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是我和父母一起追的一部剧,是非常少有的完全看过,并且看过好几遍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不管是演员的表演上,还是背景的选择上的非常的真实,揭露了婚姻不同阶段,亲人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还穿插着与邻里之间的纠纷,与婆婆之间的相处,爱人出轨后的处理方式,和女儿之间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家庭关系的挽回等等问题。
这部电视剧剧中的演员都是非常具有实力的,张国立和蒋雯丽,本来就是我国非常优秀的电视剧演员,此次合作给这部电视剧奠定了良好的演员基础,这部电视剧中还有李永健,李菁菁,赵丽颖,于明加等实力派演员参加演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爱情故事。
这个电视揭示了很多社会的现实,其中的情节发展经历了我国发展的各个不同的阶段,表现的最明显的就是集体宿舍,分房还有非典的相关事件。我们甚至可以从他们房屋变化的一点一滴,家庭生活调整改变的一点一滴,看出我国经济转变发展的进步过程。
我认为这部作品是我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少有的精品,这个电视剧以文丽和佟志的爱情为主线,从他们的相识相知,知道最后的白首偕老,中间发生的是非曲折为主要内容,在生活层面给了我们很多的经验,在与人交际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视剧。
《金婚》的男女主人公婚礼场面在第1集1956年春节,重工机械厂年轻技术员佟志的朋友大庄结婚,婚礼却不欢而散,佟志由此认识了年轻漂亮的小学数学教师文丽,1956年底,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这对有情人结为夫妻。
《金婚》 第2集 文丽和佟志新婚初夜就遭遇尴尬,两个没有男女经验,也没有受过这方面教育的青年男女,突然走到一起,完全找不着北,新婚之夜,在新娘的泪水和新郎的叹息中度过,新婚次日,新娘文丽便逃回娘家。细心的母亲看出女儿的困惑,三言两语解决问题,真正的新婚才开始。
《金婚》是一本让人温暖的故事书。
由蒋雯丽和张国立主演的电视剧《金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部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很喜爱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一对男女,从年轻时相识相爱到结婚,一路携手走过了50年的故事。
50集的电视剧,一集一年。看似“流水账”一般平淡的叙述方式却在两位优秀的演员的演绎下,格外的真实感人。
大制作、大冲突的影视作品就像是饭馆里的菜,咸香油辣,带给人强烈的冲击,但只可偶尔尝鲜;而《金婚》更像是一碗家里的饭,平平淡淡却是最让人难忘。
这部电视剧并不是一味地抒情,渲染两人的举案齐眉、相濡以沫,而是伴随着许多的争吵。夫妻之间的争吵、婆媳之间的争吵、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争吵,然而就是这样真实的家庭写照才最能让人引起共鸣,在其中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还有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部电视剧的故事背景。从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后的这5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和理念变化很大。小时候总是听我的外婆给我讲中国刚成立时候的样子,人们过着怎样的日子,如何生活。而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的生活,也能让我更好的去了解他们。
还有我很喜欢剧中蒋雯丽和张国立的感情,他们代表着我们上一代老人的感情观,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两个人这一路走过来,风风雨雨,争吵不断却让他们的手越抓越紧。相比现在的高离婚率,年轻人快餐式的爱情,我更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婚姻是一个永远都难解的课题,再婚后的相处中,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记得《失恋33天》中老人的话:现在的年轻人啊,东西坏了就扔掉,为什么不能修呢?再看看《金婚》中的两位携手走过这一生的酸甜苦辣,我想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有所反省。
《金婚》是一部难得好作品,它可以触动人的心灵。而没有两位主演出色的演出,这部电视剧也不可能如此成功,可以说他们互相成就。
希望大家都可以去看一下这部作品,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中领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
文/婉兮 图/网络
1
庄嫂名叫高淑贞。
不过,这个名字的使用频率很低。
大部分时候,她都被称为庄嫂——仿佛是躲在丈夫的姓氏之下,用一个“嫂”字来模糊地定义身份。
也难怪。
她是童养媳出身,能从老家来到北京,靠的全是一个“家属”身份。在那个年代,这的确沾了婚姻的光,被丈夫的正式职工身份改变命运。
否则便是待在屯里乡里,一辈子和泥巴打交道。
相比之下,女主角文丽就幸运多了。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父母宠姐姐爱,自小读书学习,铁饭碗是自己牢牢捧着的。所以,她能与丈夫平起平坐,理直气壮地要求他分担家务。
毕竟都是上班赚钱的人,谁也不比谁差劲。
另一方面是,庄嫂长得不是太好看。
膀大腰圆、眉眼并不精致,开口便是一股浓浓的大碴子味儿。和精致小资的文丽相比,似乎不太上得了台面。
我猜,初来乍到的她会有些自卑。
自己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丈夫的迎娶便成为一种恩赐,带着高高在上的怜悯与施舍,她只有服从他、仰望他的份儿。
老家的亲友们也在叮嘱,好好照顾男人,早日生下一男半女。
这便是她所有的工作与价值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为他生儿育女开枝散叶。
其实也用不着委屈,这本就是老家所有女人的生活方式,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她可不像文丽那么矫情,伺候老爷们儿不就是女人该干的活儿吗?洗衣做饭操持家务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2
高淑贞欢欢喜喜当了新娘,谁知洞房还未闹完,就遭遇了命运的当头一棒。
那个叫梅梅的姑娘带人来搅局,吵嚷着要大庄给一个说法。姑娘眼里闪着泪光,被婚礼现场一映衬,便显出了骇人的红,像鲜血般附着在她的婚姻上。
没文化不代表没智商,庄嫂再傻,也明白发生了什么。
原来男人早就移情别恋欠下风流债,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自己的身上。昔日情人来势汹汹,可新郎官不言不语,只一个劲儿地往躲,不敢与梅梅面对面地掰扯分辩。
其实,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默认。
那是仅此一次的新婚之夜,可丈夫献上的大礼是不忠。被看了笑话不说,心里还落下一根刺,大半辈子都在隐隐约约地疼。
但除了默默哭泣,庄嫂别无他法。
好好的婚礼被搅和了,这恍惚也预示着后来的一切。
后来的几十年,大庄一直不能消停。那颗寻花问柳的心始终在蠢蠢欲动,虽然没掀起狂风大浪,但也让人膈应得慌。
大庄和佟志不一样。
在婚姻问题上,他是个十足十的现实主义者。
娶爱情太累,不如遵从父母之命,娶个吃苦耐劳、能把自己照料得妥妥帖帖的女人。如此,才能从婚姻中获取最直接最具体的好处。
但人的欲望无止境。
在满足生理和生活需求后,他又开始渴望精神享受,总是不自主地把脚探出围城去找浪漫、找刺激。
庄嫂哭过闹过,甚至拿自杀威胁过,但最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闹了也白闹,男人只老实一时,狗终究改不了吃屎。可日子还要往下过,只能用一句“算了”来自我安慰,把苦水都默默往下咽。
不会像文丽那样大动干戈,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嫁给爱情的女人,其实更容易被婚姻所伤。因为后者远不如前者动人,她会被巨大的落差击垮,乃至怀疑曾经的一切。
但即便如此,庄嫂也是羡慕文丽的。
3
庄嫂对文丽的羡慕,表现在模仿与仇视上。
有一回,文丽花大价钱做了条布拉吉,衬着盈盈一握的小腰,直显得身姿曼妙楚楚动人。她穿着它招摇过市,满脸都是自信。
庄嫂见状,也原模原样做了一条。
可当她那并不苗条的身子强塞进去时,一出活生生的东施效颦便上演了。文丽又好气又好笑:“就跟照哈哈镜似的。”
后来,庄嫂也找了个工作。
干的都是粗活,但她故意在公用的洗脸池边大说特说,明里暗里地抬高自己,目的是让邻居们刮目相看。瞧,我也是个有工作的女人了!
当然,这也是暗中与文丽叫板,“我工资不老少,不比那小学老师差!”
自傲的反面是自卑,庄嫂虚张声势,反而更显出内心的怯懦不安,也正应了心理学上的一句话,“缺什么炫耀什么。”
那时候,她想变成文老师那样的女性,被丈夫宠爱、被命运善待。
遗憾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表面上的模仿只是徒增笑料,而大庄的态度一如往昔。哪怕她把他伺候得妥妥帖帖。洗衣做饭生孩子,甚至把洗脚水都端到丈夫的面前去。
人人夸她贤惠、能干,会过日子。可这些传统美德,并没换来丈夫的爱护与疼惜。
想来总是伤心的。
4
说实话,我挺佩服庄嫂。
别的不说,起码她持家有道,能在粮食短缺的年代保证丈夫和儿子有肉吃。那份精打细算看似俗气,其实也考验协调力与统筹力。
才华并不特指舞文弄墨,把日子过好,其实也是一种了不得的才华。
还有一次,厂里分房子。
大庄没得到心仪的房子,但只能暗自憋屈,打算吃个哑巴亏。
但庄嫂气不过,她跑到厂里大闹一通,而且还抓住了局长视察的良机大闹一场,如愿得到了大房子。
在文丽那样的知识分子看来,这样的做法有失体面。毕竟尊严大过天,怎能拿它去换区区一套房?
但事实上,这正是庄嫂的生存之道。
她豁得出去,并不太把脸皮当回事儿。相对于抽象的体面,她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好处。毕竟,面子不能当饭吃。
所以,文丽的清高暗藏着轻视,没明明白白地宣之于口,但也隐隐约约地暗藏于眼角眉梢。于她而言,这的确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伤害。
但她从不把情绪藏着掖着,作对作得明目张胆,动不动就把小学教师气得浑身颤抖。
但这样一位庄嫂,却也会给佟家送吃送喝、在文丽遭遇婚变时耐心劝慰。就连佟家大女儿的月经初潮,都是她帮着处理的……
再次重温,庄嫂的闪光点依旧熠熠生辉。
她是劳动人民的最典型代表,勤劳、朴实、善良,但也虚荣、小心眼、挑是非——好中有点坏,坏里又透着好。
我甚至能从庄嫂身上,看到身边一部分人的影子。
正因为如此,文丽与庄嫂才能够冰释前嫌感情升温。
其实这也是现实中最常见的友谊:磕磕绊绊中不乏温情,既被岁月锻造、又被自己成全,恍惚还是场意外之喜。
就像庄嫂说的:没想到老了老了,咱俩倒成好姐妹了。
5
让人没想到的,还有大庄的转变。
他已经变成老庄了,花花肠子全部收起来,一副铅华洗净重新做人的清淡面孔,他开始对老婆言听计从,一口一个淑珍地叫着。
庄嫂迎来了一生中最好的日子。
家里一老一少两个男人都让着她、哄着她,她可以为一包买错了的酱大发雷霆,把丈夫训得服服帖帖。
这是苦尽甘来的象征,似乎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庄嫂的“成功”。
你看,辛辛苦苦大半生,最终还是死死拿捏住这个男人,携手走到了白头偕老那一天。
可我却想起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的一句话:
大庄的柔软中,只怕是“愧”多于“爱”。
说到底,最后的大团圆是熬来的、苦来的,是拿整整一生的当牛做马换来的。乍看美满,细思却是数不尽的心酸。
写到最后,竟不知如何评价。
不能完全否定,毕竟最后也温情脉脉;但若要把其定义为“幸福”婚姻,又未免牵强。
很多人说,这才是婚姻的本来面目。
吵闹闹闹磕磕绊绊,等到老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恩爱有加,甚至会成为年轻人的羡慕对象了。
听闻此言,不禁想大哭一场。
为自己、为庄嫂、为婚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