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平凡的世界》田晓霞牺牲是必然的,她的爱情真实吗?

为何《平凡的世界》田晓霞牺牲是必然的,她的爱情真实吗?,第1张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对待主要的女性角色似乎都不太友好,田润叶历经婚姻和爱情的坎坷最终回归家庭的幸福生活,但李向前的腿是再也回不来了。贺秀莲守得云开见月明,陪伴孙少安走过了最艰难困苦的岁月却患上了恶疾。郝红梅虽然和田润生最终生活在一起,但她也有过不堪为首的往事。

更悲剧的角色是田晓霞,就像田福军所说的那样“我们都无法相信,她那样充满活力的生命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最直白的表述则是报社门房老头的话:“实在是个好娃娃,连个尸首也没找见。。。。。。”

田晓霞就像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一样带着一团火匆匆而来,却又在惊涛骇浪中匆匆而去,也难怪路遥会莫名其妙的给孙少平安排一次第三类接触。

年轻时曾经为田晓霞的死寝食难安,无法接受,甚至要学习高鹗那样给《平凡的世界》写上四十回续篇,让田晓霞奇迹归来。但到年纪大了之后才蓦然发现,田晓霞的死也许是必然的。

一、 田晓霞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

田晓霞身上有什么缺点吗?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只能是一个,学习不是很拔尖。当然,披着个外套就风风火火给孙少平走后门也算一个吧,毕竟也是利用了父亲的影响力位男朋友办招工手续。

除此之外,田晓霞身上不仅没有任何缺点反而有太多的优点,不提她和孙少平交往中的种种事情,除了显而易见的独立人格、活泼、开朗、善良、热情之外,我们还能找到很多。

比如谁都没注意到外爷的老猫死了以及外爷每天散步的“秘密”,田晓霞注意到了,还给外爷买来了一模一样的小猫。

比如她主动给兰香送衣服送钱,主动和安锁子握手,客气不失礼节的断掉同事高朗的念想等。

在路遥的笔下,田晓霞犹如一个完美的精灵,换句话说她更像是一个路遥心中完美的爱恋对象,既然是小说,为何不让心中的“她”完美的让人心醉和心疼呢。这样的人也许就是一个偶入凡间的天使,在某个特殊节点她突然离去不留下任何痕迹。

二、 田晓霞和孙少平的前途充满未知

假设,按照广大读者的愿望,田晓霞没有牺牲,她从灾区载誉归来赶赴黄原和孙少平完成那个浪漫的杜梨树之约,那么,之后呢?

田福军肯定不会阻碍女儿的婚姻,徐爱云估计也拗不过丈夫和女儿,孙家更是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然后孙少平和田晓霞就过上了让人艳羡的婚姻生活?

问题来了,以孙少平的性格断不会这么依靠裙带关系离开煤矿,如果离开了他就不是孙少平了。他也同样不愿意让田晓霞跟随她回到煤矿做个普通的文职工作。那么两人依旧是鸿雁传书两地分居。

但是两人的生活却不会平静下去,田福军的步步高升带给女儿和女婿的只会是世俗的议论和围观,尤其是对于孙少平来说。两人以后的生活恐怕很多时间都会用来对抗世俗的困扰,这是任何人都绕不开的。不论你怎么躲避世俗,你都无法否认你已经身在世俗当中了。

如果《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世俗小说,那么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和婚姻将会是一个卖点,但这本书不是,因此两人的婚姻必将是一个无法完成的愿望,那么拆散孙少平和田晓霞的只能是意外,其他任何世俗的方法都不会如牺牲这样伟大而充满悲剧色彩。

三、 为何会突然冒出来一个金秀?

在孙少平受伤之后,他的身边突然冒出来一个金秀,秀儿甚至向孙少平表白了。她是认真的吗?孙少平为何会拒绝?金秀的突然出现和表白又代表了什么?

笔者在看书时也觉得金秀的突然出现和表白似乎比田晓霞更不真实,而且金秀的热情似乎是突然迸发的,燃烧越猛烈熄灭越突然。

孙少平可能也意识到了金秀的冒失,不管从哪一方面讲,孙少平都不会接受金秀,深层的原因孙少平自己说了,他和金秀没有灵魂的交流。

笔者认为金秀的出现是路遥在弥补田晓霞没说完的话,金秀表示可以去煤矿工作,兰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暗示她的男友可以帮助孙少平调到省城上班。金秀和兰香这两句话田晓霞没说过,孙少平和田晓霞甚至都没来得及说到那一步。路遥只是借金秀和兰香的口将田晓霞和孙少平的未来做了一次尝试性的计划,孙少平当然是拒绝的。

因此,金秀的突然出现再搭配上兰香的调动方案,可以算是路遥在巩固孙少平的悲剧色彩,这是对田晓霞的弥补和封堵。

四、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在现实中能存在吗?

他们的感情能真实存在吗?这大概是《平凡的世界》里最大的争议了,既然田晓霞是理想化的人物,那么孙少平和田晓霞这样的身份、地位、职业的差别就不会存在现实的可能吗?

事实上,孙少平和田晓霞都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等同于幻想和空想,他们追求的是思想的独立和伟大。孙少平的珍贵在于他是在严酷的环境下保持着崇高的思想和不凡的人生认知,有这种思想的人在象牙塔里并不稀罕,但能真正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人生接受考验的人在工地上和煤矿里比珍珠都要稀有。

笔者认为,我们这个社会虽然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厚黑和铜臭,但在社会的边边角角甚至高楼大厦里一定存在着有高度理想的人,有这样的人存在就不能否认有这样的感情存在,只是他们不需要去说什么证明什么,因此让现实社会无法明确感知到罢了。

甚至于就在你心里的某一个角落也还残存着当年的理想,理想只要存在,生活就绝不是永远的死水微澜。

五、 路遥的“私心”

对于田晓霞的牺牲,路遥一定是有一种“私心”在里面的。

一部经典的著作,其结局中的悲剧色彩往往很浓厚,很少有哪个以大团圆作为结局的经典著作,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均是如此。

我们想想,日本**《生死恋》中的大宫和夏子之恋,夏子死了。《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和紫霞仙子之恋,紫霞死了。就连徐克的武侠片《东方不败》同样如此,东方不败的坠崖,造就了一部经典**。

这些作品都是存在一段和现实相比似乎很不真实的恋情,这恋情让读者和观众如痴如醉,却又最终随着女主角之死烟消云散又痛彻心扉。说简单了就是,把你最心爱的女人弄死了给你看,这就是经典著作的套路。路遥也不能摆脱这种思路。

此外,田晓霞恐怕也是路遥心中的一个崇高的念想,换句话说田晓霞不光属于孙少平,她更是属于路遥。路遥拆散孙少平和田晓霞,不敢说就没有他的“私心”。

孙少安,一个贫穷善良正直的青年农民,在他苦难的人生中,你几乎看不出他爱过谁,他整天关心的是生产队的牛病好了没有?兰香和少平的学费向谁家借?怎样给队里的社员们多分点荒地?吃过饭去给自留地浇水……

生活和生产的重担压的他喘不过气,他无暇考虑自己的感情。

他无力顾及感情,可美好的感情并没有遗忘他。

在他的感情生活中前后出现过两个女人:田润叶和贺秀莲。

这两个女人都十分爱他,润叶因为不能嫁给他,结婚很久都不能接受她自己的丈夫李向前,秀莲嫁他时,没跟他家要一分钱彩礼,跟他一起吃糠咽菜住牲口棚也觉幸福。

两个女人都爱少安,可是少安究竟爱的是谁呢?

先来说说润叶吧。

润叶的父亲和少安的父亲,在旧社会时一起给富人家揽过工,两家不仅大人关系很好,俩孩子也很投缘。

两人从小同吃同住同玩耍,好的就像一个人。

他们亲密无间、两小无猜的日子在少安13岁这一年终结了。

少安家光景不好,上有瘫痪在床的奶奶,下有年幼的弟妹,还有嫁错人的姐姐一家要帮衬,少安13岁高小毕业就辍学回家,用他瘦弱单薄的肩膀帮父亲撑起他这个烂包的家。

十几岁的少安跟大人们一起出山劳动挣工分,等他长到十八岁,因为肯吃苦能耐劳,被队里人推选为生产队长。

他每天除了安排队里人干活的事,还想着怎样让家里人的日子能过好点,因此他没有精力去多想自己的事情。

润叶家光景比少安家好很多,父亲是村支书,二爸是县里的领导。润叶读书,从村里一直读到县里,后来读了师专,留在县里的学校当了老师,是个有正式工作的国家人。

有一次,润叶对少安说,县领导的儿子李向前在追求自己,自己不愿意,问少安怎么办?

这是多么明显的暗示啊!

憨憨的少安无奈地说,要是搁从前,我把他打个口鼻流血……他此时满心里想的是如何跟润叶二爸说姐夫的事。

两人走在去田福军家的路上时,少安觉得,他跟润叶在一起,就像跟他自己的妹妹兰香在一起时一样亲切。

至此,少安对润叶还停留在儿时的友谊之情、兄妹之情。而此时,在润叶的心里,少安哥是她理想的意中人,嫁人就嫁少安哥,知根知底,高大帅气,有想法,有担当,有安全感。

润叶跟少安一起回公社送信,两人在路口分别时,润叶羞涩地将早已写好的表白信塞少安手里,少安打开后惊呆了,他从来不敢想自己娶润叶为妻,幸福来得太突然。

从未有过的感觉包围着他,像做梦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少安对润叶的感情,一下子被润叶点醒,是啊,润叶妹子跟兰香妹子不是一样的妹子,自己对润叶也正是喜欢着呢!

润叶大胆的表白,开启了少安年轻的爱与被爱的心扉。爱情真是美好啊!一想起润叶甜甜的微笑,他就又幸福又激动。

可等少安冷静下来一想,又不免苦恼,润叶现在已经是城里人,自己家里的烂包光景不能拖累润叶,她那么懂事,她对自己一家人那么好,她理应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再说,她家里人也不会让她一个国家正式教师,嫁给他一个家徒四壁的农民。

就算两人通过千难万阻结了婚,润叶不可能回村,少安也不可能进城,假如有了孩子,苦恼就更多了……

因此,面对润叶的满腔热情,少安决定冷处理——不见润叶,就让他们的爱自生自灭吧!现在痛苦总比结婚后痛苦好一些。

润叶迫于李向前一家和自己二妈的步步紧逼,几次回村找少安问对策,田福堂因为这事,偷偷把少安多分猪饲料地给村民的事泄漏给公社领导。

这样一来,少安更加没有精力去回应润叶对他的爱,也确信自己回避润叶的表白是正确的。

因此少安对润叶的感情,一开始是兄妹之情,等润叶挑明说愿意等他、爱他时,他对润叶有了爱情的感觉,可是这爱情小火苗还没燃烧就被田福堂的干涉和他自己的理智熄灭了。

贫困的家庭和田福堂的压力,让少安清楚地看到,他和润叶的结合是不合实际的。这时候,不要彩礼的山西姑娘家来信,少安下决心放下润叶,去山西找婆姨。

少安对润叶的爱情虽然短暂,但是他对润叶的爱却又是无比强烈的,那是少安的初恋。

我不能爱你也忘不了你,但我终将会放下你。

他把对润叶的爱埋进土地里、喊向天空里:

山挡不住云,树挡不住风,神仙挡不住人想人,一个在山上,一个在沟,咱们见面容易,拉话话难……

我把我最炙热的感情献给你,我把我自己留给我贫穷的家。

润叶的爱对于少安来说就是一件奢侈品,名贵却不适用。装土豆,用麻袋比绣着花的背包更适合。

少安对润叶是最美好而又甜蜜的初恋的爱!

再来说说秀莲吧。

少安和秀莲是一见钟情。

作为一个农民,意味着要做很多体力活,因此身体结实很加分。秀莲身材丰满,人样也不错,还懂事,因为她从小没娘,所以她磨练的门里门外的活都能干。

这正是少安想要的那种媳妇。

秀莲一见少安,也惊喜得心蹦蹦跳。这就是她要找的人,长得帅,身上有一股很强的悍性,跟着他有莫名的安全感。

当少安跟秀莲坦白,家里很穷的时候,秀莲说,我不怕,穷也扎不了根,我跟你一起把咱家日子过好。

少安又说,从前算命的说我命短,秀莲咬破手指,用自己的血在少安的手掌上画上长长的生命线,这个质朴的女娃愿意用她自己的命续上少安的命。

许多人在追求对方时,都表示能为对方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是说说而已,可秀莲不仅仅是说,她也这样做了,她相信她的少安哥从此不再短命。

后来,秀莲积劳成疾,查出肺癌的时候,她瞒着家里人,她知道这个病治不好还费钱。

她走的时候一定是笑着走的,因为她先走了,她把命给少安哥续上了。

秀莲对少安的爱始于颜值,后来在一起生活,使她越来越崇拜这个正直善良有想法,努力改变贫穷生活的男人。

她宁愿自己饿着,也要让少安多吃点,她悄悄拿白馍给少安增加营养,就算被少安捶也不悔。

结婚时,自己不要买好的贵的衣料,把省下的钱给少安买一套最好的衣服,两人在布料店里差点吵起来,卖布的大姐忍不住赞叹,真是从没见过的事,你们以后的日子一定能过好!

他俩就是这样为对方着想的人!

她爱他、宠他,已经超越了妻子对丈夫的爱,她对他是慈母对儿子的爱。她说,你笑我陪你笑,你流啥眼泪,我都替你抹。

说这么多都是秀莲对少安的爱,少安对秀莲的爱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他们结婚几年后,在两人的打拼下,手头宽裕点,秀莲想箍新窑,少安说,你就死了想分家的心,你再说,我捶你……

一般人家,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秀莲是家里家外都要管。而少安只管门外的事,有几次家里急用钱,都是秀莲回娘家借……

少安所做的事,只有一个目的,让家里人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少安的爱是一种大爱,博爱,他不仅仅爱自己的家人,他富起来后还不忘拉扯同村人一起富裕。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自费翻新小学校。

他爱生产队的牛比爱秀莲都多,大冷天,他忍着冻把棉袄披在生病的牛身上。如果是秀莲一定是反过来的。

他对秀莲说的最多的就是秀莲去做饭,秀莲去给谁谁倒水,秀莲去拿钱来……

直到最后,得知秀莲不久于人世,才哭着说,秀莲是他的精神支柱,只要秀莲在,哪怕不能干活,在那躺着或者坐着,他心里就踏实。

他所做的一切,根本看不出来爱秀莲,其实不然,他是把秀莲看成跟他一体的。

在秀莲跟他说,不嫌他家穷,只看中他这个人,愿意用自己的命去续少安的命时,少安就在心里接纳了她,无论思想上,行动上都是和自己同步的人。

他当时是流着泪紧搂着秀莲,他是多么感激命运,能够让自己遇见另一个自己!

从此,肩上的重担有人分担,心中的委屈有人愿意听他倾诉。生活的不如意,也有宣泄的出口……

你是我的爱人,更是我改变贫穷的生活,并肩奋斗的战友!

他愿意自己和秀莲受苦受累,也不肯分家,不肯撇下家里人,不愿让家里人受苦。

他宁愿自己吃亏,不愿让别人受损失。他的砖窑烧不出来转,他就花高价去别处购买给之前跟他订购的砖客户。

他不是不爱秀莲,他爱秀莲就像爱他自己!

在多年的同甘共苦下,秀莲已深深融入他的生命中。他们是一个整体!他们是彼此的一半!

他对秀莲的爱是真正的“爱你就像爱自己”!

少安曾经对润叶是美好的初恋的爱,和秀莲结婚后,他对润叶说,过去的感情就像牙齿,掉了就没有了。

他没有否认曾经爱过润叶,但是他也告诉润叶,我现在爱着的是秀莲!

秀莲是他命运和利益的共同体,他对秀莲不仅有爱更是责任!

就如一首歌唱的:

爱你就像爱自己

你心事我能感应

像找到另一个自己

好多话只想说给你……

(来源网络)

此为修改版,改正了一些错漏以及有所增删

01

花了半年多的时间,跨越一个学期,总算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一开始看的时候确实有些看不下去,但是越到后来就越被书中对人性细致而真实的刻画所吸引,也被主人公身上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打动。我想写一写的是书中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的不同性质的爱情故事,可能于这本书整体而言显得有些狭隘,然而也无妨。

02

首先是孙少安和田润叶,他们之间的爱情由于身份地位的悬殊而显得不切实际,或者说是不堪一击。至少对于孙少安来说,他自始至终都很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面对润叶的表白,既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同时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克制。

他,孙少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小学毕业便辍学回家里帮忙,家里是一个烂摊场,欠着一屁股债,靠他和父亲两个男劳力只能勉强糊口。她,田润叶,受过良好的教育,高中毕业后在城里当老师,吃的是公家饭,是个干部。

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干部,怎么看怎么不匹配,他和她如今早已不在同一个圈子里,就算过去读书时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甚至润叶还帮少安补过裤子上的破洞,就算年幼时他们曾将彼此纳入过各自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之中,然而如今在经历了生活切实的窘迫和压力之后,孙少安深刻地明白他和润叶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来自于阶级,还来自于思想、眼界、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挣命劳动的孙少安从未想过他和润叶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发生。

他很感激润叶能够看上他,他并非对润叶毫无感情,他该是爱润叶的,至少存在一点爱,所以他会在田地里大哭一场。他明白,他和润叶之间有太多的鸿沟,有些是他自己设的,有些来自于传统观念,他没有勇气去和润叶一起生活,他也觉得自己不适合或配不上她。换句话说,如果他们一起生活,不仅要面对旁人的指点,更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种种潜藏矛盾在等待着他们,他不愿想象那些争吵如家常便饭的日子。所以他更愿意把润叶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她自有她的良人相配,而他孙少安成不了那个良人。

反观田润叶,她对少安哥的爱显得义无反顾,她觉得只要两个人相爱那么现实一切都不是问题,都可以解决。她急于想摆脱来自于李向前的困扰,因为她明白她爱的人是孙少安,如果没有李向前的狂热追逐和周围人的极力撮合,也许润叶不会那么快有勇气直面她对少安哥的心有独钟,但是事情的发展似乎就是想让她潜伏已久的感情有一个该有的结局,所以她托少平捎口信给少安,约他相见,过程虽有些曲折,终究还是表明了她的心意。

然而终归是现实赢了,他们俩之间的爱情甚至没有过多纠缠,就像是一列不能到站的列车,无疾而终。她很爱他,而他不是不爱,只是这爱和现实是相悖的,所以他无力爱她,连尝试都显得多此一举。我们不能说孙少安懦弱,没有担当,他当然有他的局限性,他只是,因为不敢爱,所以不够爱。是啊,他岂敢放肆地爱?又岂能放肆地爱?他的身后还有一大家子的人需要自己去帮扶,他要找的,是一个能够和自己一同劳动一同撑起这个家的人!

第一种爱情,因为少了门当户对,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支持,所以即使有爱,他们最终也没有在一起。在过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可以说门当户对依然重要,但是如果是真的相爱,我觉得还是该去尝试,至少也该去尝试一下。两个人的爱情也许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率,但在它被摧毁之前,也不该轻易缴械投降。

03

转身离开的孙少安,下一刻就踏上了寻找他合适伴侣的路途。这个即将出场的人物,就是贺秀莲——孙少安的妻子。

孙少安和贺秀莲之间的结合则显得平淡和朴实。第一眼他们之间的爱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彼此觉得对方很符合自己的需求,女方觉得男方长得还不错,看上去人也阳光,身体也壮实,比之前看过的那些人出色得多;同样,男方觉得女方勤劳能干,身体又结实,长得也漂亮,尤其一双眼睛水灵灵的。 他们之间没有纯粹意义上的怦然心动,没有一眼万年,更没有青梅竹马,他和她,彼此合适。 于是乎贺秀莲就毫不犹豫地跟着孙少安回到了双水村,不久便举行了婚礼。

而真正让他们感情升华的,是生活,是细水长流相互扶持结伴走过的日日月月年年,尤其是在那些艰苦奋斗的日子里,他们互相帮扶互相打气,他们一起相信未来会更好。 当孙少安的砖厂因为经营失误而在一夜之间倒闭还欠下许多账债时,贺秀莲没有绝望,反而是她,时时安慰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得垂头丧气的丈夫,让他不要灰心,要相信他们一定可以从头再来。后来,因为遇上胡永州,再加上秀莲娘家的帮助,孙少安得以东山再起,重新经营起了砖场。

只是到最后,当他们的光景真正好起来的时候,当他们终于有能力去享受生活的时候,秀莲却病了,病得不轻——肺癌晚期。其实若不是秀莲发觉自己一直咳嗽不见好却始终坚持着不去医院,还执意逞强,或许她能够陪伴孙少安更长久一些。可惜一切没有如果,她一直以来都太累了。为了帮扶少安,帮扶这个家,她拼命地劳动,在田地在砖场来回运转,人毕竟不是铁打的,在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之前,她就匆匆地告别了这个世界,留下她的两个孩子和她深爱的男人,相依为命。

第二种爱情,起于合适,浓于陪伴,忠于亲情。 其实这样的爱情放在今日也很常见,两个人因为觉得合适而在一起(当然这里的合适又多了许多种含义),在相依相伴风雨同舟中愈发觉得对方的重要和美好,这种感情在岁月的沉淀中慢慢转化为亲情,最后执子之手,相携一生,亦甚是美好,亦该感到满足。 也许你会觉得它不够浪漫甚至如水般平淡,可你该知道,浪漫能够给你惊喜却也会让你患得患失,而平淡,它能给你稳稳的幸福,让你心安。

04

田润叶和李向前的爱情,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种责任和感动。田润叶是在一种极不情愿和无奈的情况下答应嫁给李向前的,其时她一点儿都不喜欢他,甚至可以说是厌恶,厌恶他的不屈不挠死缠烂打。

结婚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就出现了,新婚当晚,润叶拒绝与李同床,一次两次还好,李一直安慰自己说是润叶太害羞,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李没有想到,润叶干脆自己另支了张小床,睡觉也不脱衣服,死活都不愿同他一起睡,结婚这么长时间以来,李向前还是等于一直打光棍,不,还不如打光棍呢,至少光棍不用忍受一个女人明明和你睡在同一间屋子里却无法触碰的无力感。明明近在咫尺,又像远在天边。

有一次向前醉酒,冲过去一把掀开润叶的被子,开始撕扯她的衣服,润叶当然不愿,她不爱李向前,她仍然爱她的少安哥,哪怕她知道他们已经绝无可能。她恨李向前,现在这一切都是他亲手造成。于是两个人在黑暗中谁也不甘示弱,互相挣扎,最终这场闹剧以润叶的一记耳光和向前的歉疚离开收尾。经历这件事后,润叶便想着将工作调到黄原去,在武惠良的帮助下得以实现。从此她与李向前便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其实他们两个人,谁都过得像单身一般,于向前更是煎熬。自此,从前烟酒不沾的李向前开始抽烟、酗酒。

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结婚不久之后向前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状况,故意离开一段时间去了北京,他天真地以为他和润叶之间会有“小别胜新婚”的转折出现,他索性在北京闲逛了好几天,给润叶买了许多时新衣服,回来时他特意给润叶拍了电报告知她到站时间,他甚至还幻想润叶会因为想念他而去车站接他……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出现,是啊, 他谁也没等,谁也不会来。

向前颓败地走向家的方向,他还想着也许润叶会在家中做一桌好菜等着他,可当他打开家门却发现家中空无一人。他该是很失望的吧,失望到将他买的东西通通破坏得一干二净。

慢慢地向前知道润叶不爱自己,甚至可以说是厌恶自己,所以他也不再强求和润叶一块儿生活,却也无论如何都不愿和润叶离婚,急坏了一双父母,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为了一个女人这么窝囊,劝也劝不听,甚至还拒绝和润叶调到同一个城市去工作。 拒绝远离又不肯靠近,这又是何苦?

这般形同陌生人似的平行生活终于迎来了它的交汇点。向前开车出了车祸,不得不截去双腿以保命,听闻这个消息的润叶,再也不能无动于衷,此刻她才真正觉得她是那个可怜人的妻子!她明白,向前出车祸的大部分原因源于自己,弟弟润生曾劝自己和向前好好过日子,他说“从前姐夫不抽烟也不喝酒,可这两年他常常借酒浇愁,我担心有一天他喝多了把车开沟里去……”如今想来,真的是一语成谶。

此时的润叶,才真正用公平理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合法丈夫,他其实是个好人,自己对他那么冷淡,但他对她的父母一直都很好,甚至超过了自己。她也知道公婆不喜欢她,一直劝他和自己离婚,可他就是不愿,宁愿就这样一直耗着。

出了车祸之后,向前突然之间不再坚持,他还是很爱她,所以这次,他决定放她走。甚至活着于他,也已经没有意义。

第一次,润叶看着躺在病床上面色痛苦而苍白的那个人,觉得他其实是一个长得不错的年轻人,而因为自己的执拗,他却在年华正好之时失去了双腿。她知道他现在一定很痛苦,他闭着的双眼中微微颤抖,混浊的泪水沿着脸颊滑下。润叶突然觉得,她该去照顾他,她要负起这个责任,他需要她!

当李向前是一个健全人时,润叶对他不屑一顾,只有厌恶;当李向前失去双腿之后,润叶终于有理由离开,他也终于放手让她离去,而润叶却开始真正扮演起一个妻子的角色。也许旁人难以理解, 从前你想离开却不能离开,而今你可以离开却又选择留下来,这又是何苦?

但润叶明白,自己做不到,做不到这样残忍地“独善其身”。假设这一刻她狠下心来离开他,她也无法心安理得,这一辈子都会觉得亏欠。当她终于愿意心平气和地主动走近这个执著坚韧的男人时,她会发现,其实他很好。 他真的很好。只是自己从来都不在意,所以从来都不知道!

我很庆幸他们最后终于有一个差强人意的结局,她照顾好他,他努力为她分担,他们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辈子,他和她,失去的得到的,谁多谁少?谁又欠谁多一点?怕是再也分不清了。 他们的故事,始于一厢情愿,远于心有旁鹜,归于“两情相悦”。我还是想用这个词来描述他们的结局,哪怕可能不太合适。

两情相悦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更多的人,他/她们一个人默默坚守,执著地不愿放手,如李向前之于田润叶,所以才有“你会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这个命题,答案却令人两难。如果你遇到一个爱你你却不爱的人,又或者你遇到一个你爱却又不爱你的人,我只想告诉你和TA两个字:珍惜。

05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无疑是最令人羡慕同时也是最令人感到惋惜的,他们互相懂得,彼此理解,抛却家世而言,他们之间的爱情无非是最理想的一种模式。原本我以为他们两个人一定会在一起,有一回迫不及待想知道后面的剧情,往后翻一翻却发现田晓霞居然死了,一时之间我很难接受这样的结局。如果说他们没有在一起我还有心理准备,毕竟他们之间同样家世悬殊,一个是煤矿工人,一个是省报记者,但我万万没想到她会以这样的方式与读者作别。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生命就此逝去,还未来得及在这个世界留下太多的印记就匆匆告别,实在让人感叹。

作家路遥给其他人的爱情都画上了一个还算圆满的句点,为何唯独对于孙少平和田晓霞,这一段过程最最自然最最美好的爱情,却要以这么残忍的方式收尾。在我看来,他和她,应该是属于相交的两个人,他们身上有很多的共同点,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自己认定的事情都会坚持下去……

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分隔两地长时间的不见面而变质,他们在书信中互诉衷肠,他们相约在古塔山再次相见,他们对未来有着太多太多的憧憬……他们的爱情是如此令人心生向往。正因如此,当我看到田晓霞为救人而被洪水吞没的那一段,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明明他们的幸福就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却一下子变得分崩离析,再无破镜重圆的可能。

难道这就是命运的无常和强悍吗?难道这就是生活吗?难道求一个圆满就真的那么难吗?我相信晓霞会永远留在少平的记忆中,任时间冲刷任岁月磨难,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笑靥如花的姑娘,那个美好的念想,会被藏在内心深处,陪伴着他,会一直都在。

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彼此懂得默契十足的人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更多的相处,是需要忍耐磨合和宽容的, 找到一个愿意为你改变的人,就已是一种幸运。 我看过更多的婚姻,充斥了抱怨、不满,或沉默或争吵,早已看不到我想要的理想中的爱情的样子。

爱情是一种甚为玄妙的东西,有时候,它真的难以言说。

只能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只能说,珍惜你爱和爱你的人,因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谁先降临。

附:《平凡的世界》的几种爱情(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966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2
下一篇2024-0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