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的心里还记挂着武松 ——潘金莲的叉竿(之五)

潘金莲的心里还记挂着武松 ——潘金莲的叉竿(之五),第1张

上回我们讲到,武松断然拒绝了潘金莲的表白,把个潘金莲羞得是无地自容。

但是,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潘金莲对武松还是没有彻底地死心。

因为,她的心中还尚存着一丝期盼,期盼着冥冥之中会有奇迹发生。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且听潘金莲自己是怎样说的:“你搬了去,倒谢天谢地,且得冤家离眼前。”

潘金莲一个人在屋里喃喃呐呐地骂武松时,用了“冤家”这样一个词。

在古典文献里,“冤家”一词可以有两解。

一是作仇人解。比如,唐朝张鷟《朝野佥载》“此子与冤家同年生”,这里的“冤家”指的就是仇人。比如,“冤家路窄”“冤家死对头”里的“冤家”,也作仇人解。

二是作爱人解。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里,“冤家”一词常常指代那些被一个人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比如,宋黄庭坚《昼夜乐》词曰:“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比如,元王实甫《西厢记》里,张生称崔莺莺是“稔色人儿,可意冤家”,这里的“冤家”,都作爱人解。

显然,潘金莲骂武松,这“冤家”一词应当作爱人解。因为在内心深处,潘金莲对武松的离去实在是又恨又舍不得的。

所以,当武松要去东京公干,买了些酒菜前来与哥哥、嫂嫂辞行的时候,潘金莲才会一厢情愿地以为,是武松回心转意了。

小说写道,“那妇人余情不断,见武松把将酒食来,心中自想道:‘莫不这厮思量我了,却又回来。那厮以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于是,潘金莲便兴匆匆地上得楼去,重匀了粉面,再整了云鬟,换上艳色的衣服,来门前迎接武松了。

潘金莲道:“今日且喜得叔叔家来,没事坏钱做甚么?”

武松道:“武二有句话,特来要和哥哥、嫂嫂说知则个。”

潘金莲道:“既是如此,楼上去坐地。”

三人来到楼上坐定以后,武松就劝哥哥、嫂嫂吃酒。

那潘金莲呢?

小说写道,“那妇人只顾把眼来睃武松,武松只顾吃酒。”

那么,潘金莲为什么只顾把眼来睃武松呢?

因为,潘金莲实在是放不下武松。她打心眼里喜欢武松。她在期待着武松会说出什么让她欣喜激动的话语来。

可是,潘金莲这次又错了。

因为,潘金莲发现,武松这次过来,压根就不是思量她潘金莲了,反而是来警告她潘金莲了。

武松的决绝,将潘金莲彻底打入了十八层的冰窟。

于是,当武松说到“篱牢犬不入”这句话的时候,潘金莲立马就紫漒了面皮,指桑骂槐,指着武大郞骂道:“你这个腌臜混沌!有甚么言语,在外人处说来,欺负老娘!我是一个不戴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蝼蚁也不敢入屋里来,有甚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个也要着地。”

潘金莲这样说着,就哭着下楼去了。

此时的潘金莲,再也不是原先的那个潘金莲了。

原先的那个潘金莲,虽然命运多舛,风流成性,但她的内心却还是单纯的,她的心里仍期盼着未来属于她自己的美好生活。

现在,武松的出现与决绝,着实让潘金莲坐了一回情感的过山车。她由热切的一厢情愿的热望,转眼间就变成了彻底的痛彻心肺的失望。

于是,原先的那个潘金莲,死去了。

当潘金莲再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她已经是另外一个潘金莲了。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西门庆粉墨登场了。

如果说,在遇到西门庆之前,潘金莲只是道德层面上的堕落,是人伦的丧失;那么,在遇到西门庆之后,潘金莲则是将人性中的恶,发挥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已是人性的灭绝了。

而潘金莲的人生,之所以会发生如此重大变化的分水岭,则是潘金莲手中的那根小小的叉竿。

现在,我们就将话头,再拉回到本文的开头。

话说潘金莲手中的那根叉竿,不偏不倚,恰好打在了西门庆的头巾上。

西门庆便立住了脚,正待要发作,一回头却见是个妖娆的妇人,于是,就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早就钻到爪哇国里去了。

小说写道,“这妇人情知不是,叉手深深地道个万福,说道:‘奴家一时失手,官人休怪。’那人一头把手整头巾,一面把腰曲着地还礼道:‘不妨事。娘子请尊便。’”

小说接着又写道,“那妇人答道:‘官人不要见责。’那人又笑着,大大地唱个肥喏道:‘小人不敢。’那一双眼,却只在这妇人身上,临动身,也回了七八遍头,自摇摇摆摆,踏着八字脚去了。”

这便是潘金莲,第一次遇到西门庆时的场景。

可以这样说,正是这根叉竿带来的偶遇,让潘金莲从此走上了一条灭绝人性的不归路。

那么,潘金莲是怎样走上那条不归路的呢?

(取自网络)

和水浒中的情节大致一样。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小潘满心欢喜的等待武松的归来,一如一位痴心女子等待自己的情郎。武松归来之后,小潘端上爽口小菜,两人一边喝着滚烫的酒,一边聊着私房话。武松回来之前,小潘特意在武松的房间安放了炭火,时间一久,屋里暖烘烘的。小潘的话,挑逗意味很浓(之前曾经撰文《雪天对饮解读武松最爱》,不再赘述)。既然哥哥不在家,武松在家中独自和嫂嫂带着就有点不合适,并且是独自和嫂嫂喝酒,那就更是于礼不合了。武松本应该选择第一时间离开,可是武松心内多少有些眷恋,有些迷醉,于是依然呆着。于是小潘的话越说越出格,最后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将自己喝过的残酒递给武松。此时武松猛然惊醒,自己继续沉醉下去,就会成为猪狗不如的禽兽,成为众人唾骂的对象。武松于是大怒,说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场面一时很僵。  然后,画面定格,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彼此怒视着。借着,小潘转身就走了,留下武松在房中忿忿不平,寻思对策。  而小潘呢,自然也是大脑转的飞快。虽然小潘曾经想象过无数中向武松表白之后的结果,可是,从来没有想过武松竟然会拒绝自己。确实,潘金莲此时二十五岁,正是**最动人的年纪,何况小潘本来就是绝色美女,并且男人喜欢的各种玩艺无一不通,只要潘金莲把小脚伸出帘子,那就有无数的男人跑到门前追捧。可是,武松竟然会拒绝自己!

  小潘脸上挂不住。但是,丢脸是小,武大回来之后怎么面对呢?

  在小潘看来,武大回来之后,武松当然会告诉武大,那么自己就真的成了不要脸的荡妇了。那样情况不就被动了吗?潘金莲可不是那种性格懦弱,出了事情只知道痛苦的女人。小潘不但不怕事,反而喜欢把事情闹大,越大越好,越大越容易脱身。

  于是,小潘出手第一招,在第一时间告诉武大“实情”,只要武大先接受了自己传递的信息,那武松的“谣言”就大打折扣了。

《水浒传》里面人物描述最多的就是武松,公认的真汉子,景阳冈打虎,捉奸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除恶蜈蚣岭等。俗话说美女配英雄,这样一位英雄也会有动心的时候,他动心的人就是潘金莲。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潘金莲的外貌,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可以看出,潘金莲确实是标志的美女。从侧面来看,西门庆是个烟花场所见的多的人,也算是阅女无数,他都能看上潘金莲,说明此女确实颜值很高。

从一个男人的正常心理分析,见到这种女人,肯定都会动心,武松一个常在江湖上漂的正常男人,肯定内心也有反应。《水浒传》里面对潘金莲的描述也是从武松的立场去进行描绘的,所以武松肯定动了心。后来,潘金莲经常让武松去吃饭,而且是独自一人,根本就没有武大郎在场。武松这么精明的人,难道猜不出来潘金莲的花花心肠?

但是武松是一个有底线的人,底线就是伦理道德,他把兄长看得非常重要。只要潘金莲不做出格的事,他愿意把这份爱慕埋在心里,算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他内心也早已明白每次哥哥不在都是潘金莲的安排,不然他也不会经常去和潘金莲一起吃饭。

但是潘金莲却按捺不住了,作为一个风尘女子,她还是把对武松的爱表现出来。很明显这已经触碰自己的底线了,武大郎对自己这么好,何况是亲兄弟,所以不能对不住他。所以后来武松就发飙了,这份感情也破灭。后来直接和西门庆合伙谋杀自己的哥哥,武松的性格肯定忍受不住,所以就把二人杀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462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3
下一篇2024-0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