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永远不会忘记你》——谨以此诗写在清明之祭纪念人民英雄

诗歌《永远不会忘记你》——谨以此诗写在清明之祭纪念人民英雄,第1张

文/蒋二二

你是人民子弟兵

你是最可爱的人

你是人民的儿子

无论你在哪里

一声令下

立马就会归位

你说你最喜欢穿那套职业装

它是你一生的荣誉

2019年3月30日

木里森林突发火灾

你们毫无畏惧地冲锋陷阵

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

哪里山高坡陡

地壳复杂

树枝茂密

看不见前方的路

看不清火的身影

即便如此你们背负着30余斤的装备

徒步走了8个多小时

好不容易把明火扑灭了

却被无情的火焰再一次魔吞噬

好痛心啊

那个还没出生的孩子还没来得及看一眼

年过半百的老父亲天天在山脚下守望

你们是用生命还来的一方平安

你们才是凉山州真正的卫士

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

你们的事迹会载入史册成为一种力量

在某年某月以后那种精神会一直传承

有一个女孩本可以享受温婉人生

有一个女孩把一生的事业交在了家乡

有一个女孩她看上去总是那么乐观开朗

有一个女孩为乡亲们脱贫就是她的梦想

她教村民种植技术

教村民做电商

当地村民都亲切地叫她村支书

她年轻有为 她叫黄文秀

2019年6月17日凌晨

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

她的百色山最美的朝霞

她是脱贫战场上的天使

人们永远都会记得你

又是一年清明

连天气都知道伤感的人有点多

那个老奶奶一生清贫

那个时代从未吃好 穿暖 睡好

没有钱看病

拖太久 不舍地走了

走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说

年轻时候唯一的一张黑白照片

成了永远的纪念

还有那件你亲手缝制的棉大衣

一直伴随着她童年到长大

舍不得穿 怕穿旧了 穿脏了

每当想起你的时候

她总是静静地站在窗前

每年的今天她都会想你

那个想是那么痛彻心扉

捍卫祖国的疆土至死不渝

在战友危难的时刻拼力救助

哪里需要他们 他们就去哪里

他们把一生留在了喀喇昆仑高原

用生命筑起巍峨界碑守护那片疆土

卫国戍边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勇往直前 英勇作战 奋不顾身

祁发宝 陈红军 肖思远 王焯冉还有更多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跟他们一样

肩负着使命 用力地报效

他们没有走远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这是一份充满风险性的工作

是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舍己为人?

本以为小心翼翼就可以成为擎天柱

其实不是这样的

他们每天都像在刀刃上行走

他们面对死亡的威胁也只能坚守阵地

与邪恶较量

与黑势力作对

与毒枭斗智斗勇

他们也是孩子的爸爸

他们也是母亲的儿子

他们也有一个温馨的家

他们把人民的安危高于一切放在首位

他们高大的形象镌刻在我们心中

人民缉毒警察永远的英雄

此时此刻不会忘记你 永远也不会忘记

感谢这个世界有你们……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是有很多人都能够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而且也能够不断的去保护我们国家的安全,并且能够让我们的人民也一个健康的生活,能够让我们人民一个安稳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能够拥有这样的人,其实是我们的一种幸福,而且也是我们的一种荣幸。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想念那些人面前,我们也觉得那些人真的值得我们钦佩,并且也值得我们去点赞。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这样的人真的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贡献,并且也值得我们去赞扬。

在我们国家的边境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戍边战士,他们不断地在守卫着我们的边疆,他们不断的在折为我们国家的安全,他们是坚持不懈的,而且他们也是热爱我们的国家的,他们能够让自己在守卫边疆的同时有一个比较好的热爱,并且也能够为我们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应该值得我们点赞,而且也值得我们赞扬,我们应该要敬佩这样的人,而且我们也应该要关注这样的人。戍边战士为何说对祖国有清澈的爱,怎么理解清澈的爱?我主要有三个理解:

一、真诚的爱。

我认为戍边战士之所以说对祖国有清澈的爱,就是想要说戍边战士是真诚的,爱自己的祖国的,而且也觉得自己的祖国的确是值得他们去爱,因为他们觉得祖国本身就是十分伟大的,而且也是值得自己自豪的。他们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行为,而且也能够不断的去爱自己的祖国,这本身就是十分真诚的。

二、单纯的爱。

其实我认为戍边战士之所以说清澈的爱,就是因为戍边战士对祖国的爱本身就是十分单纯的,没有掺杂任何的邪念在里面,这是十分难得的,而且也能够让我们更加的钦佩他们,他们对祖国本身就是十分清澈的爱,而且他们也是十分单纯的热爱我们的祖国。

三、充满热情的爱。

我认为清澈的爱可以理解为充满热情的爱,因为清澈的爱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的清澈,并且也能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热情的戍边战士本身就会十分热爱我们的祖国,而且也觉得我们的祖国是值得我们去热爱的,他们是充满热情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边防军人雪域高原求婚,如果是你愿意嫁给他吗?

近日,新疆喀什军分区某边防连,3位军嫂和边防官兵冒着零下40多度的低温,一起踏上了巡逻路。

在此次巡逻途中,战士孟宁辉特意为自己的妻子准备了一个惊喜:补办一个求婚仪式。在雪地里,孟宁辉单膝跪地向妻子深情喊话“茜茜,我在祖国的边关向你求婚,你愿意吗?”随着妻子坚定地回答“我愿意”战士孟宁辉露出了开心幸福的笑容。

“边关有我,请祖国放心!” 这是多少保卫着祖国边关的官兵战士对祖国母亲最庄严的承诺,这里面又包含了多少对于祖国母亲的爱!对于边关战士来说,与家人聚少离多使他们常态,但是他们从没有因此而抱怨过,他们总是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冲在第一线。而这些边关战士的家人也饱受聚少离多的相思之痛,但是她们还是给予官兵战士们最温暖的怀抱,她们以一颗包容和坚强的心来温暖着无数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的心。她们真的令人感到敬佩!

在小编看来,那些能当军嫂的人,她们一定早早就想到了结婚后聚少离多的场景,她们也一定是做足了心理建设,也一定是因为真的相爱,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她们早已知道自己的丈夫不仅仅属于自己,他更属于国家,更属于人民,当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冲在第一线,危险的工作一定是他们打头阵,艰苦的生活环境一定也是要他们来承受。心疼吗?当然心疼。但是她们知道这是大义,不能因为小家而放弃大家。这些军嫂心中是有大义的!如果说,真的有戍边战士向小编求婚,小编想自己一定会愿意的!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让我们向这些最可爱也最伟大的人致敬!

不破楼兰终不还抒发了戍边将士驻守边关不胜不归的豪迈情怀。

“不破楼兰终不还”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从军行(其四)》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从军行(其四)》唐 王昌龄

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扩展资料:

《从军行(其四)》的”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

“百战”而至“穿金甲”,表达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战士王焯冉的父母留:‘’好孩子,一路走好。”

1、王焯冉

王焯冉(1996年-2020年6月),男,河南省漯河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战士,一等功臣,烈士。2016年,年轻的王焯冉走上边关。

2020年6月,23岁的王焯冉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战友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2021年2月,中央军委给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2、陈红军

陈红军(1987年3月-2020年6月),男,汉族,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营长。2020年6月在对外斗争中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年仅33岁。

2021年2月,中央军委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有一种深情表白,叫做“清澈的爱,只为中国”——“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曾写下的一句话,令无数人为之泪目。清澈的爱,如此纯粹,又如此炽热;如此柔软,又如此坚韧!

这份深沉的爱,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也是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的勇毅;是科研新秀披星戴月的攻关,也是年轻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山河无恙,只因英雄铁肩担当。“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青春之热血,永远为祖国而奔腾;矢志报国的你,就是民族的希望。

陈祥榕(解放军某机步营战士、一等功臣)

陈祥榕(2001年12月-2020年6月),男,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战士,一等功臣。2020年6月在中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加勒万河谷对外斗争中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当月评定烈士隆重迎回安葬,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2021年2月19日中国媒体对英雄事迹进行公开报道。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和战士们一样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这首诗表现了守边战士们不畏艰苦,以及他们勇于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诗文简析: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这句就应该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了) 诗的前两句在交代了地点环境的同时,也烘托出了玉门关一带阴沉的苍凉气氛使人仿佛看到守边战士生活的艰苦和他们保家卫国的责任心后2句则写出身经百战磨破铁衣的壮烈形象,表现了守边将士们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0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