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上海外滩,不少于300字

介绍一下上海外滩,不少于300字,第1张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位于浦西,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坚虹桥”,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

同样,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仓桥”和“外仓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外滩位于上海的黄浦江畔。 它代表着上海的风景并且是一个上海的必须参观旅游目的地。 在19世纪后期,外滩的许多外资银行在被誉为上海的“财政街”或“东方华尔街”的外滩建立了。 因此,外滩成为了鼓励财政投资的场所。 由于外滩所富有的历史价值,在外滩拥有一小块土地不仅仅是财富的标志,更是荣誉的标志。 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外滩”。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线,曾被称作黄浦路、扬子路、黄浦滩路,1945年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外滩原是一片荒芜的浅滩,沿滩有一条狭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纤时行走。滩的西边为农田,阡陌沟渠之间散布着星星点点的茅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开辟租界前,首先划定外滩一带江面为其船只的“下锚地段”。1845年11月29日,通过《上海土地章程》把外滩以西的830亩土地划为英租界。此后,殖民当局便在李家庄(又名李家场,今圆明园路西南、北京东路近外滩的一段)建造英国领事馆(今外滩33号中国旅行社上海分社所在地)。不久,英国领事馆的南边沿黄浦江一线,陆续出现沙逊洋行、仁记洋行、宝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长洋行等洋行临黄浦江的纤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宽的马路,并在马路东侧建造码头,堆栈、本行和船厂。1854-1941年间,出现十余家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成为上海的金融中心,有“东方华尔街”之称。外滩的房屋开始时都是两层楼和三层楼。 外滩12号穹顶

本世纪以来,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出现多层和高层,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汇丰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700米。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现在我们见到的外滩大楼大都经过改建,但基本风格不变。1992年国庆节前,又完成了外滩综合改造一期工程。现在的外滩防汛墙呈厢廊式,高69米,宽154米,可抵御千年一遇的潮水。厢内能停放300多辆汽车,厢面是绿化景点和沿江步行道。路面比先前拓宽一倍,有8快2慢10个车道,外滩历来是上海的旅游热点,除能观赏中外罕见的“万国建筑博览”外,还可领略外白渡桥与吴淞路闸桥的丰姿,黄浦公园的俊巧,防洪墙的设计匠心,以及大楼与江水交相辉映的胜景。浦江夜游更有一番情趣。加之这里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历史掌故丰富,旅游设施完备,使人留连忘返。 外滩是这座东方大都会最著名的景观,它东起中山一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面的江滩,长提,以及绿化带乃至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 上海外滩曾经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经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大都集中在这里,外滩也是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此外,还有西方大商贾的高级俱乐部--上海总会,还有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

深圳地区的话 是按照平方报价的 比如 这块屏的面积是 100平方 播放一天的话 大概每个平方是800人民币 假如面积够大的话 你也可以谈到500元左右 上海和北京也都差不多 一般是看屏的型号了 假如屏的密度越高 成本就高一些。

海最适合约会的场所

陆家嘴中心绿地

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位于延安东路隧道出口处,在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核心部位,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开放式草坪。湖畔的景观蓬主桅杆高28米,蓬形为白色的海螺,又像船帆,给人以无限遐思。

复兴公园

兰桂坊、PARK97,转过复兴公园深夜沉沉的树林,那里可谓火树银花,歌舞升平。据一位台湾姑娘说,那里是台湾、香港、新加坡到沪的人们相当熟悉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有关上海的介绍资料中,复兴公园的几个酒吧,是肯定推荐的。

八景园

进得静安公园,也往往会忽视梧桐树下的八景园。八景园是园中园,在静安公园当中。太湖石矮墙基上兰草丛生,墙基里侧,扎着疏疏的一人高的篱笆。篱笆里面则是密密的树林,树林后,隐隐有飞檐显露。这里适合午后,约几个儿时的伙伴,喝茶打牌,回味回味往昔暑假的闲适自由。

淮海公园

淮海公园就像个露天的大酒吧。广场中几十棵梧桐树。风吹树叶沙沙作响,风吹过广场一片凉快。天热的夜晚,树下船形围台上,黑压压地坐满了乘凉的人们。有点怀旧情结的人,缅怀旧时上海夏夜乘凉情景的人,到那里约会,吹吹凉风,数数天上的星星,倒是个不错的地方。

巴厘岛

从静安公园路过,在华山路、延安路朝里看,是想象不到其中巴厘岛的浪漫情景的。对着数十棵百年梧桐组成的森林屏风,南洋风情的石雕曲径、荷花潭、原木雕像、原木花架、石砌小楼等,构成了热带浪漫的轮廓。

上海最适合情侣约会的餐厅

1.米氏西餐厅 Mon the Bund (口味: 22 环境:36 服务:28 人均:¥300)

黄浦区广东路20号7楼(近外滩) 63509988

简介:“可以说是上海风景最美的餐厅了”,“露天的风景很好”,“可以看到浦江两岸的风景”,“环境真的没话说”。正餐的“味道一般”,还算“比较地道”;甜点“还不错”,“做得相当精致漂亮”,很受食客喜欢。那里的服务生“个个能说英语”,“带老外去那里很合适”。

推荐菜: 蛋白饼、烤羊腿、各类甜点。

氛围: 情侣约会、二三人小坐、请客户。

2.意庐意大利餐厅 Cucina(口味: 23 环境:35 服务:26 人均:¥338)

浦东世纪大道88号金茂大厦56楼 50491234

简介: “环境相当不错” ,特别是“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和外滩的全景” 。“菜的口味还过地去” ,“不象一般的高级西餐厅的菜肴那么精致” ,“绝对是吃环境而不是吃味道的” 。“价钱也确实很贵” ,感觉“拼死才能享受一次” ,但是“绝对值得一去” 。

推荐菜: 银鳕鱼、提拉米苏、海鲜汤、咖啡、核桃巧克力蛋糕。

氛围: 情侣约会、请客户、休闲。

3. 巴厘岛 Bali Laguna(口味: 22 环境:34 服务:19 人均:¥130)

静安区华山路189号静安公园3号门(近南京西路) 62486970

简介: “环境好得不得了”—— 借助静安公园的地利,巴厘岛 “幽雅宜人” , “餐厅装潢更是独特” , “与水平行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因此尤其适合情侣约会,绝对 “有情调” 、绝对“浪漫 。菜的口味也比较纯正,是“比较正宗” 的东南亚菜,“精致”、“ 特别” 。 “值得一去” 。

推荐菜: 海鲜拼盘、烤银鳕鱼、咖喱蔬菜、甜品、香蕉布丁、南瓜饭

氛围: 情侣约会、请客户

4.稻菊(口味: 31 环境:34 服务:34 人均:¥401)

浦东富城路33号香格里拉2楼 68828888-25

简介: “顶级日本餐厅之一” ,很贵,但“物有所值” 。“生鱼片很新鲜,tempura 炸得很香、很脆也很漂亮” 。铁板烧里 “最见功力的是炒饭” , “其貌不扬,却非常入味” 。坐在 “可看外滩的临窗位子” ,享受着 “5星级宾馆” 的服务, “感觉很好”。

推荐菜: 生鱼片、 Tempura 、炒饭

氛围: 情侣约会、请客户

5.帕兰朵意大利餐厅 Palladio(口味: 30 环境:34 服务:32 人均:¥353)

静安区南京西路1376号波特曼酒店1楼 62797188 62798888

简介:5星级宾馆里的意大利餐厅,“高雅、体面、很有品味”,也“蛮正宗的”。菜单经常更新,特别是甜品,“花样种类最多”。环境很幽静,坐在很高的落地窗旁看南京西路景色,“感觉好极了”。“服务也是5星级的”。

推荐菜: 开胃菜、甜品、鹅肝

氛围: 情侣约会、社交

6.七彩西餐酒吧 Colours(口味: 22 环境:33 服务:25 人均:¥164)

卢湾区瑞金二路118号瑞金宾馆11号楼(近复兴中路) 54665577 54660163

简介: “非常浪漫” 的西餐酒吧 ——“与众不同,简洁到及至的设计配上独具特色的灯光,加上独一无二的户外风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可得到彻底的放松” 。 菜只能 “算一般” , “被绝佳的环境冲淡了味道” 。私密的环境 “最适合情侣或知己”,建议 “选露天座位” 为好。

推荐菜: 甜点。

氛围: 情侣约会、二三人小坐、休闲。

7.藏珑坊 Lapis Lazuli(口味: 20 环境:32 服务:22 人均:¥129)

徐汇区东平路9号(近衡山路) 64731021

简介:“环境非常好”,“布置的很有特色”,“情调实在太棒了”。“靠窗的位子尤其讨人喜欢”,露天花园“小巧精致”。“菜式以西餐为主”,“制作地道”;“甜点也非常考究”。当然,“对这种地方的菜不要有太高要求”,“气氛已经重要过你的味觉了”。

推荐菜:提拉米苏、芦笋色拉 、巧克力布丁。

氛围:情侣约会、请客户、休闲、二三人小坐。

8.穹六人间(口味: 15 环境:32 服务:22 人均:¥118)

徐汇区岳阳路150号(近永嘉路) 64660505

简介:“与其说是因为好吃去的不如说因为好玩去的”。那里的环境“真的很有特色”,“有很多新奇的卖点”,盥洗室“值得一去”。菜的味道偏淡,做的很“精致”,“取名和装盆绝对有创意”。不过“量太少”,“又贵又吃不饱”,而且“感觉点不出什么菜”。“最好把它当酒吧或咖啡座”。

推荐菜:笔筒色拉、试管、人间豆腐、烤银鳕鱼、凤梨虾球、提拉米苏

氛围:情侣约会、二三人小坐

9.瑞吉红塔大酒店 Danieli's(口味: 25 环境:32 服务:34 人均:¥360)

浦东东方路889号瑞吉红塔大酒店39楼(近浦电路) 50504567

简介:“很地道”的意大利餐厅,“餐前的面包好吃极了”,“餐后的甜点也很迷人”,主菜反而“一般”。“环境非常好,很安静,靠窗的座位能远观陆家嘴的夜景”。服务非常标准而且到位,“热情的小伙子甚至记得你上次来点的是哪道菜”。“如果点菜时拿不定主意,不妨问问侍者”,“一般不会让你失望”。“星期天的BRUCH非常好”。

推荐菜:餐前面包、提拉米苏

氛围:情侣约会、社交、请客户。

10.透明思考 TMSK(口味: 15 环境:32 服务:22 人均:¥143)

卢湾区太仓路181弄新天地广场北里11号楼 63262223 63262227

简介:“透明”的用餐器皿,全部是“用琉璃制成”,“如梦如幻”,“好听的店名”就由来于此。环境“设计很有想法”,“氛围美得令人心颤”。特别是二楼的洗手间,“给人印象很深”。伴随着“柔柔的音乐”,“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相较于环境,食物“实在是太一般”了。

氛围:情侣约会、二三人小坐、请客户

11.蝶翠轩(口味: 23 环境:31 服务:17 人均:¥123)

长宁区新华路336号(近番禺路上海影城) 62832360 62834398

简介:新华路洋房改建的餐馆,就餐环境“一流”。一楼的靠窗的位子“满适合情侣的”。二楼有很多间大小包房,“空气很好,很舒服”,适合请客。“内部装修侧重用了玻璃来增加亮度和透明度”,“洗手间很有趣”。“菜点以粤菜和本帮菜为主,当中穿插了一些自己的创意菜”,“整体而言,确实是不错的”。可惜“服务还不够专业”。

推荐菜:兔富贵双方、烟熏鳗鱼、黑椒牛仔骨、云豆、土豆色拉

氛围:请客户、情侣约会、社交

12.非常越Temple Saigon(口味: 20 环境:31 服务:20 人均:¥130)

徐汇区华山路1731号(近淮海西路) 62808113 62818427

简介:“很不错的越南餐厅”,有着食客们“非常喜欢的环境”,“极适合富有情调的晚餐”。菜肴“口味较清淡”,加上“酸甜可口的调味酱”,“别有一番滋味”。“价格有些偏贵”,不过“还不算过分,可以接受”,“偶尔来来蛮值得的”。就是“服务生的态度与餐厅的档次不太匹配”。

推荐菜:芒果牛肉、法式牛柳粒、龙眼鸡丁、越南春卷、鲜虾刺身、木瓜色拉

氛围:情侣约会、二三人小坐、休闲

13.乐贝尔 La Belle(口味: 18 环境:31 服务:24 人均:¥167)

静安区铜仁路333号2楼(近北京西路) 62479666

简介:“环境非常不错”,坐落在“解放前的豪宅绿房子”的二楼。有自己的大花园,“天好时坐在室外喝酒感觉很好”。提供的主要是地中海式西餐,主餐还一般,“前菜和甜品还不错“。晚上是个酒吧,经常举办“世界顶尖DJPARTY”,在上海滩小有名气。

推荐菜:前菜、甜品

氛围:情侣约会,二三人小坐,社交

14.小红楼 La Villa Rouge(口味: 23 环境:31 服务:23 人均:¥292)

徐汇区衡山路811号徐家汇中心广场绿地内(近天平路) 64319811 64366639

简介:一栋历史悠久的小洋楼掩映在一片新兴的绿地中,“环境是没得说”。“室内很高雅精致,室外较休闲舒适”,“一楼的酒吧很热闹”。“日本厨师长作的法式西餐比较精致,有日本的风格”,口味好坏倒是见仁见智。总的来说“感觉比味觉好”。

推荐菜:牛排、羊排、龙虾、法式烤鸡

氛围:情侣约会、请客户、休闲、社交

15.艳阳天Mandarin Sky(口味: 16 环境:31 服务:25 人均:¥162)

静安区铜仁路333号1楼(近北京西路) 62478811

简介:“以环境和服务出名的餐馆”,“绿房子的环境没得说”,不管在室内还是室外用餐都“非常有情调”,“服务态度也很不错”。“菜式比较有创意”,“口味还可以,比较清淡”。但是“菜量很少”,“价钱超贵”,“性价比不高”,是“谈朋友的好地方”。

推荐菜:鲍鱼香菇汤、沙酱鸡、芝士银鳕鱼、金蒜小牛肉

氛围:情侣约会、社交、请客户、二三人小坐

16.阿罗哈圆顶音乐餐厅 The Dome(口味: 16 环境:30 服务:22 人均:¥160)

徐汇区新乐路55号(近襄阳北路) 54044388

简介:“环境很特别”,店堂原本是一个东正教堂,“颇有神秘色彩”,是“约会好去处”。口味,“甜品还不错”,“价格偏高”,“是个吃环境的地方”。

推荐菜:甜点,薰衣草套餐

氛围:情侣约会、休闲

17.新都里无二Shintori(口味: 27 环境:30 服务:25 人均:¥234)

静安区巨鹿路803号(近富民路) 54045252

简介:无二隐蔽在一条不引人注意的小道深处,传承人间系列餐馆的简约风格,有着“科幻**一般的装潢”。菜是很精致的日本料理,“量少但是价格不菲”。侍应生训练有素,“服务相当到位”,整体气氛很好。

推荐菜:生鱼片、奶油墨鱼、冰钵素面、芝士虾卷

氛围:情侣约会、社交、二三人小坐

18.萤七人间(口味: 16 环境:30 服务:22 人均:¥111)

静安区巨鹿路805号(近富民路) 54040707

简介:“是家让人一时觉得新鲜的餐厅”。“菜单酒单与穹六完全一样”,做的很“精致”,“口味一般”,“价格偏高”。机关设计也“大同小异”,区别只在于两家店的“风格侧重不同”,萤七“强调光与影的搭配”,“不锈钢的大门暗藏玄机,窗外种植着几排竹子”,“很有意境”。

推荐菜:笔筒色拉、试管、人间豆腐、提拉米苏、法国餐前鸭胸肉

氛围:情侣约会、二三人小坐、休闲

19.海神诺富特旋转餐厅(口味: 17 环境:29 服务:19 人均:¥149)

浦东浦东大道728号海神诺富特大酒店50楼(近福山路) 50366666

简介:“环境幽雅”,“气氛好”,“有情调”。在50楼的旋转餐厅中俯瞰上海夜景,感觉很浪漫。可惜“地点偏了些”。以自助餐为主,“食物味道还不错”。优惠期间去还是很合算的。

推荐菜:虾,三文鱼,咖喱饭,生鱼片,甜点

氛围:情侣约会,休闲,二三人小坐

20.华万意意大利餐厅 Va Bene(口味: 30 环境:29 服务:29 人均:¥247)

卢湾区太仓路181弄新天地北里7号楼 63112211

简介:“上海最好的意大利餐厅之一”,“口味正宗”。“菜肴很精致”,匹萨,提拉米苏都“很地道”。“生意不错”,“价格偏贵”。

推荐菜:红酒牛膝,提拉米苏,匹萨

氛围:情侣约会,请客户

分类: 文化/艺术

解析: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 曾用名:麦克倍恩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主要使用单位: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位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口的亚细亚大楼,有“外滩第一楼”之称。建于1913年。原为7层,后加了1层。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立面为巴洛克式,柱式以爱奥尼克式为主,底层拱圈用镇石,外墙用石面砖。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外滩3号上海总会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当时为英国总会所用,又叫上海总会,也称上海俱乐部。1910年1月,在原址建新楼,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

新楼建筑为横直线条三段式处理,二层至三层中段增加了6根爱奥尼克柱头,为整幢大楼增加了立体感,大楼南北两侧对称,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窗户形状变化多端,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大楼的室内装潢由日本建筑师设计,装饰华丽,长达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装饰,在当时闻名于世。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外滩4号有利大楼 曾用名:友宁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

外滩5号日清大楼 又名:海运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1921年日清洋行在中山东一路5号新建大楼,1925建成,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6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从表面上看,该大楼的基本构造与上海的其他近现代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线条处理以横线条为主,具有近代日本西洋建筑的特征。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又名:元芳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此楼原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房子,东印度式建筑风格。1906年拆旧建新,由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为假4层砖木结构,大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装饰上具有欧洲宗教建筑色彩,青红砖镶砌,众多细长柱子钩勒墙面。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大门入口竖有罗马廊柱。底层、二层为落地长窗,券状窗框,两肩对称。上层为坡式屋顶,并有一排尖角形窗。四楼南面为平台,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

外滩7号电报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泰国盘古银行。

外滩中山东一路的7号大楼,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电报总局使用,故称“电报大楼”。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假5层砖石结构。以变化多端的古典式柱子,装饰从2楼到4楼的窗框,使建筑的立面富于变化和充满立体感。同时在顶层两边建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屋顶,使整幢大楼颇具艺术韵味。在外滩的建筑群中,电报大楼体态虽然不大,但其建筑艺术的特征别具风格。

外滩9号旗昌洋行大楼 又名:港监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招商局(集团)上海分公司。

1901年,轮船招商局将旗昌洋行的旧楼拆除重建,由通和洋行设计,为三层砖木结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东向外滩为主立面,以正大门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对称。大门两侧各有2扇罗马拱券型的落地长窗,2、3层有内阳台,以古典式柱子作支撑。楼内的木制楼梯扶手处有雕花,拦杆也十分精致。

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 又名:汇丰大楼、市府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为上海市人民 所在地,现在使用单位:浦东发展银行。

外滩大楼群建筑中最显眼的一幢大楼,建于1925年。外形接近正方形,高5层,中部加上隆起的建筑为7层,上有一半球形屋顶。钢框架结构,外形呈仿古典的砖石结构,内部处理采用古典主义的形式,如爱奥尼克式柱廊,藻井式天花板等。室内装修考究,大厅内的柱子、护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贴面,不仅装有暖气,还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冷气设备。

外滩13号海关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海关。

建于1927年。建筑风格为欧洲古典建筑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衷式。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沿外滩高7层,用金山石砌筑。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层,二层以上用红机砖砌筑。沿外滩大门前为希腊多立克式柱廊,入口为大厅,内有繁复的石膏花饰和脚线,镶金和彩色马赛克的平顶。最高处为钟楼。

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 又名:上海总工会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总工会。

交通银行新大楼1948年10月竣工,是上海解放前外滩最后建成的一幢楼。由鸿达洋行设计,大楼主体6层,中间为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面和侧面均以垂直的线条来突出建筑的立体感。底层门框用黑色大理石作贴面,其余墙面均以白水泥粉刷。大门原为转门,入内是彩纹人造大理石铺成的过道,两侧靠墙为环状扶梯。扶梯用大理石作台阶,紫铜作栏杆。经扶梯上2楼平台,过4扇铝框玻璃门,进入高大宽敞的大厅。大厅由36根大理石柱作支撑。大楼内有库房、发电机、空气调节机、2部奥的斯电梯。整幢大楼的内部设计强调实用。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又名:华胜大楼、中央银行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1902年竣工,由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贝克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施工。外观呈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复古建筑风格。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是以沉砂垫层代替打桩。外墙以釉面砖与花岗石镶嵌,大门左右有4扇券窗,2、3层立面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3层檐下及柱顶均饰以欧洲神话人物头像的雕塑。进入正门,一条对称白色大理石扶梯直通2层营业大厅。大厅中央高达3层,用彩绘玻璃作天棚,室外阳光可透过天棚照到厅内。2、3层四周有精致典雅的彩绘玻璃回廊,营业大厅的沿廊壁上有雕刻精美的人物浮雕。

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招商银行。

建于192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幢带有日本近代西洋风格的建筑,同时又广泛吸取各国建筑的长处,成为一个多种风格建筑的混合体。

外滩17号字林大楼 又名:桂林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建于1921年,由德和洋行设计。大楼总高10层,三段式立面。底层立面用拉毛花岗石作贴面,正大门两侧各有一扇落地的罗马拱券长窗;中部立面3至7层,建筑外观采用近现代派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但饰以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使单调的平面增加了一丝活泼;上段立面,两侧为券式窗洞,中间树以双柱,形成内阳台。屋檐下原有8个裸体人物雕塑,后被水泥封末。顶部的南北两侧建有塔楼。字林大楼是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建筑。

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 又名:春江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923年。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底层以花岗石作贴面,显得匀称协调而又给人以资本雄厚的感觉。第二层,外墙处理简洁,由巴洛克粗大石柱支撑,层次富于变化。

外滩19号汇中饭店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南楼。

1906年拆旧建新,由祥泰洋行工程师施高塔设计,6层砖木混合结构,总高30米。外观呈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风格。外墙用白色清水砖砌成,镶以红色水砖做腰线。门窗有圆弧拱,也有平拱。正大门为转门。屋顶建有花园,花园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巴洛克式凉亭,夏秋季节可以坐在东侧的凉亭内观望黄浦江潮水。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这幢豪华饭店庆贺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

外滩22号沙逊大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北楼。

建于1929年,由公和洋行设计,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出现的第一幢完全意义上的近现代派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厦高10层,局部13层,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顶端的高度为77米,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在腰线和檐口处有雕刻的花纹。外墙除第9层和顶部用泰山石面砖外,其余各层均用花岗石作贴面。

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1937年建成,是外滩(中山东一路段)众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分东西两幢大楼,西大楼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东大楼是主楼,高15层,地下层2层,共17层,钢框架结构。采用中国民族风格方形尖顶,其他栏杆及窗格等处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每层的两侧有镂空图案,中国银行大楼是近代西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大楼。

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

建于1924年。楼高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原先是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底层石块为贴面,横线条清晰,产生明朗而轻快的感觉。二层至五层之间仿古典主义巨大石柱给建筑增加了庄重和典雅之感。

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大楼 又名:外贸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外贸局等。

始建于1920年,竣工于1922年11月,由马海洋行设计。外观为仿英国复古主义派建筑风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5层(1983年又加盖2层)。建筑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进,朝东立面呈三段样式。1、2层为一段,门和长窗为罗马拱券形,大块拉毛花岗石作外墙贴面,平整石块铺砌大门台阶,门的两侧装有一对壁灯。3至5层为第二段,有4根巨大的科林斯立柱作为装饰和支撑,立柱间为阳台和石栏杆。5层以上为第三段,层顶有较宽檐口,顶部为大平台,平台前有栏杆,中间是石屏,紧贴石屏建有一座圆顶,圆顶中心插有旗杆。

外滩28号格林邮船大楼 又名:广播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广电集团。

1920年建成。总体为近代复古主义建筑,大门和边门均设计为罗马拱券,两侧建有花岗石古典柱式;从地面勒脚至二楼外墙用花岗石作贴面,造成一种厚重而又古典的情调。在临外滩的屋顶上设计了屋顶亭,形如远洋巨轮上的了望台,这种设计使此楼成为上海为数不多的仿生建筑之一。

外滩29号东方汇理大楼 又名:东方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建于1914年,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入口拱门上方有一卷涡状的断山花,流露出法国情调巴洛克式的设计手法,中部是爱奥尼式巨柱,横竖向三段式处理明显。

外滩33号英国领事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建于1849年,1852年翻建,1870年毁于大火。现在的建筑为1873年建造。具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主楼高两层,整个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层顶用中国蝴蝶瓦,为了让底层有良好的通风,台基较高,立面上门窗较多,且多采用圆拱和平拱。

北苏州路20号百老汇大厦 又名:上海大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大厦饭店。

建于1934年,22层,高88米。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外部处理与内部装饰简洁明朗,外观气势雄伟,现为三星级饭店。该大楼曾为北外滩的制高点,其18楼宽敞的观景平台,是鸟瞰外滩全景的佳处地点。

外白渡桥北堍黄浦路15号礼查饭店

建于1910年。外貌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楼高5层,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五层窗旁建有大弧形拱券,三四层部分装饰爱奥尼克式大柱头,窗樘发券,有的采用弧拱,有采用平拱,整幢建筑凹凸面多,进深很深,故室内光线较暗。

近日张馨予和未婚夫选择在上海外滩的一个奢华酒店举行婚礼。但是他们和其他大部分的娱乐圈夫妇结婚不同,并没有营造出一种非常隆重的气势,而是选择了比较低调的传统的婚礼。也可能是因为这是军婚的缘故,只邀请了双方的亲朋好友,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位非常要好的朋友。

从网上流传的婚礼现场的也能看出来婚礼选择的是比较朴素的色调,看起来非常温馨。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场婚礼看似非常低调朴素,但是并不代表就很便宜。举办的这个酒店是上海最顶级的酒店之一,里面的酒席的价格也不便宜,最少的也要14888,而这仅仅是最便宜的一桌的价格。看来她们俩的婚礼简直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低调的奢华。而且这次婚礼的保密工作也做的非常好,之前很少有听闻关于这次婚礼的任何细节的新闻,而且就在上海市最繁华的地段举行,看来她的老公在这方面还真是做的很贴心啊。

在微博上,网友们纷纷表示她是真的嫁给了爱情,都非常羡慕并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在婚礼誓言环节,张馨予哽咽表示新郎就是自己要等的那个人,何捷更是深情回应,“面对你时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无奇”!可谓是非常感人啊!

不管怎么样,女神张馨予终于嫁给了爱情,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失败爱情,但一切的等待和痛苦都是值得的,希望他们可以永远的幸福下去,

上海总会,原英国侨民活动的上海总会又称皇家总会。它是1910年建成,耗资白银45万两,是文艺复兴式风格。整幢建筑以正门为纵轴线,左右对称,显得和谐均匀而稳重。室内装修由日本设计师承担,参照日本帝国主义王宫的风格设计,故又称之为“东洋的伦敦”,这座优秀近代建筑已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亚细亚大楼,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

日清大楼,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造。它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日清大楼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

友邦大楼,这里曾是外国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馆。友邦保险公司于1998年正式整修入驻,故改名为“友邦大厦”。大楼的立面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粗糙的大石块为贴面;第二层用水泥粉刷;第三层两侧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优雅的塔顶,尽显了建筑的变化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匀称、和谐。

中国银行大楼,外滩的建筑素以欧洲风格见长,而中国银行大楼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大楼分为主楼和次楼。外墙为金山石,屋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上盖绿色琉璃瓦,楼檐上用斗拱装饰。东立面从高到低有变形的钱币形镂空窗框。大门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国石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营业大厅的天花板上原来还雕有“八仙过海”的图案。到处洋溢着古色古香的氛围。这些雕梁画栋、碧瓦飞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让后人得以继承和发扬。

气象信号台,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1884年,气象信号台,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台,信号台是直 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根据天文台传来的气象信息。1907年,重建圆柱形的气象信号,台统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们称为“阿脱奴婆”式建筑。为保护这个建筑物,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39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