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简介(急)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简介(急),第1张

上官逸是最完美的古代翩翩公子,出身于在武林享有盛誉的上官世家,思维缜密、武功高超,擅于追查武林奇案,为“三散人”之一,有“千里追踪”之美誉;对朋友忠义两全、肝胆相照,对恋人体贴有加、关心入微;在他的倾力帮助下,白家冤案得以昭雪。 期间,上官逸更与白玉瑛有凄婉动人的爱情。瑛因身负灭门家仇,性格变得冷酷偏激,本一心练“迷离大法”复仇别无他想,对逸的关爱怜惜也冷漠处之,起初更曾在其双臂钉下毒钉。……

白家堡堡主白奉天(曾江饰),被陷害是杀死四大派掌门的凶手,故武林各大派联手追杀。奉天临死前吩咐子女展文(区伟麟饰)、玉瑛(容惠雯饰)及展武(欧瑞伟饰)逃向幽冥绝谷。途中展文堕崖失踪,玉瑛则被龙卷风卷走。展武在绝谷内拜得剑仙夏侯轩为师,并铸成神剑。后刀圣风岳狂性大发要杀展武,为采珠女游飞凤(张美智饰)所救,但神剑已失。

展武追查神剑下落时得“一侠”洪镇宇(黎汉持饰)、洪楚君(吴茜薇饰)父女等人相助,并与与楚君结下情缘。 展武机缘巧合助无极门容月嫦(王敏明饰)重整无极门,月嫦对展武有情,但展武与楚君感情已大进。

当年堕崖的展文,因伤失却记忆,辗转流落卖艺园中,得团主之女沈碧(刘碧仪饰)照料。

另一方面,白家荒冢闹鬼,原来是玉瑛所为,藉以杀尽武林中人以遂报仇之愿。展武不赞成玉瑛大开杀戒,但她仍一意孤行,展武无奈,只好由好友上官逸(黄允材饰)带引找诸葛静(蔡嘉莉饰),希望从奉天三件遗物中寻得元凶。

诸葛静见残缺纸张上为波斯文,便与展武访玄智大师,帮助译出内容,原来此乃复制人的秘方。诸葛静肯定此与四大掌门遇害有关。另一方面,上官逸、玉瑛及诸葛静演出一段三角恋爱,情节更为复杂。

与此同时,展文被修罗仙子祝绮霜捉去,并命展文追杀展武。兄弟相残,神剑魔刀大火并!连番剧斗,最后终揭发出幕后最高主谋人竟是……

以崭新手法表达的传统武侠剧,悬疑曲折,扣人心弦,武打激烈,奇趣热闹,场面壮观。究竟正邪之分,公理何在?人心何价?江湖上一段奇情冤案,写出人性丑恶,歪曲是非,权力斗争种种阴暗面。

我个人认为,阿健在经历了多年的感情波折后更加的深爱楚君,而楚君在经历了弟弟的死,父亲入狱等多次打击之后对感情已经没有了信心。同事对阿健的为人已经坚定了认识,阿健是一个善良、积极、向上的人,也是年轻女人心中的最佳伴侣。但对于经历颇丰的楚君来说,阿健的善良也给楚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她也许希望能够作为一个旁观者,在一旁关注着自己心爱的人,看着他幸福的生活。观众当然知道阿健是多么希望楚君回到自己身边,而楚君却是当局者迷,自己纠结在无法释怀的矛盾之中。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我是小时候看的此片,最近又重新复习了一下。当初是年少无知,如今是有感而发,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据说《义不容情》是全球华人评选出的收视率最高的港剧,超过了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

103010确实是经典。就像很多tvb电视和很多内地电视的区别一样,因为演技和风格,我在剧中看到的人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生活。现在我只能赞美他们的演技,因为坏人太坏了,让人迫不及待地躲避,杀了他,而好人太好了,让人忍不住跟着他,帮他一把。产生这种效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对你进入他们的世界有一种吸引力,这和一本好书是一样的。我在看金庸小说和看其他经典电视作品的时候,都有过这种感觉。

看完这些东西,你不会马上忘记。总会有些东西留下来。做人,做事,成长,成熟,我们学到很多无形中可以利用的品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关于人性。人会变,会变坏。关键是要迈出第一步。往往是别人碰了一下,走出一步,然后第二步第三步,到达罪恶的彼岸。大家都讨厌这个结局。关键是,一开始我们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可能看到了眼前的诱惑,却假装没看到脚下的泥。有一天,我们拔不出脚了,就露出乞求怜悯的眼神。一个人说,太晚了。当我们有选择的时候,我们认为我们没有选择,但当我们没有选择的时候,我们认为还有另一条路可以选择。本性是不变的,区别只是有的人做的是小事,有的人做的是大恶。

是人的性格问题。性格决定命运吗?我不这么认为。没有性格好坏,只有命运好坏。每一个后果都有前因,一个人的性格充其量只是一种影响。决定因素是一个人的本性,他的坏根或仁心,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坏人做了很多不正义的事就会上吊,不能怪命运。

关于人的情绪。情感相对于利益吗?“生死富贵,你和儿子幸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突然发现这份爱有多深。把利益放在另一个天平上,权衡情绪,太低级了,连倾向另一方的人都有点像动物,甚至更坏。在人类的世界里,义就是宽容。面对禽兽不如的人渣,从哪里开始善良?

先说男主角,丁有健,一个非常经典的正面电视人物,一个好到不能再好的人,甚至到了善良到不会伤害自己的地步。这也应该是黄日华扮演的比较成功的角色之一。他表现出对长辈的孝顺,对亲友的无私关心,对女友的真挚爱,对弟弟的关心和失望甚至绝望。也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失误的中规中矩,相当准确。在《义不容情》的众多角色中,丁有健虽然是男主角,但他成功的原因显然不是剧,而黄日华的表演才是他成功的关键。与、周星驰、等合作,黄的表现无可挑剔。从一开始的赌徒父亲(丁有健的父亲是一个嗜赌成性的人,我不喜欢这个不太重要的角色),到努力工作养家糊口的出租车司机,再到惩教署的学生,监狱里的犯人,最后到商界的骄子,每一次身份的转变,神一般的风度,言行举止都很到位。尤其是其中一段处理储君(刘嘉玲)的话,更是功夫、亲切、自然。喜欢剑,但她从未表白过。剑被蒙在鼓里,但仍被视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她遇到她的女朋友复习英语时,她甚至去储君租房子。全剧来看,这一段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虽然储君觉得很不舒服,呵呵。

103010看起来挺重的,最累的应该是尤健。虽然他积极乐观豁达,最终拥有上亿家财,但其实他似乎是最不幸的。需要钱的时候没钱,所以小学毕业后,我要打工养家。甚至在我生日那天,因为要为死去的母亲讨回一些公道,我丢掉了两份工作。这些都不算什么,中间多少波折都不算什么。到最后,结婚,生子,拥有巨额财产,依然是妻离子散的必然结局。我答应过我妈要好好照顾我哥,可最后是我哥一次又一次的纵容自己,最后我不得不亲自送他上绞架。25岁生日那天,刚刚失业的尤健坐在镜头前,说了一些自己的命运。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些人是无助的。几年后,坐在同样的位置上,尤健说他现在有钱了,但他比以前更不开心了,因为他最爱的人离开了他。在电视的结尾,这就像是《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孩和杨过之间长达16年的契约。储君已经等了她十年了。十年后,友健在等一个红衣女子留给他的纸条,上面只有六个字:“君已死,愿你健康平安。”穿红衣服的女人是谁?简没看见,我们也没看见。

虽然103010涉及的人很多,但从头到尾真正的坏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温兆伦饰演的丁有康。事实上,温兆伦也因为这个角色的出色表现而走红。据说《义不容情》播出的时候,有个老太太观众因为受不了丁有康的所作所为,气得死去活来。温兆伦在这部电视剧中的表现非常出色,令人耳目一新。我对他在剧中的表现恨之入骨,恨不得找人亲手杀了他。其实这种事在剧里已经做过了。他的弟弟周志文,从小一起长大,无法忍受他杀死了他的养母,并在他的办公室刺伤了他。这很舒服,因为我也想这样做。但在戏外,不得不称赞温兆伦的精彩表演,把一个自私、阴险、冷血的丁有康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因为丁有康表面上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这给了温兆伦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也让他摆脱了把坏人塑造成恶的套路。同时对丁有康在剧中受女性欢迎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其实很多时候,反派3354剧中反派3354的话都是对的,丁有康也有很多理由和解释。坏人和邪恶的人有点不同。虽然坏人经常做和坏人一样的事,但基本上坏人本身心理压力就很大。所以可以说,恶人做坏事的时候非常潇洒,杀人不眨眼。坏人可能会吃很多苦。但坏人比恶人想得多,做坏事之前就计划好了,所以做出来的伤害往往更大。康先是误杀了楚军。

弟弟俊杰(这件事本不应该算在他头上),后亲手将自己的女友推下飞驰的火车,而后又亲手勒死养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云姨,丑事被揭露后死缠烂打使得自己妻子心脏病发身亡,设计绑架自己的儿子,最后下毒害死了包括有健儿子在内的七个人。基本上从一个无意的错误开始,而后是一件错事掩盖另一件错事,直至再也遮掩不住。温兆伦的表演不仅在于杀人后恐慌的神情,更在于事情败露后别人却由于证据不足不能奈何他时的无赖。

很少看到刘嘉玲参演的电视剧,其实算起来,她也曾经是tvb当红的花旦。刘嘉玲在《义不容情》里的角色形象丰富,个性明显,很讨人喜欢。可以说是一个本性善良、无所事事的富家女的成长故事。她的可爱在于她的友善活泼,在于她的无私和真挚。说得深刻一点是,楚君可能是《义不容情》里最有人性的,她比有健更懂得如何把握自己的感情。要不是有健的一念之仁,她本应该是和自己心爱的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可是现在是生死未卜。

周海媚饰演的阿华隐隐带着周芷若的影子,从时间上说可能应该反过来,也可能这两个角色都带有周海媚自身的特色。阿华的结局让我认为这个角色是戏里最悲惨的角色之一,在自己喜欢的人的婚礼举行的时候,一个人在家的她,苦于做不到一个生活中最普通的动作——跌倒了,爬起来——用一片破碎的玻璃结束了自己空难中捡回来的生命。戏剧化的处理不禁让人想起林黛玉。除了和有健谈恋爱的那一段日子,阿华没有快乐过,甚至到了与有健结婚的时候,还遭到了有健逃婚的尴尬和耻辱(这一段简直就是《倚天屠龙记》)。在遭到有健拒绝带同父母返回马来西亚的途中遭遇空难,父母罹难,好不容易生还的阿华已是残疾。不知道编剧为什么这么狠,其实这个角色完全可以另行处理的,譬如不要发生空难,从此长居大马也可以。可能是为了增加电视的悲剧效果吧。其实整部电视没有几个人最后有好结果的,这一点等下再说。

悲惨程度可与阿华相提并论的是邵美琪饰演的赵加敏,以为遭遇真爱的加敏被有康推下了火车,而腹中正怀着有康的孩子。邵美琪很早就开始演电视剧,一直演到现在,最近看过的有《帝女花》、《刑警侦缉档案4》,邵的演技可谓已臻化境,可喜可贺,可是想到当年伊面的旧事,局外人都不禁要感叹两声。邵美琪与温兆伦合作过不少剧集,我看过《第三类法庭》,记得好像是温兆伦被邵美琪推下飞机掉入大海变成白痴了,也正可谓是此一时,彼一时,这里却是温兆伦将邵美琪推下火车,害得加敏成为电视里最为不幸的角色之一。加敏的不幸与阿华的不幸是有区别的,相比较而言,加敏更为无辜,更像一个受害者,在整个故事里,加敏完全无能为力,也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的积极才导致了悲剧。阿华的不幸带有偶然的成分,倘使最初有健没有一不小心发现那封信,没有逃婚,这个悲剧从根本上可以避免;再倘使没有发生几率很小的空难,阿华和父母生活在大马,虽说没有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一种遗憾,但时间会解决这类问题,最终的悲剧也可以避免。加敏是命不好,遇上了那个时候的有康,简直是必死无疑,不是被有康害死就是自杀(事实上,她也有此打算,并写了遗书)。阿华是运不好,发生了很多倒霉的事情,结果一头栽到悲剧里面不能自拔。

基本上每个角色起码都有一劫,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相应的代价。整个故事从开头到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是电视里宣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个逆境中求生存的精神。就是商业往来中,受强调的亦是道义、人情而非金钱。而令很多人欣慰的是,有康最后终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同自己妈妈一样受绞刑结束了这份开始也在监狱的生命。电视里没说,可是我们或许能够看到,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论是什么时候,虽然它不一定成立,但是我们是应该要相信并为之走好自己每步道路的。

离骚》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纠结,即进取和退隐的矛盾。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扩展资料

《离骚》是中国爱国主义诗篇的开山之作,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以及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后世文人无不对这首长诗推崇备至。

《离骚》在文学史上开创了“楚辞”(即骚体诗)体裁。汉魏以后,多以“骚”概称楚辞。晋郭璞《山海经注》引用《天问》《远游》,都称《离骚》;梁刘勰《文心雕龙》有《辨骚》一篇,所论包括全部《楚辞》作品;梁萧统《昭明文选》列“骚”类,包含《离骚》《九歌》《九辩》等篇。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到卷五总称《离骚》,之后称《续离骚》。其他像明吴仁杰《离骚草木疏》、明黄省曾《骚苑》、明张之象《楚骚绮语》、清贺宽《饮骚》等书,都是就全部楚辞而言的。《离骚》已经成为楚辞的代名词,“骚人”也成为诗人的代名词。

《离骚》不仅在中国备受推崇,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声誉。随着《昭明文选》的传播,《离骚》在日本奈良时代即传入日本。它传入朝鲜、越南的时间也很早。自从1852年德国费兹曼在维也纳皇家科学院报告上的德译本《〈离骚〉和〈九歌〉——公元前三世纪的两篇中国诗歌》问世以后,法、英、意、俄、匈等译本相继产生,有的还不止一种译本。

-离骚 (屈原诗作)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诗,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想要了解离骚的小伙伴赶紧来看看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离骚必修二原文及翻译”,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必修二离骚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必修二离骚翻译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

 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

 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

 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

 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

 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

 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

 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

 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

 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

 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离骚创作背景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拓展阅读:离骚主题思想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自“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嬃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为后一部分。

 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叙述屈原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及其生辰名字;描写他自幼就努力自修美德、锻炼才能,并决心报效楚国的愿望;描写他激励引导楚王“及前王之踵武”,使楚国富强的理想,和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然而由于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改革的实践触犯了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因而招致了他们的重重迫害和打击,诽谤和诬蔑漫天而来,而楚王也听信谗言,疏远和放逐了屈原;就在此时,屈原为实现理想而精心培植的人才也纷纷变质,使屈原的处境极为孤立;在此情况下,屈原看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民生之多艰”,而祖国陷入“路幽昧以险隘”的岌岌可危的境地,使爱国爱民的屈原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屈原满怀愤怒地揭露了楚王反复无常,不辨忠奸,昏庸无能的作为;同时揭露腐朽的贵族集团贪婪嫉妒,苟且偷安,背法妄行,结党营私,把祖国引向危亡的罪恶;描写了屈原不向反动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

 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首先,女嬃劝他接受历史的教训,不要“博謇好修”,而要明哲保身;但是屈原通过向重华陈辞,分析了古往今来的史实,否定了女嬃建议;于是屈原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的历程。首先,他上叩“天阍”,却遭到冷遇;接着,诗人下求佚女宓妃、有娀氏女和有虞之二姚,以便上通天帝,然而均都落空,这象征性地说明了争取楚王已经毫无希望了;于是屈原去找神巫灵氛占卜,灵氛劝他去国远游;诗人犹豫不决,又去找巫咸问策,巫咸则劝其暂留楚国待明君而行;在矛盾的建议中,诗人分析了国内政情,觉得不能久留于黑暗无望的楚国,决定离楚远行;但是,远行的想法又与屈原爱国的衷情发生矛盾,所以在他升天远行时,忽然看到了楚国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形象地否定了离楚的道路,最后诗人决心“从彭咸之所居”,用死来殉其“美政”的理想。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和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离骚人物形象

 屈原在《离骚》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了屈原的伟大思想和崇高的人格。

 首先,这是一位杰出政治家的形象。他有明确的“美政”思想,这与屈原改革弊政,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是要“及前王之踵武”,使历史上曾兴旺发达的“三王”政绩发扬光大。亦即由楚国统一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美政”思想的实质是要巩固楚王的统治,它充满了儒家美好政治的色彩,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的要求,屈原不但有美政理想,也有实现它的具体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君明臣贤”。要有好的国君,还要有忠于国君并且有才干的大臣加以辅佐,君臣和谐才能成功。因而他歌颂“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他极力主张选贤任能,赞美古代贤君“举贤而授能”,称颂“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今,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同时他还主张废斥群小,这也是实现“美政”的重要保证。他在诗中极力揭露群小的罪恶,正是出于这种想法。他还主张“循绳墨而不颇”,强调以法度治国。他为此奋斗终生,充分显示了这一形象的政治家风度。

 这一形象还体现了诗人勇于同黑暗腐朽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诗人清楚地知道,楚国的不幸命运,以及诗人自己的不幸遭遇正是楚廷群小造成的。诗人对之极为愤恨,因而不遗余力地反复加以揭露和抨击,斥责他们“好蔽美而称恶”,竞进贪婪,嫉妒成性,朋比为奸,随波逐流,黑白颠倒。诗人还揭露了楚君的过失,说他反复无常,荒唐糊涂,宠信奸臣,疏远忠良,善恶不辨,致使诗人的“美政”理想落了空。显示了诗人同黑暗势力的勇敢斗争精神。

 这一形象也是追求光明和真理的美好形象,体现了诗人坚持正义的刚毅不屈的伟大精神。他坚信真理和正义的存在,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他始终是“上下而求索”。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他的高洁的品格,他的超群拔俗的崇高理想,都“不同于今之人”,因而招致“谣诼”诽谤,遭受种种迫害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连他亲近的人都劝其随俗浮沉,不要“博謇好修”。可是,诗人却在诗中反复申明他决不能随波逐流的态度。在打击和迫害面前决不动摇,岿然如山,坚强不屈。诗中描写屈原三次求女嬃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然不懈地探索真理,寻求志同道合者,这种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与热爱的精神,正是他终生奋斗的力量源泉。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深远的。

 诗人还通过这一形象,描绘了诗人自己思想感情的波澜,诗人把自己描绘成浑身披覆着香花和美玉的洁身好修,幽美芳香,妩媚奇特的超人,用来象征其纯洁高尚的内在美质。屈原内在美质的表现,最感人的就是他那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自幼就立下为国尽忠的理想,他为此自修美德和才能,祖国被“党人的偷乐”搞得“路幽昧以险隘”,他为之而伤心,他一再表白“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为祖国的前途而忧心忡忡。他被群小打击迫害而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始终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虽然为自己不幸的命运而痛苦忧伤,但他更关心的是国家和君王,他始终系心怀王,不忘楚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凭着屈原的杰出才能,他投奔别国也许会成为将相高官,但它否定了一切离楚远游的想法,非常形象,非常真挚地表现了屈原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离骚的读后感

 《离骚》中,诗人对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他的强烈爱国情怀是最让我震憾的。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念永不放弃。“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诗人坚定地信奉着自己的信仰和情感,即使是形消骨立也在所不惜“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哪怕是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能受警戒而彷徨?“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与他人苟合的坚定品质。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愿承受斥责咒骂,甚至宁愿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也不曾更改自己的追求。直到最后,“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这种面临死亡也不后悔自己当初志向的精神,成为后代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数千年来人们一直推崇屈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屈原在诗中表达的对祖国、对君王无比深厚的感情也使我震动。“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表明了自己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他心系祖国的安危,担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很想做出一番丰功伟绩使祖国强大起来。然而,事情却总不遂人愿,他不但没有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反倒遭人妒忌,受人陷害。甚至最后君王也疏远他。“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这段文字既表达了其对君王绝对的忠贞,同时又以男女喻君臣,抒发了自己不被君王信任的伤心与失望他也想过离开,因为他毕竟是个凡人,需要生存。一处无用武之地还可心另觅他方。“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此终古。”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借灵修之口表达自己的矛盾心理。既然在楚国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何不到别处看看呢?也许会有“矩镬之所同”。“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既然很多东西都已经发和变化,那么自己也该周游观访上天下地了。于是备好了车马,收拾好了行囊慢慢前行,借大好时光寻求欢娱。然而,“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对故乡、对祖国,还是眷恋,仍是不舍,无法前行。“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也许屈原本身就是个悲剧性人物,他生不逢时,空有一腔坚定的政治理想却得不到实现,然而他又太爱国,不愿另觅贤君。也许也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吧!

 读罢《离骚》,心中总有一股悲凉之感无法释怀,诗人的彷徨,诗人的无助,诗人的坚定,诗人美好的品质通通嵌进我们内心。诗人最后自投汩罗江,是他的一种解脱,他人虽死,但他的作品,他伟大的人格,他坚毅的品质却永远地留了下来,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137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0
下一篇2024-0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