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阮先生的满分恋爱》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给阮先生的满分恋爱》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第1张

《给阮先生的满分恋爱》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5u05ByAq8vnGvVt4pKGDA

pwd=4xz8 提取码:4xz8

简介:

最近网民们发现热搜上频频出现一个陌生的名字,随意一搜······嗯,是个很好看的女孩子。再看,咦?!不是科班出身却出演了著名导演的贺岁档大片?!啊嘞?!和情歌天后是不是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的闺蜜?! 

1 关于阮籍咏怀

关于这两句,明人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四以为系指阮诗托旨遥深,也就是说,是指阮诗多用比兴手法而含意深远的特点而言。

恐亦不然。钟嵘的意思,是说阮籍的《咏怀》诗虽然也抒写所见所闻,陈说人间之事,但诗人之情感、理想,乃在于天地之外,高远超迈。

钟嵘说阮籍诗“可以陶性灵,发幽思”,又说使得读者“忘其鄙近,自致远大”,亦指其超然脱俗而言。阮籍生当乱世,内心痛苦,遂于幻想中超凡脱俗,追求自由解脱。

如《咏怀》四十五:“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又七十四:“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

皆是其例。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云阮诗“或以自安,或以自悼,或标物外之旨,或寄疾邪之思”。

阮籍的诗寄托深远,而其志气狂放、纵逸,幽微、深隐,蕴藉深厚,在痛苦无人可诉的时候,把零乱、悲苦的内心感情用诗文表现出来。

2 阮籍诗中的名句

1、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

2、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阮籍《晋书·阮籍传》

3、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阮籍

4、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阮籍

5、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阮籍

6、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阮籍

7、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阮籍《文选·阮籍》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你解决问题,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继续追问我。

3 关于阮籍的咏怀诗

关于这两句,明人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四以为系指阮诗托旨遥深,也就是说,是指阮诗多用比兴手法而含意深远的特点而言。

恐亦不然。钟嵘的意思,是说阮籍的《咏怀》诗虽然也抒写所见所闻,陈说人间之事,但诗人之情感、理想,乃在于天地之外,高远超迈。

钟嵘说阮籍诗“可以陶性灵,发幽思”,又说使得读者“忘其鄙近,自致远大”,亦指其超然脱俗而言。阮籍生当乱世,内心痛苦,遂于幻想中超凡脱俗,追求自由解脱。

如《咏怀》四十五:“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又七十四:“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

皆是其例。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云阮诗“或以自安,或以自悼,或标物外之旨,或寄疾邪之思”。

阮籍的诗寄托深远,而其志气狂放、纵逸,幽微、深隐,蕴藉深厚,在痛苦无人可诉的时候,把零乱、悲苦的内心感情用诗文表现出来。

4 随便一首阮籍的诗,给出题目和千古名句

阮籍的《咏怀诗》:

嘉树下成蹊,

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

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

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

岁暮亦云已。

咏 怀

①八十二首选三

阮籍

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②

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③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④

5 阮籍诗歌风格

阮籍(210~263) 三国魏诗人。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的儿子。 生平 阮籍 4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

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

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在思想上,阮籍崇奉老、庄。这一方面是鉴于当时险恶的政治情势,他需要采取谦退冲虚的处世态度,道家思想正好可以做他的精神依托,另一方面也是受了当时盛行的玄学的影响。

阮籍也是魏晋玄学中的重要人物。他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通老论》、《达庄论》。

不过阮籍并非纯宗道家,他对儒学也并不一概排斥,如他在《乐论》一文中就充分肯定孔子制礼作乐对于"移风易俗"的必要性,认为"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 赋、文创作 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

他的赋都是短篇小赋,或咏物,或述志,内容不一。《清思赋》中说"清虚廖廓,则神物来集;飘□恍惚,则洞幽贯冥;冰心玉质,则激洁思存;恬淡无□,则泰志适情",写出了超凡绝尘的"清思"境界。

《首阳山赋》颂赞了伯夷、叔齐重视名节、清虚自守的精神,赋末说"托言于夷、齐,其思长,其旨远",显示了作者与古人冥合的意思。《鸩赋》以鸩被犬所害为题材,寄寓了作者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惧祸心情。

《猕猴赋》则以猕猴作为鹄的,批判了社会上的势利小人,此赋明显带有讽刺"礼法之士"的意味。以上两篇咏物赋,篇帙短小,语言简洁明练,而且全篇用托喻写法,意象生动,现实针对性又强,是阮籍赋中的佳作。

阮籍的论说文,都是阐述其哲学观念的,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乐论》等。这些论说文,都是采用"答客问"的辩难式写法,主人公则是"阮子"、"阮先生"或"先生"。

所以读者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为自己塑造的玄学家形象。文章注重结构上的逻辑层次,一般都首尾照应,论证逐层深入,善于作抽象的、本质的分析,体现了魏晋时期思辩方式的进步。

它们的语言风格比较朴素凝重,不尚华饰,稍有骈化的痕迹。 《大人先生传》是阮籍今存最长的作品,4000余字。

据《晋书·阮籍传》载,这篇作品作于阮籍游苏门山见仙人孙登之后。所谓"大人"即仙人,用司马相如《大人赋》意。

文体与他的论说文近似,也采取辩难的方式展开,不过主人公已不是"阮先生",而是改为"与自然齐光"、"变化神微"的"大人先生"了。文章一方面阐发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旨趣,一方面也对世俗庸人作了讥讽,特别是在第一段与"君子"的对话中,其思想锋芒之锐利,是阮籍著作中仅见的。

从艺术上看,此文也是阮籍散文中最出色的。特别是"虱处□中"这一寓言故事,形象生动,寓理深刻,显然是受了《庄子》文风的影响。

在这段故事之末,作者写道:"汝君子之处区之内,亦何异夫虱之处□之中乎!"强烈表达了对"礼法君子"的憎恶。在语言运用上,此文音节整齐,而且基本都用韵,时见对偶文句,有的地方铺排较多,接近于赋的风格。

咏怀诗 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

此外还有四言《咏怀诗》,今存13首。这些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及背景已难确考,一般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之作,而是包括了平生不同时期的作品,总题为"咏怀"。

《咏怀诗》全都是抒情述怀作品。由于阮籍生活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加上他独特的性格和处世态度,使他的诗歌面貌很有个人特色。

《文选》李善注引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指出了它在内容上以感叹身世为主,也包含着讥刺时事的成分,在表现方式上则曲折隐晦。 《咏怀诗》中的身世之感,可分两个方面。

一是自述生平经历及理想志向,一是表现惧祸忧生心情。这两方面有时分写,有时合说,并无定规。

主要写生平经历志向的,如第 5首叙。

6 阮籍生平诗作

一、人物小传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

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

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

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

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

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

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原集已佚。

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编辑本段]二、著作 1、咏怀诗 (一)、四言咏怀 三首 其一 天地絪缊,元精代序。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郁高松,猗那长楚。

草虫哀鸣,鸧鹒振羽。感时兴思,企首延伫。

於赫帝朝,伊衡作辅。才非允文,器非经武。

适彼沅湘,托分渔父。优哉!游哉!爰居爰处。

其二 月明星稀,天高气寒。桂旗翠旌,佩玉鸣鸾。

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思从二女,适彼湘沅。

灵幽听微,谁观玉颜?灼灼春华,绿叶含丹。日月逝矣,惜尔华繁! 其三 清风肃肃,脩夜漫漫。

啸歌伤怀,独寐寤言。临觞拊膺,对食忘餐。

世无萱草,令我哀叹。鸣鸟求友,《谷风》刺愆。

重华登庸,帝命凯元。鲍子倾盖,仲父佐桓。

回滨嗟虞,敢不希颜!志存明规,匪慕弹冠。我心伊何?其芳若兰。

(二)、五言咏怀 八十二首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原集已佚。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籍尝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英豪翘首,俊贤抗足。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昔子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韦带之士,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为道存也。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见采择,无以称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谬恩,以光清举。”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

世志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人善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玄远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讥之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无为之贵。文多不录。

竦计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卷一

咏怀诗 三首

其一

天地絪缊,元精代序。清阳曜灵,和风容与。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郁高松,猗那长楚。草虫哀鸣,鸧鹒振羽。感时兴思,企首延伫。於赫帝朝,伊衡作辅。才非允文,器非经武。适彼沅湘,托分渔父。优哉!游哉!爰居爰处。

其二

月明星稀,天高气寒。桂旗翠旌,佩玉鸣鸾。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思从二女,适彼湘沅。灵幽听微,谁观玉颜?灼灼春华,绿叶含丹。日月逝矣,惜尔华繁!

其三

清风肃肃,修夜漫漫。啸歌伤怀,独寐寤言。临觞拊膺,对食忘餐。世无萱草,令我哀叹。鸣鸟求友,《谷风》刺愆。重华登庸,帝命凯元。鲍子倾盖,仲父佐桓。回滨嗟虞,敢不希颜!志存明规,匪慕弹冠。我心伊何?其芳若兰。

咏怀 八十二首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从风翔。交甫解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其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其四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其五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其六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其七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愿�卒欢好,不见悲别离。

其八

灼灼西颓日,馀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其九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鸣雁飞南征,鶗�发哀音。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其十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沈。捷径从狭路,僶俛趋荒*,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

其十一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其十二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夙昔同衾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其十三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其十四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其十五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

其十六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

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其十八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君子在何许?叹息未合并,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其十九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寄颜云霄闲,挥袖凌虚翔。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其二十

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其二十一

於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

其二十二

夏后乘云舆,夸父为邓林。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凤皇鸣参差,伶伦发其音。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其二十三

东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阳。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寝息一纯和,呼�成露霜。沐浴丹渊中,炤燿日月光。岂安通灵台,游漾去高翔。

其二十四

殷忧令志结,怵愓常若惊。逍遥未终晏,朱阳忽西倾。蟋蟀在户�,蟪蛄鸣中庭。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其二十五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但畏工言子,称我三江旁。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势路有穷达,咨嗟安可长。

其二十六

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荆棘被原野,群鸟飞翩翩。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其二十七

周郑天下交,街术当三河。妖冶闲都子,焕燿何芬葩。玄发发朱颜,睇眄有光华。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夸。愿为三春游,朝阳忽蹉跎。盛衰在须臾,离别将如何。

其二十八

若花燿四海,扶桑翳瀛洲。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雠。严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阴阳有变化,谁云沈不浮,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俛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其二十九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所怜者谁子?明察自照妍。应龙沈冀州,妖女不得眠。肆侈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其三十

驱车出门去,意欲远征行。征行安所如?背弃夸与名。夸名不在己,但愿适中情。单帷蔽皎日,高榭隔微声。谗邪使交疏,浮云令昼冥。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从容在一时,繁华不再荣。晨朝奄复暮,不见所欢形。黄鸟东南飞,寄言谢友生。

其三十一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其三十二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其三十三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其三十四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其三十五

世务何缤纷,人道苦不遑。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天阶路殊绝,云汉邈无梁。濯发旸谷滨,远游昆岳傍。登彼列仙岨,采此秋兰芳。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其三十六

谁言万事艰,逍遥可终生。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彷徨思亲友,倏忽复至冥。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

其三十七

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临路望所思,日夕复不来。人情有感慨,荡漾焉能排。挥涕怀哀伤,辛酸谁语哉!

其三十八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其三十九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其四十

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玑。曒日布炎精,素月垂景辉。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飘若风尘逝,忽若庆云晞。修龄适余愿,光宠非己威。安期步天路,松子与世违。焉得凌霄翼,飘飖登云湄。嗟哉尼父志!何为居九夷!

其四十一

天网弥四野,六翮掩不舒。随波纷纶客,泛泛若浮凫。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列仙停修龄,养志在冲虚。飘飖云日间,邈与世路殊。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踌躇。

其四十二

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元凯康哉美,多士颂声隆。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常融。天时有否泰,人事多盈冲。园绮遯南岳,伯阳隐西戎。保身念道真,宠耀焉足崇。人谁不善始,能克厥终。休哉上世士,万载垂清风!

其四十三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其四十四

俦物终始殊,修短各异方。琅玕生高山,芝英耀朱堂。荧荧桃李花,成蹊将夭伤。焉敢希千术,三春表微光。自非凌风树,憔悴乌有常。

其四十五

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葛藟延幽谷,��瓜瓞生。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

其四十六

鷽鸠飞桑榆,海鸟运天地。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招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其四十七

生命辰安在,忧戚涕沾襟。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青云蔽前庭,素琴凄我心。崇山有鸣鹤,岂可相追寻。

其四十八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群。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其四十九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其五十

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谁云君子贤,明达安可能。乘云招松乔,呼�永矣哉!

其五十一

丹心失恩泽,重德丧所宜。善言焉可长,慈惠未易施。不见南飞燕,羽翼正差池。高子怨新诗,三闾悼乖离。何为混沌氏,倏忽体貌隳。

其五十二

十日出旸谷,弭节驰万里。经天耀四海,倏忽潜蒙汜。谁言焱炎久,游没何行俟。逝者岂长生,亦去荆与杞。千岁犹崇朝,一餐聊自已。是非得失间,焉足相讥理。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

其五十三

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智巧万端出,大要不易方。如何夸毗子,作色怀骄肠。乘轩驱良马,凭几向膏粱。被服纤罗衣,深榭设闲房。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傍。

其五十四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沈。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其五十五

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黄鹄呼子安,千秋未可期。独坐山�中,恻怆怀所思。王子一何好!猗靡相携持。悦怿犹今辰,计校在一时。置此明朝事,日夕将见欺。

其五十六

贵贱在天命,穷达自有时。婉娈佞邪子,随利来相欺。孤思损惠施,但为谗夫蚩。鹡〔鸰〕鸣云中,载飞靡所期。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

其五十七

惊风振四野,回云荫堂隅。床帷为谁设?几杖为谁扶?虽非明君子,岂暗桑与榆?世有此聋瞶,芒芒将焉如?翩翩从风飞,悠悠去故居。离麾玉山下,遗弃毁与誉。

其五十八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其五十九

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岂效缤纷子,良马骋轻舆。朝生衢路旁,夕瘗横术隅。欢笑不终晏,俛仰复欷歔。鉴兹二三者,愤懑从此舒。

其六十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渴饮清泉流,饥食并一箪。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屣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信道守诗书,义不受一餐。烈烈褒贬辞,老氏用长叹!

其六十一

少年学击刺,妙伎过曲城。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垧。旗帜何翩翩,但闻金鼓鸣。军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念我平常时,悔恨从此生。

其六十二

平昼整衣冠,思见客与宾。宾客者谁子?倏忽若飞尘。裳衣佩云气,言语究灵神。须臾相背弃,何时见斯人!

其六十三

多虑令志散,寂寞使心忧。翱翔观陂泽,抚剑登轻舟。但愿长闲暇,后岁复来游。

其六十四

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松柏郁森沈,鹂黄相与嬉。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

其六十五

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朱颜茂春华,辩慧怀清真。焉见浮丘公,举手谢时人。轻荡易恍惚,飘飖弃其身。飞飞鸣且翔,挥翼且酸辛。

其六十六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其六十七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其六十八

北临乾昧溪,西行游少任。遥顾望天津,骀荡乐我心。绮靡存亡门,一游不再寻。傥遇晨风鸟,飞驾出南林。漭漾瑶光中,忽忽肆荒*。休息晏清都,超世又谁禁。

其六十九

人知结交易,交友诚独难。险路多疑惑,明珠未可干。彼求飨太牢,我欲并一餐。损益生怨毒,咄咄复何言。

其七十

有悲则有情,无悲亦无思。苟非婴网罟,何必万里畿。翔风拂重霄,庆云招所晞。灰心寄枯宅,曷顾人间姿。始得忘我难,焉知嘿自遗。

其七十一

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白日颓林中,翩翩零路侧。蟋蟀吟户牖,蟪蛄鸣荆棘。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其七十二

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其七十三

横术有奇士,黄骏服其箱。朝起瀛洲野,日夕宿明光。再抚四海外,羽翼自飞扬。去置世上事,岂足愁我肠。一去长离绝,千岁复相望。

其七十四

猗欤上世士,恬淡志安贫。季叶道陵迟,驰骛纷垢尘。甯子岂不类?扬歌谁肯殉?栖栖非我偶,徨徨非己伦。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

其七十五

梁东有芳草,一朝再三荣。色容艳姿美,光华耀倾城。岂为明哲士,妖蛊谄媚生。轻薄在一时,安知百世名。路端便娟子,但恐日月倾。焉见冥灵木,悠悠竟无形。

其七十六

秋驾安可学,东野穷路旁。纶深鱼渊潜,矰设鸟高翔。泛泛乘轻舟,演漾靡所望。吹嘘谁以益?江湖相捐忘。都冶难为颜,修容是我常。兹年在松乔,恍惚诚未央。

其七十七

咄嗟行至老,僶俛常苦忧。临川羡洪波,同始异支流。百年何足言,但苦怨与雠。雠怨者谁子?耳目还相羞。声色为胡越,人情自逼遒。招彼玄通士,去来归羡游。

其七十八

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乘云御飞龙,嘘�叽琼华。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自伤非俦类,愁苦来相加。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

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其八十

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忽忽朝日颓,行行将何之?不见季秋草,摧折在今时。

其八十一

昔有神仙者,羡门及松乔。�习九阳间,升遐叽云霄。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飖。

其八十二

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荣好未终朝,连飚陨其葩。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垂影临增城,馀光照九阿。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采薪者歌

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邵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得志从命升。失势与时颓。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

大人先生歌

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

阮兆辉

阮兆辉(英文名Franco),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广东佛山,著名香港粤剧演员。

中文名:阮兆辉

外文名:Franco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佛山

职业:粤剧演员

代表作品:《孙悟空》;李香君1990

人物生平

阮兆辉(英文名Franco),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广东佛山,著名香港粤剧文武生演员。

三、四岁时跟随父兄到香港定居,七岁开始从事演艺工作入行拍**,很快走红**界,曾与李丽华、葛兰、林翠、李湄、王引、王元龙等合演国语片。

阮兆辉在做童星演**时演过不少粤剧,是香港粤剧总会——八和会馆当门弟子,在粤剧界有「神童」、「万能泰斗」等美誉。他的启蒙老师是丁香耀,曾拜麦炳荣、刘兆荣、黄滔、林兆鎏为师,精研广东说唱之南音,更随袁小田师傅练北派武功。阮兆辉曾参与“大龙凤”、“新马”、“碧云天”、“春晖”、“好兆年”、“燕笙辉”、“鸣芝声剧团”、“庆凤鸣”、“双喜”、“凤笙辉”、“颂新声”及“雏凤鸣”等剧团。

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开始之际,阮兆辉大病了一场,差点不能继续他的演戏事业。1971年成立香港实验粤剧团,推动香港粤剧的发展。1991年获得艺术家年奖之歌唱家年奖。1992年,他又获颁授勋衔,更于同年应邀远赴伦敦,作英女皇御前演出。他也曾多次到美加、欧洲、澳洲、东南亚、南美洲、台湾等各地表演粤剧,把粤剧带到世界各地,让世界领略粤剧艺术之美。

1993年,他练功时不慎颈部软骨移位,下半身失去知觉,动弹不得。万幸的是两次得病最后都治愈了,作为粤剧舞台的“万能泰斗”,阮兆辉在频于演出的同时,更致力于推广发扬传统戏曲。“粤剧之家”就是在他1993年大病的背景下创建的,参与制作了不少鲜为商业粤剧团采演的大型名剧,有《赵氏孤儿》、《玉皇登殿》和《醉斩二王》等。他排演的剧目,也大多是传统老戏,或是半新不旧的戏。阮兆辉不独对自己行当的生戏具有相当大的造诣,丑生、须生,甚至花脸戏角色,演来也得心应手。在1998年12月,他与裴艳玲合作的“南戏北戏展光华”更展露出演京剧的才华。

2003年五月获颁「艺术成就奖」。阮兆辉是少数可以跨行当演出的艺人。曾演出《大闹青竹寺》、《十奏严嵩》、《大送子》、《情锁奈何天》、《宦海奇情》、《山东响马》、《荷池影美》、《汉家天下》等等。曾经出任西九咨询委员会委员。

他与前妻尹飞燕的儿子阮德锵,现时是无线电视的艺员之一。阮兆辉现任妻子是前模特儿邓拱璧,组成朝晖剧团推广粤剧新秀,阮兆辉出任艺术顾问。阮兆辉的哥哥阮兆开曾是粤语片童星。

七岁开始演戏,十岁有了“戏瘾”,并从此一发不可收。集“**童星”、“粤剧神童”、“万能泰斗”、“粤剧名伶”等美誉于一身,唱了半个多世纪的粤剧,已年过六旬、自认“保守派”的阮兆辉仍苦守粤剧传统,他一直在说:“我要活到老,唱到老。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戏台上,因为粤剧是我一生的事业”

七岁入行

1953年,年仅七岁的阮兆辉已入行拍**,很快便以童星的姿态走红**界。阮兆辉堪称是50年代港片最著名的童星之一,和李小龙同辈,拍片可能更多。从1953年到1970年,阮兆辉演过85部**之多,给影迷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有《养子当知父母恩》、《父与子》、《父母心》、《哪吒》、《孙悟空》等。此外,他参演的多部国语片,亦获好评。

阮兆辉在做童星演**时也出演粤剧,是香港粤剧总会——八和会馆当门弟子。舞台演出,是阮兆辉演艺生涯的重要环节。他的启蒙老师是粤剧名宿丁香耀,后拜名伶麦炳荣为师,并从刘兆荣、黄涛、林兆鎏三位师傅习唱,后随袁小田师父习武。小小年纪的阮兆辉,当时已在粤剧舞台初露锋芒,被誉为“粤剧神童”。

提到当初走上演艺之路的缘由,阮兆辉坦诚地说,是出于生计需要。阮兆辉祖籍广东新会,生于广东佛山,三、四岁时跟随父兄到香港定居。初到香港的那些年头,阮家经济困窘,七岁的阮兆辉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开始演戏。至于演粤剧,阮先生笑说最开始是小孩子觉得好玩,却没想到后来竟真正喜欢上了粤剧,并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粤剧生涯。

选择粤剧

十来岁时,在**界和粤剧界都已小有名声的阮兆辉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拍**还是演粤剧?在人生最重要的十字路口前,阮兆辉选择的不是最朝阳的**,而是自己最喜欢的粤剧。

阮兆辉认真地说,自己喜欢粤剧,是因为喜欢舞台表演这种能与观众真实地面对面交流的表演形式,“在台上,我可以看到台下真实的观众,观众也可看到台上真实的我,我们之间可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喜欢并享受着这种感觉。而这种感觉是我在拍**时体会不到的。”

选择了粤剧,就意味着将一路与苦相伴。小时候,当同伴们每天在户外自由嬉戏时,阮兆辉却要穿梭戏棚练功习武,抬腿、下腰、翻跟斗、练习唱腔“那时候真的很苦,一直在风风雨雨,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虽然看不到前方的路,但我那时就想着要一直往前走,要勇往直前”

在粤剧生涯中,阮兆辉经历了人生重要的几道坎。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开始之时,阮兆辉大病了一场,差点不能继续演戏。1993年,他练功时颈部软骨移位,半身失去知觉,动弹不得。万幸两次得病最后都治愈了,且都在病后有所反省、收获。阮兆辉说:“每次的大伤都是对我身体的全面打击,但每次却又都是对我思想的一次提升。”“粤剧之家”就是在他1993年大病的背景下创建的。

几十年来,阮兆辉仍然会在**中亮相,间或也会出现在电视上,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粤剧舞台,粤剧已经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万能泰斗

熟悉粤剧的观众,都知道阮兆辉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万能泰斗,正所谓“须挂红黑白,边式武小丑”,除了旦角他不太喜欢外,可以说各种角色他都游刃有余。有评价说,阮兆辉是时下唯一既任文武生及二帮小生,但依然叫好叫座的老倌。阮兆辉不独对自己行当的生戏具有相当造诣,丑生、须生,甚至花脸戏,演来也得心应手。在1998年12月,他与“国宝”裴艳玲合作的“南戏北戏展光华”更展露出演京剧的才华。

阮兆辉的艺术造诣,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作为纵横香港粤剧坛五十余年的粤剧名伶,阮兆辉被推举为业界代表。他出任新一届香港八和会馆副主席,一直奔走于香港教育署和各大学之间争取项目合作,希望把戏曲知识推广到学界,把粤剧发扬光大。

创新尝试

作为粤剧舞台的“万能泰斗”,阮兆辉在频于演出之余,更致力于推广传统戏曲。他在1993年创立的“粤剧之家”,制作了不少鲜为商业粤剧团采演的大型名剧,计有《赵氏孤儿》、《玉皇登殿》和《醉斩二王》等。他排演的剧目,也多是传统老戏,或半新不旧的戏。他自认是粤剧界的“保守派”。

“如果我不保守,就没有人保守了。”阮兆辉感慨,“现在太多的人去做新的东西,反而把最根本的丢掉了,把粤剧演得不伦不类。”“我也不反对吸收西方元素,尝试创新,我赞成百花齐放,如果吸收好的东西,变成更好的东西,那当然好我搞我的老戏,你演你的新戏。创新、尝试什么都可以,但不是取代。这是最重要的。”

年轻时,阮兆辉其实也一直在尝试创新。他在1971年创办了“香港实验剧团”,尝试粤剧的各种创新形式。“但是这么多年来兜了一个大圈,到最后还是返回起点,因为突然发觉其实最好的还是最初的那些传统的东西。”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保守老旧,我现在要坚持做我自己认为最好的我认为目前最好、最重要的是留下一条平坦的路给后辈。”已经年过六旬的阮兆辉有着孩子气的坚持。但从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一个老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坚守以及那份强烈的责任感。

“不怕没有观众,只怕我们演不出好的戏给观众看。”

当记者问到当前粤剧会不会因为语言自身的局限性及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因素,导致观众的老化和减少,阮兆辉显得不以为然,“我们不怕没有观众,只怕我们演不出好的戏给观众看。”阮兆辉认为粤剧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看粤剧,但等他们年老时还可能来看,但我们没有接班人,拿什么戏去吸引人再看下去呢?”

粤剧人才的青黄不接一直都是阮兆辉最担心的问题。年逾六旬的阮兆辉虽身上多处留伤,但依然坚持在台上演戏。关于教粤剧,阮兆辉有他的独到看法。他认为,教粤剧是不能光靠在戏棚里手把手教的,粤剧需要口传身授,讲求体会、感受,需要找到舞台上的感觉,所以他想一直在舞台上演戏,把他五十多年积累的技艺通过舞台传给后人。

粤剧培训学校

当问及对粤剧发展有什么建议时,阮兆辉脱口而出:“最想要一所粤剧学校”。他认为要长远解决粤剧人才短缺的问题,光靠他们这些粤剧爱好者在会馆里“带徒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培训机制,需要一所培训学校永续培养人才。

在香港还没有专门培养粤剧人才的学校,这与香港地区地价奇贵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是香港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阮兆辉说道,“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是不太懂得珍惜的。”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通过自己努力或向社会呼吁,建立起一所正规的粤剧人才培养学校,让想学粤剧的孩子都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里练习。

这位脚踏梨园半个多世纪的粤剧老人,如此年纪却还依然心系粤剧发展。但摆在他面前的仍是一条看不到前方的路,而他依然还会“勇往直前”。

2018至19年度,阮兆辉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主讲通识课程「中国戏曲欣赏」。

个人作品

**

李香君1990(1990)

雪花神剑-第一集(1964)阮兆辉雪花神剑-第二集(1964)

雪花神剑-大结局(1964)

孙悟空七打九尾狐(1964)孙悟空

雪花神剑-第三集(1964)

万恶*为首(1963)陈子良

八仙闹东海(1963)大太子

三剑斗天魔(1962)云中燕

断桥产子(1962)许仕林

血洗爱河桥(1962)宇文定儿

打死不离亲兄弟(1962)

春满帝皇家(1962)太监

纽约唐人街碎尸案(1961)伶人阮兆辉

金銮教子认生娘(1961)

节妇审贪官(1960)麦少明

银龙太子斗八仙(1960)三太子

哪咤蛇山救母(1960)哪吒

双孝子月宫救母(1960)小羊

天雷劈棺生鬼仔(1960)

春潮(1960)阿米

骨肉情深姊妹花(1960)白秋河

猩猩王大闹天宫(1959)哪吒

白娘娘借尸还魂(1959)哪吒

双孝子劈棺救母(1959)张宝官

红孩儿水晶宫救母(1959)红孩儿

逃亡48小时(1959)黄小东

白兔会(1959)咬脐郎

铁扇公主神火破天门(1959)红孩儿

石头太子篡位(1959)石头太子

毒玫瑰(1958)张小万童年

望乡(1958)万寿

万世流芳张玉乔(1958)陈上图

荣华梦(1958)

哪吒大闹天宫(1957)哪吒

红叶仙缘(1957)

哪咤闹东海(1957)哪咤

哪吒闹东海(1957)哪吒

爱与罪(1957)

香罗冢(1957)喜郎

出谷黄莺(1956)上官家宝

青山翠谷(1956)自强幼年

家和万事兴(1956)少云-幼年

黄飞鸿独臂斗五龙(1956)胡细牛

西厢记(1956)欢郎

黄飞鸿大闹花灯(1956)黄志辉

慈母颂(1956)常念祖幼年

家教(1955)幼时胡本行

真金不怕红炉火(1955)马玉辉

后窗(1955)

父母心(1955)志威

陈世美不认妻(1955)

六月飞霜(1955)

菱花梦(1955)

檐前滴水(1955)胡振球幼年

儿女债(1955)阿牛

歌唱郎归晚(1955)马扶风

孤儿行(1955)吴中用-幼年

黄飞鸿威震四牌楼(1955)阿牛

秋(1954)高觉群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1954)冯继业幼年

自梳女(1954)金少爷

母爱(1954)杨明幼年

母亲(1954)少强幼年

父与子(1954)虾仔

历尽艰辛一妇人(1954)永春子赵金生

飘零女(1954)屈志强幼年

人隔万重山(1954)幸儿

初为人母(1954)浩声幼年

空谷兰(1954)赵小明

凤阁重开姊妹花(1954)锦儿

鬼媒(1954)刚仔

十载寻夫记(1954)黄小华

离婚泪(1954)林大聪

春(1953)高觉群

养子当知父母恩(1953)丁虾仔

**

哪吒闹东海(1957)演唱

哪吒大闹天宫(1957)演唱

十载寻夫记(1954)演唱

哪咤闹东海(1957)演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760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2024-0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