。现在你将早走了,让我弹琴,就满足您的意愿。”于是她开始弹琴,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序,还没弹几声,发出的悲哀的声音又怨又乱,不再知道弹的是什么曲子,身边的人听了哭了起来,崔莺莺也突然停止了演奏,扔下了琴,泪流满面;急步回到了母亲处,再没有来。第二天早上张生出发了。第二年,张生没有考中,便留在长安,于是写给崔莺莺一封信,要她把事情看开些。崔莺莺的回信,粗略地记载于此,信中说:“捧读来信,知道你对我感情很深厚。男女之情的流露,使我悲喜交集。又送我一盒花胜,五寸口脂。你送我这些是想使头发增彩,使嘴唇润泽,虽然承受特殊的恩惠,但打扮了又给谁看呢?看到这些东西更增加了想念,这些东西更使悲伤叹息越来越多罢了。你既接受了到京城参加考试的任务,而进身的途径,就应该在长安安下心来。只遗憾怪僻浅陋的我,因为路远而被丢弃在这里。是我的命该如此,还能说什么呢?从去年秋天以来,常常精神恍惚,像失掉了什么。在喧闹的场合,有时勉强说笑,而在清闲的夜晚自己独处时,怎能不偷偷流泪。甚至在睡梦当中,也常感叹呜咽。想到离别忧愁又缠绵,真觉得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虽然很短可又很不平常。秘密相会没有结束,好梦突然中断了。虽然被子的一半还使人感到温暖,但想念你更多更远。好象昨天才分别,可是转眼就过去一年了。长安是个行乐的地方,不知是什么牵动了你的思绪,还想着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可是我却想念你没有边没有沿,只是我低下卑微的头,无法向你答谢什么。至于我们的山盟海誓,我从来没有改变。我从前跟你以表亲关系相接触,有时一同宴饮相处。是婢女引诱我,于是就在私下与你诚心。青春男女的心不能自我控制,你有时借听琴来挑逗我,我没有象投梭那样的拒绝。等到与你同居,情义很浓,感情很深,我愚蠢浅薄的心,认为终身有了依靠。哪里想到见了您以后,却不能成婚!以致给我造成了的羞耻,不再有光明正大的做妻子的机会。这是死后也会遗憾的事情,我只能心中叹息,还能说什么呢?如果仁义的人肯尽心尽力,体贴我的苦衷,因而委屈地成全婚事,那么即使我死去了,也会像活着的时候那样高兴。或许是通达的人,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很随便,忽略小的方面,而只看大的方面,把婚前结合看作丑行,把胁迫订的盟约看作可要挟的条件,那么我形体虽然消失,但诚心也不会泯灭。凭着风借着露,我的灵魂还会跟在你的身边。我生死的诚心,全表达在这信上面了。面对信纸我泣不成声,感情也觉得抒发不出来。只是希望你千万爱惜自己,千万爱惜自己。玉环一枚是我婴儿时带过的,寄去权充您佩带的东西。‘玉’取它的坚固润泽不改变。‘环’取它的始终不断;加上头发一缕,文竹茶碾子一枚。这几种东西并不值得被看重,我的意思不过是想让您如玉般真诚,也表示我的志向如环那样不能解开。泪痕落到了竹子上,愁闷的情绪像缠绕的丝。借物表达情意,永远成为相好。心近身远,相会没有机会了。内心的忧郁也许会与你千里相会合。请你千万爱惜保护自己。不要把我老放在心上。”张生把她的信给好朋友看了,由此当时有很多人知道了这事。张生的好友杨巨源好写诗填词,他就把这事作了一首《崔娘》绝句诗:“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河南的元稹亦接着张生的会真诗又作才三十韵。诗写道:微微的月光透过窗棂与帘子照入室内,天空也被月色映得有些明亮。在月光之下遥远的天空显得模糊,低处的树木也略露出青翠的颜色。风吹拂着院中的竹子,声如龙吟,鸾鸟的歌声穿过了井旁的桐树。罗绡飘曳像薄雾,身上佩带的玉饰在轻风中发出响声。仪仗随着‘西王母’,云中托着‘玉童’。夜晚人静无声,早晨相会时却下着僇僇细雨。绣鞋上嵌着珠玉一类的饰物,光闪闪的,并绣有不明显的龙形花纹。行走时头上的凤形首饰颤动着,罗做的披肩胜过红色的虹霓。从‘瑶华浦’去到‘碧玉宫’。因到洛城北面游览,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宋玉的东邻女’。调戏时,开头还微微拒绝,实际上心中已默许。低头时像蝉翼似的发髻微微颤动,回来的时候,脚上落了一层灰尘。转过脸来如花之美,如雪之白,上床抱着丝绸被子。像鸳鸯那样脖子相贴舞动,又像翡翠鸟那样聚在一起欢乐。眉上的黛色因羞涩而聚向一边,嘴唇上的红色因温暖已融化。呼出的气像兰花的蕊那样香,皮肤滋润,美好的肌肉很丰满。没有力气懒得移动手腕,呈现多种娇态,喜欢缩着身子。流出的汗聚成了一串串汗珠,头发散乱,呈现闪闪绿色。正为千载难逢的相会高兴,却突然听见已到五更。恋恋不舍时产生遗憾,情意缠绵难以结束。懒洋洋的脸色露出忧愁的神态,用美丽的语言发誓,说出了肺腑之言。赠送玉环表明命运永远相合。留下同心结象征两心相同。夜晚照镜梳妆,眼泪把脸上的粉都冲掉了,昏暗的灯火下,听得到远处虫子鸣叫的声音。化妆后依然光彩很鲜明,而早晨的太阳也渐渐出来了。乘着野鸭回归洛水,吹箫的人也登上了嵩山。衣服上像沾上了麝香,枕头上滑腻腻还留有红色。密密的塘边上的草,轻轻飘飞就像沙洲的蓬草。弹奏素琴像鹤,仰望天上盼鸿雁归来。大海宽阔难以飞渡,天高,也难飞。像朝为行云的巫山神女一样没有固定处所。只有萧史一个人留在楼中(弄玉已经不知何住)”张生的朋友听到这事的,没有不感到惊异的,然而张生的念头断了。元稹与张生特别有交情,便问他关于这事的想法。张生说:“大凡上天差遣的特出的东西,不祸害他自己,一定祸害别人。假使崔莺莺遇到富贵的人,凭借宠爱,能不做风流韵事,成为潜于深渊的蛟龙,,我就不能预测她会变成什么。以前殷朝的纣王,周代的周幽王,拥有百万户口的国家,那势力是很强大的。然而一个女子就使它垮台了,军队崩溃,自身被杀,至今被天下耻笑。我的德行难以胜过怪异不祥的东西,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当时在座的人都为此深深感叹。以后一年多,崔莺莺嫁给了别人,张生也娶了亲。一次张生恰好经过崔莺莺住的地方,就通过崔的丈夫转告崔莺莺,要求以表兄的身份相见。丈夫告诉了崔莺莺。可是崔莺莺始终也没出来。张生怨恨思念的诚意,在脸色上表现得很明显。崔莺莺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最后也未见张生。后来又过了几天,张生将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篇断绝关系的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以后彻底断绝了音信。当时的人大多赞许张生是善于弥补过失的人。我常在朋友聚会时,谈到这个意思,是为了让那些明智的人不作这样的事;做这样事的人不被迷惑。贞元年九月,朋友李公佐,留宿在我们靖安里住宅里,我谈起了这件事。李公佐觉得这件事非常出奇,连连称道。于是我便作了《莺莺歌》来传播这件事。崔氏小名叫莺莺,公佐就以此为篇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141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6
下一篇2024-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