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公孙策是什么时候(哪一集)向小风筝表白的

疑问:公孙策是什么时候(哪一集)向小风筝表白的,第1张

最后一案中最开始发现小蛮被杀(其实是自杀,而且是假装的) 包拯、公孙策认为庞统是疑凶,审问庞统时庞统却说小风筝是凶手,并提供了有利证据;小风筝无法为自己辩白,被收监了;公孙策去探望她,并答应一定为她洗冤。 后来察出小风筝不是凶手,公孙策亲自去放她;但小风筝通过此事认为公孙策虽然优秀,却不是她心中最理想的男人;在路上,她离开了公孙策(可能去了辽国) 最后庞统与仁宗翻脸,剑拔弩张之际,探报说辽兵来犯;庞统和仁宗只能同心御敌;结果辽兵是公孙策请小风筝让耶律文才假装出兵,借以化解危机;耶律文才出兵条件是小风筝在大辽陪他半年;半年后,小风筝要走,耶律文才守信没有强留她;而这是公孙策已辞官作了教书先生。(后面没有演小风筝是否再次与公孙策相遇)

凤雏是庞统

卧龙凤雏 《三国演义》中有两位非常著名的谋士:诸葛亮和庞统。时称卧龙与凤雏,被认为二人得一即可安天下。按说两个人的水平能力应该比较接近,可最后两个人的发展道路却截然不同。

庞统与诸葛亮二人同拜水镜先生为师,水镜先生为二人出师设置的毕业题是:谁能得到他的许可在中午前离开水镜庄就算出师了。

庞统暗地写家书说老母病危需回家,被水镜先生识破;诸葛亮则当堂睡觉,快到中午的时候醒来大骂水镜先生不学无术,坑盟拐骗,激怒水镜先生,被水镜先生逐出庄外,诸葛亮不走,水镜先生命庞统和徐庶二人将诸葛亮拖出庄外,后诸葛亮返回向水镜先生道歉,说为出师不得不如此。

水镜先生大悦。

从这里来看,论聪明诸葛亮更刁钻一些。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是庞统献得连环计策,促使火烧曹船。

因此,庞统计谋不在诸葛亮之下,只不过死的比较早。

所以没有诸葛亮厉害……

评论凤雏

凤雏庞统出现的场次不多,而且又早夭,但是即然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ㄧ可得天下,因此就来研究ㄧ下凤雏庞统的才能仔细研究ㄧ下庞统的计谋,确实庞统献的每一计,都为绝佳上计,可惜刘备都不用,主要是因为庞统的计谋都比较毒,不符合刘备仁德的形象,若是真的按照庞统的计谋行事,而庞统也不早夭,我相信刘备要夺得天下,并非难事,庞统的计谋绝对比诸葛亮厉害多了,因为事实证实,诸葛亮争战多年(六出祁山)并没有攻得多少寸土,如此就来研究ㄧ下为何凤雏庞统比较厉害首先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说到刘备路经ㄧ地,见ㄧ牧童叹曰"吾不如也"而牧童确认出他是刘备,使得刘备颇为惊奇,牧童告知师父为司马徽司马,名徽,字德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玄德曰:“汝师与谁为友?”小童曰:“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玄德曰:“庞德公乃庞统何人?”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师父五岁。一日,我师父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玄德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水镜曰:“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

由此可以看出水镜先生对于庞统的才学推崇倍加,并与庞统结拜兄弟,共相议论终日不倦,而在第四十七回赤壁之战针对如何对付曹操百万大军,庞统献出连环计。三国演义有两场最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因曹操拥有郭嘉因此已七万大胜袁绍七十万大军,而赤壁之战靠着周瑜的计谋加上庞统献计方能获胜,诸葛亮周儿小郎先前说过当时诸葛亮做了两件事借箭,借东风,借箭只是周瑜要杀孔明的借口,东风乃观看星象得知,借不借都会有东南风,其余就是安排部署拦杀曹军败将,等于是打落水狗,当时战役已分胜负,已与孔明无关了。

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肃曰:“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个机会,忽报蒋干又来。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干。庞统第ㄧ个计谋就非常的狠毒,让船只链接在ㄧ起然后放火烧船,死伤不计其数啊!但也证明了庞统高超的谋略,再加上诈降曹操,请注意庞统的计谋,所谓无毒不丈夫,为了赢不记其术,难怪水镜说得庞统可ㄧ得天下。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分宾主坐定,问曰:“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统曰:“某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操教备马,先邀统同观旱寨。统与操并马登高而望。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此矣。”操曰:“先生勿得过誉,尚望指教。”

(曹操一向对人才非常的礼遇,以堂堂君主特别出帐迎接,甚至在官渡之战许攸来降之时每日讨论军情,至晚才刚入睡,在外听到许攸来降连鞋子还没穿就跑出来迎接,针对曹操礼贤下士,官渡之战可见ㄧ般,因此曹操才有这么多的人才为之死用,哪知太信任庞统反将了曹操ㄧ军)于是又与同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统笑曰:“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1因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1操大喜。

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操深敬服,殷勤相待。统佯醉曰:“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操问何用。统曰:“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操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虑此事;忽闻统言,如何不问?统曰:“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

操大喜,请问妙策。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玻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曹操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1统曰:“愚浅之见,丞相自裁之。”

操实时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庞统又谓操曰:“某观江左豪杰,多有怨周瑜者;某凭三寸舌,为丞相说之,使皆来降。周瑜孤立无援,必为丞相所擒。瑜既破,则刘备无所用矣。”操曰:“先生果能成大功,操请奏闻天子,封为三公之列。”统曰:“某非为富贵,但欲救万民耳。丞相渡江,慎勿杀害。”操曰:“吾替天行道,安忍杀戮人民1(庞统计谋还真的装得很像,从头到尾就是在骗人,得逞后还能全身而退真是高招啊!其实看看官渡之战,曹操非常爱惜人才,甚至将ㄧ些先前跟袁绍叛敌的ㄧ些书信,大家都说将这些人ㄧㄧ揪出杀死,曹操反而将它付之ㄧ炬全部烧毁,还说出当时我都不能自保何况是他人,官渡之战甚至老百性说曹操是传说中来拯救百姓的救世主,曹操谦虚的说安敢居功,将酒献之于苍天)

这时徐庶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1当然徐庶是不会揭露庞统计谋,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统笑曰:“元直如此高见远识,谅此有何难哉1庶曰:“愿先生赐教。”统去徐庶耳边略说数句。庶大喜,拜谢。徐庶苦思无全退之策,庞统马上就帮徐庶想到ㄧ策,要徐庶在军中散布谣言,说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都来,徐庶进曰:“庶蒙丞相收录,恨无寸功报效。请得三千人马,星夜往散关把住隘口;如有紧急,再行告报。”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无忧矣1之后庞统投靠刘备,第六十ㄧ回针对引兵入西川说了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当然刘备对于同宗的刘璋不忍争夺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当见过刘璋之后,庞统马上献上ㄧ条毒计,以统之计,莫若来日宴,请季玉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呵呵多干脆不费ㄧ兵ㄧ卒变可取西川,可惜刘备不用,这么绝佳的计谋,刘备不用只好暗地叫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刘璋。还是被刘备阻止了,所以说庞统实在是不适合待在蜀国,因为庞统的计谋刘备几乎都不用,嫌庞统用谋略太毒,若他为曹操所用,ㄧ统天下绝非难事。

刘备帮刘璋把守葭萌关听闻曹操兴兵犯濡须,统曰:“主公勿忧。有孔明在彼,料想东吴不敢犯荆州。主公可驰书去刘璋处,只推曹操攻击孙权,权求救于荆州。吾与孙权唇齿之邦,不容不相援。此时向刘璋要求精兵三、四万,行粮十万斛相助。请勿有误。结果刘璋只派拨老弱军四千,米一万斛,玄德大怒曰:“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毁回书,大骂而起。(由于刘备心肠太过软弱,庞统想若直接推出上计刘备必定不用,因此庞统立刻献出三个计谋让刘备选择)庞统曰:“主公只以仁义为重,今日毁书发怒,前情尽弃矣。”玄德曰:“如此,当若何?”庞统曰:“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玄德问:“那三条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上计直取成都,刘备还是不用玄德大军尽发。前至涪水之上,庞统在马上谓玄德曰:“杨怀、高沛若欣然而来,可提防之;若彼不来,便起兵径取其关,不可迟缓。”

庞统吩咐魏延、黄忠:“但关上来的军士,不问多少,马步军兵,一个也休放回。”杨怀、高沛原本要暗杀刘备,当然是被庞统察觉,为了怕刘备又拖泥带水,立刻下令斩首杨怀、高沛,让刘备措手不及,既然杀了刘璋大将,想不翻脸都不行了,庞统这ㄧ招这是厉害啊!

庞统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统便喝斩二人;玄德还犹未决,统曰:"二人本意欲杀吾主,罪不容诛。”遂叱刀斧手斩杨怀、高沛于帐前。黄忠、魏延早将二百从人,先自捉下,不曾走了一个。并献出ㄧ计不费ㄧ兵ㄧ卒不流半滴血,得了涪关,原来庞统是利用这些抓来的降兵,假传令,真是够老奸。庞统曰:“吾今即用汝等引路,带吾军取关。各有重赏。”众皆应允。是夜二百人先行,大军随后。前军至关下叫曰:“二将军有急事回,可速开关。”城上听得是自家军,实时开关。大军一拥而入,兵不血刃,得了涪关。蜀兵皆降。

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里说孔明算到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雒城之分,必对主将帅不利;刘备知道之后,便欲回荆州,“庞统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于是庞统找已经斩了蜀将冷苞为借口,已应凶兆,催促刘备进军。这里可以见到庞统与孔明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庞统也想把孔明搁开于取西川的事件中,从而独占取西川的功劳,可想庞统的胸襟颇为狭窄。

刘备拥有这两种完全不同型态的谋士,当然以庞统这种为求目的不择手段方式必不会让刘备所青睐,孔明观天象得知主帅有难特休书请刘备放弃西川赶回荆州,也难怪庞统要嫌孔明害怕取代刘备心中的地位因为以庞统的聪明才智,取西川绝对是轻而易举之事当然庞统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自己有此ㄧ劫于是在前往雒城途中招到张任埋伏中箭身亡,时年才三十六岁或许是报应吧?天将亡庞统也,但若真的仔细想想,三国计谋谁是有狠又毒又爱骗人,呵呵庞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早年经历

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

东吴送丧

事后,有人曾问庞统:“照您看,陆绩比顾劭好吗”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据说,顾劭去见庞统,住在庞统那里,两人谈论起来。顾劭问:“您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说说,我和您相比,谁好一些”庞统说:“讲到陶冶世俗,综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给帝王出谋划策,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顾劭认为庞统的话有道理,和他亲近起来。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号凤雏,人称凤雏先生,后人引申为成语--伏龙凤雏 ,得一可安天下。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庞统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1]:‘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庞统道号“凤雏”,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因庞统容貌丑陋,态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往荆州投靠刘备,初为县令,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责罚才发现庞统的才华,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罗贯中《三国演义》提到,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但在攻雒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信劝阻,冒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 而陈寿《三国志》中则说其为流矢所中,当时只有三十六岁。死后追爵为关内侯。后人对庞统之死作诗叹息: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量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庞统是荆州地区的名士,赤壁之战后加入刘备集团,最初只作一名县令,经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为刘备所重视。刘备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对他的亲信仅次于诸葛亮。庞统力劝刘备取蜀,并跟随刘备入川,计擒蜀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但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中流矢而死,刘备为之流涕。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没有人赏识。只有他的叔父庞德公十分看重他,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素有识人之名,庞统前往拜访。交谈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欣赏,称他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提,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后来,庞统在本郡作了一名功曹。庞统有知人之明,他喜欢评判人品高下,乐于培养别人的声望,但是他称赞别人时,往往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多有溢美之辞。他自己解释说,当今乱世,善人少而恶人多,宣扬好的榜样可以改善世风。 [209年],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领南郡太守,庞统在周瑜手下作功曹。次年,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深受吴人的器重。但之后,庞统返回荆州刘备处,成为一名从事。不久,刘备让庞统试任耒阳县令。庞统在任不理县务,治绩不佳,被免官。吴将鲁肃写信给刘备,推荐庞统,称其非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与之畅谈后,对他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并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对他的亲信仅次于诸葛亮。 [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使者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庞统进言劝说刘备不要舍弃良机。刘备赞同庞统的观点,于是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等人进入益州。同年,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策借机擒住刘璋,刘备疑心立足未稳,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刘璋还于成都,而刘备驻扎在葭萌关。 [212年],刘备在葭萌关屯驻已经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上计是径袭成都;中计是借口回荆州,送行时计擒杨怀、高沛;下计是回荆州后再慢慢计划取蜀;并总结说不能再这样耗下去,否则凶多吉少。刘备采纳庞统的中计,诱斩杨怀、高沛后,进军成都。 [214年],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中流矢而死,当时只有36岁。刘备极为痛惜,一提到他就忍不住流泪。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并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庞统的儿子庞宏,字巨师,因轻傲尚书令陈袛为其所排抑,只作到涪陵太守。庞统的弟弟庞林,以荆州治中从事的身份参加了彝陵之战,兵败后随黄权入魏,封列侯,官至钜鹿太守。 庞统号“凤雏”,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因庞统容貌丑陋,态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往荆州投靠刘备,初为县令,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责罚才发现庞统的才华,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但在攻雒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信劝阻,冒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 陈寿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摘自:中华三国

  [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早年便以“凤雏”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庞统传》)。刘备领荆州牧,庞统来投,但未得重用,不过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和鲁肃举贤荐能的宽广胸襟固然令人钦佩,但庞统本身具有的非凡才华,恐怕才是其最终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庞统正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为刘备集团提供了进一步飞跃的契机。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取得荆州、站稳脚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荆益,然后兵分两路,消灭曹操,最终统一天下。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之战中打败南下的曹操,又趁机取得荆南四郡,进驻南郡,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目标。庞统的职位变化,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因为军师中郎将不是一般的军师,后者止绝军谋,而前者既参谋决策,又统御兵权。刘备设两个军师中郎将,意味着要将兵力分成两部分,去执行两个大任务了。 不久之后,经过精心策划,再加上益州内部张松、法正、孟达等人的策应,入川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诸葛亮、庞统各司其职,前者负责留守荆州、巩固后方,后者负责辅佐刘备,进占益州。两人之所以作出如此分工,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进占益州和巩固荆州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不进占益州,则不能实现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大业;不巩固荆州,则进占益州的行动缺乏可靠的后方保证。要同时完成这两件大事,必须要有诸葛亮一流的人才协助刘备才行。综观刘备早期的谋臣团,“麋竺、孙乾、简雍、伊籍,皆雍容风议,见礼于世”(《三国志·蜀书》卷8陈寿评曰),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实非其所长。毫无疑问,无论是进占益州,还是巩固荆州,诸葛亮都是最适合的人选,但他分身乏术,只能顾一头;而庞统不但学识渊博,善于鉴别人物,而且有“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的本事,正适合协助刘备进占益州。在入川过程中,庞统不但协助刘备作出了几次意义重大的正确决策,而且以其独有的聪明才智,使刘备摆脱了信义宽仁等观念的束缚,为日后平定西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幸的是,庞统在围攻雒城时中箭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吴国将领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兼任南郡太守,庞统仍为功曹。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吴人多闻其名,因此,当他要西返荆州时,众多知名人士齐会昌门,为他送行,陆绩、顾劭、全琮都参加了聚会。庞统又开始品评人物,他说:“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接着,他又对全琮说:“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陆绩、顾劭对庞统说:“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于是,庞统跟他们深相结交而归。 事后,有人曾问庞统:“照您看,陆绩比顾劭好吗”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据说,顾劭去见庞统,住在庞统那里,两人谈论起来。顾劭问:“您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说说,我和您相比,谁好一些”庞统说:“讲到陶冶世俗,甄综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顾劭认为庞统的话有道理,和他亲近起来。 刘备占据荆州,任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署耒阳县令。在任不理县务,治绩不佳,被免官。吴将鲁肃写信给刘备,推荐庞统,信中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两人纵论上下古今,刘备对他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此后,刘备倚重庞统的程度仅次于诸葛亮。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一次,刘备与庞统闲谈,问他:“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听说那次我到吴国,周瑜曾上秘信给孙权,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你不必隐瞒。”庞统回答:“确有此事。”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见他。去了,竟差一点落到周瑜手中!”刘备还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我当时却认为孙权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一点也没有疑虑。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 建安十六年(211),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庞统进言,他说:“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当可成就大业。”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就有可能得民心、有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庞统说:“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枷权变才好。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策:“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刘备说:“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刘璋隆重地招待刘备及其部下,增拨给刘备不少人马粮草和军用物资,连战略要隘白水关也交给他督理,命他率兵去进击张鲁。刘璋交代完毕,就回了成都,刘备则率部到了葭萌关。 此时的刘备实力大增,已有部众三万多人,车马整顿,兵甲鲜明,粮秣充足,士气振作。但他并末立即去进攻张鲁,而是停在葭萌,厚树恩德,以收民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在葭萌关屯驻已经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却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庞统起身而退。刘备马上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刘备,也不道歉,饮食自若。刘备说:“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庞统说:“君臣俱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刘备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裴松之评价刘备和庞统的这次争论说:“谋袭刘璋,计虽出于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心既内疚,则欢情自戢,故闻备称乐之言,不觉率尔而对也。备酣宴失时,事同乐祸,自比武王,曾无愧色,此备有非而统无失。其言‘君臣皆失’,盖分谤之言耳。” 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 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墓地只有简单的维护,据说这是刘备为其亲选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块风水宝地,现有墓碑一块。 在庞统墓约2公里处,有刘备为其建的祠墓,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宋代文人陆游路过庞统祠墓时,曾作诗一首: 鹿头山 过庞士元墓 士元死千载, 凄恻过遗祠 。 海内常难合, 天心岂易知。 英雄千古恨, 父老岁时思。 苍藓无情极, 秋来满断碑。 点评:庞统善能知人,议论英发,多出奇计,言必有中,实为一代英才。可惜英年早逝,未成大功,令人叹惋。 歇后语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庞统祠墓位于老陕路旁,距德阳仅15公里左右,古代由秦入蜀都最后一道关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缀连在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 祠墓周围古柏参天、郁郁葱葱、自成方阵,如一块镶嵌在古蜀道上的巨大翡翠。祠墓旁有车辙深邃、长满苔藓的古驿道,有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与魏军邓艾浴血奋战尽忠的将台,奇石沟壑、溶洞山泉,堪称蜀汉遗迹之一绝。是怀三国之古,揽现代之胜的好去处。 庞统祠中的庞统墓只是后人为纪念庞统而建,其真墓应在不远处的落凤坡旁。

  [编辑本段]历史年表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没有人赏识。只有他的叔父庞德公十分看重他,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素有识人之名,庞统前往拜访。交谈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欣赏,称他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提,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后来,庞统在本郡作了一名功曹。庞统有知人之明,他喜欢评判人品高下,乐于培养别人的声望,但是他称赞别人时,往往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多有溢美之辞。他自己解释说,当今乱世,善人少而恶人多,宣扬好的榜样可以改善世风。 [209年],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领南郡太守,庞统在周瑜手下作功曹。次年,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深受吴人的器重。但之后,庞统返回荆州刘备处,成为一名从事。不久,刘备让庞统试任耒阳县令。庞统在任不理县务,治绩不佳,被免官。吴将鲁肃写信给刘备,推荐庞统,称其非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与之畅谈后,对他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并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对他的亲信仅次于诸葛亮。 [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使者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庞统进言劝说刘备不要舍弃良机。刘备赞同庞统的观点,于是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等人进入益州。同年,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策借机擒住刘璋,刘备疑心立足未稳,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刘璋还于成都,而刘备驻扎在葭萌关。 [212年],刘备在葭萌关屯驻已经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上计是径袭成都;中计是借口回荆州,送行时计擒杨怀、高沛;下计是回荆州后再慢慢计划取蜀;并总结说不能再这样耗下去,否则凶多吉少。刘备采纳庞统的中计,诱斩杨怀、高沛后,进军成都。 [214年],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中流矢而死,当时只有36岁。刘备极为痛惜,一提到他就忍不住流泪。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并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庞统的儿子庞宏,字巨师,因轻傲尚书令陈袛为其所排抑,只作到涪陵太守。庞统的弟弟庞林,以荆州治中从事的身份参加了彝陵之战,兵败后随黄权入魏,封列侯,官至钜鹿太守。

三国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諡曰靖侯。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庞统墓坡。现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城西的鹿头山白马关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凤雏

庞统(公元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人庞德公的侄儿他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主要有三件事:

他少年时期很纯厚,因其才华未显露,并不为人所知但庞德公却很喜欢并看重他,指使他前往古文经学家司马徽(字德操)处请教当时德操正在树上采桑,士元在树下,两人共同交谈,自昼达夜德操很赞赏他,称他为"南州之冠冕"从此他的名声就渐渐大起来了

他从政之路甚是曲折早在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徽时,就知道了庞统之名当时,德操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这两个人是谁,德操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可是,这个与诸葛孔明齐名的庞统从政之路却并不顺利《三国演义》把这件事写得一波三折,妙趣横生赤壁大战中,他虽有献连环计,帮助周瑜火烧曹船之功,但是在东吴却不被孙权重用,他只好在鲁肃等人的推荐下回到荆州刘备处,在耒阳(今属湖南省)当了个小县令《三国演义》中,把他以酒糊涂不理县事,张飞巡查,他日断百日积案,不半日即了,无有差错的惊人才能以及张飞向刘备荐举的事写得拍案叫绝而史书上却记载他在县不理事,被免官后来鲁肃知道了这件事,就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也向刘备讲了庞统的事儿刘备听了鲁肃,诸葛亮的建议,召见了庞统,一交谈,很是器重,让他与诸葛亮一样做军师中郎将

他才能很大,但命很短他做了军师中郎将后,立即建议刘备取西川刘备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他就随刘备大军进取西川中途他向刘备献计,杀了刘璋大将杨怀,高沛二人接着向成都进军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直到进取雒城(今四川广汉县)时,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箭殒命,时年36岁后追封关内侯,称靖侯襄阳城东门外3里许,有纪念庞统的庞靖侯祠

三国演义中凤雏先生是谁?

庞统:

刘备之军师中郎将。统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赤壁之战,统避乱江东,为鲁肃荐于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助瑜火攻大败。瑜卒,亮往吊孝,因得见统。时肃亦荐统,因统貌陋,慢孙权,不用。统遂往荆州投先主,先主亦因貌轻之,任为耒阳令。统到任,不理政事,先主怒遣张飞往责,飞识统才,遂拜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统随先主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攻雒城,因疑亮欲争功,不从亮书劝阻,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为乱箭射死。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火烧赤壁之后到刘备那里,入川之后死了饥—骑刘备的的卢马征战,乱箭穿心而死,算是替刘备死了一次吧。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凤雏指庞统。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在刘备与刘璋决裂的时候,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諡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字凤雏,是三国时期聪明绝顶的人物。 扮演者:杜旭东。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大多饰演丑角。 出生于1956年1月7日在河北任丘,后在北京。身高170cm,重64kg。工作单位:中国人民 海政话剧团。 军级:正师级 职务: 中国人民 海政话剧团团演队队长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人称凤雏先生,后人引申为成语--伏龙凤雏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凤雏:庞统庞士元。庞统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庞统道号“凤雏”,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因庞统容貌丑陋,态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往荆州投靠刘备,初为县令,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责罚才发现庞统的才华,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但在攻雒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信劝阻,冒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

庞统的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庞统是荆州地区的名士,赤壁之战后加入刘备集团,最初只作一名县令,经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为刘备所重视。刘备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对他的亲信仅次于诸葛亮。庞统力劝刘备取蜀,并跟随刘备入川,计擒蜀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但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中流矢而死,刘备为之流涕。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没有人赏识。只有他的叔父庞德公十分看重他,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素有识人之名,庞统前往拜访。交谈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欣赏,称他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提,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后来,庞统在本郡作了一名功曹。庞统有知人之明,他喜欢评判人品高下,乐于培养别人的声望,但是他称赞别人时,往往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多有溢美之辞。他自己解释说,当今乱世,善人少而恶人多,宣扬好的榜样可以改善世风。 [209年],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领南郡太守,庞统在周瑜手下作功曹。次年,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深受吴人的器重。但之后,庞统返回荆州刘备处,成为一名从事。不久,刘备让庞统试任耒阳县令。庞统在任不理县务,治绩不佳,被免官。吴将鲁肃写信给刘备,推荐庞统,称其非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与之畅谈后,对他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并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对他的亲信仅次于诸葛亮。 [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使者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庞统进言劝说刘备不要舍弃良机。刘备赞同庞统的观点,于是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等人进入益州。同年,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策借机擒住刘璋,刘备疑心立足未稳,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刘璋还于成都,而刘备驻扎在葭萌关。 [212年],刘备在葭萌关屯驻已经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上计是径袭成都;中计是借口回荆州,送行时计擒杨怀、高沛;下计是回荆州后再慢慢计划取蜀;并总结说不能再这样耗下去,否则凶多吉少。刘备采纳庞统的中计,诱斩杨怀、高沛后,进军成都。 [214年],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中流矢而死,当时只有36岁。刘备极为痛惜,一提到他就忍不住流泪。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諡曰靖侯,并任>>

三国中凤雏是谁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人。名士庞德公称其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汉末齐名。本为吴国名将周瑜的郡功曹,后成为刘备的重臣谋士。

凤雏殒落

刘备进攻雒县时,庞统率军攻城时,诸葛亮劝庞统缓进军,庞统却认为诸葛亮嫉妒他,冒然进军,在“落凤坡”被守军的流矢所射中而亡,年仅36岁。刘备为之痛惜、流泪,诸葛亮也亲自前往拜祭,更升其父为谏议大夫。后追赐关内侯,260年九月,追諡为靖侯。

庞统祠墓,又名龙凤祠。在中国四川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镇,祠墓为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整个祠墓内松柏参天,奇石沟壑,景色十分怡人,是有名的蜀汉遗迹。

庞统祠墓又叫“落凤坡”,在当地又称“白马寺”,其所在地白马镇的名字也因此寺的而得名,因庞统当年与诸葛亮齐名,诸葛亮称“卧龙”,庞统称“凤雏”,当时二人皆已效力于刘备。

小说《三国演义》中杜撰的情节是:一次战役中,庞统知道有人在路上伏击,于是把自己的马与刘备的白马换骑,果然如他所料,但偷袭者以为骑白马者乃刘备也,结果庞统被乱箭射死,后刘备建寺以纪念庞统,有趣的是,传说寺内有大柏两株,为张飞所栽。

在寺庙入口处的“将台”景点,相传为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当年点将之地,有个神话故事说:在诸葛瞻点将的前一天,这里还是一座土山,有神仙相助要建一点将台,晚上神仙伪装成卖猪匠,将其他地方的石头往白马寺赶,可是快到清晨时,一农夫起床看见问神仙在干什么,神仙回答我在赶猪,农夫说你明明赶的石头怎么会是猪,魔法被点破,正在路上的石头都停下来了,现在游人参观时仍然可以见到漫山的整齐方块石头,点将台看着也真有种未完工的景象

/ 汪蛟腾 三国初期,刘备在三顾茅屋,敦请诸葛亮出山的前夕,曾会见过一位“水镜先生”。他告诉刘备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人而安天下。”“卧龙”是指诸葛亮,“凤雏”是指庞统。 卧龙--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谥为忠武侯,所以被称为武侯、诸葛武侯,此外因其早年外号,也称“卧龙”或“伏龙”。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 ,策动孙权、刘备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他曾舌战群儒、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更取得荆州为基本。后奉命率军入川,于定军山智激老黄忠,斩杀夏侯渊,败走曹操,夺取汉中。刘备伐吴失败,受遗诏托孤,安居平五路,七纵平蛮,六出祁山,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也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 凤雏—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刘备谋士。庞统平日和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庞统和诸葛亮被世人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 庞统,一说他是司马徽的侄子,后来曾在刘备手下担任军师中郎将,帮助刘备攻打四川,在围攻雒县时,不幸被流矢射中,死时38岁。庞统少年时代性格内向,不太惹人注意。他16岁的时候,曾经去看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摘桑叶,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从白天到深夜谈论了很长时间。司马徽非常赏识庞统,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南郡文人中的首领。经司马徽的这一番赞扬,庞统的声誉便一天天高了起来。 后来司马徽移居颖川老家,庞统从南郡历经两千里的行程前去探望。到民司马徽的住地,见他还是在树上采摘桑叶。这时的庞统的见解和少年时代有些不一样了,他从车子里探出头来对司马徽说:“我听说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该挂着黄金大印,佩着紫色的印带,怎能委屈自己的才能,在这里做养蚕妇人的事呢?” 司马徽听了,笑笑说:“你先下车,我再回答你的问题。”等庞统下了车,他接着说:“你知道拣小路走能够早点到达目的地,但不知道走小路容易迷路。过去尧时的伯成子告别诸侯,到野外去耕地,并不羡慕功名的荣耀;孔子的弟子住在用桑树条圈成的门枢的屋子里,不要高大的官家住宅。他们不稀罕住华丽的屋子、用肥大的马拉车、使唤几十名侍女。这就是古代的隐士许由、巢父心胸宽阔的地方,也是伯夷、叔齐足以骄傲的原因。在我们这些人眼里,认为像吕不韦那样奸诈手段骗得官位的人,或者像刘景公那样拥有骏马的庸俗君主,都是不足以夸耀的。” 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颖川阳翟人,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明。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宠统。司马徽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类型的人物,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宠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宠统为弟。 这位水镜先生,善于识别人才,但不随便议论。他居住在襄阳一带,属于刘表管辖。他认为刘表为人阴险,必定暗害好人,所以更加隐讳,闭口不谈当时各派人物的是非。凡是有人问他,某某人怎么样?不论这个人是好是坏,他都回答一个字:“佳”。 有一次,他的妻子劝他说:“人家向你请教问题,你应该明确地回答人家,怎么不分青红皂白,都说一个‘佳’字。这难道符合人家请教你的原意吗?”司马徽抬头看了看妻子,微笑了一下,点点头说:“像你这样讲,也是佳!”野nbsp;狼的签名档优秀律师团队:组建中。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是刘备的一名重要谋士庞统。庞统出生在一百七十九年,字唤作士元,号是凤雏,是东汉末年期间刘备帐下的重要谋士之一,和诸葛亮一同拜为军师,当时和刘备一同入了四川,在刘备和刘璋决裂之后献上了三条计谋,后来在某次进攻中因为带头冲锋而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去世时年仅三十六岁,被刘备追封为关内侯,后来下葬的地方也被人们称为落凤坡,庞统小时候看起来并不十分聪明,后来去拜会司马徽,两人交谈从白天一直说到夜晚,对外大加赞赏才被人所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303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